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解答提示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解答提示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解答提示

生物科学专业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解答提示

一、名词解释:

1、复等位基因,

2、剂量补偿效应,

3、普遍性转导,

4、无义抑制突变,

5、中断杂交,

6、动态突变,

7、性导,

8、母性影响,

9、适合度, 10、合子诱导

11、表型模拟, 12、孟德尔群体, 13、单倍体, 14、狭义遗传力, 15、互补测验16、异配性别, 17、广义遗传力, 18、动态突变, 19、染色体组, 20、异源联会

21、互补作用, 22、基因内互补, 23、QTL, 24、转化, 25、数量性状

26、部分合子, 27、不完全连锁, 28、轮回亲本, 29、溶源性细菌, 30、相斥组

31、阈性状, 32、加倍单倍体, 33、杂种优势, 34、显性上位, 35、近交系数

36、性指数, 37、遗传反映规范, 38、从性遗传, 39、共显性标记, 40、限性遗传

41、互补群, 42、奠基者效应, 43、Hfr, 44、转导颗粒, 45、F’因子,46、ClB品系, 47、加性遗传方差, 48、延迟遗传, 49、亲缘系数, 50、前定作用

1、如果一个基因具有两个以上在序列结构和功能上可以相互区别的等位基因,这种基因就叫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所具有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来自基因序列内不同部位的突变,以及同一部位不同方式的突变。

由于一个基因序列内的不同部位发生突变或同一部位发生不同方式的突变而造成的,在序列结构和功能上可以相互区别的一系列(两个以上)等位基因。

2、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要任中失活一条,从而使X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具有相同的有效基因剂量,这就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

3、在噬菌体的裂解周期中,外壳蛋白在组装时偶尔会将适当大小的宿主菌基因组DNA片段当成噬菌体基因组DNA包装进噬菌体颗粒,形成转导颗粒。供体菌株的基因通过转导颗粒传递到受体菌的细胞中,这种过程叫普遍性转导。

供体菌株的基因通过转导颗粒传递到受体菌的细胞中,这种过程叫普遍性转导。转导颗粒是处于裂解周期中的噬菌体在组装时,将适当大小的宿主菌基因组DNA片段当成噬菌体基因组DNA包装进蛋白质外壳内而形成的,具有转染能力但不具有繁殖能力的假噬菌体。

4、如果一个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它一些突变基因的表型恢复原状,则该突变基因叫抑制基因。突变成抑制基因的突变过程叫抑制突变或抑制基因突变。宿主细胞tRNA基因上对应于反密码子的部位发生的,能够使噬菌体的无义突变表现不出致死效应突变类型无义抑制突变。

5、从受体菌株F-与供体菌株Hfr混合时起,在整个结合过程的不同时间点上利用搅拌等机械作用终止结合过程,并通过鉴定受体菌株F-得到的供体菌株基因而确定基因排列顺序和间距的遗传作图试验叫中断杂交试验。

6、一些基因的序列内含有简单序列重复(SSR),低拷贝数的重复通常不影响基因功能,可是有些SSR很容易发生拷贝数的改变,即具有遗传不稳定性。由基因序列内SSR拷贝数扩增引起的基因功能改变或丧失叫动态突变。

7、高频重组子(Hfr)在F质粒DNA环出时,偶尔会带出一段细菌基因组DNA。带有细菌基因的F质粒叫F'因子。供体菌株的基因通过F'因子传递到受体菌株的细胞中,这种过程叫性导。

8、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母体核基因的编码产物所决

定,从而导致子代表型与母本表型相同的现象。包括短暂的母性影响和持久的母性影响两大类。

9、适合度就是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相对能力。如果种群中具有最高繁殖率的基因型的所有个体平均繁殖率为P0,种群中第n个基因型的所有个体的平均繁殖率为P n,则这种基因型适合度W n=P n/P0 。所以,最大适合度等于1。

10、带有原噬菌体的高频重组体溶源性细菌在与受体(F?)菌结合的过程中,一旦原噬菌体DNA进入了受体细菌的细胞,则部分合子的基因剂量不平衡就会诱导原噬菌体环出,并进入裂解周期。这种现象叫合子诱导。

11、已知某种表型特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这种表型特征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环境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性状表现类似于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表型,这种现象叫表型模写。

12、能自由进行基因交流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组成的随机交配大群体,不是许多个体的简单集合。随机交配是指群体中任何雄性个体的雄配子都有均等的机会与任何雌性个体的雌配子结合。

13、是指只具有正常个体性细胞染色体数(n)的个体,如花粉植株等。加倍单倍体(DH)并不是单倍体,而是由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而来的正常2n个体。

14、分离群体中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百分比,加性遗传方差是由造成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差异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平方之和:V A= a i2 。加性遗传方差并不随分离群体后代基因型的纯合而消失,是反映一个性状的纯合基因型遗传潜力(即遗传值)的指标。

15、不同基因型的DNA分子导入同一细胞或个体,直接分析杂合子细胞或个体的表现。根据两个突变的DNA分子同处一个细胞或个体呈反式双杂合体时能否使性状恢复成野生型,从而得出两个突变是否存在互补效应的试验叫互补测验。

16、是指具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包括XY型性别决定机制中的雄性(XY)和WZ型性别决定机制中的雌性(ZW)。异配性别个体性染色体上的的基因通常只有单份。

