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电计算方法

临电计算方法
临电计算方法

序号名称额定功率(KW)数量总功率(KW)

1 空压机35 2台70

2 钢筋弯曲机 4 4台16

3 钢筋切断机

4 4台16

4 对焊机150 1台150

5 电焊机15 10台150

6 降水井水泵 4.5 16台72

7 临时抽水水泵 3 3台9

8 围挡照明灯0.25 100只25

9 小型切割机 1.5 2台 3

10 办公照明30 1 30

11 合计541

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工地施工用电负荷计算提要:根据计算出来的数值,查后面的附录表一,即可选定所需变压器的型号或判别甲方提供的变压器是否符合现场用电设备的要求

根据施工机具目录表中计划的用电总功率通过下面的简化公式:

P计=1.24kΣPa

式中:P计--计算所用的负载。

Pa--设备的额定功率。

K--全部施工用电设备所需的系数。

要求:设备总数在10台内时取K=0.75,在10-30台时取K=0.7,总数在30台以上时取K=0.6。

根据计算出的P计值,代入下面简化公式:

1.05×P计

P变=-----=1.4P计

cosφ

P变--所需变压器的容量(KVA)

1.05 --功率损失系数

cosφ--用电设备功率因子,一般建筑工地取cosφ=0.75

根据计算出来的数值,查后面的附录表一,即可选定所需变压器的型号或判别甲方提供的变压器是否符合现场用电设备的要求。

负荷计算如下

根据已知施工现场用电设备一览表,对该工程临时用电负荷计算如下:

1首先对不同设备根据他们的暂载率的不同进行容量换算。

①塔吊:查表暂载率JC=15%,本塔吊名牌功率为

Pe′=15+3.3+2.4+1.5=22.2KW

∴根据已知条件每台塔吊容量换算为:

Pc=2Pc√JC=2×22.2×√0.15=17.2KW

②对焊机:查表暂载率:JC=20%,cos=0.5

∴根据已知Se′=75KVA容量换算为:

Pex=Se′√JC×cos=75×√0.2×0.5=16.77KW

又∵本工程弧焊机容量已超过总容量15%

∴Pe′=√3 Pex=√3×16.77=29KW

③直流弧焊机

查表暂载率JC=65%,已知单台容量为Pe′=10KW,共2台。

Pe=2Pe√JC=2×10×√0.65=16.12KW

2按不同施工现场相同设备之间不同需要系数Kx为一组

查比取Kx=0.3 cos=0.6 tg=1.33

2.1 根据已知条件:塔吊为17.2KW ,卷扬机(7.5×2)=15KW

P=KxΣPe=0.3×(1.72+15)=9.66KW

Q=Ptg=9.66×1.33=12.84KVAR

2.2弧焊机械设备为一组(对焊机、直流焊机)为一组查表取

KX=保0.45cos=0.5 tg=1.73

根据已知条件,对焊机P=16 .77KW ,直流焊机P=16.2KW

P=KxΣPe=0.45×(16.77+16.2)=14.8KW

Q=Ptg=14.88×1.73=25.6KVAR

2.3拌合机共3台为一组

查表取KX=0.7 cos=0.68 tg=1.08

根据已知条件YJ132C-4共2台,Pe=5.5×2=11KW

ZC350共1台,Pe=5.5×2=20KW

P=KxΣPe=0.7×(11+20)=21.7KW

Q=Ptg=1.08×21.7=23.44KVAR

2.4常用电气设备合并共为一组(包括电锯、钢筋场地电气设备、震动器等等)查表取KX=0.7 cos=0.7×tg=1.02

根据已知上述电气设备容量:

P=KxΣPe=0.7×(3+4+4+3+1.5+4.4+4.4)=17KW

Q=Ptg=17×1.02=17.35KVAR

3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取KX=0.7 可算出施工现场负荷容量为:

P=KxΣPe=0.7×(9.66+14.8+21.7+17)=44.2KW

Q=KxΣQ=0.7×(12.8+25.6+23.4+17.35)=55.4KVAR

S=√P2+Q2=√44.22+55.42=70.9KVA

4施工现场照明负荷计算取Kx=0.1

S=KxS=0.1×70.9=7.1KVA

5变压器损耗ΔPB取ΔKP=0.02, ΔQB取ΔKQ=00.08

ΔPB=ΔKP(SJ1+SJ2)=0.02×(70.9+7.1)=1.56KVA

ΔQB=ΔKQ(SJ1+SJ2)=0.08×(70.9+7.1)=6.24KVA

ΔSR=√ΔP2R+ΔQ2R=√1.562+6.242=6.4KVA

6考虑施工现场留有不可预见的余量Kx=0.2

SJ=Kx(SJ1+SJ2+ΔSR)=0.2×(70.9+7.1+6.4)=16.9KVA

7汇总以上计算结果,该施工现场实际需要负荷容量为:

