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根据云南省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生物产业研发中心(2015—2020年)发展规划。

一、研发中心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

学院内设机构。根据国家、省州加快生物产业发展一系列有利政策,依靠学院办学优势,研发中心将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云南濒危中药(民族药)的人工种植(养殖)研究和种植(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云南珍稀野生菌的人工、半人工栽培研究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利用中(民族)药开发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取得突破,以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为目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任务:1.培养生物类相关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服务;3.开展中药(彝药)、珍稀野生菌、森林蔬菜的种植(养殖)、品种保护研究、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4.进行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研究开

发4.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发展目标:建成3个基地: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7年);3.珍稀野生菌育种、人工、半人工栽培基地(2016年)。形成3个中心:1.产品研发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中心,3.楚雄州中(彝)药种(养)植人才培训中心。构建两个工作站:1.云南省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植所副所长张金渝研究员(2016年)2.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搭建两个平台:1.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平台,2.教师科研教学平台。

目标实现后,学院生物产业,如农学、林学、生物制药、中草药(民族药)种植(养殖)等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将大为改善,对提升学院影响力、知名度,增强学院竞争力,创新力,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这对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基地和中心建成后对楚雄州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和种植水平、野生菌人工半人工栽培,将提供技术示范,人才支持,这对促进楚雄生物经济跨越发展,建成彝药之乡,野生菌之都,对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为学

院增加收入,提高教职工福利。

二、主要建设项目和内容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将重点建设三个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五个用于产品研发的实验室。三个实训基地和五个实验室将以学院现有奥贷项目部分设备、制药实验楼部分实验室、学院彝药科技园、农学园艺基地为基础,再添置部分设施、设备即可建成。

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7年);

3.珍稀野生菌育种、人工、半人工栽培基地(2016年)。

五个实验室(2016年完成):1.组织培养实验室;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3.微生物实验室;4. 中草药(彝药)成分提取实验室;5. 医疗保健品、保健食品中试车间。

三、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一)在2015年实验性种植过程中,加大对羊肚菌种植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结合楚雄地理气候条件按规范实验、参考国内外种植技术、经验,适当扩大实验内容的原则,争取实验种植取得成功。

2016年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中心将创新投资和实验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形成羊肚菌稳产高产的种植技术规范。2017年以学院+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州条件适宜的农村推广种植羊肚菌300-500亩。

(二) 2016年组织力量对云南特有珍稀野生菌——干巴菌,进行组织培养驯化与人工半人工栽培实验。1.组织分离与培养; 2.菌种鉴定与扶壮;3.人工半人工栽培实验。

争取利用一年的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在2016年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在人工、半人工栽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选择雪上一枝蒿、白芨、金铁锁、珠子参等四种特色濒危药材,综合运用传统繁育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加快人工繁育,争取建成省级优良种源繁育基地。基地按省级优良种源繁育基地标准建设,形成2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步骤:1.采集种源。2.种源鉴定。3.传统繁育方法育种。4.现代生物技术育种。5.建立优良种源档案。

(四)组织开展白芨、半夏、云防风等的种子选育和组胚苗培养实验研究;按省级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标准,开展中药(彝药)种植试验、示范,项目推广,争取建成省级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300亩。争取2017-2018年完成。基地面积:选择白芨、半夏、云防风等三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100亩,共300亩。建设方式:学院+公司+农户合作各方的职责:1.学院:优良种苗培育,制定种植技术标准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农户技术培训,种植技术指导。

2.公司:种植基地管理,市场开发和拓展。

3.农户:提供土地,劳动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种植各项工作如(施

肥、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

(五)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展药用动物穿山甲的人工驯化养殖和野生森林蔬菜的种植、推广。

学院提供现有养殖基地,与公司合作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共建集野生动植物资源育种扩繁示范推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观光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现代“滇野生态农庄”。农庄是野生动植物资源育种扩繁示范基地,也是学院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六)筛选疗效确切的彝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并申报外用医疗保健品2-3个。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品生产、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

(七)筛选功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云南道地药食两用物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并申报功能性普通食品、保健食品2-3个,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

(八)2016年在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云南省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植所研究员。2017年筹建院士工作站并挂牌。两个工作站主要任务是指导完成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扩繁;部分彝药材的种属鉴定,有效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

