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综述

中药注射剂综述
中药注射剂综述

中药注射剂综述

2017年5月14日

摘要中药注射剂从1940年首创[1]至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走过了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创下了数不尽的治疗神话。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中药理念的不断普及以及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药的使用,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在诊疗疾病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柴胡注射液出现以来,中药注射剂服务于急救、神志不清及无法口服用药的患者[1],能够以剂量小而准确、可注射给药、作用快等优点,为临床急症重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中药注射剂逐渐成为部分制药企业的主导剂型,市场容量快速扩张。它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中药注射剂是目前多用的,较新型的中药剂型之一,然而因为其原料加工、制剂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较多和复杂,导致其质量问题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保障。然而在抽样调查中药不良反应的过程中发现,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报道总数的72. 27% 。后来 2006 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2008 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茵栀黄注射液事件”以及此后 2009 年发生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的发生[2],使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产生了较大质疑,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原因以及步骤和质量控制一再成为医学界的研究重点。有人认为中药成分复杂不宜制成注射剂使用; 有人认为中药注射剂完全按照西药的制剂技术生产的,是“中式西药” ; 还有人认为中药注射剂都是提取成分制成的,是化学药。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中药注射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故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完善和发展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应用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剂学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中药理念的不断普及以及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药的使用,中药注射剂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4】当前中药注射剂在感染、肿瘤、中风、心血管等危急重症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也造就了一批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品种[ 5 ]

正文一、中药注射剂的内涵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 traditional Chinese nedicineinjection, TCMI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6]我认为,中药注射剂在中成药范畴内,中药注射剂属于中药,又区别于一般所指的中药。

二、中药注射液的分类

根据注射剂制剂的分散标准,其可以分为溶液型注射剂、乳浊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以及注射用无菌粉末,其中溶液型注射剂与注射用无菌粉末最为常见,而对于需疗效长久或是难溶型药物时多选用乳浊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根据临床用药途径分类,又常可分为脊椎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以及最常用的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药效分类,则可分为清热类如双黄连注射剂(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SHL) 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物之一,由金银花( 双花) 、连翘、黄芩三味药组成,表里双解、气血两清,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7】,此外还有活血散瘀类如注射用红花黄色素【8】、抗肿瘤类、祛风止痛类以及散结消肿类。如表

1.[9]

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

中药注射剂通过一系类的工艺研究,改变了中药起效慢、疗程长、杂质多的传统中药剂型特点,但是,其仍然因为组方多而乱,成分复杂难控,而引起多种不可预知的毒性作用,如在郑玉英对 109 种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中,就可发现多达 10 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且仅过敏反应就达到 43. 12%,而其他中药注射剂中潜在的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肝肾脏损害的程度还具有不可估测性。

中药注射剂 ADR临床表现及累及系统( 例, %)

累及系统例数所占比例临床表现

皮肤及附件 78 52 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

全身性损伤 32 21. 3 寒颤、发热、水肿、过敏、潮红

消化系统 11 7. 4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循环系统 8 5. 3 血压升高、胸闷、心悸

呼吸系统 6 4 胸闷、胸憋、呼吸困难

神经系统 5 3. 3 头晕、头痛、烦躁、嗜睡

用药部位 4 2. 7 用药处红肿、疼痛,静脉炎

泌尿系统 4 2. 7 血尿、少尿、蛋白尿

其他 2 1. 3 眼睑炎等

总计 150 100 2. 5 [10]

究其原因,1.在中药和生产工艺方面,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即使是单味药制剂,其成分也较为复杂,多为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增加了ADR发生的概率。 2 。患者机体方面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身体功能下降,常伴有多种疾病,长期合并用药,因肝肾功能的减退影响了药物代谢,从而增加了 ADR的发生率。 3. 使用方面

中药注射剂 ADR的发生临床中一些不合理使用情况有关。( 1) 超剂量或常规大剂量使用:超剂量或高浓度使用中药注射剂,使进入体内的药液浓度过高,超过人体的普遍耐受能力而容易诱发 ADR。( 2) 溶媒使用不符合要求: 未按药品说明书中溶媒的规定配药,在临床实际治疗中特殊病患则需要变换溶媒易引发 ADR( 3) 合并用药不合理: 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下,况且目前临床尚无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表,易产生配伍变化,影响药物疗效,更易产生 ADR。( 4) 中药注射剂总体归属于中药,虽然改变了常规中药剂型及给药方式,但在临床使用上仍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11】

