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检测主要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既重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素养,又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试题总的来说难易适中,但有个别题目有点偏难。

二、答卷情况:

本次试卷立足教材、关注过程、题量适当、难度适宜。从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照样子,写一写比较薄弱。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题:我来连一连。将本单元所学生字与相应拼音连接起来。本题得分率100%,说明学生对生字和拼音掌握的较好。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得分率98%,说明学生对词语掌握的好。

第三题:根据拼音写笔画,基本都对了,分别是竖弯钩乚、竖折(┕)、横折┓、横折钩( )、横折弯钩(乙)、点(丶)。横折钩和横折弯钩个别同学掌握不好。

第四题:比一比,再组词。本题得分率99%,说明学生平时训练组词多,学生掌握得很好。

第五题:选词填空。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数量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完成得很好。

第六题:我会填。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填空。因学生平时熟背课文,本题无失分。

第七题:连线题。学生掌握得很好。

第八题:把所学过的词语连成一句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能通顺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语言。此题学生失分较少。

第九题:我会照样子写句子。学生完成的好。

第十题:根据诗歌《画》完成填空练习,再找出诗中的三对反义词和四种景物。因为在教学本课时,曾重点训练过,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很高。

第十一题:勇闯表达关。主要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懂礼貌的用语表达。此题学生扣分很少,学生掌握较好。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本次考试,全班共9人,满分1人,其余均为优秀。

从卷面上看,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总之,本次考试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对用词语组句题完成得不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四、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规范端正的书写生字,卷面一定要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谨慎审题、认真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4、加强大量阅读的培养,通过广泛的知识积累,借助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学生原来情况 本期我班共有学生28名.其中男生11人.女生17人.从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 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兴趣也比较 浓厚.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变能力差.对 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比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 专心.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一个学年的鼓励和训练.部分学生学会一些表达方法.写作兴趣也比较高.但是审题和选材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 学知识.分别是汉语拼音、字词和句子、口语交际以及阅读题和作文题.从整体 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培养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学习力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考题分析 现将本次测试情况就记忆力、想像力、学习力几方面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拼音小关卡.错误率最高的是“蜿蜒”一词 第二大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较高.只有少数同 学没认真体会词语的意思而失分. 第三题字词游艺厅.此题完成较好.只有个别同学在给“廷”加偏旁时出现 错误.其他较好. 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比较熟悉.理解比较透彻.所以作答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时间的复习. 也有部分学生对所背诵的课文忘记比较快.有的不能记住所学生字、生词.其次 是对于《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采用的修辞手法及说明诗人心境的诗句失分. 第六题语文实践园.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考虑不周而失分. 在阅读(一)题的考查中.反映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运用等综合能力都比较差.第(1)小题.划去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基本都正确.第(4)题中哪些句 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的感受?学生画的不完整.普遍存在学习力差、所学过的知识还不能灵活地迁移运用的现象.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3. 亮亮向远方 ( ) 去, 原来是奶奶来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 一、 读拼音 , 写字词。 1. 今天,天 ān ( g è zh ǒng g èy àng ( 二、一锤定音。 (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四、选词填空 在 1. 我盼望能和她 ( ) 次相见 2. 鸟儿( ) 树上快乐的歌唱。 2. 我 hu ì( qi ū ( ) 天。 )画 j īn ( )色的 t ài y áng ( )给 ( c ūn ch ūn) 趣 ( q ù q ǜ ) ( zh àng zhu àng ) 三、火车开动 了 ( 一字组多 词 ) 忘 ( w àn w àng) )m én ( )gu ǎng ( )的鲜花。 )场摆满

