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案 北师大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案 北师大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案 北师大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梦想成真的

时代教学案北师大版 (I)

基本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

提升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Array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难点: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特点及影响。

三、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自主学习】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和标志。

2.电脑:年诞生于美国大学,最早的网络出现在

(时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

系统。

3.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

大突破,是生物技术的创新。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

【合作探究】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征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

五、目标检测题:

【基本要求题】

1.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推动了

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这场革命的核心是 ( )

A.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C.原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2. 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

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 )

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 .科技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殖民扩张

3.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轮船船长—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空姐

B.汽车司机—轮船船长—空姐—网络管理员

C.轮船船长—汽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D. 汽车司机—空姐—轮船船长—网络管理员

【提升要求题】

4.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

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

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其中有154名乘

客。截止至2014年3月24日晚十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

吉隆坡宣布,马航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

一人生

还。

为失联客机祈福的沙雕

材料二: 相关搜救信息

(1)自从航空时代的到来,空难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请问第一架飞机是谁研制成功的,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信息分析,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主要应用的科技手段是什么?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导整个搜救过程主要信息来源的分布充分说明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水平如何?

(3)排除政治因素的猜测,你觉得客机一旦失事,营救乘客生还是否有可能?如果你认为可能,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请说明原因。

六、教学反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

提升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难点: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特点及影响。

三、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自主学习】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和标志。

2.电脑:年诞生于美国大学,最早的网络出现在

(时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系统。

3.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是生物技术的创新。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

【合作探究】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征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

五、目标检测题:

【基本要求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

了生产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这场革命的核心是

( )

A.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失联客机祈福的沙雕C.原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2. 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

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 )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科技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D.殖民扩张

3.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轮船船长—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空姐

B.汽车司机—轮船船长—空姐—网络管理员

C.轮船船长—汽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D. 汽车司机—空姐—轮船船长—网络管理员

【提升要求题】

4.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xx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

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其中有154名乘客。截止至2014年3月24日晚

十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宣布,马航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材料二:相关搜救信息

(1)自从航空时代的到来,空难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请问第一架飞机是谁研制成功的,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信息分析,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主要应用的科技手段是什么?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导整个搜救过程主要信息来源的分布充分说明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水平如何?

(3)排除政治因素的猜测,你觉得客机一旦失事,营救乘客生还是否有可能?如果你认为可能,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请说明原因。

六、教学反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3.本课突破点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其统治时间非常短暂。本课课题中“西晋的短暂统一”,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其统一的重要作用,也要寻找到西晋灭亡的社会背景。

