离合器接合叉——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离合器接合叉——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离合器接合叉——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1

目录

序言

一零件分析 (1)

1. 零件的功用分析 (1)

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2)

1. 确定生产类型 (2)

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3. 选择定位基准 (2)

4. 选择加工方法 (3)

5. 制订工艺路线 (3)

6. 确定加工用量及毛坯尺寸 (5)

三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8)

1. 叉子端面夹具设计 (8)

2. 外圆夹具设计 (9)

3. 夹具定位元件的设计 (10)

4.自由度限制分析 (11)

四设计小结 (15)

五参考文献 (16)

序言

零件工艺过程的设计以及夹具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训练科目,在课程设计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课程设计在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端正态度,踏踏实实,有根有据得完成相应的设计。本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离合器接合叉,根据其零件图设计要求设计既简单又经济的加工工艺以及设计专用夹具。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夹具方案的设计,工艺卡片的编写,零件图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

工艺规程的编写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工工艺过程是否简便有效,是否符合绿色生产,是否经济等等,都是工艺规程编写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夹具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夹具设计方式已成为企业中产品快速上市的瓶颈,各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夹具设计的效率。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零件是离合器接合叉,它位于离合器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R44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离合器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离合器闭或开。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1.1

根据上图可知离合器拨叉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2.1 以φ9.5+0.03 0mm 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φ9.5+0.03 0

mm 孔,距离为84+0.46 0及42+0.3 0, 与两个φ9.5+0.03 0mm 相垂直的距离为11-0.43的四个平面

2.2 以φ250

-0.14mm 外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0

-0.14mm 的外圆,B 、C 端面及B 面上1.5×45°的倒角。 2.3 φ250 -0.14mm 外圆上7+0.36 0的槽

这三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时:

2.3.1 2-φ9.5+0.03 0

mm 共同轴线对φ250 -0.14mm 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5/100。 2.3.2 2-φ9.5+0.03 0mm 对共同轴线的不同轴度不大于0.5mm 。

2.3.3 端面C 对φ250 -0.14mm 轴线的端跳动不大于0.1mm 。

2.3.4 A 面对2-φ9.5+0.03 0mm 共同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3mm ,φ9.5+0.03 0mm 轴线对

φ19轴线的不同轴度不大于1.5mm 。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三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夹具加工其余组,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1. 确定生产类型

由于本设计的依据唯有零件图,关于生产类型的确定只能搜集相关加工规程手册以及该零件的使用程度。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因此,本设计过程中毛坯制造,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设计与选择都紧紧围绕中批生产的特性进行。

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毛坯选用铸造,零件材料为45号钢。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的变动,它只起拨动的作用,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只是在纵向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

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的保证作用。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3.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35外圆及叉子端面为粗基准,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车削。

3.2 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在此零件中,加工外圆时以叉子端面为定位基准,而叉子端面的加工以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要考虑了互为基准、基准统一、基准重合原则,加工孔和槽时都以外圆为定位基准。

4. 选择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主要牵涉到零件加工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根据零件图可知,本设计有五组加工:铣圆柱部分端面;铣叉子端面;车外圆,端面及倒角;钻铰孔;铣槽。

4.1 端面的加工

侧面的加工主要是为后续加工做准备,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法选择一次性铣端面,对于粗糙度要求高则进行二次铣端面。

4.2 孔的加工

根据零件图尺寸及技术要求,确定孔的方案为:一次钻铰孔,可以加工的次数,保证孔表面加工精度。

4.3 槽的加工

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槽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IT7~IT9),粗糙度为Ra=6.3~0.8 5. 制订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时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能

够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工装、卡具来提高产品的效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5.1 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如下:

(1)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于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业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2)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市场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业设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时,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5.2 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1)粗加工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给予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5.3 工艺路线方案

