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对我们的影响

五四对我们的影响
五四对我们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青年的影响

五四学生运动的出发点是山东问题,是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牺牲中国的强盗行径和中国政府媚外卖国的外交政策。大学生、工人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呼喊口号走上街头。而五四运动恰恰是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这种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

五四运动提倡科学,重在提倡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首先表现在尊重事实,一切制度、思想,都要拿到现实的审判台上接受审判,辨别其是否有存在的理由。根据尊重现实的精神,他们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的旧政治、旧道德、旧文学,大力倡导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在推崇理性,反对盲从,反对迷信。胡适说:“批判的态度是新思潮运动的共同精神。”

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坚决不妥协的反对旧思想,反对孔教,但他们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承认孔子是当时代的伟人,有其历史价值,孔学也有其优点。但是孔子之道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了文明进化的大阻力,所以他们才批判孔教。所以,以全盘反传统来概括五四运动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古人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五四运动传递给后人的那份爱国的热情永远都不能因时间流逝、时代逆转而改变,反应该更加强烈,更加深入人心。我们是新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二十一世纪是我们的世纪,中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我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坚持“五四运动”的优良精神,努力实践精神。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团结奋斗,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将让我们书写最美好的篇章!

浅谈“五四精神”及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浅谈“五四精神”及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开篇我们谈谈五四以及什么是五四精神: 首先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一种运动,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这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中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向会议提出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其他权利归还中国,同时还提出七项“希望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但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并将其写进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至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完全失败。但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愤怒的爱国学生痛打了亲日派官僚章宗祥,并放火焚烧了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0多人。全北京学生立即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学生也纷纷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在日本、法国等国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南洋华侨学生都开展了爱国活动。6月3、4两日,军阀政府又逮捕北京学

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的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上海和全国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后举行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即从开始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那么五四运动有什么意义呢? 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实际斗争的锻炼,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产主义者。他们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了解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我们再谈谈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从历史的表象看,五四运动无疑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因此,认为五四运动仅仅是为了救亡的爱国主义运动或者仅仅是诉诸人的解放的启蒙运动,都难以涵盖历史本身。 当然,说五四运动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并不意味着这两重意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对等的地位,更不意味着它们都是历史的主题.从文化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条件看,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救亡,启蒙是服务和服从于救亡的。因此,在五四研究中较有影响的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说虽然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两重意义,但把二者并列对等起来是不甚妥当的。 本文认为,可以把五四运动的历史主题与现代意义区分开来处理,这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避免两个方面的偏颇。一方面,当今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启蒙意义(科学与民主)提到突出位置是不奇怪的。现代化需要现代性的价值系统,这种需要相应地要求强调历史事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一面。看不到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进一步凸现出来,甚至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进步作用,抹煞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现代化进程发生曲折而导致的某种回流心态在学术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的主题就是启蒙,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混同于历史意义,这是用对历史的期待代替对历史的描述。这种历史论证也是不科学的,且不利于五四运动现代意义的张扬。 (一) 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可以从小文化和大文化系统两个方面去进行。所谓小文化,是指大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系统,主要由思想、信仰和知识构成,包括神话、神学、传统、文字、哲学、科学等在内,其外在形式是清晰的言语或某种符号形式。所谓大文化,是指人在适应外部环境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系统、社会学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从小文化的角度看,五四运动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其历史作用也主要是启蒙。不过,虽然着眼点都是放在启蒙方面,研究者们却较少从系统的角度,把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白先生(白话文)放在同一横断面上进行整体性研究,因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有的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明显的成功和确定不移的果实是白话文的胜利’,①,有的则认为“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提出了公开的挑战”,力图建立“新的价值世界”②。笔者在《从文化系统论看五四运动的成果》)(见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

