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实务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

审稿环节前(出版物产品设计阶段)的三个环节——信息采集(基础)、选题策划(中心环节)、组稿(实体化、具体化)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选题是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选题往往开始于编辑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意向或愿望。

2.作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

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

(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

构思阶段重点考虑:1)内容的前沿和制高点;2)社会生活发展态势;3)社会的文化需要。(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

第二节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

(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

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3.出版市场信息:

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出版物目录、出版物评论、出版动态报道)、出版物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出版业统计资料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4.作者信息:反映作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含有关学科作者群分布状况及个人专长/学识等了解分析。

5.读者信息:对出版物反映和对为了出版物需求。评价、希望、对单位认知度和认可度。

(二)信息采集的方法:

1. 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获取读者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渠道;

2.文献检索;

3.观众大众传媒;

4.人际交往;

5.专业市场调查。

二、信息采集的要求:1.真实性(反映事物本质);2.针对性(针对某一具体目标);3.综合性(多方面、持续收集信息);4.预见性(获取新,淘汰旧,考虑趋势、产品销售时的市场情况)。

三、信息处理——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步骤:1.筛选;2.加工;3.存储;4.使用。

目的:by筛加,便于传递、存储和使用。

第三节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图书内容与形式的设计

(一)图书内容设计:对相应精神文化作品概貌的设计。图书主题和体裁,提供什么,怎么提供。

1.主题设计:选择确定该未来图书中需要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图书定性(先对读者群体进行细分,还应结合出版单位的专业方向)、定量(确定信息量)。

2.体裁设计:根据读者接受程度,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二)图书形式设计——书名、篇幅、开本、版式、装订样式

1.书名设计:体现主题,揭示体裁,文字表述上讲究修辞,达到逻辑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2.篇幅设计:考虑——图书主题、体裁、生产成本、目标读者群体的购买力。(篇幅影响成本)

篇幅设计涉及对图书生产成本尤其是直接成本的测算

3.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的设计:对图书成品物质形态的设计,考虑性质篇幅用途读者对象等。

二、市场预测:1.读者需求情况(最好根据已上市的同类出版物的市场信息进行预测);2.同类出版物情况;3.选题特色。

三、实施方案的设计——作者、时间、预测成本和定价、宣传、营销

(一)作者的落实:考虑其思想水平、学术能力、行文风格等。拟出具体和备选作者。

(二)时间安排:稿件落实/交稿/审稿/退修/编辑加工/审定发稿/校样处理/印刷/装订/出书时间等。

时间上留有余地,防止——选题设计有变,作者交稿时间变动、稿件需大幅修改

(三)成本与定价预测:对生产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考虑影响因素(读者购买力)-拟定价格

(四)宣传计划:包括宣传方式、媒体、不同阶段重点以及时段、场所安排,大的要有费用估算。

(五)营销策略:从图书内/形、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声望和写作特色、产品销售契机等考虑。

四、选题报告的撰写

(一)形成:策划选题的编辑起草-提交编辑室主任(退修)-集体论证—以编辑室名义提交领导

(二)内容:1. 选题名称,2. 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3. 选题价值,4. 选题形成过程,

5. 选题内容及形式设想,

6. 读者对象,

7. 拟请的作者,

8. 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

9. 时间安排,10. 收益预测,11. 市场营销建议,12. 其他方面情况。

选题报告是选题列入选题计划的凭证,由策划选题的编辑起草,选题名称可先用暂用名,但不能空缺,必须有基本的篇章结构、成书的物质形态

第四节选题的论证与优化

选题必须经过集体论证才能列入选题计划

一、选题的论证: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保证质量)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选题论证

(一)方式

1.一级论证:直接全社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计划;

2.分级论证:先组织编辑室论证,初步筛选,形成部门选题计划,再提交全社论证会讨论。(二)选题论证的内容:

1. 精神文化价值判断:a引导性,b独创性;

2. 市场适应性判断:a针对性,b前瞻性;

3. 效益判断:最大追求式达到社效与经效的最佳结合;

选题的最大追求——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并使之最大化。

出版单位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获取经济效

4. 可行性判断。

二、选题的优化:

1.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市场变化,适时修改、补充、调整;

3.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

第五节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是一定的编辑思想而形成的选题的有机组合,由出版单位根据方针/本单位专业分工范围及出版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读者需要和市场情况,对设计采用的选题进行梳理和筛选后编制而成。

一、内容与类型:

内容分:

1.总则: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对列入选题作分类统计

2.列题:用表格将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读者/交稿日等分别列出

类型分:

按范围:分综合性和专项性;按时间:长期/年度;按主体:国家有关部门、数家、一家。

二、结构:(一)种类:选题的知识、层次、功能、读者、效益结构(5个)

(二)优化:使各类选题在计划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特点:1.整体性,2.指导性,3.稳定性,4.灵活性

四、制订与调整:

1.由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总体构思(指导思想/整体目标/规模品种等)

2.经反复分析论证后,确定的选题即可整理、汇总,形成选题计划,然后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节组稿

一、方式:1.个别约稿,2.社会征稿,3.群体集稿

二、步骤:(一)准备1.深入研究选题,2.制订组稿方案,3.物色合适作者;(二)联系作者;

(三)审读编撰大纲和样稿(四)确定约稿关系

三、落实:1.当好作者参谋,2.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章图书编辑

第一节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广义的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选择并通过加工整理使决定采用的稿件达到出版水平的编辑活动,包括审读、审改和审定等;

狭义:编辑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作用:通过把关,决定取舍,提高质量,让有益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低劣作品出版,对社会、读者、作者负责,这是实施选题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出版工作者担负的最重要的职责,还可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

一、审稿制度(2种:1.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的审稿制度,2.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三审制)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

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由具有正、副编

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三个

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二)三审制的程序

初审-复审-终审。由下到上循序递进,前对后负责,并以本审级的意见为后一审级

的审稿提供基础,后对前制约并以本审级的意见对前一审级的审稿结果做出评判/补

充。如不能解决应增加审次/人数。只有三审通过以后,才能对稿件正式作出处理。

(三)三审制的作用

特点:

1. 就程序言:从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的三审制,从下级到上级的递进,兼具服从和制约

2. 就目标言:每一审级的工作重点不同,具备后督察前和不同审级相互补充的特点。

作用:以分级审读制度力求保证对于稿件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某级审稿者知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和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

(四)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1. 初审:

1)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稿件具体内容、体例、

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2)对稿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质量作出评价,对非

组稿应对其社效经效进行预估3)以审稿意见形式表明可否采用,是否需退修、外审等;

4)报送复审、终审。

2. 复审:

1)通读;2)对初审者意见进行审核判断,表明自己认同、反对或补充、或存疑态度;

3)弥补初审者提出的问题,对不合要求的初审可要求其返工,对退修意见表明态度。

3. 终审:

1)审查稿件政治导向,是否违法/有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是否具有学术、文化艺术价值,是否可产生社效经效;2)从本单位出发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

最终处理意见由终审决定。

二、外审(本单位无法解决时,将稿件送出本单位以外的专家或有关部门审读)

目的是准确评价,避免错误,以提高图书质量。外审意见只供本社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外审者必须是专业人员。重点解决无法判断的问题。

过程:编辑提出送审报告,经编辑室主任签发提交总编辑室审批。

报告内容包括:原稿和作者基本情况、编辑对原稿看法,需请外审者解决的问题,进行外审的原因、要求,拟请人选、外审费用标准等。

三、稿件质量评价

(一)对内容质量的评价

1. 政治性:

稿件中的政治立场、观点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高级领导人、外交、民宗等问题;

a基本要求:以马毛邓为指导,以科发为统领…b不违反党和国家各项具体方针政策;

c不含有《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如危害国家等内容的;d不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2. 思想性: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有时与政治性相联系。

基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 科学性:稿件反映客观失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警惕伪科学。

4. 知识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基要:合乎科学。

5. 创造性:稿件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等。

6. 稳定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图书)

7. 艺术性:稿件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构思具有创意,语言文字或艺术手法技巧

臻于完美。

(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结构框架、行文格式、表述形式

1. 结构框架:稿件内容层次安排形式。合理的框架有助于突出主题,方便读者把握。

结构框架合理表现为:

1)各部分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明确;

2)内容本身交叉时,应详略有别,又互相呼应;

3)同一部分中,内容阐述方式一致;

2. 行文格式统一:

1)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同级同标;2)各种注释标志应该一致;

3)图片、公式等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

4)辞书要求凡相同性质的条目都应该具有统一的模式。

3. 表述形式:稿件中对语言文字(符合规范)以及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用状况。