S= SJ1+SJ2+ΔSR+SJ=70.9+7.1+6.4+16.9=101.3KVA

验算结果选用315KVA变压器即可。

临水临电计算表

第四节:临水临电的使用容量估算和计划表 一、施工用水、用电量估算 1、施工用电量计算 (1)主要机械设备用电(主体结构阶段) 艺 P i 439.95=440KW 电渣压力焊机 4台 72KW ( 考虑4台同时使用) 对焊机 2 台 200KW ( 考虑2台同时使用) 艺 P 2 272KW (2)室外照明灯具 塔吊 5 台 258KW 井架 5 台 37.5KW 搅拌机 4 台 12KW( 交流电焊机 3 台 30kw 木工园盘锯 3 台 9kw 木工平刨 3 台 9kw 插入式振捣器 20 台 30KW( 平板式振捣器 3 台 9KW( 铰丝机 3 台 1.65kw 钢筋调直机 2 台 5kw 钢筋弯曲机 2 台 4kw 钢筋切断机 2 台 5.6kw 切割机 2 台 8.2 对焊机 2 200 蛙式打夯机 10 15 潜水泵 19 6 考虑2台同时使用) 考虑10台同时使用) 考虑2台同时使用)

艺P l 总用电量P=(1.05 ?1.1) X( K ----------- +K2》P2+K32 P3+ K42 F4) COS ① 式中:P i为施工用电动机总功率K 1=0.6 P2为电焊机总功率K 2=0.6 P3为室内照明总容量K 3=0.8 P4为室外照明总容量K 4=1.0 440 P=1.05X (0.6 X ------- +0.6 X 272+57.6 X 0.8+1.0 X 75) 0.6 =724.28KVA 现场甲方提供电源容量A、B标各为400KVA勺施工用电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施工用水量计算 (1)生产用水: q1=k1 E X [(Q1X N) -(「X T) ] X [心十(8X 3600)] 式中按主体阶段考虑:每天砌筑量Q=600m, Ni=250L/S;砼养护方数Q=400 mi, N=300L/S 计算 q1=1.1 X (600 X 250+400X 300) X 1.5 -(8X 3600) =15.47L/S 上式中取k1=1.1 , k 2=1.5 (2)施工机械用水:本工程无特殊机械,大量用水机械可不予考虑。 (3)现场生活用水按p1=800人计算 q3=(p1X N X Ki) -(t X 8X 3600) 式中p1-现场高峰期间施工人数 K-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4

电芯正负极的容量匹配设计是个难题,讲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电芯正负极的容量匹配设计是个难题,讲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锂电前沿原创作品:网上已有较多的N/P的文章,内容非常不错,也非常有深度。比如:锂圈人的《锂电池设计的N/P比》(见文末延伸阅读)的文章和锂想生活的《Overhang设计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见文末延伸阅读)的文章。但是,从业新手普遍对文章中提到的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的N/P设计的实例运用和钛酸锂负极锂电池的N/P比两个问题感到迷茫。本文着重讲述这两个问题,当然由于水平所限,讲述不足的地方,请大牛多多指教。 正文:在设计锂电池时,正确计算正负极容量合理的配比系数非常重要。对于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电池充放电循环失效短板主要在于负极侧发生析锂、死区等,因此通常采用负极过量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容量是由正极容量限制,负极容量/正极容量比大于1.0(即N/P 比>1.0)。如果正极过量,在充电时,正极中出来的多余的锂离子无法进入负极,会在负极表面形成锂的沉积以致生成枝晶,使电池循环性能变差,也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电池安全问题。因此一般石墨负极锂电池中负极都会略多于正极,但也不能过量太多,过量太多会消耗正极中的锂;另外也会造成负极浪费,降低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电池成本。

对于钛酸锂负极电池,由于LTO负极结构较稳定,具有高的电压平台,循环性能优异且不会发生析锂现象,循环失效原因主要发在正极端,电池体系设计可取的方案是采用正极过量,负极限容(N/P 比<1.0),这样可以缓解当电池接近或处于完全充电状态时在高电位区域正极电位较高导致电解质分解。 图1、石墨负极不足和负极过量时电池性能趋势图 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 N/P比的计算实例 N/P比(Negative/Positive)是指负极容量和正极容量的比值,其实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叫CB(cell Balance)。 一般情况下,电池中的正负极配比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①正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要考虑所有存在反应的物质,包括导电剂,粘接剂,集流体,隔膜,电解液。 ②设备的涂布精度:现在理想的涂布精度可以做到100%,如果涂布精度差,要加以考虑。 ③正负极循环的衰减速率:如果正极衰减快,那么N/P比设计低些,让正极处于浅充放状态,反之如果负极衰减快,那么N/P比高些,让负极处于浅充放状态 ④电池所要达到的倍率性能。

