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专题-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专题-实验探究题

纵观近几年中考,实验探究题在中考中的比例逐年加大,纯知识的考查在减少,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在增加。从命题上看,一般都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问题或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热点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等方面。从试题的分布看探究型实验题和设计题比较多。

中考中对实验考查的出发点主要有:一是注重对操作过程和实验设计的考查;二是对教材中常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进行变化;三是注重对实验失败原因的剖析;四是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是都需要看清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对于间接测量型实验,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

对于探究型实验,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所考查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解题方法强调应用性和开放性,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强调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因此在解答时,一般是依据探究性活动的操作程序思考问题,注意对试题提供信息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以及对研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根据研究的对象科学选择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般探究性试题中考查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归纳法、理想模型法、猜想与假设法、数据分析法、图像法、等效法、筛选法、特殊测量法、演绎推理法等。

对于设计型实验,首先要明确试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教材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其中的异同,从而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题型1 测量型实验

【例1】(重庆)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甲乙丙丁

图专4-1

(2)如图专4-1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的步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ρ,故本题选A。(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砝码的质量为20 g、5 g,游砝所对的刻度值为2 g,则鹅卵石的质量m=20 g+5 g+2 g=27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4 ,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24 ,则鹅卵石的体积V=24 -14 =10 。则鹅卵石的密度ρ===2.7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5)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值偏小;根据ρ=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

【答案】(1)A (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7 10 2.7 (4)不变(5)相平偏大

【例2】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8 Ω。

甲乙

图专4-2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专4-2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或不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

(4)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

(5)实验小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内的信息,小明同学分析表内数据,发现该灯泡亮度增加时电阻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即测的是电源电压),应仅与小灯泡并联;②根据题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约为I===0.312 5 A,电流表应选择0~0.6 A的量程。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说明此时电路中电流很大,可能是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未移至最大阻值处。

(3)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所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所以示数为0.34 A,此时灯泡电阻R==≈7.35 Ω。

(4)根据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 V×0.34 A=0.85 W。

(5)由表格中数据知,===5 Ω,===6 Ω,==≈8.3 Ω,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增大,根据P=UI知,实际功率也增大,灯泡温度升高,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1)①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②电流表用的是0~3 A的量程(2)在闭合开关以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3)2.5 0.34 7.35 (4)0.85 (5)变大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点评】此题是“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中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及量程的选择,同时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及电阻、功率的计算,还涉及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题型2 探究型实验

【例3】(宁波)小科用如图专4-3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 Ω 1 A”,AB间接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5 Ω。

甲乙

图专4-3

【实验步骤】

①连接电路:完成图甲中的连线,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0 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P在中点附近;

③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20 Ω的定值电阻;

④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⑤断开开关,在AB间分别换接15 Ω、10 Ω和5 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25 20 15 10 5

电阻R/

Ω

电流I/A 0.12 0.14 0.16 0.20 ★

________。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①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需要重新实验。

②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发现,当AB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实验反思】①使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如图专4-4所示。

图专4-4

【实验数据】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故示数为0.26 A;

【实验反思】①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和U=IR可知,电阻两端电压随阻值的减小而减小;因此小科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是因为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②假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位置,则当AB间的阻值为25 Ω时,电源电压:U =0.12 A×(25 Ω+5 Ω)=3.6 V;

当AB间的阻值为20 Ω时,电源电压:U=0.14 A×(20 Ω+5 Ω)=3.5 V;

当AB间的阻值为15 Ω时,电源电压:U=0.16 A×(15 Ω+5 Ω)=3.2 V;

当AB间的阻值为10 Ω时,电源电压:U=0.2 A×(10 Ω+5 Ω)=3 V;

当AB间的阻值为5 Ω时,电源电压:U=0.26 A×(5 Ω+5 Ω)=2.6 V;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当AB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变小。

【答案】【实验步骤】①如图专4-4所示【实验数据】0.26 【实验反思】①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②变小

