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英、美分别于1967年和1974年兴起了临终关怀的运动,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力所能及的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痛苦,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一个共度有限时光的安静环境。这一工作受到了社会的赞扬。

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一、安置舒适的环境

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其目的是让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保护其他患者免受精神刺激。

二、临终关怀护理的十项措施

1.选派素质较好的,实行整体护理。临终病人病情变化多端,有的身体带有许多导管,如鼻导管、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和其他监测导管等,护理的难度极大,因此需要设责任护士或专人守护,以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熟练地进行各种技术操作。

2.搞好基础护理。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外,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4.认真书写护理病历和特护记录。按要求如实填写好每个项目,包括病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特殊用药、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5.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定时注射止痛剂,熟悉各种常用止痛剂剂量、作用和副作用。

6.做好病人饮食护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和家属以及营养师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又要迎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使病人感到在家一样,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7.像亲人一样重视和问候病人。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怖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

8.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并统一口径,最好不要欺骗,否则会使患者多生疑虑,甚至不再相信医护人员而采取不合作态度。

9.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探视病人,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忘记烦恼和孤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0.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雍容大度,克制忍耐,切忌发生口角冲突,应耐心安抚,并从病情出发,进行劝告。

三、临终护理要求做到“四美”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必须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给临终病人更多的爱。“心灵美”: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爱”是临终关怀中不可缺少的,可以给人以温暖,可以苏醒被病魔蛰伏的心灵,给那些破碎、痛楚的心带去自强和慰籍。“语言美”:是作为沟通心理的桥梁。护士讲话时要语气温和亲切,富有同情心,使患者处于关怀、体贴、慰籍之中。“仪表美”:穿着整齐,衣帽整洁,表情自然大方,同时面带微笑,步伐轻盈优美,充满活力。“操作美”:护士进入病房,仪表给人以第一印象,操作熟练更能获得临终病人的信任。护理操作必须动作要娴熟、准确、轻柔、优美,一举一动给人以美感。

总之,临终病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因此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哪怕能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也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做,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要求和心愿,直到带着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本文来自: 医学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25689432.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e25689432.html,/hushi/jchl/201001/7773.html

《临终关怀》护理考试重点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 名词解释 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 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5.临终护理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广泛性)。 6.临终关怀机构告别室设计和配置特点(人性)、(人道)、(至爱)、(关怀) 7.悲伤发展的四阶段理论(麻木)、(渴望)、(颓丧)、(复原) 8.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医学和方法论原则(姑息性原则)、(客观原则)、(整体论原则)、(调整原则)、(清醒原则) 9.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生命伦理原则(统一原则)、(权利原则)、(公平原则) 10.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一般原则(质量原则)、(舒适原则)、(同意原则)、(告知原则)、(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原则)、(无创原则) 11.癌痛止痛治疗中首选的最常用配方(吗啡+) 12.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状态)、(主观体验)

