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自制资料

金属材料学-自制资料
金属材料学-自制资料

1.固溶强化元素有钨、钼、铬。铬提高钢的化学稳定性。钨、钼,可

产生“二次硬化”,以保证热硬性,同时较多的碳化物可显著地提高

耐磨性。2.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①提

高回火稳定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有:V、Si、Mo、W、Ni、Co等。②产生二次硬化(包括两种情况)。③增大回火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溶解度并能稳定γ-Fe的元素(Mn、Ni、Co、C,N,Cu等);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溶解度并使γ-Fe不稳定的元素(Cr、Mo、W、V、Ti、Al、Si 、B、Nb、Zr等)4.①钛、锆、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②钨、钼、铬是中等强度碳化物形成元素;③锰和铁

属于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5.Si和Mn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淬透性,同时

也提高了屈强比,而以Si的作用最突出,但Si在加热时促进表面脱碳,Mn则使钢易于过热。重要用途的合金弹簧钢必须加入Cr、V、W等元素。6.热作模具钢,热强性、抗热疲劳性能和抗氧化性。热作

模具钢的合金化特点: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大多是中碳(0.30~0.50%C)范围。钢中加入铬、镍、钨、钼、钒、硅、锰等合金元素。铬、

硅、锰提高淬透性。镍可提高钢的韧性,并与铬、钼一起提高耐热疲

劳性能。钨、钼、钒可产生二次硬化效果,钼还能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提高高温硬度和回火稳定性。铬和硅还能提高抗氧化和抗烧蚀性。在高铬不锈钢、铬镍及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高合金耐热钢及耐热合金中,都会出现ó相。伴随着ó相的析出,脆性增加,钢和合金的塑性

和韧性显著下降。ó相具有高硬度,属正方晶系。7. Mn和Si是有益

杂质提高强硬度、固溶强化,S和P是有害杂质,但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8.“低合金”是指钢中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3%。9.F (铁素体)+P(珠光体):含碳量越低F↑,含碳量越高P↓。10. 15MnTi (铁素体-珠光体钢/工程结构钢),含碳量为15~16%,Mn起固溶强化的作用,Ti起沉淀强化的作用。11.15MnVB(低碳马氏体钢):Mn起固溶强化,提高淬透性V起沉淀强化B提高淬透性。12.14MnMoV(贝氏体钢): Mn起固溶强化,提高淬透性Mo提高淬透性,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V起沉淀强化。13.轴承钢:GCrl5SiMn,高碳(0.95%~1.10%)为了保证轴承钢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强度或者说,马氏

体回火后比铁素体十珠光体组织具有更好的综合室温机械性能。14. GCr15(滚动轴承钢):Crt提高淬透性,防腐蚀、氧化,提高回火稳

定性,二次硬化。15. “40、42”属于调质钢。35Si2Mn2MoV(低合金超高强度结构钢):Mn和Si提高强硬度、固溶强化。Mo和V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提高韧性。16.Cr4W2MoV (高碳中铬模具钢),含有较多的钨、钼和钒,能细化奥氏体晶粒,

提高钢的淬透性和抗回火稳定性。17.对热作模具钢的性能要求:热强性,热疲劳性和抗氧化性。4Cr5MoSiV1(H13):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18.12Cr2MoWVSiTiB(铁素体-珠光体耐热钢):钒、钛主要起沉淀强化作用,硼起晶界强化作用,铬和硅提高钢的抗氧化性,钨、钼起固溶强化。对热作模具钢的性能

要求:热强性,热疲劳性和抗氧化性。19.结构钢在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适用

于这种热处理的钢种称为调质钢。20.热处理(固溶处理+时效):采用500~650℃回火,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水冷或油冷),有利于韧性的提高,合金调质钢常规热处理后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21.马氏体时效钢主要是利用金属间化合物在含碳极低的马氏体中弥

散析出来强化的。22.马氏体时效高强度的来源:固溶强化、相变强

化和时效强化。23.轴承破坏的主要形式:接触疲劳破坏,磨损破坏。24.工具钢的合金化:①高碳(0.90~1.10%)保证高硬度与高耐磨性②加入Cr、Si、Mn、V等元素提高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含碳量↑,材料的导热性↓。淬火:M+残余A(20%~30%)+碳化物(少),回火:回火M+残余A(5%)+碳化物(多)。25.热压模及压铸模:常用钢种3Cr2W8V、4Cr5MoSiV1(属于工具钢)26. //不锈钢章节//镍提高铁的耐蚀性,钼能提高不锈钢的钝化能力,铬提高钢钝化膜

稳定性的必要元素,硅抗氧化性。(补:硅在低碳钢中可提高淬透性,固溶强化)。27.产生475℃脆性的最低铬含量w(Cr)为13.7% ,w (Cr)>13%时,就不出现高温r相。28.若铁素体钢中有一定量奥氏

体或Ti(C、N),就可以阻碍晶粒长大,提高晶粒粗化温度。29.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低的屈服强度和高的塑性、韧性。间隙元素氮的强化效应最大。N固溶强化。

一.工程结构钢的主要性能要求:①承受各种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屈

服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②要求低温韧性,并要求耐大气腐蚀。

③良好的工艺性能,如冷弯、冲压、剪切,以及良好的焊接性。简述

工程结构钢(低碳钢)的合金化原理:①为保证工程结构钢高塑性、

韧性、低温韧性、焊接性,含碳量不超过0.25%。②以Si、Mn为主加元素,起固溶强化作用。③以Nb、Ti为辅加元素,起细晶强化作用。④加少量Cu、P,提高耐腐蚀性。

二.中碳钢合金化的特点:①碳量过低,不易淬硬,回火后强度不够;

碳量过高则韧性不够,碳质量分数一般在0.25%~0.50%之间,以0.4%居多。②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元素,如Cr(铬)、Mn、Ni、Si、B等。

③加入W、Mo可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

三.热作模具钢的合金化特点:①含碳量大多是中碳(0.30~0.50%C)②铬、硅、锰提高淬透性③镍可提高钢的韧性④钨、钼、钒可产生二

次硬化⑤铬和硅还能提高抗氧化和抗烧蚀性

四.对轴承钢性能要求:①具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抗压强度。②高

的弹性极限。③一定的韧性。④良好的尺寸稳定性⑤一定的抗腐蚀性

⑥良好的工艺性能⑦硬度要求HRC61~65。

五.分析淬火温度为什么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回火温度过高,析出的碳化物会聚集长大,硬度会降低;回火温度过低,碳化物析出不充分,起不到弥散强化作用。

六.高速钢为什么要高温多次回火、目的何在?①降低残余A的量②使碳化物充分的弥散析出,其二次硬化作用③降低或消除淬火应

力。高温预热:①由于高速钢属于高碳钢,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导

热性差,预热可降低热应力,降低变形②缩短高温淬火保温时间,降

低氧化脱碳倾向。预热的目的:①减小应力和变形②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和脱碳的趋势。预冷目的:减缓冷却速度,降低应力。

