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不能站稳,或兼见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状。

一、护理评估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证(风痰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舌苔白腻或黄,脉弦滑。...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肾精不足证(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眩晕目花,或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

手足心热,口干,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偏阴虚者,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弱。...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痰浊内蕴证(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胸闷恶心),纳呆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脉濡滑)....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瘀血阻络证: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者可闭圉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1、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因以及发作时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当患者出现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时,警惕发生中风的可能。

4、特别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头痛、视力、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恶心、呕吐、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四)饮食护理

1、肝阳上亢型饮食宜请谈,低盐素食为佳.

2、气血亏虚型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及血肉有情之品。

3、肾精不足型饮食调养:偏肾阴虚者,食疗宜平肝疏风,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偏肾阳虚者,以补肾助阳为主,忌食生冷。...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痰浊内蕴型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以防助湿生痰。

(五)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的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六)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中脘、内关穴位。

3、情志护理是肝阳上亢型的重要护理措施,故要耐心劝慰患者,勿急勿躁。

4、气血亏虚者灸气海、足三里等穴,以健脾补气养血。

5、肾精不足型,肾藏精,肾劳精损,应慎房事,劳逸结合。

6、痰浊内蕴者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物.

7、瘀血阻络型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脑失所养,故应注意休息.

三、健康指导

(一)慎起居,注意劳逸结合,脑力、体力均不可过度劳累,切忌纵欲过度.避免突然或强力的头部运动,可减少眩晕的发生。眩晕病人恢复后不宜高空作业,避免游泳,乘船及各种旋转大的动作。锻炼身体,可做气功,太极拳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二)饮食宜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和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戒烟酒.

食疗方:

肝阳上亢证(风痰上扰证):1、鲜芹菜汁 1、阵压茶

气血亏虚型:1、薏米粥 2、莲子红枣粥。

肾精不足证(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