浅谈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浅谈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此,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针对社区护士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临终关怀,从促进老年临终病人舒适,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尸体护理,以及对家属的心理护理等方面展开阐述。 1 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临终病人的心理通常会经历一下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协商、抑郁和接纳。当然这五个阶段也会因人而异,不一定都会出现,也不一定都按着这个顺序出现。临终病人常见的心理有[2]:(1)对生活亲人的留念。即使已知自己病不能医仍然对治疗抱有希望。(2)否认自己处于癌症晚期,甚至讳疾忌医。(3)对周围的人或事抱着敌视态度,脾气暴躁。(4)忧郁与轻生。(5)通情达理、接受事实,能平静的面对“另一世界”。(6)希望满足最后的愿望。 2 临终病人对护理的需求 由于临终病人的特殊心理,他们对护理工作有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3]:(1)希望医务人员尽最大的能力抢救治疗,渴望治愈疾病。(2)希望延长寿命。(3)希望得到目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进行治疗。(4)希望减轻肉体痛苦。(5)希望家属陪伴。(6)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7)采用医学手段加速死亡。 3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具体措施 3 . 1 促进舒适 提供良好的饮食照料和护理服务。老年临终者消化吸收能力大多明显降低,一般以流食为主。可根据其口味定做平时喜爱而又便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4]。加强对老人的口腔护理,并且提供清洁的就餐环境,能够很好的提高老人的食欲。此外,衣服和被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尽量给老人选择透气、柔软的棉质衣被。在给老人做基础护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及时给老人更换衣被,做好个人卫生。适时给老人翻身叩背,以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提供良好的临终环境。对于临终老人应设立专门的临终病房,房间内布置要符合老人的心理特点,简单大方切勿繁琐。房间内可摆放新鲜的绿色植物,既美化了环境,又给处于病痛中的老人带来了勃勃生机。房间的墙壁上可挂上老人的全家福,字画等等,增添一种温馨的气氛。此外,还应保持室内安静,保证老人的睡眠质量。在这样一个安静、典雅、温馨又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环境中,能够有效的缓解病痛对老人身心上的折磨,减少老人对死亡的恐惧。 3 . 2 做好基础护理 针对临终老人所出现的常见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谵妄、大出血、尿失禁、腹泻、便秘等,护士应积极地做好相应的护理操作。临终病人由于缺少活动、使用药物以及食物纤维的摄入减少,常常有便秘的现象,一般可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便秘,如使用大便软化剂一天2次和轻度刺激的中药,如番泻叶等[5]。肿瘤病人在晚期往往疼痛难忍,应合理运用镇痛药以有效缓解疼痛。而有些家属对镇痛药存在着某些误解,这时需要与患者家属耐心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在整个过程中,护士都要加强病情观察,和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 . 3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临终关怀的整个过程,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临终病人所经历的五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护士可以这样做[6]:对否认期的病人像亲人一样重视和问候,用发自内心的关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惧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对愤怒期的病人心理支持应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使其宣泄情感。同时给予积极地关爱。将老人平日最喜欢的人或最喜欢看的相册找出来,使其情感转移,

德国医院临终关怀护理特点

德国医院临终关怀护理特点 2014-05-08 网络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 Hospice一词原意为旅游者中途休息的地方,医学上译为临 终关怀。其目的是那些暂停于生命旅途最后一站的人帮助提 供控制症状、奉献爱心和照顾,使其安然离开人世。作者于1995~1997年在德国Essen两所教会综合医院进修学习,曾在老年科、妇产科、内科和肿瘤科工作,护理临终病人50例。现将德国医院对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置管理及护理特点介 绍如下。1德国医院对临终关怀病房的管理在肿瘤科和老年科均设有临终关怀病房,其它科室采用针对个别临终病 人进行临终关怀形式。临终病人需经医师根据病情预计其生 命已接近重危阶段,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者。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接近死亡时,其心理反应十分复杂。美国库伯勒*罗斯(Kubler Ross)把此时的心理反应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 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五个阶段可因 病人而异可按顺序,可能反复,也可能停在某一阶段。医护 人员应根据临终期每个病人特点进行护理。2德国医院对临终病人的护理特点 2.1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每间病房都备有电视、书报,每张病床都配有电话、收录机、衣柜 及桌椅,到处可见鲜花、绿色植物。对病人物品放置没有硬 性规定和限制,允许病人在墙上粘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

像片等,使病人在舒适的、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2.2帮助临终病人面对现实临终是整个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病人很想知道病情,德国护理 者认为,隐瞒和欺骗的方法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临终关怀的实施者应该帮助病人和家属共同面对现实, 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病 人及家属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 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 任感、安全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 尽量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 2.3控制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德国护士重视对病人疼痛的护理,以提高生活 质量。他们认为减轻疼痛是显示仁慈的最好行动。根据病人 的症状确定给药方式,给药时间。药物有海洛因及吗啡类。 通常是以时间为基础仔细地平衡药物的剂量,也就是说,计 算好时间,在疼痛出现之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无疼 痛与清醒之间的平衡。尽管病情的恶化无法控制,但可使病 人在没有痛苦、非常舒适、安静的状态下离开人间。 2.4满足病人生理需要病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如果病人愿 意回家住上一夜,作为临终关怀者应该给予满足。病人夫妇 应该有机会享受夫妻间的亲密,只要他们希望那样做,哪怕 在最后几小时也要允许,因为首先他们是人,其次才是病人。 2.5满足亲情需要为满足临终者很想知道自己在亲人心