七.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1、绝大多数合金元素都降低M S 点,只有钴和铝相反。2、随钢中合金元素增加,M S和M f点继续下降(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室温下将保留更多的残留奥氏体量。3、当M S点温度高于200℃时,形成位错结构的马氏体;在M S点低于200℃时,马氏体相变以孪生形成孪晶结构的马氏体。

八.氮化处理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的原因(1)在表面形成高硬度的γ′-(Fe4N)和ε-(Fe3-2N)层;(2)渗入的氮原子与氮化物形成元素形成弥散的合金氮化物,提高表面氮化层的强度和硬度。(3)表面渗入氮原子后体积膨胀,因而在表面产生了残留压应力,

能抵消外力作用产生的张应力,减少表面疲劳裂纹的产生。

九.确定下列各金属材料的名称、碳含量、合金元素含量。

1. Q235名称(普通碳素结构钢)。

2. 45钢名称(优质碳素结构钢),含碳量为(0.45 %)。

3. T8钢名称(碳素工具钢) ,含碳量为 ( 0.8 %)。

4. 60Si2Mn名称 (合金结构钢 ),含碳量为 (0.6 %),含Si量小于( 2.5 )%Si,含Mn量小于(1.5 ) %Mn。

5. CrWMn名称(合金工具钢 ),含碳量为( 1 %)C,含Cr量小于 (1.5 %)Cr,含W量小于(1.5 %)W。含Mn量小于(1.5 %)Mn。

6. 4Cr13名称(不锈钢),含碳量为(0.4 %)C,含C量约为( 13 %)Cr。

7. GCr15名称(滚动轴承钢),含碳量为(1 %)C,含Cr量约为(1.5) %Cr。

十.哪些合金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什么

作用?答:B、Mn、Mo、Cr、Si、Ni等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

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以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

减小零件的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十一.钢的强化机制有那些?为什么一般的强化工艺都采用淬火-回火?答: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因为一般的

钢的强化都要求它有一定的强度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韧性,淬火后钢中能够形成M,这给了钢足够的强度,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韧度不够,而回火能够在强度降低不大的情况下给淬火钢以足够的韧性,这样能够得到综合力学性能比较优良的材料,所以一般钢的强化工艺都采用淬火加回火。

十二.在高速钢中,合金元素W,Cr,V主要作用是什么?答:W:高速钢获得红硬性主要元素,强烈降低钢的热导率V:显著提高钢的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有效的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Cr:保证钢的淬透性,增加高速钢的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减少粘刀现象,改善刃具切削能力

十三.在耐热钢常用合金元素中,哪些是抗氧化元素?哪些是强化元

素,哪些是A形成元素?说明其作用机理答:抗氧化元素:Cr,Al,Si;强化元素:Mo,W,Ti,Nb,V,C;A形成元素:Ni

十四.合金元素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答: 1.细化A晶粒;

2.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3.改善机体韧度;

4.细化碳化物;

5.降低或消除钢的回火脆性;

6.在保证强度水平下适当降低碳含量;

7.提高冶金质量;

8.通过合金化形成一定量的残余A,利用稳定的残余A提高钢的韧度。

十五.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大多数采用微合金元素(Nb、V、Ti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由于Nb、V、Ti的微合金化可以生成弥散的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它们能钉扎晶界,加热时

能阻止A晶粒长大,冷却后可得到细小的F和P,所以在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常利用Nb、V、Ti合金来细化晶粒

十六.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结构钢性能的重要指标?答:结构钢是

指符合特定强度和可成型性等级的钢,一般用于承载等用途,对钢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韧度等力学性能,淬透性好的钢材,可使钢件整个截面获得均匀一致的力学性能以及可以选用钢件淬火应力小的淬火

剂,以减小变形和开裂,所以说淬透性是评定结构钢性能的重要指标。

十七.提高钢耐腐蚀性方法有哪些?答: 1.使钢的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2.提高不锈钢固溶体的电极位或形成稳定的钝化区,降低微电池

电动势。3.使钢获得单相组织。 4.采用机械保护措施或覆盖层

十八.合金元素对钢中相变过程的影响。答:1)对加热时奥氏体形成元素过程的影响 a )对奥氏体形核的影响:Cr、Mo、W、V等元素强烈推迟奥氏体形核;Co、Ni等元素有利于奥氏体形核。 b )对奥氏体晶核长大的影响:V、Ti、Nb、Zr、Al等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

长大;C、P、Mn(高碳)促使奥氏体晶粒长大;Al、Si、Mn对奥氏体形成速度影响不大。2)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过程的影响①

除Co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往右移动,降低钢的临界冷

却速度,从而提高钢的淬透性。②除Co、Al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Ms点和Mf点下降。其结果使淬火后钢种残余奥氏体量增加。

3)合金元素对回火过程的影响a) 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回火稳定性:钢对于回火时所发生的软化过程的抗力。许多合金元素可以使回火过程中各阶段的转速大大减慢,并推向更高的温度发生,提高回火温度性较强的元素有V、Si、Mo、W、Ni、Mn、Co等。b )产生二次硬化现象:若钢种含有足够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W、V、Mo等,淬火后在500-600℃回火时,将形成并析出如W2C、Wo2C和VC等弥散分布的合金碳化物,使合金钢的强度、硬度不降反升,并可达到一

个峰值,此称为“二次硬化”现象。 c 增大回火脆性:合金钢淬火后

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将比碳钢发生更明显的脆化现象。含Cr、Mn、Ni的钢对第二类回火脆性(450-600℃间高温回火脆性)最敏感,这主要与某些杂质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奥氏体氏体晶界上的严

重偏聚有关,而Mo、W等能减少这种敏感性。因此,大截面的工件

要选用含Mo、W的钢,以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

十九..在铁素体-珠光体钢中,合金元素对强化的贡献有:1溶入铁素体起固溶强化作用2细化晶粒起晶粒强化作用;3析出弥散的碳化物、碳氮化物,起沉淀强化作用4增加珠光体含量。

二十.调质钢 1.用途及性能特点:用于制造要求具有高强度(承受较

大载荷)和高韧性(防止断裂)的重要零件,如各种轴类、紧固螺栓等。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高的淬透性,较高的强度,良

好的塑性韧性。淬透性:钢的淬透性是衡量零件淬火时获得马氏体层

深度的能力。2.成分特点:(1)中碳(0.35-0.5%):保证热处理后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韧性;(2)加入Cr、Nb、Mn、Si、B等提高淬透性

的元素(3)加Mo、W等元素: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CrMnNiSi强烈促进钢的高温回火脆化倾向3热处理工艺:淬火+高温回火(500-650℃),即调质处理,得到回火索氏体。4典型钢种:低淬透性的如40Cr、中淬透性的如38CrSi、高淬透性的如40CrNiMo

