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导论期末报告

化工导论期末报告
化工导论期末报告

我看化工与当今能源局势

陈卓凡材72201701207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需要的能源越来越多,但传统的能源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发各种高效的、可持续的能源品种和能源利用手段变得愈发重要。传统的能源产业严重依赖于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已经可预见性地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枯竭,因此人类不得不寻找化石能源以外的可以大规模利用的能源。传统化工可以说与化石能源密不可分,石化工业在其中起到支柱性作用。伴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需要,化学工业也必须迎来根本上的转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化工研究的技术支持,而新能源的发展也将促动化工科学的发展。

新能源品种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工的支持。化工上的各种研究成果不断给我们提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让我们有望能够用一些可持续的资源部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从而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化工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能够利用生物质生产化工原料的生物炼制技术。生物炼制现在已经能够形成一套可以与石油化工相媲美的工业体系和产品链,能够大规模地由易得的农业作物甚至农林废物制取燃料和基本的化工原料。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现在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实用化,我们甚至能够看到这些新型燃料逐步替代传统燃料的趋势。在许多能源的开发领域,例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需求不断扩大,对效率、规模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一些关键材料性能和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关键的材料制造,也都离不开高新的化工技术做支撑。

不仅发展新能源十分重要,对传统的能源产业进行改进也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在当前化工产业绝大部分仍然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局势之下,这可能能够带来更显著的效益。我们需要更高效地使用现有的化石能源,让其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能够持续更久远的时间;我们也需要改变现有化工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面貌,让我们的化工产业更加环境友好。在我国,煤矿资源丰富,许多燃煤资源都被用于发电,而燃煤发电也一直以来都在发电总量中占有最大的比例。燃煤发电有其成本低、技术成熟、易于实现的优势,却也有着高污染、低效率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也成为了各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化工学科为高效利用煤资源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煤化工也有一套成体系的产业链,其中不乏一些仍处在发展之中、尚不成熟甚至还处于研究阶段的生产技术。如今煤气化、煤制油技术,还有用煤大量生产各种化工基础原料的技术已经一步步实现并迅速发展。可以想见,这些技术如果能够发展成熟,将能够极大地提高煤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其利用途径,也丰富各类产品的来源;而在煤资源丰富而石油资源缺乏的我国,这些技术更是有希望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现在面临的能源压力。通过系统地对各种化石能源的联合利用,我们能够将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最大化,并且对废弃的物质和热量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

化工生产本身在整个工业体系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消耗的资源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现有的化工生产模式普遍粗放,消耗能源可观而效益有限。如果能够对整个化工产业进行改造而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益,对于紧张的能源局势将会造成巨大的改变。在这方面许多改变正在发生。我们知道生物体有着复杂的化学组成,而生物体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大都是在细胞内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如果将类似的原理运用到化工生产之中,将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之下高效地合成我们所需要的化学产品,将极大地降低能耗、提升效率和安全可控性,而且更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循着这样的思路,生物化工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和改进方案,从生物化工的角度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现在已经有各种可用于化工生产的酶制剂催化剂面世,并且随着技术发展这类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品种也日趋多样,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应用这类催化剂,可以实现在相当温和的条件下,消耗较少的能源而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甚至还能获得比传统方式生产

更理想的结构、纯度和活性。微化工技术的发展也能够造成相当惊人的效果。物质在微米以下的尺度上呈现出的不同于宏观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对化工生产设施微型化,将彻底改变化工生产的面貌。微型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不仅不会降低生产能力,反而能够在能耗大大降低的情况下实现相当高的生产效率。

化工技术在能源的存储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化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新的电池技术,将碳纳米管运用在每人都会用到的手机电池之中,大幅提高了电池性能。研究者们还提出了更新颖的想法,将噬菌体用于电池电极,将有望更大幅度地提高电池效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料电池和改进锂电池有着光明的前景,而这之中都有化工研究者们的智慧和付出。

