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内容

钢筋验收内容
钢筋验收内容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

3.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50mm。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50mm。

3.4.3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z”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过3mm。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

最新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 5.3 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

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4.2.5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一般项目 5.3.3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

钢筋材料进场核验、送检的有关要求 近期在技术资料报验、审核中,监理发现钢筋材料进场报验、审核、送检存在以下问题: 1、检验批混乱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规定,“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生产日期、炉号)、同一规格(直径和级别)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60t)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但在实际采购进场时,前海基础指挥部组织的2014年11月26日月度检查评比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进场钢筋的报验数量为60t、350t、120t的极限值,而对进场钢筋的批次(炉号、生产日期)不进行核查,出现同一批进场的同一种直径的规格的钢筋,出现了不同生产日期、不同炉号的多批次钢筋,而没有按不同批次钢筋进行送检,出现不同批次的钢筋漏检的质量缺陷。钢筋是结构受力的主要材料,是工程强制性检验指标,一旦出现不同批次钢筋漏检的情况,或者漏检的不同批次的钢筋存在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风险,所使用的结构工程所在分项工程不能评为合格工程,以致整个工程不能评为合格。 在现实中,对进场的同一直径钢筋存在不同生产日期、不同炉号的情况,但在施工人员操作中,不认真执行不同批次材料必须送检的规定,而是规避不同炉号钢筋进场的实际情况,将多批次钢筋(不同炉号、不同生产日期的同一直径的钢筋)混合成一个批次,以减少钢筋送检批次,减少试验费,而造成工程质量风险,以致造成所使用的钢筋结构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的工程。 在实际操作中,钢筋进场数量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巧合出现以t为单位的整数倍。如在材料进场和送检时,某规格的钢筋如直径∮25、级别HRB335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

主控项目 5.4.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4.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5.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4.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4.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4.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 主控项目: 一、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时间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二、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登记,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三、5.2.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四、5.3.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五、5.3.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箍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检查方法: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一、 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 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钢筋进场验收注意事项

1 钢筋进场验收 钢筋进场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到场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应检查以下内容并做好记录,记录单上应有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和监理验收人员签字。 1.1 钢筋进场时,其“产品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同时进场,且能代表该批钢筋。同时,钢筋的包装、标志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等应符合《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2101)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否则,钢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2 钢筋进场经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符合要求后进行外观质量检查:①钢筋表面标志和附带的标牌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有关内容必须一致,不得有不合格色标。否则钢筋必须立即退场。②钢筋的外观质量,如:不得有表面裂纹、结疤、折叠、凸块、凹坑、夹杂、锈蚀等现象。③进场钢筋的截面尺寸和表面质量应按照钢筋混凝土用钢的国家标准逐支进行检验。 钢筋点数:点数需要逐支清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最终清点数量与钢筋小牌数量对比是否一致。通过以上外观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钢筋方可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验,经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钢筋取样和委托 2.1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进场钢筋的有关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取样和送检。 2.2 所取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钢筋取样必须在卸车后进行。

2.3 钢筋复试应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钢筋组成且数量不大于60吨的批次进行委托复试检验。委托单应由委托人填写,填写应规范,信息内容应齐全、准确。钢筋生产厂家、规格、标志、进场重量、“产品质量证明书”编号、炉罐(批)号、使用部位、检测内容等信息应与实际进场情况和设计文件相符。见证人员应对上述内容查验无误后在委托单上签字。 目前兰格钢筋存在风险:1.供货保证(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间断供货或不供货,注销公司)2.发票造假(两个月内出不出来) 小厂可能存在问题:直径不稳定、重量有偏差(应该在现场直接测量重量偏差,确定偏差允许范围)、对小厂租赁的场地要慎重考虑、小厂可能出现钢筋骨(肋大径小) 注意事项:1.钢筋进场应该将出库单要过来,对照进行检验、过泵 2.实验员、资料员交接时要有交接单3.需要钢筋工长签字的一个不能少4.询问供应商属于几级代理商,出示相关授权书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