司马家族与西晋的建立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司马家族在三国鼎立到西晋建立过程中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把握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西晋的社会状况部分的讲述,教材的处理看似简单,实则层次清晰、生动有趣。从西晋王室和大臣的出身、西晋王朝的统治政策中,分析了西晋统治阶层的问题。从西晋大臣之间“斗富”的案例展现出“唯钱是图”的社会现状。同时,教材的材料研读部分精心选取的《钱神论》,生动地描写了西晋社会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其中对于“孔方兄”一词由来的介绍,都为学生了解西晋社会状况打开了一扇窗。当然,虽然此段材料内容简单,但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仍有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以上两个部分虽然不可能完全展示出西晋的社会状况,但教师可以将以上内容从统治阶层出身、统治政策、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精心梳理,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为之后两个子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八王之乱】 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八王之乱是指此后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 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中,对于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的关系的理解,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其他朝代也有过类似的叛乱,而西晋却在叛乱中亡国了呢?”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西晋统治内、外状况两个角度分析原因。一方面,西晋建国不久即出现了此次叛乱,教材中对于其对政治、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影响有细致地描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匈奴人灭掉了西晋。我们可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汉朝的历史,思考匈奴主要活动在哪些地区,从而过渡至下一子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从教材结构看,本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幅地图,即《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两个阶段,即北方游牧民族原本的生活状况和内迁后的生活状况;三个问题,即内迁的过程、迁移后的生活状况和内迁的影响。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围绕着以上三个角度展开。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导学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导学案 北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核心、标志、时代、成果和启示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了解网络时代的形成时间、作用并会举例说明 3、知道生物工程的核心和重大突破 二、师生互动: 1、开始时间: 2、核心: 3、标志: 4、时代: 5、特点:①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③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6、主要成果:①电子计算机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 国 诞生) ②克隆羊“多利” 第三次科技革命 ①形成时间: 7、网络时代 ②作用: ③举例说明: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视等。 8、生物时代:(1)时间: (2)生物工程 核 心: 重大突破: 9、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因为它既可以为人类服务,也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如战争、环境污染等) 10、补充:(1)最早的网络雏形是: (2)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哺乳动物是: (3)克隆技术的成果是: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5)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个共同影响是: 第10页 三、夯实基础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再一次证明,第一生产力是( ) A.高素质的工人 B.自动化生产线 C.劳动效率 D.科学技术 2、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是( ) A.原子能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分子生物学 3、1997年,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育了母羊“多利”,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领域( ) A.生物工程 B.电子计算机 C.原子能 D.空间技术 4、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A.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 C.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5、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6、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下列哪一人物可以称得上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 ) A.克林顿 B.比尔·盖茨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7、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走进千家万户、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航空技术 C.生物技术 D.电子计算机 8、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此后不到半个小时,消息即传遍全球。人们最快获此消息{ {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第18课 梦想成真的年代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8课梦想成真的年 代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下列新闻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B、俄罗斯一架飞机坠毁 C、朝鲜核武器试爆成功 D、微软公司向中国出售计算机软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B、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C、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D、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A、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 B、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C、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答案】: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2)“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3)“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4)领略科技进步成果,举二例说明科技改善人类的生活。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发生内乱的原因。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 一、西晋的建立 师: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师: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师:阅读课本第85页第一、二段的内容,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 生: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师: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图吗。 生:三国建立:魏、蜀、吴三国灭亡:蜀、魏、吴西晋统一全国。时间:220—280年。 师: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阅读教材第85页“相关史事”中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师:西晋初年,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分裂动荡后重归统一。根据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传统理念,这次的统一和安定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晋国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平民平姓,都天真地认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到来,谁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谁也不去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忧患意识,臣民对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 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2、过查找有关明清建立资料的过程,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 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废行省,设三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以八股取士 5、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6、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 书五经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 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 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 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 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 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二、课堂回顾 26、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师寄语】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 【学习目标】 1、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 围及史学价 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2、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心有好报”……你知道这些说法都与佛教有关吗?佛教在哪个国家产生?它又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它为什么很快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对中国文化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道教与佛教的主张是否一样?带着好奇,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 宗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艺术: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 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基础知识 三、 基本教义: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兴起 兴起:______时期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东来 体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史范围:从______ 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 价值: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合作探究

2018-2019年度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历史 第18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从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比较,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如: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故事,反映了袁绍和曹操对人才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曹操善于抓住人心的特点。再联系到曹操恢复北方经济方面的措施,更能看出他胜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梦想成真的年代学案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梦想成真的年代学案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 3.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重点: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及影响。 学习难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并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法提示: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讨论法、展示交流。 导入:20世纪以来,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科学家追星逐月,敲击原子,破译基因,穷宇宙之大,观粒子之微,寻生命之奇……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一、自主学习: 1.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被称为________ 。这次革命以原子 能.________ 、_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2.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________ 诞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近几十年来,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命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勃兴,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领域。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工程包括______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________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其核心是____________工程。_______ 的产生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二、探究交流: 某班级决定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并将班级学生分为以下几组: 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结构示意图:

2.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4.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作出了无数探索,请写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探索。 5.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训练反馈: 1.(xx·江苏南京)“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手工工场的出现 B.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xx·四川雅安)一位史学家说:“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原子能技术 3.(xx·湖南张家界)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4.(xx·四川达州)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 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 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治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