(九) 2016年牵头成立楚雄州中草药种植行业协

(十)完成《中药(彝药)白芨的种植技术》编写出版

(十二)每年完成完成各100名中草药,野生食用菌种植农户、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十三)2016年完成彝药科技园280余种彝药的示

范苗圃种植、鉴定挂牌。

(十四)2016年组织力量对全州部分山区半山区适宜种植药材林果地,撂荒地进行一次调查。

四、意见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创先体制机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工作力度,使学院研发中心尽快建成产品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议在实训科技产业处领导下工作、有一名院领导直接联系);

2.加大资金投入。(列入学院实验室、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争取财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争取科研项目经费和农林项目资金扶持,学院按一定的比例配套投入。)

(二)加强中药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科技创业,推动中药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定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发挥聪明才智的分配管理制度。

(三)建议研发中心两年内的收入,中心上交后,学院如数返回中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低值易耗品的购置。

附:

中草药(彝药)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彝药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选育驯化,人工半人工栽培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计划在2016年在现有条件下决定组织开展濒危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选育驯化,人工半人工栽培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努力力争建设成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1个,建成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菌种选育,人工半人工栽培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

根据云南省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的实施意见》争取生物经济跨越传统资源开发阶段,把云南打造成为生物技术创新、生物产品开发、生物企业孵化、生物产业崛起的高地,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生物产业示范基地, 建成国际化天然药物产业基地,世界著名的休闲疗养地的宏伟战略目标。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到2017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均增长20%

以上,到2020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15%以上,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国际化天然药物产业基地。依托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玉溪、楚雄、曲靖、红河等产业园区,打造滇中现代中药(民族药)经济圈,形成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流通、市场销售的产业核心。形成西双版纳傣药、楚雄彝药、迪庆藏药等云南特色民族药产业布局。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高原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从北热带到寒温带六种气候类型均有分布,光热资源丰富,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为833mm。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灌溉条件较好,全州总面积29258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41.44万亩,宜农、宜林荒山荒地约100万亩,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适宜种植多种植物,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条件好,中草药种植有良好的的发展基础。

楚雄州欲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100万亩中药材种植规模,要实现这个目标,推进彝药种质资源研发形成自主品牌是关系到我州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彝药)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基地是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是是解决名贵中(彝)药材种源繁殖难问题,对推动楚雄州乃至云南省名贵中(彝)药材种植,野生食用产业的发展将取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基地建设,学院生物产业如农学、林学、生物制药、中草药(民族药)种植(养殖)、野生菌人工种植等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将大为改善,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生产实践的重要基地,对提升学院影响力、知名度,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扩大招生规模、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项目主要以学院彝药科技园和学院园艺基地为基础、生物产业研发中心为主要技术力量,与省内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省内农业和生物产业企业合作,建成生物产业产品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中心、楚雄州中(彝)药种植(养殖)、野生食用菌人工半人工种植人才培训中心,为楚雄州生物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中药(彝药),野生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建设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建成3个基地:1.省级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省级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6年);3.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选育驯化,人工半人工栽培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3个中心:1.生物产品研发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中心,3.楚雄州中(彝)药种(养)植人才培训中心;构建两个工作站:1.云南省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植所副所长张金渝研究

员(2016年),2.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院士(2017年);搭建两个平台:1.学生实习实训平台,2.教师科研教学平台。

二、建设内容

三个基地的建设以学院现有奥贷项目部分设备、制药实验楼部分实验室、学院彝药科技园、农学园艺基地为基础,再添置部分设施、设备即可建成。

(一)实验室建设部分(详见附表)

1.组织培养实验室

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3.微生物实验室。

4.中草药(彝药)成分提取实验室。

5.医疗保健品、保健食品中试车间。

6.珍稀野生菌菌种选育、驯化和菌种生产加工车间。

附表:

1.组织培养实验室、

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3.微生物实验室

4.中草药(彝药)成分提取实验室

5.医疗保健品、保健食品中试车间

(二)基地部分

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繁殖基地计划选择四个濒危品种开展抚育和繁殖基地(雪上一枝蒿、白芨、珠子参、青洋参)。

抚育基地主要设施、设备和种苗

2:中药(彝药)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建设

计划选择适宜楚雄州种植(养殖)、推广和市场需求旺盛,价值较高的4个品种(白芨、半夏、云防风、穿山甲)进行种植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争取2016年列入云南省中药(民族药)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项目,2017年建成。试验面积300亩。