进场钢筋检查要求 1、钢筋进场检查程序、内容和要求 ①凡钢筋进场前,总监应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报拟进场时间、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以便安排人员进行验收。 ②钢筋进场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原件(复印件限制使用且必须盖公章)、产品备案证原件(复印件必须盖备案企业公章)、生产许可证编号,检验钢材生产厂家是否当地市建委发布的地条钢生产企业名录中,一经发现立即封存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③产品合格证应认真核对以下项目是否完整、准确。 ?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牌号; ?生产日期、生产厂名、厂址、厂印及生产许可证编号; ?具有检验人员与检验单位证章和机械、化学性能规定的技术数据; ?采用的标准名称或代号; ?螺纹钢筋表面必须有标志和附带的标牌; ?一张合格证钢材总量不能超过60t(一个检验批) ④在检验产品合格证、备案证、生产许可证齐全后,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进场钢筋凡在车上有堆积成垛的必须全

部卸车检验,并采取打捆抽检方法,外观检查内容: ?钢筋表面有无产品标识(钢筋强度等级、厂家名称缩写、符号、钢筋规格),标识是否准确规范。 ?钢筋外观有无颜色异常、锈蚀严重、规格实测超标、表面裂纹、重皮等。 ⑤外观检验合格、证件符合要求、标识准确后,由见证取样人员监督施工单位取样员现场按规定取样,取样完成后与施工单位共同送至试验室进行复试,在接到检验合格通知后(注:对不能马上出具合格报告的,应有临时报告方可予以进场,否则做好相关记录和标志予以清退。 2、钢筋加工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有无裂纹、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现象,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理,处理要求: ①该批钢筋立即予以封存; ②加倍抽检、复试或有必要时进行化学分析检验; ③如属个别现象,将问题材料清退出场;若该批次问题严重,坚决予以清退,并做好记录。 3、几点要求: ①钢筋产品质量专项治理是国家、省、市重点检查内容,尤其是对“地条钢”要采取“严防死守”加以控制,各总监必须高度重视,现场要严加管理,凡今后项目出现钢筋被检查发现出问题,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的,总监要负全部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分项工程 5 〔说明〕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 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 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5.1 一般规定 5.1.1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应包括: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1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2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3直段长度;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4〔说明〕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 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安装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隐蔽工程 验收可与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同时进行。 钢筋验收时,首先检查钢筋牌号、规格、数量,再检查位置偏差,不允许钢 筋间距累计正偏差后造成钢筋数量减少。 5.1.2 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 1 同一工程、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成型钢筋,连续三 2 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 〔说明〕本条规定对于通过产品认证的钢筋及生产质量稳定的钢筋、成型钢 筋,在进场检验时,可比常规检验批数量扩大一倍。旨在鼓励使用通过产品认证 的材料或选取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5.2 材料 主控项目 19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 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的进场检验,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部分: 1 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第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2GB1499.1 规定的组批规则、取样数量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 一般钢筋检验断后伸长率即可,牌号带的钢筋检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钢筋 E 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5.2.2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 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主控项目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 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绑扎验收规范与要求

下面是一份非常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对实际工作有非常强 的执导作用: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 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 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 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 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04-83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施日期:1 9 8 4 年 7 月 1 日 关于批准颁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3)城科字第872号 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的重新修订工作。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 04-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冶金部,铁道部,上海、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甘肃省、市建工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以及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承告北京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和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 工科字第385号通知,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主编,并会同冶金工业部、铁道部和上海、安徽、山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省、市建筑工程局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化南工学院、化京建筑工程学院组成修订组,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 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工作自一九七九年五月开始,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结束。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比较广泛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了必要的试验工作,先后写出了“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向全国各有关方面征求了意见。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在武汉召开了审定会。一九八三年八月在沉阳召开了报批稿座谈会,并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上报批准。 本规范共分八章二百零九条和九个附录。主要修订的内容有:删去了原规范中特种混凝土一章和湿辗矿渣混凝土、块石混凝土、竹模板等内容;修订和增加了钢模板和钢、木模板的设计规定以及泵送混凝土、按数理统计方法检验混凝土技师预应力混凝土锚具的检验、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等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及时寄给我们,以便改正。 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 一般项目 钢筋验收规范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4.2.5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一般项目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统表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统表 工程名称滨江旅游风光带西段(北固半岛) 景观绿化、道路工程 项目经理李彩娥 分项工程名称钢筋连接、钢筋安装专业工长徐旭升 隐蔽工程项目管理用房主体柱、梁、板施工单位江苏花王园艺有限公司 施工标准名称及代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隐蔽工程部位 质量要求 施工单位 自查记录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力学性 能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 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合格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要求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力学性能检验、外观质量检查符合《钢筋焊 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 /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符合要求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钢筋接头位置按50%相互错开,错开距离≥35d 且不小于500mm. / 钢筋的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符合要求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按50%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钢筋绑扎搭接接 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符合要求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配置应符合设 计要求。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自查结论 (1)该段钢筋品种、级别、规格、配筋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绑扎安装质量牢固,无漏扣现象,观感符合要求。 (3)钢筋连接符合规范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钢筋无锈蚀无污染,进场复试合格,符合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修改后进行复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钢筋验收规范标准

