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期末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杭电期末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杭电期末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作用:1.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关于操作系统的定义,包括的功能,每块具体的任务:(1)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次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2)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存储器~(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文件~(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作业(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批处:提高CPU的利用率;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分时:一台计算机提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2批处:多道性,无序~,调度~。分时:多路性,独立~,及时~,交互~

临界资源临界区: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文件的存取方法的性能依赖于:磁盘高速缓存

磁盘空间如何管理、方法特点,优缺点: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有限,扫描。

磁道距离最近的作业请求作为下一次服务的对象。

通道又称I/O处理器,它用于实现主存储器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输。

进程、作业的调度算法,每个算法的特点、优缺点、(1)先来先服务:可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利于长作业。(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都可,能有效降低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缺:对长作业不利,不能保证紧迫性作业会被及时处理,只根据用户提供的估计执行时间而定,不一定能做到短作业优先。(3)高响应比:既照顾了短作业,有考虑了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不会使长作业长时间得不到服务,但会增加系统开销。

采用请求分页、分段管理的目的(1)满足客户在编程和使用上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些要求是其他几种存储管理方式所难以满足的。(2)为了能支持虚拟存储器功能而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和也变置换功能。

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引入缓冲的原因: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双缓冲工作原理:在设备输入时先将数据送入第一缓冲区,装满后转向第二缓冲区,此时操作系统可以从第一缓冲区中移出数据送入用户进程,接着由CPU对数据进行计算,在双缓冲时系统处理一块数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认为是MAX(C,T)如果C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创建和撤销进程(线程),对诸进程的运行进行协调,实现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按照一定的算法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以及能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存储器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的转换: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执行,相应的,它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执行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也称为当前进程,如果因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已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复到就绪状态;如果因发生某事件而使进程的执行受阻,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

进程的创建:申请空白PCB、为新进程分配资源、初始化进程控制块、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同步机制应遵循原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线程与进程的比较:线程具有许多传统进程具有的特征,所以称为轻型进程或进程元,相应地把传统进程称为重型进程,传统进程相当于只有一个线程任务。在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一个进程都拥有若干个线程,至少也有一个线程。

高级调度又称作业调度或长程调度,主要功能是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也就是说它的调度对象是作业。

周转时间=结束时间—到达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产生死锁的原因:竞争资源;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预防死锁: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预防。避免死锁: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些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检测死锁:允许系统在运行的时候进入死锁,通过系统所设置的检测机构及时检测出死锁的发生,并精确地确定与死锁有关进程和资源,然后采取措施清除死锁。

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选择以后永不使用的(或最长时间不用的)页面淘汰。先进先出算法(FIFO):选择最先进入的页面淘汰。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

磁盘调度:寻道时间:Ts=m×n+s;旋转延迟时间Tr=1/2r;传输时间Tt=b/rN,r 为转数,N为磁道上字节数;访问时间Ta=Ts+Tr+Tt。

1.操作系统是一套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其基本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文件主要分堆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直接文件、哈希文件

3.如果多个进程同时到达系统,则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进程调度算法是时间片轮转算法。

4.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中,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根据空闲分区链表的地址从低到高排列搜索空闲分区,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根据空闲分区的大小进行搜索。

5.逻辑文件可分有结构文件(记录式)和无结构文件(流式)两种形式。

6.组织成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形式的物理文件,文件信息可以被存放在存储介质上不相邻的块中。

7.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可以把设备分成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打印机是独占设备,磁盘是共享设备。

8.现代操作系统都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的特性,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9.从结构上看,进程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组成。

10.利用共享文件进行通信的进程通信方式也叫内存共享。

11.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理论基础是离散分配的存储管理方式。

12.请求调页存储管理方式中,LRU算法将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进行淘汰。

13.为了缓和高速的CPU和低速的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在设备管理中普通采用SPOOLing技术。

14.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15.面对一般用户,通过操作命令方式控制操作系统;面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控制。

16.作业输入方式有联机输入、脱机输入、直接耦合、假脱机和网络输入。

17.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命令行及系统调用界面、图形界面和虚拟现实的界面元素。