(1)白芨、半夏、云防风种植科技示范园

(2)穿山甲特种养殖科技示范园(校企合作方式)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四月 目录 序言....................................................1 一、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4(一)发展思路.............................................4 (二)基本原则.............................................5 (三)发展目标.............................................7 1、近期目标(到2010 年)........................................ 7 2、远期目标(到2020 年)........................................ 7 二、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布局..............................8 (一)主要任务.............................................8 1 、做精做优传统生物产业......................................... 8 2 、做大做强新兴生物产业......................................... 8 3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8 4 、推进生物产业的聚集式发展..................................... 9 5 、实现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9(二)发展重点.............................................9 1、生物医药.................................................... 9 2 、糖、茶和天然橡胶........................................... 11 3、生物化工.................................................. 12 4、林纸...................................................... 12 5、花卉园艺.................................................. 13 6、丝、麻.................................................... 13 7、生物质能源................................................ 14 8、生物服务.................................................. 15 9 、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15(三)发展布局...........................................17 三、实施六个重大行动计划和二个专项.......................18(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18 (二)良种选育与推广行动计划.............................20 (三)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行动计划........................20(四)特色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21 (五)生物资源保护和环境生物修复行动计划..................21(六)国际国内合作行动计划...............................22 (七)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专项............................23(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专项.............................23 四、保障措施............................................24 (一)加强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水平..........................24(二)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环境..........................24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格局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上图是2010年中国各省生物医药产值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 为统一评价各重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根据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国际交流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如下图:

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人力资源储备最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评分最高。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各自发展特色。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以长春市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城市群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300余家,已形成支撑创新、产业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平台和环境。 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留美华裔生物科技精英创建的,致力于分子生物检测及临床医学诊断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广泛涉猎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检验领域。2008年在硅谷投资兴建了新技术研发中心——美国Signosis.Inc,成功构建了多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斑点免疫测试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多项技术平台,其中“模板线性扩增和多生物素信号的双重放大方法”等三项发明已申请中国专利及国际专利。先后开发完成200多种最新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试剂产品,产品销售遍布北美、欧洲及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2011年11月,中帜生物正式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九龙产业园,拟斥资4000万元打造公司管理总部、营销管理中心及分子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并与国家疾控中心、中科院、军科院、医科院等研究院所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临床合作。 作为较早一批入驻武汉光谷生物城的高新技术企业,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

