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配线工艺守则

一次配线工艺守则
一次配线工艺守则

一次配线工艺守则ZH/QE-C08-01文件号:

版本:A/0 受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文件修订记录

一、目的

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一次绝缘导线及母排的配制,阐明其使用材料及辅助材料,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矩形母线、绝缘导线的装配。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2013)

2、《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一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2005)

3、《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2005)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

(GB )

四、设备、工具与量具

1、设备:成套母排加工机(含冲孔、剪切、立弯模、折弯模、

压花、压平模具等)。

母线加工机主要参数如下表:

最大冲孔力(KN)200~300

2、便携式母线加工机

有冲孔、剪切、折弯三个加工单元,特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常用于现场安装加工。

3、工具

板手、力矩板手、刻丝钳、尖嘴钳、偏口钳、剥线钳、螺丝刀、电工刀、钢锉、端头冷压线钳、木榔头。

4、量具

盒尺、角尺、钢板尺等。

五、线的选择

1、我公司根据用途不同一次线材料分为硬母线和绝缘导线两种。矩形铝母线,也可选用异型母线;LMY矩形铜母线或TMY硬母线选用.绝缘导线选用BVR或BV聚氯乙烯导线。

2、主回路母线截面的选择

主回路母线的选择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当图纸没有标明规格时,根据线路容量在工艺文件的“导线载流量表”中查找即可。

3、中性线(N)、PEN及保护导体(PE)截面的选择

“中性线(N)、PEN及保护导体(PE)截面的选择”要求如下表: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PE、PEN)

Sp

六、母线加工及安装、下料1母线要求平直,母线不得有明显的锤痕,凹坑等缺陷。母排下料用母排较平母排在下料前或下料后应进行校正,一般用剪切机切断,机对母排校正、校直。

)的规定。a(1-1)断口处直角度偏差按表1(.

表1-1(a)断口处直角度偏差值单位:mm

(2)厚度偏差由于在剪切时,母排在剪切线上受力较大,使断面变

形减小,其厚度偏差按表1-1(b)规定。

表1-1(b)厚度偏差值单位:mm

(3)去尖角:母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存在,以防止产生尖端放电,及便于装配维护。

2、弯制

矩形母排应尽量减少弯曲。母排弯曲部位距搭接面的边缘通常大于30mm,母线扭转90°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倍,并排母线的弯曲角度要一致,保证其连接安装时,不应产生内应力。(1)平弯

母排平弯在平弯机上进行,将需弯曲的母排放在设备中,将尺

寸线与弯排刀口对齐,使母排弯曲,母排平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1-2。

表1-2 母排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一、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 第一步:电气识图 “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目录→看总说明→看系统图→看平面布置图→看安装接线头图→看安装大样图→看设备材料表 第二步:布管 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如果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在布管中每隔1.5—2.5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得少于60% 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管弯→稳住盒箱→暗管敷设 第四步:对线 对线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 第五步: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二、电气配线原则 低压电器配线原则 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1.适用X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 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种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 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 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 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万用表。 4.工艺准备 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种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括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必须看清图样要求和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和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对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出国产品应采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4.11.按照图样要求,导线两端套上编号塑料管,数字和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 4.12.每批生产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应使用颜色一致的导线,(推荐用黑色)在考虑节省材料、线路合理安排的情况下,必须要有统一接线方向,以求线路整齐美观和式样一致。 5.工艺过程及要求 5.1.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且应考虑到施工和维修方便,且不准占用供用户接入电缆的途径与装置来布置盘内二次接线。 5.2.线束原则上应避免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若必须敷设时,应严格按照元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文件号:ZH/QE-C08-02 版本:A/0 受控: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 文件修订记录

一、目得 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二次绝缘导线得配制,阐明其使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以及三箱类配电设备得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与检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与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2013)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得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配电板得特殊要求》 (GB 7251、3-2006) 四、工具 斜咀钳(140mm)、剥线钳(0、5~6㎜2)[1]、预绝缘端头压线钳(0、