介电常数

液体与固体介电常数的测量 实验目的: 运用比较法粗测固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谐振法测量固体与液体的介电常数(以及液体的磁导率),学习其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练习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 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一般采用相对介电常数εr 来表示,通常采用测量样品的电容量,经过计算求出εr ,它们满足如下关系: S Cd r 00εεεε== 式中ε为绝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m F /10 85.812 0-?=ε,S 为样品的有效面积,d 为样品的厚度,C 为被测样品的电容量,通常取频率为1 kHz 时的电容量C 。 比较法: 比较法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此时电路测量精度与标准电容箱的精度密切相关。实际测量时,取R=1000欧姆,我们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调节电容箱和电阻箱的值,使两个信号相位相同, 电压相同,此时标准电容箱的容值即为待测电容的容值。 图一:比较法电路图

谐振法: 1、交流谐振电路: 在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的LC 电路中,若给电容器充电,就可在电路中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振荡。若电路中存在交变信号源,不断地给电路补充能量,使振荡得以持续进行,形成受迫振动,则回路中将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交流谐振现象。RLC 串联谐振电路如下图所示 : 图二:RLC 串联谐振电路 其中电源和电阻两端接双踪示波器。 RLC 串联电路中电压矢量如图三所示。 图三:电阻R 、电容C 和电感L 的电压矢量图 电路总阻抗:Z == L V →-R V →

回路电流:V I Z == 电流与信号源电压之间的位相差:1arctan i L C R ωω???- ?=- ? ??? 在以上三个式子中,信号源角频率 2f ωπ=,容抗1 C Z C ω= ,感抗L Z L ω=。?i <0,表示电流位相落后于信号源电压位相;?i >0,则表示电流位相超前。各参数随ω变化的趋势如右图所示。 ω很小时,电路总阻抗Z → ?i →π/2,电流的位相超前于信号源电压位相,整个电路呈容性。ω很大时,电路总阻抗Z →, ?i →- π/2 ,电流位相滞后于信号源电压位相,整个电路呈感性。当容抗等于感抗时,容抗感抗互相抵消,电路总阻抗Z=R,为最小值,而此时回路电流则成为最大值I max = V i /R ,位相差?i =0,整个电路呈阻性,这个现象即为谐振现象。发生谐振时的频率f 0称为谐振频率,此时的角频率ω0即为谐振角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0002f ωωωπ== == 找到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如果已知L 的值, 就可以得出C 的大小。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附计算试)

项目临时用电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职务(职称): 审核人: 职务(职称): 批准人:职务(职称): 技术负责人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一月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目录 一、临时用电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说明 四、主要用电设备表及负荷计算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六、施工现场预防发生电气火灾的措施 七、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八、临时用电施工技术交底 九、临电施工过程中检查与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十、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附:系统图和临时用电平面分布图

一、临时用电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楼工程,位于。项目由7#、8#、9#楼三栋大楼构成:其中7#、8#楼为学生公寓,9#楼为教师公寓楼,三栋公寓均为地上六层,建筑总高度为23.957米,总建筑面积为34453.29m2。由总配电室引出线路电源供施工现场用电。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用电设备表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6-2005 (3)《建筑安全检查标准》59-2011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50194-2014 (5)新都区新都一中(迁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6)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手册 (7)《建筑施工手册》 三、编制说明: 1、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S系统。配电室内三相四线制转换成三相五线制—S系统时,保护零线应由第一级漏电开关电源侧的工作零线处引出,引出后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别设置接线铜排。施工现场工作零线用淡蓝色线,保护零线用黄绿双色塑料绝缘铜芯导线,不准使用金属裸露线。 2、总配电房配电屏内装设有功、无功电度表,并分路装设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与计费电度表采用两组电流互感器。一级配电屏装设电流、电压表和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各配电线路分别编号,并标明用途标记。配电室地面为砼面。一级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门上有明显的警告标志,门口处设置干粉灭火器和沙箱。配电室引出电缆处的孔洞需用防火胶泥封堵。 3、总变压配电房引至施工现场一级配电室的电缆线路沿东围墙下采用铝芯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埋深≥0.7米,在电线保护管铺设普通土夯填,然后

