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特性六大特性解释及合格指标

石材特性六大特性解释及合格指标
石材特性六大特性解释及合格指标

石材特性六大特性解释及合格指标

合格的花岗石大板,应达到四个物理性能的指标

体积密度≧2.56g/cm3

吸水率≦0.60%

干燥压缩程度(抗压性)≧100MPa

弯曲程度(抗弯性)≧8.0MPa

合格的大理石大板,应达到四个物理性能的指标

体积密度≧2.60g/cm3

吸水率≦0.5%

干燥压缩程度(抗压性)≧50MPa

弯曲程度(抗弯性)≧7.0MPa

什么叫压缩强度,石材的抗压性?

压缩强度是指岩石在单向压缩情况下的抗破坏能力。压缩强度的大小表示岩石的坚硬程度。

压缩强度用MPa表示,1MPa= 10.2kg/c㎡(公斤力/平方厘米)

一个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为了确保标准大气压是一个定值,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 1标准大气压=101325牛顿/米2

按“JC205-92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标准,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60.0MPa。

按“JC79-9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标准,大理石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20.0MPa。

一般来讲花岗石压缩强度在110-245MPa之间,大理石压缩强度在

70~110MPa之间

什么是弯曲强度,石材的抗弯性?

弯曲强度相当于以前所称的抗折能力,指一定规格的饰面板材在两个支撑点上抵抗断裂的能力。

石材弯曲强度远比压缩强度低,经试验约为压缩强度的1/14~1/8。一般得出压缩强度可以大致推测其弯曲强度。一般弯曲强度越大,板材不易断裂。按“JC205-92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标准,弯曲强度不小于8.0MPa,按“JC79-9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标准,弯曲强度不得小于7MPa

如花岗石岑溪红的弯曲强度为23.56MPa,大理石丹东绿的弯曲强度为

8.57MPa。

什么是石材的体积密度和吸水率?

体积密度为石材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大表示岩石比重、容重大,在锯、磨、抛、切等加工过程中有较高的稳定性。

吸水率为指石材吸水能力,反映石材内部所含孔隙数量、大小及分布与连通情况。

岩石吸水率一般<1.5%, <0.5%的可视为抗风化性能好,抗冻性能也好,可不做抗冻性能试验。

什么是光泽度?

光泽度是评价饰面石材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除花色和品种外,它是用户衡量石材质量的主要根据。

按“JC79-9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标准,大理石镜面板材按化学主成分的不同,光泽度最低要求(合格品)分别不低于70、60、40光泽单位。按“JC205-92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光泽度最低要求不得低于75个光泽单位。

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及代号

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及代号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 P=C+I +G+(X-M);用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 注:C---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X---出口 M---进口 X-M:净出口(进出口的差额)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4、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如增值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净税收:指生产与进口税和补贴的差额。统计误差:指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账户中统计劳动者薪金收入时出现的误差。个人各项支出指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利息支付及个人对本国政府和国外的转移支付。 7、两部门经济: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公式:Y=C+I 8、三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公式:Y=C+I+G 9、四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及对外贸易。公式:Y=C+I+G+(X-M) 10、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政府借债一般有短期债、中期宅和长期债三种形式。短期债一般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利息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中长期债一般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期限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宏观经济学重要概念及指标解读

宏观经济学重要概念及指标解读 一、从经济总量指标数据透视宏观经济 1.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 的基础性的总量指标;我国2012年GDP总额约为52万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7.8%。 2.经济增长率:反映一国经济是膨胀还是萧条,对经济走势把握 得更直接、明了。 3.消费率、储蓄率: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和储蓄比重的重 要指标;近20多年来,世界平均消费率约为77%,目前我国 社会最终消费率约为50%左右,居民储蓄率较高。 4.外汇储备:对于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 债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谨慎的外汇储备水平应为该国 3-6个月的进口额,201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 元,独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 5.社会总供给: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提供给市场的最终使用 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能力;一般认为社会总供给的变动区间与 GDP的增长区间应保持一致。 6.社会总需求: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反映了社会经 济运行的状况,是宏观经济状态的晴雨表;社会总需求保持 8%-10%的增长率,我国GDP才能保持8%-10%的经济增长率。