四、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技术

当前,我国中药注射工艺制备方面仍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药液中的杂质难以完全除干净,且又不易检出或去除,当通过静脉注射或其他注射给药时,其可以直接跨越皮肤等屏障而进入血液系统并进行全身的循环,从而引起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甚者可产生生命的危险。此外,在质量控制方面,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的难以把握,导致药品的质量就难以进行完全具体的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明确的成分,其质量就更难标准化、具体化。中药注射剂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中药材质量不够稳定,导致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和质量不够稳定,不良反应事件频发;质量标准可控性较差;上市前临床试验存在较大局限性

五、中药注射剂临床配伍问题

临床医生在中医理论知识的上的缺乏,不能辨证用药,导致出现适应证不明确、超剂量、配伍禁忌、溶媒错误等用药不合理现象【12】中药注射剂不能将注射剂功效等同于中药饮片。如中药注射液中三七总皂苷,有活血作用。如饮片中三七素有止血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血塞通注射液等同于三七的功效,用于止血治疗。临床中药师需要加强与医师沟通,指导其对中药功效的理解,指导其判断中药功效与西医诊断的相同点和区别。[13]例如:引发 ADR的中药注射剂涉及活血通络类、扶正补益类和清热解毒类 3 类,其中以活血通络类占比最大,例次数排序居首位的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活血通络类中药注射剂的功能主治主要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中风偏瘫等。我院骨科及神经内科为重点专科,活血通络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高,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相应增加。西医师普遍认为,活血通络类中药注射剂可改善循环,未严格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也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主治用药,存在无指

征用药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In this preclinical study, we demonstrate the tolerance and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human cultured ASCs in a mouse wound model. The cells were intradermally administered in a skin-protecting and antioxid ant nutrient vehicle, Cytocare? 532, for which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ASCs in Cytocare? 532 were previously shown [14]. In terms of in vivo tolerance, no impact was noticed on mortality and no infection was observed despite the absence of antibiotics. [15] In the current study, a consecutie material was collected, consising of all

patients who came for the follow-up. [16]部分病例由于病情复杂,存在联合用药,特别是中西药联合应用,建议在续接其他注射剂时给予相应溶剂冲管;同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7]

六、中药注射剂的未来之路以及改进方案

1 .从药品生产源头抓起据调查,原材料的质量,临床配伍的不合理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风险可知性差[12],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注射剂的生产上,首先应保证中草药、制剂辅料从采购到生产的一条链监督控制,严格遵照 GAP、 GEP、 GMP 的规定,,以最大努力减少由于原辅料的不合格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2.制定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质量标准,并加以实施力度制定统一、合理、科学的中药注射剂检查标准,并将中药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加入其中,加大药品生产企业在成药方面的定性鉴别、定量检查以及各种水检、火检、灰分的检查,从强制性实施的制度标准上减少质量不合格的成药的上市。

3 .完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以及上市后在评价体系完善药品说明书,使患者清楚明白常规的不良反应,以便坐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药品市场中应加重对上市后再评价的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所有人的用药安全。

4 .建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监督医生的合理用药以及特殊病人的用药情况,从而形成全民的药物评价检测与反馈体制,减少不良用药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

七、安全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对策

在研发环节中要科学筛选中药注射剂组方,重点扶持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剂。加大基础研究力量,完善中药注射剂药理、毒理学评价,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生产阶段中要完善质量标准、保证原料药质量,更新设备、合理布局、优化厂房结构,确定合理的空调净化级别与换气次数,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加强技术管理、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研究。在

流通过程中提高药品运输和储存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不受影响,降低影响药品质量在流通环节的风险。不仅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而且要注意联合用药的情况。由于中药注射剂多数由西医开方,西医因受专业限制,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无法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用药,可能造成某些药不对证,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是今后加强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17]由于其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者使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实际运作中,充分关注患者利益,避免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伤害。50.00%)和超溶媒类型(36.84%)最多见。经χ2检验,是否超说明书对不良事件类型(P=0.044)与发生时间(P=0.024)均有影响。与按说明书使用相比,超说明书用药时不良事件发生时间较迟,累及皮肤及附件系统的比例较大。超说明书用药会影响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18】开展医院集中监测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风险、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认识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是完善说明书的重要依据,可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19]通过培训及讲座等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中药注射剂方面的教育,一方面使西医师更加重视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及文献的查阅,临床过程中注意应用的指证和联合用药; 另一方面使护理人员在中药注射剂的具体操作过程,严格遵循说明书进行药学护理,减慢静脉滴注的速度,注意过敏、皮疹等反应,两种药物之间进行冲管等措施 ,再者通过医院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20]。。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专项点评和监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质量和安全性。总之,中药注射剂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安全性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存在于研发、生产、流通及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只要在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产品质量和质控标准,增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意识,建立医疗机构安全性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掌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规律,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才能提高,才能更好的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作用。

[1] 胡曼曼孙丽蓉林中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A]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年1月第25卷第1期

