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工作原理

浅析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工作原理
浅析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工作原理

智能汽车充电桩系统

智能汽车充电桩系统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智能汽车充电桩系统 概述 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技术发展、布局、建设又是发展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才茂凭借多年来对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池储能技术的理解和积累推出基于V2G技术和储能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气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但能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换电,还能扩展为分布式储能电站,开放、互动、智能的充放电管理,将使具有储能电站功能的充电站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能部分。 组成部分 充电站电气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充电设备、监控系统三大部分。 供电系统主要为充电设备提供电源,主要由一次设备(包括开关、变压器及线路等)和二次设备(包括检测、保护、控制装置等)组成,专门配备有源滤波装置消除谐波,稳定电网。 充电设备是整个充电站电气系统的核心部分,一般分直流充电装置和交流充电装置(桩),直流充电装置,即非车载充电机,实现电池快充功能,可按功率输出分成大型、中型、小型,公司产品型号为。 交流充电装置(桩)提供电池慢充功能,公司产品型号X-AR。 非车载充电机采用V2G技术,通过进口高频IGBT整流逆变模块,不仅能对动力电池进行安全、快速地充电,而且依靠控制器与后台系统的通讯,能将动力电池的能量回馈到电网,完成电网与电池之间的双向能量交换。X-DR型非车载充电机采用高速CAN总线,保证通讯连接的快速、可靠。具体原理图、实物图如下: 交流充电桩主要提供车辆慢充的功能,输出为交流电,连接车载充电器。具体原理图、实物图如下: 充电监控系统由一台或多台工作站或服务器组成,可以包括监控工作站、数据服务器等,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联结。监控工作站提供充电监控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充电机的监控和数据收集、查询等工作;数据服务器存储整个充电系统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等,提供数据服务及其他应用服务。 技术优势 充电站电气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优势:1.安全、高效、智能、互动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将使充电站真正成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成熟的输配电技术和优化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保证充电站安全、可靠的并网运行。3.先进V2G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对动力电池的长期研究既保证动力电池高效的充电效率,也充分考虑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充电桩工作原理(整理版本)..

充电桩工作原理 电气系统 交流充电桩电气系统设计如图5所示,主回路由输入保护断路器、交流智能电能表、交流控制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组成;二次回路由控制继电器、急停按钮、运行状态指示灯、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人机交互设备(显示、输入与刷卡)组成。 主回路输入断路器具备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的通断;连接器提供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口,具备锁紧装置和防误操作功能。 二次回路提供“启停”控制与“急停”操作;信号灯提供“待机”、“充电”与“充满”状态指示;交流智能电能表进行交流充电计量;人机交互设备则提供刷卡、充电方式设置与启停控制操作。

工作流程 交流充电桩的刷卡交易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通信管理

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控制导引系统 连接方式见图B2、图B3、图B4。 图中各部件的功能与特性见表B1。

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1.电源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比能量较低,充电速度较慢,寿命较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铬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飞轮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驱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目前电动汽车上广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这种电机具有"软"的机械特性,与汽车的行驶特性非常相符。但直流电动机由于存在换向火花,比功率较小、效率较低,维护保养工作量大,随着电机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势必逐渐被直流无刷电动机(BCDM)、开关磁阻电动机(S R M)和交流异步电动机所取代。 3.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设置的,其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电压或电流,完成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早期的电动汽车上,直流电动机的调速采用串接电阻或改变电动机磁场线圈的匝数来实现。因其调速是有级的,且会产生附加的能量消耗或使用电动机的结构复杂,现在已很少采用。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较广泛的是晶闸管斩波调速,通过均匀地改变电动机的端电压,控制电动机的电流,来实现电动机的无级调速。在电子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它也逐渐被其他电

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状态

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状态 直流充电线路组成。 图1 直流充电示意图 如上图,直流充电桩输出由9根线组成,分别是: 直流电源线路:DC+、DC-;设备地线:PE;充电通信线路:S+、S-;充电连接确认线路:CC1、CC2;低压辅助电源线路:A+、A-。 直流充电桩就是通过这9根线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其具体的充电模型如下:

图2 直流充电模型 左边是非车载充电机(即直流充电桩),右边是电动汽车,二者通过车辆插座相连。图3中的S开关是一个常闭开关,与直流充电枪头上的按键(即机械锁)相关联,当按下充电枪头上的按键,S开关即打开。而图3中的U1、U2是一个12V上拉电压,R1~R5是阻值约1000欧的电阻,R1、R2、R3在充电枪上,R4、R5在车辆插座上。 图3 直流充电模型

车辆接口连接确认阶段: 当按下枪头按键,插入车辆插座,再放开枪头按键。充电桩的检测点1将检测到 12V-6V-4V的电平变化。一旦检测到4V、充电桩将判断充电枪插入成功,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并将充电枪中的电子锁进行锁定,防止枪头脱落。 直流充电桩自检阶段: 在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后,充电桩将闭合K3、K4,使低压辅助供电回路导通,为电动汽车控制装置供电(有的车辆不需要供电)(车辆得到供电后,将根据监测点2的电压判断车辆接口是否连接,若电压值为6V,则车辆装置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接着闭合K1、K2,进行绝缘检测,所谓绝缘检测,即检测DC线路的绝缘性能,保证后续充电过程的安全性。绝缘检测结束后,将投入泄放回路泄放能量,并断开K1、K2,同时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图4 充电桩自检阶段示意图 充电准备就绪阶段:

汽车充电系统

学习项目十四汽车充电系统 情景描述 一辆威志V2轿车,进入修理厂,客户反映该车发动机起动后,电不足,灯光发暗, 喇叭不够响,经检查诊断为汽车充电系统不正常充电,造成蓄电池过放电,电压不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结构特点; 2.懂得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控制原理; 3.熟悉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 1.掌握发电机的拆装步骤; 2.掌握发电机性能的检测方法。 学习内容 1.就车检查充电系统; 2.规范拆卸发电机; 3.检查发电机传动带; 4.更换、安装发电机。 建议课时数 20 因学习过程 一、学习任务 能根据维修手册规范对充电系统进行就车检测,并对充电系统出现故障排除进行。 故障排除后启动车辆,汽车能正常运转。

二、资料收集 1.充电系统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促进了汽车电子设备装置的发展。因此,对充电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标志之一。随着汽车上用电设备的急剧增加,充电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电系统的作用是供全车用电, 同时向蓄电池充电(储存多于的电能),以补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能的消耗,如图14-1 所示。 图14-1 充电系统的作用 2.充电系统的认识 汽车充电系统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工作状态指示装置组成,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汽车上所用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和整流器组成。 3.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 (1)结构组成 发电机的结构组成,如图14-2所示。