7.财政收入: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国家职能的 财力保证;2012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11.7万亿元人民币,占 GDP的23%,增长12.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6万亿元, 增长9.4%,地方财政收入6.1万亿元,增长16.2%,财政收入 中的税收收入10万亿元,增长12.1%。 8.财政支出:是一国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核心工具之一;2012 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6万亿元,增长15.1%;中央财政 支出6.4万亿元。 9.工业增加值:能够很好地反映生产单位或部门对GDP的贡献, 它的增长速度可以折射出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工业增加值一 般比GDP增长快3%-5%。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观察国家居民生活状况、城乡均衡发 展、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水平、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 变动趋势等的重要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区间在 15%-20%之间。 11.全社会发、用电量、货运量:是经济冷暖的风向标,国民经济 运行的先行指标;全社会发电量、用电量、货运量要保持一定 增幅。 二、从经济运行指标数据透视宏观经济 12.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像“晴雨表”或“报警器”那样对国民经 济运行发挥监测和预警的作用;我国预警指数编制中将经济运 行的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

石材的特性

石材的特性 一、石材的分类 石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虽然低价的钢铁及混凝土已渐取代石材在承重构造的地位,但是石材表面美妙的颜色及岩理的变化,经由建筑师的设计,更增加了石材高贵、亮丽的质感,这些都是混凝土、钢铁及玻璃所无法企及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运用丰富的石材颜色及岩理,来改善都市里单调的景观,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沾贴石材亮板,或在拱门边侧边沾贴石材薄板等。 石材的种类繁多,依其岩性及用途,分类的标准如下: (一)根据来源(origin)分类 1.火山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二)根据特性(Characteristics)分类 1.组成的矿物。 2.化学的性质。 3.物理的性质。 (三)根据岩石种类分类(CNS63OO) 1.花岗岩类。 2.安山岩类。 3.砂岩类。 4.黏板岩类。 5.凝灰岩类。 6.大理石类及蛇纹石类。 (四)根据岩性分类(ASTMc119-71) 1.花岗岩类。 2.绿色岩类。 3.石灰岩类。 4.大理岩类。 5.砂岩类。 6.皮岩类。 (五)根据用途分类 1.外部建筑用(Exterior Building)。 2.内部建筑用(Interior Building)。 3.装饰用(Decovrative and Ornamental)。 4.碑石及雕像用(Monumental and Statuary)。 5.铺砌料用(Paving)。 6.界石用(Curbing)。 7.扁平石铺路用(Flagging)。 8.造屋顶用板岩(Roofing Slate)。 9.磨石用板岩(Millstock slate)。 10.其他(如面板Surface Plate及磨刀石Hone stones)。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各种经济指标意义解释大全汇总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季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工业 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①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 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②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 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本年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