17、分离群体中遗传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百分比,反映一个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的容易程度。分离群体中的遗传方差包含加性遗传方差和显性遗传方差两个分量。

18、包含一个物种全部基因座所需的一套染色体, 是包含一个物种全部基因座所需的最少染色体数,用X表示。异源多倍体物种的染色体组x由相应的原始祖先物种染色体组构成,所以是复合染色体组。比如小麦:X=X A+X B+X D=7+7+7=21。

19、由基因序列内简单序列重复(SSR)拷贝数扩增引起的动态突变,常常从生命中期开始拷贝数扩增,并持续终生,然后传递给子代。由于SSR拷贝数逐代积累,导致后代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早的现象叫遗传早现现象。

20、在单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时,那些在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程度同源性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可能出现局部区域的松散联会,这种现象叫异源联会。异源联会常出现在异源多倍体物种单倍体的减数分裂母细胞中,或近缘物种远源杂交F1子代的减数分裂母细胞中。

21、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一个单位性状时,如两对基因都有显性等位基因,则性状表现为一种(显性)表型;当任中一对基因有显性等位基因时,与双隐性纯合体一样表现为另一种表型(隐性)。互补效应是非等位基因在编码产物层面上的功能互补作用。

22、在某一位点发生突变的突变体与同一基因上另一位点的突变体杂交,其反式双杂合体通常也是突变表型。但是来自两个突变等位基因的有功能缺陷的多肽链有时可以组合出具有活性的蛋白质,从而使野生型表型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这种现象叫基因内互补。一个基因只有其蛋白质在N-端和C-端各有一个功能结构域,且需经过翻译后裁切加工过程,才有可能出现基因内互补现象。

基因内互补是指两个突变分别发生在一个基因编码的多肽链不同部位,在这样的两个突变体的杂交子代中,突变部位不同的两条多肽链有可能通过翻译后裁切加工过程而组合出具有功能的蛋白质,使杂合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显性性状。

23、数量性状虽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但是因为基因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或少数基因的相对主效性等原因,常常可以检测到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的个别区段对性状的表现起着显著的控制作用,这样的位点就叫数量性状基因座即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24、转化原本是指细菌摄取细胞周围来自供体的外源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过程整合到自己染色体上的过程叫转化。但是现在把通过各种手段将外源DNA片段导入生物体的细胞内,从而得到重组子的过程都叫转化。

25、指受多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内的性状表现呈连续变异,无法按照由基因型变化所导致的表型差异进行归类计数的性状就是数量性状。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性状考察所得结果属于连续变异资料(连续变量),只能用有别于质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26、细菌的基因组是单拷贝的,在转化、结合、转导或性导过程中接受了同种细菌不同菌株的一段基因组DNA后,细胞内这段DNA所具有的基因座就有了两份。这样的细胞就是部分合子。

27、如果两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完全连系在一起遗传,而只是具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会因为一对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和交换而产生少数重组型配子,这样的遗传方式就叫不完全连锁,最大特点是两对基因的杂合子要形成数目不等的4种配子,而且比例关系为:(亲本型1 =亲本型2)>(重组型1 =重组型2)。

28、在需要将一个亲本的某一基因转育到另一亲本,或需要将一个亲本的核基因组与另一亲本的细胞质组合在一起时,通常是将两个亲本的杂交子代用于与某一亲本回交,回交子代再与同一亲本回交,直至连续回交多代,用于连续回交的那个亲本就叫轮回亲本。

29、温和型噬菌体侵染了细菌后,噬菌体的基因组DNA可以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这样的细菌就是溶源性细菌,因为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或诱导,原噬菌体将会进入裂解周期而裂解细菌细胞,同时释放出大量噬菌体去侵染和裂解其它细菌细胞。

30、在同时研究甲、乙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之一具有甲的显性性状和乙的隐性性状,另一亲本具有甲的隐性性状和乙的显性性状,这样的杂交组配方式(或亲本组配方式)叫相斥组。

31、有些多基因控制的性状虽在遗传机制上应表现为连续分布特性,但是实际上呈现为非连续变异,即具有表现为非连续变异的潜能,这类性状称阈性状。阈性状的表现受阈值限制,比如某疾病的易感基因数多到一定程度(阈值)之前都表现正常,只有当易感基因数多到一定程度(超过阈值)以后才表现患病。

32、加倍单倍体(DH)就是对单倍体进行人工诱导加倍后得到的正常2n个体。用该专有名词来描述这类正常二倍体是因为:DH植株具有完全纯合的基因型;而且每个DH基因型都与产生相应单倍体的花粉基因型严格对应。所以,来自杂种F1花粉植株的DH群体具有F1花粉的基因型数目与比例构成,这对于连锁作图至关重要。

33、是指具有较大遗传差异的两个亲本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或品质等方面表现出比双亲优越的现象。杂种优势的表现有营养型、生殖型和适应型三种类型,但通常是以某个类型为主,兼有其它方面优势。根据评价指标的不同,杂种优势又有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之分。

34、显性效应是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类型中上位性效应的一种。上位性效应是指共同决定一个相对性状的两对独立遗传基因中,一对基因在决定特定表型的同时,对另一对基因的功能或表型效应具有掩盖、抑制或消除作用。显性效应是指一个显性等位基因的作用要掩盖另一对基因显性等位基因的作用。