【2】马静,李学林* ,唐进法中药注射剂的定位与特点中国现代中药 Mod Chin Med 2016 年2 月第18 卷第2 期

[3]拜列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A 】大家健康 For all Health 2016 年1 月第10 卷第2 期

【4】王咪咪高晓洁我院2014~2015年中药注射剂使用评价与分析

[A]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年5月第24卷第10期

[5]翟静波 1,张俊华 1**,阎小妍 2,王辉 1,刘春香 1,郑文科 1,刘智 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的统计分析相关问题及对策* [A]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 2017 第十九卷第一期

★Vol.19 No.1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50

【7】吴嘉瑞① 张丹① 张晓朦① 张冰① 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研究*【A】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 年第25 卷第5 期

【8】赵启邹1* ,王青2,聂彩霞1#,尹思敏1,杨磊1,林意菊1 124 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报告【A】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年第17 卷第1 期

[9]吴振营,宋志勇,刘玉霜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调查与合理用药分析

[A]临床合理用药2017 年4 月第10 卷第4A 期

[10]李志强1 张瑜2 刘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A] 光明中医2017 年1 月第32 卷第2 期

【11】刘光金1 刘耀龙2 张红梅2 李院玲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及预防对策【A】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年第12 卷第1 期

[12]梅新路徐俊徐斌张静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体会 [A]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年2月第24卷第4期

[13]张俊华郑文科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设计与实施专家共识中国中药杂志 2017 年1 月第42 卷第1 期

[14]Hadad I, Johnstone BH, Brabham JG, Blanton MW, Rogers PI, Fel-lers C,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orcine delayed wound-healing model and its use in testing a novel cell-based therapy. Int J Radiat On-col. 2010;78:888–96.

[15]Rodriguez Intradermal injection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ccelerates skin wound healing in nude mice Jonathan Pub-lished: 8 December 2015

[16]Carina Stenman1,2, Robert Glavas1, Joachim Davidsson1, Anders Knutsson1, ?rjan Smedby1,2 Visualization of liv er lesions in stan-dardized video-documented ultrasonography –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and effect of contrast injection.Original papers Med Ultrason 2015, Vol. 17, no. 4, 437-443

[17]杨禄辉,莫月仕,邹宇玲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干预分析 [A] 中国药事 2017 年 1 月第 31 卷第 1期

【18】谭朝丹,陈伟成,刘娟,时扣荣,李洁,顾伟鹰某院近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与超说明书用药相关性分析 [A]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11月第36卷第21期

[19] 王辉 1,张俊华 1**,郑文科 1,翟静波 1,刘春香 1,黄宇虹 2,王保和 2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伦理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A]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

2017 第十九卷第一期★Vol.19 No.1

[20]

殷勤,许锦英,王幼林,盛雪鹤,姚瑶,刘孟雪,周露露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研究 [A] 中国药事 2016 年 3 月第 30 卷第 3 期

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研究综述的格式和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 指导原则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目录

一、概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1.研发背景 2.主要药效学试验 3.一般药理学试验 4.急性毒性试验 5.长期毒性试验 6.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依赖性试验 7.致突变试验 8.生殖毒性试验 9.致癌试验 10.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二)分析与评价 1.有效性分析及评价 2.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3.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及评价 4.药理毒理综合分析及评价 5.药理毒理与其它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 三、参考文献 四、著者 一、概述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简称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

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在规范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格式和内容,引导和提高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过程及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 本指导原则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不同类别及药理毒理申报资料的要求,对申报临床的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统一进行规范。撰写时可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一中申报项目的不同要求撰写相应的内容。 本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研究结果的综述以及分析与评价两大部分。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建议按以下内容进行全面、简要的描述,建议对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不宜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罗列,不必列出具体试验数据等。 1.研发背景 简要说明文献情况。如果有临床应用史,需描述有无不良反应报道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 简要说明前期是否进行过基础研究或筛选研究(主要指药效学筛选研究,如配伍或配比筛选等)。若有相关研究,简述主要研究结果。 简要说明是否有相关研究成果(奖项、论文、专利等)。 2.主要药效学试验 2.1.试验方法和结果总结

常用抗癌中成药.

