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四位加法器电路设计与模拟

实验七:四位加法器电路设计与模拟
实验七:四位加法器电路设计与模拟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经典模拟、数字电路设计

实验一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1.已知条件 电源电压V cc =+12V,信号源U s =10mV,内阻R s =600Ω,负载R L =2k Ω。 2.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电阻R i >2k Ω,频率响应20Hz ~500kHz,输出电压U o ≥0.3V,输出电阻R O <5k Ω,电路工作稳定。 3.实验用仪器 双踪示波器一台,信号发生器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台。 二、电路设计 1.电路形式讨论 由于电压增益A V =U O /U S =30,采用一级放大电路即可,要求电路工作稳定,采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输入电阻比较大和频率响应比较宽,引入一定的串联负反馈,电路如图。 2.具体电路设计 (1)静态工作点选择 I CQ =2mA,V BQ =3V (选择硅管) (2)晶体管的选择 78) (2 =+=L s i V R R R A β取100, U CEO >V CC =12V,I CM >2I CQ =4mA, P CM >I CQ V CC =24mW, f T >1.5βf H =75MHz 选择9014:U CEO >20V,I CM >100mA, P CM >300mW,f T >80MHz,Cb'c<2.5pF (3)元件参数的计算 R E =(V BQ -0.7)/I CQ ≈1.2k Ω I BQ =I CQ /β=20μA 则 Ω== k I V R BQ BQ B 15102,R B2=15k Ω Ω=-= k I V V R BQ BQ CC B 45101,取标称值47k Ω Ω≈++=k mA I mV r EQ be 6.1) (26) 1(300β, 取R F =10Ω.则Ω=++=k R r R F be i 16.2)1('β Ω==k R R R R i B B i 12.2////'21,取A V =40,

3.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差分放大器版图

集成电路设计实习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 Labs I t t d Ci it D i L b 单元实验三(第二次课) 模拟电路单元实验-差分放大器版图设计 2007-2008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时间安排 z实验内容: z完成差分放大器的版图 z完成验证:DRC、LVS、后仿真 z目的: z掌握模拟集成电路单元模块的版图设计方法 z时间安排: z一次课完成差分放大器的版图与验证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

实验步骤 1.完成上节课设计放大器对应的版图 对版图进行、检查 2.DRC LVS 3.创建后仿真电路 44.后仿真(进度慢的同学可只选做部分分析) z DC分析:直流功耗等 z AC分析:增益、GBW、PM z Tran分析:建立时间、瞬态功耗等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

Display Option z Layout->Options ->Display z请按左图操作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3

由Schematic创建Layout z Schematic->Tools->Design Synthesis->Layout XL->弹出窗口 ->Create New->OK >选择Create New>OK z Virtuoso XL->Design->Gen From Source->弹出窗口 z选择所有Pin z设置Pin的Layer z Updat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4

加法器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加法器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加法器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篇一:加法器实验报告 实验__一__ 【实验名称】 1位加法器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1位全加器的设计 2. 学会1位加法器的扩展 【实验内容】 1. 设计1位全加器 2. 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3. 使4位的全加 器能做加减法运算 【操作步骤】 1. 1位全加器的设计

(1)写出1位全加器的真值表 (2)根据真值表写出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逻辑电路 (4)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检验逻辑电路是否正确,将仿真波形截图并粘贴于此 (5)如果电路设计正确,将该电路进行封装以用于下一个环节2. 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1)用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的全加器,画出电路图 (2)分别用两个4位补码的正数和负数验证加法器的正确性(注意这两 个数之和必须在4位补码的数的范围内,这两个数包括符号在内共4位),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截图。 3. 将4位的全加器改进为可进行4位加法和减法的运

计组-加法器实验报告

半加器、全加器、串行进位加法器以及超前进位加法器 一、实验原理 1.一位半加器 A和B异或产生和Sum,与产生进位C 2.一位全加器 将一位半加器集成封装为halfadder元件,使用两个半加器构成一位的全加器 3.4位串行进位加法器 将一位全加器集成封装为Fulladder元件,使用四个构成串行进位加法器