浅谈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3-08-21T08:42:51.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邓晓燕吴惠兰[导读]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邓晓燕吴惠兰(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临终关怀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 等全方位的身心舒缓医疗与护理照料,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年人躯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使其能够安详地、无憾地走完人生旅途,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 【关键词】临终关怀现状发展体会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59-02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等,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是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1]。通过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能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1 临终关怀的现状 1.1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分布地由北京、上海、沈阳、西安等大城市逐步向中等城市延伸。2001年,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每年捐资2500万元,在我国多个省市建立了20多所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宁养医院,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2]。 1.2 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 1.2.1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患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有其各自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1.2.2 传统医学人道主义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传统医学人道主义观点认为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对于临终患者,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积极救治,却忽略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临床老年病人的病情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缓慢发展且反复的,很难确定何时为“临终”,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加速病情恶化,医护人员会选择将实情告知家属,而用善意的谎言来面对患者,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即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想找人倾诉,周围的人也刻意回避,以至于病人心中的郁闷得不到疏通和排解,更加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1.2.3 临终关怀知识缺乏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1.2.4 临终关怀过程中对家属关怀的缺失。 1.2.5 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资金的缺乏。 1.2.6 开展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缺乏。 2 临终关怀的意义 2.1 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 2.2 提高生存质量,使老年人“老能善终”。 2.3 树立正确死亡观。 3 临终关怀的发展 3.1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群众性、普及性宣传,还要实施专业性教育,在医学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强对在职医护人员的死亡继续教育,端正临终关怀工作者的观念,并弥补其学校教育的不足。 3.2 死亡教育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死亡教育,要认识到疾病的折磨是痛苦的,死亡本身并不痛苦;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要顺其自然,不要惋惜,更无须后顾之忧,亲人自会平安生活,未尽事业也会后继有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面对临终过程。 3.3 注重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宣泄感情,认真倾听其交谈,提供精神支持,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尽力提供生活指导与建议,帮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可以通过让家属与临终病人单独相处;安排家属和医生见面,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与家属共同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一起参与和执行;向家属交授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倾听家属表达自己的情感;向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以解决实际问题。 3.4 促进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由于临终关怀多以对症照料和护理为主要内容,一般不采用昂贵的治的压力,更主要的是,社区模式能使患者在熟悉的住宅环境中离世,符合我国在家中送终的传统观念,从而有利于满足部分患者的愿望,利于临终关怀的长期运作。 4 体会 较多的临终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总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的痛苦经历,使老年人心理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无奈。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政府须建立有效的支持体系,加大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通公民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临终关怀使临终者正视生命终结,使他们临终前在精神或肌体上得到相应的照顾,从而冷静的处理一些事情并接受生命终结的事实。临终关怀使病人家属理性渡过分离时刻,从而有效地办理一些病人或亲属应当办理的事情。通过逐步探索和完善临终关怀模式,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从业队伍,促进临终关怀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燕,白桂春,卞龙艳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5. [2]张小燕.老年护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帮助患者舒适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家庭;心理;临终患者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hospice 【Abstract】Hospice care for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providing medical and nurs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are for all-round. To respect the lives of dying patients, the symptoms under control,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and the family'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maintained to help patient comfort and dignity to walk life's final journey. 【Key words】Hospice care; Family; Psychological; Hospice patients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是护士应尽的责任,是临终关怀的微言大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此种医疗需求逐渐增多,而治疗理念与普通病人迥异。 1 临终关怀概述及现状 1.1临终的定义 目前世界上对临终的时期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日本对预计只存活2-6个月的患者称为临终者;美国对估计最多只能存活6个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而我国则将能存活2-3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1]。 1.2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家健全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福关怀院,是由英国的桑德斯(D.C,Saunders)博士于1967年7月在伦敦创办的。以后临终关怀发展到欧美各国。90年代传入台湾、香港,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有临终关怀机构,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临终关怀的起源 临终关怀的英文翻译是“ hospicecore : “ hospi ce 原指基督教为朝圣者准备的休息场所,后来逐渐演变成济贫院”、招待所”等意思,20世纪才形成了现代临终关怀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指的是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967年桑德斯建立了圣克里斯托弗救助院,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之后在美國、加拿大、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起来。口’2临终关怀的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不仅仅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和临床护理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它还通过心理护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途径关怀和照顾患者。对于临终病人,任何医疗技术和药物已经无法治愈缓解疾病,走向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虽然现代医疗