二十一.滚珠轴承钢,1.要求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很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2.典型钢种:GCr9、GCr15、GCr15SiMn等。3.成分特点:1)高碳(0.95-1.10%):保证热处理后达到最高硬度值,同时

获得一定数量的耐磨碳化物2)加入Cr:提高淬透性的同时获得细小、均匀的Cr碳化物,提高耐磨性和解除疲劳强度。3)加入Mn、Mo、V等元素,可进一步提高淬透性。 4.热处理工艺: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加残余奥氏体(少量)。二十二.渗碳,1用途及性能特点:用于制造表面硬因而耐磨,心部韧

性好而耐冲击的零件,如齿轮、轴类等。要求淬透性好、表面硬而心

部韧。2典型钢种:低淬透性的如15Cr、20Cr,中淬的如20CrMnTi、20MnB;高淬的如18Cr2Ni4W。3成分特点:1低碳(<0.25%):保证心部有较好的韧性,表层高硬度由渗碳后热处理达到;2加入Cr、Mn、Ni、B等元素提高淬透性;3加入V、Ti、W、Wo等元素形成合金碳化物,阻止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4热处理工艺:一般是渗碳后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表面,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和残余奥氏体;心部,铁素体、屈氏体和回火马氏体(未淬透)。

二十三.弹簧钢1用途及性能特点:制造各种弹性元件如圈簧、板簧等。弹簧利用弹性变形所储存的弹性能起到缓冲机械上的震动和冲击

作用。因此该钢必须具有高的弹性极限,高的屈强比,高的疲劳强度

和高的淬透性等。2典型钢种:一般弹簧钢如60Si2Mn;优质弹簧钢如50CrVA。3成分特点:1)中高碳(0.5-0.7%)以保证强度;2)硅、锰等元素提高淬透性,硅还能提高比例极限;3)加入Cr、V、W等元素,防止钢的脱碳与过滤、保持细小晶粒。

1.低合金刃具钢(工作温度低于300℃):高碳(0.9-1.1%),保证高硬度与高耐磨性;Cr、Si、Mn、V等元素提高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

2.高速钢(工作温度可达500-600℃):a高碳(0.7-1.1%)保证硬度和耐磨性;b加入较多的W、Mo、V、Ti等元素,可产生“二次硬化”(沉淀强化)以保证红硬性,同时较多的碳化物可显著地提高耐磨性;

V和Ti还有细化晶粒的作用。c加入Cr,提高淬透性。高速钢:a反复锻造:在锻造时充分打碎铸态高速钢中呈鱼骨状的共晶碳化物,对高速钢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 b 球化退火:便于切削加工; c 淬火:在1220-1280℃之间,主要是使碳化物大量溶解到奥氏体中。 d 三次回火(550-570℃):目的是消除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并产生二次硬化。

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颗粒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综上:锻打、球化退火、淬火+(550-570℃)回火。

3.典型钢种:①低合金刃具钢,9SiCr、9Mn2V、CrWMn。②高速钢:W18Cr4V(18-4-1),W6Mo5Cr4V2(2-5-4-6))③冷模具钢:高碳(1.0%):保证硬度和耐磨性;加入Cr、Mo、W、V等元素:提高耐磨性;Cr还可显著地提高淬透性。④热作模具钢:中碳(0.3-0.6%):保证较高的韧性及热疲劳抗力;加入Cr、Ni、Mn等元素,提高淬透

性;加入Mo、W、V等元素:产生二次硬化,保证较高的热强性,

这对热压模钢尤为重要。

4.①冷模具钢:淬火+低温回火.组织:马氏体、合金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②热模具钢:淬火后550℃左右回火。组织回火屈氏体或回火索

氏体。典型钢种:冷模具钢如Cr12、Cr12MoV;热模具钢如5CrMnMo、5CrNiMo、3Cr2W8V。

5.不锈钢小结主要合金元素:Cr提高钢钝化膜稳定性;Ni提高铁的耐蚀性;Mo提高不锈钢钝化能力及扩大其钝化介质范围;Si提高钢在酸中耐蚀性;Cu提高钢耐蚀性,抗应力腐蚀性能。典型钢种:1)马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3、4Cr13等;2)铁素体型不锈钢如1Cr17等;

3)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8Ni9、1Cr18Ni9Ti等4)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如Cr21Ni5Ti,00Cr18Ni5Mo3Si2典型牌号及热处理工艺:1)铁素体-珠光体耐热钢:常用牌号是12Cr1MoV。一般在正火-回火状态下使用,组织为细珠光体+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常用钢种为Cr12型(2Cr12MoV)和Cr13型钢。大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3)奥氏体耐热钢:最常用的钢种1Cr18Ni9Ti。一般进行固溶处理或固溶加

失效处理。4)工业炉用耐热钢:一般使用Cr18Ni25Si2奥氏体耐热钢。节约Cr、Ni的钢种中比较重要的是Fe-Al-Mn系和Cr-Mn-N系耐热钢。

1、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有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

其中细晶强化对钢性能的贡献是既提高强度又改善塑、韧性。2、提高钢淬透性的作用是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能采取比

较缓慢的冷却方式以减少变形、开裂倾向。3、滚动轴承钢GCr15的Cr质量分数含量为 1.5%左右。滚动轴承钢中碳化物不均匀性主要是

指碳化物液析、碳化物带状、碳化物网状。4、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力学性能要求、良好的工艺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协调性等其它因素。5、凡是扩大γ区的元素均使Fe-C相图中S、E点向左下方移动,例Mn、Ni等元素(写出2个);凡封闭γ区的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例Cr、Mo等元素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含量降低。6、QT600-是球墨铸铁,“600”表示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3”表示延伸率不小于3% 。7、在非调质钢中常用微合金化元素有Ti、V等,这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8、铝合金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硬化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同素异构转变。10、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11、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Ti、Nb、V、W、Mo、Cr按强弱顺序排列,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两类:rc/rM≤0.59为简单点阵结构,有MC 和M2C 型,其性能特点是硬度高、熔点高、稳定性好;rc/rM> 0.59为复杂点阵结构,有M3C、M7C3和M23C7型。12、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在晶界

上析出了Cr23C6,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

有加入Ti、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钢中的含C量。13、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冷却速度。球墨铸铁在浇注时要经过孕育处理和球化处理。QT600-3是球墨铸铁。14、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热强性、抗氧化性。

1.微合金钢:利用微合金化元素Ti, Nb, V;主要依靠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来提高强度;利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高强度低合金钢。

2.GCr15钢是什么类型的钢?这种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

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

么?答:高碳铬轴承钢。C含量1%,Cr含量1.5%。C的作用:固溶强化提高硬度; 形成碳化物。Cr的作用:提高淬透性、耐磨性、耐蚀性预先热处理:(扩散退火,正火)+ 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淬火+ 低温回火+(稳定化处理)