常用抗癌中成药 在中医书籍及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治疗肿瘤的单方、偏方、验方,这些方药大多都有其临床实践基础,但还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和观察验证。近年来,各地收集了许多该类处方,通过临床检验,筛选了一批确有成效的处方。把这些验方经过严格的制剂学、药理学、毒理学、药效学和临床验证,制成各种固定剂型、固定处方的中成药,既疗效确切,又便于服用。剂型有丸、散、膏、丹、片、胶囊,还有口服液、浓缩液和注射液等。根据不同功效,大体可分为扶正培本和祛邪抗癌两大类。为了方便应用,现分为扶正培本、祛邪抗癌、注射剂和外用药4类进行介绍,病人可参照使用。 1、扶正培本中成药 扶正培本主要用于正虚,临床上常用具有辅助正气,培植本元的药物治疗虚损不足,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强壮身体,缓解病情,延长生命,抑制癌瘤发展,甚至治愈的目的。 2、祛邪抗癌中成药 祛邪抗癌常用于以邪盛为主的病症,就是使用攻逐毒邪的药物以祛除病邪、控制癌症,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祛除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祛湿、以毒攻毒等5大法则。这类药物有许多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有的则是通过调整体内环境而达到目的的。 3、注射剂 从抗肿瘤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注射液作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可以保证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药物亦可不受消化道酶类的破坏,以及胃肠吸收功能的影响。目前这类制剂正在日益增多,将显示中草药抗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4、常用外用药

中医对于痈疽疮疡的外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对一些肿瘤除用手术割治法切除外,还有许多针对局部和全身的外治方法。外治药物不仅用于体表肿瘤的治疗,而大多数则用于缓解肿瘤疼痛、治疗局部溃疡、消除放疗和化疗药物外漏造成的局部损伤。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分析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作者:————————————————————————————————日期: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摘要: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活血化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目前市场上活血化瘀药物众多,作用存在一定的区别,鉴于此,本文对活血化瘀中药理相关作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1 近年来,人们对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发现在防治心肌缺血、抗血栓、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药理作用良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 1 改善血流动力学 研究发现,血瘀的出现多因血流受阻,循环不畅,血流动力异常等诸多原因造成。众所周知,血液是输送氧气、养分的主要媒介,一旦血管阻塞会给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因血瘀导致死亡的案例不再少数,其中冠心病、脑梗阻等比较常见。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得以明显改善,促进血液流动,尤其可扩张肾、脑、心等机

体内很多部位的血管,对扩张血流缓慢、较细毛细血管效果也较为明显。目前心肌病、冠心病等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治疗时从活血化瘀角度入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改善机体微循环 血瘀患者中微循环障碍占有较大比例,所谓微循环障碍指微静脉、微动脉之间血管被阻塞的一种症状。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可明显改善微循环。例如,按照每天一次,每次15g的剂量,给大鼠喂食活血散瘀颗粒,进行为期9天的喂养后,提取并制作大鼠组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鼠缩小的微动脉管径得到了很好的扩张效果,血管开放数量大大增加,大鼠的微循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正因活血化瘀中药在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 3改善血液流变学 中医中血瘀指血液中出现淤血,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因此缓解血瘀应从血液循环、流变学角度着手。其实血瘀的出现源于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所致,而且经大量实践表明,很多疾病中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血瘀症状,多表现为血液凝集、粘聚、浓稠等。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缓解血液凝集、粘聚、浓稠等,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情况。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连续一周给予大鼠桃仁油,而后对大鼠血液指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大鼠血液粘稠度明显降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 ——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目录 一、概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申请临床试验 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2.分析与评价 (二)申请生产 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2.分析与评价 三、参考文献 四、著者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在通过对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料,并加强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临床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 和自我评价。 本指导原则提供了不同注册申请中可能涉及的内容,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任何一种类别的注册申请,注册申请人可以按照不同注册申请类别的要求,结合所申报品种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把握重点,合理确定各自所需要提供的资料和临床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科学、客观、规范地撰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应力求文字简炼,逻辑合理,重点突出。 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应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与评价”两部分。 本指导原则按照申请临床试验、申请生产两种情况分别进行阐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 (一)申请临床试验 本部分内容为支持进入临床试验的所有与临床有关的 理论与试验研究资料的简要介绍。应注意围绕适应病症,对

处方合理性、创新性及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 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1.1.命名依据 简述药品命名依据。 1.2.立题目的与依据 简述拟选择适应病症的病因、病机、治疗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涉及西医疾病,还应简述现代医学对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与国内外已上市同类品种比较,申请注册药物的特点和拟临床定位。 简述处方来源、应用、筛选或演变过程,说明处方合理性依据。如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应简述处方中君、臣、佐、使及各自功用。如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及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应明确。如有相关的临床应用经验,还应简述原临床适应病症、用法、用量、疗程、疗效特点、安全性情况。 如为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剂型的品种,则只需简要说明拟选择新的剂型或新的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依据,并比较二者功能主治、日用原料药量是否一致。 1.3.临床试验计划与方案 临床试验计划应反映临床试验的整体思路及实施方法。