图14-3 充电系统工作原理图 IA 17 1S 16 11 1-螺母;2-皮带轮;3-隔圈;4-前端盖总成;5-前轴承; 圈;9-后轴承;10-轴承盖;11-定子总成;12-紧固螺栓; 6-轴承盖;7-轴承盖螺栓;8-转子线 13-密封件;14-整流器总成;15-双 头螺栓;16-电刷架总成;17-电刷支架螺栓;18-滑环导轨;19-后端盖 图14-2 发电机结构组成图 (2) 工作原理 发电机工作原理如图14-3所示。 i U 13 1> 调节器调节电压为 输出恒定电流 断开和接通励磁绕组电流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是灵活,这种灵活性源于纯电动汽车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首先,纯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是通过柔性的电线而不是通过刚性联轴器和转动轴传递的,因此,纯电动汽车各部件的布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次,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不同,如独立的四轮驱动系统和轮毂电动机驱动系统等,会使系统结构区别很大;采用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如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会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重量、尺寸和形状;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如蓄电池,也会影响纯电动汽车的重量、尺寸及形状。另外,不同的能源补充装置具有不同的硬件和机构,例如,蓄电池可通过感应式和接触式的充电机充电,或者采用更换蓄电池的方式,将替换下来的蓄电池再进行集中充电。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主要由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汽车底盘、车身以及各种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除了电力驱动控制系统,其他部分的功能及其结构组成基本与传统汽车相同,不过有些部件根据所选的驱动方式不同,已被简化或省去了。所以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既决定了整个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其性能特征,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它相当于传统汽车中的发动机与其他功能以机电一体化方式相结合,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1、电力驱动控制系统 电力驱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如图5.1所示,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车载电源模块、电力驱动主模块和辅助模块三大部分。 1)车载电源模块 车载电源模块主要由蓄电池电源、能源管理系统和充电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1)蓄电池电源。蓄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唯一能源,它除了供给汽车驱动行驶所需的电能外,也是供应汽车上各种辅助装置的工作电源。蓄电池在车上安装前需要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合成所要求的电压一般为12V或24V的低压电源,而电动机驱动一般要求为高压电源,并且所采用的电动机类型不同,其要求的电压等级也不同。为满足该要求,可以用多个12V 或24V的蓄电池串联成96~384V高压直流电池组,再通过DC/DC转换器供给所需的不同电压。也可按所需要求的电压等级,直接由蓄电池组合成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池组,不过这样会给充电和能源管理带来相应的麻烦。另外,由于制造工艺等因素,即使同一批量的蓄电池其电解液浓度和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安装电池组之前,要求对各个蓄电池进行认真的检测并记录,尽可能把性能接近的蓄电池组合成同一组,这样有利于动力电池组性能的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 (2)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汽车行驶中进行能源分配,协调各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使有限的能量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力驱动主模块的中央控制单元配合在一起控制发电回馈,使在纯电动汽车降速制动和下坡滑行时进行能量回收,从而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程能力。能源管理系统还需与充电控制器一同控制充电。为提高蓄电池性能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实时监控电源的使用情况,对蓄电池的温度、电解液浓度、蓄电池内阻、电池端电压、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或放电深度等蓄电池状态参数进行检测,并按蓄电池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进行调温控制,通过限流控制避免蓄电池过充、放电,对有关参数进行显示和报警,其信号流向辅助模块的驾驶室显示操纵台,以便驾驶员随时掌握并配合其操作,按需要及时对蓄电池充电并进行维护保养。 (3)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是把电网供电制式转换为对蓄电池充电要求的制式,即把交流电转换为相应电压的直流电,并按要求控制其充电电流。充电器开始时为恒流充电阶段。

2021年充电桩工作原理(整理版本)

充电桩工作原理 欧阳光明(2021.03.07) 电气系统 交流充电桩电气系统设计如图5所示,主回路由输入保护断路器、交流智能电能表、交流控制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组成;二次回路由控制继电器、急停按钮、运行状态指示灯、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人机交互设备(显示、输入与刷卡)组成。 主回路输入断路器具备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的通断;连接器提供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口,具备锁紧装置和防误操作功能。 二次回路提供“启停”控制与“急停”操作;信号灯提供“待机”、“充电”与“充满”状态指示;交流智能电能表进行交流充电计量;人机交互设备则提供刷卡、充电方式设置与启停控制操作。 工作流程 交流充电桩的刷卡交易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通信管理 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控制导引系统 连接方式见图B2、图B3、图B4。 图中各部件的功能与特性见表B1。

汽车充电系统

学习项目十四汽车充电系统 1.了解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结构特点; 2.懂得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控制原理; 3.熟悉汽车充电系统电路的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 1.掌握发电机的拆装步骤; 2.规范拆卸发电机; 3.检查发电机传动带; 4.更换、安装发电机。 一、学习任务 能根据维修手册规范对充电系统进行就车检测,并对充电系统出现故障排除进行。故障排除后启动车辆,汽车能正常运转。 二、资料收集

1.充电系统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促进了汽车电子设备装置的发展。因此,对充电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标志之一。随着汽车上用电设备的急剧增加,充电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电系统的作用是供全车用电,同时向蓄电池充电(储存多于的电能),以补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能的消耗,如图14-1所示。 图14-1 充电系统的作用 2.充电系统的认识 汽车充电系统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工作状态指示装置组成,采用并联方式连接。汽车上所用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和整流器组成。 3.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 (1)结构组成 发电机的结构组成,如图14-2所示。

