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B试卷试题

2008年B试卷试题
2008年B试卷试题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2008学年02学期

生物科学专业2006级《生物技术制药》期末试卷(B )

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 组织相容性

2. 硫酸软骨素的治疗作用

3. 花生四烯酸的来源与疗效

4. 纳滤法

5. 真空冷冻干燥法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1.絮凝是指在 存在下,基于 作用,使溶液中的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2.细菌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于 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越致密,破碎的难度越大。

3.高压匀浆法是利用细胞在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 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4.膜分离组件分为 膜组件、卷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 膜组件。

5.在超声波作用下液体发生 作用,空穴的形成、增大和闭合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6.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 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 差异进行分离。

7.亲和层析的吸附剂由 和 组成。

8.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包括载体结合法、 、 三大类。 9.酶化学修饰包括酶分子的 和 。

三、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细胞破碎方法哪个不属于机械法?( )

A.高压匀浆

B.高速珠磨

C.超声波破碎

D.冻结融化法 2.下列哪种试剂是用于去除发酵液中的Fe 2+?( )

A.草酸

B.三聚磷酸钠

C.黄血盐

D.海藻酸钠。

3.板框过滤属于哪种过滤方式?

A.重力过滤

B.加压过滤

C.真空过滤

D.离心过滤 4.超滤膜截留的主要是( )。

A.悬浮物颗粒

B.一价离子

C.胶体和生物大分子

D.溶质 5.下列哪个体系属于高聚物/高聚物体系?( ) A. 聚乙二醇/葡聚糖; B. 聚乙二醇/磷酸钾;

C. 硫酸葡聚糖钠盐/甲基纤维素;

D. 羧甲基葡聚糖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6.青霉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抑制细胞膜功能

C.干扰蛋白质合成

D.抑制核酸合成

7.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若pH 偏高,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于降低发酵液pH ? A.葡萄糖 B.天然油脂 C.尿素 D.盐酸

8.受底物抑制的固定化酶采用哪种类型的酶反应器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 A.间歇式搅拌罐反应器 B.连续流动搅拌罐反应器 C.填充床反应器 D.流化床反应器 9.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用作固定化酶交联的试剂?( )

A.乙醇

B.乙酸

C.戊二醛

D.乙酸乙酯 10. 关于非水相介质中的酶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 B. 可控制底物专一性; C. 可防止由水引起的副反应;

D. 反应体系中不需要任何含量水分的存在。

1.一种生化药物的制备过程都必须经历细胞破碎、离心过滤、萃取、沉淀(析)、膜分离、

层析、电泳和浓缩、结晶、干燥等所有的技术流程。()

2.加热将增大发酵液体的粘度,降低过滤速率。()

3.在差速离心中,离心速度逐渐提高,样品按沉降系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后沉淀。()

4.1748年,Abble Nelkt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

象。()

5.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网状结构不及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坚固,因而其细胞较易破碎。()

6.对于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来说,随着滤膜孔径的逐渐减小,操作压力应逐渐增

大。()

7.当中性盐逐渐加入蛋白质溶液过程中,只会出现“盐析”现象。()

8.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是碱性基团。()

9.所有酶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都是蛋白质。()

10.天然酶经化学修饰后,其抗原性大多增强。()

五、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简述什么是反胶团萃取及其特征。

2.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离子交换的过程。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主要受哪些方面的调控?

4.简述酶化学修饰的目的。

六、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一)进行药物结晶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请你论述基因疫苗的生产方法和优缺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