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直播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论直播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摘要:身为播音主持人,要通过声音来感染听众,一词一句间让听众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情景,仿佛置身其中,这对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才能、个人魅力以及性格特点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因为作为节目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时,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意外,是节目事先无法准备的,像是听众经常会提出自己没有准备的话题或是说出一线语出惊人的话语,为了应对多种多样的突发状况,主持人一定要具备很好的临场反应力,也就是常说的应变能力。此文将针对播音主持人临场应变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出当前播音主持人在应变反应上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主持应变能力的技巧,并提出一些增强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播音 主持人 应变能力
一、现阶段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很多情况无法预见,计划赶不上变化
凡是有心的播音节目主持人都会在节目开场前核对一下节目安排,并做好相关话题的准备工作,例如演练访谈话题、列出节目提纲、预想节目行进过程中的各类突发状况等,极力为节目的开展提前解除万难。可是,就算是在用心的主持人也不可能预见所有会发生的临场状况,毕竟没有谁是预言家,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保证。有经验的主持人由于身经百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能会比其他主持人处理得好,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凭借经验事先猜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情况,而是因为他们有着缜密的思维、良好平稳的心理状态,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着机智过人的应变能力,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成功有效的化解冷场的状况。因此,不能抱着“已经准备过了”的侥幸心理,以为自己预想过了很多状况就高枕无忧了,要知道,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见的。
(二)准备不充分,应变方法过于单一
播音主持人在很多情况下只懂得准备好自己的话题素材,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很多时候听众并不一定都会被“牵着鼻子走”,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能采纳主持人的说法,况且,节目本就是一个话题讨论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有个人的想法,节目的行程安排也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所以,观众往往会将自己不同的简介在节目表达出来,这时候,如果主持人没有临场应变的能力,就会不知所措,导致节目无法照常进行,不仅如此,有些情绪高涨的听众还会与主持人展开唇枪舌战,若是应变能力强的主持人,不但不会陷入僵局,反而会将这场“交战”变成节目的亮点

,提高收听率。
(三)应变发挥太过随意,没有到达应有的效果
播音主持人如今也就是播音直播现场的灵魂和“舵手”,他们同时也是掌控现场话语流向的主要方面。要是主持人不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控制,那么就会致使主题偏离中心,都变的很散乱。但主持人没有办法把握好语言的偏离,进而使得播音节目没有办法达到策划目的。
二、约束播音节目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主要原因
(一语言功底不足直接影响应变能力
作为播音节目主持人,要想加强语言功底,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说完后会达到怎样的效果、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播音主持人无论是在进行访谈节目还是个人谈话节目都首先需要抓住所聊话题的核心,细察、领会话题的含义,从而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围绕话题展开解析;和听众互聊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与及时反应,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用微妙的话语化解尴尬;用幽默的言谈带动气氛;用智慧的言语升华直播节目的内涵,不管是在哪种场合下,播音主持人都必须积极调配自己的语言功底。由此可见,倘若一个播音主持人没有扎实的的语言功底,又如何能够做到随机应变、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呢?
(二)对节目了解不够彻底导致应变能力差
一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播音主持人,应该在节目开始之前做好预习工作,对接下来要进行的节目的整体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像是要聊的话题内容、主持形式、制作人想要达到的节目效果等,对这些都应该有所获知,亦应该针对提供的话题提前准备,例如,为话题内容准备素材,根据话题预想观众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从而做好应对打算,依据话题内容为节目草拟爆点,如果是交流类别的播音节目,还可以按照谈话对象的特点组织语言。只有在对节目安排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能为临状况及时作出应对反应。
(三)主持人心理状态不好影响临时应变
播音主持人通过无线电波与听众进行心理交流时,一定要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因为主持人的状态会通过言语反映出来,同时影响到节目的收听率。同样的话题,主持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表现出的节目效果会大不一样,同时也会造成临场发挥的程度不同,影响随机应变能力。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状态有两层含义:一个层面是指与听众谈话交流时的心态,另一个层面是说节目现场的心理状态,主持人持何种心态和听众讨论话题会直接影响到收听率的高低,如果主持人心态平静、语气温和,那么整个直播现场也会充斥着祥和安宁的感觉,听众听着也很舒心;要是主持人高傲或冷漠,那么

就会给听众带来距离感,让与之互动交流的听众感觉不受尊重、谈话过程也会感到很不愉快,其他听众也不会有兴趣再收听下去了。而节目现场的心理状态则会直接对主持人产生影响,关系到主持人的应变能力的发挥,轻松愉快的谈话现场会让主持人感到舒适自在、心情愉悦,在做节目的过程中也会多出彩,说话也会更加诙谐,提高收听率。
(四)语言环境把握不当导致应变状态不良
播音主持人在进行直播节目时,前往要注意语言环境的情况,及时感知语境的变化,并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让自己的语言表达与谈话方式都能与整体语言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播音主持人应该时刻注意现场的谈话氛围、交谈对象的语言姿态等诸多方面的元素,根据话题的进展状况临时做出调整,例如,如果谈话遇到闭塞、顿时陷入死角,那就立刻用诙谐的方式转换话题,这时就要充分调动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了;假如谈话进展的很顺利,听众越聊越起劲,由指定话题带出了一些其他相关联的话题,那就可以进行话题延展,增加谈话内容。总之,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具备把握语言环境的素养,注意观察语言环境的各方面情况,机动灵活的调整好自己,将语言功底、临场应变、自身状态都调整到协调一体化的状态,那么,播音节目的顺利完成就不是难事了。
三、播音主持中应变的策略和技巧
(一)急中生智,迅速应对特殊情况
播音主持人在有些情形下会遇到突发时间,并且必须立即作迅速的应对,也会又种“逼”的感觉——迅速反应的应变特征就是“逼”。“逼”的优点就是也许逼出能力、逼出智慧,这个意思其实也就是“急智”,是“无文本的硬功夫”。内顺人心,外顺大势的随机应变那才是真正的高明的“语智”。一个很棒又出色的播音主持人可以在节目进行过程当中敏锐应变,迅速反应,经过语言形体等表现才智、风格、创造氛围,这些对于创造意想不到的现场效果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调动现场的情绪心情是有帮助的。
(二)背水一战,制造节目亮点
由于播音节目样式的不停地会变换,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为寻求意外播音效果而发生的咄咄逼人的诘难,俗称“斗嘴皮子”,在此时,逆来顺受肯定会深陷困境,那就只可以“背水一战”,打破定型不变的思维,以最快的速度选准突破口,和对方斗一次嘴皮子了。那么观众就在一个个的小高潮当中获得比较大的满足感。机敏推测,巧接话茬主持人应变需要遵守“合作原则”,一旦对方说得比较道理,就可以顺着对方的说的话继续往下说,只要没有很大的分歧意见,就在补充、配合当中

