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教案

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林增新 2014-12-2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模块三《微生物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节,通过讲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细菌有关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细菌是微生物中数量和种类较多的一类,由于观察的困难了解甚少,只好借助图片进行认识和掌握。本节知识为前面的药理学和后面的防疫学起到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对细菌的细胞壁了解为用药提供依据,通过对芽孢功能的掌握为消毒效果的评价提供标准。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对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所了解,那是站在生物生理学角度掌握的,但细菌的结构特点对动物危害性讲述的不多。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切换幻灯片进行直观认识较容易理解,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其一般结构中细胞壁的特点,让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对芽孢的功能认识是评价消毒剂效果的标准。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菌的大小及排列,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掌握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3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细菌的特殊结构

(2)细菌的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教法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带问题阅读思考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丰富信息,多对学生评价激励。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大胆质疑。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细菌的形态结构

情境导入

通过切换一张幻灯片,描述大家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一种工具“手机”,手机上存在大量的细菌,每平方厘米有12万个来引入这节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113页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细菌。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首先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一个模块,打出一张幻灯片。

模块一自学探究

切换一张幻灯片,在上面布置本节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各种细菌怎样的排列。4细菌一般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切换幻灯片后让同学们打开课,然后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本进行认真阅读,自学探究开始。这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巡视,看一下同学们掌握情况,对个别差的学生要进行辅导让其找到答案,在此要告诉其同学们,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并做标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答案后然后进入第二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二合作探究

个人自学后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在上面布置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细菌的怎么样的排列。4一般结构有哪些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个人自学后,然后让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把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做标记,等待老师提问,这是老师进行第二次巡视看一下各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老师进行提问,把每一个问题放到一个小组让其进行回答,回答后让其他小组来评,如有异议让其纠正,达到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定要让学

生展示好,师生互动好。学生展示完毕后进行下一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三归纳总结

同学们展示完毕后。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进行点拨,让同学们具体看一下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 )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微小通常用微米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其大小受菌龄、环境的影响。

( 二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根据这三种基本形态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通过幻灯片显示细菌的三种形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

1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懂细菌的名称做到尽一步掌握。

2杆菌成杆状或近似卵圆行依排列可分为球杆菌、分支杆菌、双杆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看懂细菌形态做到尽一步掌握。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螺旋状菌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弧菌和螺菌。

(三)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菌的基本结构(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

(1)细胞壁特点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无色透明,有坚韧的弹性。

作用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耐受低渗环境参与细菌的物质交换,构成,具有抵抗力、致病力、抗原性。

(2)细胞膜致密并具有选择性的通透性的生物膜。

具有控制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外

正常渗透压,提供鞭毛着生点参与能量代谢。(3)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的无色、透明、粘稠的透明状物质,内含有许多酶系统是细菌进行新陈代

谢的场所。其内还含有核糖体、质粒、包含物

等。

(1)拟核分布于细胞质的中心或边缘区。含有细菌

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细菌遗传变异。

2 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某些细菌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结构

(1)荚膜

带荚膜的细菌

某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周分泌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包围整个菌体,这层粘液性物质称为荚

膜。

功能保护菌体、贮留水分、抗干燥、细菌的毒力和抗原性有关

(2)鞭毛某些细菌上突出于菌体表面细长而弯曲的

丝状物称为鞭毛。

主要分类有单毛菌、从毛菌和周毛菌等

功能具有抗原性是运动器官。

(3)菌毛某些细菌的菌体上有一种比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或纤毛。通常分为普通菌毛和性

菌毛,前者与致病性有关后者功能是传递遗传物

质。

(4)芽孢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

的休眠体称芽孢。带芽孢的菌体叫芽孢体。未形

成芽孢的菌体叫繁殖体。

特点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很强,细菌的繁殖体经100度30分钟可杀死,但形成芽孢后,

可耐受100度数小时。杀死芽孢可靠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或高

压蒸汽灭菌,评价消毒剂的效果一般以能否杀死芽孢为标

准。

模块四知识盘点

本节的知识要点是细菌的形态有哪些,细菌有哪些结构,其结构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回忆一下看自己是否掌握

模块五当堂检测

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出两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1、细菌的形态有--------- ------------- -------------------

2、下列不符合细菌的基本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 拟核

3 下列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芽孢

模块六课下作业

1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2什么是荚膜、芽孢?