在当今的世界能源格局下,化工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要想用生物炼制逐步取代石油化工,要考虑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和粮食安全;要实现现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技术普及难度巨大;生物化工和微化工目前尚处于起步,成本和生产应用范围仍然有较大局限性;电池存储效率仍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燃料电池也仍然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亟待解决……可以预想的是,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能源技术与化工科学将会相互促进地快速发展,可能许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也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技术话题。摆脱能源危机对于全世界来讲是一场与时间的比赛,而对于化工研究者们来说,他们的研究将有可能成为夺得先机的关键。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机械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班级:机械(卓越)1001 姓名:李俊峰学号:3100305007 机械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我们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方法,培养我们工程素质的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机械工程概论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及设备、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及设备、特种加工在内的各方面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工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和基本理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机械的真正内涵,其中机械工程学科的定义: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而关于机械工程学科的战略地位,钱学森先生曾说过:“技术科学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新部门。”作为一门技术科学,机械工程学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人造的机械系统与制造过程的结构、组成、能量传递与转换、构件与产品的几何与物理演变、系统与过程的调控、功能形成与运行可靠性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机械与制造工程中共和性和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机械的原理,机械的加工,机械的设计,机械的应用以及机械的分类,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机械是什么。其实,机械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一个玩具,可能是一个零件,也可能是一个航天器。机械的应用之广,设计方法之丰富无疑给我们后来人在继承先辈的传统时可以借用现代的科技和方法来设计一件新的产品或零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的设计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迎合时代的需求和世界的变化需要,应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导方向,进一步加强与网络的结合,凸显更人性化、智能化、方便化的特点。 在21世纪的世界里,全新的设计必然与计算机分不开,模拟仿真、辅助设计、制造等各方面的需求加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增加彼此间的交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产品的智能化是未来的一大需求,而在未来,机器人的出现将会取代部分的劳动力,并且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为了让下一代能够走的更远,更前列,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开阔学习视野,增加自我学识,才能不断在新的21世纪里展现学习后的才华和体现新的教育效果,让中国原本落后与世界的机械领域缩短与世界的距离,早日与世界机械前列国家交轨。作为新一代机械的接班人,我们必须怀有崇高的机械人生理想,为成为一名真正的机械人不断的努力奋斗,不断地的前行。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精细化工概论/ Fine Chemistry Introduction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部门: 级:班 教师: 单位: 邮编: 电话: Email: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学生。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是工科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指从初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其方法和过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 本课程重点讲述食品添加剂、胶粘剂、涂料、油墨、部分日化产品等的原料、合成原理、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1 教学内容及参考学时(第1章)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1.2 精细化工的分类 1.3 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 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材料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精细化工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精细化工定义、分类与特点。

重点:精细化工分类、特点及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内涵。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 2012授课时课程总体介 教材特点,参考教材的选取; 教学基本要求; 作业,测验,考试形式 答疑时间及地点 [导入] 提问:我们身边的精细化工产品/精细化学品? [讲述提纲] 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1.2 精细化工的分类 1.3 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 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体教学内容见讲稿、PPT [板书] 本次课上所讲述内容的提要(沿黑板一侧书写)以及讲稿中,需要展开讲解的内容, 强调理解和记忆的内容。 [内容小结] 精细化工的分类、特点及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内涵 [课后习题] 见PPT。 2 教学内容及参考学时(第2章)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6学时) 2.1 表面活性剂基本概念 2.2 表面活性在溶液中的性质 2.3 表面活性剂物性常数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6 两性表面活性剂 2.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8 特种表面活性剂 教学要求: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性质。 重点: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合成。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

