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

1.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共2.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克。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

A.Mg、Na、Al B.Zn、Na、Fe

C.Zn、Na、Al D.Cu、Na、Al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随

压强变化的关系

B.将等质量的镁片

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

硫酸中

C.MnO2对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的影响

D.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加水稀释

A.A B.B C.C D.D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

A镁粉铁粉稀硫酸

B N2O2灼热的铜网

C稀盐酸MgCl2KOH溶液

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

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5.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

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

D.浓盐酸敞口放置

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

B KCl加入,加热

C NaCl过量盐酸,蒸发

D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8.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u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u(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C HNO3溶液H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A.A B.B C.C D.D

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

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

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

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

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

1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 H2O油污活性炭振荡、搅拌

B空气甲醛过量焦炭通过焦炭净化器

C CO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的干燥管

D NaNO3溶液Na2CO3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4.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15.分离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得到三种纯净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钠、稀硝酸 D.水、氢氧化钾、盐酸

16.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C.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17.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A B.B C.C D.D

18.除去下列各物质(其中A、B、C为溶液)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编号物质(或溶液)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

A NaCl CaCl2过量Na2CO3溶

过滤

B KNO3NaCl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再过滤

C FeSO4CuSO4过量铝粉过滤

D CO2CO点燃

A.A B.B C.C D.D

19.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A.85% B.80% C.75% D.70%

20.下列有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时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21.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 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B 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有关

C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

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

A.A B.B C.C D.D 2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 CO2足量NaOH溶液

B KCl KClO3MnO2,加热

C NaCl Na2CO3过量盐酸,蒸发

D O2H2O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23.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Y、M两两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B.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C.Y可能是稀盐酸

D.N转化为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4.下列实验与图像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5.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浓盐酸

B .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

C .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 .电解水

二、流程题

26.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 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Fe 2(SO 4)3、CuSO 4及 H 2SO 4. 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所得溶液反应,制取还原铁粉并回收铜. 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 2(SO 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 Fe 2(SO 4)3+y Fe ═z FeSO 4,其中 x 、y 、z 为化学计量数,z 的值为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_____.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 (5)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6)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FeCO 3FeO

Fe ,实际作还原剂

的是 CO . 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CO 3

加热

FeO+CO 2↑

②_____.

27.电子工业常用 30%的 FeCl 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路板。人们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 CuCl 2、FeCl 2 和 FeCl 3)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 FeCl 3溶液,设计如图实验流程。已知:322FeCl Fe 3FeCl +=

(1)操作②、④的名称是 __; (2)滤渣中所含物质是 ___;

(3)在工业生产中,步骤⑥的通常做法是向 B 中通入氯气,而在实验室向 B 中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工业完成步骤⑥的反应属于 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室完成步骤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8.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9.某校兴趣小组欲利用10 g ZnC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固体,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1)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中的物质有_____。

(2)加入过量的Y有两个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一是_____,二是_____。

(3)操作Ⅰ、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

(4)操作Ⅲ包含蒸发浓缩、_____、过滤。

(5)若最终得到的固体Cu是1.28g,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0.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相同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种。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Fe3+Cu2+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

(4)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铜不与盐酸反应。设2.3g铁、铝、钠,镁、锌与酸反应分别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m、n、a、b

Fe +2HCl== FeCl2+H2↑

56 2

2.3g x 56/2.3g=2/x x=0.082g

2Al+6HCl==2AlCl3+3H2↑

54 6

2.3g m

54/2.3g=6/m m=0.26g

2Na+2HCl== 2NaCl+H2↑

46 2

2.3g n 46/2.3g=2/n n=0.1g

Mg+2HCl== MgCl2+H2↑

24 2

2.3g a 24/2.3g=2/a a=0.19g

Zn+2HCl==ZnCl2+H2↑

65 2

2.3g b 65/2.3g=2/b b=0.07g

选C

点睛:混合物生成氢气的能力吧介于相混合的金属各自生成氢的范围之内

2.A

解析:A

【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B.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先反应完,而且等质量的镁比铁生成氢气多;C.MnO2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但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3.B

解析: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镁粉(铁粉)加稀硫酸。稀硫酸与镁和铁都会发生反应,故错误;

B.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正确;

C. 稀盐酸(MgCl2)加KOH溶液。稀盐酸与KOH溶液反应,而MgCl2不与KOH溶液反应,故错误;

D. NaCl(Na2SO4)加Ba(NO3)2溶液。Ba(NO3)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的硝酸钠是杂质。故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4.C

解析:C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

解度+100g)×100%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是40g, 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由于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液质量不变小。选C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5.D

解析:D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铜,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镁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然后锌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镁,固体中一定有铜;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有活泼金属,说明硫酸铜被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选D

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C

解析:C

【解析】

A、胃液的pH<7,图像应该从小于7开始逐渐增大,但最后也应该是酸性,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当稀盐酸反应完以后,氢氧化钠溶液才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错误;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足量同种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在开始的相等时间内,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故选C。

7.B

解析:B

【解析】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引入新的杂质;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盐酸有挥发性,过量盐酸可通过蒸发除掉;D氧气不与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选B

