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及分

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信息窗1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信息窗2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并能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通过信息窗3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求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五、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

2、有关教学课件。

六、教学措施:

1、掌握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加强观察和操作,实现操作和分数的对应。

3、充分利用教材提示性的语言,加深对分数意义内涵的理解。

4、发挥好教师的作用,使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

七、教学进度:本单元大约在第2-3周进行教学。

八、课时分配:

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1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1课时总复习--------------------------------------------------------1课时机动时间------------------------------------------------------5课时

分 数 的 意 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初步了解分数产生的条件、背景和发展史,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2、让学生在学具的操作过程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

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

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 讲解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分数的产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来说说分数是怎样

产生的?

生:(拿着自己的资料走到讲台前,把自己的资料放在实物投影仪下)我是从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查到的。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

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

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所用的长度单位不能量尽所量线段时,使产生了分数。

师:你查的挺好的。通过她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起源于分。

生:(拿着资料走到讲台上的事物投影仪前,指着资料书)我是从《新编小学

生数学字典》上查到的。人类在生产劳动的长期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分数,起初是

使用具体的分数,如二分之一用“一半”来表示,四分之一用“一半的一半”来

表示,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诸如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数。

师:恩,好,请回。通过他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最初的分数表现形式和现在的表现形式一样吗?21

是用“一半”来表示,41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那么,照此类推81就是(学生齐说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理解了,那谁还有别的资料吗?

生:(拿着资料走到事物投影仪前展示)我是从资料书上查到的,我把它摘抄

到我的笔记本上。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

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现了分数

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资料查的不错,今天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建议

课后大家再把查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通过这几个同学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

道分数实际上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1、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师:我们三年级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 甲生:43、21、201、10088

师:恩,说的还挺多。 乙生:101、1001、501、601

师:你也知道很多分数。 丙生:42、82、105、10020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分数,要是给大家几种材料,你们能动手分一分,

并且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说能)好,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五分钟左右。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了解情况。

2、汇报交流,力求创新。

师:大家得到分数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师:(指甲组)你们来说说。

一个学生代表甲组,拿着一个苹果走到讲台前

甲组:我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我再把

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我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

成了八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这样,依次类推,可以分成许多份,得

到许多分数。

师:看来这个小组已经想的很透彻了,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吗?

师:(指乙组)你们来说说。

一个学生代表乙组,拿着一分米长的纸上来展示

乙组:我们小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一。如

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

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他刚才说了很多分数。咱就按照这个同学刚才说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

10份,除了十分之一,我们还能得到别的分数吗?

生:把这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取其中的两

份,就是十分之二,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十分之三,这样,依次推下来,就可以得

到十分之几。(课件展示)

师:也就是说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几,你们同意吗?

师: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吗?

师:(指丙组)你们来说说。

两个学生代表丙组,拿着八个方块到前面来展示

丙组:我们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

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两份就是四分之二,三

份就是四分之三。

教师看到下面同学有很多急着举手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两个方块,他为什么说是四分之一呢?

展示的丙组男生回答:把这八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

一。

女生质疑:这其中的一份是两个方块,为什么说是1/4,我还不明白。

丙组男生:因为它要分成4份的话,这两个方块,并不是论块,而是论份,这两个方块组成了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师:你说的很有特点,看来这是一个难点。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要把八个方块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方块或者四个方块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展示)师: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

师:(指丁组)你们来说说。

一生代表丁组,拿着十根小棒走到前面展示

丁组:我这里有10根小棒,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这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然后,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再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那这一份是几根小棒?

生:是5根小棒。(课件展示)

师:很好,请回,(指举手的同学)你想展示?

生:我这有6面红旗,我首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一。拿走两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二,依次类推,把六个红旗都拿完了,就是六分之六。

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是什么意思?

生补充:我想换一种说法,就是把这六面红旗平均分成六份,拿走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要想得到几分之几,必须要先把它平均分成多少份。(课件展示)

3、抽象概括,构建新知。

师:我们刚才得到了很多的分数,以前我们研究过了分一个物体,分一个计量单位。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我们通常都可以把它们叫做单位“1”。

师:除了这些你还能再举几个单位“1”的例子吗?