(整理)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计划-2012年.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计划 (2008-2012年) 时间:2009-01-08 17:02:27 来源:作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8〕2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五月九日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 (省发展改革委) 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当前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山东是生物资源大省,农业生物、医药生物、海洋生物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我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沉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生物产业革命将为解决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强力支撑,加速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对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称。当前,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程方面发展,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海洋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群正在形成,生物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主导产业。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制药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生物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对 人类及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促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态势。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基本上能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技术领域与世界技术水平差距较小且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产业。近年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基因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因治疗、组织工程、诊断试剂和芯片等医药生物领域,已有20余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上市;农业生物领域,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物制造领域,我国是化工、发酵、制药等行业的原材料出口大国,农业废弃物制备功能糖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以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材料及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国家正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已在全国建立了20个生物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产业密集区。 (三)山东生物产业基础及发展状况。 1.生物资源丰富。山东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光照时间长,平原、山地、丘陵、湿地分布各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各类生物繁育生长,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多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资源得天独厚;黄河三角洲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区,是水果、蔬菜、海产品及蚕茧、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多年来粮、棉、油、蔬菜、水果和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山东工业较为发达,有利于推动工农业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状况分析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2015年4月10日起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将生物医药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范畴之内。外资准入门槛的松动有望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钱荒”,同时将加快产业市场化竞争的进程,提升企业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事实上,从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至今,国家连续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监管、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及创新的支持等配套政策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随着政策刺激的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及企业对生物医药领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量的资本投向了生物医药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0%,在相关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一领域也被业内视为利润回报最为丰厚的投资领域之一。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4家国家高新区,其中很多园区都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而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数量则超过400个。 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园区及企业形成了向经济发达地区、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以上海、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研发技术、金融支撑、人才储备优势,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后发园区进行定向产业招商的重点区域。 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化趋势加快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推进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维护国家食品安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并逐步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湖南生物医药和育种两大领域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28%,总规模居全国第12位。 一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湖南拥有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09年,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和200亿元,居全国第13和第4位。中药材资源蕴藏量排名全国第2位,杂交水稻、油茶和柑橘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生猪出栏量排名全国第2位。培育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大品种,形成了一批产值过十亿元的骨干企业,“隆平高科”杂交水稻辐射全球,“千金”成为国内妇科用药第一品牌。 二是抢占了部分领域技术制高点。湖南生物技术研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杂交水稻、医学遗传和个体化基因治疗、干细胞等技术国际领先;生物毒素纯化利用、中药超微粉体、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国内领先。形成了90多个专业研发平台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2006年以来获得生物医药技术发明专利300余个、国家级新药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20个;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500多个,获得新品种权300多个。 三是市场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和育种市场将年均分别增长20%和30%以上。现代中药产品和生物制品占医药市场的份额由25%提高到40%,将带动中成药、中药超微饮片和诊断试剂等湖南优势医药产品的市场份额年均增长30%以上。水稻、油茶等湖南优势生物品种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巩固,生猪、水产和茶树等特色领域将获得年均30%左右的增长空间。 湖南生物产业既拥有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自主品种和大品种较少,生物医药领域六类以上中药和五类以上化学药新药产值占总产值的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制约了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新品种开发,品种低水平同质化率达70%。二是药品优质优价的合理定价机制有待理顺,培育质价相符的市场能力较弱,企业缺乏发展支撑力。三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小而少,产业带动和集聚能力不强。 二、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结合梯次创新集成和适度原始创新为动力,以13大类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治疗、重大疫情防治和高产优质的生物育种新品种开发需求为牵引,以9大产业化工程为抓手,着力突破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大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培育领先全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创新品种,打造一批具有突出品牌效应的大型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突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以原(辅)料和医药关键中间体为突破口,积极开发新型药物和新型制剂;加快干细胞技术、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进程,抢占生物制品领域竞争制高点;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开发,扶持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和航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动植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加快规模化制种、种植和养殖技术开发,推进示范推广应用,促进生物产业跨越发展。 三、发展目标 力争生物医药产业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位,确保生物育种产业继续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5-6个、过10亿元企业30个以上;建设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60个;获批国家中药六类以上、化学药五类以上新药和生物制品100个以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件以上,国家和省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400个以上。 到202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我国特色鲜明的生物产业重要增长极。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在我区城郊地带布局六大产业基地,为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未来五年我区将通过在城郊西部、西南部区域布局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形成全区发展新空间、产业聚集新格局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强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策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规划是产业基地建设的龙头,决定了基地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品质,是指导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策划工作,特别是招商策划是落实产业规划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的准入标准,是下一步招商选资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为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才能促使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努力推动规划策划顺利进行。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正确理解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内容要求,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同时对基地内现有企业情况、土地存量、基地运作模式、周边环境、招商方向、政务服务、税费土地优惠政策等情况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我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要求的六大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专家论证,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统一规划布局,分步建设实施。在我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基地由牵头单位负责,根据各自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重点进行详细规划,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到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确保各基地功能完善、建设到位,促进六大产业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根据云南省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生物产业研发中心(2015—2020年)发展规划。 一、研发中心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学院内设机构。根据国家、省州加快生物产业发展一系列有利政策,依靠学院办学优势,研发中心将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云南濒危中药(民族药)的人工种植(养殖)研究和种植(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云南珍稀野生菌的人工、半人工栽培研究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利用中(民族)药开发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取得突破,以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为目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任务:1.培养生物类相关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服务;3.开展中药(彝药)、珍稀野生菌、森林蔬菜的种植(养殖)、品种保护研究、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4.进行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研究开发4.

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发展目标:建成3个基地: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7年); 3.珍稀野生菌育种、人工、半人工栽培基地(2016年)。形成3个中心:1.产品研发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中心,3.楚雄州中(彝)药种(养)植人才培训中心。构建两个工作站:1.云南省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植所副所长张金渝研究员(2016年)2.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搭建两个平台:1.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平台,2.教师科研教学平台。 目标实现后,学院生物产业,如农学、林学、生物制药、中草药(民族药)种植(养殖)等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将大为改善,对提升学院影响力、知名度,增强学院竞争力,创新力,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这对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基地和中心建成后对楚雄州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和种植水平、野生菌人工半人工栽培,将提供技术示范,人才支持,这对促进楚雄生物经济跨越发展,建成彝药之乡,野生菌之都,对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为学