【例4】(北京)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 cm、10 cm 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意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可知,应控制物距不变,且要改变物体的高度,多次实验后分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而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却没有改变自变量“物体的高度”,反而改变了应控制的变量“物距”。故不能达到探究目的;(2)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物距不变,改变发光物体的高度,具体的改正措施:在第④步中,应当将发光物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发光物体B及其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1)没有控制物距不变,并且没有改变物体的高度(2)在第④步中,应当将发光物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B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发光物体B及其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题型3 设计型实验

【例5】(北京)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 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图专4-5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 cm,如图专4-5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 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小亮发现大于,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有关”。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所在位置的竖直距离,与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无关。

【答案】实验步骤: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将以上数据记录下来。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H,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现象:通过数据可发现,=。

由此证明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无关,所以小亮的观点是错误的。

题型4 演示实验

【例6】(多选)如图专4-6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棒ab,把它的两端跟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专4-6

A.这是研究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的装置

B.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

C.闭合开关,使导体棒ab上下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D.闭合开关,使导体棒ab左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解析】对于课本中常见的演示实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特别留心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演示实验所起的作用,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根据图示提供的情景知道,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闭合开关,使ab上下运动,由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若使ab左右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故应选B、C、D。

【答案】BCD

【例7】如图专4-7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使同一小车从斜面的相

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实验可以看出,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________,所以运动的距离________;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运动距离越________,越接近________运动。如果表面光滑到一点阻力也没有,小车将保持________状态永远运动下去。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

图专4-7

【解析】根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图,说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知道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这是本实验考查的重点。本题验证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它是在此实验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推理总结出来的。

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车运动到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从实验可以看出,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大,所以运动的距离短;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表面光滑到一点阻力也没有,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保证小车下滑到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大短小远匀速直线匀速

直线运动

1.(南平)如图专4-8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甲乙

图专4-8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

答案:(1)①B ②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在

解析:(1)①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2.(齐齐哈尔)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专4-9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专4-9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移,光屏向_______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答案:(1)照相机(2)右右能(3)完整(4)上

解析:(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题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知,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右移。由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把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光屏上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减弱;

(4)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3.(遂宁)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专4-10所示的位置。

图专4-10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时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________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__。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________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________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探究

答案:(1)同一高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控制变量法(6)B

解析:(1)要控制木块在各种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应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4)由题图可知: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进的距离越短,在光滑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木块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让小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撞击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可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选B。

4.(无锡)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断。于是他用天平、烧杯、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专4-11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图专4-11

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46 g,体积50 mL。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 g,体积是30 mL。

a.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多少?

b.分析实验数据后请判断:酒的酒精度有没有降低?

(2)小华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室取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250 mL的料酒(酒精度为11%)和水,而后将两烧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过了一

天,测得料酒和水的体积分别是232 mL和242 mL。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

答案:(1)①量杯的分度值太大,读数误差大测得的白酒体积偏小②a.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b.酒的酒精度降低(2)酒的酒精度会降低。

解析:(1)①小明的操作中,量杯的分度值太大,读数误差大,同时,白酒倒入量杯时烧杯壁上有残留,测得的白酒体积偏小;②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ρ===0.92 =>;(2)料酒蒸发的体积为250 mL-232 mL=18 mL,水蒸发的体积为250 mL-242 mL=8 mL,料酒蒸发的比水蒸发得快,可判断料酒中的酒精比水蒸发得快,所以酒的酒精度会降低。

5.(绍兴)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答案:(1)小于(2)甲和丙(3)伸长量

解析:(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发现,原长都是6 cm,拉力相同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形变的大小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就只能让弹簧长度改变,其他都不变,因为甲和丙是同种材料,只有长度不同,所以选择甲和丙。

(3)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6.(安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专4-12所示。

甲乙丙丁戊

图专4-12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g 取10 N/kg)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丙、丁(3)4