5~6㎜2)[2]、管形端头压线钳、裸端头压线钳(0、5~6㎜2)、触针端头压线钳、尖咀钳、一字螺丝刀[3]( 30~150㎜)、十字螺丝刀(30~150㎜)、梅花板手[4](M3~M8)、开口板手(M3~M8)、套筒板手(M4~M5)、镊子、通断指示搭灯、电烙铁(60W)、卷尺(2m)、棉纱手套、清洁用抹布。 注:[1] 带有定位装置; [2]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动压线钳; [3]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螺丝刀; [4]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扳手。 五、材料 5、1 导线参数 5、1、1 绝缘导线(见表 1) 表 1 绝缘导线参数

电气配线一般规范要点

电气配线配电一般规范 1 适用范围 设备的局部与整体配电规范 适用于机电设备的接线标识、导线与电缆线径选用、导线与电缆颜色的选用、按钮与指示灯颜色的选用、配线与设备配电的规范。 2 本规范引用标准 GB/T4884—1985 绝缘导线的标记 GB/T4026—1992 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标识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GB/T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T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T13534—1992 电气颜色标志代号 GB/T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

2 1、导线和电缆及配线规范 导线和电缆的选用原则 导线导线一般应为铜质的。任何其他材质的导线都应具有承载相同电流的标称截面积,导线最高温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值。 表1 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单位:℃)

。1○短路时间下超过5s的假定绝热性能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由下列因素确定 正常条件下,通过最大可能的稳态电流时导线的最高允许温度; 短路条件下,允许的短时极限温度。 导线截面积应使得在最大稳态电流或其等效值情况下,导线温度不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外部配线的连续负载电流容量规定见表2。 如果电缆用铝代替铜导线,则表7-112中的数值应乘以0.78减额系数。 表2 稳定环境温度40℃时,采用不同敷设方法的PVC绝缘铜导线或电缆的载流容量I Z 电压降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为此,有必要采用截面积大于表2规定值的导线。 最小截面积为确保适当的机械强度,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表3示出值。如果用其他措施得到足够的机械强度且不削弱正常功能,可以使用比表3示出值小的导线。电柜内部具有最大电流为2A 的电路的配线不必遵守表3的要求。 3 表3 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

煤矿电气设备接线工艺标准

接线工艺标准 1.紧固件 1.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1.2同一部位的螺母、? 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 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 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 的螺纹余量。 ?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4螺母紧固后,? 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 ̄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 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 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 具才能松、 ? 紧。 2隔爆性能 2.1隔爆结合面(Ⅰ类)? 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 必须符合表4-1的规定。 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 L1-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 W-静止隔爆结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 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 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表4-1Ⅰ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mm ━━━━━━┯━━━━┯━━━━┯━━━━━━━━━━━━━ 结合面│││W ││├───────────── │L│L1│外壳容积V(l) 型式││├─────┬─────── │││V≤0.1│V〉0.1 ──────┼────┼────┼─────┼─────── 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6.0│6.0 │12.5│8.0 │25.0│9.0 │40.0│15.0│ │0.30 │0.40 │0.50 - │ - │0.40 │0.50 │0.60 ──────┼────┼────┼─────┼─────── 带有滚动轴│6.0│-│0.40│0.40 │12.5│-│0.50│0.50 │25.0│-│0.60│0.60 │40.0│-│-│0.80 ━━━━━━┷━━━━┷━━━━┷━━━━━┷━━━━━━━ 2.2操纵杆直径(d)? 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应符合表4-2的规定。 表4-2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mm ━━━━━━┯━━━━━━━ 操纵杆直径│隔爆结合面长度 ──────┼─────── d≤6│L≥6 6〈d≤25│L≥d d〉25│L≥25 ━━━━━━┷━━━━━━━ 2.3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 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少于0.075mm;? 用滚动轴承结构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 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种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 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万用表。 4.工艺准备 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种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

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括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必须看清图样要求和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和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对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出国产品应采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4.11.按照图样要求,导线两端套上编号塑料管,数字和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 4.12.每批生产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应使用颜色一致的导线,(推荐用黑色)在考虑节省材料、线路合理安排的情况下,必须要有统一接线方向,以求线路整齐美观和式样一致。 5.工艺过程及要求