青年节弘扬五四精神的作文五篇

青年节弘扬五四精神的作文五篇 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年,但五四运动的内涵却是永不过时的,它永远是进步和先进的,是我们每一代大学生的精神指引。下面是小编推荐的青年节弘扬五四精神的作文,仅供大 家借鉴。 88年前,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 人民进一步觉醒了。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五四”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 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创 新精神,“五四”运动以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都是一支最 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的力量。 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21世纪对青年一代的 要求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在未来 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就必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的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用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创新不是在沙上建塔,也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要取得工作的权力靠学习,作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随上时代步伐而不是被时代抛弃,创新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就更要加强学习,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宝贵年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广阔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同时发扬“五四”精神也就是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但时至今日,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 喊口号上也不能动辄就叫“打”。当美国虫子侦察机公然闯入我领空并撞毁我军战斗机时, 当我海军防空兵王伟经多方寻救至今杳无音信时,填充在你心中难道仅仅是愤怒吗?我想,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振兴祖国,因此一个二十一世纪 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勤奋学习,勇 于创新,艰苦创业,展现21世纪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实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伟大 复兴的愿望。 五四精神必将在新世纪里发扬光大!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哈尔滨广厦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期末考核论文 系别会计系 班级 14级审计一班 学生姓名孙翊中 论文题目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指导教师吴艳艳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主要内容 (3) 参考文献 (6)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 影响 摘要:

19世纪末,面对着列强侵略的旧中国在苦苦煎熬着。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十分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彻底爆发了中华民族的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也是旧民主主义的结束,它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传,同时又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在人民的思想上和先进群众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准备。 关键词: 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最初的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在各国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逐渐地丧失了独立的地位,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承受了巨大的耻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的思想逐渐进入中国并深深的影 响着青年人,在晚清民国初期随着《新青年》《民报》等刊物的发行还有白话文运动的进行,反抗传统权威的,追求自由的

思想,对学生以及工人阶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华人民再也不能沉默下去,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中华人民站了起来,根本无法沉默下去。新中国成立的渴望,反对旧思想,成为了每个爱国人士心里那不变的信念,中华人民绝对不在沉默。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经过七十多天的战争,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七日侵占所有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本来要求保密的协定,让新闻界的某一记者得知,并在各种报刊刊登协定,激起了中华民族心底的怒火,让中国有知识的学者以及中国群众对日本和当时的政府满腔怒火,说二十一条协议是国耻,于此同时彻底激发了广界人士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肯定不是凭空发生的,并且也肯定不是单靠个人意愿就能发动的。他是历史产物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危难之际的抗议,对新中国成立的渴望,是五四运动发生的一切动力的源泉。五四运动是民国一场伟大的的群众爱国运动。他的对象指向了西方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运动是史无前例的。它充分联合了群众,工、商、学发动起来,农民和工人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中华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从形式来定义,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不畏艰险、不畏强暴和黑暗政府值得任何时代的年轻人和学生学习。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五四运动造成的影响远远不仅仅是这样的,不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并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垫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是彻底反抗旧政府的序幕。 在政治上,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学术界上,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学生等知识分子传达给老百姓。使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成为了一种新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发展同时又成立了新的文化开端,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精神得以流传,对当代的我们必定是有所启示。了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来参考借鉴哦!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以学生为主体发动的一场对抗政府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又旧民主主义革命到 * 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如一声春雷响彻腐朽的 * ,震醒了一代满腔热血的青年,让他们拿起了武器,反抗这个千疮百孔的 * 。五四运动的开展让新一代的青年开始思考如何去拯救 * ,也让马列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为 * 的出现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九十五年过去了,虽然那段历史渐行渐远,逐渐淡去,但是以五四精神为母体孕育的五四精神却生生不息地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进行着传承。具体来讲,五四精神就是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在这种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争优创先,走在时代的前列。 那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五四精神中去汲取到哪些营养来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呢?

首先,让我们从五四运动的旗号说起。 五四运动高举的旗号是什么呢?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用中文说,就是民主与科学。当时中国处于一种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国内毫无民主可言,民不聊生。国外,则是备受各国的各种欺辱。有着泱泱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巨人,垂垂老矣,正在一步步的倒下。五四运动,就是让愚昧麻木的国民开始思考中国为何与西方国家形成如此悬殊的差距,西方国家是如何完成了这一逆转。这时候,提出“民主”与“科学”,是十分关键的旗号,人民没有民主,这一点致使国家愈加黑暗。由于 * 鄙视西方科学,自封“天朝上邦”,而西方国家完成了声势浩大的逆转,科技革命的力量足已显现。在当时,这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在今天,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新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得各项工作都蓬勃发展,各项制度愈发健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注意到一些缺失,我们应当积极的去思考,去反馈。至于科学,我国现在仍然是属于密集型产业国家,虽然GDP稳步提升,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在核心的技术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中国青年去正确地认识,并且努力地改变现状,让中国早日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发达国家。 其次,我想,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种批判精神。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确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在后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工、商、学广大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革命运动。这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瞿秋白当时就说:对于五四运动,“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他。中国民族几十年来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到殖民地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以后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时的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在社会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陈独秀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号召青年从事“宣传运动”、“工人运动”。 在李大钊、陈独秀即著名的“南陈北李”的推动下,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分别经过各种努力,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形成。他们通过各种报刊纷纷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1920年,进步青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被陆续翻译出版,介绍到中国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比较、思考,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并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具体地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人物所组成: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他们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中国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们由提倡“民主”与“科学”转而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秋,第一次到北京,开始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大联合》一文。1919年,第二次到北京,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杨匏安、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这些人原来与孙中山一起搞革命,后来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五四精神的现代意义