(完整版)临时用电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 2.1编制依据 (1) 2.2编制范围 (1) 三、工程概况 (1) 3.1 参建单位 (1) 3.2 工程地理位置 (1) 3.3 工程简况 (1) 四、临时用电方案 (2) 4.1主要施工用电机械选用表 (2) 4.2用电方案 (2)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5) 5.1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 (5) 5.2电器装置选择 (7) 5.3使用与维护 (8) 5.4用电设备要求 (9) 5.5电缆埋地要求 (10) 六、电气防火措施 (10) 七、施工现场避雷接地保护技术措施 (10) 八、用电安全管理网络 (12) 九、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12) 十、临时用电应急方案 (12) 十一、附表安全技术交底表格 (16)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盱眙龙虾小镇项目-小镇客厅工程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包括临时用电电缆走线,配电线位置及办公区、生活区、加工棚、垂直运输设备等用电安排。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2.1编制依据 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用电安全规范》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识》 DGJ08-903-2010《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用电设备情况及施工现场规划; 2.2编制范围 小镇客厅的施工临时用电,主要为结构施工阶段。装饰阶段临时用电详见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三、工程概况 3.1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江苏金诚盱眙龙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卓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3.2 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江苏盱眙县龙虾小镇规划地块,地处山水大道以北,新扬高速以西。地处小镇核心片区南部,面向盱眙高速路口,是龙虾小镇的昭示性节点。 3.3 工程简况 本工程共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为钢结构。总用地面积9532.5㎡,总建筑面积10803.7㎡(地上建筑面积:8642.5㎡,地下建筑面积:2161.2㎡)。 本工程建筑分类:一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房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丙类建筑,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方案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安阳光花园商用住宅楼,C1至C13(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D1至D8(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其中F1、F2(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剪力墙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工程等级为普通住宅二类,地下一层为戊类,本建筑电源通用为三级负荷,消防电源为二级负荷。 二、配电线路 现根据TN-S配电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由总配电箱引出主干线,沿线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分设动力、照明线路,施工机械一箱一闸一漏一锁。采用了保护接零,统一接地,做到用电安全。 1、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米。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别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2、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牢固,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米,配电箱、开关箱外型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固定在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内。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必须分设N线断子板和PE线端子板。PE线端子板必须与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N线端子板必须与电气安装板绝缘。进出线中的N 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5、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的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固定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配电箱、开关箱应防雨。 6、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7、配电箱、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总配电箱中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30mA·s。漏电保护器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三、机械设备 ⒈塔吊:QTZ40(70kw/台)23台,70×23 =1610kw⒉施工电梯:(70kw/台)23台,70×23=1610kw使用系数:K1=0.7;功率因素:CosΦ=0.8 P1=(1610×2)×0.7÷0.8=2817.5(KVA) ⒊混凝土搅拌机,(5.5kw/台)23台,5.5×23=126.5 使用系数:K2=0.70;功率因素:CosΦ=0.8 P2=126.5×0.70÷0.8=110.7(KVA) ⒋混凝土真空地泵,(110kw/台)6,110×6=660KW 使用系数:K2=0.70;功率因素:CosΦ=0.8 P3=660×0.70÷0.8=577.5(KVA) ⒌HZ6—50插入式震动器(2.2kw/台)23台,计2.2×23=50.6KW ⒍PZ—501平板式震动器(1.5kw/台)

介电常数

实 验 报 告 00系 2007级 姓名 宁盛嵩 日期 2008-11-24 台号 8号台 实验题目:简易介电常数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 88 实验目的: (1)了解多种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掌握替代法,比较法和谐振法测固体电介质介电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3)用自己设计与制作的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 实验原理: 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一般采用相对介电常数ε r 来表示,通常采用 测量样品的电容量,经过计算求出εr ,它们满足如下关系: S Cd r 00εεεε== (1) 式中ε为绝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m F /10 85.812 0-?=ε,S 为样品的有效面积,d 为样品的厚度,C 为被测样品的电容量,通常取频率为1kHz 时的电容量C 。 一、替代法 当实验室无专用测量电容的仪器,但有标准可变电容箱或标准可变电容器时,可采用替代法设计一简易的电容测试仪来测量电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仪器的要求不高,由于引线参数可以抵消,故测量精度只取决于标准可变电容箱或标准可变电容器读数的精度。若待测电容与标准可变电容的损耗相差不大,则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替代法参考电路如图2.2.6-1(a)所示,将待测电容C x (图中R x 是待测电容的介电损耗电阻),限流电阻R 0(取1k Ω)、安培计与信号源组成一简单串联电路。合上开关K 1,调节信号源的频率和电压及限流电阻R 0,使安培计的读数在毫安范围恒定(并保持仪器最高的有效位数),记录读数I x 。将开关K 2打到B 点,让标准电容箱C s 和交流电阻箱R s 替代C x 调节C s 和R s 值,使I s 接近I x 。多次变换开关K 2的位置(A,B 位),反复调节C s 和R s ,使X S I I =。假定C x 上的介电损耗电阻R x