电气配线标准.docx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一、元器件安装 1.1前提 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 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下 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 0.6-2.0 ●紧急操作件0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 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率为 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一、概述 1、本标准工艺适合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所有的屏柜、户外端子箱的二次回路接线施工; 2、采用的标准为《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施工工序流程图

三、施工技术措施 1、准备工作 (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根据原理图及厂家资料,将图纸上的每一根电缆所接的回路号及接线位置与实物对照,要求设计图与实物一致; (2)将施工图按其接线位置分类好,并在施工前放置于接线的屏柜内; (3)清点每一屏柜的电缆,柜的左右要分清,将清点的数量及应摆放的位置与设计图比较,严格按图施工; (4)将清点过的电缆绑上对应的电缆牌,并将电缆固定好; (5)准备好接线需用的工具及有关的耗材(回路标号及绑扎线、绝缘包带、对讲机、电池灯等); 2、盘、柜、端子箱安装就位 ①吊装盘柜时,应做好防磨损措施,按设备要求的位置移放盘柜;移动时,用钢管垫在底盘滚动前进。 ②就位后,安装调整盘柜,使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③按设计图将端子箱分间隔就位,用膨胀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应排列整齐。 ④盘、柜、台、箱的接地牢固良好。 ⑤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 3、电缆就位 (1)检查已敷设好的电缆排列整齐,牢固地固定在电缆孔的钢筋上,电缆牌要

求清晰明了,绑扎的高度要求一致,注意摆放在易观察的位置; (2)统一在电缆上用粉笔记好要开电缆的高度,每一根每一面屏都统一一个高度,做到统一美观; 4、开电缆 (1)开电缆时注意不要损伤电缆芯,切断处的端部用同色绝缘包带扎紧,铠装电缆应切断钢带并接地,使用于静态保护及控制等逻辑回路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也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可靠接地; (2)要接线的电缆芯应拉直绑扎好,按设计图将电缆芯抽好准备接上,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要求整齐美观,芯线端部应套有标有回路号的套管,此标号套管应采用双标号式,除标有回路外,还需标上该电缆的编号,且要求字迹清楚不易脱色; 5、对线 两侧对线时,应注意每一根电缆芯都要验过,特别是几根电缆同时使电池灯接通,需将短连片解开,再重新对线,一根芯应只有一条通路。 6、接线及配线 按照设计图,将已对好线的电缆芯弯到正确位置,用剥线钳开好芯头,约1.5厘米长,然后弯好圈,用螺栓将线牢固可靠地固定。二次接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2)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的截面的两根电缆不得接在同一个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接两根电缆芯时,中间应加平垫; (3)盘柜内的电缆芯,应垂直或水平地配置,不得交叉或任意歪斜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的长度; (4)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根据实地情况将强弱电缆分开;(5)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接地; (6)对于光纤电缆的接线应按设计图接到相应的接口,光纤电缆头的制作,要

1KV及以下电气配管配线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1KV及以下电气配管配线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万科地产深圳区域所有1KV及以下电气配管配线现场施工指导。 2、依据 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 括但不限于: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8-9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9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一2000) 2.2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最终决 定,否则视为接受。 3、配管 3.1一般要求: 3.1.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起连接处均应密封。 3.1.2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 管不应埋设在室外土壤中。 3.1.3室外电缆保护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3.1.4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 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3.1.5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 50-80mm。 3.1.6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 措施。 3.1.7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气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气管的下方。当有困 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其相互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电气接线规范

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1、连接点处接触紧密,接触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导线的电阻比应不大于1-1.2倍; 2、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90%; 3、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残余熔剂或熔渣的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联系,主要防止电腐蚀; 4、不同线号的导线及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得在受张力的地方连接; 5、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6、铜铝线连接时必须采用铜铝接头或压接,不准用自缠自的方法; 7、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管压接法、电阻焊法、气焊法、封端连接); 8、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6平方毫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 9、铝绞线在档距中间连接时必须采用压接、钳接、绞接管,在引流处可采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1. 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见表E)。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 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 3. 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 4. 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5.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6. 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7. 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 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29.93 1.适用范围