十大抗癌中药

十大抗癌中药 十大抗癌中药 一、灵芝 甘、平。益精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滋养强壮,补虚抗癌。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别名]瑞草、菌灵 芝。子实体含灵芝三萜、灵芝多糖、蛋白质、有机锗、微量元素硒、灵芝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 抑制癌细胞,治白血病的作用。 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能保护癌症患者体内 正常细胞的DNA不再氧化、被癌化,防止癌细胞的再生。 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 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灵芝能增强癌症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包括胸腺、脾腺、骨髓造血机能、红血球、白血球等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免 疫细胞,尤其是专门对付癌细胞的Tc杀手细胞、自然杀手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质与量。能激发干扰素、肿 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细胞激素的自体生成而达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灵芝能使癌症患者机体较放松,易于睡眠、易于饮食。可增加癌症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具有解压、镇静、镇痛的作用。

灵芝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无毒性的免疫活化剂的优点,恰恰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它免疫促进剂都不具有 的。总之,灵芝有助于人体血液的清澈及正常细胞组织的运作,创造出癌栓不易形成、癌细胞不适生存的空间让人体自 体治癌。 二、红豆衫 红豆衫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枝、叶、皮、根可提取昂贵抗癌药物——紫杉醇。从红豆杉的树皮 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红豆杉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 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 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新 型抗癌药物。 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 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据专家介绍,紫杉醇不溶于水或酒精之类溶解物,它的淬取技术非常 复杂、加工程序十分严密,直接使用红豆杉树皮或根茎是不能治病的。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死于癌症的病人在630万人

中药药理综述

谈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撰写意义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筛选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及上市后评价阶段。药理毒理研究不仅仅涉及临床前评价阶段,它实际上贯穿于整个研发的过程中。它对于支持研发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研究或是否能上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药理毒理综述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或多个专业,所以,在全部完成或阶段性地完成了这部分研究工作后的综述过程,对了解整个研发或试验过程、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的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自我和综合分析评价均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但可全面展现新药的研发背景、研究设计思路、研发过程,也可体现各学科专业结果的相互关联。此外,它与药学和临床两个专业共同为“主要研究结果综述资料”提供基本素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 提供药理毒理综述资料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资料的要求,撰写好该综述资料也是对一个药品研发者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从研究者的角度看,通过对药理毒理资料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可使自身对申报品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可加深对药理毒理研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理解;从审评者的角度看,它能使审评者初步、快速、有效、系统地了解申报品种有效性、安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品种特色,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申报者对品种的自我认识方面的全面信息。 二、申报资料的常见问题 通过对申报的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综述申报进行分析、归纳,常见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繁简失当: 一是过于繁琐,或层次不清,如将所有的试验结果简单堆砌;二是过于简单,写成摘要的形式,或仅对认为重要的结果进行描述,即提供的信息量不全,对品种基本情况缺乏了解,或有意回避一些重要的或矛盾的结果。 2.轻综合轻评价: 药理毒理综述按注册分类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如申报注册分类一的品种涉及的专业及内容较多,因此在综述时应力求体现出各学科专业的联系,但目前申报资料往往缺乏对各专业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因此,造成了对关键性问题把握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或各专业间相互脱节。 三、应关注的问题 我们知道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我们对所有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也是一个完成科学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过程。从综述的字面意义分析,综述实际包含了两个过程,即“综”和“述”。“综”,即综合,是将各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也就是说,收集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述”,即评述、论述,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思考后,进行综合评价。 1.掌握基本要求 有人用4C概括一篇综述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即Clear(清晰),Complete(完整),Correct(正确),Concise(简明)。 (1)清晰:要求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晰,表达清楚; (2)完整: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完整,勿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或缺项漏项,或丢掉关键信息;(3)正确:要求内容正确,数据可靠,专业术语正确,表达准确。这种正确还包含了资料应客观真实,具有可信性。应避免主观见解,避免随意取舍。不应忽视偶发现象和数据;(4)简明:应论述深刻充分揭示科学内涵等。

中药药理学各类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1.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1.1麻黄 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抗过敏,平喘,利尿,镇咳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对平滑肌的影响 1.2柴胡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促进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抗内毒素,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抑郁,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其他药理作用: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对胰酶的影响,保护胃黏膜 1.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影响免疫功能,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其他药理作用: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增强记忆,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2.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2.1黄芩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保肝利胆,降脂其他药理作用:抗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肌缺血) 2.2黄连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增强免疫 影响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降压) 影响消化系统(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 其他药理作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正性肌力作用 2.3金银花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止血,抗早孕 2.4穿心莲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影响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保肝利胆 2.5牡丹皮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保肝,降血糖 2.6知母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降血糖,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抗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常见的抗癌中草药