天然石材的特性详解

天然石材的特性详解 原本大理石是指大理的带有黑色花纹的白色石灰岩,因为它的面可以天然的形成各种图案,比如山水画等,这些自然的大理石是没多大危害的,但现在,大理石已经成为了一种泛称,泛指一切有颜色花纹的建筑用石灰岩,也正因为如此,而导致生产出的各类大理石时质量问题频出,特别是一些做工不精致的产品,虽然价格也较为便谊,危害也更大。 耐火性: 各种石材皆不同,有些石材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 1)石膏:在大于107 ℃时分解。 2)石灰石、大理石:在大于910℃时分解。 3)花岗石:在600℃时因组成矿物受热不均而裂开。 膨胀及收缩: 石材也是热胀冷缩,但若受热后再冷却,其收缩不能回复至原来体积,而必保留一部份成为永久性膨胀;美国兵工厂曾试验由0℃至100℃,再降到0℃,测出永久膨胀增加之度为0.02—O.045%。 耐冻性: 到摄氏零下20时,发生冻结,孔隙内水份膨胀比原有体积大1/10,岩石若不能抵抗此种膨胀所发生之力,便会出现破坏现象。一般若吸水率小于0.5%,就不考虑其抗冻性能。 抗压强度: 石材的抗压强度会因矿物成份、结晶粗细、胶结物质的均匀性、荷重面积、荷重作用与解理所成角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通常结晶颗粒细小而彼此粘结一起的致密材料,具有较高强度。致密的火山岩在干燥及饱和水份後,抗压强度并无差异(吸水率极低),若属多孔性及怕水之胶结岩石,其干燥及潮湿之强度,就有显著差别。 天然大理石顾名思义就是在大自然中自然形成的大理石,石材不好的就是含有放射物质。有专家研究发现,天然大理石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放射性辐射在空气中的衰变,而形成的一种放射性物质氡及其子体。这种物质进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同时也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让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另外一种就是指石材中的辐射体直接照射人体后产生一种生物效果,会对人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更多石材知识请点击此处)

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习惯上将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视为不发生。 6.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 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 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主要经济指标解释

主要经济指标解释 一、制造成本部分 1、制造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 制造费用。 2、直接材料消耗: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实体 的原料及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消耗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购进价格由下列各项组成:买 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 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消耗, 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他应负担 的税金),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 原材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燃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包括汽、煤、柴油等。 动力: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包括热力、电力和蒸汽等。 包装物:指用于包装本企业产品而耗用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筐、 篓、袋等。 外风半成品: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半成品。 修理用备件:指企业生产产品耗用的有关配品和配件。 其他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产品而耗用的辅助材料及其他直接材料。 3、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资金、津贴 和补贴,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4、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 接关系的费用。 5、其他直接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次给政府部分:指企业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中支付 给个人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 6、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分厂,下同)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 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机物料消 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 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指为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提取的福利费。 9、折旧费:指生产车间根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折旧率计提的资产折旧 费。包括生产车间的厂房、建筑物、管理用房屋和设备和折旧费。 10、修理费:指生产车间为修理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所支付的费用。 11、经营租赁费:指生产车间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机械设备、低值易耗品等 所支付的租赁费用和土地租赁费用。 12、保险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的保险费。 13、取暖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取暖费。 14、运输费:指生产车间在生产或销售产品过程中进行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15、劳动保护费:指生产车间为职工配备的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 温用品等所产生的支出和高温、高空、有害工作津贴,洗理费等。 16、保健补贴、洗理费:指劳动保护费中所有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各种保健补贴和洗

石材特性之石材的强度

石材特性之石材的强度 石材的强度是指石材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包括抗压、抗剪、抗拉、弯曲强度。石材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因、矿物成分、样式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含水率、微裂隙的发育程度及裂隙填充物的性质等因素,同时也与测试时的条件有关。 一、抗压强度 石材的的抗压强度是指在无侧束状态下(unconfined)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以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或每平方英寸多少磅。换言之,它指把岩石的加压至破裂所需要的应力。 欲想了解石材的特性,和在工程上是否适用时,必须先作岩石的力学强度试验。强度试验中最主要为抗压强度的试验。 岩石的最大抗压强度的量测,通常是在固定的实验室中进行,并利用功率为十至一百吨以上的特殊水压机来把测试样本压碎。为测试岩石的抗压强度,其样品需制成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形状,同时其尺寸还得视岩石的不同而异。对高强度的岩石而言,立方体形状的样品尺寸为5㎝×5㎝×5㎝,中等强度的岩石其样品尺寸为7㎝×7㎝×7㎝,而松软的岩石其样品尺寸为10㎝×10㎝×10㎝。对于矿物成份不均匀的岩石,其立方体形状的样品尺寸,应较矿物成份均匀的岩石为大。