2.使用材料 BV.单股铜线、BVR多股铜线、走线槽PXC-2、绝缘套管、标记号、线夹、尼龙扎扣、塑料线、垫圈、TO(TU、TI)铜接头、绝缘塑料带、异形套管、号码印、标签、缠绕管。 3.工具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头钳)、扁嘴钳、剪刀、螺丝刀、扳手、塑料圈、冷压钳、万用表。 4.工艺要求 4.1 配线排列应布局合理、横平竖直、曲弯美观一致,接线正确、牢固,与图样一致。4.2 推荐采用成束捆扎行线的布臵方法,采用成束捆扎行线时,布线应将较长导线放在线束上面,分支线从后面或侧面分出,紧固线束的夹具应结实、可靠,不应损伤导线的外绝缘,禁止用金属等易破坏绝缘的材料捆扎线束,屏(柜、台)内应安装用于固定线束的支架或线夹。 4.3 行线槽布线时,行线槽的配臵应合理。固定可靠,线槽盖启闭性好,颜色应保持一致。 4.4 在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臵中,交流电流线及高电平(110V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低电平(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对于易受干扰的连接线,应采取有效的抗干 扰措施,如DXN9系列户内高压带电显示装臵,显示器的布线应单独敷设 ..... ...........,不能与其它 回路混合 .........,防止可能由 .........;强制闭锁装臵的 .....a.、.b.、.c.三个输入线分开敷设 .....电源线要与 .......~220V 此引起的干扰影响显示器正常工作 ...............。 4.5 连接元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多股线,应采用冷压接端头,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高压产品的二次配线在冷压的基础上还必须热敷(焊锡)。 4.6 连接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导线,在接线端处应加识别标记,如:A411、B411等。导线标记用以识别电路中的导线,字迹排列应便于阅读且满足29.96《标号头和符号牌加工固定工艺守则》规定要求。 4.7 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如跨门线或有翻板的地方,一律采用多股软线,且须留有一定余量,以门板、翻板开至极限位臵不受张力和拉力影响而使连接松动或损伤绝缘为原则,且关闭时不应有过大应力。 4.8过门线束还应采用固定线束的措施,过门线束1.5mm2不超过30根,1mm2不超过45根,若导线超出规定数量,可将线束分成2束或更多,以免因线束过大,影响门的开、关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 1、电缆整理 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 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

应予剪除。 2、电缆头制作 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 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 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 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

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 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 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 3、电缆标识 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 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 dqltwk|电气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e215859068.html,

绳。 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 4、电缆接线。 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 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 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一、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

第一步:电气识图 “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U录f看总说明一看系统图f看平面布置图一看安装接线头图一看安装大样图一看设备材料表 第二步:布管 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如果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在布管中每隔一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得少于60% 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一加匸管弯一稳住盒箱一暗管敷设 第四步:对线 对线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 第五步: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二. 电气配线原则 低压电器配线原则 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义。当必须交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釆用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 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元器件的安装 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4、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 电控成套设备行业在进入90年代后,尤其在近几年来发展飞快,新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产品不光在性能、结构等各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在外观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在向家具化、装饰化的方向发展。二次回路是任何电气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回路的电气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台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同时,其二次元件的装配、标号,导线的选择、敷设以及排列组合等项目,构成二次回路布线工艺的重要内容。二次布线工艺水平的高低将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过去企业只注重产品的结构性设计及电气性能的改进,而忽视了二次布线工作,造成了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落后,方法陈旧。在新的形势下,原来的二次布线工艺已远不能适应新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用合适的新型电气附件等,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基本要求: 01、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0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同一型号规格的控制柜元件安装位置及布线方式应一致。 03、采用线束布线时固定线束应横平竖直布置并应捆扎和固定,捆扎间距不宜大于 100mm,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400mm。 04、同一列器件的线号读向尽量保持一致。惯例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内到外。如下图 05、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2 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2 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2 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2 06、所有二次回路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连接头只能位于器件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端子排上。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文件号:ZH/QE-C08-02 版本:A/0 受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