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痛苦折磨,最关键的心灵上的痛苦却没有药物可以缓解或抑制,临终关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看护,使病人的身、心都解除痛苦。它不仅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致力于帮助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使家属得到慰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临终病人的心态发展一般为5个连续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悲伤、情绪波动起伏大是临终病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临终病人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除了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苦痛,心理上的痛苦比前者给病人带来更巨大的不适和痛苦。另一方面,临终病人的家属和朋友同时也在在心理上饱受折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巨大的悲痛往往使亲朋好友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容易出现问题,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阴影。 尽管临终关怀无法从根本上延长临终者的生命,改变即将死亡的本质,但是临终关怀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医护人员、志愿者、护工等对临终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临终关怀的特点

临终关怀的特点 摘要: 正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临终关怀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出现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临终护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越来越受到重视。临终护理是针对死亡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做出恰当处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临终护理不仅仅局限于临终病人本身,还涉及到社会及家庭。 一、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 虽然每一个临终病人所经历的疾病情况不同,但库柏勒-罗斯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临终病人往往会经历类似的心理发展阶段,它把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出现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以下5个阶段。 1、震惊与否认在这一阶段病人没有接受现实的心理准备,存有侥幸心理或为了逃避现实,主要表现:“不,不可能”,反复到处求医,以期望获得相反的结论。持续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2、愤怒期一旦现实不可避免,必须强迫承认,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可名状的痛苦,就会怨天尤人,愤怒,发脾气,一般人会认为其为无理取闹。常会所“委什么是我”。 3、清理呼吸道无效造成临终病人无法主动的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的原因主要是肺炎、肺水肿、肿瘤以及晚期体弱而无力咳痰。根据病人的情况采用体位引流、吸痰和药物袪痰等。临终病人由于整个机体功能的丧失可能会出现便秘、便失禁、尿潴留及尿失禁的现象,护理时按照相应的常规进行。临终病人由于自主获得减少,循环不良,营养失调以及尿便失禁对皮肤的刺激往往可能出现褥疮,因此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局部清洁干燥。临终病人主动进食减少,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加上疾病的消耗,机体往往处于负氮平衡。处理的原则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吸收,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可采取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出现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临终护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越来越受到重视。临终护理是针对死亡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做出恰当处理,为病人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临终护理不仅仅局限于临终病人本身,还涉及到社会及家庭。 总之,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别,同时还需要医生、护士、家属等多方面的默契配合,才能对临终病人实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的度过。[ 3、商讨期承认事实存在,主要是如何对付,以避免死亡的临近,希望医学奇迹出现,最大的希望就是延长生命,一般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延长生命的愿望是为了承诺某件事情,常会这样表达“如果我能再多活一段时间,我将如何如何…”病人能够忍受由治疗带来的任何痛苦,因而护士在加强治疗护理的同时,注意病人的反应。 4、抑郁期一切为了挽救生命的方案都已经无效了,死亡的威胁越来越近,特别是身体生理状况下降时,常出现悲伤、失落和情绪低落,有自杀的倾向。“反正已经没有希望了,还不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现状及展望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及我国人口结构越来越趋于老龄化,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加强烈,临终关怀也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临终关怀卡方检验现状展望临终关怀的定义及对象临终关怀(hospice,palliativecare)又称安宁和缓医疗、善终 服务、安宁疗护、姑息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大多针对癌症末期患者。针对癌症末 期患者的治疗大多不会再见效,相反只会令患者的性命延长,从而使他们饱受更 多痛苦。因为物理上的治疗已经无法再有效果,所以便发明出临终关怀的治疗方法。临终关怀于1967年由英国藉的西西里桑德斯医师开始推广。治疗方法包 括口服与注射药物来减轻痛苦,并在社会上、心理上、灵性上提供治疗与照护。 这种治疗方法理论上不会延长病人的濒死期,而其目的系为提升患者在临终前的 生活品质。通常由心理师提供精神层面医疗,社工师则是运用各项社会资源,与 志工共同办理活动,或协助病患经济问题处理。另有关病患与家属的灵性照顾则 属于关怀师,非基督教医院由志工关怀,基督教医院为牧师或传道。除了患者的 痛苦可以减轻外,同时亦能减缓家属的心理创伤及痛苦。采用临终关怀后,患者 能够比以前更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由于在中国临终关怀并未纳入社会保险给付范畴,并且公立医院一床难求,加之私营医院日均千元,目前中国仍处在初期发展 阶段,需要各方投入,北京信望爱文化中心率先推出了符合身心灵整合关怀原则,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的临终关怀项目“生命有爱计划”。该项目通过免费的临终治 疗方案优化、家属辅导、推动预立医疗自主计划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由于 临终关怀领域得到的社会关注度低,筹款困难,服务覆盖范围仍然仅仅能勉强辐 射部分中国华北地区。甚至人们对于临终关怀的理念及施行方式等都存在着较大 差异。1对象与方法100%,有效率98.7%,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年龄、学历、性别、职业、临终关怀对象接触史);②临终关怀知识:第一部分为临终关怀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结果和临终关怀1.1对象随机选取武汉市 社会人员,150名,分布在汉口区。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 150份,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的对象、方式等。第二部分为症状缓解与 控制,包括止疼、缓解焦虑、舒缓心情等。第三部分为临终监护与死亡观,包括 临终病人的权利、家属的死亡观等。记分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及格,85 分以上为优秀。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150名人员,男性77人,女性73人。35岁以下者96人,占64%。大学学历55人,占63.3%。从事与临终关怀对象接触史79人,占79.3%。临终关 怀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3讨论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普遍缺乏临终关怀知识。针对表2,我国需加强对于临终关 怀知识的教育,尤其要加强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表3告知我们,我国临终关怀的普及度 仍需各方投入。 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展望要想使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至少需要做到 以下几点:1、全面普及临终关怀知识;2、大礼推广医院附属临终关怀病房及家庭临终护理;3、取得社会财力支持;4、教育机构如大学课程等可增设死亡教育等与临终关怀密切 联系的相关基础课程。总之,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任重道远,这不仅仅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方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1]蔺晓贤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 年第6期[2]苏一芳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初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第3期[3]