为了避免获得意外的结果,应该采取同一石料的若干样品分别在干燥或潮湿的状况下进行试验。不过这种测试未必能够得到正确的数据,因为即使同一种的岩石,其抗压强度也不一定完全相同,还要看压缩方向和样品的构造等关系而定。此种具有方向的性质,以页岩特别显著。 下面介绍来自最简单的抗压强度试验,将样品压碎的力以p来表示。 样品的剖面面积为2吋×2吋即4平方吋,同时已知岩石的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吋一万磅(10,000psi),如此对样品施以10,000×4=40,000磅压力时,样品将会被破坏。其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p=p/a 式中 p为抗压强度,以每平方吋多少磅(psi)、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为单位,p为压力,以磅、公斤为单位,a为剖面面积,以平方公分、平方吋为单位。 大致说来,火成岩、石英岩和特别坚硬的硅质砂岩,具有最大的抗压强度。例如一些未风化之玄武岩,其无侧束抗压强度可达到60,000psi。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其最重要的有三种因素:组织、胶结物的性质、压力的方向等。 (1)组织

统计名词解释

1.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正态分布:以均数u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的分布,记为X~N(u, ) 标准正态分布:以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记为u~N(0,1) 3.平均数: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等。 标准差S:将方差开方,得到标准差,它是最常用的变异指标,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大。 标准误S X: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 S p(样本率的标准差):率的标准误,用来描述样本率的抽样误差。 4.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u检验、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用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称为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 5.率(rate):强度相对数,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是某事物或现象发生的实际数与可能数的比例关系。 构成比(proportion):结构相对数,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6.相关系数: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 复相关系数:是决定系数的平方根,相对系数的绝对值,用来度量应变量与多个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决定系数:是反映回归贡献相对程度的指标,是回归平方和与总体平方和之比。无单位,取值在0到1之间。 回归系数:直线回归方程= a+bX的系数b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偏回归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标准偏回归系数:将原始数据实施标准化变换后的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反映各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大小。 零相关:指两个变量间没有直线相关的关系。 7. 统计描述:指选用恰当的统计指标,选用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 统计推断: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8.X检验:以卡方分布为理论依据,用途颇广的假设检验方法。 秩和检验:推断一个总体表达分布位置的中位数M和已知M0,两个或多个总体的分布是否有差别。 9.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病人中,经若干年的随访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解释-企业总收入

企业总收入 1、定义: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以及企业从事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和。 2、计算方法:企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利润总额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应交税金 包括 1、产品销售税金: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承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2、税金(管理费用中的):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3、本年应交增值税: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4、应交所得税:指企业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按所得额计征的税额。 劳动者报酬: 1、定义: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本期计提折旧:指企业自年初至报告期止累计提取的折旧。根据“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项填列。 增加值:是指企业在核算期内生产经营的效果和新创造的价值。 增加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除工业企业以外的单位采用的是收入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收入(价格补贴、亏损补贴、出口退税)营业盈余=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其他 工业企业采用生产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年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可以采用正算法或倒算法,一般推荐使用倒算法。 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见附表),如工资、折旧、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第一章导论 统计学: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教育统计学:专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数学推论,找出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描述统计: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如制表、绘图),并计算其各种代表量数(如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其基本思想是平均,如在集中量数中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均,在差异量数中将离均差进行平均,在相关量数中将积差进行平均等等。 推断统计:又称抽样统计。它是根据对部分个体进行观测所得到的信息,通过概括性的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去推测相应团体。换言之,就是根据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情况。 实验设计:研究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如何更正确、更经济、更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以揭示试验中各种变量关系的实验计划。 统计常态法则: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样本,差不多可以保持总体的特征。这种样本特性保持着总体特性的现象叫做统计常态法则。 小数永存法则:第一个样本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在其他样本中也会存在,这就是小数永存法则。此处“小数”是指小数量的意思。 大量惰性原则:某一事物的某一性质或状态,在反复观察或试验中是保持不变的。