精细化工概论,重要概念分析

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即精细化工产品 具有深度加工、技术密集度高、小批量生产、高附加价值、一般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品。通用化工产品(Heavy chemicals)或大宗化学品 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较高,产量大的产品,例如石油化工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及橡胶。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目前得到多数国家公认的定义: 对于基本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经过深加工而制取的具有特一定或特定用途、小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称为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化学——研究精细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应用的科学。 精细化工——是“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属化学工程学范畴。 当任意两相接触时, 两相之间决非是一个没有厚度的纯 几何面,实际存在厚度的过渡区, 这一过渡区通常称之为界面 (其中一相是气体时,称为表面)。 表面分子不稳定,它有向液体内部迁移的趋势,即有缩小表面积的趋势,这个力简称表面张力 某些物质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4)表面活性剂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固体表面能:表面上的质点受到不平衡的作用力,要将内部质点迁移到表面时,要克服向内的引力,即要增强新表面,必须反抗内部引力的作用。 分散指不溶性微粒分布在液体或半固体中组成的粗分散体系,也称悬浮液。粒子为1-10um 为胶体分散。 分散相、连续相和分散剂三部分构成 (1)固液界面吸附,降低自由能; (2)庞大亲水集团造成空间阻碍,防止微粒重新靠近合并。 (3)增大浓度,电性排斥作用。 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一相以微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 为使该混合体系稳定,加入起帮助分散和稳定作用 的第三组分称作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是常用的乳化 剂。 (2)乳化剂的作用; 降低界面张力, 增加界面强度, 产生界面电荷 多重乳液:是一种O/W型(水包油型)和W/O型(油包水型共 存的乳状液复杂体系。 主要用于化妆品中。 (W/O)/W型 (O/W)/O型 微乳液:是指一种液体以粒径在10-100nm的液珠分散 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透明和半透明的分散 体系。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熔融固体中形成的热力学不稳定粗 分散物系。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篇1 这个学期,是第一次上选修课,而我刚刚是选了《汽车概论》这门这么有意义的课程,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汽车有个更深的了解。 在现代社会,汽车是不可缺少的一门交通工具,汽车具有高速、机动、舒适和使用便捷的优点,极大的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在我没有学习《汽车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对汽车的了解只是鸡毛蒜皮,但通过了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汽车的了解已经上升了很多个台阶,这本汽车概论书籍的内容有很多,从汽车的定义、汽车的产生、发展历史、结构、文化等等都很全面的浓缩在这本汽车概论书籍,而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自认而然的对汽车有了很多很多的了解。这门课程从这个学期的第九周开始上课,半个学期里,学到了很多,从汽车的发展,汽车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竞赛到相关的保险业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汽车的演变史,从利用自然力的风帆车,发条车,利用蒸汽与电瓶的蒸汽车与电动车,到现代汽车之祖的内燃机车,再到现代集高技术于一身的以V6, 8,10,12等发动机作动力源的现代汽车。汽车速度从蒸汽机车的>=4Km/h到保时捷911turbo系列的280Km/h,而且这个速度还不算F1里赛车及一些大厂(或改装大师)改装的车子,如HAmAn改装的法拉利F430,输出马力730匹,最高速度350km/h(电子限速)。在汽车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许多世界品牌,劳斯莱斯, 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宝马,宾利,奔驰……(真希望里面有中国的品牌

我就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虽然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历史课的时候有点点的学习过汽车的发明和发展,但那点是很少很少的,而现在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和学习,觉得既兴奋有激动的。 汽车这东西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的相关的,而这汽车的市场和人们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大的,学好这门课程,无论是以后出来找相关汽车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我认真的看了这本书籍,知道这本书的结构体系严整,同时又不失灵活性,而掌握汽车的相关知识和驾驶、维护、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也认认真真的去学习了,也收获不少,一辆汽车从制造然然后到完成品能开上公路,中间是要非常的多的程序,而且汽车里面也是非常的多组成零件,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汽车的组成结构,布置形式,汽车的基本行驶原理。还有国际上的名车等等,真是受益匪浅。 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意味着这门《汽车概论》课程也要结束了,短短的学习时间结束了,有那种不舍的情怀,虽然这门课程结束了,但我还是会坚持的学好汽车这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篇2 汽车,一种当今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汽车概论,一门现在最热门的选修课;汽车维修,一种将来最需要的职业。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爱《汽车概论》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因为老师讲课生动、幽默、内容丰富,而且我也对汽车非常感兴趣。 曾经,我非常希望大学可以学习“车辆工程”这个专业,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而选择了华农园艺。《汽车概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有关汽车知识的平台,通过这门选修课,让我对汽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到了汽车的诞生和发展、汽车结构与原理、车标赏析和中国汽车发展等10个