18.计算机操作命令可分为联机命令、shell程序语言命令和脱机作业控制语言命令。

19.按操作系统中文件的性质与用途分文件分为:系统文件、库文件和用户文件。

20.按使用情况文件可分为:临时文件、永久文件和档案文件

21.在unix系统中文件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和特殊文件。

22.unix的文件物理结构采用成组链接法。

23.文件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是卷。

24.把存储介质上连续信息所组成的区域称为块。

25.主存储器与存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物理单位是块。

26.磁盘存储空间的位置应由三个参数来确定,它们是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

27.由用户组织的文件称逻辑文件,由文件系统组织的文件称物理文件。

28.在记录式文件中能把各个记录区别开来的项被称为记录的主键。

29.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通常有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三种结构。

32.每个索引文件都必须有一张索引表,索引表的每一个表项至少应包含有记录的标识(或关键字,或记录号)和存放位置。

33.当用户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比存储介质上的块长小得多时,可采用记录的成组来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34.为实现记录的成组与分解操作,必须设立主存缓冲区,缓冲区的大小应与存储介质上分块的大小相一致。

35.UNIX系统中采用空闲块成组链接方法管理磁盘存储空间。

36.采用多级目录结构主要是解决命名冲突问题。

37.树形目录结构中含有一个主目录和多级子目录,通常把主目录称为根目录。

38.为了能正确地实现文件的存储和检索,文件系统提供文件操作供用户向系统提出使用文件的要求。

39.用户要求使用一个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文件时,应顺序调用打开文件操作、读文件操作和关闭文件操作。

SPOOLing技术是如何实现打印机共享的?打印机属独占设备,利用SPOOLing 技术可将之改造为一台供多个用户共享的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当用户进程请求打印输出,SPOOLing系统同意为它打印输出,但并不立即把打印机分配给该用户进程而是1由输出进程在输出井中为之申请一个空闲磁盘块区,并将要打印的数据送入其中2输出进程再为用户进程申请一个空白的用户请求打印表,并将用户的打印要求填入其中再将该表挂到请求打印队列上如果还有进程要求打印输出,系统仍可接受该请求,也同样为该进程做上述两件事。特点:提高了I/O的速度;奖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利用信号量实现前趋关系

Var a,b,c,d,e,f,g:semaphore=0,0,0,0,0,0,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signal(a); signal(b);end;

begin wait(a);S2; signal(c); signal(d);end;

begin wait(b);S3; signal(e); end;

begin wait(c);S4; signal(f); end;

begin wait(d);S5; signal(g); end;

begin wait(e);wait(f);wait(g);S6;end;

parend

end

试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一个不会出现死锁的哲学家进餐问题的算法 Chop[5]{1,1,1,1,1}

Pi

{ P(chop[i],chop[i+1])

就餐;

V(chop[i],chop[i+1]) }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时,把所采集的数据送往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任务共享单缓冲区的同步算法。

producer:

{

repeat;

wait(empty);

put;

signal(full);

until false;

}

一个磁盘,平均寻道时间为10ms ,转速10000r/m ,每个磁道有320个扇区,每个扇区有512个字节数据,假设读一个2560个扇区的文件,有两种情况: consumer: { repeat; wait(full); get;

1)文件顺序分布在不同磁道,顺序读取每个磁道。

2)文件顺序分布,随机读取。

解:1)T1=10+60/10000*1000+60/10000*1000*0.5=19ms

T=18*8=152ms

2)T2=10+60/10000*1000*0.5+1/320*60/10000*1000

=13.01875ms T=13.01875*2560=33328ms

某软盘有40个磁道,磁头从一个磁道移到另一个磁道需要6ms。文件在磁盘上非连续存放,逻辑上相邻数据块的平均距离为13磁道,每块的旋转延迟时间及传输时间分别为100ms,25ms,问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需要多少时间?如果系统对磁盘进行了整理,让同一个文件的磁盘块尽可能靠拢,从而使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块的平均距离降为2磁道,这时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需要多少时间?