3.在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所获得的钢,称之为合金钢。它具有更优良

的或特殊的性能。①在使用性能方面,有高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或

高的低温韧性,或高温下有高的蠕变强度、硬度及抗氧化性,或具有

良好的耐蚀性。②在工艺性能方面,有良好的热塑性、冷变形性、切

削性、淬透性和焊接性等。

4.在生产中可以利用氮化物的(弥散强化)作用来提高钢的疲劳强度,利用氮化物的高硬度来进一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5.σ相对合金性能有害,在不锈钢中引起晶间腐蚀和脆性,在耐热钢

和高温合金中引起脆性。

6.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的影响一、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

①钛、铌、钒、钨、钼(Ti、Nb、V、W、Mo)等元素强烈推迟珠光体转变,对贝氏体转变推迟较少,同时升高珠光体最大转变速度的

温度,降低贝氏体最大转变速度的温度。使C曲线分离开来,出现两个C曲线。②铬和锰(Cr、Mn)都有强烈推迟珠光体和贝氏体转

变的作用,而推迟贝氏体的作用更加显著。③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硅、

铝(Si、Al)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但推迟贝氏体转变的作用

更强烈,并且将珠光体转变区和贝氏体转变区分开。④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镍Ni有强烈推迟珠光体转变的作用。当镍含量高时,珠光体转

变完全被抑制,仅在500℃以下发生贝氏体转变。⑤非碳化物形成元

素钴Co和其他合金元素不同,它在各个温度都是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但它不改变奥氏体恒温转变C曲线的形状。

7.钢中加入微量元素也有效地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钢的淬

透性。如钢中加入0.0005~0.003%硼(B),硼是内吸附元素,主要存在于奥氏体晶界,它使过冷奥氏体转变的C曲线的位置向右移,但对曲线的形状影响不大。

8.合金钢采用多元少量合金化原则,可最有效地发挥各种合金元素提

高钢的淬透性的作用。

一.合金元素对珠光体转变的影响答:1、强碳化物钛、铌、钒主要

是通过推迟珠光体转变时碳化物的形核和长大来增加过冷奥氏体的

稳定性;2、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钨、钼、铬,除了推迟珠光体转变

时碳化物形核和长大外,还通过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结合力,降低铁的自扩散激活能,从而减慢γ→α转变;3、弱碳化物锰推迟珠光体转

变时,富锰的合金渗碳体(Fe,Mn)3C的形核和长大,同时锰又是

扩大γ相区的元素,起稳定奥氏体并强烈推迟γ→α转变的作用;4、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镍、钴、硅和铝对珠光体转变中碳化物形核和长大

的影响小,主要表现在推迟γ→α转变。

二.1、第一类回火脆性:发生在250℃~400℃(低温回火脆性),是由相变机制本身决定的,无法消除,只能避开(不可逆回火脆性)。

2、第二类回火脆性,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因:主要与某些杂质

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原奥氏体晶界上的严重偏聚有关。发生在450℃~600℃(高温回火脆性),多发生在含Mn、Cr、Ni等元素的合金钢中,这是一种可逆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通常用油冷),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可防止其发生。钢中加入适当Mo或W,因强烈阻碍和延迟杂质元素等往晶界的扩散偏聚,也可基本上消除这类脆性。

1.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对增大淬透性的能力顺序(依次增大):(小)镍、硅、铬、钼、锰、硼(大)。碳是结构钢中最主要的元素,它决

定了钢的淬硬性,即淬成马氏体的硬度,同时碳也是一个有效增加淬

透性的元素。2.合金调质钢需经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3.合金调质钢的最终性能决定于回火温度,一般采用500℃~650℃回火。为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水冷或油冷),有利于韧性的提高。4.合金调质钢常规热处理后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 5.微合金非调质钢在中碳钢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V、Ti、Nb和N等),在轧制(锻制)后不需经调质处理,即可获得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处理后

所达到的力学性能的钢种。 6.低温回火马氏体状态下使用的低合金结

构钢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钢种,这类钢种是在淬火+150~250℃回火后使用。低碳马氏体钢低温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7.①提高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保证钢的淬透性(Mn、Cr、Si、Ni、Mo);

②增加钢的抗回火稳定性并推迟低温回火脆性(Si);③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提高韧性(Nb、V、Mo)。8.马氏体时效钢高强度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固溶强化、相变强化和时效强化。9.轴承钢的热处理主要过程为:球化退火→淬火→冷处

理→低温回火→低温时效处理。10.①低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典型钢种为20Cr。②中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典型钢种是20CrMnTi。③高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典型钢种为18Cr2Ni4WA和20Cr2Ni4A。11.常用氮化钢是38CrMoAl。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处理后,钢表面可获得最高

氮化层硬度。12.耐磨钢主要要求是有很高的耐磨性和韧性,典型钢

种典型牌号为ZGMn13及ZGMn13Re。13.铝合金主要应用与固溶强化、沉淀强化、过剩相强化、时效强化、细晶强化、冷变形强化等方

式来提高力学性能。14.氮化钢的特点是什么?合金元素对渗氮有什

么影响?优点:明显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具有对水、油等介

质的耐腐蚀的能力;零件的变形量很小;氮化层在较高的温度仍能

保持其硬度。缺点:生产周期长,成本高。①表面硬度:要求高耐磨

性的零件,表面硬度高达HV900~1000;仅要求高疲劳强度的零件,表面硬度可以为HV500~800。②心部硬度:在氮化处理前零件经受调质处理,零件硬度为HV200~300,为回火索氏体组织,经氮化处理后,心部还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15.氮化物形成元素(如铝、钛、铌、钒、钼、铬、钨等)能在α相中形成微细的氮化物颗粒,对α相起强化作用。铝、钛、铌、钒是最有效的元素,其次是铬、钼、

钨等元素;氮化物形成元素阻碍氮原子向内部扩散,减少氮化层的层

深;非氮化物形成元素(如镍、硅、铜等)则阻碍氮原子的吸收,降

低表面氮浓度,减少氮化层的深度。

一.请介绍调质钢的成分特点和常规热处理工艺。答:1.调质钢的成分特点:中碳,碳含量一般在0.3%—0.5%。2.合金元素:主加合金元素:Cr Mn Si Ni;辅加合金元素:Mo、W 、V、Ti 、Al、B等。常规处理工艺:1,预备热处理:合金含量较少时,一般采用在Ac3线以上加热进行正火。合金含量较多时,一般采用在Ac3线加热进行正火,随后再进行一次高温回火。2,最终热处理:Ⅰ,淬火:将

钢件加热至Ac3线以上进行淬火。Ⅱ,回火。Ⅲ,表面处理。

二.列举出常用调质钢的典型钢号,说明合金元素在调质钢中的主要

作用?答:合金调质钢按淬透性高低可分为低,中,高淬透性三类。(1)低淬透性合金调质钢:40Cr、40CrV、40MnB、40MnV、38CrSi、40MnVB等。(2)中淬透性合金调质钢:35 CrMo、40 CrMn、40 CrNi、30 CrMnSi等。(3)高淬透性合金调质钢:37 CrNi3A、40 CrMnMo、40CrNiMoA、25Cr2Ni4WA等。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1.提高淬透性;