望 3. 亮亮向远方()去, 原来是奶奶来

4.今天,我( )记带文具盒了,怎么办呢? 五、连词成句。 1. 很远的村民要到吃水地方去挑 2. 该的太阳春天什么画呢颜色 六、补充句子。 1. 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 雪上盛开着的雪莲。 2. 是个多彩的季节, 所以我要画个的太阳送给它。 3. 夜来风雨声, 。 七、课内阅读。 解放以后, 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 上面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1. 石碑是( ) 刻的。 A. 毛主席 B.乡亲们 C.战士们 2. 井是( ) 挖的。 A. 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3. 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 。 A.吃水不能忘记 挖井的人 B. 人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八、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的孩子 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 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 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 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 选一选。 A. 桂花和金装 B. 满园桃花和红装 C. 梅花和银装 D. 满池荷花和绿装 老大带来的是( ), 老二带来的是( ), 老三带来的是 ( ), 老四带来的是( ) 。 2. 我能猜出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 3.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九、写话。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四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四年级二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其中读拼音写汉字(5分)、比一比组词(4分)、写反义词和近义词(4分)、补充词语(6分)、语文阅地(6分)、默写古诗(9分)。这部分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知能点有:词语积累、古诗积累、佳句欣赏、看拼音写词语等。 第二部分:阅读(36分)。其中包括课内阅读(24分)、课外阅读(12分)。这部分侧重考核阅读的理解、感悟、概括,联系上下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定。 整个试卷的构成尊重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点,兼顾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积累、并在语文“双基”上做到了重点把握。 二、试题分析 第一题:积累与运用。 从答题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与能力把握得很好。 第二题: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从答题情况看,对短文的情感感悟和重点词语的分析还可以。存在的问题是:对具体问题的个性理解、分层、指出主次内容。 第三题:习作。 首先,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因此学生对事物没有新的发现,不能写出“趣”来。其次,学生写字不够工整,标点运用不恰当,语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评价与分析,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的知识面不广,偏重了对教材显性知识的把握。 2、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语文学习不能死读课本,积累知识也不能局限在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桃溪初中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及命题评价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课内文段选的是《宇宙里有些什么》,课外语段选取的是《幸福大道145号》小说,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四个大题,分别是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98.3,基本符合0.8的难度,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七上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二、定量分析 平均分:93.5 及格率:100 优秀率:32 特优率:7.3 总成绩:57.13 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课文.doc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课文 2 升国旗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 1、国旗 2、生字卡片。 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教师介绍国旗。 2、揭题,出示课题,认读生字。 二、初读指导 1、插图,请小朋友边看图边听课文录音。 2、再听录音,要求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五星红旗我们国旗 升起立正敬礼 指名认读,注意正音。 齐读生字词。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分句读。 (3)齐读全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重点提醒学生“升”中两撇的不同写法,“我”中竖钩和斜钩的区别。 3、学生在《习字册》中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升国我们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 (1)什么是我们的国旗?

(2)出示句子: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3)指名读。 (4)指导学生用骄傲、自豪语气读第一句话。 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句。 (1)看,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地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你知道它是怎么升起的吗? (2)出示句子: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3)展示升国旗。 (4)指导读出自豪、崇敬之情。 3、指导看图,引读第三句。 (1)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样做呢? (2)出示句子: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3)“您”在这里指谁?在生活中你喜欢用“您”称呼哪些人?(4)指导朗读第三句,读出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5)表演读第三句,评价。 (6)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 1、教师指导引背。 2、学生看图自由背诵。 3、句子接龙背。 4、边背诵边表演。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分析 答题情况分析: 本套试卷共有三大块,一是基础知识,二是阅读分析,三是习作。 基础知识中有六道大题。第一题是检测学生对一些易读错的字的字音掌握情况;二是检 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三是检测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四是检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五是检测学生会不会缩句、修改病句和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第六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书中 四字词语的积累情况,考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和背诵情况,考查学生对格言、赠言、预言、诤言、诺言、和序言的区别和理解。阅读分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名著阅读,主要 是检测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课外阅读情况(尤其是检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写作主要是检 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班级总分平均分优秀人数及格人数优秀率及格率 3班3857 65 8人35人12% 76%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共性问题1、基础知识的第四题“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有部分学生把“预” 的部首写成了“予”,把“戴”的部首写成了“”,部首写错了,导致“除部首外笔画数”这一栏也写错了。 2、修改病句这一题,学生没有把搜有的语病都找出来。 3、课内阅读“填标点”一题。全班只有一名同学全填正确了,其余学生都是“上船 吧”后面的标点符号填错了,学生不知道应该是破折号,几乎都填了逗号。 课外阅读“坚守”的反义词多数学生没填对,可能是学生不太理解坚守的意思。另外,课外 阅读的第四题,很多学生答题都答不到点子上,要么就是答得不够完整。 (二)个性问题1、“倔”,有的学生没记住字音,选择音节是选了“jue”四声,这可能 与平时口头语言有关,学生把标准音与方言弄混了。 2、个别学生生字记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组词时,没去分开“据”和“踞”,这可 能没理解字义或没记住字形的缘故。缩句时,个别学生没有把句子所得最简洁。写有关珍惜 时间的名言,有的学生写的不是名言,而是自己随便想出来的有关时间的话语。 3、课内阅读的第二小题缩写句子,可能是因为句子太长,个别学生丢词了,没有缩 写正确。习作中,有的学生书写较差,还有的学生内容不够生动,用词还不够准确,表达不 够具体。 (三)原因分析 1、个别学生对生字的字音字义掌握得不够扎实。另外,平时生字教学中忽视了对生字 拼音和部首的强调,我以为四年级了,不用再去强调了。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与教师的认识 不足有关。平时个别学生不爱进行阅读和积累。另外,教师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 长期坚持读书和积累语言。平时阅读训练较少,学生对阅读分析技巧掌握的还不够多。(四)补救措施 1、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对于一些易弄混淆的字、易弄错的音和一些特殊字的特殊部首 都应给予强调,并指导学生记忆。 2、讲读课文时,注重课内阅读分析的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会阅读,会分析。平时尽量 出一些阅读分析的题让学生练习,使之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平时进行课外阅读,读优秀作文,读古典名著,并积累好词好句。加强对 学困生的辅导,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使之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对优等生的培养,使 之广泛阅读,多方面汲取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曹洼小学语文组 总体情况:参考个数:19个班级参加考试。合格率达标的有19个,达标率为100%;优秀率达标的有17个,达标率为89%。 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题型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从 试 2、中年级失分较多的是句子部分,第一小题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小部分学生不理解哪部分是原因、哪部分是结果而失分,也有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自己写的一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培养,有重基础轻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有所缺失。四年级的第九题按要求改写句子。四年级学生对被字句和缩句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得分较高。