1)语言文字:

a语言角度:语句规范无残缺,表述准确,符合语体;

b文字角度:无错别字,对异体繁体字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异形词用推荐词

形,对数字用法应符合国家标准。

2)量和单位:不用市制/英制单位,某些公制单位已更换不宜再用,名称/中文符号和目标读者适应。

四、审稿结论和稿件处理

(一)审稿的三种结论:1. 接受出版,2. 退修(作出结论并提出修改意见),3. 退稿。

(二)初审审稿意见包括:

1. 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作者简介、稿件来源、交稿时间,稿件篇幅、审读基本过程;

2. 稿件主要内容:主题/内容概要/形式特点;

3. 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

4. 审读时的疑点/难点;

5. 对拟退修的稿件,还应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三)通知作者——不要将三审的审稿意见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作者,要专门邮寄公函

1. 对接受出版的,告诉作者,征询对合同要款的意见;

2. 对退修的,退还原稿,附上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分全局的(观点、见解、重要史料结

构体例表现形式等)和局部的(个别提法、出入等)初审者根据终审意见草拟退修信

3. 退稿。稿件退还,原始载体退还,约稿的要妥善处理好相应事宜。

五、签订出版合同

三审后决定出版,则签订出版合同。出版合同一般由责编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后起草,但在合同文本确定并经双方认可后,出版单位需由法定代表人审核后予以正式签署,任何情况下,编辑都不应该也不能越权签订合同。

1. 内容包括:

1)双方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签约日期,作品名称;

2)作者享有著作权保证;

3)出版权是否专有、改权利所设计的文种、期限、出版发行地域;

4)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

5)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

6)出版权可否转授和转授后的利益分配;

7)作者是否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网络传播权、翻译权修改权等权利;

8)图书重印再版报酬;

9)赠送办法和作者优惠构书条件;10)违约责任;

11)纠纷解决方式约定(仲裁机关);12)其他.

多人创作的稿件,应明确说明作者的署名顺序以及稿酬的分配方式。

2. 如何签订:

1)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后起草;2)双方认可;

3)出版法定代表人签署;

4)签订。也可以先签一个意向性约稿谢谢,审稿被接受后再签正式出版合同。

第二节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

编辑加工整理: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再次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

一、原则1. 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2. 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3. 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二、内容:1. 消灭差错,2. 润饰提高,3. 规范统一,

4. 其他:1)核对引文,2)查对资料,3)校订译文,4)推敲标题,5)撰写规范辅文

三、审定发稿

(一)稿件送审:

1. 责编应将加工完的稿件逐级报送,填加工记录单,表明是否达到出版要求,签名;

2. 复审者审阅编加整理是否达到消灭差错等要求,如达到,可提交终审,否则帮助责编

修正,签名;

3. 终审者对稿件最后审阅,着重于政治把关,表明是否发稿,作出决断,签名。

(二)稿件整理:1. 复查稿件,2. 清稿誊抄,3. 检点稿件,4. 编排次序。

(三)稿件发出:责编办理手续、填写相应格式文件(装帧设计单、发稿单CIP,征订单),并将之与审稿意见、编辑加工整理记录一起发出。

第三节审定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一、校样处理:

(一)审读校样,(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三)检查付印清样:

1. 排版质量:格式是否统一、更改处、版心是否齐平、图标是否断线等;

2. 结构组成:察看封面、书名页、插页、出版说明等是否齐全。

二、样书检查

1. 面封、书脊、底封、前后勒口、扉页、版权页、出版说明、前言、后记等书名、作者、

出版单位;

2. 书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书名汉语拼音、字数、定价及版本记录各项是否存在遗漏;

3. 目录列出的篇章遍体及相应页码是否与正文一致,书眉和正文是否一致;

4. 全书页码是否连贯,树叶有无漏装或错装;

5.印刷装订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是宣传部门、发行部门和编辑部门的共同责任。编辑人员应积极做好提供新书简介、书讯,组织、撰写书评,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系列指导设计和发布图书广告,审核其他形式材料等。

四、收集反馈信息:收集读者评价。包括对于具体出版物的评价和出版单位形象的评价。

第四节图书辅文

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文字、图片、表格)的辅助文字(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

一、作用与种类

(一)作用:1)保证图书的完整性;2)强化图书的功能;

3)指导购买和阅读;4)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二)种类:

1. 识别性辅文:

1)封面文字(面封、书脊、底封文字),2)书名页文字(扉页版权页、附书名页)。

2. 介绍性辅文:1)内容提要,2)作者简介,3)封面宣传语

3. 说明性辅文:

1)出版前言,从出版社角度说明情况,包括出书目的、编撰体例、内容搜集、整理过程、著作价值、作者介绍、使用注意等;

2)a 序(叙),多用于学术、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自/他/代/原/译/修订版序;

b前言(引言、前记、写在前面),多用于教材和演绎作品。

3)凡例:亦称发凡/例言,一般置于目录后、正文前,多用于工具书、地图册等;

4)跋、后记:放在书末,相对序、前言而言的;

5)译后记:只用于翻译图书,在该译书无译序等时,可代替译序对进行原作评介;

6)出版后记:编后记,印在全书最后,出版社角度,无前言可代前言,有则补充。

4. 检索性辅文:

1)目录:1)前言、序言后,凡例、正文前;2)功能:检索性、介绍性;3)多人合集,每篇作品后都应有作/译者名;4)一般由作者编制,编辑核对补充,也可由责编编制;

2)索引,有时由作者完成,有经验的编辑可做更好。

5. 参考性辅文:

1)注释:脚注、文后注、呼应注、译注、自注、原注、编者注;

2)参考文献表:a与正文所引文字等直接相关;b没直接引用但借鉴过的文献列表;

3)名词解释:对文中一些专门名词的说明,多用于科普、翻译类图书;

4)译名对照表:中外人名、地名、事物等对照列出;

5)大事年表(全面/详略得当、简洁/易参考)

6)各种附录(简明/可靠/新颖/实用)

6. 其他辅文。

二、编辑与图书辅文

(一)选择辅文设置——根据图书的内容和性质设置

(二)选择辅文作者——辅文要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要设置得当,还要选择合适的作者。

(三)审读加工辅文的原则:1. 立意正确适当,2. 评价准确实际,3. 资料准确无误,

4. 方法科学简便,

5. 行文简明精到。

第五节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概念和意义

(一)重印的概念:图书第一次印刷后,没有改动或改动甚少的再次印刷;

特点:1)重印时开本、书号、版式均不变,但封面、扉页可以重新设计;

2)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不变,若定价调整则须在原条码后加上附加码。

3)重印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印次,每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

意义:1. 及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 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作,3. 可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三)再版的概念:对原书作较大修改后重新排版印制。

特点:1)进行较大修改,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2)有的标明有的不标明“修订本”;

3)再版的图书照原样再印或略作小改动再印,称为再版书重印。

意义:1. 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2. 图书更新的重要途径,

3. 提升图书的使用价值,

4. 能使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5.能打造图书的品牌。

二、重印再版条件:1. 首要条件——图书的高质量所引发的不间断的读者需求;

2. 再版不同于重印之处还在于需作者配合这个重要条件;

3. 决策者对本单位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作周密的考虑,妥善作出安排。

三、程序

(一)重印程序:1.市场调查(销售数量、速度、读者反映、市场覆盖率、竟品销售情况),

2. 提出重印报告单,

3. 检验出版合同,

4. 审读重印书(三审制),

5. 办理重印发稿手续:责编填单、三审、交总编室登记后发出版部门,安排印制。

(二)再版程序:与初版书大同小异。

同:审稿起的各个编辑环节,异:审稿之前的各个环节。

1)修订工作一般由作者承担,编辑与修订者共同制订修订方案/原则/重点,集体论证后实施;2)出版单位接到再版稿后,应按照出版书的要求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和审定发稿。

四、重版率:全年出书种数中重印与再版书种数之和所占的比例。

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印和再版的书越多,利润相对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第三章期刊出版

第一节期刊概述

一、期刊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定义:期刊又称杂志。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季、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要素:1. 有一个稳定的名称;2. 连续出版;3. 以卷期年等顺序编号;4.以纸为载体,装订成册。

一般不修订再版,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通常有多名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

二、期刊的媒体特点

(一)期刊与报纸比较:1. 外在形态:开本大小,需装订;2. 出版周期:比报纸长;

3. 新闻时效:弱于报纸;

4. 内在容量:一般大于报纸;