2.Cr、Mn、Si、Ni溶于α相,起固溶强化作用。Cr、Mo、W、V等阻碍α相的再结晶,也可阻碍碳化物在高温回火时的聚集长大,使钢保持高硬度。

3.加入Mo、W来防止回火脆性。

4.V、Ti、Al起细化晶粒的作用。

三.C:是降低调制钢冲击韧性的元素,P:对冲击韧性危害甚大。

四.说明20Cr、20CrMnTi、18Cr2Ni4WA钢的主要特点,合金元素的

作用和用途。答:20Cr(低淬透性合金渗碳钢)此类钢通常只用于制

造冲击载荷较小的,且对于心部要求不高的小型渗碳件如小齿轮、套筒、链条等。Cr元素:提高钢材的渗透性,提高钢件的强度和韧性,加大渗碳的厚度。20CrMnTi(中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淬透性较高过热敏感性小。合金元素提高钢材的淬透性,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Cr加大渗碳层的厚度,Mn是一个较好的合金元素,既可加速渗碳层的厚度,又不过多提高渗碳层的含碳量。Ti减小渗碳层的厚度,此种钢大量用于制造承受高速中载荷并要求抗冲击和耐磨损的零件,特别是汽车和拖拉机上的重要齿轮及离合器轴等。18Cr2Ni4WA(高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具有很好的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Ni减慢渗碳,不利于渗碳层的加厚。主要用

于制造大截面,高载荷的重要齿轮和耐磨件,如飞机,坦克的重要齿

轮及曲轴等。

四.说明38CrMoAlA钢的主要性能特点,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和用途。答:38CrMoAlA(氮化钢):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Cr,Mo,Al能在α相中形成微细的氮化物颗粒,对α相起强化作用。阻碍氮原子向内部扩散,减小氮化层

的层深。Al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Al的存在并不增加钢中碳化物的溶解温度。Cr、Mo增大钢的淬透性。Cr元素溶入M中时使钢在400度—500度回火时保持高的强度,Mo元素溶入M中时能使钢在500度—600度回火时保持高的强度。还可使钢在510—800度氮化长期保温和随后炉冷时不至产生回火退化。广泛应用要求高耐磨性,高硬度表面的零件。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 B、热膨胀性 C、耐腐蚀性 D、磁性 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烙合金 D、银 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 B、塑料 C、铜 D、铝 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A、铸铁 B、灰口铸铁 C、铸造铝合金 D、铸造铝合金 5、锻压性最好的是()。

金属材料学考精彩试题库

第一章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 答: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 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A4均有很大影响 A、奥氏体(γ)稳定化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1)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B、铁素体(α)稳定化元素 (1)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3、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元素:降低了A3,降低了A1 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A3,升高了A1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 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第二章合金的相组成 1、什么元素可与γ-Fe形成固溶体,为什么? 答:镍可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 1、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3、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 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最新金属材料学课后习题总结

习题 第一章 1、何时不能直接淬火呢?本质粗晶粒钢为什么渗碳后不直接淬火?重结晶为什么可以细化晶粒?那么渗碳时为什么不选择重结晶温度进行A化? 答:本质粗晶粒钢,必须缓冷后再加热进行重结晶,细化晶粒后再淬火。晶粒粗大。A 形核、长大过程。影响渗碳效果。 2、C是扩大还是缩小奥氏体相区元素? 答:扩大。 3、Me对S、E点的影响? 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 S点左移—共析C量减小;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的C量降低。 4、合金钢加热均匀化与碳钢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由于合金元素阻碍碳原子扩散以及碳化物的分解,因此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 5、对一般结构钢的成分设计时,要考虑其M S点不能太低,为什么? 答:M量少,Ar量多,影响强度。 6、W、Mo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影响不大,而对珠光体转变的推迟作用大,如何理解? 答:对于珠光体转变:Ti, V:主要是通过推迟(P转变时)K形核与长大来提高过冷γ的稳定性。 W,Mo: 1)推迟K形核与长大。 2)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降低Fe的自扩散系数,增加Fe的扩散激活能。 3)减缓C的扩散。 对于贝氏体转变:W,Mo,V,Ti:增加C在γ相中的扩散激活能,降低扩散系数,推迟贝氏体转变,但作用比Cr,Mn,Ni小。 7、淬硬性和淬透性 答:淬硬性:指钢在淬火时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淬透性:指由钢的表面量到钢的半马氏体区组织处的深度。 8、C在γ-Fe与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γ-Fe中,为八面体空隙,比α-Fe的四面体空隙大。 9、C、N原子在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N大,因为N的半径比C小。 10、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答:V:MC型;Cr:M7C3、M23C6型;Mo:M6C、M2C、M7C3型;Mn:M3C型。 复杂点阵:M23C6、M7C3、M3C、稳定性较差;简单点阵:M2C、MC、M6C稳定性好。 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 答:二次硬化: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及回火冷却时A’转变为M回,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二次硬化。 二次淬火:在高合金钢中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金属材料学总结

第一章 1、为什么钢中的硫和磷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控制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有哪些? 答:S与Fe形成FeS,会导致钢产生热脆;P与形成Fe3P,使钢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剧烈降低钢的韧性,使钢在凝固时晶界处发生偏析。 硫化物形态控制:a、加入足量的锰,形成高熔点MnS;b、控制钢的冷却速度;c、改善其形态最好为球状,而不是杆状,控制氧含量大于0.02%;d、加入变形剂,使其在金属中扩散开防止聚焦产生裂纹。 2、钢的强化机制有哪些?为什么一般钢的强化工艺采用淬火加回火?答:a、固溶强化(合金中形成固溶体、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b、细晶强化(晶粒细化、晶界增多、位错塞积、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c、加工硬化(塑性变形、位错缠绕交割、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d、弥散强化(固溶处理的后的合金时效处理、脱溶析出第二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与位错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淬火处理得到强硬相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硬度,使钢塑性降低;回火可有效改善钢的韧性。淬火和回火结合使用提高钢的综合性能。 3、按照合金化思路,如何改善钢的韧性? 答:a、加入可细化晶粒的元素Mo、W、Cr; b、改善基体韧性,加Ni元素;