解: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整理前:读取一个数据块的时间为:13*6+100+25=203ms

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需要:100*203=20300ms

整理后:100*(2*6+100+25)=13700ms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开环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不能保证消除误差,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不高。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环节返回到输入端;根据偏差控制被测量可以偏差减小或消除,闭环系统较为复杂,闭环控制系统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般自动控系统包括被控对象,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执行器1、被控对象:是植被控制的工业设备或装置。2、检测变送单元:测量被控变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标准信号,输出作为测量值,即把被控变量转化为测量值。3、控制器: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的偏差信号,并控制某种预定的控制变量进行运算,给出控制信号。4、执行器:接收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直接改变操纵变量 按设定值的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按设定值的不同,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三大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对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他们分别表示了对系统哪一方面的性能要求?答:基本要求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准快,过渡过程的单项性能指标1、衰减比n放映了系统的稳定性2、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Emax,衡量过渡过程动态准确性3、回复时间Ts衡量控制系统快速性4、余差描述静态准确性的指标 一阶自衡非振荡过程的特性参数有哪些(过程特性的一般分析)?各有何物理意义?答:一阶自衡非振荡过程的特性参数有K、T、To K:放大系数T:时间常数To:纯滞后时间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常规控制的基本控制规律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常规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P积分控制I和微分控制D各种控制规律的特点:1、比例控制规律,控制速度很快,输出输入成正比,不具备消除偏差的性质是有差调节。2、积分控制规律:输出与偏差的积分成正比,控制速度较慢主要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3、微分控制规律:输出与偏差变化速度成正比,有超前控制的有点,不能消除余差 工业实际使用的控制规律主要有哪几种?试分别简述它们的适用场合。答:工业生产实际中使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P,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 三种1、液位、一般要求不高,用P或PI控制规律2、流量:时间常数小,测量信息中夹杂有噪音,用PI或加反微分3、压力:液体介质的时间常数小,气体介质的时间常数中等,用P或PI。4、温度和成分分析:容量滞后较大宜用PID控制规律。 什么是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两者有什么关系?系统设计时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流量特性?答:理想流量特性:控制阀两端压差恒定时的流量特性为理想流量特性,又称固有流量特性。工作流量特性是指控制阀的相对开度与相对流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工作流量特性。理想流量特性:是工作流量特性的理想化模型 何为串级控制?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并指出它在结构上与简单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两个控制器想连接组成,其中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与简单控制系统的区别:1、串级控制系统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2、主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3、串级控制系统的主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它们与控制阀的开关形式有关系?答: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作用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工艺安全要求在选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后,按照使副回路构成副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因此,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式与副对象特性及控制阀的气开气关有关,其选择方法与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方法相同,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式的选择完全由工艺情况确定,而与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及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式完全无关,即只需根据主对象特性,选择与其作用方向相反的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1、开环控制系统2、闭环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选择方法:1、选择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2、选择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把用来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作变量。控制阀的组成: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OS的作用可表现为: 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 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 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

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 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3、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处理机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问题、I/O设备管理问题、文件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 4、OS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虚拟性(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c. 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特征为前提的。 5、并行和并发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少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各主要功能下的扩充功能 a. 处理机管理功能: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 b. 存储管理功能: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空*1分=20分) 1、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 2、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可使用_系统调用(或程序接口、编程接口) __接口来请求 操作系统服务。 3、进程在内存中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执行、阻塞。 4、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4条准则是: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 等待_。 5、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也不可并发执行的原子操作称为_原语(或原子操作)。 6、在FCFS调度中,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 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带权周转时间(即响应比)是_3_ o &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若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变为先 来先服务(或FCFS —调度算法。 9、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表是用来指出进程的逻辑页号与内存物理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10、已知某页式管理中页长为2KB/页,逻辑地址为2500处有一条指令,问:该指令的页号为_匚_,页内地址为452 o 11、按存取控制属性分类,可将文件分为只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写文件_三类。 12、操作系统的五大主要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_、用户接口。 13、设A进程正在执行,突然被更高优先权的B进程抢占了CPU,则A进程应转入_就绪__队列。 14、在记录型信号量中,某进程在执行一 Signal (或V)一原语时可能会唤醒 另一个阻塞进程(用英文标识符作答)。 15、页式存储管理中,记录逻辑页号到物理块号映射关系的数据结构称为一页_ 表,该表的长度是由进程大小和_页面大小(或页长)_共同决定的。 16、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它的进程控制块(或PCB )存在,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 是它的I作业控制块(或JCB )存在。 17、进程运行时因为时间片到而转向_就绪_态,因等待事件或资源而转向_阻塞_ ^态。 18、若无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则_就绪_队列必为空。 19、在分页存储管理中,地址结构由页号P和位移量W组成,地址转换时页号P 与页 表长度L进行比较,如果P_大于等于(或三)_L,则产生越界中断。 20、抢占式调度的开销比非抢占式调度的开销大, 21、某页式存储系统中,地址结构的第0到11位表示页内偏移量,第12到15 位表示页号,则进程的页长为_4_KB,最多允许有_16—页。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考试题及解答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关于反馈正确的说法是:( D )。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 C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D .反馈是输出以不同的方式对系统作用 2. 对于控制系统,反馈一定存在于( B )中。 A .开环系统 B .闭环系统 C .线性定常系统 D .线性时变系统 3. 闭环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是( C )。 A .测量系统输出的过程 B .检测系统偏差的过程 C .检测偏差并消除偏差的过程 D .使系统输出不变的过程 4. 某典型环节的 5. 传递函数是Ts s G 1 )(=,则该环节是( B )。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微分环节 D .比例环节 6. 关于叠加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对于作用于系统同一点的几个作用才能用叠加原理求系统的总输出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C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系统 D .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系统 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523 +s ,则其时间常数和增益是( C )。 A .2,3 B .2,32 C .52,53 D .25,23 8. 设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e s s τ-?+1 21,则该系统可看作是由( A )串联而成。 A .惯性环节和延时环节 B .比例环节、惯性环节和延时环节 C .惯性环节和导前环节 D .比例环节、惯性环节和导前环节 9. 以下传递函数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C )。 A . 231 22 +++s s s B . 231 2 ++s s C .1 1 2++s s D .1 122+++s s s 10. 以下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正确的说法是( C )。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杭电《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5月25号 序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实验名称: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指导教师:尚群立 学生姓名:俞超栋 学生学号:09061821