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 —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 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 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教案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历史与社会学院乔贝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同时,它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向更高境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学生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但是学生缺少对三次科革命内在联系和整体的把握。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存在一种片面化的认识。这些问题必须在这节课中提出和重新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的有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难点突破办法:因为影响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主要要结合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1、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高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2、说学法 合作探究法:根据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自由讨论、质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 3、教学准备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三国鼎立局面的学习,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为以后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更让同学们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趋势。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把学生带入情境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适时地引导学生们说:正如歌词里唱到的世事成败转头空,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都已付诸谈笑中,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8课三国鼎立,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首先,检查一下提前下发的学案上的需要学生们预习的内容。 2、讲解第一目的内容:官渡之战: 过渡语:一说到三国就得从东汉末年说起,汉末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混战不得不提到我国北方的两个军阀:袁绍和曹操,同时出示PPT三国时的地图:袁绍和曹操各自的实力范围,简单地介绍和评价一下曹操。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寻找PPT出示的问题: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这些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随后让学生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来直观形象地感受官渡之战,通过观看的视频方式,创设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讨论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5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内容作用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③从事农业生产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第18课 梦想成真的年代北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三十篇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8课梦想成真的年代北 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1961年,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载人飞船被送入太空,尤里?加加林代表人类第一次扣开了宇宙之门,登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航天愿望。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尤里?加加林是哪国人?(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 )

A、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 B、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C、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 D、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5.广西百色)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做密切相关的是( )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科技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殖民扩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大家一定熟悉这个小标志,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主要归功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09年10月1日这一天,国庆阅兵使央视网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最高的历史记录,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A、航天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新材料技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洲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战争问题 D、环境问题 【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第18课 梦想成真的年代习题精选五十三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8课梦 想成真的年代习题精选五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学习历史,应该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下列有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史实,描述错误的是( ) A、十月革命一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B、苏联的经济体制——中国一五计划 C、冷战政策一一重庆谈判 D、第三次科技革命——神舟五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互联网+”是最近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今年暑假某同学想给加拿大的杂志社发一篇论文,他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是( ) A、寄挂号信 B、采用邮递特快 C、发传真 D、发电子邮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表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A、原子能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遗传工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 A、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B、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 C、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D、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难点: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演变原因与影响和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这是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盟的建立对欧洲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今天英国出现“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分析二战结束初期欧洲经济恢复的原因与概况。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年时间。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二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与表现。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西欧走向联合的目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1)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西欧联合的目的(原因)、联合的过程。 材料展示: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设问:材料中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认识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措施? 提示: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实力大为削弱,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冷战,西欧国家深感加强西欧各国间合作的重要性;措施: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到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2)其次帮助学生理解欧共体与欧盟的性质和影响,链接时政“英国退欧”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下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洲共同体(欧盟)成员。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材料二:近几年欧洲遭遇难民危机、人道主义危机、欧债危机等问题困扰,英国作为欧盟的三驾马车之一,于2016年6月24日以全民公投形式退出欧洲联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英国退欧不仅给英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也将严重削弱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声望。欧元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也将因英国的离开而走上下坡路。 ——2018年人民网 A.据材料一表格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西欧六国经济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影响: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欧盟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 B.材料二中由于难民危机、债务危机等导致英国退欧,请你为欧盟化解英国退欧出谋划策。 提示:英国“退欧”于事无补,逃避欧洲区域一体化违背时代潮流(反“一体化”潮流);各国要开放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欧盟改革,共度时艰等。(类似亦可) 归纳总结:欧洲联合与英国退欧 欧共体性质: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欧盟的性质: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有统一货币欧元。 历史影响: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成立大大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2.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

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并和学生共同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精彩过程):…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段精彩历史(播放视频片段)…… (提问并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总结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提示)大家可以从收复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本身的发展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 (师概括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证明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再做引导补充)…… 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 2、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板书)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人们,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人必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必将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过渡)师:真是祸不单行,刚刚赶跑荷兰殖民者,与此同时,沙俄侵略者已开始入侵并占领了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侵略据点,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奋起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大部分的内容。 二、雅克萨之战(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