4.超前进位加法器(4位) ⑴AddBlock 产生并行进位链中的ti(即Cthis)和di(即Cpass),以及本位结果Sum ⑵进位链(Cmaker) 四位一组并行进位链,假设与或非门的级延迟时间为1.5ty,与非门的延迟时间为1ty,在di和ti产生之后,只需2.5ty就可产生所有全部进位

⑶超前进位加法器 将以上二者结合起来即可完成,A和B各位作为各个AddBlock的输入,低一位的进位Ci-1作为本位AddBlock的C-1的输入。各个AddBlock输出的C_this和C_pass作为对应的Cmaker的thisi和passi的输入。

二、实验器材 QuartusII仿真软件,实验箱 三、实验结果 1.串行进位加法器结果 2.超前进位加法器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串行加法器比超前进位加法器快,部分原因应该是电路结构优化 不到位。另外由于计算的位数比较少,超前进位加法链结构较复杂,所以优势没体现出来,反倒运作的更慢一点。当位数增加的时候,超前进位加法器会比串行的更快。 2.波形稳定之前出现上下波动,应该与“竞争冒险”出现的情况类似,门的延迟和路径 的不同导致了信号变化时到达的时间有先有后,因此在最终结果形成前出现了脉冲尖峰和低谷;另外也可能部分原因由于电路结构优化的不到位所致

实验五全加器的设计与应用

实验五全加器的设计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加深组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2)会用真值表设计半加器和全加器电路,验证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设计全加器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根据表5-1利用与非门设计半加器电路。 (2)根据表5-2利用异或门及与非门设计全加器电路。 三、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数字电路实验箱、万用表; (2)实验器件: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86、74LS138、74LS153; 四、实验原理 1.半加器及全加器 电子数字计算机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算术运算,在机器中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都是分解成加法运算进行的,因此加法器便成了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运算单元。 (1)半加器 只考虑了两个加数本身,而没有考虑由低位来的进位(或者把低位来的进位看成0),称为半加,完成半加功能的电路为半加器。框图如图5-1所示。一位半加器的真值表如表5-1所示。 表5-1 半加器真值表

1位半加器S C i A i B i 和数向高位进位 加数被加数 图5-1 半加器框图 由真值表写逻辑表达式: ? ? ?=⊕=+=i i i i i i i i i i B A C B A B A B A S '' 画出逻辑图,如图5-2所示: (a )逻辑图 (b )逻辑符号 图5-2 半加器 (2)全加器 能进行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进位信号相加,称为全加,完成全加功能的电路为全加器。根据求和结果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即一位全加器有3个输入端:i A (被加数)、i B (加数)、1-i C (低位向本位的进位);2个输出端:i S (和数)、i C (向高位的进位)。 下面给出了用基本门电路实现全加器的设计过程。 1)列出真值表,如表5-2所示。 表5-2 全加器真值表 从表5-2中看出,全加器中包含着半加器,当01=-i C 时,不考虑低位来的进位,就是半加器。而在全加器中1-i C 是个变量,其值可为0或1。 2)画出i S 、i C 的卡诺图,如图5-3所示。 半加器 全加器

FPGA一位全加器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1位全加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QUARTUSII软件的使用; 2.熟悉实验硬件平台的使用; 3.掌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设计电路。 二.实验原理 由于一位全加器可由两个一位半加器与一个或门构成,首先设计半加器电路,将其打包为半加器模块;然后在顶层调用半加器模块组成全加器电路;最后将全加器电路编译下载到实验箱,其中ain,bin,cin信号可采用实 验箱上SW0,SW1,SW2键作为输入,并将输 入的信号连接到红色LED管 LEDR0,LEDR1,LEDR2上便于观察,sum,cout 信号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0,LEDG1来 显示。 三.实验步骤 1.在QUARTUSII软件下创建一工程,工程名为full_adder,芯片名为EP2C35F672C6; 2.新建Verilog语言文件,输入如下半加器Verilog语言源程序; module half_adder(a,b,s,co); input a,b; output s,co; wire s,co; assign co=a & b; assign s=a ^ b; Endmodule 3.保存半加器程序为,进行功能仿真、时序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其初始值、功能仿真波形和时序仿真波形分别如下所示