方案一

工序1:铣圆柱部分端面。

工序2:铣叉子端面。

、端面及倒角1.5×45°。

工序3:车外圆φ250

-0.14

工序4:钻-铰φ9.5+0.03

工序5:铣槽。

工序6:去毛刺。

工序7:清洗。

工序8:终检。

方案二

工序1:铣圆柱部分端面。

工序2:铣叉子端面。

工序3:钻-铰φ9.5+0.03

、端面及倒角1.5×45°。

工序4:车外圆φ250

-0.14

工序5:铣槽。

工序6:去毛刺。

工序7:清洗。

工序8:终检。

5.4 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不同点在于:方案一时先车外圆、端面及倒角,然后钻-铰φ9.5+0.03

mm

孔;而方案二与此相反,先钻-铰φ9.5+0.03

mm孔,再车外圆。两个方案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方案一钻-铰φ9.5+0.03

mm孔时可以通过已加工过的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孔的位置精度很容易0

得到保证,此方案先加工外圆的目的就时为孔加工提供定为基准;方案二在加工外圆时通过

叉子端面就可以精确的定位,又保证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的重合,所以先加工孔没有多大作用,而此方 案在加工孔时,需用外圆定位,此时外圆未加工,只能作为粗基准。通过综合分析,方案一较为合理。

6.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离合器拨叉零件材质为45钢,硬度为HB207-269,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毛坯。根据上述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工序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计算、机床等如下:

6.1铣端面B

(1) 机械加工余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1-56,锻件重量在0.4-1.0Kg 之间,锻件复杂系数为S 3、长度为25mm 时,查出该零件余量是:厚度方向为1.5-2.0mm ,水平方向为1.5-2.0mm ,所以B 面余量取2mm 。

(2) 切削用量、工时计算及机床:此工序为铣端面B 面,保证尺寸97.5+0.3

-0.5 , f Z =0.08mm/齿(参考《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3)

切削速度:参考有关手册,确定V=1.57m/s ,即94.2m/min

采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d W =100mm ,齿数Z=8。则:

n S =dw πv 1000=100

*2.94*1000π=300r/min 现采用X62卧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9),取n w =30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v=1000dwnw π=1000

300*100*π=94.2m/min 当n w =300r/min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f m 应为:

f m = f Z zn w =0.08×8×300=192mm/min

查机床说明书,f m =190mm/min 。

CA6140拨叉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 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 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 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 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釜式再沸器设计说明书

浙江大学 毕业设计题目:釜式换热器的设计 学院: 系别: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号: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计算 (5) 2.1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5) 2.2釜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5) 2.2.1总体结构设计 (5) 2.2.2换热器管程设计 (7) 2.2.3 换热器壳程设计 (8) 2.3 元件的强度设计 (9) 2.3.1 筒体 (9) 2.3.2 开孔补强设计计算 (11) 3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5) 3.1 法兰的选用 (15) 3.1.1容器法兰的选用 (15) 3.1.2管法兰的选取 (16) 3.2 封头 (17) 3.3 管板 (18) 3.4 堰板 (19) 4鞍座的设计 (19) 4.1 鞍座的选取 (19) 4.2鞍座位置的设置 (19) 4.2.1鞍座位置的相关标准的要求 (19) 4.2.2设备总长的确定 (20) 4.2.3A值的确定 (20) 4.3力的计算 (20)

4.3.1重量产生的反力 (20) 4.3.2地震产生的力 (21) 4.3.3风载产生的力 (24) 4.3.4热膨胀产生的力 (26) 4.4总合力计算 (27) 4.5应力校核 (29) 4.5.1轴向应力 (30) 4.5.2切向应力 (31) 4.5.3周向应力 (31) 4.6结论 (32) 5三维实体造型设计 (32) 5.1 软件介绍 (32) 5.2 主要零部件的造型设计 (32) 5.2.1 管箱封头的设计 (32) 5.2.2 鞍座的设计 (34) 5.2.3 螺母的设计 (35) 5.3 装配体的设计 (35) 5.4 工程图的生成 (38) 设计总结 (41) 注释 (43) 参考文献 (44) 谢辞 (45) 附件 (46)