35、近交系数(F xy)是指 X 和 Y 两个体都得到来自共同祖先同一等位基因的拷贝,并将其传递给同一后代个体 S 的概率。F xy = 共传递的等位基因数× (?)m ,其中: m = 一个等位基因的传递次数。近交系数也可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F xy = 基因传递路径数× (?)n ,其中 n 为家系图中从 S 出发经过共同祖先后再回到 S 的路径所经过的个体数。

36、性指数= X染色体条数/常染色体组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有些生物如果蝇等的性别是由性指数决定的:性指数为0.5时决定雄性,性指数为1.0时决定雌性。

37、遗传反映规范是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相应性状特征得以表现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环境条件最大变化幅度,是衡量特定基因型个体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指标。通过在环境因素的一定变化范围(x1, x2,…, x i,…,x n)内观察不同基因型个体某个性状的表型变化(y1, y2, …,y i , …,y n),就可计算出各种基因型的表型每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所对应的环境变化幅度。

38、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A、a各自分别一种表型,如果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因性别不同而异,即杂合子Aa在一种性别中表现为A决定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性别中表现为a决定的表型,这种现象叫从性遗传。

39、如果来自基因组某个位点的DNA电泳条带等分子标记检测信号在两个纯合亲本间存在差异,则两个亲本各自的检测信号表征就是这个多态性位点的不同表型。分子标记中的显性标记是指从杂合子的DNA 样本中只能检测出两个纯合亲本之一的多态性表型。

40、限性遗传是指性别特异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只出现在某一种性别的个体上的现象。其中,性别特异性基因既包括位于Y或W染色体上的性别特异性拥有的基因,也包括位于其他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性别特有性状的性别特异性表达基因。

41、在一个性状所有可能的隐性突变体中,通过两两间杂交表现为杂合子不能出现互补效应的那些突变体就构成一个互补群,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同一基因的突变所致。属于同一互补群的突变位点在DNA序列水平上的最大覆盖范围就是一个顺反子。

42、从群体迁出或抽取少量个体构成的新群体,其基因频率很可能与原群体不同,但是初始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对由此发展起来的大群体的基因频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现象就叫奠基者效应。

43、F因子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DNA上以后,照样具有向受体细胞(F-)高频率快速转送的能力,并且造成受体菌株高频率获得供体菌株部分甚至全部基因组DNA的结果,所以这样的供体菌株叫高频重组(Hfr)品系。

44、噬菌体在组装成完整噬菌体颗粒并裂解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偶尔会将大小适当的宿主细胞基因组片断当成自己的基因组而包装起来,这种把细菌基因组DNA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而产生的假噬菌体就叫转导颗粒。

45、Hfr中的F 因子在环出时偶尔会因为不够准确而携带出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部分节段, 这种带有细菌基因组DNA节段的F因子就叫F'因子。F'因子能携带的DNA节段可从一个基因大小到半个细菌染色体。F'因子转移基因的频率如同F 因子,但是自然整合率比F因子高。

46、携带有ClB染色体的雌果蝇杂合子就是ClB品系,ClB染色体就是具有棒眼显性基因(B)和一个大的倒位(C),并且在倒位区段内具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l)的X染色体。

47、加性遗传方差(V A)就是造成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差异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平方之和:V A=∑a i2 。加性遗传方差并不随分离群体后代基因型的纯合而消失,是反映一个性状的纯合基因型遗传潜力(即遗传值)的指标。

48、延迟遗传就是持久的母性影响。在持久的母性影响中,一个由母本核基因决定的子代性状要伴随子代个体一生,所以F2代个体的表型是F1的核基因产物通过雌配子传递下来后发挥作用的结果,而F2代个体的基因型作用要到F3才得以表现,使F3出现3:1分离。由于自己的基因型效应要推迟一代才得以表现,所以又叫做延迟遗传。

49、亲缘系数也叫血缘系数(R xy),是指两个个体得到或具有同一共同祖先遗传物质的概率。是评价个体间血缘关系远近的尺度。X和Y两个体的亲缘系数R xy = ∑(?)L i,L i表示第i 个共同祖先将遗传物质传递到X和Y所需要的传递次数。

50、前定作用是母性影响的另一种称谓,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使子代表型与母体相同的遗传现象。母性影响的本质原因是母本核基因的产物(mRNA或蛋白质)经雌配子传递给受精卵,进而决定了早期胚胎阶段就确定下来了的子代性状。

二、选择题

1.当母亲的表型是ORh-MN,子女的表型是ORh+MN时,则其父亲的表型为( )

(1) ABRh+M (2) ARh+MN (3) BRh—MN (4) ORh—N

提示:先根据ABO血型,把1排除了;在根据Rh血型,把3和4排除了,结果只能是2了。

2.一个群体初始杂合子频率为0.92,自交2代后,群体中纯合子的频率为( )

(1) 46%(2) 23%(3) 77%(4) 54%

提示:根据一对基因计算,每自交一代杂合子的比例就减少一半,所以是(0.92×?)×?

3.在链孢霉中,如果一个基因显示?的M2分离频率,将出现AAaaAAaa型子囊的比例是()*不包括颠倒的aaAAaaAA型。

(1) 2/3 (2) 1/6 (3) 1/3 (4) 无法确定

提示:“一个基因显示2/3的M2频率”是说只有2/3的减数分裂细胞内A-a这对基因是MⅡ分离,另有1/3的减数分裂细胞,这对基因是M I分离;链孢霉中一对基因在M2分离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MⅡ型子囊,AAaaAAaa型子囊是MⅡ型子囊中的一种。所以,结果是?×?