4.选择菜单File→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创建半加器模块; 5.新建一原理图文件,在原理图中调用半加器、或门模块和输入,输出引脚,按照图1所示连接电路。并将输入ain,bin,cin连接到FPGA的输出端,便于观察。完成后另保存full_adder。 电路图如下 6.对设计进行全编译,锁定引脚,然后分别进行功能与时序仿真,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其初始值、功能仿真波形和时序仿真波形分别如下所示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三、课程设计任务 课题4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其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仪器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须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1、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低电平<1V,高电平>3V; (2)用1.5K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 (3)用500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

加法器实验报告文档2篇

加法器实验报告文档2篇 Adder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加法器实验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加法器实验报告文档 2、篇章2:加法器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文档 篇章1:加法器实验报告文档 【实验名称】 【目的与要求】 1.掌握1位全加器的设计 2.学会1位加法器的扩展【实验内容】 1.设计1位全加器

2.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3.使4位的全加器能做加减法运算 【操作步骤】 1.1位全加器的设计 (1)写出1位全加器的真值表 (2)根据真值表写出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逻辑电路 (4)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检验逻辑电路是否正确,将仿真波形截图并粘贴于此 (5)如果电路设计正确,将该电路进行封装以用于下一个环节 2.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1)用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的全加器,画出电路图 (2)分别用两个4位补码的正数和负数验证加法器的正确性(注意这两 个数之和必须在4位补码的数的范围内,这两个数包括符号在内共4位),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截图。

3.将4位的全加器改进为可进行4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器 (1)在4位加法器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修改,使该电路不仅能进行加 法运算而且还能进行减法运算。画出该电路 (2)分别用两个4位补码的正数和负数验证该电路的正确性(注意两个 数之和必须在4位补码的数的范围内),用quartusII 进行功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截图。 【附录】 篇章2:加法器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法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在Quartus Ⅱ中的图形输入方法及文本输入方法。 2、学习和掌握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和设计原理

加法器实验报告

加法器实验报告 篇一:加法器实验报告 实验 __一__ 【实验名称】 1位加法器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1位全加器的设计 2. 学会1位加法器的扩展 【实验内容】 1. 设计1位全加器 2. 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3. 使4位的全加器能做加减法运算 【操作步骤】 1. 1位全加器的设计 (1)写出1位全加器的真值表 (2)根据真值表写出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逻辑电路 (4)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检验逻辑电路是否正确,将仿真波形截图并粘贴于此 (5)如果电路设计正确,将该电路进行封装以用于下一个环节 2. 将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全加器 (1)用1位全加器扩展为4位的全加器,画出电路图

(2)分别用两个4位补码的正数和负数验证加法器的正确性(注意这两 个数之和必须在4位补码的数的范围内,这两个数包括符号在内共4位),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截图。 3. 将4位的全加器改进为可进行4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器 (1)在4位加法器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修改,使该电路不仅能进行加 法运算而且还能进行减法运算。画出该电路 (2)分别用两个4位补码的正数和负数验证该电路的正确性(注意两个 数之和必须在4位补码的数的范围内),用quartusII进行功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截图。 【附录】 篇二:加法器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法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在Quartus Ⅱ中的图形输入方法及文本输入方法。 2、学习和掌握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和设计原理 3、熟悉EDA工具Quartus II和Modelsim的使用,能够熟练运用Vrilog HDL语言在Quartus II下进行工程开发、调试和仿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 发生器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10自动化 班级10自动化 学生姓名吉钰源 学号1004104001 课程设计地点 C206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导教师赵国树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目录 1、绪论 (3) 1.1相关背景知识 (3) 1.2课程设计目的 (3)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3) 2、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4) 2.1总体设计思路 (4) 2.2原理框图 (4) 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5) 3.1 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1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2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6) 3.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 (7) 3.2.1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图 (7) 3.2.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 3.3 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 (9) 3.3.1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图 (9) 3.3.2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0) 4、电路仿真结果 (11) 4.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仿真结果 (11) 4.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1) 4.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3) 5、电路调试结果 (13) 5.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调试结果 (13) 5.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 5.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 6、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 (15)