解析:(1)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图丙、丁所示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可以选用图丙、丁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3)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G-F=5 N-1 N=4 N;由=得圆柱体的体积V====;(4)由图甲、戊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G-F′=5 N-0.6 N=4.4 N,浮力=,盐水的密度:===。

7.小明用图专4-17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请你在图甲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甲乙

图专4-13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

示数。其原因可能是电阻R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4)排除故障后,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电阻R在不同电压U/V 0.5 1.0 1.6 1.9 2.5 3.0

I/A 0.1 0.2 0.3 0.4 0.5 0.6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________。

(5)小明将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 V,阻值约为10 Ω的小灯泡,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

①在增加一节干电池的同时对电路还必须进行改动的是________。

②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答案:(1)如图专4-14所示。

图专4-14

(2)断开(3)断路(4)①5 ②正比(5)①电压表选择0~15 V量程②0.3 1.14

8.(南昌)某市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员为同学们“探究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准备了以下器材: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均为10 Ω)、规格为“1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新干电池4节、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专4-15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甲乙

图专4-15

(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移到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4)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都调不到2.5 V,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让小灯泡正常发光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5)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图如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答案:(1)如图专4-16所示。(2)右(3)见图专4-17 (4)电源电压过大减少一节干电池(5)0.5

解析:(1)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测其两端电压,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其电流,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所以电压表使用0~3 V量程;由欧姆定律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I===0.25 A,所以电流表使用0~0.6 A量程。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专4-16所示。

图专4-16 图专4-17

(2)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可知滑片应滑到最右端;

(3)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图专4-17所示;

(4)4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电源电压为6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10 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当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此时灯泡两端电压最小为3 V,所以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都调不到2.5 V。让小灯泡正常发光最简便的方法是减少一节干电池(减小电源电压);

(5)电流表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 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 V×0.2 A=0.5 W。

9.如图专4-18所示,是小强“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

图专4-18

(1)小强在实验探究中,没有产生感应电流,你帮他找出其中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实验过程中,小强应注意观察磁铁的磁场方向、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和金属棒ab在磁场中的________方向。

(3)金属棒ab不动,闭合开关,当水平向左抽出磁铁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4)此次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法和转换法。

(5)针对这个实验,小强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的猜想,除此之外:

①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条即可)

②验证你的猜想的重要步骤(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关没有闭合(2)运动(3)偏转(4)控制变量(5)①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②保持磁场的强弱不变,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幅度的大小③指针偏转幅度不相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指针偏转幅度相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无关

10.(北京)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专4-19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图专4-19

答案: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功能正常的手机,一个置于小屋内部,一个置于小屋外部。打开小屋侧面电磁屏蔽玻璃的窗户,用小屋外部的手机拨打小屋内部的手机,观察是否能拨通。

(2)关闭小屋侧面的电磁屏蔽玻璃的窗户,再次用小屋外部的手机拨打小屋内部的手机,观察是否能拨通。

判断方法:如果两次都能够拨通电话,则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电磁波的作用;如果第一次能拨通电话,而第二次不能拨通电话,则说明电磁屏蔽玻璃能够屏蔽电磁波。

解析:手机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将一个开机的手机放在金属小屋内,用另一个手机拨打这个手机,通过观察这个手机能否被打通的方式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从而将问题解决。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集锦