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D

解析:D

【解析】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操作应简便易行;经济上合理,要求不能利用价格昂贵的物质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物质;根据以上要求,分析每个方案;分析时可首先判断理论上是否可行,然后再考虑操作上的可

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解:A、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中需要加热不够简便,且使用氢氧化钠制取碳酸钠,经济上不合理;故A不正确;

B、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不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为解答理论上正确所需要的知识基础,熟悉常见物质的用途则为经济上合理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9.B

解析:B

【解析】

A、Fe是活泼金属,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亚铁,铜不与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铜;

B、Cu(OH)2固体,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铜会被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铜;

C、HCl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过滤溶液中溶质只有硝酸;

D、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将气体干燥,得纯净的一氧化碳。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Ca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过量的Na2CO3溶液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B

解析:B

【解析】A 、氧气与硫反应可得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水,水电解可得氧气,故正确;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无法转化为一种物质,且能生成氧气,故错误;

C 、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可得氧气,碳与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可得二氧化碳,故正确;

D 、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水,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故正确。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银,将a g 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 3和Cu(NO 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反应顺序是,锌先与盐溶液反应,锌完全反应后,如果硝酸银或硝酸铜有剩余,铁在与两溶液反应;①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②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反应中金属的质量关系如下:

3322AgNO +Zn =Zn NO +2A 6()g

5216

3232Cu NO +Zn =()()Zn NO +Cu

6564

3232Cu NO +Fe =()()Fe NO +Cu

5664

【详解】

A 、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银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当锌和硝酸铜的质量远远大于铁和硝酸银的质量时,滤渣的质量会小于ag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 ,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 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 、Cu 、Fe ,由于锌先反应,锌可能剩余,也可能反应完;

D. 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硝酸银有剩余,硝酸铜没反应,锌和铁都反应完,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银离子,四种金属阳离子。选A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

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3.A

解析:A

【解析】

A、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异味,但不能除油污;B通过焦炭净化器能将空气中的甲醛吸附;C 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因而可用于吸水,而且由于不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一氧化碳;D,适量的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钠,符合除杂要求。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A

解析:A

【解析】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点燃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棉纤维,因此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钾,因此利用氢氧化钙可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正确;B、出行多乘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时,能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完全正确,错误;C、铁、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钙元素是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②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③油脂虽然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是也不能大量摄入油脂,要适量摄取,以保持身体健康;不完全正确,错误;D、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小;③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完全正确,错误。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氯化铁、氯化纳、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得硫酸钡沉淀;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将氢氧化铁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蒸发结晶得氯化铁固体;将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蒸发结晶得氯化钠固体;选B

点睛:分离物质要求分开后还要得到原物质。

16.B

解析:B

【解析】A黄铜渣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锌、氧化锌都反应生成硫酸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滤液A中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三种溶质;B. Ⅰ、Ⅱ中的操作目的都是将溶液与固体分离,均包含过滤;C.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参加反应的的硫酸铜的质量小于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 溶液C是析出晶体得到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B;选B

点睛:同种溶质、同种溶剂、同种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7.A

解析:A

【解析】

A,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比铁反应快,先反应完,由于镁和铁足量,与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盐酸决定,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一样多,符合题意;B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因溶剂增多,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时,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而减小,加热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时,会有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D、碳和氧气反应时,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反应中气体的分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8.B

解析:B

【解析】

A、Na2CO3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会引入新的杂质,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降温时硝酸钾析出,而氯化钠不析出,过滤可得硝酸钾晶体,选项正确;

C、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铝和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能反应,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所以二氧化碳中含少量一氧化碳时不能被点燃,无法用点燃的方法除掉一氧化碳。选B

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9.C

解析:C

【解析】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设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x,则

12g×x×163

160

×100%=12g-9.3g,解得x=75%。故选C。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见随着氯化钾的质量增加,氧

气的质量增加,Δ3222KClO 2MnO 24514KCl +3O 996

,且质量比为: 149:96=49.7:32,不符合质量

比关系,错误;

B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见随着氯酸钾反应的质量增加,

氧气的质量增加,Δ3222KClO 2MnO 24514KCl +3O 996

,且质量比为:245:96=24.5:32,符合题

意,正确;

C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氨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氧气的生成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错误;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固体混合物质量的减少,氧气的质量增加,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错误。故选B 。

21.D

解析:D 【解析】

A 、铁钉在水中不能生锈,与水和氧气接触时容易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 、打开瓶盖时,气压减小,液体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气压减小时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 、把质量、形状相同的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和汽油中,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情况可以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时,由于使用的是不同的酸,因此无法比较两种金属的活泼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

22.B

解析:B 【解析】

A 、CO 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B 、KClO 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 、Na 2CO 3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B 。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3.A

解析:A

【解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铁能转化成铁,盐酸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N 会转化成铁,则N 是氧化铁,Y 能与铁

和氧化铁反应,则Y是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X、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A、X、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Y是稀盐酸,三者之间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B、由上述分析,X不一定是碳酸钠溶液,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错误;C、 Y一定是稀盐酸,错误;D、 N转化为铁的反应,但是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不是置换反应,错误。故选A。