5. 版面风格:期刊版面流畅,注重前后衔接。

(二)期刊与图书的比较:1. 延续性(二者的根本区别);2. 实效性;3. 节奏性;

4. 一次性;

5. 定向性。

第二节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

一、关于期刊发行范围的规定:

1. 公开发行:可向国内外公开征订发行;

2. 内部发行:只能在境内按主管单位确定的范围征订、发行,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征订、陈

列、销售。

公开发行的期刊,主办单位可向ISSN中国国家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并向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条码。

二、创办期刊的规定:须按规定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1. 总署给批准创办的期刊颁发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2. 主办单位持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局领取并填写《期刊出版登记表》,省局审核登记表后,向主办单位发放《期刊出版许可证》;

3. 主办单位持《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4. 两个或以上单位合办期刊,须定一个主要主办单位负责办理,出版和主办单位须在同一行政区域;

5. 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

三、关于期刊变更登记的规定

1. 期刊变更刊期:自2004年1月期,总署将部分审批权委托给报刊登记地省局代理审批,审批结果需报总署备案;但刊期变更为一周或更短,仍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2. 变更开本、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在同一登记地内变更地址,须经主办单位审核同意后,向省局备案;

3. 期刊休刊:须向省局备案并说明休刊理由和期限。超过一年由总署撤销许可证,省局注销登记。

期刊改变刊名是最根本的改刊,因而内容和形式也必须做相应改革。

四、关于期刊刊号的规定(刊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习称)

(一)刊号的结构: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组成。

1.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ISSN XXXX-XXXX;

前缀与8数字间空半字,分两段,中间“-”隔开,前7位为数字序号,最

后1位为计算机校验码;

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可以简称“CN

号”。前缀与数字空半字。6位数字分2段,中间用“-”隔开。前段2位数

字为地区号,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数字码前2

位给出;后段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分类号用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给出,

一般用1个字母表示;但科技文教类按二级类目给出,故用2个字母或1字母加1

个数字表示,用斜线“/”隔开。

(二)刊号的使用

1. 刊号的分配原则是一刊一号。期刊无论是更改看门或初版地,还是更改载体形势,都须重新申请刊号;

2. 分配给期刊的刊号不得用于出版图书或者其他出版物;

3. 刊号两部分可以合在一起印刷,置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两个部分分两行印刷,以一横线隔开。

4. 刊号两部分也可分开印刷:ISSN应印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也可与条码一起印刷。CN刊号独立印刷时,应印于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

五、关于期刊出版的规定

(一)编辑活动

1. 除发表原创作品外,还可以依照著作权法,转载/摘编其他包括已公开发表的作品,但

必须注明作者姓名和最初登载改作品的报刊名称/期号。公开发行期刊不得转载内部发

行的出版物内容;

2. 期刊出版单位应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主编和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负责具体的编

辑工作。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自转让编辑出版权,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

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不得转借、出租许可证;

3. 期刊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期刊广告限于在合法授权范围内开展广告经

营、代理业务,不得参与采访、编辑等出版活动;

4. 具有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记者站,参照总署《报社记者站管理

办法》的规定,须报经拟设机构所在地省局批准;

5. 期刊刊载内容不真实或不公正的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

侵害,其出版单位应当公开予以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6. 期刊出版单位如需与境外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出版项目,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二)关于期刊标准化标志:由表示其属性的文字项目构成。

1. 版本记录与刊号:须在底封或目录页上刊载版本记录,包括名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出版日期、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刊号,《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

不标装订样式、开本和印张数量(图书才标)

2. 刊名与顺序号:须在面封醒目位置刊载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号,刊名以外的其他文字不得比刊名更明显。不得以要目代替刊名,也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三)关于出版增刊

1. 可出版增刊,每种期刊每年可出版两期增刊;

2. 增刊须由期刊的主办单位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报请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批,须写明拟出增刊文章编目、印数、定价、出版时间、印刷单位。申请获得批准的,由省局发给一次性增刊准印证;

3. 增刊的内容须符合正刊的业务范围,须与正刊的开本、发行范围相一致;

4. 增刊的版本记录中除须刊印名称、刊号等正刊必备项目外,还须印增刊许可证号,注明增刊;

(四)关于出版合订本

期刊合订本不得对内容另行编排,须按原期刊出版顺序装订,并在其面封明显位置标明合订本。

六、关于期刊广告经营的规定

(一)发布广告

1. 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才可经营;

2. 期刊发布广告之前,出版单位应审查广告客户是否具有发布资格;

3. 严禁利用发布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发布广告应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应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4. 广告用语应当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5. 期刊每年刊载公益广告的版面应不少于商业广告的3%;

6. 酒类广告的刊载每期不得超过两条,并不得置于面封。

(二)刊载内容的规定

1. 不得保护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诽谤性内容,有损我国民族尊严以及反动淫秽、迷信的内容;

2. 严禁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声誉做广告或变相做广告;

3. 禁止刊载或变相刊载烟草制品广告;

4. 广告宣传不得使用有损国格的言语,不迎合低级趣味,严禁用凶杀色情图片招徕读者;

5. 凡有虚假不实成分、不正当竞争受到或主管单位部门明令禁止的词语等,一律不得刊登。第三节期刊的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1. 从主观上说:

有助于刊物以最佳方式进入市场,迅速赢得读者关注,形成鲜明个性/塑造独特形象;

2. 从客观上说:关系到精神文化产品社效,期刊品种结构合理布局,出版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定位的要素

(一)内容定位:需求/优势/差异原则;

(二)读者定位:

1. 自然条件:读者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生理特征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

2. 社会条件:读者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职业、专业、社会地位/所属社会阶层等;

3. 心理条件:读者心理需求,如情感、习惯、追求、趣味、爱好等。不断联系。

(三)风格定位:期刊在内容形态方面要体现自己独有的特色,能有力吸引自己选定的读者。

1. 保持期刊内容的个性魅力:a突出特点,让特点上升为风格;

b坚定执行编辑方针,不为市场一时变化左右;

c关注社会生活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 增强期刊形态的鲜明特色:封面装帧、版式设计等;

3. 品牌期刊要有独特的风格设计:对凸现自我特色的内容风格要有执着追求。

a选用恰如其分的标志色;b选用富有表现力的标志字符;

c选择与期刊总体风格相符的标志图案。

三、市场定位的途径:

(一)通过调查确定市场定位:方法有多种多样:

1. 按调查方式分:问卷调查法、征订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试刊调查法;

2. 按调查范围分:普查法、抽样调查法、间接调查法、典型调查法;

(二)通过试刊校正市场定位

出版试刊是在保持本刊物的性质和宗旨不变更的前提下,对新办期刊的具体内容设置、形势设计进行探索。要充分体现特色,办成自我最好的宣传品,并有效开展试销工作。

(三)通过改刊调整市场定位:

首先表现为改刊名,通过对期刊的内容与形势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改刊的真正目的。必须按照新办刊的要求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第四节期刊的编辑工作

一、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

(一)主体性策划:创刊前,清醒认识为何办刊及办什么样的刊,创刊后,刊物宗旨、市场定位、基本风格、形态、读者对象范围,都要靠编辑一贯坚持把握,编辑应充分发挥知识才能、判断能力等,西哦女冠题材范围、内容重点、手法、层次等方面选择和刊登作品;

(二)结构性组配:能否对期刊从整体上着眼做结构性组配工作以及配得是否合适,常常是期刊编辑水平高下的集中体现。

(三)时效性要求:

1. 内容策划要与社会同步。从宏观看,要在保持宗旨情况下,与时俱进的翻印不过社经与政发展等;从微观看,具体组配稿件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读者阅读趣味。热点。

2. 工作安排要有周期性节奏:确定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签发付印等各环节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一定余地,以便将内容策划、与读作者联系等穿插进行。二、期刊的内容策划:一般包括栏目设计、专题策划和作品组配等。

(一)栏目设计

(栏目: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明称的板块)

1. 栏目的作用:1)使期刊眉目清楚、条理明晰,让读者一目了然,阅读方便;

2)使独立的各篇体现处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内在联系,塑造期刊整体形象;

3)别具一格的栏目还可以强化期刊个性,展现编辑智慧,吸引读者阅读。

2. 栏目设计的要求:1)符合宗旨,体现特色;2)点面结合,结构合理;

3)既要稳定,又求创新;4)名称简明,内容贴切。

(二)专题策划:专题策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提炼的专题是否合适,组织的作品是否到位,刊发的时机是否适宜