1、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 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特别是近50年来,微电子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等领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与此同时,电子技术也正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在电子技术中,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1.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进自己对模拟集成电路方面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自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电路设计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①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 ②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三种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③用±12V电源供电; 先对课程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及根据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设计策略。然后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效果并与课题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仿真成功后,用实物搭建电路,进行调试,观测示波器输出的波形。 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①设计、组装、调试信号发生器; ②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③频率范围在10Hz~10000Hz范围内可调; ④比较器用LM339,运算放大器用LM324,双向稳压管用两个稳压管代替。

加法器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法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在Quartus Ⅱ中的图形输入方法及文本输入方法。 2、学习和掌握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和设计原理 3、熟悉EDA工具Quartus II和Modelsim的使用,能够熟练运用Vrilog HDL语言在Quartus II下进 行工程开发、调试和仿真。 4、掌握半加器设计方法 5、掌握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Project。 2、图形输入设计:要求用VHDL结构描述的方法设计一个半加器 3、进行编译,修改错误。 4、建立一个波形文件。(根据真值表) 5、对该VHDL程序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Simulation 三、实验步骤 1、启动QuartusⅡ 2、建立新工程NEW PROJECT 3、设定项目保存路径\项目名称\顶层实体名称 4、建立新文件Blok Diagram/Schematic File 5、保存文件FILE /SA VE 6、原理图设计输入 元件符号放置通过EDIT_>SYMBOL 插入元件或点击图标 元件复制 元件移动 元件转动 元件删除 管脚命名PIN_NAME 元件之间连线(直接连接,引线连接) 7、保存原理图 8 、编译:顶层文件设置,PROJECT_>Set as Top_Level 开始编译processing_>Start Compilation 编译有两种:全编译包括分析与综合(Analysis&Synthesis)、适配(Fitter)、编程(assembler)时序分析(Classical Timing Analysis)4个环节,而这4个环节各自对应相应菜单命令,可单独发布执行也可以分步执行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经典教材

1、 CMOS analog circuit design by P.E.ALLEN 评定:理论性90 实用性70 编写 100 精彩内容:运放的设计流程、比较器、 开关电容 这本书在国内非常流行,中文版也 翻译的很好,是很多人的入门教材。 建议大家读影印版,因为ic 领域 的绝大部分文献是以英文写成的。 如果你只能读中文版,你的学习资料 将非常有限。笔者对这本书的评价 并不高,认为该书理论有余,实用性 不足,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不妥的地 方,比如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讲述反 馈,在小信号的计算方面也没有巧方法。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就是运放的设计流程了。这是领域里非常重要的问题,像Allen 教授这样将设计流程一步一步表述出来在其他书里是没有的。这正体现了Allen 教授的治学风格:苛求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但是,作为一项工程技术,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是能够拿出一套实用的经济的保险的方案。所以,读者会发现,看完最后一章关于ADC/DAC 的内容,似乎是面面俱到,几种结构的ADC 都提到了,但是当读者想要根据需求选择并设计一种ADC/DAC 时,却无从下手。书中关于比较器的内容也很精彩,也体现了Allen 教授求全的风格。不过,正好其它教科书里对比较器的系统讲述较少,该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Allen 教授是开关电容电路和滤波器电路的专家。书中的相关章节很适合作为开关电容电路的入门教材。该书的排版、图表等书籍编写方面的工作也做的很好。像Allen 这样的理论派教授不管在那所大学里,大概都会很快的获得晋升吧。另外,Allen 教授的学生Rincon Moca 教授写的关于LDO 的书非常详尽,值得一读。 2、 CMOS Circuit Design Layout and Simulation CMOS Mixed-Signal Circuit Design by R.J.Baker 评定:理论性80 实用性100 编写80 精彩内容:数据转换器的建模和测量、hspice 网表这本书的风格和Allen 的书刚好相反: 理论的系统性不强,但是极为实用,甚至给出 大量的电路仿真网表和hspice 仿真图线。 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的也很好。最近出了第二 版,翻译人员换了,不知道翻译的水平如何。 不过,第二版好贵啊~~ Baker 教授在工业界 的实战经验丰富,曾经参加过多年的军方项目 的研发,接收器,锁相环,数据转换器,DRAM 等曾设计过。所以,书中的内容几乎了包含 了数字、模拟的所有重要电路,Baker 教授