生:一个西瓜、一个蛋糕、一个苹果。

师:刚才同学都举的是一个物体,还能举一些别的吗?

生:10个人、20本书、8个铅笔盒、5瓶啤酒、3块橡皮。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单位“1”。那你能结合刚才的这些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分数吗?小组先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一分钟左右

甲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乙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刚才都是说分一个物体,还有没有别的啦?

丙生:把几个同样的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通过你们说的,教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了,那么到底数学家是怎样归纳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展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找生读,学生质疑。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分数的意义。

板书:分数的意义 师:你能通过53

,说说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同步课件展示)

生:分数由分数线、分子、分母组成。

师: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这一物体也就是单位“1”。

三、巩固延伸(课件展示)

1、看图填空。

把( )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1个苹果就是这个整体的

( )。

把( )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的两只熊猫是这个整

体的( )。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21 52 31 41

4、糖块游戏。

拿走9块糖的31

,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31,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44,拿走几块?

四、总结(课件展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讨论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

白的吗?

五、延伸练习

师:(指某一位同学)

(1)这位同学占了你们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2)占了全班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占了全班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

小结:为什么都是指同一位学生,而表示的分数经常在变呢?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位同学占了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占了上街区小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吗?请你们课下调查一下!

板书设计::43、21、201、10088 10

1、1001、501、601 4

2、82、105、10020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教学反思:

1、“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本节课试图通过学生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的操作探索、分组协作、归纳推理等环节,初步使学生体验“教育的四大支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归纳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有力武,本课把培养学生的归纳发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试图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探索,从而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 讲解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每组学生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投影)

1. 表示什么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怎样列式?

3.把一根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管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二、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3除以7,商是多少?(板书:3÷7=)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怎么办呢?学生一时语塞。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评:这里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3÷7其商不用小数表示,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讨论操作

1.投影例2:工人师傅要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教师让一学生读题,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适时点拨。

师:谁能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生: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因为钢管的长度是1米,把它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的长,用除法,列式为:1÷3(板书:1÷3),但除不尽,商是一个循环小数,等于0.33……

师:说的好,但说到商是一个循环小数时,感到有点美中不足,故声音小了下来。那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求法呢?

生:要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求1段的长就是米。(师板书: 米)

师:太棒了。这样所求的钢管长度不再是烦人的循环小数,而是一个简洁的分数。随即指着1÷3和米,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相等关系。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它们相等

师:由上可知:1除以3,商是用什么数表示的?

师生共同小结:整数除法不能整除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

2.投影例3:幼儿园里,老师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师:(1)要求每个孩子分得多少饼,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3÷4=)

(2)3除以4能否整除?我们能否像例2那样用分数表示它的商呢?

(3)如果能,那么商又是多少?现在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同学们,请拿出准备好的纸片和剪刀,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比作三个饼,4人一组扮作幼儿园里的4个孩子,你们帮助幼儿园的老师分一分。看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饼?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点拨,然后小组汇报。

生:我们组是一个一个地分的。先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个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3个士,拼在一起是 1个饼。

生:我们组是把3个饼叠在一起,先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这一份展开,拼在一起得到个饼,所以每个孩子得到个饼。(板书: 个) 师:两种分法都对,相比来说,哪种分法简便些?(后一种)下面请同学们看后一种的分饼过程。

投影图形,与书本上的图形完全相同。(制胶片时要做成抽拉式的,使3个饼的士部分可移动)(略)

据投影的图形,再让学生思考回答:

(1)三个饼的几分几就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反过来,一个饼的几分之几就是三个饼的几分之几?

(2)个饼表示什么意义?

(3) 表示什么意义?

四、探求规律

教师指着两个算式:1÷3= 3÷4= 提出以下问题。

1.观察这两个算式,等号左边是什么算式?右边是什么数?你能发现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为了便于发现规律,教师可在等式上画出如下的箭号,并再次让学生讨论。

1÷3= 3÷4=

生: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并且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

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2.如果用文字表示:被除数÷除数=

3.在这个等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4.若用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怎样表示?

学生板书:a÷b= (b≠O)

5.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6.分数的各部分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什么?