教学小结与反思

1 本节教学重点明确效果较好,通过观看幻灯片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问题个个得到突破,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讨论,体现了新课标理论,基本上达到新课标教学的要求。

2 本节的教学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顺利的完成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使他们有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理念,能较好的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3芽孢体和繁殖体是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学生难以区别,掌握有些难度。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不断成长。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单元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 一、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 微米(μm) 1μm = 1/1000mm。 二、细菌的形态 球菌(coccus):直径0.8~1.2μm。呈双球状、链状、葡萄状等多种样式排列形式。 杆菌(bacillus):长度:0.6-10μm不等,直径:0.3~1.0μm。 螺型菌(spiral bacterium):菌体有数量不等的弯曲。 (1)弧菌(vibrio):只有一个弯曲。如霍乱弧菌 (2)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 (3)螺杆菌:呈螺旋状弯曲。如幽门螺杆菌 (4)弯曲菌:呈U型、S型等。如空肠/结肠弯曲菌 第二节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一)细胞壁(cell wall):包绕在细胞膜外一层坚韧膜状结构。厚10~80(nm) 化学组成: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 聚糖支架:N-乙酰胞壁酸、N-乙酰葡萄糖胺借助β-1,4糖苷键相互连接组成。 四肽侧链:与聚糖支架上的胞壁酸分子连接。 五肽交联桥:连接两个相邻的四肽侧链。 肽聚糖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 功能:保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的低渗环境的破坏(维持菌体内外的渗透压)。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 1.肽聚糖含量丰富,层厚,15-50层,20~80nm 2.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磷壁酸(teichoic acid) 3.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结构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特点: 1.肽聚糖含量少,层薄,1-3层,10~15nm 2.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teichoic acid) 3.缺少五肽交联桥,四肽侧链直接相链,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4.肽聚糖层外包绕外膜层: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 5. 脂多糖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带答案复习进程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带 答案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5选1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pm B.mm C.μm D.nm E.cm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 B.鞭毛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3.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A.鞭毛 B.芽胞 C.菌毛 D.细胞质 E.荚膜 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是: A.脂蛋白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胆固醇 E.脂多糖 5.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 B维持细菌外形保护菌体 C.参与物质交换 D.呼吸作用 E.能量产生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胆固醇 D.磷壁酸 E.脂多糖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五肽交联桥 E.脂多糖 8.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9.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 B.运动器官 C.多糖质 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 E.黏附结构 10.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芽胞 B.外膜 C.鞭毛 D.核糖体 E.细胞壁 11.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性菌毛 E.异染颗粒 12.参与细菌呼吸、生物合成及分裂繁殖的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中介体 E.胞浆膜 13.与细菌侵袭力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质粒 B.异染颗粒 C.芽胞 D.中介体 E.荚膜 14.细菌L型的形成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 15.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A.与运动有关 B.与致病力有关 C.与抵抗力有关 D.与分裂繁殖有关 E.与结合有关 16.溶菌酶的灭菌机制是: 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17.青霉素抗菌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 C.破坏细胞膜 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E.抑制细菌的核算代谢 18.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 B.结晶紫→酒精→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酒精→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细菌的特殊结构 Special structures of bacterium 学习思考: 1.细菌的特殊结构的种类和各自的医学意义?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否具有这 些结构?如无,它们的结构有无各自的特殊之处? 2.后续学习中,应特别注意将各种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与不同种类的细菌联系。

特殊结构(special structures):仅为某些细菌具有的、对维持 细菌生理功能所不必需的结构。 荚膜capsule 鞭毛flagellum 菌毛pilus 芽胞spore (二) 细菌的特殊结构特殊结构