4.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 )

(1) 接合(2) 性导(3) 转导(4) 转化

提示:接合需要供体与受体细胞直接接触;性导在结合过程中通过F’因子进行基因传递;转导是通过带有供体基因的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胞而传递基因。只有转化可以不经过媒介而直接进入受体。

5.下面是四个不同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哪一个群体不是平衡的? ( )

(1) 0.36 A1A1﹕0.48 A1A2﹕0.16 A2A2

(2) 0.25 A1A1﹕0.50 A1A2﹕0.25 A2A2

(3) 0.04 A1A1﹕0.32 A1A2﹕0.64 A2A2

(4) 0.09 A1A1﹕0.49 A1A2﹕0.42 A2A2

提示:先按p=P+?H、q=?H+Q算出实际的基因频率,在根据P=p2、H=2pq和Q=q2算出各基因型频率的理论值,最后比较基因型频率的理论值与题中的基因型频率实际值是否相等。

6.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 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 会降低隐性基因型的比例

C 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 会提高杂合型的比例

提示:“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就相当于对隐性纯合体进行全淘汰,即选择系数S=1。每一次淘汰造成的隐性等位基因频率减少量为:Δq n→n+1=-q n2/(1+q n);连续n代淘汰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为:q n=q0/(1+n q0);从q0开始将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降低到q n,需要n代的淘汰,这里:n=1/q n-1/q0 。那么,计算一下q从q0=p0=0.5开始降低到0.4、0.3,以及从q0=0.005开始降低到0.004、0.003时分别需要多少代,就可以知道规律了。

7.φ×174噬菌体基因组的大小不足以编码它的9种不同的蛋白质,但它实际编码了这些蛋白质,这是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密码子的简并

B 密码子重叠

C 基因重叠

D 密码子的摆动性

提示:密码子的简并使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密码子的摆动性使翻译过程中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识别和接触时,第三位不一定按互补配对原则严格对应。密码子重叠

8.在玉米中,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型合子高茎和常态叶植株为父本,跟纯型合子的矮茎和皱叶植株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和常态叶,F1与母本回交,得到19株高茎皱叶,83株高茎常态叶,81株矮茎皱叶,17株矮茎常态叶。

请问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交换值是

A 19%

B 18%

C 17%

D 36%

提示:子一代都是高茎和常态叶,说明F1高茎对矮茎是显性,常态叶对皱叶是显性;F1与母本的回交子代出现了4种表型,说明这里的“母本”是指“纯型合子的矮茎和皱叶植株”,因为F1与双显性纯合体亲本回交的子代必然全部表现为双显性表型;既然如此,题中的回交其实就相当于测交;测交子代的类型和比例是对F1配子类型和比例的直接反映;交换值通常用重组率来估计;重组率等于杂合子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

9.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性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男子再婚,问这对再婚如生一孩子,孩子患病的几率是

A 1/25

B 1/5

C 1/100

D 1/625

提示:“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说明他们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病,即人群中Q=1/2500;由于Q=q2,所以致病基因的频率q=1/50;人群中健康男子是携带者的几率H =2pq =2 · (49/50) · (1/50) =0.0392 ≈0.04;“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男子再婚”时生一孩子是患儿几率应该为:( 1/2 ) · ( 0.04 · 1/2 )。

10.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5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交换型的百分率占

A 5%

B 15%

C 25%

D 35%

提示:每次交换只能发生在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另外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保持原状;发生过一次交换的染色单体所进入的配子才是重组型配子;所以每个发生一次交换的减数分裂细胞将产生2个

亲本型配子、2个重组型配子。

11.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互换,若该生物形成的m个卵细胞里含互换染色体的卵细胞有n个,从理论上计算。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应占

A 2n/(m+n)×100%

B 2n / m×100%

C n / m×100%

D n /(m+n)×100%

提示:题意相当于m个配子中有n个重组配子,即重组率=n/m×100%,问发生了交换的减数分裂细胞占所有减数分裂细胞的比率,即交换发生频率。重组率=?×交换发生频率。

12.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授粉到基因型为aaBb的雌蕊柱头上,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胚乳基因型

A 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B AaaBb、Aaabb、aaBBb、abbb

C AaBBb、Aaabb、aaaBB、aaabb

D 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提示:胚乳是雌配子体中2个极核与来自花粉粒的1个管核结合而成的3n组织,所以B和C被排除;花粉有Ab和ab两种,极核基因型也有aB和ab两种,所以胚乳组织至少含2个a,即D被排除。

13.检验429人ABO血型,I A频率为0.24,I B频率为0.06,i频率为0.70,那么O型血人数应是

A 200人

B 210人

C 220人

D 230人

提示:基因型频率构成为P A+P B+P O+P Ai+P Bi+P AB=1;基因频率构成为p A+p B+p i=1;在平衡群体中P A=p A2,P B=p B2,P O=p i2,P Ai=2 ·p A ·p i ,P Bi=2 ·p B ·p i ,P AB=2 ·p B ·p B 。设取样人数为n,检验429人即n=429;n · P O =429×0.702 =210.21 ≈210人

14.假设基因A与B是完全连锁,a和b分别是与A、B等位的隐性基因。用AABB×aabb进行交配而形成杂种第一代F1(AaBb),再使F1之间进行交配而生成F2,F2表现型分离比例为