7.综合以上问题,能不能说除法就是分数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师: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3÷7商是多少,你会做了吗?

看书质疑。

五、练习巩固(略)

六、全课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略)

七、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第三课时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单元整体备课

走近鲁迅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课文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这样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读起来使人历历在目。《一面》文中的对话及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臧克家的《有的人》赞扬了鲁迅。 总体构想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模块二:领悟表达 模块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与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事例中深刻解读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读懂课文,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总结各种描写方法,感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一、解读单元导语 自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要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合作学习按预习提示要求预习课文 (一)预习提示: 1.遇到生字、新词要记忆并用各种方法理解。 2.读文时要思考每段讲了什么,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3.读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完板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生自主学文 不再出示目标,以提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再来自主学习。 1.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个片段。 (1)朗读《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给自己眼前的画面命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想想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3)分组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那些画面? 2.各小组学生交流后分别排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三、自由学习《一面》《有的人》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有的人》。 (1)激情导入。 (2)诵读全诗,自由表达。 四、预习与理解检测 1.字词检查,由组长考核。 2.课文大意:写在练习本上,各组交流,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3.质疑与解疑。 各组将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全班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统一讨论。 4.人物初印象 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结合学习过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这种单元自成体系: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其间,以“交流平台”的形式对本单元学习到的-此表达方法或要求进行梳理和提示;“初试身手”提供一些试写练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练。最后,让学生在获得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进行单元习作练习。 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学生学习留心观察,目的是积累生活素材,有内容可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教材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

察的习惯。本单元的篇章页引用了法国艺术家罗丹的名言,旨在说明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4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 《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我”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与普通单元不同,重在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要求进行梳理和归纳。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先回顾了两篇精读课文中的观察对象,并小结了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然后回顾了这些观察对象的“特别”之处,并小结:这样“特别”的发现正是源于作者观察的细致。这样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 “初试身手”提供了两则样例,进一步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换、用鼻子闻、用嘴尝,并让学生尝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并以课后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细致观察和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自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丛书上的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忆单元主题 1、我们的预习过关课已经完成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齐读课题) 2、谁来说一说这个单元有哪些文章?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4篇课题 3、哪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科学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巧妙地表达出来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这个秘密。首先让我们随着梁衡先生走进《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走进《跨越百年的美丽》,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1、同学们课前都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了文章的主人公是——居里夫人。

2、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居里夫人,看着这幅画像,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最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她?(美丽、漂亮、年轻、端正大方……) 那么课文第二自然段又是怎样描写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的呢? 读一读文章,请用横线划出描写居里夫人美貌的语句。细细感受一下。 指名读。 师:作者真不愧是名作家,能抓住玛丽居里身上最有特点的衣着,脸庞,大眼睛,神情寥寥几笔为我们勾画出了居里的外表美。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居里的美丽定格在我们心中。 生齐读。 透过这些文字,除了描写居里夫人的外表,还写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做学术报告) 3、人们常说,外表美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却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显然,跨越百年的不可能单纯是形象的美丽。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第4自然段。文中四自然段有一句话最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出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板书:坚定执著) 4、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句子画下来。