某项目施工临电方案(计算非常详细)(新)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用电设备 (1) 3.1现场用电设备 (1) 3.2负荷计算 (2) 4.线路电缆选用 (3) 4.1变压器至一级配电箱线路电流计算及主电缆线选用 (3) 4.2 一级配电箱供电线路及箱内元器件设置 (6) 4.3 二级配电箱供电线路及箱内元器件设置 (7) 4.4三级配电箱内元器件设置 (9) 4.5配电室设计 (9) 5.接地与防雷设计 (11) 5.1接地 (11) 5.2防雷 (11) 6.防护措施 (12) 6.1电气设备防护 (12) 6.2线路防护 (12) 7.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12) 7.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2) 7.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6) 7.3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17) 7.4电气防火组织措施 (17) 8.施工临时用电应急救援预案 (17) 8.1编制目的 (17) 8.2范围 (17) 8.3组织机构及职责 (18) 8.4应急准备 (19) 8.5应急救援 (19) 8.6事故后期处理 (21) 9.附图 (21)

为了规范工地用电管理,合理利用国家电力资源。按照国家施工用电管理规定要求,坚持“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编制以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08);

K1=0.6,K2=0.6,K3=0.8。 3.∑P1电动机设备有功之和: 188+135.6+43.2+378+440+22+22+200+12+22+20+88+8.8+6+5+42+30+26.4+5=1694K W(详见表1); 4.∑P2电焊设备有功之和:100+60+120=280KW(详见表1); 5.∑P3照明有功之和:50+30+200=280KW(详见表1); 表2 计算相关取值

锂电池公式

1.设计容量 为保证电池设计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根据客户需要的最小容量来确定设计容量。 设计容量(mAh)= 要求的最小容量×设计系数(1)设计系数一般取1.03~1.10。 2.极片尺寸设计 根据所要设计电池的尺寸,确定单个极片的长度、宽度。 极片长度Lp: Lp = 电池长度-A-B (2)极片宽度Wp: Wp = 电池宽度-C (3)包尾极片的长度Lp′: Lp′= 2Lp+ T'-1.0 (4)包尾极片的宽度Wp′: Wp′= Wp-0.5 (5)其中: A —系数,取值由电池的厚度T决定,当 (1)T≤3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4.5mm,大电芯一般取值4.8mm;(2)3mm<T≤4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4.8mm,大电芯一般取值5.0mm;(3)4mm<T≤5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5.0mm,大电芯一般取值 5.2~ 6.0mm; (4) 5mm<T≤6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5.2mm, 大电芯一般取值 5.4~ 6.0mm。 B —间隙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3.6~4.0mm; C —取值范围一般为2.5~2.6mm(适用于双折边); T'—电芯的理论叠片厚度,T'的确定见6.1节. 图1.双面极片、单面正极包尾极片示意图 3. 极片数、面密度的确定:

5. 隔膜尺寸的确定 现在使用的隔膜的规格一般为厚度0.020mm、0.022mm的,隔膜的长度Ls、宽度Lt由以下公式确定: Ls = (Wp+0.5)×(2×N+2) (11)Lt = Lp+Ψ(12)其中: Ψ—隔膜宽超出极片的长度,范围为2.0~4.0mm,一般取3.0mm. 6. 包装袋的设计 6.1槽深设计 根据叠片后电芯的厚度T'确定铝塑包装膜的槽深H,为避免铝塑包装膜的二次拉伸,冲槽深度原则上等于叠片后电芯的厚度。 T'= T 正+T 负 +T 隔膜 (13) = h 正×N 正 +2h 单 +h 负 ×N 负 +h 隔膜 ×(N 负 +1)×2(14) H = T'±0.1(15) 注:以上计算针对单冲槽槽深设计,目前只能满足冲槽深度≤4.2mm的,对于4.2~5.0mm槽深的要依据生产上所能达到的实际尺寸。 其中: T 正 —正极片的总厚度; T 负 —负极片的总厚度; T 隔膜 —叠成电芯后隔膜的总厚度,隔膜的厚度一般为0.020/0.022mm; h 正 —正极片(双面)轧片后的厚度; h 单 —正极单面极片轧片后的厚度; h 负 —负极片(双面)轧片后的厚度; N 负 —负极片的数量; h 隔膜 —隔膜的厚度. 6.2 包装袋膜腔长度的确定 膜腔的长度与电芯的长度有以下关系: 膜腔长度 = 电芯长度-A (16)注:参数A的确定参见公式(2).

项目施工临电方案计算非常详细

项目施工临电方案计算非 常详细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目录

为了规范工地用电管理,合理利用国家电力资源。按照国家施工用电管理规定要求,坚持“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编制以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08);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等。 2.工程概况 省略 3.用电设备 现场用电设备 现场的主要用电设备及其额定功率详见下表1。

负荷计算 (1)有功负荷的计算式为:Pc=(K1*KaP1+ K2*KbP2+K3*KcP3)。计算相关取值详见表2。 Pc =××1694+××280+××280 = 式中各符号及取值如下: 1.上式中需用系数Ka、Kb、Kc查设计手册取定为: Ka=,Kb=,Kc=。 2.上式中同时系数K1、K2、K3查设计手册取定为: K1=,K2=,K3=。 电动机设备有功之和: 188+++378+440+22+22+200+12+22+20+88++6+5+42+30++5=1694K W(详见表1); 电焊设备有功之和:100+60+120=280KW(详见表1); 照明有功之和:50+30+200=280KW(详见表1); 表2 计算相关取值