24.D

解析:D

【解析】A、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不会减小到零,错误;B、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错误;C、稀硫酸的pH值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值大于7,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所以pH值应该从小于7逐渐变成大于7,错误;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继续溶解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正确。故选D。

25.C

解析:C

【解析】A. 加水稀释浓盐酸,酸性变弱,pH变大,但是稀释过程为物理变化,混合物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个数不变;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固体的质量会增大;C. 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D.水的质量增加,酸的浓度减小,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二、流程题

26.过滤玻璃棒 Fe+CuSO4=Cu+FeSO4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

3+Fe═3FeSO4 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 FeO+CO 高温

Fe+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 Fe2(SO4)3+y Fe═z Fe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为:Fe2(SO4)3+Fe═3 FeSO4,其中 x=1、y=1、z=3,所以z 的值为 3;

(2)操作Ⅰ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3)步骤Ⅰ铁屑和硫酸铜能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4)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由于铁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而硫酸铁和

铁能够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

(5)由于提示是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说明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而反应物硫酸亚铁,对应的生成物为碳酸亚铁,说明反应物含有碳酸盐或者是碳酸(一般没有用碳酸做反应物的,因为其不稳定,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等)。由于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需要满足“有酸可不溶,无酸需都溶“。而硫酸亚铁是可溶性盐,所以加入的碳酸盐也应该是可溶,所以该试剂可以是 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

(6)②是生成的氧化亚铁和实际做还原剂的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FeO+CO 高温

Fe+CO2。

27.过滤铁和铜化合反应22232

2FeCl+H O+2HCl=2FeCl+2H O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流程图可知,通过操作②和操作④可得到滤渣和固体A,使混和液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故操作②和操作④的名称都是过滤;

(2)从废腐蚀液(含有 CuCl2、FeCl2 和 FeCl3)中回收铜,故加入的过量X是铁,铁可以置换CuCl2的铜,同时生成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生成铜和过量的铁;

(3)在工业生产中,步骤⑥的通常做法是向 B 中通入氯气,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氯化铁,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在实验室向 B 中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实验室完成步骤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2

2FeCl+H O+2HCl=2FeCl+2H O。

28.明矾过滤 ac Ⅱ物理硬Ⅰ泡沫多

【解析】

【分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中较少含有或不含,将硬水变成软水较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详解】

(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故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操作①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选ac。

(2)在过滤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通常用吸附剂来吸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活性炭,故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Ⅱ,该变化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当滴加肥皂水时会出现很多的浮渣,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操作③是蒸馏,故应选用的装置是Ⅰ,经过操作③以后,经过蒸馏后可将硬水变成软

水,软水中含有的钙、镁化合物较少或没有,就会出现浮渣少,泡沫多的现象,故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泡沫多。 【点睛】

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按照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29.H 2SO 4 Zn 和Cu Zn+H 2SO 4=ZnSO 4+H 2↑ Zn+CuSO 4=Cu+ZnSO 4 玻璃棒 降温结晶 14.4%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实验流程是利用ZnCO 3和Cu 2O 的混合物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而碳酸锌不溶于水,可溶于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备硫酸锌的反应物中需要有硫酸根离子,所以图中X 的化学式为H 2SO 4,Cu 2O+H 2SO 4=CuSO 4+Cu+H 2O ,因为要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所以加入的过量Y 是Zn ,Zn+CuSO 4=Cu+ZnSO 4,所以A 中的物质有剩余的Zn 和生成的Cu 。 (2)由于加入的X 是过量的,所以加入过量的Y 有两个作用:一是Zn+H 2SO 4=ZnSO 4+H 2↑,二是Zn+CuSO 4=Cu+ZnSO 4。

(3)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Ⅰ、Ⅱ是过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4)经过操作Ⅲ后,从溶液中得到了硫酸锌晶体,所以操作Ⅲ是蒸发,包含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5)Cu 2O+H 2SO 4=CuSO 4+Cu+H 2O ,Zn+CuSO 4=Cu+ZnSO 4,最终得到的铜来自于以上两个化学反应,因为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Cu 2O 与Cu 之间的对应关系为:Cu 2O-----2Cu ,设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为x 。

2---144128Cu O 2Cu 1.28g

x 144128 1.28g

x =,解得x =1.44g 则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分数是:

1.44g

100%10g

?=14.4% 30.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4 6.7~9.1 ()()2222MgCl + Ca OH =Mg OH + CaCl ↓ 【解析】 【分析】

矿石主要成分是MgO ,含少量的Fe 2O 3、CuO 和SiO 2杂质,加入过量稀盐酸后,MgO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Fe 2O 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CuO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硅与稀盐酸不反应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分离固体和溶液用到了过滤操作;过滤后溶液A 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铜、过量的盐酸,加入熟石灰后调节溶液的pH 在6.7~9.1,得到固体C 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氯化镁不能完全沉淀,溶液B 中含有氯化镁;再加入熟石灰得到氢氧化镁,由此分析。 【详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