3、高年级知识积累与运用占的分数较重,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学生失分较多的是选词填空,改换句子说法及修改病句、还有选择正确的朗读语气,这一部分教师平常训练的很多,题型都不陌生,但学生对辨析近义词的能力较差,因此失分特别重。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搞不清楚,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这类型 师平时反复训练学生把话说简洁而且完整!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阅读有畏难情绪。答题非常粗糙,仅仅走马观花,欠全面思考。 (三)习作方面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

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试卷分析

第一单元测试题质量分析 一、本次检测,题量适中,着重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依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九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大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进行检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题目的要求正确书写。但也有不少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有错误。 第二题:辨字组词,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常见的字,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区分并组词,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第三题:汉字变形,这一题学生完成得不好。 第四题:照样子,写词语,看似简单,但是有极个别同学失分却很严重。 第五题:写句子。这题学生做得不算好。 第六题:积少成多,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七题:课内节选阅读,少数学生没有读好题目,因此失分。 第八题:阅读理解。内容不难理解,但仍有一部分出错。 第九题: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能通顺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语言。但错别字现象较严重,标点符号运用也欠妥,个别学生语句不通顺,还要注意格式。 三、测试反思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2、老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 3、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4、要多进行作文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亲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讴歌的主题;家庭,历来被人们当作爱的港湾。这一组课文中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贤惠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小锋那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以久的郊游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赞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们定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跟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本单元包括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外加一个口语交际。本组教材是围绕“亲情”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三字经的词语,课文也是关于亲情的,要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 二、目的要求: 1、学会本单元内所有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字的笔顺。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三、重点难点: 1、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会写各种新的笔画。 3、掌握四线格内所有的生字。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识字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出示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1、读准字音,说说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文识字,师生交流预习学案: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四、出示导学案,进入课文教学 导学案: 1、仔细看书上的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可以用短文里的哪一句话来表示? 2、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可以用短文里的那句话来表示? 3、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茨河镇小学2014学年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打开六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六年级共有人参加考试,总分分,平均分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综合指数: 二、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六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一、积累与运用、二综合性学习、三、课外阅读、四、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知识题:“积累与运用”中的第一、二、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四题学生结合句子意思填四字词语掌握较差,第五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微笑的魅力”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一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分析