精细化工概论考试重点

第二章 1、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有什么异同点? 答:把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把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加入很少量时即能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举例:肥皂、油酸钠、洗涤剂等物质的水溶液,在溶液浓度很低时,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降到一定程度后便缓慢或不再下降;乙醇、丁醇等低碳醇和醋酸等物质,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两类都是表面活性物质。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答;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直线形分子,其分子同时含有亲水(增油)性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憎水)性的非极性疏水基团,因而是表面活性剂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增油性的双亲结构,所以,表面活性剂也称为双亲化合物。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按亲水基的性质): 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为带负电的原子团):羧酸盐型(R-COONa)磺酸盐型(R-SO2Na)硫酸酯型(R-O-SO3Na)磷酸酯型(R-OPO2Na2) 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为带正电的原子团):含氮类和非含氮类(季磷盐,季锍盐和季碘盐) ③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解离成离子):按亲水结构分,醚型(氧乙烯基-[OCH2CH2]n-)酯型(多元醇的脂肪醇H2C(OH)- H2C(OH)-H2COOR)醚酯型(多元醇脂肪酯的聚氧乙烯醚R-COOR'-[OCH2CH2]n-)醇酰胺型(R-CONH-R'-OH) ④两性表面活性剂(由阳离子部分和阴离子部分组成):阳离子部分由铵盐或季铵盐做亲水基,阴离子部分由羧酸盐,硫酸酯盐和磺酸盐做亲水基。 4.表面活性剂在溶液当中的性质: ①吸附②分散③泡沫和消泡④增溶⑤洗涤(阴)⑥柔顺平滑(阳)抗静电(阴)和杀菌(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其次是两性表面活性剂)⑦浮选 ⑧形成胶束:当水中溶解了表面活性剂后,在水中的一些氢键被亲油基碳氢链隔断二重新排列,而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分子的亲油端就发生互相靠拢的缔合现象,在水溶液中缔合成胶束。(聚集数n:胶束的大小用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的平均数目,即聚集数n来衡量。一般表面活性剂亲油端的碳链越长,胶束聚集数会增大。) ⑨润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固体表面能越高,γg-s越大,越易润湿,即高表面能固体比低表面能固体易于被润湿。固体能被表面张力低于其表面能的液体润湿,高能固体表面如与一般液体接触,体系表面的吉布斯自由能将有较大的降低,故能为一般液体所润湿,低表面固体一般润湿性能不好。 ⑩乳化:乳状液两种类型(水包油O/W 如雪花膏,油包水W/O,清洁霜可以是水包油也可以是油包水,油包水适用于干性皮肤清洁,水包油适用于油性皮肤清洁) 乳化剂作用:降低表面张力,增加界面强度,界面电荷的产生 5.表面活性剂物性参数 ①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CMC越小,表示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的浓度越低,即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越大,反之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越小。 一个原则:越亲水(不易形成胶束)CMC越大,越憎水CMC越小 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增加或碳氢链中有苯环,CMC减小

(完整)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总结,推荐文档

《土木工程概论》的感受认识 转眼间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学土木工程概论已经一学期了,上大学之前听之前的学长说《土木工程概论》这科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但是在上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我就改变了这个印象,杨老师讲课很仔细认真,特别是引经据典,经常让我们认识更多古老的建筑。由此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课。 杨老师的《土木工程概论》具有明显的条理性。记得杨老师的第一节课就明确的给我们指出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非常广阔的课程,例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机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我们现在主要学的是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是一门非常讲究的一门课,结合力学、美学等几大学科,包括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用建筑等,杨老师告诫我们由于我们不知道将来会从事哪方面的建筑,所以必须学好这三类建筑的特点,课下做好笔记。自从听了第一节课,我发现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知之甚少,我急需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以防到时候别人问起无言以对。 上完这学期概论课,完全颠覆了我对概论课的看法,是我对杨老师的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概论课虽然不想高数和制图那样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住要领,概论课完全是靠自己私下里体会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于是我平时经常多多观察建筑物,学校里的所有建筑包括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等建筑物的布局和分配,我感到非常的合理,使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其妙构思,比如食堂的设计也非常考究,