电磁铁磁性影响因素 1、控制变量法,转化法。 2、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 3、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大头针/铁钉的数目(转换法)(看题目中给什么)谁吸的多谁的磁性最强。 4、实验中下方铁钉张开(散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5、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先标出电流的方向)。 6、把两个电磁体串联,目的是使通过他们的电流相等。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的依据是电流的热效应。 2、用到的两个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映了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法)。 4、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和电阻的的关系实验中,用此电路探究和电阻关系的好处/串联的好处: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在探究电流通过到提示产生热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实验中,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 5、结论:注意前提条件在电流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在电阻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7、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的原因:装置气密性差。 8、并联一个电阻的好处:并联分流,保证通过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9、实验中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看题目中用的什么),U型管中液体液面高度的变化。 10、用空气来做实验的好处:空气受热容易膨胀,便于实验观察。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P=UI 2、电路图: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注意要求,比如向右滑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实物图和电路图要注意对应)找错误(要求对电路图要非常的熟悉)。 3、不能多次测量求小灯泡的电阻: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电压表的量程:根据灯泡的规格(如2.5V)来判断、电池的个数。 电流表的量程:需要简单进行计算U/R P/u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此时的功率比额定功率大,还是比额定功率小(比较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还是小)要测额定电功率,滑片要向哪端移动(注意比额定电压大,还是比额定电压小)、移动时眼睛看着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三遍)、计算额定功率。 6、故障题: 短路(电流变有数,电压表没数)、断路(电压表有数,电流表没数)、连上就亮了(开关未断开)、滑动变阻器没有移到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的导线同时接在了下端两个接线柱上、电压表随灯泡亮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7、假如灯泡的测量需要大量程,大量程损坏改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8、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功率规律。 9、结论:实际电压越大,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10、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阻值处(离下接线柱最远端)(看清填左右,还是填ab):保护电路。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R=U/I 2、电路图: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注意要求,比如向右滑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实物图和电路图要注意对应)找错误(要求对电路图要非常的熟悉)。 3、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多次实验的目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物体长度 5、不能多次测量求小灯泡的电阻: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滑动变阻器的移动:看电压表 7、故障:断路(电流表没有数、电压表有数,显示电源电压、电压表和谁并联、谁断路)。短路(电流表有数,电压表没数)。选滑动变阻器:会计算(选大的)。 8、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可以做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9、三次数据相加取平均值。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 新疆巴州尉犁县第二中学芦春莉 一、实验课题名称: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控制变量法使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水和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用时间的多少。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用时较长的自然吸收热量就较多,表示吸收热量的能力就较强,即比热容较大;反之则然。(吸收热量的能力与时间成正比)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在已知不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它的质量、温度变化有关外,研究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它的吸热能力有关,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比热容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实验的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知识探究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2支(型号相同、质量相等)、试管夹、温度计、细绳、石棉网、冷水、食用油、酒精灯、火柴、秒表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七、实验原理: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主要从复习目标、知识储备、典型例题、操作步骤及精选的探究题习题专练,希望本篇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知识储备】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 【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能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例题: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汇总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汇总练习-含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初中物理模拟考试电学实验汇总测试 一.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1.小虎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额定电压为8V的小灯泡的电阻: (1)在图甲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改正错误后小虎开始做实验,某一次实验电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电阻大小是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小虎想测量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填字母“A”或“B“)。 (3)上述实验结束后,小虎添加了一个电流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上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读出此时电流表A1 的示数为I; 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小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10Ω、20Ω、30Ω、40Ω、50Ω、60Ω。

(1)小虎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是错误的,请在图乙中将这根线打上“×”,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先用1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断开开关,不更换或移动其他元件,仅将10Ω的定值电阻直接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然后再闭合开关。此时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3)利用现有器材,其他条件不改变,小虎最多能做次实验,如果题干中6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至少是V。 (4)小虎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可得出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是。 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三节新铅蓄电池申联,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如果此时闭合开关,会造成的后果是;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他的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3)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 (4)若粗心的同学少领了一只电压表,却多领了一只电流表,老师看见了就给他一个5Ω的电阻,说这样也可以测量岀小灯泡的电功率。请你根据这个小组现有的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电路图,仍然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