临终老人如何关怀与护理

临终老人如何关怀与护理? 临终老人如何关怀与护理? 作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亦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同时,亦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面对现实,才能克服种种心理障碍。护士应了解亲属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婚姻、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了解他们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特征等,以便给对患者“关怀”和对家属“关怀”的实施和关怀模式提供依据。重视对患者的照护和重视对家属的关怀照护一样重要。 由于临终前患者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这要求我们注意自身修养,掌握临终前患者心理变化,培养较高的分析能力,对临终患者给予真挚的同情,全心全意为其解除病痛,珍惜患者的残余生命。同时,对患者家属应予以理解,以深表同情的态度劝导他们,必要时提供适当场合让他们发泄悲痛。心理学家认为,长久压抑悲痛的感情,会导致人们的心身疾病;大声哭泣,让悲痛发泄出来,能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死亡家属的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

理解,使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给予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具体地说,可用以下方式帮助他们,促进其心理适应过程。 (1)适当为家属提供与患者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环境。 (2)安排家属同患者的主管医生会谈,使他们正确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 (3)同家属共同讨论患者的身心状况变化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积极争取家属对护理活动的支持与参与。 (5)为家属提供有关护理知识与方法,允许他们为患者做适当的护理,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 (6)倾听家属表达自己的感情,劝说他们在患者面前控制悲伤的情绪。 (7)调动患者的社会关系,如亲朋好友、单位领导、同事等关心家属,为家属分忧,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8)患者濒死时,尽量劝阻家属离开现场,但过后可告知家属患者最后时刻的一些详细情况,使家属得到安慰。 (9)让死亡患者家属中的“坚强者”用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其他家属以鼓励,使其悲伤情绪得以平衡和渲泻。 老年人临终护理需要注意哪些? 临终关怀是医学界的一门新的学科,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