这个涉及到用餐的流畅性,买饭、吃饭这个几个环节必须做到顺序性,拿我们学校的食堂来举例,每个食堂必须可以容纳几千人同时就餐而且不能使同学们吃饭时造成拥堵,这就不得不考虑餐、卖饭窗口和过道的布局,事实上我们学校的食堂设计的很成功,这个就体现了土木工程师的高明之策。 杨老师口中的道路工程也非常重要,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关系的民众的生命安全,道路的设计往往关系到一个地域的货物交换能力,科学的道路设计、施工可以让一个地域的经济因交通更加迅速发展,比如河北的石家庄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多年前石家庄还是一个经济凋敝的小山村,然而当时国家修的“京广线”铁路恰好经过这个村子,客流使这个山村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城市,这足以说明交通工程所涉及到人民的利益。 杨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土木工程的材料方面的知识,包括物理,力学,耐久性等性质,例如:混凝土和砂浆等这类建筑施工需要的材料,另外吸声和隔声材料、装饰材料也是未来生活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材料,我个人认为,在保证施工安全和住房安全的前提下,一些保证生活质量的材料是很有必要加强设计和研发的,土木工程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积极发现,积极探索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此外,我还意识到每个地域的建筑材料应该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盛产竹子的地方适合建造竹屋,石头多的地方适合建造石屋,粘性土壤的地方适合建造砖瓦房,这样做不尽物尽其美,而且大大减少了施工时的造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预算。材料工程在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精细化工概论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2、结构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线性分子,其分子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 基团和亲油性的非极性疏水基团,因而使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性。 3、CMC: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4、浊点: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水性作用依赖于醚氧或其他氧氮等杂 原子与水的极性相互作用或氢键相互作用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至一定温度以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分离出表面活性相,外观由清亮变浑浊,这个开 始变浑浊的温度就称为浊点。 5、克拉夫脱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特性常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慢慢增加,但达到某一温度以后溶解度迅速增大,这一点 称为临界溶解温度,也叫作Kafft点,Tk或Kp表示。 6、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 油平衡值. 7、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化工产品的总值×100% 8、热塑性树脂:是具有受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性能,而且不起化学反应,无论 加热和冷却重复进行多少次,均能保持这种性能。 9、胶黏剂:凡是能将同种或不同种的固体材料粘接在一起的物质。 10、ADI(日允许摄入量):是指人一天连续摄入某种添加剂,而不致影响健康 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mg/kg ADI=MNL(最大无作用剂量)× 1/100 11、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 连续薄膜。(指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在物体表面后,经固化在物体表面形成有一 定强度的连续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涂膜的一种精细化工产品。)1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指分子中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咪唑啉型、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磷酸脂型。 13、石油化学品:在石油开采及其制品的生产中,需添加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 品对提高采油率,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燃料油和润滑油的重量具有重要作用。统 称为石油化学品。 14、橡塑助剂:是指在橡胶、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能改善加工工艺或增进产品品 质并构成产品组分的辅助化学品。 二,简答题: (一)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可以分为几类?它的性质如何? 答:应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否用于衣物洗涤去污? 答:不能。因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离解时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带 正电荷。水溶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是极性基团朝向固体表面,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固体表面,疏水基朝向水相,使固体表面呈“疏水”状态,通常不用于洗涤和清洗。 (三)热塑性酚醛树脂如何合成? 答:甲醛和苯酚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且甲醛和苯酚物质的量(摩尔比)的比小 于1,通过缩聚反应生成一种热塑性线性树脂即热塑性酚醛树脂。 (四)扩散理论是怎样解释粘接机理的?