(2)计算无功负荷 Qc=[tgφ*(K1*KaP1)+ tgφ*(K2*KbP2)+ tgφ*(K3*KcP3)] =×(××1694)+×××280)+×××280) = KVA 式中tgφ为用电设备功率因素角的正切值(见表2),其余同上。(3)计算总功负荷 Sc=√P c2+Q c2= KVA 用电高峰期最大用电负荷为。 4.线路电缆选用 变压器至一级配电箱线路电流计算及主电缆线选用 1#变压器至一级箱1AP线路计算

与电有关的各类计算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方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一、计算用电总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公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 V 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方法二: ①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P js1=Kx×ΣPe 无功功率:Q js1=P js1×tgφ 视在功率:S js1=(P2 js1 + Q2 js1)1/2 =P js1/COSφ

=Kx×ΣPe /COSφ 公式中: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 js=Kx×ΣP js1 Q js=P js×tgφ S js=(P2 js + Q2 js)1/2 公式中: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二、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 W=K×P/COSφ 公式中:W——变压器的容量(K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 Sn≥Sjs(一般为1.15~1.25Sjs)公式中:Sn --变压器容量(K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

临时用水计算 建筑工地用水包括: 1、施工生产用水q l; 2、施工机械用水q2;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 4、生活用水q4 5、消防用水q5; 一、现场用水量q l q1=k l∑×Q l N l/T1t×K2/8×3600 其中:q l——施工用水量(L/s); k 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l——最大年(季)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l——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有效工作日; t——每日工作班数; K2——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q2 q2=k l∑×Q2N2×K3/8×3600 其中:q2——机械用水量(L/s); k 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三、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 q3=P l×N3×K4/t×8×3600 其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30L/s); P l——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t——每日工作班数; 四、生活用水量q4 q4=P2×N4×K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120L/s); P2——生活区居民人数; N4——生活区每人每日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五、消防用水量q5(一般取10L/s) q5根据建筑工地的大小及居住人数确定。最小10L/s,施工现场在25ha以内时,不大于15L/s。 六、总用水量(Q)的计算 1、当(q1+q2+q3+q4)≤q5时,Q=q5+1/2(q1+q2+q3+q4); 2、当(q1+q2+q3+q4)>q5时,Q=q1+q2+q3+q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时,而且(q1+q2+q3+q4)<q5,Q= q5。

临电方案、临电计算

工程名称:方案名称:临电专项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定人: 编制时间: 编制单位: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3)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第二章临电总体部署 (3) 第三章各回路用电计算及布线 (6) 一、三轴搅拌桩施工用电清单 (6) 1单台三轴搅拌桩机用电计算 (6) 二、第一阶段:两台三轴搅拌桩机施工阶段 (20) 1第一回路进线计算 (20) 2第二回路进线计算 (21) 三、灌注桩机、静压桩机、搅拌桩施工用电清单 (23) 1单台钻孔灌注桩机用电计算 (23) 2单台静压桩机用电计算 (29) 3单台搅拌桩桩机用电计算 (33) 四、第二阶段:灌注桩机、静压桩机、搅拌桩机施工阶段 (38) 1第一、二回路进线验算 (38) 2第三、四回路进线计算 (41) 3发电机选型计算 (43) 五、第三阶段:主体施工阶段 (45) 1现场生活、办公区回路用电量计算 (45)

2单个塔吊回路用电量计算 (47) 第四章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49) 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49) 2、漏电保护器的安全运行和要求 (51) 3、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 (52) 4、三相五线及单相三线的接线原理图: (53) 5、临时用电技术交底: (55) 6、电工岗位责任制及日常巡视记录表 (55) 7、项目部的临时用电安全网络图: (56) 第五章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57) 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57) 2、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58) 3、临电的消防措施 (59) 第六章安全用电应急预案措施 (60) 1、防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处理预案: (60) 第七章发电机组安全措施 (62) 1、柴油发电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62)

电芯正负极的容量匹配设计!