实验六:加法器的使用

实验六:加法器的使用 1.实验目的 1) 熟悉加法器的工作原理与逻辑功能; 2) 掌握加法器的使用。 2.理论准备 1)二进制并行加法器是一种能并行产生两个二进制数算术和的逻辑部件,按其进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串行进位和超前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 2)串行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是由全加器级联而成的。其特点是: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能同时并行到达各位的输入端,而各位全加器的进位输入则是按照由低位向高位逐级串行传递的,各进位形成一个进位链。由于每一位相加的和都与本位进位输入有关,所以,最高位必须等到各低位全部相加完成并送来进位信号之后才能产生运算结果。显然,这种加法器运算速度较慢,而且位数越多,速度就越低; 3)为了提高加法器的运算速度,必须设法减小或去除由于进位信号逐级传送所花的时间,使各位的进位直接由加数和被加数来决定,而不需依赖低位进位。根据这一思想设计的加法器称为超前进位(又称先行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超前进位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有74283。 3.实验内容 用4位并行加法器(74283)设计一个可以做加法和减法的电路。当控制信号M=0时,将两个无符号的4位二进制数相加,当M=1时它将两个无符号数相减。 4.设计过程 1)输入:a[4..1]为被加数(或被减数,b[4..1]为加数(或减数),a[4..1]和b[4..1]为4位二进制数,控制信号M,当M=0时,电路实现加法运算,即执行a[4..1]+b[4..1],当M=1时,电路实现减法运算,即执行a[4..1]-b[4..1]。减法采用补码运算。 2)用一个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74283)和4个异或门实现上述逻辑功能。将4位二进制a[4..1]直接加到并行加法器的A4、A3、A2和A1输入端,4位二进制b[4..1]通过异或门加到并行加法器的B4、B3、B2和B1输入端,并将功能变量M作为异或门的另一个输入且同时加到并行加法器的CIN进位输入端。 3)当M=0时,CIN=0,b[4..1]⊕M= b[4..1]⊕0= b[4..1],加法器实现a[4..1]+b[4..1];当M=1时,CIN=1,b[4..1]⊕M= b[4..1]⊕1 = b[4..1]’,加法器实现a[4..1]+b[4..1]’+1,即a[4..1]-b[4..1]。 4)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函数画逻辑图。根据上式可以画出如图一所示的逻辑图。