1-螺母;2-皮带轮;3-隔圈;4-前端盖总成;5-前轴承;6-轴承盖;7-轴承盖螺栓;8-转子线圈;9-后轴承;10-轴承盖;11-定子总成;12-紧固螺栓;13-密封件;14-整流器总成;15-双头螺栓;16-电刷架总成;17-电刷支架螺栓;18-滑环导轨;19-后端盖 图14-2 发电机结构组成图 (2)工作原理 发电机工作原理如图14-3所示。 图14-3 充电系统工作原理图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简介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简介 1. 当前主要充电技术方案: - 非接触式:无线充电 不同的续驶里程对应的充电器功率一般如下: - 接触式: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直流 2. 充电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 ?充电系统的扩展功能和增值服务不断丰富; ?充电方式从有人手动向无人自动发展; ?单向充电技术向双向充、放电技术发展; ?单相充电技术向三相充电技术发展; 3. 车载充电机(OBC)技术 车载充电机主要功能是将交流AC220V市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如DC400V)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该设备为AC/DC电源转换设备。 车载充电机与市面桩进行通讯对配,按国标要求完成通讯、功率调节等,实施国标为:GB/T20234。 现有充电机开发电路拓扑: 1) 隔离型 - 整流桥+PFC+移相全桥---代表:聆风LEAF,90% - 整流桥+PFC+LLC---代表:特斯拉,93% 优点:隔离安全性较高。LLC相比移相全桥的效率更高,电磁兼容性更好; 缺点:元器件较多,控制算法复杂。 2) 非隔离型 代表:比亚迪E6 (逆变充电系统)

优点:电路控制简单,可以和电机控制器共用电路结构; 缺点:安全性相对较低。 4. 未来充电技术 - 兼容即时、预约、自适应的车辆充电方式 - 提供在任何地点、任何供电状态、任何使用情景下的充电支持 智能充电系统:以用户充电感受为设计原点,结合车辆辅助驾驶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与充电系统相结合。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家车企都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发力,相信充电难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或者比汽油车加油还要方便。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5部分交流充电桩(上)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 5部分:交流充电桩(上) 1 范围 SZDB/Z 29-201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交流充电桩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储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深圳地区各有关单位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的交流充电桩的选型、配置与检验,接入深圳地区的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 GB 6587.1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 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 6587.3 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 6587.5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 6833.1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 6833.2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 GB 6833.3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敏感度试验 GB 6833.4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GB 6833.5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 GB 6833.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1463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Z 17625.6-2003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谐波电流的限制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SZDB/Z 29.1-2010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SZDB/Z 29.1-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ZDB/Z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 名词解释 1.纯电动汽车:指由蓄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作为电源的汽车。 2.再生制动:指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储能设备装置内的制动过程。 3.续驶里程:指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一定的行驶工况,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 4.逆变器:指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变换器。 5.整流器:指将交流电变化为直流电的变换器。 6.D C/DC变换器:指将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任意直流电压的变换器。 7.单体蓄电池:指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负极及电解质组成。

8.蓄电池放电深度:指称为“ DOD,表示蓄电池的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9.蓄电池容量:指完全充电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所释放的总的电量,用C表示。 10.荷电状态:称为"SOC,指蓄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比。 11.蓄电池完全充电:指蓄电池内所有的活性物 质都转换成完全荷电的状态。 12.蓄电池的总能量:指蓄电池在其寿命周期内电能输出的总和。 13.蓄电池能量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获取的电能。 14.蓄电池功率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获取的输出功率。 15.蓄电池充电终止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止充电时的电压。 16.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止放电时的电压。 17.蓄电池能量效率:指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之比值。