实验一、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二.实验设备 AE2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PC机,DCS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系统结构框图 单容水箱如图1-1所示: Q2 图1-1、单容水箱系统结构图 四、实验原理 阶跃响应测试法是系统在开环运行条件下,待系统稳定后,通过调节器或其他操作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已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各参数。 图解法是确定模型参数的一种实用方法。不同的模型结构,有不同的图解方法。单容水箱对象模型用一阶加时滞环节来近似描述时,常可用两点法直接求取对象参数。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1,出水量为Q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出水阀

h1( t ) h1(∞ ) 0.63h1(∞) 0 T V 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式中,T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 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 2*C ,K=R 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R 1、R 2分别为V 1、V 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令输入流量Q 1 的阶跃变化量为R 0,其拉氏变换式为Q 1(S )=R O /S ,R O 为常量,则输出液位高度的拉氏变换式为: 当t=T 时,则有: h(T)=KR 0(1-e -1)=0.632KR 0=0.632h(∞) 即 h(t)=KR 0(1-e -t/T ) 当t —>∞时,h (∞)=KR 0,因而有 K=h (∞)/R0=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 式(1-2)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1-2所示。当由实验求得图1-2所示的 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 图 1-2、 阶跃响应曲线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功能: 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 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提高了OS的可靠性 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 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 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 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 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 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 2.并发性; 3.独立性; 4.异步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1.执行状态; 2.就绪状态; 3.阻塞状态; 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 进程间的约束关系: 1.互斥关系 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操作系统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 1.说明分布式系统相对于集中式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什么? 答:相对于集中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的优点:1)从经济上,微处理机提供了比大型主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2)从速度上,分布式系统总的计算能力比单个大型主机更强;3)从分布上,具有固定的分布性,一些应用涉及到空间上分散的机器;4)从可靠性上,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如果一个极强崩溃,整个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行;5)从前景上,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计算能力可以逐渐有所增加。 分布式系统的缺点:1)软件问题,目前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太少;2)通信网络问题,一旦一个系统依赖网络,那么网络的信息丢失或饱和将会抵消我们通过建立分布式系统所获得的大部分优势;3)安全问题,数据的易于共享也容易造成对保密数据的访问。 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的存在和人们共同工作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这种信息共享必须是以一种方便的形式进行。而不受地理或人员,数据以及机器的物理分布的影响 2.多处理机系统和多计算机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叫多处理机系统,不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为多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在多处理机系统中,所有CPU共享统一的虚拟地址空间,在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计算机有它自己的存储器。 多处理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基于总线的多处理机系统包含多个连接到一条公共总线的CPU以及一个存储器模块。基于交换的多处理机系统是把存储器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通过纵横式交换器将这些存储器模块连接到CPU上。 多计算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系统。在基于总线的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CPU都与他自身的存储器直接相连,处理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这样的共享多重访问网络彼此相连。在基于交换的多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之间消息通过互联网进行路由,而不是想基于总线的系统中那样通过广播来发送。 3.真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必须有一个单一的、全局的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管理必须处处相同。文件系统相同。使用相同的系统调用接口。 4.分布式系统的透明性包括哪几个方面,并解释透明性问题对系统和用户的重要性。 答: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透明性是指它呈现给用户或应用程序时,就好像是一个单独是计算机系统。 具体说来,就是隐藏了多个计算机的处理过程,资源的物理分布。 具体类型:

过程控制工程章复习资料孙洪程著

(i 第二章思考题及习题 2.1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些什么特点 ? 答:串级控制方案具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单回路控制系统所没有的优点。 因此,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一般都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好。 (1)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2)串 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2.2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而与其他环节无 关? 答: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要根据主环所包括的各个环节的情况来确定。主环内包括有主控制器、副 回路、主对象和主 变送器。控制器正、反作用设置正确的副回路可将它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 看待。这样,只要根据主对象与主变送器放大倍数的符号及整个主环开环放大倍数的符号为 “负”的要求。 即Sign{ G oi (s )}Sign{ G o2(s )}Sign{ G mi (s )}Sign{ G ci (s )}=-1就可以确定主控制器的正、 反作用。实际上主变送 器放大倍数符号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的,再考虑副回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因此主控制器 的正、反作用实际上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正”时,主控制器应选 “负”作用;反之,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负”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 2.3串级控制系统的一步整定法依据是什么 ? 答: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主变量是工艺的主要操作指标,直接关系到 产品的质量,因此对 它要求比较严格。而副变量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对副变量本身 没有很高的要求,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整定时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副环上,只要主变量达 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可。此外对于一个具体的串级控制系统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主、副控制器的放大 倍数是可以互相匹配的,只要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 K ci 与K ci 的乘积等于K s (K s 为主变量呈4: 1衰减 振荡时的控制器比例放大倍数 ),系统就能产生 4: i 衰减过程(下面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证明 )。虽然按照 经验一次放上的副控制器参数不一定合适,但可通过调整主控制器放大倍数来进行补偿,结果仍然可使主 变量呈4: i 衰减。 2.4试证明串级控制系统中,当干扰作用在副环时,只要主、副控制器其中之一有积分作用就能保证 主变量无余差。而 当干扰作用于主环时,只有主控制器有积分作用时才能保证主变量无余差。 答:从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i. 当干扰作用在副环时,副环在干扰下的输出可如下计算: 并假定f (t )为单位阶跃干扰,则 F ( s )=i/s ,运用终值定理可得:G V (S) K V ;G O 2(S) K 02 T 02 s) ;G m2 (S) K m2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虚拟机:在裸机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层新的操作系统的软件,就变成了功能更为强大的虚拟机或虚机器。 操作系统的目标:1. 方便性2. 有效性3. 可扩充性4. 开放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作扩充机器)。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人工操作方式的特点: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独占性;串行性。缺点:计算机的有效机时严重浪费;效率低 脱机I/O方式的主要优点: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自动性; 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原理: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可提高存和I/O设备利用率;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1)处理机管理问题(2)存管理问题(3)I/O设备管理问题4)文件管理问题(5)作业管理问题 分时系统: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时间片: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特征的比较: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对处理机管理,可归结为对进程的管理:进程控制(创建,撤消,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互斥,同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分配(最基本);存保护;地址映射;存扩充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分配;设备处理(相当于启动);缓冲管理;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文件保护。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无结构OS;模块化OS结构;分层式OS结构 模块化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是由按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某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规定好模块之间的接口。 微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通信管理-I/O设备管理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最基本);并发性;异步性;独立性;结构特征(程序段,数据段,进程控制块PCB) 进程的基本属性: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进程控制块的基本组成: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的状态;进程调度所需信息;进程控制信息。进程控制一般是由操作系统的核中的原语来实现 临界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等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进行使用的资源。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整理版本