加法器及差分放大器项目实验报告

加法器及差分放大器项目实验报告 一、项目内容和要求 (一)、加法器 1、任务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器线性电路的设计方法; (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应用仿真软件对运算放大器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 2、任务内容: 2.1 设计一个反相加法器电路,技术指标如下: (1)电路指标 运算关系:)25(21i i O U U U +-=。 输入阻抗Ω≥Ω≥K R K R i i 5,521。 (2)设计条件 电源电压Ec=±5V ; 负载阻抗Ω=K R L 1.5 (3)测试项目 A :输入信号V U V U i i 5.0,5.021±=±=,测试4种组合下的输出电压; B :输入信号V KHz U V U i i 1.0,1,5.021为正弦波±=信号,测试两种输入组合情况下的输出电 压波形。 C :输入信号V U i 01=,改变2i U 的幅度,测量该加法器的动态范围。 D :输入信号V U i 01=,V U i 1,2为正弦波,改变正弦波的频率,从1kHz 逐渐增加,步长为 2kHz ,测量该加法器的幅频特性。 2.2 设计一个同相加法器电路,技术指标如下: (1)电路指标 运算关系:21i i O U U U +=。 (2)设计条件 电源电压Ec=±5V ; 负载阻抗Ω=K R L 1.5 (3)测试项目 A :输入信号V U V U i i 1,121±=±=,测试4种组合下的输出电压; B :输入信号V KHz U V U i i 1,1,121为正弦波±=信号,测试两种输入组合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波形。 (二)、差分放大器 1、任务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器线性电路的设计方法; (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应用仿真软件对运算放大器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 2、任务内容 2.1 设计一个基本运放差分放大器电路,技术指标如下: (1)电路指标 运算关系:)(521i i O U U U --=。 输入阻抗Ω≥Ω≥K R K R i i 5,521。 (2)设计条件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期末试卷..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与其它类型的晶体管相比,MOS器件的尺寸很容易按____比例____缩小,CMOS电路被证明具有_ 较低__的制造成本。 2、放大应用时,通常使MOS管工作在_ 饱和_区,电流受栅源过驱动电压控制,我们定义_跨导_来 表示电压转换电流的能力。 3、λ为沟长调制效应系数,对于较长的沟道,λ值____较小___(较大、较小)。 4、源跟随器主要应用是起到___电压缓冲器___的作用。 5、共源共栅放大器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_输出阻抗_很高,因此可以做成___恒定电流源_。 6、由于_尾电流源输出阻抗为有限值_或_电路不完全对称_等因素,共模输入电平的变化会引起差动输 出的改变。 7、理想情况下,_电流镜_结构可以精确地复制电流而不受工艺和温度的影响,实际应用中,为了抑制 沟长调制效应带来的误差,可以进一步将其改进为__共源共栅电流镜__结构。 8、为方便求解,在一定条件下可用___极点—结点关联_法估算系统的极点频率。 9、与差动对结合使用的有源电流镜结构如下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电容C in为__ C F(1-A)__。 10、λ为沟长调制效应系数,λ值与沟道长度成___反比__(正比、反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阱 解:在CMOS工艺中,PMOS管与NMOS管必须做在同一衬底上,其中某一类器件要做在一个“局部衬底”上,这块与衬底掺杂类型相反的“局部衬底”叫做阱。 2、亚阈值导电效应 解:实际上,V GS=V TH时,一个“弱”的反型层仍然存在,并有一些源漏电流,甚至当V GS

数电实验报告半加全加器

实验二 半加/减器与全加/减器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全加器和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2) 熟悉集成加法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算术运算电路的结构。 二、 实验设备: 1、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3、 数字电路实验箱、导线若干。 Ver 4B 4A 4¥ 3B 3A 3Y 1A IB !Y 2A 2B 2Y GND (74LS86引脚图) 三、 实验原理: 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叫做半加,实现半加操作的电路,称为半加器。 A 表示 被加数,B 表示加数,S 表示半加和,Co 表示向高位的进位。 全加器能进行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信号相加,并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以 及和。 四、 实验内容: 用74LS00和74LS86实现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功能。 (一)半加器、半减器 M=0寸实现半加,M=1时实现半减,真值表如下: (74LS00引脚 )

功能M A B S C 半加00000 00110 01010 01101 半减10000 10111 11010 11100 —s +/- ——co M (半加器图形符号) 2、 ⑴S真值表: 00011110 00110 11001 A ⑵C真值表: 00011110 00000 10101 C 二B(A二M)

(二)全加器、全减器 S CO C^BC i-1 ?(M 十 A )(B 十 C ) 、实验结果 半加器: S 二 AB AB = A 二 B C =B (A 二 M ) 全加器: S = A 二 B - C i-1 G 二GM C 2M CI B +/一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使用教程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教程 月4年2006