c、提高冲击韧性,加Mn、Si元素; d、调整化学成分; e、形变热处理; f、提高冶金质量; g、加入合金元素提高耐回火性,以提高韧性。 4、试解释40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钢中已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 答、Cr元素使共析点左移,当Cr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共析点左移到碳含量小于0.4%,所以40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中含有高于12%的Cr元素,缩小Fe-C平衡相图的奥氏体区,使共析点右移。 5、试解释含Mn钢易过热,而含Si钢高淬火加热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高,不利于冷变性加工。 答:Mn在一定量时会促使晶粒长大,而过热就会使晶粒长大。 6、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①、K类型:与Me的原子半径有关;②、相似相容原理;③、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④、NM/NC比值决定了K类型;⑤、碳化物稳定型越好,溶解越难,析出越难,聚集长大也越难。 第二章 1、简述工程钢一般服役条件、加工特点和性能要求。 答:服役条件:静载、无相对运动、受大气腐蚀。 加工特点:简单构件是热轧或正火状态,空气冷却,有焊接、剪切、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标准答案2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1.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前者熔点高、硬度高、稳定性好,后者硬度低、熔点低、稳定性差。 2.何为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热硬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有哪些影响? 答: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回火脆性:在200-350℃之间和450-650℃之间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显著下降的现象 热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①Ni、Mn影响很小,②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马氏体分解,提高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抑制C和合金元素扩散。③Si比较特殊:小于300℃时强烈延缓马氏体分解, 3.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凡是封闭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等? 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组织的含碳量降低,这样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足2%时就可以出现共晶莱氏体。S点左移:钢中含碳量小于0.77%时,就会变为过共析钢而析出二次渗碳体。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 1)淬透性:40CrNiMo 〉40CrMn 〉 40CrNi 〉 40Cr 2)回火稳定性:40CrNiMo 〉40CrNi 〉 40CrMn 〉 40Cr 3)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 〉 40Cr 〉 40CrNi 〉 40CrNiMo 4)韧性:40CrNiMo 〉40CrNi 〉40Cr〉40CrMn (Mn少量时细化组织) 5)回火脆性: 40CrMn 〉40CrNi> 40Cr 〉40CrNiMo 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且合金元素的良好作用,只有在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从强化机理和相变过程来分析(不是单一的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除了通过强化铁素体,从而提高退火态钢的强度外,还通过合金化降低共析点,相对提高珠光体的数量使其强度提高。其次合金元素还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在相同冷却条件下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散度增加,从而提高强度。 然而,尽管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退火态钢的性能但效果远没有淬火回火后的性能改变大。 除钴外,所有合金元素均提高钢的淬透性,可以使较大尺寸的零件淬火后沿整个截面得到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Mn除外),从而细化晶粒,使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复习答案(完整)

第一章答案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总是有害的? 答:S容易和Fe结合成熔点为989℃的FeS相,会使钢产生热脆性;P和Fe结合形成硬脆的Fe3P相使钢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 2、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γ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 凡是封闭γ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含量减小。 3、那些合金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什么作用? 答:B、Mn、Mo、Cr、Si、Ni等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以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零件的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4、为什么说合金化的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举二例说明合金复合作用的机 理。 答:1.提高性能,如淬透性;2.扬长避短,合金元素能对某些方面起积极作用,但往往还有些副作用,为了克服不足,可以加入另一些合金元素弥补,如Si-Mn,Mn-V;3.改善碳化物的类型和分布,某些合金元素改变钢中碳化物的类型和分布或改变其他元素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从而提高钢的性能,如耐热钢中Cr-Mo-V,高速钢中V-Cr-W。 5、合金元素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 答:1.细化A晶粒;2.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3.改善机体韧度;4.细化碳化物;5.降低或消除钢的回火脆性;6.在保证强度水平下适当降低碳含量;7.提高冶金质量;8.通过合金化形成一定量的残余A,利用稳定的残余A提高钢的韧度。 6、钢的强化机制有那些?为什么一般的强化工艺都采用淬火-回火? 答: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因为一般的钢的强化都要求它有一定的强度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任性,淬火后钢中能够形成M,这给了钢足够的强度,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韧度不够,而回火能够在强度降低不大的情况下给淬火钢以足够的韧性,这样能够得到综合力学性能比较优良的材料,所以一般钢的强化工艺都采用淬火加回火。 7、铁置换固溶体的影响因素? 答:1.溶剂与溶质的点阵结构;2.原子尺寸因素;3.电子结构。 第二章 1、叙述构件用钢一般的服役条件、加工特点、性能要求? 答:服役条件:工程结构件长期受静载荷;互相无相对运动;受大气(海水)侵蚀;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 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ε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 面上的方向。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 一、 填空 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 (2)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是 。 二、 问答 1、 分析氢,氮,碳,硼在?-Fe 和?-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Fe :0.124nm ,?-Fe :0.126nm 。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1. 填空 1. 在液态纯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 起伏和 起伏。 2 液态金属均质形核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其中 自由能

金属材料学 简要总结

《金属材料学》复习总结 第1章:钢的合金化概论 一、名词解释: 合金化:未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或工艺性能而特别在钢铁中加入某些元素,称为合金化。 过热敏感性:钢淬火加热时,对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的敏感性。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 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后出现韧性下降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合金化理论是金属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过程控制的重要原理,是材料成分、工艺、组织、 性能、应用之间有机关系的根本源头,也是重分发结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的基本依据。 2.扩大A相区的元素有:Ni、Mn、Co(与Fe -γ无限互溶);C、N、Cu(有限互溶); α无限互溶);Mo、W、Ti(有限互溶); 扩大F相区的元素有:Cr、V(与Fe - 缩小F相区的元素有:B、Nb、Zr(锆)。 3.强C化物形成元素有:Ti、Zr、Nb、V; 弱C化物形成元素有:Mn、Fe; 4.强N化物形成元素有:Ti、Zr、Nb、V; 弱N化物形成元素有:Cr、Mn、Fe; 三、简答题: 1.合金钢按照含量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量是多少?按含碳量划分又如何? ●按照合金含量分类: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在5%~10%;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10%; ●按照含碳量的分类:低碳钢:w c≤0.25%; 中碳钢:w c=0.25%~0.6%; 高碳钢:w c>0.6%; 2.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 ①:与Fe、C作用,产生新相,组成新的组织与结构; ②:使性能改善。 3.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1)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F形成元素均是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V等 (2)S点向左下方移动,意味着共析C含量减小,使得室温下将得到A组织; E点向左上方移动,意味着出现Ld的碳含量会减小。 4.请简述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1)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碳在A中的扩散激活能,对A形成有一定阻碍作用; (2)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o可以降低碳的扩散激活能,对A形成有一定加速作用。 (3)钢的A转化过程中存在合金元素和碳的均匀化过程,可以采用淬火加热来达到成 分均匀化。 5.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组织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 (1)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会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因为:Ti、Nb、V等