(三)作品组配:1. 突出重点,2. 合理布局,3. 控制总量(总字数、篇数),4. 前后呼应。

三、期刊的稿件审读

1. 符合宗旨定位,

2. 把握栏目风格,

3. 注重时效性,

4. 弘扬创造性,

5. 考虑稿件篇幅。

四、期刊稿件编辑加工整理

(一)统一格式:1. 统一注释格式,2. 统一参考文献表格式,3. 统一相关项目格式;

(二)写好导引文字:

1. 编前语:以编辑部或主编名义向读者交代本期内容形式方面的某些相关事项的文字;

编后记:以编辑部名义对本期刊物编辑过程中某些事项作介绍说明的文字。

2. 编者按:以编辑部名义向读者作的交代文字,以便读者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宜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文字短小精悍,并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不故作惊人。

3. 题前导引语:一般放在文章标题前面,简要提示该文章特点文字。目的为吸引读者关

注,要讲技巧,可设置悬念,引而不发/画龙点睛/讲究文采,经得起咀嚼。

(三)处理页面余缺

1. 抽稿:从已排版的校样中整篇地删除文章,应在最近的后续期刊中恢复登载。

前提:页面基本符合要求,二是抽掉该稿不会对本期整体结构造成重大损害。

2. 转页:将某文章末尾文字转到另外一个页面。影响阅读兴致,尽量避免采用。

3. 缩行:对某段文字标点等调整减少行数,有时也可删除若干不影响内容的文字。

4. 增稿:增补新的文章。

5. 补白:增加短文章补足页面的空白。

五、期刊的稿件管理:

(一)认真处理来稿:1.及时登记,2及时审读,3及时答复;

(二)保持适当储备:1.总量要适当,2类型要均衡,3灵活调控稿件储备量。

六、期刊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一)作者工作:1. 尊重作者,尤要善待一般作者,2. 建立作者数据库;

(二)读者工作:1. 及时处理读者传达的信息;2 有意识地组织读者评刊;

3. 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

第五节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一、文摘及关键词的要求

文摘和关键词通常应该由作者提供,由编辑根据规范化标准对他们进行审核和加工整理。

(一)文摘:

1. 种类:报道性(400字)、指示性(200字)、报道-指示性文摘(400字)。

2. 撰写要求

1)要客观地反映文章内容。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可加进文章内容以外的解释或评论;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

3)要排除在本专业领域内已成常识性或科普性的内容;

4)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

5)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6)向国外发行的期刊,可以附外文文摘。

(二)关键词:

1. 叙词:取自统一的叙词表,是经规范化处理的词,同一主题叙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完全一致的表达形式;

2. 自由词:直接抽自文章的标题或正文,多数刊物采用自由词标引。

二、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一)参考文献标注体系:

1. 顺序编码制:按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放在引文之后;相应参考文献表中,各文献按序号依次编排;

2. 著者-出版年制:只有在作者名后的圆括号内标明文献出版年份,如未列作者名则在引文后括号内标明作者名和出版年份,同一作者同年出版文献不止一篇的,在年份后加abcd等作区分;相应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各篇文献按文种依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的顺序分列,次按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依次编排。

(二)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目与格式

著者-出版年制与顺序编码制基本相同,仅将出版年调到著者之后,并用“.”隔开。

1. 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2.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任选)//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d的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3. 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4.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5. 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三)有关参考文献著录的一些细则说明

1. 主要责任者:即“作者”著作者、编纂者、报告撰写者等,专利申请所有者也在其列;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外国作者可用缩写,中译名可只录其姓,超过3个,只著录前3,加等。

2. 题名:书名、刊名、报纸名、从文集或连续出版物析出的文章名、专利名等。其他题名信息指副书名,副标题等。多个题名的,可著录两个处于显要位置的题名。

3. 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古籍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4. 卷、期、年、月:完整的连续出版物的要著录首卷与末卷的卷期年月,未出齐的,只著录首卷。

5. 标志符号:

. ——用于题名,析出文献题名,版本项,出版项,出处项,连续出版物的卷、期、年、月,专利文献的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项,联机文献的获取和访问路径项,著者-出

版年中的出版年项之前;

:——用于其他题名项,出版者项,引文页码项,析出文献的页码项,专利国别项之前;

,——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项,出版年项,报刊卷期标志中的年份、卷号项,专利号项,科技报告号项之前,以及“等”、“译”字样之前;

// ——用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出处项(专著主要责任者)之前;

()——用于置放期刊的期号,报纸的版次,电子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非公元纪年;

[ ] ——用于放置文献序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自拟的其他信息;

/ ——用于和期的期号之间;

-——用于起讫序号或页码之间。

第六节期刊的广告经营

一、期刊与广告的关系

(一)广告是期刊的经济来源之一

(二)期刊的媒体特色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1.固定的读者群;2. 阅读率高,平均传阅率高;

3. 注重用纸、印刷、装帧精美;

4. 保存期长。

二、广告经营原则

(一)依法经营广告业务(二)维护读者利益(三)保持期刊风格(四)对广告客户负责

三、期刊的广告策略

(一)合理定价

1. 期刊定价合理:发行量是广告客户决定是否购买广告版面的首要指标。

2. 广告定价合理:次数越多或量越大,广告价格越低

(二)巧分版面

期刊的广告页数越多,广告的被注意程度就越低。

读者注意力高低排序:面封、底封、封二、封三、内页。读者对内页的注意力一般是右面比左面高、上半版优于下半版。

(三)精心策划

1. 专题广告策划;

2. 系列广告策划

(四)增强创意

四、广告与期刊的发行量、成本、利润的关系

期刊出版的利润主要是销售利润和广告收入。在不损害销售利润的前提下,发行量越大越好。办刊人应努力寻找销售利润、广告收入以及发行量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五、期刊发行量认证

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发行量认证是ABC体系和BPA体系。1963年,国际发行量认证局联合会诞生,标志着发行量认证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

第四章书刊整体设计

第一节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和要求

图书整体设计要经过三级审核制度——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社长或(副)总编

一、概念

1. 定义:书刊整体设计——是对书刊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包括:

1)外部装帧设计。包括:

书刊形态设计(开本选择、书刊结构、装订样式),

底封:书号、条码、定价;扉页是主书名页的正面,应有书名、作者、出版者

期刊封面:期刊名称、年月卷册等编号;期刊底封:必有中国连续出版物号

附书名页必须在主书名页之前,

版权页必须在扉页背面,包括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期刊的目次页或底封必须有版本记录。

书刊美术设计(从美术角度对封面、护封、环衬、扉插页等进行设计),

表面整饰设计(装帧工艺材料和相应整饰加工工艺选择等);

2)内文版式设计。包括:版心规格的确定、文字的排式以及表格、图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2. 目的:使书刊具有最佳视觉效果。它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按照造型艺术的原理,把构成书刊的各种要素组成既与书刊内容性质相匹配,又与印刷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二、书刊整体设计的总体要求

1. 整体性:必须与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材料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协调;

2. 艺术性: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具有一定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书刊的内在内容、性质和门类,也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3. 实用性: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读者对象使用不同书刊的便利,考虑不同层次读者经济上的承受力和审美要求,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4. 经济性:必须考虑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且须兼顾经济效益的比差,一是所需资金投入与可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二是设计方案导致的书刊定价与读者的承受心理、承受能

力的比差。

第二节书刊外部装帧设计

一、书刊形态设计:

是对书刊开本的选择与书刊结构、装订样式的确定。由文字/美术/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开本选择——书刊形态设计的首要内容

应考虑如下因素:

1. 书刊的性质、门类和用途;

2. 图标公式的繁简和大小;

3. 文字的结构和编排体裁;

4. 版面字数的多少及篇幅的大小;

5. 材料的合理使用;

6. 丛书、套书及期刊的形式统一;

7. 读者对象特点。

(二)书刊结构设计:主要是对可选部件的选择,同时对必备部件和可选部件的位置安排和著录项目进行设计。

1. 应充分考虑到:书刊的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因素;

2. 设计书刊结构部件著录项目,尤其是对封面、主书名页、目录页等的著录项目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 各部件在书刊中的位置或一部件内部各项的位置,页应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三)书刊装订样式设计

1. 图书装订样式设计

1)应充分考虑图书的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种装订样式特点功能进行选择,图书是否平脊、圆脊等;

2. 期刊装订样式设计:骑马订和平装两种。

骑马订装受期刊用纸种类和页数的限制。胶版纸不得超过48页(96面);铜版纸不得超过32页(64面)。

平装的成本稍高、出版周期也稍长。

二、书刊美术设计:运用美术创作手段为书刊形式所作的艺术构思。

(一)特点:1. 从属性(为内容服务,受内容制约)和独立性(自身独特艺术语言)相统一;