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介绍了: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准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增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能够出看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增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学情分析 1.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水平,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强学生的识字乐趣。 2.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应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个特点,以增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练笔的机会。 教学目标 1.理解“怒、燥、暮、试、验、证、阅、固、调”等生字,会写“艳、 内、梦、论、试、验、堂、镜、闲”等生字。能准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无论、试验、纸袋、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学习使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水平的试验过程,激发学 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6.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搜集资料的水平。 7.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8.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9.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10.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11.通过“读读认认”,理解“肩、臂、瞠”等7个字。 1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准确, 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2.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相关。 3.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资料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试用) 小学语文第三册集体备课笔记 第五单元 一、年段训练目标: 拼音: 1.在识字、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水平: 1.学习根据已有经验和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学习分析、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几种基本结构),准确、规范、整洁地书写,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会倾听,听懂别人说话地大致意思。 4.学习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指导下朗读比较有感情;在阅读、生活情境中积累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 5.理解更多形式的词语;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结合语言环境,能对一些近义词或形近字(同音字)作简单辨析与选择; 有些词语能在生活情境中使用。 6.能根据要求,借助图片、情境、生活等围绕一个意思说或写几句准确、通顺的话;对课文典范的句式实行迁移模仿; 初步理解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能仿照例子说或写这样的句子。7.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8.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培养想象水平;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学习的方法。 9.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单元分析: 1、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识字5”选了五条谚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课文《称赞》告诉了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称赞他人,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快乐;《蓝色的树叶》一文让学生懂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从现在开始》告诉我们: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只有相互尊重,世界才会更美好。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2、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在怎样与人相处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积累谚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积累语言,并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发现别人的有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协助、互相尊重。 3、主要语文训练点: 1)高度重视识字写字教学。理解60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道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地点:备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有趣的汉字》 1、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 2、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的表达, 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显得富有意味,耐人寻味。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就汉字的起源来说,她有不同的版本,而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在学生们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而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3、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字谜不妨让学生先猜一猜,说说猜的过程和想法。有谐音的歇后语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谐音的音节上,体会表达之妙。而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传说时,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对汉字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使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爱你,汉字》 1、欣赏汉字穿插避让、勾连呼应、参差错落的结构之美,感受汉字书法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行马,或静如处子或动如矫兔,或闲庭信步或疾风骤雨的万千气象。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现实生活里,写错别字、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并不鲜见,活动建议学生们分成小组到社会上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到街道、市场、车站、码头等地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寻找错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时整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时整合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课时整合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会认本单元横格里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4、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5、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二、发展性目标 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2、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设想 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我本着“省时高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原则,我对课文进行了课时整合,将《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划为一课时,而《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放在了一起。每一课时后都设计了拓展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课时教学设计 以《可贵的沉默》为范例,引领《妈妈的账单》的学习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和《妈妈的账单》 2、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3、能正确认读“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稚拙、羞愧万分、蹑手蹑脚、蕴藏”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段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落、语句,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理解小彼得的羞愧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感受父母无私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回报父母的爱,回报他人对自已的关爱。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切入,梳理学习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主题丛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将相和》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想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景阳冈》一文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23个生字,读准20个词语,会写34个生词。 2.通过学习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4.通过本组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5.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情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言,分析概括,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语言,体悟品质的能力。 6.通过学习口语交际和拓展内容,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进行缩写。培养学生改编,语言再创造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单元设计策略 我们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如下: 1、本单元字词,《语文园地五》的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作为一个学习板块; 2、《将相和》和主题丛书《龙门石秀》作为一个学习模块,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3篇课文。该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口语交际》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场景引出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结合示例,提示与别人商量事情的几点注意事项,希望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这是学生在商量过程中应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最后提供了几个情境供学生练说。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通过3组形近字的辨析,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9个生字。“字词句运用”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字面猜测词语意思,并为学生提供积累词语的示范;还旨在引导学生仿照例句,通过描绘事物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书写提示”重点指导写好“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字。“日积月累”编排的古诗《江雪》中,诗人只用了20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幽静的画面:远处是覆盖着白雪的群山,没有一只鸟飞过,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在行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只有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坐在舟里垂钓。“我爱阅读”的文章是根据《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刻舟求剑》而改写的。“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后来也引申为不懂变通、墨守成规的意思。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掌握多音字“哪、号、当”,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新丰三小集体备课记录时间12月18日地点大办公室学科语文年级低年级备课内容第五单元主讲人刘爱华参加教师刘爱华 仲秀萍 施卫芳 陈占顺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大海睡了》、《冰花》、《北风和小鱼》三篇课文。《大海睡了》是一首诗歌,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语言流畅、富于想象,课文插图体现了诗句描绘的优美意境,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冰花》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想象力;《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4.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三、主要措施及策略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文章,如何才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设计时,采用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去亲身感受这美丽的秀色;《大海睡了》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 《冰花》晶亮洁白、千姿百态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体会;《北风和小鱼》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北风、青草、梧桐、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学文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画杨桃》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时安排: 12.寓言二则…………………………………………2课时 13.画杨桃………………………………………… 2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绿色行动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组合方法、迁移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 3.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以及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口算并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