毕业设计-釜式再沸器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再沸器的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计算。其中工艺设计计算包括获取进料与加热介质的操作条件及有关基础数据,确定再沸器的传热温差,算出热负荷,计算总传热系数,并对初估传热系数进行校核以及再沸器各部分的压力降的计算;机械设计部分包括确定再沸器的换热管、壳体、封头、管箱、法兰、接管、管板、支持板以及其他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并对换热器所有受压元件进行强度计算。最后,简单介绍了再沸器的制造、检验、安装、试车、维护与维修。 关键词:换热管;再沸器;法兰;机械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Introduces a reboiler process design and mechanical design calculations.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access to feed and heating medium,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data to determine the reboiler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calculat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preliminary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heck, and then reboiler pressure drop calculation; mechanical design section to determine the reboiler heat exchange tubes, shell, head tube box, flange, receivership, tube plate, support plate, and all other parts of the structure size and materials, and heat exchanger pressure parts for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Finally, a simple the reboiler manufacturing, testing,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Key words:heat transfer tube;reboiler;flanges;design of mechanical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工学院 课程设计 离合器设计 (设计题目) 1310111006俊男 (学生)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飞豹(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4 年6月25日 2014年6月

摘要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本文通过对轿车整车参数的分析,并在拆装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及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轿车离合器进行重新设计,使得轿车离合器设计更合理。首先对轿车离合器的结构型式进行合理选择,主要是对从动盘数及干湿式的选择、压紧弹簧的结构型式及布置和从动盘的结构型式选择,并利用CAXA电子图板软件绘制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装配图;再进行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最后进行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主要是对从动盘总成设计,压盘、传力片的设计校核,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设计和强度校核,并绘制离合器零件图。 关键词: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校核

Abstract Clutch is the assembly which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engine in the automobile power train. And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cut off or implement the power transmission in the power train. It ensured the engine and the power train perfectly smooth join together when the automobile starting up and insure the automobile smooth starting up. The clutch is disconnected the engine and the power train when the automobile stage changeover. It reduced the impact between the shift gears of the transmission. When the transmission worked by the great dynamic load, the clutch can limit the breakdown torque of the power train, to prevent the accessory of the power train damage due to overload. It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power trai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r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dismantle and install diaphragm spring clutch of sedans and its structural analysis to redesign the sedan clutch for it makes the design of the car clutch more reasonable. First, we should be choose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 clutch reasonable. It is mainly choose the structure of the driven disk that wet or dry, the structure of pinched spring and the layout. And I make use of CAXA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software draw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the cars Diaphragm spring clutch. Than I make sure the choice and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e clutch structure size and the basic parameters. Finally, I carry on the structure type slection of clutch parts and the design calculation. It is mainly design and checking the driven disk assembly, platen and patch of force. And I make sure diaphragm spring main parameters of the selection, design, strength check and draw the clutch detail drawing. Keywords:Car clutch; Diaphragm spring; Design; Checking

离合器结合叉设计说明书

大同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类别:山西大同大学 年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山西大同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离合器接合叉零件铣叉子端面夹具设计 二、时间:2012-12-17至2010-12.23 三、要求:1.绘制夹具结构装配图一张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 下达时间:

目录序言....................................................... 一、零件的分析...............................................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 夹具的设计.............................................. 2.1准备阶段............................................ 2.2.设计阶段........................................... 三.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3.1问题的提出........................................... 3.2夹具的设计........................................... 3.3定位误差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湿式离合器设计计算

