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教学反思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教学反思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教学反思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教学反思

林秋林

2009.12.08

一、设计背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用了四节课的时间学习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研究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特有的研究方式,我希望通过教案的设计、课件的运用,能使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设计思路

为了强调数形结合,我在设计课堂过程的时候有意识的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从画正切函数的图象入学,结合图象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由于学生刚学过正弦曲线的画法,对于正切函数的图象,我注意循序渐进,首先从复习研究正弦函数的图象入手,很自然的将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显现了出来,其次我将正切函数的图象由“几何画板”画出,而学生则根据画出的图象,总结出相应的性质,然后运用这些重要的性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任务

1.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正切函数的性质”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的养成,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的能力。学会通过对图象的观察来整理相应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正切函数的图象形状及其主要性质。

3.教学难点:正确作出正切函数的图象,认识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特点。

4.教学手段:多媒体、网上资料与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在单位圆中复习正切线(AT)的定义;

1、回忆正弦函数图象的作法(几何法);

2、由前面的知识可知:一个周期函数的作图问题,只需作出它在一个周期内的函数图象,然后通过左右扩展即可得到它在整个定义域内的图象。如果正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的话,我们就可以这么做,那么正切函数是周期函数吗?如果是,最小正周期又是多少呢?(二)新课

1、正切函数的图象

①.由诱导公式,sin()sin tan()tan cos()cos x x x x x x

πππ+-+===+-,这说明正切函数是周期函数,π是它的一个周期,我们还可以证明,π就是它的最小正周期。

②.说明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2Z k k x ∈+≠ππ

③.讨论先作哪个区间的图象,解释为何不先作()π,0上的图象,而后利用正弦线在??

? ??-2,2ππ内作出正切函数的图象。(事先作好辅助PPT ) ④.根据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把上述(在??

? ??-2,2ππ内的)图象向左右扩展,即可得到正切函数R x x y ∈=,tan 且)(2Z k k x ∈+≠ππ

的图象,并把它叫做正切曲线。

⑤.介绍正切函数在??? ?

?-

2,2ππ上的图象的简单画法:三点两线法。 2、正切函数的性质 由正切曲线可以看出,它是被互相平行的直线)(2Z k k x ∈+=ππ

所隔开的无数多支

曲线组成的,这些直线我们成为渐进线。也正是由此,我们得到了正切函数许多独特的性质。 ①.定义域:},2|{Z k k x x ∈+≠ππ

②.值域:R

说明:

i.由图象可观察出值域;

ii.由图象说明tan x 趋向于正无穷大,趋向于负无穷大是,x 无限接近于渐进线。

③.周期性:π

④.奇偶性:tan()tan x x -=-,奇函数;正切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⑤.单调性:在开区间Z k k k ∈??

? ??++-,2,2ππππ内都是增函数。

说明:

i.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吗?为什么?(反例:

6π与45π) ii.正切函数会不会在某一区间内是减函数?为什么?

⑥.渐近线方程:Z k k x ∈+=,2π

π。 ⑦对称中心:Z k k ∈??? ??,0,2π,无对称轴。

3、 例题讲解

例1、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 173tan 167tan 与 (2) )513tan()411tan(ππ--

与 例2、求函数)4tan(π

+=x y 的定义域 说明:i .由函数x y tan =的定义域知,将4π

+x 看作一个整体;

ii .单调性如何?(整体来看:化复杂()4tan(π

+=x y )为简单(x y tan =)) iii.进一步:奇偶性如何?由定义判断它是非奇非偶函数

例3、求函数x y 3tan =的周期。

说明:由此总结出函数)tan(?ω+=x A y 的周期是|

|ωπ=T 。 4、作业

(三)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的引入比较合理,对于正切函数图象选用哪个区间作为代表区间加以讨论解释,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从讲课的情况来看,我能始终抓住以类比思想主线。我让学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定义,猜想,证明,使新旧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对新知识也较易接受;同时强调数形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图象的观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直观、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使我对今后的教学

更有信心。我将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各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课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两方面能力:学会通过对图象的观察来整理相应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加强了类比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培养,也有利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了,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1、在多媒体操作过程中还不熟练,利用计算机作正切函数图象时没有把PPT和几何画板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至作图部分重复讲了一遍。

2、还应多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

3、课堂上时间掌握不到位,以至于例题部分讲得比较匆忙,无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