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与MIMO的区别

智能天线与MIMO的区别
智能天线与MIMO的区别

解释1.智能天线通常也称作自适应天线阵列,可以形成特定的天线波束,实现定向发送和接收,主要用于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从本质上看,它利用了天线阵列中各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利用了信号的相位关系克服多址干扰及多径干扰,这是它与传统分集技术的本质区别。

MIMO系统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系统,其有效地利用随机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径传播来成倍地提高业务传输速率。其核心技术是空时信号处理,即利用在空间中分布的多个时间域和空间域结合进行信号处理。因此,可以被看作是智能天线的扩展。

智能天线可以理解为对天线应用与今后演进的LTE(MIMO的双天线),这样今后中国移动发展LTE时,现有的智能天线仍然可以使用

解释2.TD-SCDMA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这种技术也是采用了多阵元天线,但与MIMO不同的是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来发送相同的数据,形成指向某些用户的赋形波束,从而有效提高天线增益,降低用户间的干扰。因此智能天线技术也可以算一种天线分集技术,但没有实现空间复用,不是MIMO技术。

MIMO技术中,信息源杂散化之后,以多余前向纠错(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redundancy)的方式作编码。这些编码过的位会被分别交叉放置到不同的天线发射链中,也就是连续的编码位被随机送到不同的OFDM调制器,每个调制器再将编码位往后送到发射处理链及天线。因此,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发送的是不同的数据,接收端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这些不同天线发送的数据拼装起来,还原成原始信息。

解释3.(1)相同信息,不同的空间发射途径

传统的多天线被用来增加分集度从而克服信道衰落,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发送出去,在接收机端可以获得数据符号多个独立衰落的复制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接收可靠性。智能天线技术也是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来发送相同的数据,形成指向某些用户的赋形波束,从而有效的提高天线增益,降低用户间的干扰。广义上来说,智能天线技术算一种天线分集技术。

(2)将信源切割成不同的片段,同时在不同的空间子信道发送

如果在并行的空间子信道上传输不同的信息流,将成倍提高传输速率,这叫做空间复用。空间多路复用系统大致分为三种模式:D-BLAST、V-BLAST以及T-BLAST。D-BLAST最先由贝尔实验室的Gerard J. Foschini提出。原始数据被分为若干子流,每个子流之间分别进行编码,但子流之间不共享信息比特,每一个子流与一根天线相对应,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周期性改变。另外一种简化了的结构同样最先由贝尔实验室提出。它采用一种直接的天线与层的对应关系,即编码后的第k个子流直接送到第k根天线,不进行数据流与天线之间对应关系的周期改变。它的数据流在时间与空间上为连续的垂直列向量,称为V-BLAST(Vertical-BLAST)。由于V-BLAST中数据子流与天线之间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只要知道数据来自哪根天线即可以判断其是哪一层的数据,检测过程简单。

备注:BLAST 是英语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的缩写,是一项新的通信技术,它采用多天线系统利用多径传播效应以达到提高频谱利用率的目的。如今BLAST技术已经与OFDM (正交频分复用)以及自适应编码(Adaptive Coding)技术一道被公认为3G(Beyond IMT2000)时代以至4G的三大关键的空中接口技术。

解释4.TDs是不同的天线发送相同的数据以提高天线增益,而TD-LTE则是根据应用环境等因素确定是否发送相同或者不同的数据。CDMA与OFDM的不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