1 目录 实验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电路设计 (3) Lab 1.1 启动软件 (3) Lab 1.2 自上而下的系统级仿真 (3) Lab 1.3 电路图输入 (7) Lab 1.4 模块的创建 (10) Lab 1.5 电源的创建 (12) Lab 1.6 建立运放测试电路 (14) 实验二使用Spectre Direct进行模拟仿真 (17) Lab 2.1 运行仿真 (17) Lab 2.2 使用激励模板 (28) Lab 2.3 波形窗的使用 (32) Lab 2.4 保存仿真状态 (36) Lab 2.5 将仿真结果注释在电路图窗口 (37) 2 实验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电路设计Lab 1.1 启动软件 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启动模拟电路设计环境.

实验步骤: 1.进入Linux界面后,点击鼠标右键,选中New Terminal,则会弹出一个交互终端. 2.进入教程所在目录后,输入命令cd Artist446 (注意:cd后必须有空格;命令行大小写敏感) 3.在同一个交互终端内,输入命令icms &,在屏幕底部会出现一个命令交互窗(Command Interpreter Window,CIW).如果出现What's New窗口,可使用File-Close命令关闭. Lab 1.2 自上而下的系统级仿真 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对含AHDL模块的模块级设计进行仿真. 实验步骤: 1.在CIW中选择Tool-Library Manager,会弹出库管理器(Library Manager). 2.在库管理器中,用鼠标左键选中training,则cell中会显示出training库中所有的cell;在training 的所有cell中用左键选中peakTestv;用鼠标中键(或右键)打开(open)view中的schematic.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测试电路: 3 点击左当该模块四周出现一高亮黄色虚线框时,将鼠标置于图中peakDetectv模块上,3. . ,则模块四周线框变为白色实线框键选中该模块EditDesign-Hierarchy-Descend 设置Name将View ,,弹出Descend对话框4.选择: peakDetectv模块的电路图OK.为schematic,然后点击则出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proteus的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加法器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proteus 软件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2.掌握加法器的基本使 用二、实验内容: 1. proteus 软件命令使用 2.串联加法器的连接 3.并联加法器的连接 三、实验步骤: (一 )proteus 软件界面的基本使用 ①通过 File 界面创建新文件或打开已有文件 ②所用的原件模型必须在蓝方框内放置

③Proteus 工具栏功能如上图 ④Proteus 中共有 36 种大的类别元件库,及超过 8000 种以上的具体元 件库文件添加 Proteus 中的元件并不是很全,有时需要添加第三方库文件才可进行仿真,可以通过 以下俩种方式进行添加 1、将第三方库文件拷贝至Proteus 程序目录下的LIBRARY 目录下,相应的元件模型文件也要

拷贝到 MODELS 目录下 2、将第三方库文件统一放至一个文件夹中,同时元件模型文件也要统一放至一个文件夹中,打 开Proteus 菜单 SYSTEM 下的 SET PATH?在弹出的 Path Configuration 对话框的 Library folders 中添加库文件目录,在 Simulation and folders 中添加元件模型文件目录 ⑤点击左侧工具栏按钮进入元件模式,再次点按钮,即可调出元件库 库元件分类说明: Analog Ics 模拟电路集成库 Capacitors 电容库 CMOS 4000 series CMOS 4000 库 Connectors 插座,插针,等电路接口连接库 Data Converters ADC,DAC 数 /模、模 /数库 Debugging Tools 调试工具 Diodes 二极管库 ECL 10000 Series ECL 10000 库 Electromechanica l 电机库 Inductors 电感 库 Laplace Primitives 拉普拉斯变换库 Memory ICs 存储元件库 Microprocessor ICs CPU 库 Miscellaneous 元件混合类型库 Modeling Primitives 简单模式库 Operational Amplifiers 运放库 Optoelectroni cs 光电元件库 PLDs & FPGAs 可编程逻辑器件 Resistors 电阻 库