五四精神的现代意义 内容简介:八十九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五四运动。文中首先论述了五四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五四爱国运动中全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爱国热忱,然后论述了五四运动(包括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所体现出的精神,九十年来,在这场伟大运动中折射出来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进程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回顾,从而论述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内涵。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关键词:五四精神现代意义新民主主义 "五四"精神是以反帝爱国为核心,由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探索与创造精神、奋斗与牺牲精神互相渗透、互相贯通而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距今90年了,但"五四"精神焕发出的时代光彩,对当代青年仍富有教育和 启发意义。让"五四"精神发扬光大,是当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职责。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冰灾,奥运会,512大地震,中国青年在重大的事情面前总是表现得大爱无私,作到了一个中国青年应该要做的是。在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是一群热血青年,他们的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了别人的生存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在地震中一位21岁的女幼师,为了保护孩子在危险来临时她原本可以自己逃离危险的,但是她先让孩子们先出去,自己却被掉下来锝一个预直板砸破了头。为了灾区的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有些青年不惜放弃了东部发展的好机会,毅然来到祖国的西南边陲,并且立志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它。她们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她们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实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都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五四精神是那么的光辉,是那么的伟大。他们身体里散发出来的五四光芒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步伐。在新时期的中国有这样的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中国的未来一定不可估量,中国一定会在世界上一展雄风,五四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当代青年,而且也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实施,正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为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 在五四运动之前的一场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它的开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正当此时,俄国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大范围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场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这场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成为中国近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通过浅析五四新文化的性质来谈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字: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性质中国社会影响 五四运动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北京、上海、济南、武汉、长沙、广州、南京、杭州、开封等地的学生纷纷举行罢课游行。后来运动逐渐开始扩大,上海工人、学生、商人同时罢工,罢课,罢市。最后“三罢”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战斗姿态、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显示出自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锋队伍和领导力量。总的来说,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则是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开始的标志,比五四运动早四年。除时间上的差异外,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迅猛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意义: 1,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群众,从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2,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

第七讲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版

第七讲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或史实】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含义】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基本线索】中心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革命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 第四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一、政治: 1、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五四运动爆发,成为新民主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工人运动; 2、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中共三大决定和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和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二、经济: 1、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广播事业产生 三、思想: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主流)。 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在中国神州大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五四运动,但对五四运动所长生的影响却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将发表个人看法—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 在巴黎和会召开的前夕,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正在酝酿着一场大运动,这场大运动与以前的不同,现在缺的,只是一根导火索。?”事实说明他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在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把山东半岛的权利交给了日本。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一位爱国的学生当场撕下衣布,咬破手指,写下:誓死争夺,还我青岛。接着,学生开始罢课,示威游行,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北洋军阀派兵镇压学生,并且逮捕学生。当这个消息传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力支持。随后,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上海的大罢工推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北洋政府也释放了被捕学生。至此,五四运动结束,但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它领导人民大众展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的新开端,揭开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序幕,也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开端无私运动唤起了一代人的觉醒:如毛泽东,周恩来。 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商人、工人等的积极响应和支援。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夺,还我青岛”等口号,充分体现了国人对国家的热爱。五四运动使知识分子认识找到了指导自己行动指导理论:马列主义。认识到了,中国要取得胜利,就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像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失败了,都因为他们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做好了准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并延续着发展下去,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党带领着人民,不断的发展生产,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进军。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919年6月5日,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月6日、7日和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推动下,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使经济生活几乎陷于停顿,北洋政府被迫妥协。在爱国心的驱使下,不少的国人开始抵制“日货”,抵制外国的生产工业产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下面给大家说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特点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