创设和谐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本节课我一改往日的教学过程先出示两个例题,让学生进行试算,然后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太集中了,我就让学生根据这两道题再出一些题,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又高了起来,而且出的题也很好。给学生一个放飞思维的空间,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时数:4课时。

(完整word版)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

八下第五单元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课内文章,巩固游记三要素的掌握。 2.学生能迁移运用概念,找出课外游记的三要素。 3.通过对比与类比,学生明确游记文体的共同特点与区别。 4.归纳游记的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表导入,明确三要素 同学们,第五单元课内的文章我们都已经学好了,这节课,我们要来整理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那么,在第一行,我们应该填上的是什么?(所至所见所感)对,这是游记的三要素。游记一定包含这三个要素,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三要素在我们八下这本书中再找到一篇游记呢?打开目录,回忆课文内容。 预设:《桃花源记》《小石潭记》 二、对比阅读,强调真实性 符合预设时: 这两篇中满足我们的三要素吗?请同学们找出里面的所至所见所感的句子。 如果我告诉你,这两篇中只有一篇是真正的游记,你们觉得是哪一篇,为什么? 不符合预设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小石潭记》,请同学找到文中所至所见所感的词句。那么《桃花源记》是不是游记呢?为什么? 类比:两文有什么相同点? 对比:两文有什么不同之处?找出判断依据。 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桃花源记》缺少真实性。联系第五单元课文与两篇文章对比,继而强调游记除了三要素之外的另一个判断依据:真实性。 三、概念迁移,明确读书法

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游记了,那么,拿到一篇新的游记,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读呢?大家有什么方法和策略吗?(提示:可以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例文:行者无疆——瑞士篇余秋雨 瑞士小,无所谓长途。从伯尔尼到洛桑,本来就不远,加上风景那么好,更觉其近。 然而,就在算来快到的时候,却浩浩荡荡然,弥漫出一个大湖。这便是日内瓦湖,也译蕾梦湖,它是边境湖,一小半伸到法国去了,而且又是山围雪映、波诡云谲,丰富得让人们不好意思用一个称呼把它叫尽。 我和伙伴们看到了湖边的一座古堡。在欧洲,古堡比比皆是,但一见这座,谁也挪不动步了,于是哐当一声,槌下如锤,拍板停留。 这古堡真大,猛一看像是五六个城堡挤缩在一起了。一挤便把中间一个挤出了头,昂挺挺地成了主楼。前后左右的楼体在建造风格上并不一致,估计是在不同的年代建造的,但在色调上又基本和谐,时间一久,栉风沐雨,更苍然一色,像是几个年迈的遗民在劫难中相拥在一起,打眼一看已分不出彼此。这个古堡最勾人眼睛的地方,是它与岩石浑然一体,又与大湖浑然一体,好像日内瓦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这个苍老的倒影。 我前几步后几步地看清楚了古堡与湖光山色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然后继续后退,从岸上的各个角度打量它。这才发现,岸边树丛间有一个小小的售货部。与欧洲的其他风景点的售货部都一样,这里出售的一切都与眼前的景物直接有关。我看到一本书,封面的标题是CHILLON不知何意,下方的照片正是这个古堡,连忙抽一本英文版出来问售货部的一位先生,他说这是古堡的名字,按他的发音,中文可译作希隆,那么古堡就叫希隆古堡。全书的大部分,是“希隆古堡修复协会”负责人的一篇长文,介绍了古堡的历史,此外还附了英国诗人拜伦的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修复协会负责人在文章中说,正是拜伦的这篇作品,使古堡名扬欧洲,人们纷纷前来,使瑞士成了近代旅游业的摇篮,而这个古堡也成了瑞士第一胜景。书上说,这个古堡底部有一个地下室,曾为监狱,很多重要犯人曾关押在这里,拜伦《希隆的囚徒》所写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内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Bonivard)。这个地下室气势宏伟,粗硕的石柱拔地而起,组成密集的拱顶,壁上、地下却留有原有的纹脉,气象森森。这里最重要的景观是几根木柱,用铁条加固于岩壁,扎着两围铁圈,上端垂下铁链,挂着铁镣。拜伦说,波尼伐的父亲已为自由的信仰而牺牲,剩下他和弟弟关押在这个地下室里。三人分别锁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却不可触摸…… 我想,即使是当初读了拜伦的作品前来希隆古堡的第一批英国读者,也不是来纪念波尼伐,而是来领略一种由拜伦营造的悲剧现场。有了拜伦的故事,他们知道这湖山的某个角落,有过一双处于生命极端状态的眼睛,湖山因这双眼睛而更显得珍贵。许多诗文的后世效果,并非出自作者当初的期盼。但历史,还是强硬地把它们的某种精神变奏,融进了人们纷至沓来的脚步间。 为此,瑞士应该永远地感谢拜伦。一个人即便是天生丽质,如果没有众多爱怜目光的濡养,也会无觉无明,自生自灭。瑞士也是同样,如果没有那么多旅游者,它就会美得寂寞,富得枯燥。拜伦不经意地改变了这一切,但瑞士历来沉静寡言,不太会感谢人,那我们也不必强求,好在拜伦从不在意。 学生发言,归纳总结:1.所至,梳理游踪,清楚游览顺序 2.所见,品味语言,领会语言风格 3.所感,体会情感,理解作者的感悟与思考 四、好文同读,感受语言个性 将本文与《壶口瀑布》一起来读一读,它们都是游记,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提