A 4︰1

B 3︰1

C 9︰3︰3︰1

D 2︰1

提示:完全连锁便不能产生重组配子,所以F1(AaBb)只能产生2种亲本型配子,且各占一半。

15.一个群体中一条常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座,有5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那么在这个群体的二倍体中将有几个不同的基因型

A 5

B 10

C 15

D 25

提示:设等为基因有n种,则在二倍体中可以组合出的基因型有n · (n-1) · ? +n 。

16.将甲植株的枝条接到乙植株上,设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在自花传粉情况下,接到乙植株上的甲枝条所结种子的胚细胞,其基因型是

A AA、Aa、aa

B Aa

C AA

D aa

提示:不管砧木是哪个物种或什么基因型的品种,种子、果实等的遗传特性和基因型通常都只决定于产生雌、雄配子的枝条。当然,砧木的根系等组织所产生的一些可向上运输的激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有机物也有可能进入果实或种子。

17.猫的黑毛基因B和黄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BB、bb和Bb分别表现黑色、黄色和虎斑色。有一雌猫生下4只小猫,分别为黑毛雄猫、黄毛雄猫、黑毛雌猫和虎斑雌猫。其亲本组合应是

A 黑毛雄猫×黄毛雌猫

B 黑毛雄猫×虎斑雌猫

C 黄毛雄猫×黑毛雌猫

D 黄毛雄猫×虎斑雌猫

提示:雄猫为XY,子代雄猫的X只能来自母本,所以亲代雌猫必定是虎斑;子代雌猫中有黑毛型,即X B X B,说明亲代雄猫必然是X B Y,即黑毛型。

18.玉米籽粒黄果皮对白果皮为显性,让白果皮作母本,纯合的黄果皮作父本杂交,F2代籽粒

A 全为白果皮

B 全为黄果皮

C 黄果皮与白果皮为1︰1

D 黄果皮与白果皮为3︰1

由于种子上的成熟胚就是将来发芽后幼苗植株的雏形,都属同一世代,不可能由F2代籽粒长出F3代幼苗;既然F2代籽粒是具有F2代成熟胚、发芽后要长出F2代植株的种子,当然也就是F1代植株结的种子;在种子内,除了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决定于雌雄配子外,其他部分的组织所含基因型与结种子的植株一样。(不能将“F2代种子”认为是F2代植株结的种子)

19.在人类中,多指是由显性基因(E)控制的。一个多指的丈夫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妻子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若他们再生育一胎,生一个多指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A 1/16

B 1/8

C 1/4

D 1/2

提示:“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并没有说是多指,可以认为多指丈夫是Ee,妻子表现正常说明不带E,是ee;人类白化病通常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说明丈夫和妻子都是白化基因携带者(Bb);题意相当于问EeBbXY ×eeBbXX的子代中EebbXX的出现几率。

20.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是伴性隐性遗传。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正常男性(其母患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A 12.5%

B 25%

C 50%

D 75%

提示:一个其父患血友病的患白化病女性基因型应该为bb X+X d,一个其母患白化病的正常男性基因型应该为Bb X+Y。问他们的子女中,bb X d Y的出现几率。

21.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一位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位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耳垂连生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几率是

A 1/4,1/8

B 1/8,1/8

C 3/8,1/8

D 3/8,1/2

提示:棕眼离生耳垂×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耳垂连生,说明男人为AaBb,女人为Aabb;第一个小孩是什么基因型并不影响将来的小孩基因型,因为每个受精卵的产生都可看成“分别从雌、雄配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出来相互结合”的独立事件;AaBb ×Aabb →?棕色离生、?蓝色离生、?棕色连生、?蓝色连生。

22.基因型为DdCc的动物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生殖时,假若卵巢中有8万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可以形成有双隐性基因的卵细胞有

A 8万个

B 4万个

C 2万个

D l万个

提示:每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但是对于两对等位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子DdCc来说,这个卵细胞是DC、Dc、dC或dc的机会均等。即每个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是dc的几率都为? 。

23.具有4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间杂交,在F2代中具有3个显性性状和1个隐性性状的个体的比率为

A 1/256

B 108/256

C 27/256

D 54/256

提示:性状甲乙丙丁

3显1隐+++-→(?)3 · ?

3显1隐-+++→? · (?)3

24.高秆抗锈病小麦(DDTT)与矮秆不抗锈小麦(ddtt)杂交,F1自交后,将F2中的全部矮秆抗锈病小麦的种子再种植并自交,按自由组合规律在F3的960株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株数是

A 480

B 450

C 320

D 160

提示:F2为9 D_T_﹕3 D_tt﹕3 dd T(矮-抗)﹕1 ddtt,其“矮-抗”表型中有1ddTT﹕2ddTt;F2中ddTt

的自交子代只有? 是ddTT;所以有:(? · 100% +? · ?) · 960 =? · 960 =480。

2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 3/16

B 4/16

C 7/16

D 9/16

提示:相当于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杂交F2的互补效应。

26.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面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

D D WwDd×WWDD

提示:白色球状果实的基因型构成为W_dd,C和D的杂交子代不可能有dd,故排除。

27.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杂合植株约为

A 160

B 240

C 320

D 480

提示:不同于亲本的杂合植株只有Yyss和yySs,各占2/16;F2中的白色甜玉米(yyss)80株占1/16的份额。

28.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显性,圆果对长果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 1︰0