生物蚌埠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前言 生物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正为其所有进入者提供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生物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新途径,并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据预测,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未来20年,生物经济带来的效益预计将超过信息经济的10倍,成为继信息产业后又一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交通便利、科教资源丰富,是皖北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工业涉及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34个行业、400多个门类,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和以光伏、生物、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其中,生物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主要企业包括安徽丰原集团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公司、安徽丰原格拉特乳酸公司、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安徽泰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蚌埠安加生物科技公司、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福康药业公司、安徽丰原涂山制药公司、蚌埠八一药业公司、安徽天润化工股份公司等,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涉及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等现代生物产业的诸多领域, 2008年实现总产值90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

生物医药产业园

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自1951年全球第一个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创办以后,前苏联、日本、英国、发过和韩国等国家纷纷效仿,世界各地涌现出大批的科技园区。这些科技园区的建立成功地推动了教学、科研与生产任务的密切结合,大大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与计算机、纳米技术等高科技的快速融合。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生物经济的春天即将到来。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建生物医药科技园的热潮,或者在原有科技园区内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业。 1、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虽然世界各国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具体大战轨迹和模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存在着一下共同之处,第一,宏观指导明确,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政府层面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在相关土地、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第二,产学研联合密切,园区与当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联系密切,不同程度上形成项目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强,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产业化,使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第三,软件配套齐全,如风险投资提供资金保障,创新网络、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文化氛围等无不为园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概括介绍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现状。 1.1美国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最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波士顿、旧金山、费城、纽约、圣地哥、西雅图、罗利-达勒姆、华盛顿-巴尔的摩和洛杉矶9个抓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域。这里集聚了3/4以上的现代生物技术资源,生物技术公司的数量、获得的研究经费、风险投资水平和商业化活动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其他42个大都市圈的总和。生物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美国拥有世界上一半左右的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技术专利,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占全球的90%以上。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活跃的风险投资网络、富有原创能力的创新企业、具备领军和榜样效应的龙头企业,是美国多个初具规模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的情况下,生物产业的就业人数竟增长了1.4%,员工收入增长幅度也超过其他行业近7个百分点。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财政状况不佳,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投入,并在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 1.2欧洲 与美国相比,欧洲自20世纪90年代起掀起了建立生物科技园的浪潮,生物医药逐渐成为许多综合科技园的研究和产业发展重点。英国在1998-1999年建立了5个生物技术孵化器,而在此前总共才建立过3个,在2005年政府又投入500万欧元支持生物科技孵化器的建设。1999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园区建设计划,成立了12个地区发展委

某工业园、总部基地规划设计说明

1、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状况 该项目地块位于天回镇街道办事处甘油、白塔、明月社区内,北新干道以东、川陕路以西、天丰路以北、绕城高速以南,周边交通体系异常发达。依托城市物流干道,城北区域内设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项目地块基础设施完善,用水、用电、用气、通讯、交通都十分方便。 2、园区建设必要性与优势条件 2、1必要性 园区项目得上马可以为政府带来长期稳定得经济收益。 项目建成后通过厂房得租赁、办公销售、以及招商引资可实现集体经济得大幅度增收。 项目征用地块通过拆迁补偿来保障农民收入,同时工业生产、组装、物流等项目得引进可为该区域农民提供大量得就业岗位。 2、2 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本项目所在地就是成都北大门得标志性节点,位于城 北物流核心区域,人气鼎盛,工商业气氛浓厚。 交通优势:本项目所处位置交通极其方便,有北新干道、川陕路、绕城高速等主干道路,有火车北站、城北客运站、火车东站等交通枢纽得物流供应。 市场优势:本项目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得需求支持,发展前景瞧好。 政策优势:金牛区委区政府为实现金牛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 工业强区得战略部署,整体规划了金牛高科北区,制定了相关优惠政 策与方案。 另:·工业区大部分用地尚未开发,利于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建设;