18.蓄电池自放电:指蓄电池内部自发的或者不期望的化学反应造成的电量自动减少的现象。 19.车载充电器:指固定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20.恒流充电:指以一个受控的恒定电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21.感应式充电:指利用电磁感应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22.放电时率:电流放至规定终止电压所经历的时间。 23.连续放电时间:指蓄电池不间断放电至中止电压时,从开始放电到中止电压的时间。 24.记忆效应:指蓄电池经过长期充放电后显示出明显的容量损失和放电电压下降,经过数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后可恢复的现象? 25.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下降到某一规定值时,电池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 26.蓄电池内阻:指蓄电池中电解质、正负极群、隔板等电阻的总和。 27.汽车悬架:指车身(或车架)与车轮(或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动连接装置的总称。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作者: (本文为博闻网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本文包括: 1. 1.?引言 2. 2.? 3. 3.? 4. 4.? 5. 5.? 电动汽车总是出现在各类新闻中。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不减,有以下几个原因: 电动汽车产生的污染比动力车要少,因此从环保方面考虑,电动汽车是汽油动力车的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案 (特别是在城市中)。 任何有关的新闻报导通常也会谈论到电动汽车。 由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车是电动汽车,而燃料电池现已在新闻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典型电动汽车的功率为50千瓦的控制器 在本文中,您将通过厂商生产和自己动手改造两个方面了解电动汽车。您还将了解一个针对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该计划让各个学生团队来制作电动汽车并进行比赛。 电动汽车是一种由而不是提供动力的汽车。、、排气管和油箱一起拆下。 从外观上看,您可能完全不知道汽车是电动的。大多数情况下,电动汽车都是由汽油动力车改装过来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分辨出来。驾驶电动汽车时,通常唯一能够让您认清这辆车的真实面目的方法是:电动汽车开起来几乎是无声的。

在发动机罩的下面,汽油车和电动汽车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汽油发动机已被电动马达替换。 电动马达从控制器获取动力。 控制器从一组可充电的蓄电池获取动力。 汽油发动机及其油管、排气管、冷却管和进气歧管看起来就像一个管道工程。而电动汽车完全是一个布线工程。 为了对电动汽车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个认识,先让我们看一下典型的电动汽车,以了解其构造。下面显示的是供我们本次讨论的电动汽车: 这是一辆典型的电动汽车,车身贴了一些特别漂亮的贴纸(请参见,了解这一针对中学生的 比赛)。 这辆电动汽车是从一辆普通的1994 Geo Prism汽油动力车改装过来的。以下是将该汽车变成一辆电动汽车所做的改装: 将汽油发动机连同 将拆下。现有保留在原位,并固定在二挡。 通过一个固定板使用螺栓将新的交流电动马达固定到变速器上。 增装一个电动控制器以控制交流马达。

汽车充电系统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0 年月日

摘要 汽车充电系统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工作状态指示装置组成。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充电系统中,一般还包括调压器、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电流表和保险装置等。发电机作为汽车运行中的主要电源,担负着除了启动系统之外所设备供电和向蓄电池充电的任务。由于发电机是由发动机经传动带驱动旋转的,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发电机输出电压是变化的。为满足汽车用电设备和向蓄电池充电的恒定电压要求,充电系统中设有电压调节器,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保持发电机在转速和负荷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充电状态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充电系统的工作情况,反映蓄电池是处于充电还是放电状态 关键词:蓄电池;原理;检修;充电系统

Abstract The charging system from the battery, and the exchange of the state indicates the device consisting of parallel manner. the connection. at the charg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regulators and the ignition switch, battery indicator is the device and etc, The car running in as the main power in your system, except for the supply of equipment and to charge the battery of the generator. because the engine is spun by the belt, when the engine speed changes in the output voltage is changing To meet the use of electric equipment and to charge the battery of a charging system, the regulator to adjust voltages, and generators and ncouragement to keep the change in speed and magnitude of output voltage. the charging of the state indicates the device used to indicate the charging systems of the work of the situation, reflected the battery is on a charge or discharge condition Key words: accumulator;Principle ;Overhaul;charge system

汽车充电系统

发电机 一、发电机的结构(组成) 1.转子: 转子的作用是形成发电机的磁场。转子一般由极芯(磁极或爪极)、磁场线圈、滑环,以及转子轴等部件组成。 2.定子: 定子又称电枢,用以产生交流电动势。定子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组成 3.整流器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产生的三相交流电整流变为直流电向外输出,并阻止蓄电池通过发电机放电。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一般由6只硅整流二极管和安装二极管的散热板组成。 整个交流发电机的分解图和零件名称如下:

二、拆装步骤 请查阅制造厂规定的程序并按照以下步骤将交流发电机解体: ①仔细拆下发电机与发动机上支架之间的固定螺栓。 ②在交流发电机前端壳和后端壳上划上记号,以便在组装时确保恢复原位,对有些交流发电机来说,拆下几个小螺钉就可以从交流发电机总成的后部拆下电压调节器。 ③拆下将前端壳和后端壳固定在一起的贯穿螺栓。 ④将交流发电机总成撬开,确保定子总成与后端壳体在一起。 ⑤从端壳上拆下转子总成。 ⑥根据需要拆下电压调节器和其他部件。 ⑦按解体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 三、检测项目 国产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规格及性能见表2-3-1. 1、转子部分的检修:

(1)用直观法进行检查。(外观) 如肮脏、烧蚀、转子线圈绝缘抹落和级爪划伤等 (2)用万用表或用试灯法来检查转子的短路、断路和搭铁。 灯亮说明磁场绕组或滑环搭铁。磁场绕组若有断路、短路和搭铁故障时,一般需更换整个转于重绕磁场绕组。重绕磁场绕组时可参照表1—9所列数据。 (3)滑环的检修:滑环可用“00”号砂布打光,烧蚀严重 或磨损过多,则必须在车床上精车,表面越光滑越好, 滑环厚度小于1.5mm应更换;滑环的圆柱度应不大 于O.025mm,滑环的椭圆度应不大于0.05毫米.否 则精车加工;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为0.25-0.5mm最 大不超1.Omm。 (4)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径向跳动:用百分表检查 转子轴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0.10毫米, 2、定子部分的检修 1)定子绕组的检查。用万用表按下图1所示方法,检查定子绕组是否断路。 2)按下图2所示方法,检查定子绕组是否搭铁。定子绕组若有断路、短路和搭铁等故障,不能修复时则需重新绕制。JP系列定子绕组的各项数据见表1—9。

双充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及工作原理

双充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 及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双充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及工作原理 索瑞德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专家为大家提供、双充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及工作原理绍介! 充电桩系统和充电电源模块融于一体,实现对电动车充电智能化的管理,计费和相应的电池信息检测和快速自动化充电过程、无需看守和手动操作。适合电动大巴,中巴,混合动力公交车,电动轿车,出租车,工程车等快速直流充电。 一桩双充直流充电桩:指交直流功率变换及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合为一体的形式。 产品内部结构图

▲适应电池范围

充电机能够对下述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充电: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等。充电机控制器能自动识别并选择相应的充电程序和管理参数,具有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 ▲充电方式设定 充电机的充电设定方式可以分为手动设定方式和自动设定方式两种,一般选择自动充电模式。 2.1手动设定方式 通过专业操作人员设置充电方式、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等参数,当充电机与电动汽车连正常时,充电机根据设定参数执行相应操作,完成充电过程。 2.2 自动设定方式 充电过程中,充电机控制器依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自动动态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 ▲通讯管理功能 ■具备高速 CAN 网络与电动汽车 BMS 通信,用于判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类型;获得动力电池系统参数,充电前和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状态数据,完成充电机的充电控制。 ■通过 RS485 网络与智能电能表通信,获取电能计量信息,完成充电计费与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 ■通过 RS485 网络与高频充电模块通信,获取充电模块状态和运行信息,完成充电模块状态监测与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 ■通过 RS485 网络与智能变送器通信,获取充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信息,完成充电输出数据监测与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 ■通过高速 CAN 网络将电能计量、充电机工作信息传送给用户终端(UT),获取并执行 UT 上送的控制命令。 ▲人机交互功能 ■充电机人机交互界面: ■显示输出功能:充电机具有 LCD 显示器,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时间; ■充电机具有 LED 信号灯,指示下列状态: ■白色信号灯指示充电机“故障”通电状态; ■绿色信号灯指示“充电”状态; ■红色信号灯指示充电机“电源”状态。 ■用户终端(UT)人机交互界面:配置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屏,充电计费方式可设置按电量、 ■按金额、按时间和自动充满。 ■设置射频读卡器,支持 IC 卡付费方式。 ■交流计费和直流计费可选,支持二维码付费 ■后台通信协议支持以太网,3G、4G模块及国网计费系数统。