quarters加法器实验报告

加法器数字逻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Quartus II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设计方法(原理图设计、文本设计、波形设计) 2.用VHDL语言设计一个加法器。 3.用VHDL语言设计串行加法器、并行加法器。 二、实验内容 1、熟悉QuartusⅡ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设计输入方法 (原理图设计、文本设计、波形设计) 2、用VHDL语言设计加法器、串行全加器、并行全加器,再利 用波形编辑区进行逻辑功能仿真,以此验证电路的逻辑功能 是否正确,最终在FPGA芯片上下载验证逻辑实现。三、实验原理 1.全加器 用途:实现一位全加操作 逻辑图 真值表 X Y CIN S COUT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VHDL程序 数据流描述: 波形图

2.四位串行加法器逻辑图 波形图

3.74283:4位先行进位全加器(4-Bit Full Adder) 逻辑框图 逻辑功能表 注: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采用两位对折列表,节省表格占用的空间,如:[A1/A3]对应的列取值相同,结果和值[Σ1/Σ3]对应的运算是Σ1=A1+B1和Σ3=A3+B3。请自行验证一下。 2、C2是低两位相加产生的半进位,C4是高两位相加后产

生的进位输出,C0是低位级加法器向本级加法器的进位输入。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方法: 采用基于FPGA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 采用的软件工具是QuartusII软件仿真平台,采用的硬件平台是Altera EPF10K20TI144_4的FPGA电路板。 实验步骤: 1、建立工程project,并命名顶层文件为JFQ,按照实验箱上 FPGA的芯片名更改编程芯片的设置。操作是点击Assignment/Device,选取芯片的类型。选择“FLEX10K—— EPF10K20TI144_4” 2、编写VHDL源代码。打开QuartusⅡ软件平台,点击File中得 New建立一个VHDL文件。编写的文件名与实体名一致且为JFQ。VHDL如下:

工程师常用模拟电路设计1

工程师常用模拟电路设计、计算、仿真及制作 湖北民族大学杨庆 概述 模拟电路是电子技术类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的课程,在模拟电路中有许多基本电路是工程师们在设计电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例如,几乎绝大部分的电子系统都需要将交流电源变为直流电源,供电子系统使用,因此整流、滤波、稳压等模拟电路就成为电子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电路。又如,各种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通常都非常微弱,必须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利用计算机处理,因此各种放大电路也就是工程师们必须熟练掌握的电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模拟电路往往并没有引起工程师们的足够重视。有鉴于此,本书将模拟电路中的常用电路的设计、计算、仿真及制作做一个归纳,供工程师及电子爱好者参考。 第一章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1.1整流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1.1.1二极管半波整流及电容滤波电路 1)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最简单的二极管整流电路是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其电路原理如图1.1所示。半波整流电路的计算参数主要有如下: V L=0.45V1 V D=V1 I L=V L/R L=0.45V1/R L 2)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如图1.2所示。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计算参数主要有如下: V L=0.6V2 V D=V2 I L=V L/R L=0.6V2/R L 半波整流电路由于其纹波太大,应用较少,但在对电压要求不高时,由于其电路简单,仍然有一些应用,特别在输入交流电压的频率较高时,应用不少。 电路图1.1和电路图1.2仿真如图1.3及1.4所示。

D1 RL V1XSC1 A B Ext Trig + +_ _+_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简单,只要二极管极性注意不接反就行。 1.1.2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 1)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 常见的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如图1.5所示。全波整流电路的计算参数主要有如下: V L =0.9V 1 V D =2V 1 I L =V L /R L =0.9V 1/R L 全波整流电路需用一个双绕组变压器,通过二极管D1、D2将变压器次级电压V1整流变成两个同向的半波整流电压在RL 上合成为一个全波整流电压,其仿真波形图如图1.7所示。 2)二极管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图1.1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图1.2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图1.3图1.1仿真输出电压波形图1.4图1.2仿真输出电压波形 图1.5全波整流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