电芯正负极的容量匹配设计! 网上已有较多的N/P的文章,内容非常不错,也非常有深度。但是,从业新手普遍对文章中提到的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的N/P设计的实例运用和钛酸锂负极锂电池的N/P比两个问题感到迷茫。本文着重讲述这两个问题,当然由于水平所限,讲述不足的地方,请大牛多多指教。 正文:在设计锂电池时,正确计算正负极容量合理的配比系数非常重要。对于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电池充放电循环失效短板主要在于负极侧发生析锂、死区等,因此通常采用负极过量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容量是由正极容量限制,负极容量/正极容量比大于1.0(即N/P 比>1.0)。如果正极过量,在充电时,正极中出来的多余的锂离子无法进入负极,会在负极表面形成锂的沉积以致生成枝晶,使电池循环性能变差,也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电池安全问题。因此一般石墨负极锂电池中负极都会略多于正极,但也不能过量太多,过量太多会消耗正极中的锂;另外也会造成负极浪费,降低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电池成本。对于钛酸锂负极电池,由于LTO负极结构较稳定,具有高的电压平台,循环性能优异且不会发生析锂现象,循环失效原因主要发在正极端,电池体系设计可取的方案是采用正极过量,负极限容(N/P 比<1.0),这样可以缓解当电池接近或处于完全充电状态时在高电位区域正极电位较高导致电解质分解。

图1、石墨负极不足和负极过量时电池性能趋势图 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N/P比的计算实例 N/P比(Negative/Positive)是指负极容量和正极容量的比值,其实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叫CB(cell Balance)。 一般情况下,电池中的正负极配比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①正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要考虑所有存在反应的物质,包括导电剂,粘接剂,集流体,隔膜,电解液。 ②设备的涂布精度:现在理想的涂布精度可以做到100%,如果涂布精度差,要加以考虑。 ③正负极循环的衰减速率:如果正极衰减快,那么N/P比设计低些,让正极处于浅充放状态,反之如果负极衰减快,那么N/P比高些,让负极处于 浅充放状态 ④电池所要达到的倍率性能。 N/P的计算公式:N/P=负极面密度×活性物质比率×活性物质放电比容量/正极面密度×活性物质比率×活性物质放电比容量 在4.2~3.0V电压范围,25℃下,首轮充放电效率为95%举例来说:LiCoO 2 左右,三元材料首放充放电效率在86%~90%之间。表1为商业NCM111的1C放电前三个充放电循环的质量比容量。 表1 商业NCM111电池前三个充放电循环比容量

临时用电专项方案计算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5、《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二、参数设置

3、用电设备参数

4、临电设备计算及配置

三、初步设计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总则中以强制性条文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采用TN-S系统供电。 (3)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防护。 (4)按照《JGJ46-2005》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Ω。 (5)按照《JGJ46-2005》规定若为架空线路则“根据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 ,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 ”。 2 2 四、用电负荷 1、1号分箱设备用电负荷 (1)塔式起重机 Kx = 0.7,Cosφ = 0.65,tgφ =(1-Cosφ^2)^0.5/ Cosφ = (1 - 0.65^2)^0.5 /0.65= 1.17 Pe =n × P ×(εe/ε)^0.5 = 2.00 × 35.00 ×(0.40/0.25)^0.5=88.54kW Ij1 =Kx×Pe/(1.732×Ue×cosφ) = 0.70 × 88.54 × 1000 / (1.732 × 380 × 0.65) = 144.88A Pjs = Kx ×Pe = 0.70 × 88.54 =61.98kW Qjs =Pjs× tgφ = 61.98 × 1.17 =72.46kvA (2)高压汞灯 Kx = 0.6,Cosφ = 0.7,tgφ =(1-Cosφ^2)^0.5/ Cosφ = (1 - 0.7^2)^0.5 /0.7= 1.02 Pe =n × P ×(εe/ε)^0.5 = 4.00 × 3.00 ×(0.40/0.40)^0.5=12.00kW Ij1 =Kx×Pe/(1.732×Ue× cosφ) = 0.60 × 12.0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15.63A Pjs = Kx ×Pe = 0.60 × 12.00 =7.20kW Qjs =Pjs× tgφ = 7.20 × 1.02 =7.35kvA (3)1号分箱计算负荷 用电设备同期使用系数Kx=0.60; Ijs = Kx ×ΣPe /(1.732×Ue×Cosφ) = 0.60 × 100.54 ×1000/ (1.732 × 380 ×

锂电K值计算

引言: K值是用于描述电芯自放电速率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为两次测试的开路电压差除以两次电压测试的时间间隔,公式为OCV2-OCV1/△T。电芯在出货之前,一定要进行K值测试,并将K值大(等价于自放电)的电芯挑出来。对于一个每家必测且如此重要的物理量,我们显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内容,便是如此。 如何测试K值 在电芯分容后,并不可以马上测试电压,而是要将刚完成分容的电芯存储几天后(本文称呼其为第一次存储)再进行OCV1的测试,然后再存储几天(本文称呼其为第二次存储)进行OCV2测试。电芯的K值,由OCV2减去OCV1后的差值,再除以两次存储之间的时间差值算得。 一般而言,第一次存储我们会使用45度或更高一些的高温条件,其目的有两个:通过高温存储将有腐蚀气账的电芯预先挑出来;通过高温存储让电芯的电压降速率逐步平