·可以利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企业内迁得机会,可借用 其品牌效应,为园区本身及园内其它企业得未来得发展打 下基础; ·较丰富得山水资源与自然景观,利于景观组织与设计; ·邻近主城区,可获得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支持; ·工业园区内无重要得公共设施与工矿企业,建筑物基本上 都就是民房与小型乡镇企业,拆迁容易; ·享有国家西部开发与成都市金牛区得众多政策优惠,为本 区得大发展创造了良好得条件。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要求成都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得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得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 域与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得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与谐发展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 根据“浦东”、“滨海新区“等经济特区得开发、建设经验,成、渝“新特区”建设得三个阶段,使相关受益行业可分为三类。第一阶段得特区建设以基建为主,建筑、建材、钢铁、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能源电力将直接受益。第二阶段,随着生产活动得大规模开展,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将受益,港口、高速、机场等蓝筹性行业值得关注。第三阶段,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程度得提高,农民收入得增长,相关消费服务业将面临巨大发展空间,包括:房地产、零售、酒店餐饮、医药、家电、汽车将直接受益。 随着特区基础建设得开展,成都市得工业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将获得空前得发展机会,而本项目定位为金牛区生态得以物流、生产、加工、高新技术为主得工业园区,势必要担负起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增加农民收入得光荣任务。 3、开发策略 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应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得原则得进行建设,通过土地有偿使用与使用权有偿转让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拓宽各种引资、筹资渠道,多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为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都江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现状分析 一、背景与意义 (一)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现状 进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07~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分别为7150亿美元、7730亿美元、8370亿美元,增长速度达8%以上,远高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际医药界关注的热点和发现创新药物的突破点,尤其是中国,未来将是亚太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二)中国医药产业整体水平 1.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向城镇基本医疗办理保险制度过渡,基本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人群迅速增加到1.37亿人,增加了两倍多。医疗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政策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从正规的就业人群扩大到灵活的就业人群,从城镇就业人员扩大到了进城务工人员。另外,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十五”期间,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普遍推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在部分效益好的企业实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目前绝大多数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待遇得到了保障。 2.我国医药产业现状

现在,我国已经能够生产1500种原料药,同时还可以生产多种药品制剂、生物制品、疫苗和医疗器械。我国的医药工业总产值,2007年为6279.57亿元人民币、2008年为7787.92亿元人民币、2009年(1~8月)为5776.75亿元人民币。医药工业总产值前十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河南、吉林、上海、北京、江西,占全国的68.54%,2009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为9.83%,比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 3.我国中药产业特点 中药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养殖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产业。其中,中药种植养殖业资源丰富,中药工业涉及面广,中药商业活跃,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不断发展。而中药工业主要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成药,以及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美容护肤品、日化用品、农药、兽药等产品和中药制药机械、辅料、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 目前,有中药工业企业约1200多家,职工50多万人,人均创利1.3万元;国家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9000多种,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近几年来中药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20%,利税平均年增长率为24%,2009年,中成药销售利润首次超过10%。 (三)意义 1.人类健康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疾病谱和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慢性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发病率不断增加,现代医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医药从整体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其生命观、辩证观、疾病观和医学模式更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的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的健康定义,人类健康的新需求与中医药“天人合一”理论相契合,展现出中

产业园规划说明

XX产业园规划说明 2018年01月26号一、目标与市场机会 近几年,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得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得重要途径。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万亿,全年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超过5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得比重超过10%。《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电子商务全面融入、覆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经济增长与新旧动能转换得关键动力”得发展目标,确立“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0万亿元、网上零售总额10万亿元、相关从业者5000万人”得三大发展指标。电子商务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有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而东莞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就是全球最大得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得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得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与地区,为电商及电商产业园进货渠道提供了强而有力得优势。 二、项目定位 1、产业项目概念定位

根据得项目定位以及结合周边实际条件,此项目得定位从四电商服务(包括电商服务平台、培训基地、中小电商企业孵化基地等)为服务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得商品展销、物流中心、人才公寓、商贸服务等配套服务,借助先进得硬件设施以及配套完善得业态体系建立完善得电商商手袋业社区环境。 未来将电商服务与配套服务平台打造成相互协调、相互服务得格局,将电子商务产业园及其周边培育成为一个大型电商、物流、商贸中心,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得发展活力,成为东莞塘厦区域新得经济增长点。 产业园区规划生态图 中心 软件配置:孵化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得创意设计、品牌策划、网络营销、网络直销分销、跨境贸易、现代物流等自 主创业项目 综合配置:人才公寓、食堂、休闲中心、展览中心、创意中心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当前,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企业主体作用,着力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县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赶超发展”的重要部署,按照“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战略目标,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为手段,提升变电设备行业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变电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基地体系,