纯电动汽车高压原理设计讲解学习

纯电动汽车高压原理设计 一、电动汽车概述 1.1 电动汽车定义及组成 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由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电动汽车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是动力系统由电力驱动系统组成,电力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由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动力电源、高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附件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则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似。 目前,电动汽车上使用的驱动电机广泛采用为永磁无刷或异步交流电机,随着电机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磁阻电机和轮毂电机等势必成为将来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应用的方向。 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动力电源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但随着新型储能装置的发展和技术革新,类似燃料电池、金属电池、超级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装置也将会改变电动汽车应用的进程。 1.2 电动汽车的分类 电动汽车的种类:纯电动汽车(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汽车(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能源完全来自于车载电力储能装置——动力电池。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的能源来自于传统或新型燃和电力储能装置。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CHEV):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 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完全无污染的汽车。 1.3 电动汽车的历史 早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了可供实用的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概述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概述 一、任务引入 (时间: 5分钟) 【知识回顾】 1、能量回收系统的功能? 2、能量回收的方法有哪些? 3、电动车能量回收系统的一般组成? 【任务分析】 本次课学习内容包括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及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的组成及原理。 【目标要求】 1.了解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 2.了解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 3.掌握电动汽车对充电设备的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 (时间:30 分钟) 【相关知识】 1.导入新课

电动汽车产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充电技术是关键因素之一,智能、快速的充电方式成为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下面我们一起进入驱动电机概述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 引导问题 1:电动汽车对充电装置的要求? 教学开展:通过观看小视频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 一、电动汽车对充电装置的要求 1、安全性。电动汽车充电时,要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蓄电池组的安全。 2、使用方便。充电装置应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不需要操作人员过多干预充电过程。 3、成本经济。成本经济、价格低廉的充电设备有助于降低整个电动汽车的成本,提高运行效益,促进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推广。 4、效率高。高效率是对现代充电装置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电动汽车的能量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5、对供电电源污染要小。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充电设

备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设备,会对供电网及其它用电设备产生有害的谐波污染,而且由于充电设备功率因数低,在充电系统负载增加时,对其供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引导问题 2: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类型? 教学开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并答疑提问和学生一起总结。 二、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类型 1、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 2、根据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装换的方式不同,充电装置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 引导问题 3: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教学开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并答疑提问和学生一起总结。 三、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1、恒流充电:是指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不变的方法。

充电桩工作原理DOC

充电桩工作原理(DOC)

————————————————————————————————作者:————————————————————————————————日期:

充电桩工作原理 1.电气系统 交流充电桩电气系统设计如图5所示,主回路由输入保护断路器、交流智能电能表、交流控制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组成;二次回路由控制继电器、急停按钮、运行状态指示灯、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人机交互设备(显示、输入与刷卡)组成。 主回路输入断路器具备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的通断;连接器提供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口,具备锁紧装置和防误操作功能。 二次回路提供“启停”控制与“急停”操作;信号灯提供“待机”、“充电”与“充满”状态指示;交流智能电能表进行交流充电计量;人机交互设备则提供刷卡、充电方式设置与启停控制操作。 2.工作流程 交流充电桩的刷卡交易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交流充电接口 通信管理

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汽车充电系统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0 年月日

摘要 汽车充电系统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工作状态指示装置组成。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充电系统中,一般还包括调压器、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电流表与保险装置等。发电机作为汽车运行中的主要电源,担负着除了启动系统之外所设备供电与向蓄电池充电的任务。由于发电机就是由发动机经传动带驱动旋转的,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发电机输出电压就是变化的。为满足汽车用电设备与向蓄电池充电的恒定电压要求,充电系统中设有电压调节器,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保持发电机在转速与负荷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充电状态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充电系统的工作情况,反映蓄电池就是处于充电还就是放电状态 关键词:蓄电池; 原理; 检修;充电系统 Abstract The charging system from the battery, and the exchange of the state indicates the device consisting of parallel manner、the connection、at the charg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regulators and the ignition switch, battery indicator is the device and etc, The car running in as the main power in your system, except for the supply of equipment and to charge the battery of the generator、because the engine is spun by the belt, when the engine speed changes in the output voltage is changing To meet the use of electric equipment and to charge the battery of a charging system, the regulator to adjust voltages, and generators and ncouragement to keep the change in speed and magnitude of output voltage、the charging of the state indicates the device used to indicate the charging systems of the work of the situation, reflected the battery is on a charge or discharge condition Key words:accumulator; Principle ; Overhaul; charge system 第一章绪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人们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