钢筋验收规 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5.1 一般规定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5.1.1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说明:5.1.2 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和安装满足设计要求,并在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旬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

编号:第1页,共3 页工程名称瓯海区****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主体结构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 验收部位承台、地梁基础施工图号结施04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编 号 钢筋工程联系单号或日期/ 检查项目检查情况说明或简图: 1.钢筋品种、数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纵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符合要求 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 种百分率 符合要求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符合要求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符合要求 主筋锚固长度、节点构造等符合要求 进场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复检合格;报告编号:C10、C12、C14:BGGYC201705695 C16、C18、C20: BGGYC201705696;C22、C25:BGGYC201705697;Φ8:BGGYC201705738 检查验收意见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编号:第2页,共3 页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主体结构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验收部位承台、地梁基础施工图号结施04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编 号 钢筋工程联系单号或日期/ 检查项目检查情况说明或简图: 1.钢筋品种、数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纵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符合要求 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 种百分率 符合要求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符合要求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符合要求 主筋锚固长度、节点构造等符合要求 进场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复检合格;报告编号:C10、C12、C14:BGGYC201705695 C16、C18、C20: BGGYC201705696;C22、C25:BGGYC201705697;Φ8:BGGYC201705738 检查验收意见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钢筋进场验收程序及要点(建筑类别)

浅谈钢筋进场验收程序及检查要点 钢筋对结构的承载力至关重要,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把好钢筋材料进场关,是每一位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但是,由于个别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工作经验不足。在把好钢筋进场关的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出现漏洞给工程留下了质量、安全隐患。为了把监理工作做的更好,本人将几年来从事监理工作积累的一点心得提供给大家,做一次抛砖引玉,愿意同各位同仁在监理工作中沟通、交流。 施工单位应按钢筋进场计划组织、采购钢筋并及时进场,钢筋的质量保证资料应随同钢筋一起进场。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应对该批钢筋进行验收并及时填写《材料购配件进场检验记录》附上钢筋出厂质量保证资料报项目监理部。 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对《材料购配件进场检验记录》及钢筋出厂质量保证书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如下; 1.《材料购配件进场检验记录》填写是否规范、签署是否齐全、品种、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生产厂家是否是已指定的厂家,数量是否填写错误。 2.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应尽可能要求供应商提供原件,当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则应满足下列4个条件:①复印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②注明原件存放处。③注明经办人。④注明经办时间。 3.查看质量证明书的钢筋品种、规格是否同检验记录一致,物理性能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4.钢筋出厂时间与进场时间是否矛盾,比对查看多张质量保证书是否是伪造(伪造的质量保证书往往存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钢筋,复印件上的力学性能检验数据一致、捆数一致、总重量一致、证书编号一致、原件专用章盖章位置一致或力学性能数据、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数值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 5.计算一下强屈比、屈标比的数值是否符合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要求(无一、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的工程除外)。 简单解释一下强屈比、屈标比。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第5.2.2条(强制性条文)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 主控项目: 一、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时间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二、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登记,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与;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三、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四、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五、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箍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检查方法: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一、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 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钢筋加工验收守则

钢筋加工验收规范主控项目: 一、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时间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二、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登记,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三、5.2.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四、5.3.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 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箍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检查方法: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一、 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二、5.3.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法。当采用冷拉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

主控项目 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 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般项目 5.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4.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 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4.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 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 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钢筋验收标准

钢筋验收标准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 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 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因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2级刚和3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力、接头学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 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 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34262

------------------- 时磊忖呎….... .... ... .... 主控项目 54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4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 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般项目 5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4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 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4.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 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

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 --------------------------------- 时需Sr彳------------------ ------- - ------ ---- 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 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 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4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 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 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图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