中期试卷分析 从卷面上看,本张试卷总体情况较好。本次测试的试卷分析如下: 一、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试卷的特点: 1、突出基础知识,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整学期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涉及,在本次测试题中部分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课本原题的改造。 2、注重能力培养,本次试卷题中,除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注重设计了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一是考查学生汉语拼读能力与观察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题错例分析 1、第一大题补充汉字拼音,而丢分较多的出现在“念”(niàn),部分同学不清楚是“n”还是“l”。 2、第二题积累运用,这道题丢分的孩子微乎其微,因为在词句这块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练习,所以孩子们在写时更得心应手。 3、第三题是看图连字,此题比较简单,孩子都会做。 4、阅读理解,这道题相比之前的几题还是略有难度的,尤其是找出文中有哪些花灯。“纸糊的金鱼吐泡泡,······”像这类多数同学未找出来。 5、看图写话,这就考察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在日常学习时积累生字的情况,认识的字词多,写出的内容相对来说就好。 从这次题型上我认为:以后在教学中凡是篇幅不长的课文尽量让孩子们试着去背诵,这样可以更加深他们对课文的印象,以后遇见这样的题型他们就会得心应手。 三、反思与对策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引起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在平常教学中,我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看,优秀的孩子还是不错的,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 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 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四个太阳》课后练习中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时要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并注意在本单元学习中有层次地推进。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并在之后的课文学习中逐步巩固。在朗读上,要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注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根据课文不同,朗读也应有不同要求,《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求读正确、流利,后3 篇是诗歌和散文,语言的节奏比较明快,可以尝试读出一点儿节奏。 本单元4 篇课文的学习,不必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花费过多精力,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文中明显信息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革命传统故事,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适当

地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名叫沙洲坝的村子的吃水困难问题。乡亲们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本文共有3 个自然段,第1 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现就从我校三年级语文试卷386份答卷中随机抽样42份作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从事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试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双基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本次测试从总得分情形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分别为95 58 48% 98% 81.4。 (二)从分数漫衍情形统计:从分数漫衍图可以看出,85-89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它每个分数段均有分布。 (三)从各大题得分情况来看: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部分:该部分共有八个大题:着重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88%;形近字辨字组词,这部分的得分率最高(98%):查字典的方法及多音字掌握情况,得分率71%;动词、叠词、量词的灵活运用得分率92%,;成语填空,得分率88%;按要求改写句子得分率比较低(52%);修改病句,得分率90%;根据积累填空、填写恰当的句段、诗词、名句。这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95%),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落实。二)、阅读课外文章得分率均比较低,说明课外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三)、作文得分率为81%,作为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方面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频率分布:

二、抽样调查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整理)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完成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其中书写1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16分) b ěi j īng hu ǒ b àn g è zh ǒng y īn w èi gu ǎng d à qi ū ti ān k āi hu ì m éi y ǒu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分) 三、给下列生字组词。(9分) 四、读一读,连一连。(12分) 多彩的 香甜的 美丽的 洁白的 壮观的 遥远的 水果 天山 季节 雪莲 新疆 升旗仪式 五、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填序号。(8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九( )小树 一( )水井 四( )石碑 三( )白马 六( )飞机 五( )铅笔 八( )桌子 两( )水杯 六、照样子,变成新字再组词。(12分) 小吃. 告诉. 睡觉. 温暖. 壮观. 有趣. 香. 甜 非. 常 ch īc ī g āngu ān sh ù s ù q ù q ǜ ji ào ju é xi āng xi ān hu ǎn nu ān f ēn f ēi () () () () () () () () () 口 支 个 匹 棵 块 张 架