操作系统复习 第一章概述 1、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及基本功能; 2、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 第二章进程管理 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运行); 2、进程的概念、特征、基本状态及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 3、PCB的概念、前趋图与进程图; 4、原语的概念及进程控制原语的种类; 5、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概念、临界资源与临界区的概念; 6、信号量及其应用; 7、线程的概念及种类、引入线程的目的;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调度的层次与作用; 2、常用调度算法及计算; 3、死锁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 4、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 5、银行家算法及计算; 第四章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的目的及功能; 2、重定位的概念及方法; 3、内碎片与外碎片; 4、常用分区分配算法及对应的空闲区排列方式; 5、基本分页(分段、段页式)的概念、页(段)表的作用、地址变换; 6、分页与分段的区别、各自的优缺点; 7、快表的作用、内存访问时间的计算; 8、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基本特征及关键技术; 9、页面置换算法、缺页率计算、LRU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抖动、Belady异常、缺页中断; 第五章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任务、功能及目标; 2、I/O设备的分类,设备、控制器及通道的关系; 3、通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I/O控制方式及推动发展的因素、各自适用的场合及设备类型; 5、缓冲区的概念、分类及引入目的; 6、I/O软件的层次、各层主要功能、设备独立性的概念; 7、SPOOLING技术的概念、作用及SPOOLING系统的组成; 8、磁盘访问过程及访问时间的确定、块号与柱面、磁道、扇区号的对应关系、磁盘调度算法及其计算;扇区的优化; 第六章文件管理 1、文件系统的组成、功能; 2、打开、关闭操作的目的; 3、文件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分类; 4、FAT表的作用、FAT表大小的计算;

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2)

1、试述串级控制系统的的工作原理,它有哪些特点? 2、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经运行后发现扰动主要来自燃料流量波动,试设计控制系统克服之,如果发现扰动主要来自原料流量波动,应如何设计控制系统以克服之?画出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控制系统框图。 3、为什么一些液位控制系统中,减小控制器的增益反而使系统出现持续震荡,是从理论角度分析之。 4、液位均匀控制系统与简单液位控制系统有什么异同?那些场合需要采用液位均匀控制系统? 5、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中,副被控变量是炉膛温度,温度变送器的量程都选用0--500℃,控制阀选用气开阀。经调试后系统已经正常运行,后因副回路的的温度变送器损坏,该用量程为200--300℃的温度变送器,问对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 6、题5中,如果损坏的是主回路温度变送器,问改用量程为200--300℃的温度变送器,对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 7、某反应器由A和B两种物料参加反应,已知,A物料时供应有余,B物料可能供用不足,他们都可测可控。采用差压变送器和开方器测量它们的流量,工艺要求正常工况时,Fa=300Kg/h,Fb=600Kg/h,拟用DDZ-III型仪表,设计双闭环(相乘方案)控制系统,确定乘法器的输入电流,画出控制系统框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8、题7中,控制系统已正常运行,后因两台差压变送器均损坏,改用相同量程的变送器(注:量程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试问控制系统应作什么改动?为什么? 9、什么情况下前馈控制系统需要设置偏置信号?应如何设置? 10、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原采用出口温度和燃料油流量的串级控制方案,为防止阀后压力过高造成脱火事故,是设计有关控制系统,说明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1. 调节器的Kc值愈大,表示调节作用(),Ti值愈大,表示积分作用(),Td值愈大表示微分作用()。答案:越强;减弱;增强。 2. 选择控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干扰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答案:增大;减小。 3. 过程控制系统设置的目的,有()、()和()三类。 答案:定值调节;随动调节;程序调节。 4. 简单控制系统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答案:调节对象;调节器;调节阀;检测变送器 5.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答案: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 6. 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的作用的确定是依据( )。 答案: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 二、是非题 1. 对纯滞后大的调节对象,为克服其影响,可以引入微分调节作用来克服。 答案:╳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 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 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 有限等待时间 有限响应时间 用户控制 可靠性高 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实时时钟管理 (2)连续的人—机对话 (3)过载 (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 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2.2 作业有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各有什么功能? 答:作业由三部分组成: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 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作业说明书则体现了用户的控制意图 *2.9 为什么说分时系统没有作业的概念? 答:因为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得到的时间片有限,用户的程序和数据信息直接输入到内存工作区中和其它程序一起抢占系统资源投入执行,而不必进入外存输入井等待作业调度程序选择。因此,分时系统没有作业控制表,也没有作业调度程序。 3.1 PCB表(运行队列只有一个) 3.2 一个概念可再入程序(纯代码,执行过程中自身不改变) 3.3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运行的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就绪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等待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答:在单处理系统中,处于运行态的进程最多为1个,最少0个;就绪进程最多N-1个,最少0个;处于阻塞的进程最多N个,最少0个。