《老年护理》第11章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

< 《老年护理》第11章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年临终患者临终前最常见的症状是( A ) A.疼痛 B.恶心 C.头晕 D.压疮 E.呕吐 | 2、临终患者家属悲伤的表现不包括哪个方面( C ) A.情绪感觉方面 B.生理知觉方面 C.社会支持系统 D.认知方面 E.行为方面 3、临终关怀着重对临终患者进行的内容不包括( E ) A.疼痛的控制 : B.情绪的支持 C.家属的心理指导 D.患者的灵性需求 线照射 4、临终患者表现出怨天尤人,责怪命运不公,迁怒于他人。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伯乐·罗斯博士的临终患 者心理分期,该种表现属于( B ) A.否认阶段 B.愤怒阶段 C.协议阶段 \ D.抑郁阶段 E.以上都不对 5、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 D ) A.尊重患者 B.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C.陪伴和聆听 D.满足合理要求 E.死亡教育 】 6、临终关怀的意义不包括( A ) A.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 B.提高临终者的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 C.安抚家属子女、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照料困难 D.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E.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7、下列哪项不是临终关怀的目的( D ) A.帮助患者认识死亡是一种自然过程 ) B.帮助患者处于舒适、安定状态 C.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 D.帮助患者延长寿命 E.帮助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B ) A.患者的愤怒逐渐消退 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 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 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 E.患者开始接受了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 9、濒死期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常是( B )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E.触觉 " 10、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A )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11、世界上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 C ) 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 { B.西欧修道院 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 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12、对濒死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D ) A.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B.对患者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 C.尽量满足患者的意愿 ` D.对患者否认期的言行应好心矫正 E.语言亲切,照顾要周到 13、对死者家属的护理不包括( E ) A.说明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 B.对患者遗物的整理与移交 C.态度真诚,表情同情、理解 D.有条件者,做好对死者家属的随访

养老院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萧县凤凰山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1.临终关怀 (1)养老院护理员应向临终老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养老院临终老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等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让养老院老年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2)以治愈为主转向以对症为主的老年照料。 (3)以延长养老院老年人的生存时间为重点,转变为以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为核心。 (4)养老院护理员应注重维护临终老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5)养老院护理员在照料老人的同时关注其家属和亲友,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2. 心理护理 (1)养老院护理员要用真诚、关心的态度,仔细地听老年人述说,以示理解。要经常在老人身边陪伴,让老人感到自己的重要。(2)当养老院老人愤怒时,养老院护理员不要把老人攻击和不满的情绪误以为是针对自己的,在允许老人发泄情绪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意外事故的发生。 (3)积极给予老人正确的治疗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尽量满足养老院老人的各种要求。

(4)在养老院老人情绪忧虑时,积极疏导,与老人坦诚沟通。允许养老院老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悲哀,尽可能满足养老院老人的需要,以增强自信心。 (5)养老院护理员应为老人和家属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3. 生理护理 (1)养老院护理员要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空气要新鲜;(2)养老院护理员要按时、按需要及时进行身体的清洁; (3)养老院护理员要根据需要更换敷料和衣物; (4)按时、按需要更换体位,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防止压疮发生;(5)定时按需要测量养老院老年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肢体温度等变化; (6)根据病情采取不同体位和缓解症状的措施,给予止痛剂等。

《临终关怀》护理考试重点教学内容

《临终关怀》护理考 试重点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 名词解释 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 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5.临终护理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广泛性)。 6.临终关怀机构告别室设计和配置特点(人性)、(人道)、(至爱)、(关怀) 7.悲伤发展的四阶段理论(麻木)、(渴望)、(颓丧)、(复原) 8.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医学和方法论原则(姑息性原则)、(客观原则)、(整体论原则)、(调整原则)、(清醒原则) 9.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生命伦理原则(统一原则)、(权利原则)、(公平原则) 10.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一般原则(质量原则)、(舒适原则)、(同意原则)、(告知原则)、(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原则)、(无创原则)