(完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中心发言材料: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教材内容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 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学生初入学,既对小学学习感到新鲜,又可能因学习任务的繁重而存在紧张,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尽可能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的读音,让识字教学与拼音有机的结合,达到即识字又巩固拼音的作用。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识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识字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 认识65 个生字和10 个偏旁;会写23 个字和2 个笔画。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

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 4.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5.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6.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是: 画 2课时 大小多少 3课时 小书包 3课时 日月明 3课时 升国旗 3课时 语文园地五 3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合计 18课时 本单元计划做5次课堂作业,用两周时间完成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张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串讲、满堂灌,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自读自悟。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文施教。《古诗两首》中《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烙,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绝句》可以由诗入画。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何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雷雨》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雷雨中则让学生提出问题。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的“书”》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

第五单元 备课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等词语。区别多音字“强”。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及蕴含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等词语。区别多音字“强”。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及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找长征资料及陈赓将军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说到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谁能说说你看过哪些电影、电视或读过哪些文章?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评价)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倔强的小红军)大家齐读课题(老师订正读音“倔强”)。 倔强是什么意思? (性格)刚强不屈。 这是怎样一个刚强不屈的小红军呢?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 2、学习课文

⑴检查生字: ①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荒、忍、惫、牵、翘、鬼、吻、递、嘛、港、邦(抽卡片学生读) ②出示易读错音的字,学生辨析: 倔:juè jué(√) ③出示多音字,学生辨析并组词: 薄:bó(薄礼)强:qiáng(强大)挨:āi(挨近) báo(薄嘴唇)jiàng(倔强)ái(忍饥挨饿) ④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 ⑤经过认读,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还有哪个字容易出错,你可以提醒大家。(随着学生说,老师板书生字:荒、薄、忍、港) 如:“荒”字,中间是“亡”,不是“云”,不要多写一点; “薄”字,应注意它的结构是“上下”,不是“左右”; “忍”字,“刀”左侧一点的方向,是“左点”,不是“右点”; “港”字,右下是“巳”,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8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测试题 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的主题为“感悟人生”,安排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三篇课文及习作五、练习5。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自强不息,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教师要把握好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的特点进行读、悟、写的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老人的品质,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哲理。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去发现、去感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 《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去符合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因此在逆境和压力面前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的道理。教学本文可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从探究学习中领会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适当退让的道理。 习作5《成长的烦恼》要求学生能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 《练习5》的内容有认识街头招牌,了解经营的范围和特点;学会给超市起名;给物品分类;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二、单元课时安排 《天游峰的扫路人》 2 课时 《最大的麦穗》 2 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 2 课时 习作5 3 课时 练习5 3 课时 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苍(chāng cāng)老魁梧(wúwǔ)似(shìsì)的 2.看拼音写词语。 mài lǒng zhīyāzhàng peng tuìs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