1. 荚膜(1)定义和成分 ●荚膜(capsule):利用墨汁负染或特殊染色法,可观察到覆盖在某些细菌最外表面的一层黏液性物质,有一定的厚度。 ●微荚膜: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的荚膜因厚度<0.2μm,分别以K抗原和Vi抗原表示。 ●黏液层(slime layer):黏液性物质疏松地附着于细菌表面,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 ●成分:大多数细菌荚膜是多糖,少数为多肽。一般在动物体内或含有血清或糖的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则易消失。

(2) 荚膜的功能和医学意义 ●抗吞噬作用: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黏附作用:荚膜多糖使细菌彼此粘连、形成生物膜而引起感染; ●抗损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损伤作用; ●初步鉴别细菌:荚膜有、无; ●血清学分型(群)或快速诊断:荚膜肿胀反应; ●疫苗靶抗原:可制备荚膜多糖疫苗。 墨汁负染可将菌体外表面一层厚厚的黏液性物质革兰染色荚膜不着色,在菌体周围留下未着色空白区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055656565 指导教师:xxxxxx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荚膜 2、芽胞 3、质粒 4、鞭毛 5、中介体 6、菌毛 7、cell wall of bacterium 8、lipopolysaccharide(LPS) 9、L-form of bacterium 10、Gram staining 二、填空 1、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是。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3、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和。 4、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5、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菌,和。 6、螺形菌的菌体弯曲螺旋状,致病性螺形菌主要包括,螺菌,弯曲菌和。 7、细菌的基本结构依次是,,细胞质和核质(拟核)。 8、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即内毒素包括类脂A,和3种成分。 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五肽交联桥3部分组成。 10、按细菌鞭毛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将鞭毛菌分为单毛菌,,和周毛菌4种。 三、选择题 A型题 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 B、维持细菌的外形 C、参与物质交换 D、呼吸作用 E、能量产生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3、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4、细菌的芽胞: A、是细菌的繁殖形式 B、是细菌的有性遗传物质 C、仅在肠杆菌科出现 D、通常是在缺氧条件下形成 E、是细菌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形成有抗性的休眠体 5、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荚膜 E、细胞膜 6、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7、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革兰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8、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拟核) E、细胞壁 9、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10、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 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 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呈多形性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性减弱 1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cm B、mm C、um D、毫微米 E、微微米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xx。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试剂与器材】 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 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 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 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xx油镜的使用 1.光学xx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光学xx的构造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 方法为: (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或,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 (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或,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 (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或,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 2.油镜的使用原理 图1-2xx油镜的使用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3.使用方法 (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2)低倍镜调焦: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微生物学 3.医学微生物学 4. 荚膜 5.细胞壁 6. 鞭毛 10. 芽胞11. 细菌L型12. 菌落 二、填空题: 1.医学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作用。 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和两种,前者与有关,后者具有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3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1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构成。 14.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和。 18. 细菌色素分为和两种。 19.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0.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21.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期。 22. 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三、单项型选择题 1.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带答案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5选1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C.μm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 B.鞭毛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3.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A.鞭毛 B.芽胞 C.菌毛 D.细胞质 E.荚膜 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是: A.脂蛋白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胆固醇 E.脂多糖 5.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外形保护菌体C.参与物质交换 D.呼吸作用 E.能量产生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胆固醇 D.磷壁酸 E.脂多糖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五肽交联桥 E.脂多糖 8.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9.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 B.运动器官 C.多糖质 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 E.黏附结构 10.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芽胞 B.外膜 C.鞭毛 D.核糖体 E.细胞壁 11.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B.核蛋白体 C.质粒 D.性菌毛 E.异染颗粒 12.参与细菌呼吸、生物合成及分裂繁殖的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中介体 E.胞浆膜 13.与细菌侵袭力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质粒 B.异染颗粒 C.芽胞 D.中介体 E.荚膜 14.细菌L型的形成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 15.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A.与运动有关 B.与致病力有关 C.与抵抗力有关 D.与分裂繁殖有关 E.与结合有关 16.溶菌酶的灭菌机制是: 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17.青霉素抗菌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 C.破坏细胞膜 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E.抑制细菌的核算代谢 18.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 B.结晶紫→酒精→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酒精→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酒精 19.关于细菌L型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呈高度多样性,G-菌 B.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C.分离培养需用低渗高琼脂培养基 D.去除抑制后,可恢复原有形态 E.是细胞壁缺陷仍然可以生长繁殖,具有致病力的细菌 20.细菌芽胞的特点是: A.抗吞噬作用 B.毒素活性 C.耐高温 D.黏附作用 E.侵袭力 21.细菌芽胞与高度耐热有关的特有化学组分是: A.核酸 B.肽聚糖 C.磷脂 D.多糖 E.吡啶二羧酸盐 22.构成细菌H抗原的结构是: A.鞭毛 B.荚膜 C.细胞壁 D.芽胞 E.菌毛 23.检测细菌具有鞭毛的培养方法是:

微生物学理论指导: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荚膜的功能包括: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根据鞭毛的数量和部位,可将鞭毛菌分成4类:①单毛菌;②双毛菌;③丛毛菌:菌体一端或两端有一丛鞭毛;④周毛菌:菌体周身遍布鞭毛。 鞭毛功能是: 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 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 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菌毛:菌体表面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毛由结构蛋白亚单位菌毛蛋白(pilin)组成,具有抗原性。 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①普通菌毛: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②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数量少,一个菌只有1~4根。由F质粒编码,又称F菌毛。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F+菌或雄性菌,无性菌毛者称为F-菌或雌性菌。当F+菌与F-菌相遇时,F+菌的性菌毛与F-菌相应的性菌毛受体结合,F+菌体内的质粒或染色体DNA可通过中空的性菌毛进入F-菌体内。介导细菌遗传物质在细菌间的转移。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孢杆菌属(炭疽芽孢杆菌等)和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等)。 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一般消毒方法不易将芽胞杀死,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芽胞不直接引起疾病,仅当发芽成为繁殖体而致病。

(完整版)细菌的特殊结构的功能

细菌的特殊结构的功能:1荚膜:功能:抗吞噬作用和黏附作用。2鞭毛:功能,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游动,细菌的游动有化学趋向,常向营养物质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3,菌毛:与细菌的运动无关,菌毛的蛋白具有抗原性,不同的菌毛就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红细胞凝集,称为血凝。4,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成熟的芽孢具有多层膜结构,功能:芽孢对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不直接引起疾病, 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核心和衣壳,二者构成核衣壳。病毒核心:是病毒体的基本结构,其成分主要由一种类型核酸组成,即DNA或RNA。病毒核心的功能:病毒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性。病毒衣壳的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 病毒包膜:包膜表面突起称为刺突,赋予病毒一些特殊功能。如流感病 毒包膜上有血凝 素HA和神经氨酸 酶NA两种刺突。 正常菌群的生理 作用:生物拮抗作 用、营养作用、免 疫作用、抑癌作 用、抗衰老作用 慢性病毒感染: 如,乙肝、巨细胞 病毒、EB病毒等 潜伏性病毒感染: 如,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EB病毒等 慢发病毒感染: 如,人免疫缺陷病 毒引起的AIDS, 麻疹缺陷病毒引 起的亚急性硬化 性脑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染色阳性。无 鞭毛,不能运动, 不形成芽孢。培养 特性:需氧或兼性 厌氧。脂溶性,培 养基不着色。凝固 酶是鉴别葡萄球 菌有无致病性的 重要标志。 链球菌属:革兰染 色阳性球菌。 A族链球菌致病 性:1M蛋白:推 断M蛋白是风湿 热的重要致病因 子。2致热外毒素, 亦称红疹毒素或 猩红热毒素,是猩 红热的主要致病 因素。3透明质酸 酶,有利于细菌在 组织中的扩散,又 称扩散因子。 肺炎链球菌:1荚 膜,是肺炎链球菌 主要的致病因素。 淋病奈瑟菌:革兰 染色阴性。预防新 生儿淋球菌结膜 炎,可使用0.1%利 福平或杆菌肽等眼 药水 脑膜炎奈瑟菌:又 称脑膜炎球菌,是 引起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流脑)的病 原菌 埃希菌属:格兰阴 性菌属。多数菌属 有周身鞭毛,能运 动。致病物质:黏 附素和外毒素。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 菌:为出血性结肠 炎和溶血性尿毒综 合征的病原体 志贺菌属:是人类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 体,通称痢疾杆菌。 无芽孢、无鞭毛、 无荚膜、有菌毛。 致病物质:包括侵 袭力和内毒素,有 的尚能产生外毒 素。 霍乱菌属:细菌运 动非常活泼,呈穿 梭样或流星状,相 互排列如“鱼群状” 耐碱不耐酸,致病 物质:霍乱肠毒素。 霍乱最直接的检验 方法为悬滴法。 分支杆菌属:抗酸, 染色阳性,大于7 天出现肉眼可见菌 落称慢生长菌。 结核分枝杆菌:特 异性预防,卡介苗 是目前唯一可预防 结核的疫苗 破伤风梭菌:致病 物质:破伤风痉挛 毒素,是一种强毒 素蛋白质。防治原 则:人工主动免疫 应注射破伤风类毒 素。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抗毒 素。 产气荚膜梭菌:主 要引起气性坏疽。 肉毒梭菌:产生的 肉毒素是最主要的 致病物质。 幽门螺杆菌:是慢 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的主要病因。 支原体:没有细胞 壁,有高度的多形 态性,可成环状、 星状和哑铃状。