3.4 有没有这样的状态转换,为什么? 等待—运行;就绪—等待 答:没有等待到运行,只能等待 就绪;也没有就绪到等待,只能运行—>等待3.5 一个状态转换的发生,是否一定导致另一个转换发生,列出所有的可能答:就绪到运行 3.6 司机与售票员之间的关系 3.7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3.8 读者写着问题 3.9 已知一个求值公式(A2+3B)/(B+4A),若A、B已赋值,试画出该公式求值过程的前趋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P、V操作描述它。 3.10 在单处理机的分时系统中,分配给进程P的时间片用完后,系统进行切换,结果调度到的仍然是P。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形吗?如果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有可能。例如,若在进程P时间片用完后,被迫回到就绪队列时,就绪队列为空,这样进程P就是就绪队列中唯一的一个进程,于是调度程序选中的进程必定是P。又如在按优先级调度的程序中,就绪对列按进程的优先级排列,在进程P时间片用完之后回到就绪队列时,若其优先级高于当前就绪队列中的其他进程,那么再次被调度。 3.11 设有一个发送者进程和一个接收者进程,其流程图如图所示。S是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信号量,mutex是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信号量。试问流程图中的A、B、C、D四个框中应填写什么?假定缓冲区有无限多个,s和mutex的初值应为多少? A:P(mutex) B:V(mutex) C:P(s) D:P(mutex) s=0,mutex=1 发送者进程

2014杭电,过程控制复习

1. 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哪些?请结合下图解释各种品质指标的含义。 2. 已知某换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温度θ ,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Q 。在蒸汽流量作阶跃变化 时,出口温度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该过程通常可以近似作为一阶滞后环节来处理。试估算该控制通道的特性参数K 、T 、τ,写出该控制通道的动态方程。如果采用PI 控制策略,P 、I 参数应如何确定? 3. PID 调节器的参数δ、I T 、D T 对控制性能各有什么影响? 4. PID 的参数整定方法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工作? 5. 如图所示,为精馏塔塔釜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若工艺上不允许塔釜液位被抽空,试确 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图 :精馏塔塔釜液位控制系统 6. 如图2所示为精馏塔提馏段温度与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生产要求一旦发生事故, 应立即关闭蒸汽供应。求:

(1)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3)选择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图 2精馏塔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7.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汽-水平衡关系,故汽包液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当液 位过低时汽包中的水容易烧干引起生产事故,因此 设计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 (1)指出图中LT、LC、M各是什么仪表,分别起什么 作用。 (2)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3)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量、控制量、及扰动因素各是 什么? (4)确定M的气开、气关形式和LC的正反作用方向。 8.在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除了要对蒸汽温度进行控制之外,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 正常进行,还要对气包液位及蒸汽压力进行控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根据工艺流程图,请指明阀1、2和3的作用方式以及三个调节器的作用方向。 9.在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储液罐,用于存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者作为缓 冲器,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进出储液罐的物料需平衡,以维持液位在某一高度,下图即为一液位控制系统,要求液位维持在某一给定值上下,并保证物料不溢出,试设计该控制系统:画出系统工艺流程图,方框图,确定被控参数、控制量、主要扰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及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操作系统复习整理提纲