2. 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

3. 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4. 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没有“实用和美观相结合”)

(二)内容和要求

1. 内容:

1)封面和护封:a图书:在视觉艺术效果中凸现图书的性质和内涵,体现独特风格;

b期刊:考虑与内容和协调,而且各期图案、色彩既要相似还要有区别。

刊名样式应该醒目、大方和富有个性,一般有手绘体、和植字体等。

年份和卷期的定位设计是期刊封面特有的;期刊封面的视觉冲击力

一定要强,不但要精美,还要能体现期刊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腰封设计,宣传文字一定要简明,一语中的,与封面色彩协调,补充作用;

3)环衬、衬页、扉页和插页设计:一是体现自身结构特点;二是发挥补充作用,主次有别;三是应该能与封面护封一起与图书的整体形象保持和谐一致的效果。

4)广告插页设计:符合广告法、得广告商认可,能吸引读者;

5)函套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印刷、加工工艺选择外,还表现其形状与其相匹配的配饰上。

2. 要求:

1)社科类:理性。着意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主题思想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

2)文学类:多姿多彩,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

3)科技类:力求严谨、大方、简练,取得生动而,明晰的视觉效果;

4)艺术类:形与质高度和谐;

5)少儿类:从青少年心理出发,结合书刊内容来设计,力求生动活泼;

6)古籍类:历史感、丰厚感。古朴、典雅;

7)辞书类:深博、厚重、简约。

(三)手段

1. 艺术手段:运用形象、图案、文字、文饰等要素,以写实或写意手法;

2. 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讹误女子、图形、图像进行处理;

3. 材料与印刷工艺手段:使用特种纸张、纸板、织物等材料,以上光、覆膜等工艺。

三、书刊表面设计

(一)材料类别及选择

1. 按用途分:

1)封面环衬类:铜版纸、胶版纸、彩色书面纸、布纹纸、米卡纸、玻璃卡纸等;

2)封壳类:棉、麻、丝化纤物,封面纸板、中缝卡纸、瓦楞纸,PVC塑料及涂塑纸;

3)烫印类:电化铝箔、各色粉箔等;4)其他材料:圆轴、丝带等。

2. 按材质分:

1)织物材料:棉织物、麻织物、丝织物、化纤织物;

2)特种纸张:丝光铜版纸、轻质纸系列、幻彩系列、花纹纸、其他(彩色双胶纸等);

3)塑料:软塑料、硬塑料、泡沫塑料等。在儿童读物类中使用较多。

(二)表面整饰加工工艺

1. 上光工艺:涂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印刷品的光泽度、防水性、耐光性、色彩耐久性都得改善;

1)热固化:过油、印光;2)紫外线固化:VU,稍稍隆起。

2. 覆膜工艺:光膜,亚光膜;

3. 压痕工艺:1)凹凸压痕(各处于同一平面上),2)浮雕压痕(印痕有深浅层次变化)。增强图案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

4. 特种印刷工艺:用其他材料。烫印,在木板、织物上用金色等粉箔,加热印上书名或图案等。此外还有立体印刷、浮凸印刷等。

(三)表面整饰加工方案设计

1. 对书刊内容市场需求的考虑;

2. 对材料与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属性的考虑;

3. 对生产成本的考虑

第三节书刊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版面的阅读功能

一、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清晰性,易读性,和谐性。

二、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

(一)对称与均衡,(二)比例与尺度,(三)对比与调和,(四)节奏与韵律,

(五)变化与统一。

三、版式设计的要素

(一)版心:版心的宽度和高度制约着版面字数的多少。由文字、图表和间空构成。

(二)版面空白:间空和周空。有便于读者阅读的实用效果和增加版面美感的艺术效果。

(三)印刷字形态:

1. 印刷字的规格:

1)字级:从6~100级(1.5~25毫米),分成30个级别。级的单位长度为0.25毫米。字

级大,造成冲击感;字级小,造成连续吸引感。

2)字体:基本字体(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4种);变体(宋三体/秀丽体),艺术体(隶书/魏碑).

2. 不同印刷字体选用:书刊须根据不同情况、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选用合适的字体字级。

(四)版面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由于一些软件统计字数未考虑空白,转换时要增加15%~20%。

(五)图文排式:横排:文字自左向右,竖排:文字自右向左。表格一般不宜分割。

(六)图表位置:既活泼大方又方便阅读。

四、版面构图手法

(一)对称构图法:相对的;

(二)均衡构图法:字体黑白对比不宜相差过大;图的线条力求与文字相适应,版面布局力求均衡;

(三)运动构图法:通过构图的安排,给人以动感,往往需打破某些平衡;

(四)黄金分割法:0.618法,应妥善处理图片与周围文字块的对比分布,图问在色调上也应协调;

(五)对比构图法:

1. 版面不同区间有强烈黑白对比,

2. 排版密度形成强烈对比,

3. 图文区和空白区强烈对比;

(六)等分构图法: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此外还有斜面/不等分/连续/立体交叉构图法等。

五、期刊版式设计的总体特点

1. 多样性:图书正文各个部分版式设计应该是全书一致的,而期刊各个栏目甚至一个栏目种的各篇作品,在字级、字体、间空等方面都可以有所变化;

2. 统一性:期刊版式设计也有相对统一之处,如版心规格全刊统一;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署名位置、工作单位须统一。版式样本中应该包括:文章名称、各级标题字体、字级、所处版面位置,作者姓名位置、主体文字字级等。

第四节版心规格设计

一、版心大小的设计

版心尺寸大小与周空大小互相制约。周空大,版面疏朗、爽目;周空小,版面饱满、醒目应根据书刊性质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正文全部页面版心必须大小一致,辅文版心可与正文不同。

二、版心位置的设计

版心在版面上的位置是上下左右均居中。设计订口应考虑订缝需占用的空间。

一般书刊在版面上位置是左右居中略偏下,即天头略大于地脚(1.4:1),也有天头或翻口出血的。

三、版心字数的设计

(一)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的关系

字数=版心宽度/(0.25·文字字级数)反之:版心宽度=0.25·文字字级数·字数;

(二)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行数=(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三)字间距与行距的计算:系统会自动计算安排好所需的字间距和行距,无需人工计算。

(四)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的关系

总字数÷版面字数,可估算出正文页面数,加上前言、目录、附录等,即为该书刊总页面数。

应注意的是:图书某些部件如前言、目录。正文必须另页起排,全书最后一页可能是空白页,计算总页面数时应考虑这些空白页。

采用胶版纸书刊,其书脊宽度公式为: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毫米·纸张定量·总页面数轻质纸书刊,其书脊宽度公式为:轻质纸书脊宽度≈(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定数/1000)(五)字间距和行距选择

1. 宽行行距:宽行行距为字高的2/3~7/8,多用于经典著作和休闲类、艺术类、少儿类图书

2. 标准行距:标准行距为字高的1/2,多用于普通读物;

3. 密行行距:密行行距小于或等于字高的1/3。一边用于小开本书和工具书。图书行距应全书一致。期刊行距按基本均匀一致的原则作适当调整。书刊版面图与文、表与文之间行距有时可作适当调整。

第五节图书文字版式设计

一、正文版式设计

(一)主体文字版式设计:

1. 分割版心形成的版面及其选用:

1)单栏版面,也称通栏。相应字级不般不小于15级,否则易疲劳;

2)双栏版面:字级可相对变小,也使版心获得了尽可能对的图文容纳量。

3)多栏版面:三块或以上。为解决图书开本相对较大、而用字级又相对较小的问题。

2. 字体的选用:正文一般选用15级字。开本较大的图书、儿童读物和小学教材可用17级,

双栏工具书多用13级,多栏可用11级。

(二)标题版式设计:

1. 字体字级:

1)一般图书标题所用字体,以黑、标宋、宋体、楷体、仿宋为主;

2)字级与正文文字对比不易过于强烈;

3)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原则,切忌大小失序。

2. 标题序号:

1)可采用第x篇,第x章等明确表示。

2)序号大小依次为:“一、”、“(一)”、“1.”“(1)”、“1)”、“①”、“A”、“a”等。

3)罗马数字要放在汉字数字之后,字母之前,而在阿拉伯数字前后均可,只要全书统一;