文件修订记录

一、目的 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二次绝缘导线的配制,阐明其使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围 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及三箱类配电设备的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和检验。 三、规性引用文件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2013)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 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 7251.3-2006) 四、工具 斜咀钳(140mm)、剥线钳(0.5~6㎜2)[1]、预绝缘端头压线钳(0.5~6㎜2)[2]、管形端头压线钳、裸端头压线钳(0.5~6㎜2)、触针端头压线钳、尖咀钳、一字螺丝刀[3]( 30~150㎜)、十字螺丝刀(30~150㎜)、梅花板手[4](M3~M8)、开口板手(M3~M8)、套筒板手

(M4~M5)、镊子、通断指示搭灯、电烙铁(60W)、卷尺(2m)、棉纱手套、清洁用抹布。 注:[1] 带有定位装置; [2]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动压线钳; [3]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螺丝刀; [4]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扳手。 五、材料 5.1 导线参数 5.1.1 绝缘导线(见表 1) 表 1 绝缘导线参数

低压电气设备配线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低压电气设备配线规范 篇一:电气配线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一、元器件安装 1.1前提 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 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下 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 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 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

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 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端子的标识 1.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2)双重的标识 1.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 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3)门上的器件 1.17保护接地地连续性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 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 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 或者破坏绝缘层。

二次配线工艺

二次配线工艺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动力箱和三箱(配电箱、计量箱、端子箱)的二次配线。 2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电缆的一般要求: 2.1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工作电压不应低于500V。 2.2测量、控制、保护回路除断路器电磁合闸线圈外,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在其它情况下,当所有室内设备、仪表和端子上装有专用于连接铝芯的电缆和绝缘导线。 2.3按机械强度要求,采用的电缆芯或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为:连接强电端子的铜线不小于1.5mm2;铝线不应小于2.5mm2;连接于弱电端子的、运动装置使用的铜芯电缆直径不应小于0.5 mm2。 2.4绝缘导线和电缆芯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流回路:电流测量回路应保证表计工作在规定的准确度范围内,保护回路应保证电流互感器工作在10%误差范围内。 b) 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到计费用电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5%额定电压,在正常负荷下,电压互感器到测量仪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3%,当全部保护装置和仪表工作(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到保护和自动屏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c) 控制回路:在正常最大负荷时,控制母线至各设备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 10%。 d) 绝缘导线和电缆可能受到油浸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和电缆。 3屏内的接线要求: 3.1屏的内部连接导线,一般采用塑料绝缘铜芯导线。 3.2安装在干燥房间里的屏,其内部接线可采用无防护层的绝缘导线,该导线能在表面经防腐处理的金属屏上直接敷设。 3.3屏内同一安装单位各设备之间的连线,一般不经过端子排。 3.4接到端子和设备上的绝缘导线和电缆应有标记。 4工艺准备 4.1看懂图纸、标准、仔细考虑布线方案。 4.2根据任务性质和产品技术要求,领用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导线品种。 4.3领取按需要数量的安装零件,如接线板夹、压板、紧固件等。 4.4核对二次回路的电器元件是否备齐,型号规格是否相符。电器表面发现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应同仓库联系退货调换。 5工艺过程 5.1电器元件必须有合格证明方可进行安装。 5.1.1仪表:按图将仪表安装在仪表板上。