3.2多片湿式离合器的设计 3.2.1摩擦副元件材料与形式 离合器的结构中,摩擦片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而摩擦片材料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下面进行摩擦副元件的选择: 离合器摩擦副元件由摩擦元件及对偶元件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可在主、从动轴转速差较大的状态下接合,而且接合时平稳、柔顺。离合器摩擦副(又称摩擦对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具有金属性质,如钢对钢,钢对粉末冶金等;第二类是非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摩擦材料具有非金属性质,如石墨树脂等,它们的对偶可用钢和铸铁。对于坦克离合器摩擦副,由于其工况和传递动力的要求,选择金属型摩擦材料。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它的主要优点是: 1、 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单位面积工作能力为0.22千瓦/F p FA A =厘米2; 2、 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 3、 允许表面温度高,可达350C ,非金属在250C 以下。故高温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4、 机械强度高,有较高的比压力; 5、 导热性好,加上表面开槽可获得良好冷却,允许较长时间打滑 而不致烧蚀。 此次设计选择摩擦副材料为钢对铜基粉末冶金,根据坦克设计180页表6—1可得:可取摩擦副的摩擦系数μ=0.08,许用压强[]p =4MPa 。 3.2.2摩擦转矩计算 多片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转矩fc T 与摩擦副数、摩擦系数、压紧力和作用半径有关。其关系式为: e fc z T Fr μ=

式中fc T —摩擦转矩()N M ?; μ—摩擦系数,从动力换档传递扭矩出发,取动摩擦系数; F —摩擦片压紧力()N ; e r —换算半径,将摩擦力都换算为都作用在这半径上; z —摩擦副数。 下面求换算半径e r :(如下图示) 一对摩擦副上一个单元圆环的摩擦转矩为: fc dT p dA μρ=??? 式中 p —单位压力或比压; ρ—圆环半径; dA —单位圆环面积。 而 2dA d πρρ=? 带入前式可得 22fc dT p d πμρρ= 摩擦副全部面积的摩擦转矩为 ρυπd p u T R r fc ?=22 式中r 、R —分别为摩擦片的内外半径。 单位圆环上的压紧力为 2dF pdA p d πρρ==

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毕业设计方案

论文题目: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的设计 院(部>名称:机械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摘要 精馏的本质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挥发度不同,通过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精馏过程而达到物质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而多次汽化所需的能量即通过再沸器

提供的,这就是再沸器的作用。 甲醇釜液再沸器是一种换热器,通常采用热虹吸式换热器,也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在生产企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设计主要是对其工艺、结构等的设计,通过选用换热设备的型号和对国标的查找,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化工设备。再沸器的结构图使用AutoCAD二维绘图软件绘制,清楚地表达出结构尺寸,便于改进和生产。 主要介绍了再沸器的设计工作以及它在生产过程中处于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精馏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给精馏塔多次汽化所需的能量,它与冷凝器等都是换热设备。 关键词: 再沸器汽化AutoCAD列管式换热器甲醇 ABSTRACT Distillation is the physical separation unit operation which is achieved by the repeated distillation process of several vaporization and condensation, since the

volatility of different materials vary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vaporiz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reboiler This is the role of the reboiler. Methyl reboiler is a heat exchanger, it is also a tube-type heat exchanger. In the manufacturer industr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it has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yield .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its technology, structure design.By selecting the model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heat transfer exchanger, we can come up with the economic and practical design of chemical equipment. Reboiler structure diagram is drawn by the two-dimensional drawing software drawing AutoCAD.So we can clearly express the structure size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u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production. Now we have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reboiler and its rol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I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which provides the energy needed to vaporize several distillation columns. Along with condensers they are both the heat exchangers. Key words: Reboiler ;Vaporization ;AutoCAD ;distillation column heat exchanger ;methyl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再沸器基本参数 (6) 1.1、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6) 1.2、再沸器类型的选择 (6) 1.3、流程的安排 (7)