倾力打造“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城”。 一、产业基地五年发展目标 到2016年变电设备制造产业主要业务收入力争x亿元、年增长达到x%,税收x亿元、年均增长力争达到x%,其中年主要业务收入过x亿元企业x家,过x亿元的企业x家,过亿元的x家,争创x个全国知名品牌,x个全省名牌产品。 二、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xx县变电设备制造产业是xx县工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其产业基础较好、规模较大。早在1968年xx县就首创“xx 县电机厂”一家变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40年的不断发展培育和产业扩张裂变,现已发展到20多家,形成了x大系列x 多种规格等各类变电设备产品。xx县变电设备产品,如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组合变电站等产品,都通过了型式试验和省部级技术鉴定,先后被国家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及补充全国城乡电建设与改造所需主要设备产品及生产

企业推荐目录,被电力部推荐为水电工程主要机电设备和x0mW火电机组主要辅助设备的首选产品。 在我县五大主导产业中,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在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总额方面均位居第一位,是我县工业经济的核心产业,其产业在全国中部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xx年我县变电设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亿元,固定资产x亿元,从业人员x余人,上缴税金x 万元,并获得“中国变压器制造基地”荣获称号;今年1-10月份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上交税金达到x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固定资产将增加到亿元,从业人员再增加x人以上,上缴税金将突破x万元大关。可以说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对支撑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县具有战略地位的优势产业和核心主导产业,加速推进着我县创新型现代工业化城市目标的进程。我县变电设备产业现主要拥有以江变、亚珀为龙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来源:日期:2012-11-13 发展目标 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立足基地现有产业基础,以新扩区为契机,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实现基地向全产业链联动、高端特色突出、产业形态多元、业城融合发展的全面升级。 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完成四大任务: 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地

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土地储备及发展空间拓展 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四个目标: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检测、决策中心 国家疫苗、抗体药物产业基地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中心 国际化创新企业聚集中心 --实现产值400亿元,支撑北京生物产业医药跨越发展 到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完成9.6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完成南扩区土地一级开发; 到2020年,完成南扩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力争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成面向pharma3.0时代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园区,引领和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建设思路 坚持"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突出、规模支撑 "的建设主线,充分把握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汇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产业要素资源,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 "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涵盖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板块划分 坚持"制造、研发、服务"相结合,协同特色中药、新型疫苗和品牌通用名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和健康管理资源的集成。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基地内六个产业园依据泾渭工业园产业布局、内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园区空间结构和场地条件进行布局。 ①综合保障园:位于基地东南地块。规划内容有行政管理、金融服务、商务接待、文化展览、教育培训,居住,医疗及学校等配套服务功能。综合保障园居中布局便于更好地向周边其他产业园区发挥服务功能。居住及配套设施结合绿化水系廊道布局,创造出生态型的居住社区。 在综合保障园的北部为综合用地,这是本次规划提出的一种增加规划弹性应变能力的用地控制方式,综合用地将来可安排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及居住配套服务设施。综合用地的设置首先利用轨道交通对其两侧用地的辐射影响力,其次与纵横两轴作为基地和城市景观大道的构思相协调,并且适应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和市场需求。 ②高新企业园位于台塬之上,安排运输量大的企业。靠近泾渭工业园物流中心,便于物资运输。 采用集约化,多样性布置。道路将地块划分成大小不同的地块,企业可根据建设需求进行选择,并可灵活调整。相邻企业的管理生活设施相对集中,形成沿渭源北路的两个综合服务中心。厂区规划以一定规模的联合厂房为主,体现工业厂房的规模化,综合化特征。 物流通过东西两翼的泾渭路、渭阳路与外部衔接。人流沿渭源北路与居住区保持便捷畅通。 建筑体块彰显工业生产特点,齐整有序的沿街厂房,对外诠释着企业精神和发展活力,地块内灵活设置绿地,提升空间的环境品质。 ③科技创新园:位于综合保障园西侧。规划满足科研办公、科研试制和试验功能。 景观引入:园区沿横轴展开,水系、绿化穿插其中。 树形生长:以东西向景观轴为主干、以南北向发展轴为支干,以各类科研生产模块为叶片弹性生长,各组建筑相对独立,富有弹性和发展空间,保证园区的创新和活力。 ④化工环保园:位于基地西南角,处在城市主导下风向,以减少对基地的污染。工艺性强的复杂设施布置在内部。使化工环保园外部空间完整、内部空间有序。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