电气配线的要求

电气配线的要求 电气配线 I、施工前的材料准备 导线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书。采用与导线根数和总截面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工艺流程 2、电气配线 a.管子穿线前应将管中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管口毛刺打磨平滑。 b.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ZRBV-1.5mm2和ZRBV2.5mm2导线穿管,管内: 1-3根导线穿DG20(G15) 4-6根导线穿DG25(G20) 7根以上导线穿DG32(G25) c.导线穿入钢管后应在管日处装护套保护导线,导线从电线管口引到电机设备接线精部分需穿软管加以保护。 d、导线在管内、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e、导线在垂直管路内敷设,距离超过20m时,为减少导线的下垂力,应在接线盒内加以固定。 f.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内的同一槽孔内。 g.导线在线槽内敷设时应按规定距离给予固定,并标注编号标记。

h.铜芯导线的中间连接和分支连接应使用熔焊、线夹或正接法连接。 i.超过2.5mm2多股铜芯线终端应焊接或压接接线端子后再与电器设备的接线端子连接。 j.接地线应采用黄、绿二色的双色绝缘多股铜芯线做为接地线。 k.实行导线分色法施工,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 线为淡兰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严格按指定的色别用线,使整个工程的相线、零线、火线的色别始终保持一致。 3、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a.线路检查: 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 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不符合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摇测。 b.绝缘摇测: 照明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500V量程为0-500MΩ的兆欧表,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MΩ。 4、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在施工中存在护日遗漏、脱落、破损及与管径不符等现象,因操作不慎而使护口遗漏或脱落者应及时补齐,护日破损与管径不符者应及时更换。 b.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数不足5圈,未按工艺要求连接的接头均应拆除重新连接,密绕压紧,保证接触可靠。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各种0.4kV~35kV开关电器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 2 使用材料 2.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 2.2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 2.3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 2.4 冷压端头 2.5线卡、尼龙扎带 2.6标签纸(元件标签、地线标签) 2.7瓷质套管 2.8标准紧固件 2.9 塑料蛇皮管、金属蛇皮管、尼龙螺旋管、PVC波纹管φ12、φ18、φ25、φ35 2.10 塑料行线槽 2.11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 2.12线夹 2.13绝缘纸(δ=0.5)、黄腊管 2.14松香 2.15焊锡 2.16 酒精 3 设备及工具 3.1 号码打印机 3.2活动扳手6寸、8寸 3.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 3.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 3.5电烙铁25W、100W 3.6 冷压线钳0.5~2.5(mm);1,4,6(mm)

3.7 电池试灯 3.8丝锥M4、M5、M6、M8 3.9卷尺(2m) 3.10自制套管M3~M6 4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 4.1按二次接线图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4.2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4.3导线选用黑色,二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线。 4.4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子元件回路采用焊锡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 4.5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无损伤。 4.6每个接线端子应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子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4.7用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导线根数超过35根时分两股捆扎,超过70根时分三股捆扎。用于连接固定不动单元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可采用单股导线或多股软导线。 4.8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下门上的电器元件导线应采用多股导线,并套上波纹管,当门上元件过多、二次线过粗时(二次线多于35根),可将二次线分股套两根以上波纹管、波纹管两端用走线卡固定在弯板上,裕度要参照4.7。波纹管长度见表1 表1 过门线护线波纹管长度 4.9多股软导线在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线鼻子或冷压端头),线芯不得有松散或断股现象。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 1、控制柜元器件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A、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 符 B、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C、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2、元器件布局: A、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妨碍,不应 有触及带电体的可 B、维修方便: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C、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规 定 D、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3、安装要求: A、必须按图安装 B、元器件组装应从底板前视,由左到右,由上至下 C、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D、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 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E、接线面每个元器件的附近有标牌,标牌应与图纸相符。除 元器件本身附带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器 件本体上 F、标号字迹应完整、清晰、牢固、且不易脱色。标号粘贴位 置应明确、醒目 G、 H、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器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 板背面元器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 位置尽可能一致 4、端子排的安装要求:

A、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结缘良好 B、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 宜大于350mm C、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 设空端子隔开或加强绝缘的隔板 D、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回路之间, 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E、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 线 2、控制柜二次接线 1、基本要求: A、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B、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 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合理,层次分明,整齐美 观。同一柜内的相同元器件走线方式一致 C、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绝缘良好、芯线应无 损伤 D、每个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A、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2 B、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2 C、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2 D、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2 E、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2 3、其他要求: A、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2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 必须接2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对于插式端子,不同 截面的2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 子,当接2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B、电流表与分流器(或CT)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 长不得超过3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