推进节目继续进行。
(三)幽默、机敏,灵活应变
播音主持人的幽默、机敏毫无疑问就是节目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灵活且善于应变的播音节目主持人为节目的展示创造了一个相对来说特别宽敞的空间,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感也同时增加了,与此同时,主持人和观众的心理距离拉的更加近了,因此听众接收节目的“度”自然就提升了。机智转移,巧妙变通为了达到节目通畅的目的,应变手段的挑选应该是先顺承当下的情况,把自己的主持行为和当下的环境作一番调整,其次再灵活地转入自己见解的表达,这就是应变当中的“机敏转移,巧妙变通”。为繁化简,标新立异郑板桥有诗日:“删繁就筒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意思也就是说“化简”本身就是创造创新,这也最能够体现急智应变特有的魅力。
四、提高和培养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的途径
(一)日常的知识积累,主持的时候对应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充满了知识的氛围,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收听过程当中,可能将会接触到来自全球不同地方、五湖四海、不同行业的人。必须着重文化底蕴的沉积以及不停地补充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现代自然科学知。这就决定了主持人具备广泛的学识以及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对主持人学识、思维以及语言的具体要求,更加体现了主持人内在素养与外部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唯独这样才可以厚积薄发,不管遇到怎样的应急情况都能发挥得体,处置有礼、有节,有适当的尺度。经过不断更深层的学习,不断获得知识,并且温故知新,推动理论探究以及创新实践,在学习当中领会和创造创新,不停的大胆尝试,敢于挑战,才可以提升一定的应变能力。学习和把握节目策划,掌握好语言艺术的利用。主持人在变成公众人物以后,在媒体当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从而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主持人的人文素养直接决定了他是不是具有人格魅力而去征服并折服观众,以此来化解“主持危机”,进而以自己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文化品位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更好的影响别人,影响周边的环境,加强主持人的人文素养,是提升主持人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关键途径。
(二)同行直接多学习,多接错,共同进步和发展
同一个行业的交流沟通就是最好的老师,同行之间,所有人都有自身特别的见解以及更具个性化的风格,丰富的阅历积淀,这都毫无疑问是速成的捷径。主持人很棒的应变能力的背后其实就是日益积累下来的专业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如

今的登台来自于明天的彩排,必须针对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进行强化,需要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的主持活动,在更多的的磨练当中总结提升自己,沉积丰富的临场应变经验。曾国藩说过:“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对播音主持人来说的话,做好传媒工作,锻炼更加优秀的应变能力,就必须自身不断努力,令自己慢慢成熟,经过历练,不断得到信心及智慧,由此看来他就会逐渐得到更多观众的信任。
(三)主持的时候在心理以及精神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选不出时代的伟人”。播音主持人面临的客观事实一般都是尤为复杂的,在针对这些事件,作为播音主持人就一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以内,对于事件的各个方面都要更加熟悉,掌握事件的实质,预期其发展的方向,并且及时向观众进行传播。播音主持人的言谈举止都有着比较深入的社会影响以及示范性作用,起到了维护媒体公信力的作用。认真细致的对待所有的主持工作,在心理以及精神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主持活动当中的参与群体,但并不是保持传统的主持观念,觉得把握了话语权就能够完完全全的任由自己操控全局,致使形成:“我是主持人,全场听我的”的想法,必须积极主动适应主持活动当中参加群体的要求以及风格。此外,加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是必须注意方式和技巧,主持人个性首先需要符合栏目的特征风格,然后也受到观众审美的约束,只有在主持实践当中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去探究、不断探索,才可以得到主持工作当中临场应变的优秀经验阅历以及成功模式。

结论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播音主持人敏锐的临时应变能力正好体现了主持人的综合性素质,这样的应变不仅仅幽默、风趣,但又不会显得不得体,这恰好就展现了一个主持人的智慧、个性、敏捷以及创新的特征,不但聪慧懂道理而且是非常有韵味的。要是一位播音主持人不管在哪种场合下都可以做到应付自如并且巧解妙释,在欢快的谈笑当中中化险为夷,因此,他们肯定将会被更加多的听众所喜爱并且倍受青睐。作为播音节目主持人必须更加全面的把握广播艺术规律、清楚的了解主持方式以及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经过不停地创新以及学习,熟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致使自身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有比较强的艺术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进而沉着应对突发性的事件,才可以把握好主持活动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马滢.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现场意识[J].巢湖学院学报,2007

(4).
[2]梁庆婷.试论播音节目主持人的急智应对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3]李德龙.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J].新闻界,2008(2).
[4]安琪.浅谈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J].东南传播,2008(12).
[5]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5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