文学概论_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接受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J )。 2、 风格形式的客观因素指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创作的影响。(X ) 3、 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X ) 4、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X ) 5、 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而,比苴它文学体裁更自由。() 6、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 7、 文学作品的容指作家从客观生活中提炼岀来的生活素材。(X ) 8、 文学形彖的意象性即指间接性。() 9、 文学的真实性是客观生活的真实。(X )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属于精神现象。() 11、 “二为”主向是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来的。(X ) 12、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 13、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一种自然形态下的纯客观的事物。(X ) 14、 文学作品的形式即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方式。(X ) 15、 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16、 主题是以素材为基础,在素材的确定和提炼中形成的。(X ) 17、 “三一律”是欧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主。多采用开放式结构。(X ) 18、 艺术发现指作家、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一种带情感性、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 19、 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X ) 20、 完成艺术传达的必要条件是作家要有熟练的艺术技巧。() 21、 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X ) 22、 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X ) 23、 艺术感受力指发现生活意蕴,获取丰富体验的能力。() 24、 世界观制约着和支配着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 25、 浪漫主义就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X ) 26、 文学革新就是继承中外优秀古典文学之精华。(X ) 27、 文学鉴赏对于鉴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再创造。() 28、 文学批评中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X ) 29、 把批判和继承结合起来,通俗化地名之为“推出新”。() 30、 作家的文艺思想往往受到思想的影响。() 31、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在特征。() 32、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X ) 33、 灵感思维是从对自在之物的一种感悟性的思维活动。() 34、 典型环境影响甚至改变典型人物。(X ) 35、 艺术构思即写作阶段,是将教材转化为泄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X ) 36、 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感受、审美判断、寻索玩味。() 37、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貝它社会意识形态。(X ) 38、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39、 典型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物周围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X ) 《文学概论》复习】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 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5级汽车服务工程一班 姓名:刘佳 学号: 前言 初入大学我们都会感到迷惘,由于对汽车服务这个专业的不了解导致我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后才发现原来有些计划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专业导论这门课的出现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汽服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该如何更好地学习该专业。 汽车配置及其技术发展作为汽服专业,首先要学的就是汽车的配置。而汽车配置的重点则是汽车的人性化配置。汽车人性化配置不仅是现代汽车制造工程师的杰作,在汽车出现当初就体现了人性化配置的特点,只是现代汽车的配置较早期汽车配置更具人性化而已。 为此张玉萍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汽车配置的若干问题帮助我们了解汽车配置现状及发展,鼓励我们根据所学专业、所开设课程、结合自身兴趣规划未来。 当今,在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从人自身出发,以人为本已成为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活动的新思路,汽车人性化配置,即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与汽车结构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制造出适合人的驾驶操作和乘坐活动要求的设备或部件,并安装于驾驶仓和乘员仓以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是安全,健康,高效和舒适因为科技的发展以服务于人为根本,人性化智能技术配置,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人性化配置已逐渐成为汽车产品的常用配置,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配置人性化已成为汽车发展和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汽车的使用者也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产品的设计者们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来满足人们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机械工业离不开齿轮在汽车的制造中,必定离不开机械的辅助。而齿轮作为最基本的机械结构将各个机械部件串联起来,使其能够更好地工作运转。若想使一辆车更好地行驶这些基本部件的质量就要过硬,生产效率就要过关。 这次讲座中林菁教授为我们讲授了齿轮领域的新技术及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他鼓励我们积极自主地思考问题,这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 随着近几年齿轮加工技术的发展,齿轮材料、齿轮刀具制造和磨齿砂轮的工艺的改进、齿轮机床在精加工齿轮的精度及加工效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速度之快出乎想象。而且齿轮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涉及成熟的欧美市场,还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快速发展市场。传统高速钢滚刀及湿切技术还能走多远?这首先要把一种行业与另一种行业区分开来。比方说,汽车工业使用的齿轮绝大多数还依靠剃齿进行加工。有些企业也会对后端传动装置齿轮进行磨削加工,这仅仅是为了消除环形圆柱齿轮上发生的任何变形。上述提到的齿轮加工时间减少,主要归功于新型齿轮刀具、现代齿轮机床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精加工余量大幅减少和磨前齿轮质量的提高。另外,与磨齿机相比,现代数控剃齿机常是价半功倍,可获得热处理前的高精度齿轮等级(高达DIN5-6等级);而且与齿轮螺纹磨床磨削相比,加工周期也较短。对于汽车工业的齿轮,尤其是那些用在自动变速器的小齿轮,我们可以将剃齿加工后热处理造成的变形控制在几个微米;另外,通过齿形和齿向的修正有助于补偿变形。齿轮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变速噪音要求越来越低。要达到品质、噪音的双重目标,这就要求进行精度更高的齿轮加工,实现极为复杂的齿轮齿向和齿形,目的是把变速传动的误差降到最小。这意味着,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磨削仍然是齿轮成批生产的主要方法,齿轮磨削这项加工工艺可能会更加广泛应用。但要特别注意齿轮加工的单位成本。至今,成本低、收效大的剃齿带来的好处是很明显的。磨削在齿轮精加工中取得圆满成功时,剃齿才可能大规模地被它代替。总之,无论选择哪一种齿轮加工方法,都要多注意实际使用情况。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 2. 特征化 3. 意境 4. 意象 5陌生化 二、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 叙述者的声音 4. 情节 5. 行动元与角色 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 2. 抒情话语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4. 声情并茂 5. 情景交融 6. 节奏 7. 隐喻 8. 象征。 9.抒情 10. 抒情话语的修辞 二、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风格 2. 创作个性 3. 话语情境 二、论述 △△1.风格有哪些特性? △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 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研究报告总结讲解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研究报告题目: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拟合 班级:自动化1303班 姓名:汪洋、房亮、彭正昌、蔡博、刘航、范金祥 学号: 2016年1月1日