第2章操作系统硬件环境 2.1.2处理机状态 1.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1)特权指令:是指在指令系统中那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 (2)用户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只有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系统所有指令(包括非特权和特权)。 (3)指令系统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2.处理机状态 (1)多数系统将处理机工作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 (2)管态:一般指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时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特权级别,又称为特权态(特态)、 系统态。 (3)目态:一般指用户程序运行时的状态,具有较低的特权级别,又称为普通态(普态)、 用户态。 (4)当处理机处于管态时,全部指令(包括特权指令)可以执行,可以使用所有资源,并具 有改变处理机状态的能力。 (5)当处理机处于目态时,就只有非特权指令能执行。 (6)特权级别越高,可以指向的指令集合越大,而且高特权级别对应的可运行指令集合包含 低特权级的可运行指令集。 第3章操作进程与进程的管理 3.1进程的引入 1.引入目的:为了解决不可再现性引入(PCB)进程控制器来解决。 3.1.4多道程序设计 2.多道程序设计 (1)定义: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 的内存并运行。 (2)例题:P53 3.2进程 3.2.1进程概念 1.进程定义: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在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1)程序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成为进程。 (2)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所发生的活动。 (3)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 (5)进程是可以和别的计算并发执行的计算。 2.程序与进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程序是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指令的有 序序列,它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2)进程可以执行一个或几个程序。 (3)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程序则不是。 (4)程序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护,而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联系:进程是具有结构的。 3.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杭电自动控制原理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第一题(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控制系统中,直接改变控制变量的装置称为控制器或控制元件。(×) 2.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 何影响。(×) 3.状态空间描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4.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对应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5.阻尼比为0的二阶系统称为临界阻尼系统。(×) 6.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7.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ω=时,开环幅相8.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 特性曲线(Nyquist图)从实轴开始。(√) 9.PI控制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方式。(×) 10.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由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两部分构成。(√)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反馈控制就是采用负反馈并利用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 12.只有当系统中所有元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这系统才称为非线性控制系 统。(×) 13.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14.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阻尼比越大,则超调量越大。(×) 15.对于Ⅱ型系统,稳态时能准确跟踪斜坡输入信号,不存在误差。(√) 16.若线性控制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则 称系统稳定。(√) 17.频域分析法是利用闭环频率特性研究系统性能的方法。(×) 18.绘制系统Bode图时,低频段曲线由系统中的比例环节(放大环节)和积分环节决定(√) 19.PD环节控制是一种相位滞后校正方式。(×)

过程控制复习资料全

过程控制系统课后习题解答(不完全版注:红色为未作答题目) 1.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哪些类型的被控量?答:被控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的物流性质和操作条件的信息。如: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液位、物性、成分。 1.2过程控制系统有哪些基本单元组成?与运动控制系统有无区别?答:被控过程或对象、用于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的检测仪表和变送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报警保护盒连锁等其他部件构成。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是多样的,而运动控制系统是某个对象的具体控制。 1.3简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发展。答:特点:被控过程的多样性,控制方案的多样性,慢过程,参数控制以及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计算机监控系统(SCC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标准信号为4~20mA 的DDZ Ⅲ型仪表、DCS 、PLC ;八十年代以来,DCS 成为流行的过程控制系统。 1.4衰减比η和衰减率Ψ可以表征过程控制系统的什么性能?答:二者是衡量震荡过程控制系统的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 1.5最大动态偏差与超调量有何异同之处?答:最大动态偏差是指在阶跃响应中,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偏差量,一般表现在过渡过程开始的第一个波峰,最大动态偏差站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二者均可作为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2.2通常描述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有哪些?答: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方法。 2.4单容对象的放大系数K 和时间常数T 各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从物理概念上加以说明,并解释K ,T 的大小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答:T 反应对象响应速度的快慢,T 越大,对象响应速度越慢,动态特性越差。K 是系统的稳态指标,K 越大,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动态特性越好。 2.5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扰动发生的地点与测定被控参数位置有一段距离,产生纯滞后时间。附:常见的过程动态特性类型有哪几种?各可通过什么传递函数来表示?答:(1)单容对象动态特性(有自平衡能力),用一阶惯性环节表示传递函数(s)1 K G s τ=+;(2)无自平衡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重点题型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使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比硬件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支持。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 2)共享 3)虚拟 4)异步 4.分时系统的概念 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PU时间)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实现多个用户分享同一台主机的操作系统。 5.分时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个) 1)及时接收 2)及时处理 6.并发性的概念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事件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的交替执行。 7.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和并发执行的特征 顺序执行的特点: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

1)、间断性(失去程序的封闭性) 2)、不可再现性 任何并发执行都是不可再现 3)、进程互斥(程序并发执行可以相互制约) 8.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为了使参与并发执行的每个程序(含数据)都能独立的运行,在操作系统中必须为之配置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称为进程控制块(PCB)。系统利用PCB来描述进程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过程,进而控制和管理进程。 9.进程的组成部分 进程是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组成的,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便构成了进程实体(又称进程映像)。 10.进程的状态(状态之间的变化)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以执行,相应的,他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执行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为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已经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到就绪状态;如果因为发生某事件而使进程的执行受阻(如进程请求访问临界资源,而该资源正在被其它进程访问),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有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获得了资源后,转变为就绪状态。 11.进程同步的概念 进程同步是是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简单的说来就是: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 12.PV原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