B 1︰2︰1

C 1︰1

D 1︰1︰1︰1

提示:红长(R_ll)×黄圆(rrL_),具体有RRll×rrLL、Rrll×rrLL、RRll×rrLl、Rrll×rrLl四种组合。

29.下面是对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阐明其遗传实质的是

A 不同性状受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B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非等位基因间分离或重组互不干扰

D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提示:减数分裂后期I,每对同源染色体在彼此分离后向两极的移动都是随机取向的,即同时移向一极的那些非同源染色体是随机组合到一起的。

30.从细胞水平看,多数动物的雌雄性别决定于

A 卵细胞完成受精与否

B 受精卵内性别基因的平衡状态

C 受精卵内性染色体组合方式

D 受精卵所处的生活环境

提示:A和B只出现在某些昆虫中;D只出现在个别生物上如后螠。

31.有一染色体上有F、G、T 3个基因,经测定各基因间的交换重组率为:FG间为6%;GT之间为4%;FT之间为10%,其后又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现R基因,R与G、T的重组率为l%、3%,那末,这4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序是

A -F-G-T-R-

B -F-G-R-T-

C -F-T-G-R-

D -G-F-T-R-

提示:根据两两基因间的重组率判断顺序。

32.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BbDd)兔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短9只,黑长3只,褐短10只,褐长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的表现型应为

A 黑色短毛

B 黑色长毛

C 褐色短毛

D 褐色长毛

提示:子代中19短﹕7长≈3﹕1,甲应该是Dd;12黑﹕14褐≈1﹕1,说明甲为bb。

33.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哪一组

A 精子、卵、不确定

B 精子、不确定、卵

C 卵、精子、不确定

D 卵、不确定、精子

提示:由于母亲2条X染色体都带色盲基因,儿子是XXY且视觉正常,说明该儿子的2条X中应有1条带显性的非色盲等为基因,这条X以及Y都只能来自父亲,排除C和D;在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的条件下儿子是XXY且视觉正常,则父该儿子除了Y来自父亲和1条X来自母亲外,多余的那条X 来自两个亲本的可能性都存在。

34.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多少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A 2种

B 3种

C 4种

D 6种

此题不用提示,n · (n-1) · ?

35.在不完全连锁遗传中,若两个基因之间的重组值为8%,则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换的性母细胞的为

A 4%

B 8%

C 16%

D 32%

提示:前面第11题有相应提示。

36.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是显性;非聋哑(D)对聋哑(d)是显性。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为正常指,父母都非聋哑。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的

A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B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C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D 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提示:父短指症B_×母正常指bb→正常指bb,父亲是Bb,A和B被排除;父非聋哑D_×母非聋哑D_→聋哑dd,即父母都是Dd,即D被排除。

37.水毛茛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生长在水面上的叶呈扁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说明了

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示: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突变、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发生频率,但不可能决定发生还是不发生。

38.基因型为BbRr和基因型为BBRr的小麦杂交(这些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为

A 1种和2种

B 3种和2种

C 6种和2种

D 9种和6种

提示:Bb×BB→2种基因型、1种表型,Rr×Rr→3种基因型、2种表型;可自由组合出2×3=6种基因型,1×2=2种表型。

39.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基因型有AB、Ab、aB和ab,雌蜂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亲本的基因型是

A aaBb×Ab

B 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提示:雄蜂是雌配子孤雌生殖而来,其基因型类型和比例反映了母本的配子类型和比例;雄蜂是比较特殊的单倍体,特殊在形成配子时的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都全部往一极移动,不存在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重组,所以只形成与体细胞内基因型一样的一种配子。

40.白色长毛和黑色长毛家兔交配,后代中白(A)长(B)︰黑(a)短(b)︰白短:黑长的比例为3︰1︰1︰3,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AABB和aaB

B B 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 AaBb和aaBb

提示:白A_×黑aa→1白︰1黑,即白色亲本为Aa;长B_×长B_→3长︰1短,即双亲都是Bb。

41.果蝇中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第3、第4号同源染色体上,另有3对(EFG / efg)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5对基因完全杂合的雄果蝇,它产生精子的种类有

A 4

B 8

C 16

D 32

提示:包含果蝇在内的双翅目昆虫,其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交换重组,雄果蝇2号染色体上的三对杂合基因的遗传方式就像一对杂合基因一样;所以该题相当于3对杂合基因的自由组合。42.玉米的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也就是10对同源染色体(l0个来自父本,10个来自母本)。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体中,有多少配子体其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完全来自母本

A 1/16

B 1/256

C 1/512

D 1/10

提示:设减数分裂后期I细胞的两极分别是甲和乙,来自父本的1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甲极(也就是来自母本的1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乙极)的几率为(?)10;来自母本的1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甲极(也就是来自父本的1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乙极)的几率也是(?)10;(?)9 =(?)4 · (?)4· ? =1 / (16·16·2)。

4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B 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

C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D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发的突变多是定向的

提示:人热了或冷了可不是基因突变后才出汗或发抖;基因突变率与个体数量和繁殖周期没有必然联系,数量多和繁殖周期短只是方便于获得大群体;人工诱变与自发突变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机理。

44.设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A基因与B基因有连锁现象,但形成配子时有20%细胞发生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个配子,则基因型为Ab的配子有