4)也可自己设计,如§1、§1.1,末尾一个数字后空一字。序号字级字体应与标题相同。

3. 标题位置:居左、居右、居中。对于字数较少的居中标题,为了不显的紧逼局促,除每个字本身具有的字间距外,必须再适当增加间空,5字以上长度为版心1/2的可不加。

4. 标题占行:在版心中占不止一行。一般来讲:以及标题,最多可占一面行数的1/3;二级标题,可占2~3行,三级1~2行,四级可占1行,也可不占行(可接后面文字)。标题一经设定,全书必须一致;只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减1行,以免过于稀疏。

5. 标题转行:1)标题长度超过版心3/4时,应转行。2)有转行齐左,转行齐肩、转行居中等;3)虚词不转作次行第一字。

(三)引文版式设计:

1. 短句引文: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版式;

2. 大段引文:不同字体如楷体,或另起一段,每行首、行尾缩2字,以使因为清晰。诗歌不分行时加“/”。

(四)注文版式设计

1. 夹注:括号起来,直接插主体文字相应位置,一般多采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级,字体也可区别。有时也可采取与主体相同的字级、字体;

2. 段后注:古籍类图书。需另段起排,字体比主体文字小,还需对应主体文字一定样式注码表明对应关系;注码形式包括:阴码、阳码、拼合码。

3. 脚注:与段后注大体相同。因其处页下故称,还需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线;

4. 章后注和篇后注:多见于分篇、分章图书。注码多采用拼合码;

5. 书后注:全书注集中在一起列出,统一编序码,与段后注大体相同。

二、书眉版式设计:

1. 一般双码面书眉为上一级标题,单码面为下一级标题;

2. 页码可设为书眉内容,位置一般靠近翻口,辞书页码位置可居中或靠近订口;

3. 书眉用字的字级须小于正文,而字体可酌选;文字过多须删节;

4. 书眉与版心第一行文字的分隔线称书眉线,其长度≤版心宽度;

5. 书眉文字文治,通常有居中或靠近翻口两种,有时也设计在翻口处竖排,还有“下书眉”。

三、页码版式设计:

1. 明码:横排的使用阿拉伯数字,字体常用白体、黑体、罗马体等。位置可设在地脚或天头靠近翻口处,若开本大,也可设在天头地脚居中位置,某些辞书页码也设置在天头地脚靠近订口处。

竖排的明码一般用汉字数字,字体可按与主体文字和谐的标准选择,页码位置一般设在翻口上。有些竖排本仿照横排本将页码靠近翻口处,如此,使用汉字或阿拉伯数字均可,注意规范:若用阿拉伯数字,数列不能垂直排列,数字也不可横卧;若用汉字,则只要数字不横卧,垂直水平排皆可。

2. 暗码:没标出但应该分配页码。即暗码前后的明码版面序号是非连续的。

暗码适用范围通常是辑封、篇章页、另页编排时必须留的空白面。

若图书页码设在天头,那么其中每章/篇文章开头第一面,一般也宜用暗码。

印有各种图形图像的插页,若是单页型书页,采用暗码或明码均可,若是集合型,则需用明码。

暗码不同于空码,空码是不存在的页码,即不需编列的页码,如环衬、附/主书名页、题词页等插页,有些书最后增加的空白书页也须用空码;夹在书刊中的单页形插页,有时也可采用空码。

四、辅文版式设计:

(一)目录:

1. 收录标题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级为宜,特殊情况下可收至四级甚至五级;

2. 目录的字体字级:

1)一般是第一层次的字级大些,逐层减小,也可一律用同字级;

2)字体须“由重到轻”,如一级用黑体,二级可用宋体或楷体,三级用仿宋体。

3)选用字级时以正文主体文字字级为最小,其上各级标题的字级适当相应递增。相邻级别标题可用同级而字体轻重有别的方式;选用相同字级时,一级黑体,其他用宋体、楷体、仿宋体。一级标题顶格,之下每低一级缩进1~2字排;页码所用字体字级应全部自成一体,用数字或加括号皆可。

3. 目录著录项目的位置:标题、页码、作者等。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标题与页码间用…;标题太长的,标与页之间不用三连点,而用“/”隔开;字数较少的二三级标题,可作接排处理,中间用“/”隔开;同时在标题对应的页码之间空1~2字,标题需转行的,转后需缩进一字。

(二)前言、序和后记等版式设计:

前言、序和后记等用字字级字级可与正文同,也可不同,但不宜小于正文。版心规格可适当变化,一般是通过增大翻口和订口的宽度来缩小版心的宽度,使其明显区别于正文,但此设计须在其较短、甚至不足一面的情况下使用。

(三)附录版式设计:应区别于正文。字级一般小于正文。若附录文字性质与正文同,字级可与正文同。某些可以排成多栏;参考文献的字级字体可自行设计,一般以与正文有所区别为

宜。

第六节期刊文字版式设计的特点

一、正文版式设计特点:

(一)主体文字:

1. 横排竖排兼备;

2. 页面合用;

3. 分栏多样:同栏目一般用同栏数,分栏不设栏线;

4. 字体字级多样;

5. 文字转页:少于5行不转。应注意:

1)注明:“(下转第x页)”,“(上接第x页)”;

2)所转文字应尽量转至该文主体部分所在页之后;

3)专业文字不宜喧宾夺主,应似“寄人篱下”,有主次之别。

(二)标题:

1. 标题版面位置设计形式:

1)中心题:将标题镶嵌在主体文字中间;

2)对角题:将两篇文章标题安排在矩形版面两个对角上,多用于同一页面两篇文章;

3)眉心题:将标题左右居中设计在页码靠近天头的位置,使得标题好似一对眉毛中间的眉心;

4)偏插题:将标题安排在版面的侧上角,使之彷佛偏于一隅;

5)角式题:多设在正文右上角,将标题字排列成直角状,也可设在右下角,多于于长标题;

6)段首题:用于文章内部标题,即一级标题一下的。其特点式标题占的行数多,但不宜整行都占。

2. 标题装饰设计:用线条、花边、图案等装饰,应注意与内容协调。

加线、加底纹、用花边加框、逐字装饰或用花边将转行标题从转行处连接起来等;

3. 字体、字级和占行数的选择:使版面活泼生动。

1)字级可比正文大若干级,从而形成较强烈对比;

2)占行应均衡;

3)复合型标题:可用不同字级字体区别、且引题、副题的字级应该小于主题。

4)居中排的标题,一般应在其长度超过版心宽度的4/5时才转行。

4. 处理好标题之间的关系:

1)同一页面多文并存时,宜为期分别选用不同的字体,使之有别,字级可不同但不宜相差过大;

2)尽量避免并题和重题:并题即呈对称状;重题即上下重叠。并题或重题应错开。

二、书眉版式设计特点:

1. 不同栏目可用不同的书眉格式,一本期刊中常有多种书眉格式;

2. 书眉文字多加装饰,其位置即可居中,也可靠近翻口;

3. 书眉文字多于书眉线排在一行内,可也排在书眉线之下或之上;

4. 与各个栏目对应的书眉格式一经设定,便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5. 栏目名称除了可以排在书眉处,还可排在地脚。

三、页码版式设计特点:

1. 期刊页码的字体、字级无一定限制。

2. 字级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正文,字体可用黑体白体整体斜体等。

3. 位置既可设在书眉,也可设在地脚,甚至设在翻口。

四、目次版式设计特点:

1. 目次页须列出栏目、文章篇名、作者、页码,版本记录。

2. 一般用目次也的2/3版面排目次,1/3排版面记录。可以上部排目次,下部排版本记录。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的概念 审稿前三环节:信息米集、选题策划、组稿。 设计阶段的中心环节:选题策划 选题要考虑:读者需求、市场前景、自身条件 选题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向性选题 选题重要性分:重要性选题、一般选题 选题制定时机分: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基础准备、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 选题设计: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构思出版物总体结构 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选题优化根据: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校样处理等各环节

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出版业市场信息: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 业市场调查 信息采集的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信息处理: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策划选题三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设计、市场预测、实施方案设计 图书内容设计:主题设计、体裁设计 形成消费需求形成原因: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和专业工作 图书的定性:设计图书的主题方向 图书的定量:知识信息数量 图书主题设计:分析读者状况、出版物市场状况、本出版单位自身状况(人力、物力、财力)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信息的接受程度受: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特点、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影响 体裁设计分:理论阐释、通俗讲解、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阐述、实例分析为辅、实例分析为主、结合实例讲解原理、文字介绍为主、图片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数字出版基础》笔记