湿式换挡离合器设计说明

湿式换挡离合器设计及试验 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湿式离合器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1 1.1引言 1 1.2湿式离合器简介 1 1.2.1湿式离合器的特点 1 1.2.2湿式离合器的材质 2 1.3湿式离合器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2 1.3.1湿式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4 1.4湿式离合器研究的意义 4 第二章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设计 6 2.1引言 6 2.2摩擦片的材料 6 2.3摩擦偶件数量P 7 2.4摩擦副Z 8 2.5摩擦片表面沟槽8 2.6摩擦片外径8 2.6.1金属型摩擦片外径:9 2.6.2储备系数9 2.6.3非金属型摩擦片外径为10 2.7液压缸尺寸的估算11 2.8压板行程11 2.9摩擦片的外向压紧力11 2.10离心油压作用力11 2.11液压缸的油压13 2.12花键的设计13 2.13摩擦片的厚度14 第三章轴的设计15 3.1引言15 3.2轴的材料15 3.3轴最小半径的计算16 3.4轴的设计17 第四章回位弹簧的设计18 4.1引言18 4.2回位弹簧的种类和材料18 4.2.1回位弹簧的种类18 4.2.2回位弹簧的材料18 4.3圆柱螺旋回位弹簧的设计19 4.3.1已知条件的分析19 4.3.2确定弹簧各参数20 第五章湿式离合器其它零部件的选择22

5.1引言22 5.2轴承的选择22 5.2.1轴承的选用22 5.3密封装置23 5.3.1密封装置的种类23 5.3.2密封圈的选择24 5.4湿式离合器的润滑24 5.4.1润滑的意义24 5.4.2润滑的方式24 5.4.3润滑的选择24 第6章湿式离合器参数的校核25 6.1轴的校核25 6.2轴承的校核27 6.2.1轴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27 6.2.2轴承的寿命27 6.2.3轴承6012的校核28 6.2.4轴承6010的校核28 第7章湿式离合器试验台的设计30 7.1引言30 7.2试验台设计的要求30 7.3试验台的设计30 7.3.1试验台结构的设计30 7.3.2电机的选择31 7.3.3转速转矩传感器的选择33 7.3.4联轴器的选择34 7.4.5测功机的选择35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38 8.1工作总结38 8.2展望38 参考文献:39 致41 附录42

拨叉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 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12 月19 日~2011 年12 月25 日 目录清单 序号材料名称资料数量备注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3 课程设计图纸 2 4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1 年12 月19 日至2011 年12 月25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拨叉材料HT200;铸造圆角R2~3;拨叉头高50mm,外圆φ40mm,内孔φ25mm; 拨叉脚内表面R25,外表面R35;凸台高25mm;凸台半径10,凸台孔径φ8,孔深15mm 中心距93.75mm。 二、设计基本内容: 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每个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1.12.19-2011.12.20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零件分析,画零件图2011.12.21-2011.12.22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011.12.23-2011.12.25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2011.12.25交课程设计并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徐学林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下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doc

第1章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即壳侧两程,管侧四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设根据设计传热系数、压强校核、壳程压降、管程压降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壳体、折流板、管箱固定管板、分程隔板、拉杆、进出口管、浮头箱、浮头、支座、法兰、补强圈)的设计。 换热器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换热器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现代装置中约占设备总重30%左右,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热泵和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以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继续提高设备热效率的同时,促进换热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并朝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和平盖管箱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对换热器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增长,客观上为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家大力投资的刺激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的核电站建设、大

(完整版)离合器计算与设计

离合器设计与计算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离合盖器总成中的膜片弹簧、压盘,从动盘总成中的从动片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详细的计算与设计,其他零部件采用进行简略设计。 设计时已知参数如下: (1)发动机起步转矩; (2)整车质量; (3)车轮滚动半径; (4)发动机起步转速; (5)变速器起步档变速比; (6)主传动比。 3.1离合器设计基本结构尺寸及参数 在初步确定离合器结构形式后,要通过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具体确定离合器。 离合器设计时所需的基本结构尺寸、参数主要有: (1)摩擦片外径D; (2)单位压力p; (3)后备系数β; 在选定以上参数时,以下车辆参数对其有重大影响: (1)发动机最大转矩; (2)整车总质量; (3)传动系总传动比(变速器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 (4)、车轮滚动半径; 3.2 离合器基本参数选取和主要尺寸设计计算 3.2.1 离合器转矩容量的确定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是摩擦传动机构,离合器依靠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矩来传递转矩。所以可根据摩擦定律表示出离合器转矩容量公式:

(3.1) 式中:为离合器转矩容量; f为摩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一般取0.25—0.30; F为作用在摩擦面上的总压紧力,单位N; 为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单位m; Z为摩擦面数,单片为2,双片为3。 摩擦片上工作压力F一般在设计离合器时假设摩擦片上压力均匀分布: (3.2)式中:为摩擦面上均匀压力,单位N; A为摩擦面积,单位; D为摩擦片外径,单位m; d为摩擦片内径,单位m。 式(3.1)中有效作用半径公式如下: (3.3) 式中:D为摩擦片外径,单位m; d为摩擦片内径,单位m。 将式(3.2)与式(3.3)代人式(3.1)得: (3.4)式中:为摩擦片内、外径之比,一般在0.53~0.70之间。 为了保证离合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设计时应应大于发动机最大转矩,确定离合器转矩容量时应含有设计因子,即: (3.5) 式中:为发动机最大转矩,单位;

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序卡片

材 料 牌 号 16Cr3NiWMoVNbE 毛 坯 种 类 锻造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数 每 台 件 数 备 注 工 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刀 具 夹 具 量 具 准终 单件 10 下料 下离合器接合叉形状料 弓锯机G1 游标卡尺 20 锻造 锻造毛坯 游标卡尺 30 热处理 正火 40 粗车1 ○ 1粗车左端面,顶中心孔,倒角 CA6140 90度外圆车刀 三爪卡盘 50 粗车2 ○1粗车左端外圆至00.2-26.5Φ,倒R 圆角 CA6140 90度外圆车刀 三爪卡盘 游标卡尺 ○2粗车左端正方形边长至00.15-36,倒圆角 CA6140 90度外圆车刀 三爪卡盘 内径千分尺 60 粗车3 ○ 1粗车右端上下平面 ○ 2粗车右端前后4个端面 70 粗车4 ○1粗车右端内圆至0.200 17+Φ ○2粗车右端前后2个外圆至00.30-20Φ ○3倒R20圆弧 80 中检 90 调质 硬度为HRC33~34 100 半精车1 半精车左端面,修中心孔 CA6140 90度外圆车刀 三爪卡盘 游标卡尺 110 半精车2 ○1半精车左端外圆至00.2-25.3Φ CA6140 90度外圆车刀 三爪卡盘 游标卡尺 设计(日 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材料牌号16Cr3NiWMoVNbE毛坯种类锻造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数每台件数备注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 工艺装备工时 刀具夹具量具准终单件○2半精车左端正方形边长至尺寸要求 120 半精车3 ○1半精车右端上下平面至尺寸要求CA6140 90度外圆车刀三爪卡盘游标卡尺 ○2半精车右端前后外端面至尺寸要求,内端面留 1.5mm余量 CA6140 30度外圆车刀三爪卡盘外径千分尺 130 半精车4 ○1半精车右端内圆至尺寸要求,倒R3圆角CA6140 内圆车刀三爪卡盘内径千分尺○2半精车右端前后外圆,留1.5mm余量 140 粗、半精铣○1铣R57圆弧至尺寸要求Z535 φ2、φ5.5麻花钻标准钻模游标卡尺○2铣R65圆弧至尺寸要求XA5032 φ16立铣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3铣R44圆弧至尺寸要求M1420A φ50平行砂轮顶尖外径千分尺 150 铣铣左端键槽至尺寸要求CA6140 60度螺纹车刀三爪卡盘通规、止规 160 磨磨右端前后外圆至尺寸要求X63 φ20×3盘铣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170 去毛刺钳工台砂纸游标卡尺 180 磁粉检验钳工台 190 氧化磷化涂油 200 入库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课程设计拨叉(831005)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内容: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3.工序卡片一份 4.毛坯图一张 5.零件图一张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4) 二、零件的分析 (4)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四、设计心得及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通过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于一体(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 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1812 .000+mm 和83.000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 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 以,宽度为1812.000+mm 和83.000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23.000+mm 的六齿花键孔、?228 .200+mm 花键底孔两 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拨叉 课程设计汇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 2010 年 6 月 28 日至 2010 年 7 月 9 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2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1张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4000 Q=台/年,1/ n=件台,每日一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 2010 年 6 月 28 日至 2010 年 7 月 9 日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3、零件的生产类型 (3)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1、选择毛坯 (3)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3) 3、设计毛坯图 (4)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制订工艺路线 (5) 四、工序设计 (7) 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7) 2、确定工序尺寸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9) 1、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2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六、夹具设计 (15) 1、定位方案 (16) 2、夹紧机构 (16) 3、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16) 4、夹具体 (16) 5、使用说明 (17)