我国现代临终关怀现状及应对

第1期我国现代“临终关怀”现状及应对 柯劭梅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临终关怀”是殡葬服务人文关怀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问题,举步维艰。笔者通过分 析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现实意义,并总结归纳在实际推进“临终关怀”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试图寻求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在我国殡葬服务中不断推进“临终关怀”实践。[关键词]临终关怀;人文关怀;殡葬服务;对策[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1-0045-04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03-04 柯劭梅(1988-),女,浙江嘉兴人,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所谓“临终关怀”,是在医生宣告治疗无效后,由临终关怀团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包括心理、生理、社会、 精神、宗教等多方面的舒缓照护,整个过程从生前善终到死后的善终。 具体而言,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身体和环境上的照护、心理的恐惧及心愿的达成、 家属的悲伤关怀。临终关怀在消除或减轻患者病痛及其他生理症状基础上,排解其心理愧疚和精神烦恐等。其目的在于提升病人最后阶段的生命尊严及生活质量,使病人能平静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团队也会为家属提供心理辅导及其悲伤引导,帮助家属正面面对与亲人的离别。 一、“临终关怀”运用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临终关怀”对被关怀者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从被关怀者的角度而言,实施科学、及时的“临终关怀” ,能够为即将离世的病人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舒缓内心的抑郁及畏惧,做好从容面对死亡的准备。其次,在为家属减轻医疗负担的同时,疏导了伤痛情绪、避免“病态”悲伤的积聚,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发泄情绪,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亲人的离世与自己今后生活的关联以及接纳逝者最后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比如捐献逝者的器官、遗产或未问世的文化遗产等。再次,为家属提供了一种缓解“421”家庭没时间照顾患病老人的问题。北京市老龄委的调查发现:有49.8%的年轻人认为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 而民政部的统计表明:有3250万的老人需要长期护理[1]。由此可见,临终关怀的需求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从关怀供给方的角度出发,“临终关怀”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临终关怀”服务的实施涉及医务工作者、社会慈善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 营养师、牧师等各个行业。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关怀服务的工作者能通过交流与沟通亲身体验到生离死别的人间真情,对丧亲家属的悲伤感同身受,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震撼。他们可以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更好地体会到实务工作中 “同理心”的价值所在、人性中“为善”的真实意义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地位。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并发挥临终关怀工作者的关爱精神,缓解丧亲家庭的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医疗资源方面,临终关怀减少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无效投入,减轻了病房及床位稀缺压力,提高了医院的有效利用率。 二、“临终关怀”实践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临终关怀”应用始于1988年,以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为标志。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在北京、香港、台湾、上海、浙江等地相继成立了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但事实上实务工作中依然面临着各种问题。 (一)“生死观”教育不到位 对生与死的地位定位失衡,丧亲家属往往容易出现“重死轻生”的错误观念。在美国,在1960年政府就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1期2012年3月 Vol.19No.1 Mar.2012

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与一般的普通病房或医院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或病房的特点 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与一般的普通病房或医院相比,有以下特点: 1、对象为临终病人。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收住的主要对象是临终病人,其中大部分是晚期癌症病人或患有其它绝症身心倍受病痛折磨的人,这些人比一般病房或医院的病人更需要关怀与身心的照顾。 2、提供整体照护。临终关怀医院实施的是以临终病人为中心的整体照护,它不以治疗疾病为主,而是支持病人、控制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姑息治疗及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照护。 3、人道主义关怀理念。临终关怀医院重视病人的尊严与价值,真正体现了对病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它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主,而以提高临终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尽可能地了解及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特别是控制病人的疼痛等症状,尽可能地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并能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使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临终时保持人的尊严与价值。 4、家庭式温暖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充满了家庭式的温暖、关怀与爱抚。它既为病人提供服务,又为病人的家庭提供有关服务。除了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外,又注重对临终者亲友的关怀、帮助与安慰,使他们及时从悲哀与痛苦中解脱出来。 5、全天候服务临终关怀病房实行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无论何时,出现何种情况,只要病人需要,医护人员都应为病人提供服务。 二、临终关怀病房设施的特点 临终关怀病房应具备四个特点:明亮、宽阔、安静与温馨。 1、病房设施家庭化为使病人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与和谐,病房的一切设施

