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

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您的答案:B得分:1.5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 )的名言。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您的答案:C得分:1.5

3、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您的答案:C得分:1.5

4、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

A、愚

B、绞

C、贼

D、狂

您的答案:A得分:1.5

5、“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A、《周易》

B、《春秋》

C、《论语》

D、《大学》

您的答案:A得分:1.5

6、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向()转化。

A、权本位

B、神本位

C、性本位

D、人本位

您的答案:D得分:1.5

7、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A、仁义礼

B、礼智信

C、知仁礼

D、知仁勇

您的答案:D得分:1.5

8、“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见解出自()。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

D、英国哲学家培根

您的答案:D得分:1.5

9、诗句“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出自哪里?()

A、《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B、《诗.大雅.文王有声》

C、《诗经.文王之什.文王》

D、《孟子.离娄上》

您的答案:A得分:0.0

10、根据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伦理责任

D、刑事责任

您的答案:D得分:1.5

11、“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此话是()说的。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非

您的答案:B得分:1.5

12、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您的答案:C得分:1.5

13、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您的答案:C得分:1.5

14、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其中,有人认为,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权利意味着“可以”,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该见解属于()。

A、主张说

B、自由说

C、利益说

D、资格说

您的答案:D得分:1.5

15、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如:“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这段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孟子》

D、《吕氏春秋》

您的答案:D得分:1.5

16、“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这句话是()说的。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您的答案:A得分:1.5

17、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是()

A、依宪执政

B、党的领导

C、民主执政

D、依宪治国

您的答案:B得分:1.5

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公正

B、司法独立

C、建立法治政府

D、依宪治国

您的答案:D得分:1.5

19、下列属于道德的一般本质是()

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C、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D、道德是一种真诚信服与坚持执行的态度

您的答案:C得分:1.5

20、良法+良治+良民=()

A、善治

B、顺治

C、法治

D、劣治

您的答案:A得分:1.5

多项选择题

1、在宗法意识统治的熟人社会里,人们交往只需凭关系,不需要什么事先约定的规则。血缘关系的远近就是行为依据,()就是行为准则。

A、别

B、亲

C、伦理

D、义

您的答案:A,B,D,得分:2.5

2、儒家推崇的是()。

A、治国

B、修身

C、平天下

D、齐家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3、2000多年前,东方的()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苏格拉底

B、韩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您的答案:B,C,得分:2.5

4、2000多年前,东方的( )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韩非

B、商鞅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您的答案:A,D,得分:2.5

5、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完全契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涵的是( )。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

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您的答案:A,B,D,得分:2.5

7、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因素。

A、精神

B、人文

C、物质

D、制度

您的答案:A,D,得分:2.5

8、佛教的基本教义有()。

A、四谛

B、灭苦

C、五蕴

D、缘起

您的答案:A,C,D,得分:2.5

9、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A、正规化

B、专业化

C、职业化

D、规范化

您的答案:A,B,C,得分:2.5

10、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A、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C、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D、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1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A、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B、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法治

C、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历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D、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党的领导

您的答案:A,D,得分:0.0

1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13、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

A、根本性

B、全局性

C、稳定性

D、长期性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您的答案:B,C,D,得分:2.5

15、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此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还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您的答案:A,B,C,D,得分:2.5

16、先进文化的功能重要体现在( )。

A、教化功能

B、指引功能

C、实践功能

D、保障功能

您的答案:A,B,C,得分:2.5

判断题

1、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您的答案:错得分:1.5

2、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内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3、东汉时代,把“文化”与“武威”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

您的答案:错得分:1.5

4、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您的答案:错得分:1.5

5、《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6、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表述。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7、“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是严复对王阳明学说的评价。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系统提出“法、术、势”概念的是韩非。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9、关于“德”的说法,德源于内心,与实践无关。

您的答案:错得分:1.5

10、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仁政”"和“德治”。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1、在战国时期,法家曾经显赫一时,到秦朝更是登峰造极,但是以后迅速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2、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存异。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3、“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您的答案:错得分:0.0

14、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5、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6、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7、儒家认为人人和谐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8、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19、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20、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您的答案:对得分: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