支 原体生长缓慢。 立克次体:是一类 严格细胞内寄生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 物,是引起斑疹伤 寒、羌虫病等传染 病的病原体。立克 次体的血清学检 验:外裴试验。 衣原体:是一类严 格在真核细胞内寄 生,有独特发育周 期能通过细菌滤器 的原核细胞微生 物。 伯氏疏螺旋体:引 起疾病:人和动物 的莱姆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传 染源:患者和隐形感 染者。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 毒:患者和无症状带 菌者是传染源,主要 传播途径,粪----口途 径。 手足口病:主要是肠 道病毒71型和A组 柯萨奇病毒16型引 起。 急性胃肠炎病毒:A 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 围内婴幼儿急性腹泻 的最重要病原体。 流感病毒:病毒体包 膜上有两种刺突,即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传染源:患者和 隐性感染者。流感病 毒一般只引起表面感 染,不引起病毒血症。 冠状病毒:SARS冠 状病毒是引起严重急 性呼吸道中和值得病 原体。 风疹病毒:主要易感 者是儿童,引起风疹。 病毒通过胎盘可引起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是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的病原体。Gp41是跨 膜蛋白,gp120与受 体结合。病毒复制: 首先是包膜刺突 gp120和CD4分子结 核。 甲肝病毒(HA V):途 径:粪口。 乙肝病毒(HBV):主 要是输血、注射、性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练习一

练习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螺形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鞭毛、荚膜、芽胞和菌毛。 4.细菌的运动器官是鞭毛,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5.螺形菌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弧菌、螺菌两类。 6. 消毒灭菌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7. 细菌L型主要是由于细菌的细胞壁缺陷而形成的。 8. 青霉素和溶菌酶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9. 在适宜的环境中,一个芽胞发芽长成一个繁殖体。 二、单项选择题 3.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三类,这三类是(A ) A.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B.球菌、杆菌和螺菌 C.球菌、杆菌和弧菌 D.球菌、杆菌和球杆菌 E.球菌、弧菌和螺菌 4.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特殊结构是(C ) A.鞭毛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以上都是 5.细菌的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体,是因为(E ) A.一个细菌只有一个芽胞 B.细菌的休眠状态 C.芽胞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D.不是所有细菌都有芽胞 E.一个芽胞经发育只能生成一个菌体 7.检查细菌形态最常用的方法是(C ) A.悬滴法 B.暗视野显微镜观察 C.革兰染色法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8.需电镜下才能见到的结构是(D) A.鞭毛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以上都是 10. 青霉素的杀菌机理是(B ) A.干扰细菌脂多糖的合成 B.抑制细菌肽聚糖的合成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干扰细菌磷壁酸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11.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 ) A.细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真菌 12.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C) A.cm B.mm C.μm D.nm E.m 13.菌体较坚硬有数个弯曲,应为(C ) A.球菌 B.杆菌 C.螺菌 D.弧菌 E.螺形菌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孢. 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细胞膜cell membrane 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厚7-8nm. 化学组成:蛋白和磷脂,蛋白含量高达75%,种类也多.膜不含甾醇类. 功能:1)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2)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3)重要代谢活动中心;4)与壁、荚膜合成有关;5)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 3、间体mesosome(中质体) 细胞膜内陷形成. 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 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4、细胞核nuclear body 核质体