② (晴天) 七、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 水不忘挖 人, 刻想念毛 席。 2.遥远的 城,有一座雄伟的 安 。 3.我画了个金黄的 ,送给 。 我画了个红红的 ,送给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我爱家乡的山 我爱家乡的山,春天,满山的映山红笑了,笑成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我兴奋地爬上山,像一只快乐的蜜蜂,在花儿们的怀抱里飞迸跳跃,我尽情享受着色彩与花香。 山上还有许多笔直挺拔的大树,像士兵一样守卫着山上的一草一木和郁郁葱葱的庄稼。 1.读一读,选一选。(2分) 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时家乡的景色。 ①春天 ②夏天 ③秋天 ④冬天 2.这段话一共有句。(2分) 3.这段话写了家乡山上的和。(4分)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大 因 (因为) ① 请 晴 () () () ( ) 时 秋 交 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单韵母:a o e i u ü 【掌握要求】 1.知道单韵母是哪几个,能正确地在四线格内书写 2.书写要求:中格顶两遍,写在上格不顶边,写在下格不顶线。所有字母书写要求都是这样的,语文书每一课有范字。 二、声母:23个 声母:b p m f d t n lɡ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掌握要求】 1、声母表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2、能正确地在四线格内默写; 3、能默写出声母表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可以让孩子从第三个默到第14个或者从f默到r) 4、能分辨特殊声母(鼻音—n,边音—l,平舌音—zcs,翘舌音—zh ch sh r) 5、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p-q,t-f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三、已学的十个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wu yu 【掌握要求】 1、能正确熟练地在四线格内默写; 2、能在一串韵母、声母音节中辨认出整体认读音节 四、汉语拼音中的特殊规则: ü—见到j q x y脱帽行礼 练习: x-üe-( ) j-ü-( ) l-ü-( ) q-ü-( )

y-üe-( ) que-q-( ) n-ü-( ) lue-l-( ) jue-j-( ) 五、音节的拆分组合: 【掌握要求】 能辨别一个音节中哪个是声母,哪个是韵母 六、音调符号的标记规则: 有a不放过,没有a找oe ,i u并列标在后。 练习:给下列音节标上二声。 duo tou tiao lüjue xue pang can zhi liu chui nao 七、要求认识的生字,会认会组词。 爸妈马土不画打棋鸡字词语句子桌纸文数学音乐爸(爸爸) 妈(妈妈) (姑妈) (大妈) 马(一匹马) (马上) (黑马) (马车) 土(土地) (土堆) (国土) (黄土) 不(不是) (不好) (不用) (不在) 画(画画) (画本) (画家) (国画) 打(打开) (打工) (打油) (打扮) 棋(下棋) (军棋) (棋子) (象棋) 鸡(小鸡) (公鸡) (母鸡) (鸡头) 字(写字) (生字) (识字) (汉字) 词(词语) (写词) (诗词) (词句) 语(语文) (语言) (成语) (语气) 句(句子) (造句) (名句) (诗句) 子(孩子) (儿子) (沙子) (虫子) 桌(桌子) (书桌) (桌上) (桌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本次语文试卷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侧重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本班参加考试54人,全员参与,均分为85.59分,合格率为96.30%,优秀率为51.85%。 一、试卷分析 从总体来说,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独立阅读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习作方面能够按照要求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但汉字的正确使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拼音方面:学生拼读能力比较强。能按照拼音正确写出词语,而且写字比较规范,正确率较高。 2.字词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积累、掌握和运用。学生掌握比较好,就词语的运用存在问题,失分较多。 3.成语填空虽然可以填写完整,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写了错别字,导致了不必要的丢分。 二、阅读。 (一)把握课文重点方面: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重点内容,体会出文章蕴涵情感。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做这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课内阅读方面:学生基本能够读懂课文,把握有用的文字信息。

在段落结构上能够准确把握,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借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按照课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正确仿写。只是个别学生在造句时候表达有些不通顺,部分学生别字现象严重。建议教师在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平台时,把说和写并重,让学生在写、读、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正确用字的能力。阅读理解稍有出错。 (三)课外阅读方面:学生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认真积累知识。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词语能力稍显薄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但表达时语言不是很清楚、很准确。学生对文章的意思理解还不够,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文章。 四、习作表达。 优点:学生能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能抓住重点,较有序的展开写作。 发现的问题: 1.书写习惯较差。从整体上看,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 2.审题不认真,有个别学生脱题了,丢了不少分。 3.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结合生活去写,但是却有一部分没能突出重点,组材方面还有待加强,构思上还欠缺一点火候。 反思与改进 1.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彻,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道用教材干什么?只有教师的深入,才能引导学生在浅出中学得轻松愉快,真正的喜欢学习语文。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测试已完成。本次语文测试试卷采用大连西岗区期末试卷,此卷分为语言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课内+课外)、作文四部分,卷面满分 150 分,有的题类型与中考题型比较接近,有的题型相去甚远,题的难易程度比较难,基础知识部分能够基本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情况,至于是否能考察语文能力情况,个人以为能考察西岗区学生,于本校学生而言,难度太大。 本次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共有 94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为8178,及格人数为59人,及格率为 62.76%,平均分为87分。最高分116,最低分21.此成绩与期中考试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一、基础题情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围涉及书写、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书写题目两分,得满分的共有27人,占年级组28%。在字词的识记方面,得满分的有17人,占18%;诗词默写得满分的有16人,占据总人数的17%,其中第一题默写《白杨礼赞》较难,学生丢字拉字多字现象较多。 2 第三题的病句修改题太难,且分数较高,平时为4分,此次竟然为6分。可以很容易看出命题者在考察大连市里的学生的能力,本校学生答此题惨不忍睹。其中第一﹑二小题无人答对,第三小题第四小题只有1人答对,准确率不到百分之一。