金属材料学重点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S、P会导致钢的热脆和冷脆,并且容易在晶界偏聚,导致合金钢的第二类高温回火脆性,高温蠕变时的晶界脆断。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有什么特点?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3.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①当rC/r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C/r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子尺寸、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一般K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③NM/NC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⑤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4.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量降低。 5.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淬火态: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A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6.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好处):能够细化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7.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等。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 8.能明显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Cr、Mn、Ni、Mo、W、V、Si作用: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可以使得合金钢在相同的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碳含量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或者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而使韧性更好些。 9.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减轻和消除?第一类回火脆性:脆性特征:①不可逆;②与回火后冷速无关;③断口为晶界脆断。产生原因:钢在200-350℃回火时,Fe3C 薄膜在奥氏体晶界形成,削弱了晶界强度;杂质元素P、S、Bi等偏聚晶界,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防止措施:①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含量;②用Al脱氧或加入Nb(铌)、V、Ti等合金元素细化奥氏体晶粒;③加入Cr、Si调整温度范围;④采用等温淬火代替淬火回火工艺。第二类回火脆性:脆性特征:①可逆;②回火后满冷产生,快冷抑制;③断口为晶界脆断。产生原因:钢在450-650℃回火时,杂质元素Sb、S、As或N、P等偏聚于晶界,形成网状或片状化合物,降低了晶界强度。高于回火脆性温度,杂质元素扩散离开了晶界或化合物分解了;快冷抑制了杂质元素的扩散。防止措施:①降低钢中的杂质元素;②加入能细化A晶粒的元素(Nb、V、Ti)③加入适量的Mo、W元素;④避免在第二类回火脆性温度范围回火 14.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钒和碳、氨、氧有极强的亲和力,与之形成相应的稳定化合物。钒在钢中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作用是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当在高温溶入固溶体时,增加淬透性;反之,如以碳化物形式存在时,降低淬透性。 19.试解释40Cr13已属于过共析钢,而Cr12钢中已经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①因为Cr属于封闭y相区的元素,使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所以钢中含有Cr12%时,共析碳量小于0.4%,所以含0.4%C、13%Cr的40Cr13不锈钢就属于过共析钢。②Cr使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在Fe-C相图中,E点是钢和铁的分界线,在碳钢中是不存在莱氏体组织的。但是如果加入了12%

金属材料学

名词解释 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 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e表示) 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Fe的元素C,N,Cu,Mn,Ni,Co,W 等 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α-Fe稳定的元素Cr,V,Si,Al,Ti,Mo等 原位析出:指在回火过程中,合金渗碳体转变为特殊碳化物。碳化物形成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 钢碳化物转变 异位析出: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如V,Nb,Ti。(W和Mo既有原味析出又有异位析出) 网状碳化物: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过剩碳化物(过共析钢)或铁素 体(亚共析钢)形成的网状碳化物。 水韧处理:高锰钢铸态组织中沿晶界析出的网状碳化物显著降低钢的强度、韧性和抗磨性。将高锰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范围,使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然后在水中快冷,使碳化 物来不及析出,从而获得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水韧后不再回火) 超高强度钢:用回火M或下B作为其使用组织,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大于1400 MPa (或屈服强度大于1250MPa)的中碳钢,均可称为超高强度钢。 晶间腐蚀:沿金属晶界进行的腐蚀(已发生晶间腐蚀的金属在外形上无任何变化,但实际 金属已丧失强度) n/8规律:随着Cr含量的提高,钢的的电极电呈跳跃式增高。即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跳跃式显著下降。这个定律 叫做n/8规律。 黄铜: Cu与Zn组成的铜合金 青铜: Cu与Zn、Ni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铜合金 白铜: Cu与Ni组成的铜合金 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片状石墨 对基体产生割裂作用,并在尖端造成应力集中,故灰口铸铁力学性能较差)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中的碳全部以或大部分以图案絮状的石墨形式存在,它是由一定成分的 白口铸铁经长时间高温石墨化退火而形成的。又称韧性铸铁。 蠕墨铸铁:蠕墨铸铁中的碳大部分以蠕虫状石墨形式存在。(高耐热性) 麻口铸铁::麻口铸铁中的碳一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端口呈 黑白相间。(无实用价值)。 基体钢:指其成分含有高速钢淬火组织中除过剩余碳化物以外的基体化学成分的钢种。(高 强度高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优于高速钢,可做冷热变形模具刚,也可作超高强度钢) 双相钢:是指显微组织主要是由铁素体和5%-20%体积分数的马氏体所组成的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即在软相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一定量的硬质相马氏体。 黑色组织:高速钢在实际铸锭凝固时,冷速>平均冷速。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在结晶和固 态相变过程中转变不能完全进行,共析转变形成δ共析体为两相组织,易被腐蚀,在金相组 织上呈黑色,而称作黑色组织。 低(中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合金钢叫低合金钢。合金含量在5%-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弯曲试验方法的原理、符号、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评定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验,测定其弯曲塑性变形能力。但小适用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 2 试验设备 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试验。 a)支辊式弯曲装置; b)V 形模具式弯曲装置; c)虎钳式弯曲装置; 2.1支辊式弯曲装置 2.1.1 支辊长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支辊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支辊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2.1.2 除非另有规定,支辊间距离应按照式(1)确定: l= (d + 3a ) ±2 a ( 1 ) 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2.1.3 弯曲压头直径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2.2 V 形模具式弯曲装置 模具的V 形槽其角度应为1800-α。弯曲角度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弯曲压头的圆角半径为d/2。 模具的支承棱边应倒圆,其倒圆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模具和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2.3 虎钳式弯曲装置 装置由虎钳配备足够硬度的弯心组成。可以配置加力杠杆。弯心直径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弯心宽度应人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2.4.3 弯曲压头直径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弯曲压头的压杆其厚度应略小于弯曲压头直径。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3 试样 3.1 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对于钢产品,应按照GB/T 2975的要求试样应通过机加工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影响了材料性能的部分。 3.2 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方形、矩形和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棱边应倒圆,倒圆半径不超过以下数值: ----1mm ,当试件厚度小于10mm ----1.5mm 当试件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 且小于50mm -----3mm 当试件厚度不小于50mm 棱边倒圆时不应形成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刻痕。 3.3 试样宽度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试样宽度应按照如下要求: a) 当产品宽度不大于20mm 时,试样宽度为原产品宽度; b )当产品宽度大于20mm,厚度小于3mm 时,试样宽度为20mm ±5mm ;厚度不小于3mm 时,

金属材料学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 830 满分: 150 分 科目名称: 金属材料学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1. 碳钢与合金钢 2. 渗碳体与合金渗碳体 3. 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 4. 淬火硬化与时效硬化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根据钢中含碳量的多少通常把碳钢分为、和三类。 2. 钢中常加入的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且开启γ相区(无限扩大γ相区) 的金属元素是和;与α-Fe形成无限固溶体,使A3升高,A4下降,以致达到某一含量时,封闭γ相区(无限扩大α相区) 的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是、、和。 3. 钢中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及。 4. 对于珠光体型转变来说,向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可使C曲线移。 5. 铸铁是是以铁、、为主要组成元素,并比碳钢含有较多的、等杂质元素的多元合金。 三、选择题(20分,每个1分) 1.引起钢轧制或锻造时的晶界碎裂(热脆)的合金元素是 (a)P (b)H (c)N (d)S 2.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中的“235”表示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d)疲劳强度 3. 在低合金钢中,一般随钢中合金元素增加,M s和M f点继续下降,室温下将保留更多的(a)奥氏体(b)贝氏体(c)马氏体(d)铁素体 4.显著提高铁基固溶体电极电位的常用合金元素 (a)Mn (b)Ni (c)Si (d)Cr 5. 低碳珠光体型热强钢的合金化的主加合金元素是 (a)Cr、Mo (b)Mn (c)Ni (d)N 6. 抗腐蚀性能最好的不锈钢钢种是