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简介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

论五四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字大学近代史论文完整版

论五四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字大学近代史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论五四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1919年的“五四”运动毫无疑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宣言和徽章,永久地烫在了我们民族向文明迈进的历史画卷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代代青年都会从这个温暖的记忆中,感受到一份激情、一份崇高和一份责任。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受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种种社会弊端,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中,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

高一历史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五四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原因与导火线)、运动 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写一封介绍五四运动的信和新闻报道, 使学生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法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感受八十五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 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 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五四运动的原因与“五四精神”。 (二)、难点:五四运动发生的起因;体验当时爱国学生与各界群众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接受式教学法:以碎步启发式为主。 2、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 四、教学素材分析 1.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1919年1月至6月,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这次和会是在战争中取胜的英、美、法、意、日几个强国把持下进 行的。中国政府因战时参加协约国一方,也派代表出席会议。在全国人民的压 力下,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 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但遭到无理拒绝。会议决定把德国 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 愤怒。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不仅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的本 质,而且也把北洋军阀政府在山东问题上出卖民族主权的罪恶行径赤裸裸地暴 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也教 育了原来对巴黎和会抱有幻想的知识界。于是,长期以来酝酿着的一场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风暴就以此为导火线爆发了。 2.五四运动的爆发。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学生们手持旗帜,上面写着“争回青岛方罢休”,“拒 绝和约签字”,“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游行队伍 冲向赵家楼,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 警进行镇压,学生被捕去32人。第二天,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举行罢课。6日, 又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他们还到街头举行爱国讲演,开展抵制 日货、提倡国货的宣传活动等。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对于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大家了解多少呢?对于五四精神又有什么了解呢?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五四运动的诠释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

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体现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人。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识、观念、学说、主张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尤其是他的现代意识的构成和心路历程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特征,可以说,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缩影。

五四运动的四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五四运动的四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程恩富日期: 2013-04-16 阅读:103 次 爱国革命运动中充满的爱国、进步精神和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如同接力棒,为此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传递。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爱国革命运动中充满的爱国、进步精神和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如同接力棒,为此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传递。 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精神,在当时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广大学生的爱国行动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就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和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源泉,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可以分为基本层面的爱国主义即爱中国,以及较高层次的爱国主义即爱社会主义中国,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当代弘扬五四爱国精神,首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不能盲目地崇拜强国,或者口头上大讲爱国主义,实际上却“损中肥外”,连国家、民族利益都不讲究。其次要反对民族自傲主义。只有积极扬弃和借鉴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长处,又好又快地发展自己,才是明智的爱国主义。简言之,我们倡导的不是盲目崇洋、故步自封和狭隘主义的爱国主义,而是自强不息、开放纳新和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城市居民为主体的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既是一次独特的思想文化革命,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因而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有着广泛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她揭开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序幕,也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开端。从此以后,中国的青年运动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民斗争的每个关键时刻。它表明中国人民的觉悟和组织程度都有了迅速提高,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独特的思想文化革命,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它为中国社会的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命题,紧紧抓住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时至今日,仍令后人无法轻易超越,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意义与影响。二,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唤起了一代人的觉醒。“五四”前夜,中国正是东方许多矛盾的焦点。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七十多年间,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努力向西方学习,进行了多次的奋斗,结果都失败了。国家的命运每况愈下,民族危机更加深重。中国向何处去?改造社会的道路在哪里?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仍然是严重的任务。这个任务落在了当时有文化的一代青年身上。“春雷过后,春笋怒生”中国青年中最先进的分子,以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实践,探索救国的新道路。 在五四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他们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主张,出现了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并有力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大解放。正如毛泽东当时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 五四运动举起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落后思想。《新青年》是新文化的号角。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猛烈地抨击孔孟之说,揭露了三纲五常,忠孝节烈的封建道德,号召青年男女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起到了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的作用。并响亮的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等口号。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从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我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全国各阶层的人民都受到了影响。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这种民族主义作为20 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意识形态,不仅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使中国现代化保持了与传统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