A 125

B 250

C 50

D 200

提示:重组率=?×交换发生频率;每个发生有效交换的减数分裂细胞都将产生2个重组配子。

45.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A 2倍体×4倍体→3倍体

B 2倍体×2倍体→2倍体

C 3倍体×3倍体→3倍体

D 2倍体×6倍体→4倍体

提示:通常只有染色体均等分离才能产生可育配子;3倍体产生可育配子的几率为(?)x-1,而且可育配子有n配子和2n配子。

45.一种细菌品系由于吸收了从另一种细菌品系分离得来的DNA而发生了遗传性状改变,这种现象称作

A 转录

B 转导

C 转化

D 转移

提示:转录是一种从DNA到RNA的基因表达过程;转导需要以噬菌体颗粒为媒介;转移不是专有名词。

46.某一种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这种植物的表现型最少和最多可能性分别是

A 2种和4种

B 4种和16种

C 4种和8种

D 2种和8种

提示:花粉植株经诱导加倍即成加倍单倍体(DH)植株,不存在杂合体;一个DH植株的基因型与产生该植株的花粉基因型严格对应;该题实际就是问三对基因的杂合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最多可能有几种、最少可能有几种;完全连锁时最少,自由组合时最多。

47.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子房,所获得的无籽番茄是

A 二倍体

B 四倍体

C 单倍体

D 三倍体

提示:果实中除了胚、胚乳或子叶以外,其他部分都是由子房的正常体细胞发育而来;通常幼胚的分化和出现依赖于受精过程的诱发,种子结构的形成需要幼胚分化和发育的支撑,但果实的生长和膨大主要决定于组织中的激素构成和含量水平;幼胚和种子的发育当然会影响子房或幼果中的激素水平,所以无籽瓜果如葡萄、西瓜等通常不会很大。

48.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 体细胞中含有单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C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D 未经减数分裂发育而成的个体

提示:单倍体(n)特指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与本物种正常个体(2n)相对应,概念上并不给染色体组产生必然联系;以染色体组(X)定义的倍性通常称为一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等。

49.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等一系列等位基因,遗传学上称这种基因突变为

A 基因突变的可逆性

B 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C 基因突变的多向性

D 基因突变的重演性

提示:可逆性是指突变基因再次突变成为野生型等位基因;平行性是指同科或同属的不同物种上发生的相同突变;重演性是指一种突变可以在同一物种的个体上先后发生多次。

50.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 二倍体

B 三倍体

C 四倍体

D 六倍体

提示: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主要行2/2均等分离,从而产生二倍体的配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错误的在括号内“×”)

1、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

提示: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互补群所覆盖的DNA序列最大范围,来自这个范围内的突变体之间都不能互补出野生型表型,也就是说来自这个范围内的突变体都属于同一基因的突变。

2、外显率就是一个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表型得到表现的程度。()

提示:要与表现度的概念区分开。

3、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不分离。()

提示:一个植物细胞有多个叶绿体,细胞分裂时就近进入子细胞,不存在均等分离机制。

4、易位杂合体通常是部分不育的。()

提示:产生不育配子的相邻式分离方式占?的出现概率;倒位环内交换的重组配子才不育,所以不育配子的比率决定于倒位区段的长短。

5、F2群体的加性遗传方差会随着一代一代的自交而逐步减小。()

提示:加性遗传方差是造成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差异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平方之和:V A= a i2。增效等位基因H的加性效应是+a,减效等位基因h的加性效应是-a,有一份等位基因就产生一份相应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只产生于成对的杂合基因。

6、三系杂交水稻的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在核基因方面没有遗传差异。()

提示:雄性不育系的繁殖需要雄性不育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用不育系与其他纯合品种杂交产生的商用F1子代是不能出现性状分离的。

7、两对基因如果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杂交试验的结果就不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两个连锁基因相距足够远时,所有减数分裂细胞内都可能出现两基因座之间的染色单体互换。

8、在F-得到F因子变成F+的同时,F+ 失去F因子变成F-。()

提示:F质粒边进行滚环式半保留复制,边把新复制的链传递给F-细胞。

9、国家通过立法禁止近亲通婚,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产生。()

提示:“避免产生……”常常等价于“不让……产生或出现”。

10、一个人类大群体,男性中色盲所占比例就是大群体内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

提示:人类大群体内男性中的色盲所占比例其实就是女性群体中的隐性配子所占比例。

11、通过连锁分析得到的群数目不会少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提示:如果一些染色体很小,上面的基因没有纳入连锁分析范围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

12、通过考察一对杂合基因的MⅠ和MⅡ两种子囊类型所占比例,可以判断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移向两极时是否是随机取向的。()

提示:MⅠ型子囊即亲本型子囊,MⅡ型是交换型子囊;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移向两极时是否随机取向与是否发生过交换没有关系。

13、杂交试验的结果如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两对基因就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提示:参见前面第7题的提示。

14、线粒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不分离。()

提示:一个细胞有多个线粒体,细胞分裂时就近进入子细胞,不存在均等分离机制。

15、就像正交与反交仅仅是为了把亲本的两种组合方式区分开来而给以不同的叫法一样,正突变和反突

变也仅仅是为了把正、反两种突变方向区分开而给以的不同称谓而已。()

提示:正突变特指由显性等位基因到隐性等位基因的突变,反突变特指与之相反的突变。

16、Hfr就是高频重组子,是指与标记基因的共转导率仅次于亲本型的重组子。()