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设计为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主要由管箱、管板、壳体、换热管、折流板、拉杆、定距管、钩圈、浮头盖等组成。浮头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另一端为浮动管板。因此其优点为热应力较小,便于检查和清洗,缺点为结构较为复杂。在传热计算工艺中,包括传热量、传热系数的确定和换热器径及换热管型号的选择,以及传热系数、阻力降等问题。在强度计算中主要讨论的是筒体、管箱、管板厚度计算以及折流板、法兰和接管、支座、分隔板等零部件的设计,还要进行一些强度校核。本设计是按照GB151《管壳式换热器》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设计的。换热器在工、农业的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传热设备也随处见,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关键字:换热器,工艺计算,强度校核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it is made up of tube box 、tube sheet、shell、heat exchange tube、baffle plate、draw bar、spacer pipe、hook circle、floating head cover and so on. One tube sheet of the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shell, and the other tube sheet is floating tube sheet. So it’s easy to check and cle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ucture of it complex. In the process of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include area computation 、capacity of heat transmission 、the determine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choice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bout strength calculation, it involve the calculating of shell、tube box、sealing head and so on.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GB151 <<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 and GB150 << Steel pressure vessel >> to design. Heat exchanger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rocess equi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industrial application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Keywords:heat exchanger; Process calculation;strength check

离合器设计.

离合器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1.目的 1)通过选型能了解不同型式离合器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 2)根据给定车型要求选择合适结构形式的离合器; 3)熟悉离合器设计的一般过程; 4)对离合器选材、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 2.任务和要求 任务:设计给定车型离合器总成(不包括操纵机构)。 要求:在组长的领导下,各小组成员分工开展设计工作。设计完成后,每组要提交离合器设计说明书一份,从动盘总成装配图一张(1号)和零件图X张(3号)(每位成员需绘制一张图)。以组长为主进行设计工作,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方案论证,承担部分设计计算工作。 3.基本参数:按总体设计时给出的,缺少的参数上网查找(类似车型的即可)。 4.参考资料 1)《汽车工程手册》第二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离合器》,徐石安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离合器结构方案选择 离合器结构方案很多,本设计采用盘形摩擦式离合器,主要结构选择如下: 1.从动盘数:单片; 2.压紧弹簧形式:膜片弹簧; 3.分离时离合器受力形式:推式; 4.压盘驱动形式:传力片式; 1)扭转减振器:有; 2)离合器操纵机构:机械式。 一、离合器设计的目的及离合器概述 了解轿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方法,了解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从而熟悉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籍,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自学的能力,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轿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中设计其它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设计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经历的步骤,以及身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由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