和格局力求美观大方,整齐协调,使病人心情舒畅。病房中可摆放花卉、盆景、壁画,并可配置电视机、收音机等以增加生活内容及乐趣。 2、开设宽敞明亮的活动室组织生活能自理的病人,可在此看电视、听音乐、聊天、下棋等。此室也可作为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庆祝病人生日等的活动场所。 3、配备危重病房临终病人可转入危重病房,以便于治疗和特别护理,也可避免影响其他病人的情绪。 4、建立适合临终病人的陪伴制度,开放探视时间可根据病人及家属要求留有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4-04-10T14:21:50.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李朝晖[导读] 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我国现时的家庭观念仍强于西方,在这一点上与临终关怀的要求是相融的。 李朝晖(天津市红桥医院 300130)【摘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近年来临终关怀在我国的需求加大。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就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逐步探索和完善临终关怀模式,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队伍,促进这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本文就我国 临终关怀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及展望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临终关怀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65-01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主要针对临终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缓解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维护患者的生活尊严,帮助患者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近年来临终关怀在我国的需求加大。临终关怀的对象是诊断明确、治愈无望、预计生命期约六个月内的疾病晚期患者。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提供姑息和支持性照护的医护措施。它强调的是对临终患者照顾的姑息性(care),而不是治疗性(cure)。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虽然出现较晚,但发展较快,这是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实要求的。如今,临终关怀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已经被正式列入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生培训大纲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中。 1国内外临终关怀机构概况世界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由西斯莉·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7月在英国伦敦东南方的希登汉(Sydenham)创建。该机构影响深远,这个理想的临终关怀模式被世界许多国家直接采用,可以说是临终关怀组织的典范。20世纪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现已有1600个多种发展形式存在的临终关怀组织。目前,约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临终关怀的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 1988年7月15日,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专门研究机构,标志着我国已跻身世界临终关怀事业的行列。近些年来,上海、北京、安徽、西安、宁夏、成都、浙江、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为垂危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1]。 我国的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1)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如北京松堂关怀医院等。(2)综合医院内的临终关怀病房,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病院的“温馨病房”等。(3)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如台湾忠孝医院社会服务部等[2]。 2我国临终关怀现状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我国现时的家庭观念仍强于西方,在这一点上与临终关怀的要求是相融的。据统计,我国城市中癌症在各种死亡原因中居首位,在农村则居第二位。这些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需求量是巨大的、迫切的、现时的。临终关怀是减轻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痛苦的有效手段,引导其在心理上战胜自我,坦然面对死亡。1999年我国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标准。迅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生活、政策各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老年人的临终关怀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虽然出现较晚,但发展较快,这是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实要求的。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引进和研究阶段,宣传普及和专业培训阶段以及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阶段。如今,临终关怀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已经被正式列入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生培训大纲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中。在医科院校和卫生职工医学院的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在职医生、护士继续教育系列中亦开设了临终关怀课程。临终关怀事业无论在大陆、香港或者台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已经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100多家,拥有近千名从事这项事业的专业人员。 3我国临终关怀存在的问题 3.1局限性 3.1.1地域局限性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分布来看,由着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明显减少的趋势。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临终关怀机构大大多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这说明了临终关怀事业在地区普及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与我国国情相符。 3.1.2疾病年龄的局限性 据2006年统计,在英国约10%的临终关怀患者为有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AIDS等非恶性肿瘤患者,这个比例在美国达到20-30%。我国临终关怀谱相对狭窄,只有极少数非恶性肿瘤患者,这与中国拥有全世界较大比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现实相矛盾。同时,全世界的临终关怀服务都偏重于老人,忽视了患有白血病和先天遗传方面疾病的儿童对临终关怀的需求。 3.2资源相对不足 3.2.1经济资金来源不足 国外的临终关怀机构大都能得到慈善捐款和政府的支持。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想从政府资金渠道挪出专项经费来开展临终关怀事业,建立没有盈利的关怀病房是相当困难的。而由临终者家庭负担经费,又会是笔巨大的支出。有的设在医院内的临终关怀机构要靠医疗的业务收入来维持,这就大大地阻碍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3.2.2专业机构有限 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临终关怀机构并没有如西方国家形成产业化运作模式,而有限的独立机构和综合性医院的部分病房形成了我国现阶段临终关怀的硬件条件。与数量有限的独立临终关怀机构相比,综合性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往往重视躯体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病人的舒适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