数字出版基础笔记 第一章数字出版概述 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 2005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标志着我国出版业驶入了数字出版的快车道。 一、数字出版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数字出版的定义 工作定义:指利用数字技术今夕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数字化。 主要形态: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原创文学、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 数字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1”后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 注意:数字技术如果只用于出版的某些业务环节,并不能被称为数字出版。 按需印刷,可将其视为数字出版的一个环节。 (二)电子出版的含义 《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的定义: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删个,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CD-ROM、DVD-ROM等)、一次写入光盘(CD-R、DVD-R 等)、可擦写光盘(CD-RW、DVD-RW等)、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等,以及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2008年发布的ISO9707标准中,对电子出版物的解释是:以数字形式出版并通过互联网访问或物理形态承载的文献,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和数据库。 (三)网络出版的含义 《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界定: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1.互联网出版 是数字出版活动的形式之一。 与其他出版形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只是在于A.出版物的载体形式、B.物质生产方式和C.将出版物提供给消费者的方式不同。在出版物的精神生产方面,数字出版与其他出版物的出版时基本相同的。 2.手机出版 从内容上分类:包括手机读物、手机动漫游戏、手机音乐、手机电视等。 从内容获取方式上:分为无线互联网、有线互联网和内置手机芯片三种。 特点:A.传播与更新速度快B.开放性C.隐蔽性D.便携性 手机出版使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 手机出版的实质:内容提供商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经过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制作并通过无线网络传播的数字出版行为。 与通过PC终端发布的数字出版产品相比较,它具有的四个突出的特点: 1)移动性2)碎片化3)娱乐性4)个性化 3.互联网出版产品 经过数字出版单位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 从内容来源,分为:从以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转换而来的作品;经过编辑加工后直接通过数字出版的作品。 从内容本身,设计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 从产品形态看,有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像制品、数据库和网络游戏等。 互联网出版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产品数字化。 关于网络出版概念的定义,争议焦点是“口径”问题,即在多宽的范围内认可网络出版。 二、相关概念的关系 数字出版、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的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电子出版和数字出版都可以用来指印刷出版的印前部分,涵盖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编辑加工、排版印刷等活动,网络出版没有这一用法。 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都逐渐趋同。 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也在逐渐趋同。 第二节数字出版产品 一、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 按照与传统出版物的承继关系,分为: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等。 (它们既可以是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形式,也可以完全是原创型数字出版产品,知识承继了某一类传统出版物的某些特点。) 1.数字图书 来源:一是从纸质图书转换而来,并以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布、传输;二是内容直接通过互联网发布的作品,发布形式多为网页或与阅读终端软件相适应的文件格式,发布时往往以篇、节、章为单位。 2.数字报纸 以网页形式居多,特点:即时发布、传播快捷、读者面广、回溯性强、全文搜索、编读互动、集合多种媒体。 3.数字期刊 来源:一是从纸质期刊转换而来,二是在网络上直接发布的内容。 发布形式:一是以单本期刊为单位发布、传播;二是以数据库方式存储,以但篇文章为单位发布。 4.数字音像制品:通过互联网传宝的音乐、影视和动画节目。 5.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典型类型:题库、期刊库、文献库等。 特点: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要求,即时形成相对独立的内容片段供用户使用。 注意:一些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内容以方便用户检索,但这些出版物在显示时仍以单本书、单期报刊的形式呈现,一般不把这种形式呈现的数字出版物产品称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二、按照是否具有交互性区分 分为:单向类和交互类。 对于交互类数字出版物,读者不仅可以与出版物互动,也可以与其他读者互动。 1.网络地图 2.网络游戏:由游戏开发运营、网络支撑、销售推广等个多个环节组成。 3.在线知识服务:有内容资源动态更新、即时服务、贴近用户应用场景、用户定制等特征。 包括产品生产、在线服务、运营维护三部分。 1

出版专业基础笔记总结(背诵版)

出版专业基础 第一章出版、出版物、出版工作 1.出版 1.1出版的三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编辑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作者创作的已有作品进行选择、优化。1.2开展出版活动的四个基本条件 (1)精神文化资源 (2)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出版物生产的两个阶段:精神产品、物质产品)(3)流通传播资源 (4)市场资源(市场需求是出版生产发展的动力) 1.3出版的一把过程 (1)精神产品生产阶段 ——编辑工作阶段: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2)物质产品生产阶段 制作样本→批量生产 (“母版”样本、“母版”、半成品、最终产品) (3)产品流通阶段 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2.出版物 2.1概念和类型 概念:已出版的作品 属性:精神产品、物质产品 2.2种类: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1)图书 不同于报纸/期刊的特点:出版方式“非连续出版”;内容上的系统性、稳定性。(2)报纸 不同于图书的特点:出版方式“连续出版”;内容上注重时效性。 (3)期刊 *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 (4)音像制品 *分为:录音制品、录像制品 与报纸、期刊、图书的区别:表达内容的手段、物质载体、复制方式、形态和结构(5)电子出版物 连续性、非连续性 2.3出版物的标志 (1)中国标准书号(5段13位) 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ISBN XXX-X-XXXX-XXXX-X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用于:报纸、期刊、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习称“刊号”) ①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号,2段4位) ISSN XXXX-XXXX ②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2段6位+分类号) CN 11-3209/G3 3.出版工作 3.1指导思想 3.2工作原则

最新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2004中级出版专业基 础知识

2004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中级) 2007年01月15日 13:58:00 中国出版网浏览: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 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

出版基础知识点

出版定义: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出版活动包括: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编辑、复制、发行是构成出版活动的三要素。 电子出版定义:电子出版可以定义为,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磁、光、电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借助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 曾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图书、期刊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排版技术,这实际上是指出版物生产过程中手段的计算机化,出版的最终产品仍以纸张为载体;二是指不仅生产技术采用电子技术手段,而且最终产品也是电子形式的出版物;三是指以电子形式传递出版信息,尤其是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即所谓的无纸出版。 发展历程:电子出版是计算机技术与出版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化。美国《化学题录》磁带版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出版物。1977年英语中首次出现“ ”这个用语,当时主要指把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于出版物的印前编辑工作,还不是指出版全过程数字化。

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电子出版曾指印刷前工艺的电子化,表示这种含义的“电子出版系统”在国外通常称为“ ”(桌面出版系统,简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读光盘()问世。到了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的普及,新兴的网络出版()成为电子出版的主流。 中国电子出版:1991年5月我国第一种数字出版物《国共两党关系通史》(磁盘载体)发行。1992年年底第一种多媒体数字出版光盘《邮票上的中国》发行。1993年1月第一种数据库光盘《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开始发行,到1993年年底共出版了12种只读光盘数字出版物。互联网是美国率先发展的。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是1987年成立于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报刊——《华夏文摘》于1991年4月在美国创刊。我国内地出现的第一份网络报刊——《神州学人》创刊于1995年1月,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向全球发行,主要是为出国留学人员服务。 数字出版的特征: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储存密度高、信息量巨大,所占物理空间却很小,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和超媒体,互动性,低成本、高效益,实现无纸化出版、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做到绿色环保 数字出版类型:网络出版、电子书、手机出版。 博客出版的优势:自主化、草根化、感性化。博客存在很大局限性,无法替代传统主流媒体。主要体现在:博客仍然需要传统主流媒体、