3. 第5题名著考查:分为两道小题,一是《格列佛游记》属于超出范围,无人得分。二是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学生对于此本名著较陌生,得分不高。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概括情节抓不住要点;②对于人名的记忆不够准确;③对情节的感悟不够深刻,分析不够到位。 措施: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古诗文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课内文言文答题情况较好,因为复习到位,做到了复习什么就考什么。课外文言文答题情况不尽人意,选择题正确率40%,断句题只有6人完全段对,翻译句子正确率约在50%,内容理解题太难,只有3人答对。 古诗词赏析能抓住平时所教技巧,理解作者情感,抓住景物描写,但语言不够优美。 措施:抓好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初中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要强调文言基础知识和文意的理解与把握并重。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强调反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检测分析 首先我带领学生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并系统的复习了一遍,然后进行了测试。成绩比较理想,及格率为94%。看到学生的试卷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孩子们的书写都非常认真,工整,第一面的基础知识都能一次做成功,没有出现修改的痕迹。这可看出孩子们都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了,都明白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保证成功。现就学生做试卷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测试题情况分析 此评价测试共9个大题,包括的知识点有“多音字”、“书写汉字”、“词语”、“短文阅读”、“作文”等5个方面。第一题是,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第二题是,看拼音,写汉字;第三题是,把词语补充完整;第四题是,辨字组词;第五题是,连线;第六题是,选词填空;第七题是,用下面的词写句子;第八题是,短文阅读;第九题是,习作。此试卷题量适中,难度系数低,只要认真做都能做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一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多音字的掌握情况。由于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中比较重视读音或多音字,故学生整体掌握比较扎实。个别学生出现状况,如“似(si shi)乎;“发颤(zhan chan)的正确读音选错,其原因掌握不扎实所致。 第二题,看拼音,写汉字。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会认读、会书写”汉字的掌握情况。就做题来说,学生汉字书写正确率高,在书写汉字上大部分学生注意规范性、

美观性。学生出现问题主要是:“玩耍”的“耍”、“有趣”的“趣”、“跳舞”的“舞”书写不规范,这都是字形掌握不清所致。 第三题,把词语补充完整。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学过的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因课文学习中重视这方面的积累,且在复习中进行了巩固,故学生掌握比较牢固,失分现象较少。失分的情况集中在“鸦雀(无)声”有几位同学不会填,这个词语在第一单元没有出现过,孩子们就不会了,这也看出他们的课外积累太少了。 第四题,辨字组词。主要考查学生区分字形和扩词的能力。因为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加强字形训练,而且在复习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巩固,学生整体上都能掌握,所以此题出现问题较少:只是个别学生在组词是写错字。用“自”组词为“自游自在”,正确应为“自由自在”;因“游”与“由”区分不清,则组词错误。这都字形区分不清或掌握不扎实所致。 第五题,连线。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一些词语的搭配的掌握情况。由于精读课文基本要求会背,学生背诵情况比较好,对课文内容掌握比较熟练,只有一人丢分,原因不是不会,而是用尺子划线时,钢笔不出水了,画完也没有检查而失分,很可惜,可见其认真检查有多么的重要。 第六题,选词填空。此题主要是检测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学生整体上都能掌握,所以此题出现问题较少,问题主要集中在“突然、忽然、居然”这一组词语中,有个别的学生对这三个词语理解和掌握不扎实,导致填错。 第七题,用下面的词写句子。此题主要是检测对词语的理解运用。用“终于”和“居然”造句。多数孩子造的句子不完整,没有前提条件,直接就出现了结果。这与他们平时说话习惯有关。今后要注重说完整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