原核无明显核,一反差弱的核区. 特点:无核膜、核仁、固定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分裂前核分裂.一般单倍体. 成分:DNA:环状双链,超线圈结构,负电荷被镁离子、有机碱(精胺、腐胺)所中和. 与真核区别: 5、核糖体ribosome RS 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RNA+蛋白. 原核:游离态、多聚核糖体,70S 真核:游离态、结合内质网上,70、80S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与一定数目的单个RS结合而成. 功能: 6、细胞质及内含物 是无色透明胶状物,原核与真核不同. 主要成分:水、蛋白、核酸、脂类及少量糖和无机盐.富含核糖核酸. 不同细菌细胞内,含不同内含物,是细胞的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 (二)特殊结构 1、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折光率低,负染法观察. 成分:90%以上为水,余为多糖(肽).

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粘稠性物质,其厚度≥0.2μm,为荚膜;厚度<0.2μm,为微荚膜。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低,不易着色,普通染色只能看到菌体周围有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带;如用墨汁作负染色,则荚膜显现更为清楚。其成分多为糖类,用荚膜染色法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外一层肥厚的透明圈。其功能是:①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②致病作用;③抗原性;④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 2.鞭毛:鞭毛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性丝状物,其长度通常超过菌体数倍。弧菌、螺菌及部分杆菌具有鞭毛。鞭毛纤细,长3~20μm,直径仅l0~20nm,不能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经特殊的鞭毛染色使鞭毛增粗并着色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也可直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按鞭毛数目和排列方式,可分为:①周鞭毛,菌体周身随意分布的许多鞭毛;②单鞭毛,位于菌体一侧顶端仅l根鞭毛;③双鞭毛,位于菌体两端各l根鞭毛;④丛鞭毛,位于菌体极端有数根成丛的鞭毛。其功能是: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3.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个别阳性菌,细菌表面有极其纤细的蛋白性丝状物,称为菌毛。菌毛比鞭毛更细,且短而直,硬而多,须用电镜才能看到。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1)普通菌毛:该菌毛遍布整个菌体表面,形短而直,约数百根。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细菌藉菌毛的粘附作用使细菌牢固粘附在细胞上,并在细胞表面定居,导致感染。(2)性菌毛: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仅有l~10根,中空呈管状。通常把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雄性菌(F+菌)。无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雌性菌(F-菌)。带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性,细菌的毒力质粒和耐药质粒都能通过性菌毛的接合方式转移。性菌毛能将F+菌的某些遗传物质转移给F-菌,使后者也获得F+菌的某些遗传特性。细菌的抗药性与某些细菌的毒力因子均可通过此种方式转移。 4.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由于芽胞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具有强大抵抗力,故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①抵抗力强的芽胞可在自然界存活多年,成为某些疾病的潜在传染源;②特别注意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污染了病房、手术室等,必须封闭房间进行彻底灭菌;③因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故可以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④细菌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随菌种而异,具有重要鉴别价值。其功能是:①芽胞的抵抗力很强;②芽胞在适宜条件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③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教案 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林增新 2014-12-2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模块三《微生物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节,通过讲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细菌有关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细菌是微生物中数量和种类较多的一类,由于观察的困难了解甚少,只好借助图片进行认识和掌握。本节知识为前面的药理学和后面的防疫学起到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对细菌的细胞壁了解为用药提供依据,通过对芽孢功能的掌握为消毒效果的评价提供标准。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对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所了解,那是站在生物生理学角度掌握的,但细菌的结构特点对动物危害性讲述的不多。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切换幻灯片进行直观认识较容易理解,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其一般结构中细胞壁的特点,让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对芽孢的功能认识是评价消毒剂效果的标准。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菌的大小及排列,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掌握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3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细菌的特殊结构 (2)细菌的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教法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带问题阅读思考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丰富信息,多对学生评价激励。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大胆质疑。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细菌的形态结构 情境导入 通过切换一张幻灯片,描述大家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一种工具“手机”,手机上存在大量的细菌,每平方厘米有12万个来引入这节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113页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细菌。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首先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一个模块,打出一张幻灯片。 模块一自学探究 切换一张幻灯片,在上面布置本节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各种细菌怎样的排列。4细菌一般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切换幻灯片后让同学们打开课,然后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本进行认真阅读,自学探究开始。这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巡视,看一下同学们掌握情况,对个别差的学生要进行辅导让其找到答案,在此要告诉其同学们,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并做标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答案后然后进入第二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二合作探究 个人自学后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在上面布置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细菌的怎么样的排列。4一般结构有哪些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个人自学后,然后让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把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做标记,等待老师提问,这是老师进行第二次巡视看一下各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老师进行提问,把每一个问题放到一个小组让其进行回答,回答后让其他小组来评,如有异议让其纠正,达到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定要让学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 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 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 1.细菌基本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 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不久,大部分气生菌丝成熟,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隔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5.微生物菌落 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和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细菌的菌落有其自己的特征,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调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不同形态、生理类型的细菌,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许多明显的反映。 三、实验器材 普通光学显微镜(Nikon YS-100),镜油,镜头纸,擦镜液;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酵母菌等的个体形态和结构。 二、基本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由一组光学系统和支持及调节光学系统的机械系统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由一组光学系统和支持及调节光学系统的机械系统组成。 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台、物镜转换器、镜筒及调节器等。镜座是显微镜的基座,使显微镜能平稳地放置在桌子上;镜台又称载物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镜台上有压片夹用以固定被检标本,标本移动器可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有的标本移动器带有游标尺,可指明标本所在位置;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镜筒是连接目镜