2006年出版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出版物是指精神文化成果中( )、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 A.由个人创作 B.经过录入C.经过加工 D.经过审批 【正确答案】:C 第2题: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 )。 A.期刊 B.报纸C.图书 D.邸报 【正确答案】:C 第3题:报纸的特点之一是( )。 A.内容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 B.由众多的作品汇编而成 C.对读者影响最大 D.与期刊的主要区别是一般不再版或修订 【正确答案】:B 第4题:出版物生产过程的特点之一是( )。 A.物质生产过程必须在参与下才能完成 B.精神生产过程由独立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C.物质生产过程由复制单位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D.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内容,物质生产过程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 【正确答案】:D 第5题:出版业的产品只有作为( )在市场上流通,才能实现价值。 A.艺术作品 B.学术作品C.文学作品 D.商品 【正确答案】:D 第6题:负责技术或校对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归入类,统称( )。 A.高级 B.高级编校C.主任 D.副编审 【正确答案】:D 第7题:西汉末年刘向、刘歆奉命校书时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书籍分类系统,将书籍分为( )。 A.经、史、子、集四部 B.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 C.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木伎、佛法、仙道七录 D.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哦 第8题:"杀青"一词于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是指( )。 A.将竹子截断 B.将竹子加工成薄片 C.将竹子烤干并削去竹青 D.在竹片上刻出契口 【正确答案】:C 第9题:明清时期"私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开始重视书商的作用 B.利用私人的藏书编印丛书 C.以赢利为目的 D.多受官府指派 【正确答案】:B 第10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 A.《新青年》 B.《少年先锋》C.《红旗》 D.《新生活周刊》【正确答案】:A 第11题:某地理专业期刊为更鲜明地体现办刊宗旨,拟调整栏目的设置,进行这种变更应( )。 A.由期刊主编自行决定 B.按创办新期刊的规定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C.报请省级新闻出版局批准 D.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正确答案】:A 第12题: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被缓登一次的。应推迟( )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A.半年 B.一年C.一年半 D.两年 【正确答案】:B 第13题: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 )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A.两年之内 B.三年之内C.四年之内 D.五年之内 【正确答案】:D 第14题: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系统中的( )机制。 A.预报 B.约束C.监督 D.引导 【正确答案】:B 第15题: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冠以( )作为标志符。 A.ISBN B.ISSN C.ISRC D.ISRN 【正确答案】:B 第16题:某文化公司策划选题和组稿后,与K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出版该书所需的生产费用等划入K出版社账户,并负责印制和包销该书。K出版社以自己的书号出版该书。K出版社的行为属于( )。 A.买卖书号 B.合作出版C.侵权出版 D.正常出版 【正确答案】:A 第17题:下列关于出版社管理机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内在运作方式的建立旨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B.由分别与责、权、利相对应的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共同组成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笔记完整版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出版专业基础 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 出版: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构成出版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 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 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 物质产品生产(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 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根本、核心的我国文化工作指导思想 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文化追求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 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 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 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知识点)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课程讲授 选题策划概述 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是作者(精神创作劳动)与读者消费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 如果选题策划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出版市场就会繁荣昌盛;相反,则会出现恶性循环。 一、选题策划经历的三个环节 信息采集(基础)、选题策划(优化)和组稿(实体化) (06年真题)5.信息采集是( )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A.编辑加工 B.审稿 C.选题策划D.校样通读二、选题策划的概念(“掌握”内容) 1.概念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理解:“创造性活动”。作品是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将设计与选择的“作品”来推向读者,也是创造性劳动。 注意点:“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不要理解为选题策划就是编辑主观意愿去设计与选择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选题的类型 按规格分: 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 按重要性分: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 按时机分:计划内选题(08年奥运选题)计划外选题(08年汶川地震选题) 3.作用 (1)有助于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 比例分配:选题内容的比例分配,决定出版物内容,也就决定了方向。 保证三农图书的比例,就是要符合出版方向。方向: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规定要求许多出版社出版三农图书的比例。 审批过程: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过程,也是考量出版物内容是否符合社会效益要求,是否能够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过程。 (2)能够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选题的策划、比例的分配,尤其是策划报告中对于图书印刷数量、发行方式与规模的规定,有利于出版社提前有组织地分配全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易中天《读城记》估计印制册数、印时间、资金数额、营销手段等,关系到出版社的运作秩序。 (3)能够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理解两层: 编辑层面:选题策划本身是优化、精心论证选题好不好的过程。 管理层面: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可减少编辑层面的失误。 (4)能够塑造和保证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选题策划大多在出版单位品牌定位的指导方向下进行,能够保证品牌形象。 如商务印书馆可在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品牌定位下,精心设计选题。又如人大社的选题突出教材品牌;清华大学社的选题突出计算机品牌等。 三、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掌握”内容) 四步:准备、设计、论证、优化 (一)基础准备

2015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笔记

一、出版与出版活动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概念: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条件:(1)精神文化资源条件 (2)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3)流通传播条件 (4)市场条件 过程:(1)精神产品生产 (2)物质产品生产 (3)产品流通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进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2)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4.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追求:(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 (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 (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 (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 职业道德规范:(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 (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 5.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特点:(1)政治性(2)思想性(3)科学性(4)创造性(5)选择性(6)加工性(7)中介性 地位:(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 6.编辑过程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期刊无此环节)→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7.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政治、思想、文化、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 8.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共同目标是为读者服务,要相互尊重。 编辑与读者: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要真诚地为读者服务,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编辑有引导读

2017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按2015年新版教材及2017年考试大纲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政治性和思想性 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优化文化选择。(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个人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移动PC)、手持设备(掌上电脑、亚笔记本)[ 其他手持设备有PDA (个人数字助理)、商务通、快译通及第二代半、第三代手机] 。 服务器:安全性、可靠性、联网特性、远程管理、自动监控。 计算机制四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 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五个阶段:1、大型机阶段2、小型机阶段3、微型机阶段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5、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指标: 1、位数。8 位是一个字节。 2、速度。MIPS 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FLOPS 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Byte 用B 表示。1KB =1024B。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 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 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带宽。Bps 用b。 5、版本。 6、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事务处理3、过程控制4、辅助工程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1、芯片2、板卡3、设备4、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 空间。奔腾采用每条整数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其浮点流水线分为八级流水, 前四级与整数流水线相同。后四级有:两级浮点操作、一级四舍五入及写回浮点运算结果、一级为出错报告。 3、分支预测。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 4、双CACHE 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5、固化常用指令。 6、增强的64 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 位,外部总线增为64 位。 7、采用PCI 标准的局部总线。 8、错误检测及功能冗余校验技术。 9、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0、支持多重处理。 经典奔腾中,由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U 指令流水线和V 指令流水线)和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组成。U 可执行精简指令与复杂指令、V 执行精简指令。 主板由五个部分组成:CPU、总线、存储器、插槽以及电源。 主板的十种分类: 1、按CPU 芯片分类,如486 主板、奔腾主板、奔腾 4 主板等。 2、按CPU 插座分类,如Socket7主板、Slot1 主板等。 3、按主板的规格分类,如AT 主板、Baby-AT 主板、ATX 主板等。 4、按存储器容量分类,如16M 主板、32M 主板、64M 主板等。 5、按芯片集分类,如TX 主板,LX 主板,BX 主板等。 6、按是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 主板、非PnP 主板等。 7、按系统总线的带宽分类,如66MHz 、100Mhz 主板等。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 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 出版: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构成出版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 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 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 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物质产品生产(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 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根本、核心的我国文化工作指导思想 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文化追求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 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 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 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

编辑中级职称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章出版概论 一星为了解;二星为熟悉;三星为掌握。 第一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1.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 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2.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3.法律文件使用“出版”《大清印刷物专律》; 4.1930年《出版法》 5.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编辑加工题)凡是 由这些企业或单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成的出版活动就是合法的出版活动;凡是由不具有这一资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完成的出版活动,以及尽管具有这一资质但其行为不合法的企业、单位完成的出版活动,是非法出版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 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编辑加工题)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及软件等等。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是指那些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文化功能(09、11单选题)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理解型多选2011年31题) 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产品流通 精神产品生产是编辑和作者共同去创造价值 物质产品生产增加价值 产品流通实现价值 (三)意识形态属性 (四)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 一是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二是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出版物属于发展资料,特殊的兼属享受资料)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影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技术应用)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 第二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出版专业实务笔记总结(背诵版)

出版专业实务 第一章信息检索 1.工具书 1.1字典、词典 1.1.1特点:(1)以条目为基本单位;(2)检索的专指性强;(3)解释简明、规范 1.1.2类型:(1)语文词典(2)专科词典(3)综合性词典 1.2百科全书 1.2.1 特点:概括性;完备性;权威性 1.2.2编排方式:按条头字顺编排(主流);分类编排;分类与字顺相结合 1.2.3类型:地域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全书;综合性百科全书 1.3 类书、政书

(1)类书:类书是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编排,以供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清朝康熙年间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 (2)政书:政书是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它广泛收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材料,分门别类地作系统编排,并详述各种制度的沿革。唐朝杜佑所编《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政书。政书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一类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或“会要”。

2.排检方法 2.1概述: 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 2.2常用排检方法: 汉语拼音字母法、笔画笔形法、部首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图书分类法、四部分类法 3.计算机信息检索 3.1基本方法 (1)布尔逻辑检索:主要运算符有,逻辑“与”用and(或*)表示;逻辑“或”用or(或+)表示;逻辑“非”用not(或and not,but not,或—)表示。 布尔逻辑的运算的次序为:逻辑“非”→逻辑“与”→逻辑“或”,若有括号,则括号优先。 (2)短语检索:短语检索用(“”)括起表示,可检索出与引号内形式完全相同的短语。 (3)截词检索:截词检索是在检索标志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志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截词符多用“?”或“*”表示。 3.2搜索引擎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谷歌: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 3.3技巧 (1)选择合适的检索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