《金属材料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贡献是强化同时韧化;提高钢淬透性的主要作用是使零件整个断面性能 趋于一致,能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冷却。 2、滚动轴承钢GCr15的Cr质量分数含量为 1.5% 。滚动轴承钢中碳化物不均匀性主要是指碳化物液析、带状碳化物、网状碳化物。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等。 4、凡是扩大丫区的元素均使Fe-C相图中S、E点向左下方移动,例Ni、Mn等元素;凡封闭Y区的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例Cr、Si、Mo等元素。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含量减少,E点左移 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少。 5、铝合金可分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变形铝又可分硬铝、超硬铝、锻铝和 防锈铝。 6、H62是表示压力加工黄铜的一个牌号,主要成份及名义含量是Cu62% Zn38% 。 7、在非调质钢中常用微合金化元素有Ti、V Nb N等,这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细化组织和相间沉淀析出强化。 8、球铁的力学性能高于灰铁是因为球铁中石墨的断面切割效应、石墨应力集中效应要比灰铁小 得多。 9、铝合金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硬化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区别是铝合金没有同 素异构相变。 1、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在钢中细化晶粒作用较大的合金元素有Ti、V Nb 等,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作用是既强化又韧化。 2、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Ti、Nb V Mo W Cr、(按强弱顺序排列,列举5个以上)。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两类:r c/r M < 0.59为简单点阵结构,有MC和M2C 型;r°/r M > 0.59为复杂点阵结构,有M23C6 、 M7C和M3C型。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等。汽车变速箱齿轮常用20CrMnTi 钢制造,经渗碳和淬回火热处理。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晶界析出Cr 23C6,导致晶界区贫Cr ,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有降低碳量、加入Ti、V Nb强 碳化物元素。 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碳当量、冷却速度。球墨铸铁在浇注时 要经过孕育处理和球化处理。 6、铁基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规律,影响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解情况的因素有:溶剂与溶质原子的点 阵结构、原子尺寸因素、电子结构。 7、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常用的抗氧化合金 元素是Cr 、Al 、Si 。 1、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二类:r c/ r M< 0.59,为简单点阵结构,有MC和 ______________ 型;r c/ 5> 0.59,为复杂点阵结构,有MC M7C3和M23C6 型。两者相比,前者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熔点高和 稳定性好。 2、凡能扩大丫区的元素使铁碳相图中S、E点向左下方移动,例Mn Ni_等元素(列岀2个);使丫区缩小的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 例Cr 、Mo W 等元素(列出3个)。 3、提高钢淬透性的作用是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_________ 、 能采取比较缓慢的冷却方式以减少变形、开裂倾向_______ 。 4、高锰耐磨钢(如ZGMn13经水韧处理后得到奥氏体组织。在高应力磨损条件下,硬度提高而耐 磨,其原因是加工硬化___________ 及________ 。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生学过材料科学基础(或金属学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工艺(或材料强韧化)及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各类主要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综合性实验、综合性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要求 1)掌握主要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本原理,了解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依据,为发掘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2)了解各种典型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有机关系; 3)能初步从零件的服役条件出发,对材料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并合理制订工艺。 3、课程改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新的专业内涵下,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金属材料学》是该专业主干课程中涉及综合性知识的一门课程,从知识结构来说,它是一门该专业最后的综合性主干课,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根据专业建设的情况和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精简和补充内容、编制多媒体电子课件、改革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增加综合性作业,选编习题和布置课堂思考题、设计综合性实验等。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专业知识的主线、核心和思想,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习题和思考题》是其中部分的内容。 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内涵、重点和难点的深入理解,编写了具有特色的相应教材。 二、习题和思考题 绪论 01、1958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在比利时召开,博览会大楼,是由9个巨大金属球组成,球直径为18米,8球位于立方体角,1球在中心。这象征什么? 说明什么意义? 02、为纪念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莫斯科列宁大街上建造了40英尺高的雕象,雕象材料是钛合金。为什么用钛合金做? 代表什么意义? 03、金子从古到今都作为世界上的流通货币,为什么?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为什么? 04、198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4届国际材料及热处理大会的会标是小炉匠锤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古代著名的刀剑都要经过反复锻打? 05、为什么要提出构筑循环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钢合金化原理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 2、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3、哪些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哪些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4、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 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合金渗碳体和特殊碳化物? 5、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6、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上的S、E点有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7、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 8、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有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生学过材料科学基础(或金属学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工艺(或材料强韧化)及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各类主要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综合性实验、综合性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要求 1)掌握主要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本原理,了解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依据,为发掘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2)了解各种典型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有机关系; 3)能初步从零件的服役条件出发,对材料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并合理制订工艺。 3、课程改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新的专业内涵下,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金属材料学》是该专业主干课程中涉及综合性知识的一门课程,从知识结构来说,它是一门该专业最后的综合性主干课,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根据专业建设的情况和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精简和补充内容、编制多媒体电子课件、改革教学方法、开展

课堂讨论、增加综合性作业,选编习题和布置课堂思考题、设计综合性实验等。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专业知识的主线、核心和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习题与思考题》是其中部分的内容。 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内涵、重点和难点的深入理解,编写了具有特色的相应教材。 二、习题与思考题 绪论 01、1958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在比利时召开,博览会大楼,是由9个巨大金属球组成,球直径为18米,8球位于立方体角,1球在中心。这象征什么? 说明什么意义? 02、为纪念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莫斯科列宁大街上建造了40英尺高的雕象,雕象材料是钛合金。为什么用钛合金做? 代表什么意义? 03、金子从古到今都作为世界上的流通货币,为什么?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为什么? 04、198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4届国际材料及热处理大会的会标是小炉匠锤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古代著名的刀剑都要经过反复锻打? 05、为什么要提出构筑循环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钢合金化原理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 2、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3、哪些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哪些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4、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 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合金渗碳体和特殊碳化物?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料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 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 x 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 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可以利用M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A1,A3升高。当Mo>8.2%, W>12%,Ti>1.0%,V>4.5%,Si>8.5%,γ相区消失。 3.)改变了共析含碳量:所有合金元素均使S点左移。(提问:对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呢?)5.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答:基本类型:MC型;M2C型;M23C6型;M7C3型;M3C型;M6C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