目录 第一章人工智能相关介绍 1.1人工神经网络与matlab (3) 1.2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3) 1.3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4) 1.4神经网络的应用 (5) 第二章神经网络结构及BP神经网络 (5) 2.1神经元与网络结构 (5) 2.2 BP神经网络及其原理 (9) 2.3 BP神经网络的主要功能 (11) 第三章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拟合 3.1运用背景 (5) 3.2模型建立 (9) 3.3MatLab实现 (11)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7)

人工智能相关介绍 1.1人工神经网络与matlab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分布式存储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特别适合处理需要同时考虑许多因素和条件的、不精确和模糊的信息处理问题。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神经科学、数理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控制论、机器人学、微电子学、心理学、微电子学、心理学、光计算、分子生物学等有关,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自适应的信息处理能力,克服了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对于直觉的缺陷,因而在神经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组合优化、预测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神经网络与其他传统方法相组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神经网络在模拟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发展,并与模糊系统、遗传算法、进化机制等组合,形成计算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MATLAB是一种科学与工程计算的高级语言,广泛地运用于包括信号与图像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系统仿真等诸多领域。为了解决神经网络问题中的研究工作量和编程计算工作量问题,目前工程领域中较为流行的软件MATLAB,提供了现成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简称NNbox),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便利条件。神经网络工具箱提供了很多经典的学习算法,使用它能够快速实现对实际问题的建模求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MATLAB 语言构造典型神经网络的激活传递函数,编写各种网络设计与训练的子程序,网络的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工具箱中有关神经网络的设计训练程序,使自己能够从烦琐的编程中解脱出来,减轻工程人员的负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2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模拟人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极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近年来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看出神经网络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有以下三点:(1)通过揭示物理平面与认知平面之间的映射,了解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揭示思维的本质,探索智能的本源。(2)争取构造出尽可能与人脑具有相似功能的计算机,即神经网络计算机。(3)研究仿照脑神