常见的抗癌中草药 一;据报道,有500多种抗癌中草药,发现通过实验研究给予评价最高的药物有: 补骨脂、败酱草、漏芦、蕲蛇、三七、千金子、女贞子、旱莲草、天花粉、五倍子、蒲黄、五灵脂、没药、龙葵、地龙、壁虎、西洋参、藏红花、阿魏、茜草、茵陈、扁豆、紫河车、黄芪、蝉蜕、瞿麦等。 确定有明显抑制癌症的药物有: 三七:有极明显的广谱治癌作用,同时止痛止血。 干漆:有广谱治癌作用。 土大黄:止血,通便,对白血病、肠癌、骨髓癌有治疗作用。 土鳖:有广谱治癌作用。 大蒜:有治疗肺癌作用。 山豆根:有广谱治癌作用。 山慈菇:消肿散结,有广谱治癌作用。 千金子:有治疗皮肤癌,脑癌作用。 马勃:可治疗恶性淋巴癌。 马齿苋:有治疗食管癌,肠癌作用。 天冬:治疗乳腺癌,防止乳腺癌手术后转移。

天葵子:用于治疗纵隔、鼻咽、甲状腺、乳腺、淋巴癌有效。 天南星:治疗颅内、食管癌。 天仙子:有杀死癌细胞作用。 五味子:可治疗血癌。 五灵脂:有抗肿瘤,增加免疫功能作用。 乌梅:可抑制癌症,增加免疫功能,治疗食管、直肠癌、消除多种息肉。 牛黄:可治疗舌癌。 甘松:可治疗皮肤癌。 龙葵:可治疗多种癌症,升高白细胞,消除胸、腹水、镇咳。 仙鹤草:有细胞毒样作用。 白英:有广谱抗癌作用。 白矾:抑制癌细胞增生。 蛇舌草:有广谱抗癌作用。 半枝莲:抑制白血病,抗基因突变,促进免疫功能增强。 地龙:很强抗癌活性,增高白细胞,调节免疫功能。 西洋参:具有抗癌活性,对于各种泌尿、生殖系统癌有效。

藏红花:有细胞毒样作用,对于癌性出血和其他出血均有作用。 肉桂:治疗血癌,卵巢囊肿。 花蕊石:治疗乳腺癌广泛转移。 没药:有抑制癌症作用,促使癌细胞逆转,提高免疫功能。 诃子:有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 补骨脂:抑制癌细胞增生,升高白细胞,增加红血球,提高免疫功能,刺激骨髓。 阿魏:抑制癌细胞增生,升高白细胞、血小板、治疗血管瘤。 鸡血藤: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对肝癌、骨癌有治疗作用。 败酱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促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鱼腥草:抑制癌症扩散,增强免疫功能,止咳,消除胸水。 栀子:可治疗肝癌。 茜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明显升高白细胞,治疗绒毛上皮癌。 荜茇:治疗纵隔肿瘤。 旱莲草:抑制癌细胞增生,增加免疫力,诱生干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药药理学论文 题目: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班级:08级中西医结合临床(2)班 姓名:赵少飞 学号:08411115 日期:2011-5-31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机体则指人体、动物体及病原体。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中药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创造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门学科。在讨论到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后,着重从基本药理概念问题、关于复方研究问题、关于中药血清药理研究问题、关于有毒中药研究问题及关于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得到相应的对策分析:合理的全面规化, 应当提倡和实施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方针, 应当制定中药药理研究的相关原则、规范与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开创新的研究方法等。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研究;研究问题,对策。 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其学科任务逐渐明确。第一,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从现代科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研究中既要重视单味药的研究,也要注意总结提炼某一类药的共性,形成理论。第二,中药药理学研究要与中药临床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为提高中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做贡献。第三,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几十年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对现代中医药理论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对中药药性理论、归经理论,以及中药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疲、扶正固本等作用,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第四,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是以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为基本条件,中药药理学承担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任务,这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许多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制剂,也推动了中药药理学自身的发展。第五,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共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也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如果以 1985年 10月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从那以后, 在以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大致经历过了几个历程, 即从 1985年学会提倡的 "不论用什么思路和方法, 也不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都是应当值得欢迎的 ";到 1987年 ~ 1990年锐意提倡中药的复方药物特别是中医经典名方的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综述论文:现代中药现状

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中药发展现状的描述,总结出中药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中药产业前景广阔, 但现代化和国际化之路依然艰巨。希望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药, 重视我国中药的发展,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关键词】:现状;面临的机遇;前景 引言: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几年来,随着全世界消费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纯天然制品,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同时中药产业由于自身的快速增长,加之有力的政策扶植,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进一步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前景广阔。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 经过行业调整,国家对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日趋明朗,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到重点行业发展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支持方向。从各种相关政策分析,国家明确提出了对中药行业发展的支持,其中重点提到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医疗体制改革对中药特别是品牌中药的影响等方面。我们认为,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2006年,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2006年-2020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未来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引下,相关