有效数字:指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数字。 变量:又称随机变量。具有变异性的数据。三个特性,离散型,变异性,规律性。 数据:某个数值一旦被取定了,则称这个数值为随机变量的一个观察值。即数据。 总体:性质相同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基本单位或单元。 样本:总体抽出的部分个体。 参数:表示总体特征的量数。 统计量:直接从样本计算出的量数,代表样本的特征。 名称变量: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类别上不同。 顺序变量: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顺序排列起来的变量。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等距变量:只具有相等的单位,而没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比率变量: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连续变量:指取值可以是某区间内任一数值的随机变量,它是指测量单位之间可以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单位,其数字形式多取小数。 离散变量:指测量单位之间不能再细分的数字资料,其数字形式常取整数。 计数数据:计算人或物的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测量时所获得的数据。 指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又称统计指标,它是把各个个体的特征加总起来的综合结果。

天然石材的几种特性

天然石材的几种特性 1.耐火性 各种石材皆不同,有些石材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 (1)石膏:在大于 107 C时分解。 (2)石灰石、大理石:在大于 910 c时分解。 (3)花岗石:在 600 C时因组成矿物受热不均而裂开。 2.膨胀及收缩 石材也是热胀冷缩,但若受热后再冷却,其收缩不能回复至原来体积,而必保留一部份成为永久性膨胀;美国兵工厂曾试验由00C至 1000C,再降到00C,测出永久膨胀增加之度为0.02—O.045%。 3.耐冻性 石材在潮湿状态下,能抵抗冻融而不发生显著之破坏者,此性能称为耐冻性。岩石孔隙内的水份在温度低到摄氏零下 20时,发生冻结,孔隙内水份膨胀比原有体积大1/10,岩石若不能抵抗此种膨胀所发生之力,便会出现破坏现象。一般若吸水率小于 0.5%,就不考虑其抗冻性能。 4.抗压强度 石材的抗压强度会因矿物成份、结晶粗细、胶结物质的均匀性、荷重面积、荷重作用与解理所成角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通常结晶颗粒细小而彼此粘结一起的致密材料,具有较高强度。致密的火山岩在乾燥及饱和水份後,抗压强度并无差异(吸水率极低),若属多孔性及怕水之胶结岩石,其乾燥及潮湿之强度,就有显著差别。 大理石的施工特性 1.物理性 (1)抗压强度 Compressive strength PSI :6,012-16,750。 (2)抗弯强度 Flexural strength PSI :1,O95-2,709。 (3)抗剪强度 Shear strength PSI :1,638-4,812。 (4)弹性系数 Modulus of Elasticity PSI :1.97-14.85X106。 (5)密度 Ibs/ft :163.0-172.4。 (6)48小时吸水率% :0.O69-O.609。 (7)热传导系数 "k BTU/in/hr/f2t/0F :10.45一15.56。 (8)水蒸气传导率 Perm-Inch :0.324-4.46。 (9)热扩散系数 in/in/0F :3.69-12.3X10-6。 (10)潜变 Creep-Deflation, inch's after 24HR :O-3.3X1O-4。 2.强度(ASTM c99,ASTM c170) 强度乃是抵抗压力之能力,来自几个因素: (1)岩石裂理及晶体的解理。 (2)胶结度。 (3)晶体的”互锁”(interlocking of the crystal)。 (4)任何胶结物质的天然质。 3.热膨胀 大理石的热膨胀,在大理石与其他不同材料组成坚固的大单元时,变成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实验室中经过几个轮回的加热及冷却过程後,可测出残留的膨胀到原来的20%左右。 4.耐火度 大理石是不燃性材料,具耐火度,热传导性佳,温度由大理石传递的速度很快,因此不是高效率的隔热体。 5.抗磨性(ASTM c 241) 大多数不同种类的大理石都具有高硬度,及均匀的磨耗性,因此常被用为地板及楼梯板。若大理石具有Ha=10的抗磨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