发生副反应从而造成电解液过早消耗干、电芯循环跳水。

值的大小)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需要常温搁置数日之后,压降速度才能基本稳定。

不同SOC状态下,K值也可能有明显不同:

高,一致性差隔膜的使用会造成K值分布明显发散,制片、卷绕、叠片是引入粉尘和金属碎屑的高危工序,测试条件的变化或温度的不稳定(下详)也会造成K值的异常波动。不论怎么说,分析技术类问题靠的是通用思路+ 对专业问题的经验积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则。 3)负K值是咋回事?只要测试K值之前电芯是在充电的,那理论上就不会出现负K 值(也就是电压上升的情况)。实际遇到的负K值,大多数是由测试温度变化引起的:电芯温度越低,电压就会越高,如果OCV2的测试温度明显低于OCV1的温度,电芯K值就容易为负。小编曾经遇到过一次严重的K值不稳定问题,当时车间温度波动非常大,K 值一会儿大批负值、一会儿大批不良,为了分析这个问题,小编制作了下图: 上图中蓝色点为K值实测数据,红色线为实测数据的移动平均值,横坐标为测试时间(minitab横坐标没法做成时间,因而只能以数据点数代替)。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该批电芯K值在随着测试时间进行规律的上下波动。再结合当时车间重新进行了布局、温度时高时低这一实际情况,就可以得出K值异常波动是测试温度引起的、而非电芯性能问题这一结论,因为后者显然不可能造成K值与测试时间有密切关系。 4)如何缩短K值测试周期?K值测试需要数天时间,有时候等不及了怎么办呢?如果是样品的话,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分容后高温存储的温度,这样可以加速电芯的老化、缩短老化存储时间,让K值尽快平稳;出货时,将K值离群偏大的电芯挑出、只出K值分布

介电常数的测定 (4)

介电常数的测定 0419 PB04204051 刘畅畅 实验目的 了解多种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替代法,比较法和谐振法测固体电介质介电常数的原理和方法,用自己设计与制作的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原理: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一般采用相对介电常数r ε来表示,通常采用测量样品的电容量,经过计算求出r ε,它们满足如下关系: 00r Cd S εεεε= = 式中ε为绝对介电常数,0ε为真空介电常数,12 08.8510/F m ε-=?,S 为样品的有效面积,d 为样品的厚度,C 为被测样品的电容量,通常取频率为1kHz 时的电容量C 。 (二)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压电陶瓷尺寸: 直径: 0.9524.7840.063D mm v mm == 厚度: 0.950.2720.043H mm v mm == 一.根据所给仪器、元件和用具,采用替代法设计一台简易的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r ε。 在实验中采用预习报告中的图()a 连接电路,该电路为待测电容Cx 、限流电阻0R 、安培计与信号源组成的简单串联电路。接入Cx ,调节信号源频率和电压及限流电阻0R ,使安培计读数在毫安范围内恒定(并保持仪器最高的有效位数),记下Ix 。再换接入Cs ,调节Cs 与Rs ,使Is 接近Ix 。若Cx 上的介电损耗电阻Rx 与标准电容箱的介电损耗电阻Rs 相接近,即Rx Rs ≈,则Cx Cs =。 测得的数据如下: 输出频率 1.0002~1.0003kHz 输出电压 20V

Ix=1.5860mA Is=1.5872mA Cs=0.0367F R=1000μΩ Is Ix ≈。此时Rx Rs ≈,有Cx Cs ≈。所以Cx = Cs = 0.0367 F μ。 63 212 2 2 30012 00.0367100.272102339.264024.784108.8510 3.1422r Cd CH C N m S D εεεεεπ------???=== = =?????????? ? ? ?? ?? 二.用比较法设计一台简易的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r ε。 在Rx Rs ≈的条件下,测量Cx 与Cs 上的电压比Vs Vx 即可求得Cx : Vs Cx Cs Vx =? (Vs 可以不等于Vx ) 测得的数据如下: 输出频率 1.0003~1.0004kHz 输出电压 20V Vx = 3.527V Vs = 3.531V Cs = 0.0367F R = 1000μΩ Rx Rs ≈。Cx 与Cs 上的电压比 3.5270.9988673.531 Vs Vx == 683.527 0.036710 3.6658103.531 Vs Cx Cs F Vx --∴=?=??=? 83 212 2 2 30012 0 3.6658100.272102336.586924.784108.8510 3.1422r Cd CH C N m S D εεεεεπ------???=== = =?????? ???? ? ? ?? ?? 三.用谐振法设计一台简易的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r ε。 由已知电感L (取1H ),电阻R (取1k Ω)和待测电容Cx 组成振荡电路,改变信号源频率使RLC 回路谐振,伏特计上指示最大,则电容可由下式求出: 22 14Cx f L π= 式中f 为频率,L 为已知电感,Cx 为待测电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