十大抗癌中药精选

十大抗癌中药精选 一、灵芝 甘、平。益精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滋养强壮,补虚抗癌。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别名]瑞草、菌灵芝。子实体含灵芝三萜、灵芝多糖、蛋白质、有机锗、微量元素硒、灵芝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治白血病的作用。 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能保护癌症患者体内正常细胞的DNA不再氧化、被癌化,防止癌细胞的再生。 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灵芝能增强癌症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包括胸腺、脾腺、骨髓造血机能、红血球、白血球等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免疫细胞,尤其是专门对付癌细胞的Tc杀手细胞、自然杀手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质与

量。能激发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细胞激素的自体生成而达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灵芝能使癌症患者机体较放松,易于睡眠、易于饮食。可增加癌症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具有解压、镇静、镇痛的作用。 灵芝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无毒性的免疫活化剂的优点,恰恰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它免疫促进剂都不具有的。 总之,灵芝有助于人体血液的清澈及正常细胞组织的运作,创造出癌栓不易形成、癌细胞不适生存的空间让人体自体治癌。 二、红豆衫 红豆衫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枝、叶、皮、根可提取昂贵抗癌药 物——紫杉醇。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 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红豆杉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交卷时间:2019-12-03 15:45:59 一、单选题 1. (2分)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 A. 所含成分 ? B. 产地 ? C. 采收季节 ? D. 剂量 ? E. 炮制工艺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2. (2分)与山楂消肉积无关的作用是() ? A. 含脂肪酸,促进脂肪的消化 ? B. 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助消化 ? C. 提高胃肠功能有利于消化你

? D. 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的分解消化 ? E. 含有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消化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2分)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 B. 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 C. 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 D. 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 E. 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2分)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 A. 刺激肠粘膜 ? B. 肠道润滑 ? C.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 D.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E.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E 解析 5. (2分)人参益智的作用机制不包含() ? A. 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B. 抑制脑内神经递质Ach合成和释放? C. 促进脑细胞发育 ? D. 增加脑供血 ? E. 保护神经细胞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2分)下列泻下药有利尿作用的是()? A. 芒硝 ? B. 番泻叶 ? C. 火麻仁 ? D. 大黄 ? E. 郁李仁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2分)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 A. 去甲乌药碱 ? B. 甲基丁香酚 ? C. 细辛醚

中药药理学试题与答案(1~3)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活性较强的二醇类人参皂苷是( B ) A.Ra1 B.Rbl C.Rc D.Rg3 E.Rg1 2、能导致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 D ) A.马钱子 B.乌头 C.木通 D.雷公藤 E.大黄 3、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D ) A.人参B.当归C.附子D.枳壳E.白术 4、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C ) A.中和内毒素 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D.抑制内毒素的释放 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大黄止血的作用机理( D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凝血酶Ⅲ活性 6、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C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降低血压 E.抗溃疡 7、苦参对下列病原体有抑制作用( B ) A.疟原虫 B.滴虫 C.血吸虫 D.肠道阿米巴原虫 E.鞭虫 8、丹参扩张冠状动脉机理是(A) A.阻滞钙内流和钙调蛋白作用 B.促进钙内流 C.开放钙通道 D.开放钠通道 E.促NO生成 9、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 E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 E.抗感染 10、延胡索总碱/左旋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不正确描述是( C ) A.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 B.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 C.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 D.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 E.镇痛机制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受体有关 11、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 A.苍耳子 B.柴胡 C.茵陈 D.大黄 E.栀子 12、三七的扩张血管的作用机理与以下哪项有关( D ) A.兴奋β2受体 B.阻断α受体 C.直接作用 D.阻Ca++内流 E.促NO释放 13、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 D ) A.甘草甜素 B.秦艽 C.大黄 D.人参 E.芒硝 14、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 B ) 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 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 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E.促进PGI2生成 15、大多数补虚药增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正确的描述是( C ) A.增加动物免疫器官重量 B.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D.升高血白细胞 E.诱生干扰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除抗病原体外,清热药的_抗细菌毒素_、_解热__和影响免疫功能作用等也参与了抗感染。 2、五味子能明显诱导鼠肝微粒体_____ P450酶系____活性,增加______解毒___能力。 3、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已被证明具有兴奋______子宫___的作用。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抗癌中药的抗癌效果极好地十大常见中药的