和物镜的金属筒,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物镜转换器安装在镜筒的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以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随意选用合适的物镜;调节器安装在镜臂基部,是调节物镜与被检标本距离的装置,通过调节粗、细螺旋便可清晰地观察到标本。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目镜、物镜、聚光镜和反光镜等,较好的显微镜有内光源。目镜一般由两块透镜组成,不同的目镜上刻有5×、10×和15×等字符以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是显微镜中很重要的光学部件,由多块透镜组成,根据物镜的放大倍数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倍物镜(4×、10×和20×)、高倍物镜(40×和45×)和油镜(90×、95×和100×)等。被检物体经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后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形态观察主要包括群体形态和个体形态观察两方面。细菌个体微小,且较透明,必须借助染色法使菌体着色,显示出细菌的一般形态结构及特殊结构,在显微镜下用油镜进行观察。根据细菌个体形态观察的不同要求,可将染色分为简单染色、鉴别染色和特殊染色。本实验主要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掌握在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重要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通过此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染色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结构的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使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结果使细胞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薄,网状结构交联疏松,而且类脂含量较高,经乙醇处理后,类脂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因而细胞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细胞呈红色。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显微镜酒精灯接种柄接种环洗瓶载玻片滤纸镜油擦镜纸无菌水烧杯药品:结晶紫 95%乙醇草酸铵碘碘化钾蕃红二甲苯降酚细菌(培养18~24小时的斜面菌种)细菌酵母菌等标本片。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A液结晶紫2.0g,95%乙醇20mL;B液草酸铵0.8g,蒸馏水80mL。将A和B充分溶解后混合静止24小时过滤使用。 革氏染液:碘1g ,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蕃红染液:2.5%蕃红的乙醇溶液10mL,蒸馏水100mL混合过滤。 脱色液:95%乙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