九年级期末复习专题:探究实验 一、重点实验模拟训练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 (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 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 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 量为m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右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花古初中)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宜宾县双谊乡花古初中陈代秀实验名称:双管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浮力存在 设计思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浮力的存在,由于大气压强和浮力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了双试管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一段封闭的长直玻璃管,内部染上颜色的小试管,烧杯、漏斗、水槽、水。 实验操作步骤: 1、将小试管插入长直玻璃管中。 2、将玻璃管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小试管会掉出来。) 3、在长直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4、将小试管底部朝下插入装水的玻璃管中。 5、将两管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清楚的看到小

试管在玻璃管中缓慢上升,直至玻璃管顶部。由此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6、在长直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7、将小试管底部朝下插入装水的玻璃管中。 5、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口,再将两管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小试管在玻璃管中缓慢上升,直至玻璃管顶部。由此可以证明浮力的存在。) 实验创新点: 1、小试管内部染色: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2、同一组器材能同时直观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浮力的存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的作用。

(完整)初中物理20个实验题

中考专题总复习:实验专题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

2012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2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力学部分 一、密度(探究和测量) 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 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 3. 2、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2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2b 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 3= g 。 (2)请按照图4a 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 图 1 a b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1)表中漏填了两个数据,请你在表中补上。 (2)根据上表数据,在图3中画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线。 (3)由数据和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4、(2010广东)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4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4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图4 图3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自然百科]为什么松树能长在石缝里?石缝中生长对于树木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松树本身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松树的树叶是针叶形,蒸发的水分也就比较少,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样可以生存。这就应了那句话,适者生存!

奇异的魔鬼三角区 百慕大三角(英语:Bermuda Triangle,又称魔鬼三角,有时又称百慕大三角洲;但此区域并不是三角洲地形,且不合语源),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390万平方公里(150万平方英里)。另有电影等以 此为名。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

大约为4500摄氏度。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通古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UTC 零时17分)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的大爆炸。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0~15百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通古斯爆炸事件距今已届满一世纪,目前当地的森林与生态环境已恢复。此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

2019-2020 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37 分 )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 10 m作一记号.选出 4 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 _______; (2) 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 和_______ 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 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 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 ______________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 A 的烛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 )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像. 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 _______和通过它的 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 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 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 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 (1)写出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 ;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 ; (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 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 _______( 填“大”或“小”) ,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 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 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 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 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 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 二、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24 分) 12.使用天平时,下列哪种原因会使测量产生误差( ) A.天平使用之前忘了调节 B.游码所对标尺的读数估计值偏小了 C.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被称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使用了游码 D.少加了一个 2 g 游码标示的质量 13.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 矿井下与煤共生一处的石块) 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 给客户.客户为了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可以检测下述物理量中的()

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模式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们课题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王海军主任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理科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着自主合作的原则,以《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为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课题呢? 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三、科研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实验教学,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那就不会辜负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本研究将使我校一线物理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七大环节、如何备课评课、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和定位。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资料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 验,探究 题 二、计 算题 三、综 合题 四、作 图题 总分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分,共?分) 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灯丝阻值在10Ω~15Ω之间,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Ω,2A”、“20Ω,1A”)两个,导线若干. (1)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小红没用电压表,但多用了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与小明的相同,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请在图3虚线框内画出她设计的电路图. ②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③写出测定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 2、如图22甲所示是小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Ω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 为10Ω和50Ω。 评卷人得分

(1)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他接下来的操是。 (2)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R1”或“R2”)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端。(填“a”或“b”) (5)检查仪器和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测量, 多次测量的目的 是:。 (6)在某次测量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适当地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同时眼睛应观察。 3、如图21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2)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进行对比。 4、如图20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读数为6V,电流表读数为0.6A。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_m。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 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 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 为℃和℃。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2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 (1)图23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4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图22 图 23 图24

23.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这可能是的原因造成的(任意写出一种原因即可),相应的解决办法是。 经过改进重新进行实验,该同学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1)在图25所示的方格纸上,以时间t为横轴,温度T为纵轴,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2)在3—7min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用水的沸点是℃。 图25 图26 (3)“炖”菜是人们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26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 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