抗癌中药抗癌效果极好的十大常见中药 癌症一直是直接危害我们性命的疾病,很多人听到就害怕,其实很多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发现的早,还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很多中药也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类型癌症常见中草药分类吧。目录1、十大常见抗癌中药2、解毒抗癌的中药3、软坚散结抗癌的中药4、活血化瘀抗癌的中药5、化痰抗癌的中药6、利水渗湿抗癌的中药7、扶正抗癌的中药8、止痛抗癌的中药9、止血抗癌的中药10、抗癌中药配方十大常见抗癌中药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影响下,使得癌症成了当今社会导致死亡的首位病因,严重的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不过,中药在妨碍抗癌等方面一直被业认为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攻克癌症的方面被寄予很大希望。一、灵芝灵芝,甘、平。益精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滋养强壮,补虚抗癌。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别名]瑞草、菌灵芝。子实体含灵芝三萜、灵芝多糖、蛋白质、有机锗、微量元素硒、灵芝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治白血病的作用。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能保护癌症患者体正常细胞的DNA不再氧化、被癌化,防止癌细胞的再生。灵芝能增强癌症患者体免疫系统,包括胸腺、脾腺、

骨髓造血机能、红血球、白血球等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免疫细胞,尤其是专门对付癌细胞的Tc杀手细胞、自然杀手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质与量。能激发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细胞激素的自体生成而达杀灭癌细胞的目的。灵芝能够使得癌症病人的身体得到放松,更加有利于睡眠休息和饮食。灵芝还能够增加癌症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具有非常好的镇痛、镇痛、镇静的作用。二、红豆衫红豆衫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枝、叶、皮、根可提取昂贵抗癌药物紫杉醇。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据专家介绍,紫杉醇不溶于水或酒精之类溶解物,它的淬取技术非常复杂、加工程序十分严密,直接使用红豆杉树皮或根茎是不能治病的。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死于癌症的病人在630万人左右,仅美国、欧洲、日本每年就在400万人左右。治疗这些病人每年大约消耗1500∽2500千克紫杉醇。一位研究紫杉醇的美国专家说,即使将世界上现有的红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0万名癌症患者的生命。三、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

-中医专长综述模板

专长综述模板 各位老师好 XXX 男/女,XXXX年生,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善长用中草药外敷治疗各种疼痛和咳喘。因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所以对中医很感兴趣,于2002年毕业于马山卫校临床专业,毕业后开始跟父亲学习和工作,2004年开始一边跟着父亲学习临床知识,一边自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而后也接触了很多病例,并治愈或改善他们的症状。近年由于父亲年迈,身体大不如前,有意自己开中医诊所挣钱养家,但所学专业不符合,让开中医诊所变得不容易,但我一直相信慢性病的调理,中医中药是不二的选择。 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也遇到了XX省的XXX医师,XXXX年跟他学习了一年,主要是用中草药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在跟师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阅读了《伤寒论》《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经过一年的临床跟师,我在咳喘病的治疗上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回家乡后,给村里病患治疗中,我坚持用中草药穴位贴敷治疗,辨证施治,不输液,不口服西药。经我调理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 一般认为,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呼吸喘症源于清代《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涂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帖。方用白芥子、元胡、细辛共为末,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侯三柱香足可去之,十日后复一次,共三次,病可除。 由于穴位贴敷治疗是经皮肤给药,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故药物

经皮入血后避免了肝脏及胃肠道首过效应,可在体内维持恒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因此,中草药经皮肤给药具有毒副作用少及疗效明触的特点。由《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发展而来的穴位贴敷疗法己渐成熟,用于防治慢性友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病,尤其对病性虚寒,主症为喘咳者最为适宜。 《内经,素问》说:“五气所病……肺为咳喘。”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其经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它的主要病理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常见症状为咳嗽、气喘、咯痰、胸闷胸痛、鼻塞、流涕、喷嚏等。其中以咳、喘、痰为特征表现。它的病因既有外感又有内伤,病机也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一咳喘篇》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又云:“外感者治肺,内伤者治肾;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些论点,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常反复发作。 辨证首当分虚实。实者病势急,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实者当辨外感内伤,外感起病急,病程短,的有表证,内伤病程久,反复发作,天表证。虚者病势缓,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虚者应辨脏腑,肺虚者劳你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

中药综述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432953.html, 中药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药综述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对生育有影响的常用中药综述. 《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9期.孝粹石.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质谱法在中药微量元素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2年6期.陈浩.梁沛.胡斌.赵丽.孙大海.王小如. [5].中药镇静催眠研究进展.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0期.王妍.臧林泉. [6].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Ⅱ):NIR光谱解析策略例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9期.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周璐薇.乔延江. [7].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5期.朱伟.王学美. [8].中药制粒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3期.吴司琪.伍振峰.岳鹏飞.王雅琪.杨明. [9].红外光谱应用新进展及其与色谱指纹图谱对比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6期.刘岩.刘顺航.王俊全.孙素琴. [10].红外光谱在中药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10期.李燕.吴然然.于佰华.王俊德. 二、中药综述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