2012年《精细化工概论》期末考试 A卷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2-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精细化工概论》卷种(A/B):A 考核形式:开卷试卷总页数:6 适用班级(专业、年级):应用化工考试时间:90 分钟学生系部:化工班级:学号:姓名: 一、概念(每个小题2分,共20分) 1、HLB值: 2、临界胶束浓度: 3、洗涤剂: 4、功能高分子: 5、胶黏剂:

6、涂料: 7、橡塑助剂: 8、合成橡胶胶黏剂: 9、精细化学品: 10、化妆品的定义: 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特点不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特点的是() ①、小批量②、多品种③、附加价值率高④、简单加工 2、氢气钢瓶瓶身的颜色是()。 ①、蓝色②、白色③、绿色④、黄色 3、下列不属于化妆品的是()。

①、染发膏②、肥皂③、胭脂④、洗面奶 4、下面几种表面活性剂中,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②、2-烷基-1-(2-羟乙基)-2-咪唑啉醋酸盐③、N-烷基丙二胺④、脂肪醇硫酸盐 5、下列哪种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①、聚丙烯纤维②、顺丁橡胶③、聚乙烯塑料④、离子交换树脂 6、常用的三类防腐剂中,最安全的是()。 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②、苯甲酸类③、山梨酸类 7、下列胶黏剂中哪种是热塑性树脂胶黏剂()。 ①、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②、酚醛树脂胶黏剂③、氯丁橡胶胶黏剂④、丁苯橡胶胶黏剂 8、下列哪种属于橡胶助剂() ①、降凝剂②、硫化剂③、分散剂④、抗氧化剂 9、下列哪种属于塑料助剂() ①、增塑剂②、硫化促进剂③、乳化剂④、稳定剂 10、要想提高胶黏剂的塑性应该加入() ①、增韧剂②、增塑剂③、增粘剂 三、填空(每个空1分共30分) 1、表面活性剂溶液只有当其浓度稍大于()时,才能充分显示其作用。 2、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极性的特点,分子中同时含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

精细化工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染料: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2、偶氮染料:染料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的染料统称。 3、酸性染料:是一类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 4、活性染料(反应性染料):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 5、分散染料:用分散剂使其成为低水溶性的胶体分散液而进行染色的染料。 6、还原染料(瓮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借保险粉作用而使棉纤维染色的染料。 7、冰染染料:一类在冰冷却下于织物上生成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 8、硫化染料:在硫碱液中通过硫化反应染棉及维纶用染料。 9、直接染料:能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加热煮沸直接上染棉纤维的染料。 10、阳离子染料:聚丙烯晴纤维的专用染料。 11、中性染料:在中性介质中染色的染料。 12、重氮化: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反应。 13、色淀:水溶性染料经与沉淀剂作用生成的水不溶性的颜料。 14、荧光效率:表示所发出荧光的量子数和所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的比值。 15、增白:利用光的补色原理增加纺织物白度的整理工艺过程。 16、有机颜料:以有色有机物为原料制造的颜料。 17、表面活性剂:浓度很小时能显著降低水与空气的表面张力或水与其他物质的界面张力的物质。 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生成离子,其亲水基团为带有负电荷原子团的表面活性剂。 19、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生成的亲水基团为带正电荷原子团的表面活性剂。 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电离生成离子的表面活性剂。 21、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由阴阳两种离子所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22、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 23、亲水基:易溶于水或易于被水所润湿的原子团。 24、亲油基:亲油性原子团,与油具有亲和性。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 A_2

- 1 -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2.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 B.记忆 C.感知 D.反射 3.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5.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接受过程,称为() A.作品的外在化 B.作品的内在化 C.作品的具体化 D.作品的抽象化 6.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 B.母题 C.美 D.文体 7.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二、多选题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A.源于生活 B.细节真实 C.手法夸张 D.反映本质 2.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3.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4.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 B.神韵 C.格调 D.内涵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 B.细节真实 C.反映本质 D.排斥理想 6.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7.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 A.物境 B.事境 C.情境 D.意境 三、判断题 1.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 2.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3.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 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5.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人物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7.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文学风格”? 2.什么是“抒情话语”? 五、论述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