提示:由于F质粒整合到了细菌基因组上,F质粒高频率的转移特性使供体的基因很容易转移到受体;

转导是以噬菌体颗粒为媒介的供体基因转移。

17、子代个体的任何一对等位基因都是一个来自父本另一个来自母本,所以父母对子女的遗传贡献是相

等的。()

提示:要全面考察父母对子女的遗传贡献,不能漏掉细胞质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母性影响。

18、如果在一种性别中,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Aa表现为A所决定的性状,然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同

样的杂合体Aa却表现为a所决定的性状。这种遗传现象叫限性遗传。()

提示:要将限性遗传与从性遗传两种现象区别开。

19、同源三倍体和三体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的不均等分离。()

提示:只要两个子细胞得到的同源染色体条数不等就是不均等分离,所以存在奇数条同源染色体时不可能实现均等分离。

20、母亲是B型血,孩子是O型血,则父亲绝不可能是A型血。()

提示:父母都有可能是携带隐性等位基因的杂合子。

31、在异源四倍体的单倍体性母细胞中经常会看到异源联会现象。()

提示:异源四倍体是含有两个祖先种染色体组的2n个体;异源四倍体通常由两个祖先种的远缘杂交子代加倍而来,能够通过远缘杂交将两个祖先种的染色体组合并到一起,说明两个祖先种的染色体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在单倍体状态下出现异源联会现象也就不足为怪。

32、F2群体的显性遗传方差会随着一代一代的自交而逐步减小。()

提示:参见前面第5题的提示。

3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内都没有重复序列。()

提示:叶绿体的环状DNA分子上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相同序列。

34、子代个体的遗传缺陷来自母本的几率大于来自父本的几率。()

提示:雌配子继承了性母细胞的胞质成分,对自身基因组的缺陷具有相对较高耐受力;雄配子是竞争性参与受精,有缺陷的雄配子更容易遭到淘汰。

35、在某植物的抗病性遗传分析中,F2群体的抗、感比例不太符合3﹕1,当有理由怀疑抗性鉴定不够

准确时,可以仅对F2中表现为“抗”的个体进行再次鉴定。()

提示:发病的个体肯定是感病的,不发病的个体有可能是因为在接种病原菌时没有接种上。

36、两对基因的杂交试验结果如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就说明他们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提示:参见前面第7题的提示。

37、将F+菌株与F-菌株混合后,经过结合过程的菌液中F-细胞变少了甚至可能没有了。()

提示:参见前面第7题的提示。

38、母性影响其实是细胞核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现象。()

提示:母性影响本质上是雌配子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mRNA在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

39、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总是任中有一条失活,所以就X染色体上的基因功能来看,女性并不比男性更

具优势。()提示:既然是两条X任中失活一条,杂合子约?的细胞是正常等位基因发挥作用,对组织中的其余细胞可起到滋养或自称作用。

40、作果蝇杂色体遗传图谱时要用杂合子雌蝇和隐性纯合雄蝇杂交。()

提示:包含果蝇在内的双翅目昆虫,其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交换重组。

41、F’因于是从Hfr细胞中不准确地切除F因子时产生的。( )

提示:F’因于就是游离于细菌基因组之外,但带有部分细菌基因组DNA的F质粒。

42、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生物学中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叉后交换。( )

提示:染色体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的偶线期,交叉现象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成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牵连状态。

43、椎实螺的螺壳旋向是由母体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所决定的。( )

提示:椎实螺的螺壳旋向特征的遗传常常作为说明持久的母性影响的生动例子。

44、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 )

提示:在减数分裂后期I,来自父本的18条染色体往同一极移动的几率是(?)17。

45、如果+b

a+和++

ab

都表现为野生型,说明a和b属于不同的基因。( )

提示:顺式双杂合体++

ab 肯定是野生型表现;就顺式双杂合体+b

a+

的突变a和突变b来说,如不能互补→a

和b来自不同基因的突变,如能互补→a和b来自同一基因的突变。

46、用玉米雄性不育植株和可恢复育性的植株杂交,后代全为可育。( )

提示:可恢复育性的植株作为父本只能通过雄配子提供核基因,后代全为可育的前提是所有雄配子都含可育基因。

47、方差小的性状比方差大的性状遗传力高。( )

提示:遗传力是遗传方差与表型总方差之比,是比值而不是方差绝对值;方差的绝对值受性状测量尺度及单位的影响,是带单位的数值;带不同单位的数值是没有可比性的。

48、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杂种AaBbCc自交,其后代表现型与该杂种不同的个体数占37/64。( )

提示:AaBbCc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27﹕9﹕9﹕9﹕3﹕3﹕3﹕1,其中的27是三显性个体。49、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

提示:在没有选择、迁移、突变干扰的条件下,随机交配大群体是平衡的,即使不平衡,经过一次随机交配就可达到平衡。

50、自交对显性基因的纯合作用大于对隐性基因的作用,所以群体中显性基因决定的性状所占比例大。

( ) 提示:杂合体通过自交产生的纯合体中显性纯合体与隐性纯合体各占一半。

四、填空题:

1.F因子和温和噬菌体都可以称为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提示:凡是对生物体或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必要的额外基因组DNA分子都可通称为附加体。2.所谓测交,就是把杂种或杂种后代与___________个体交配,以测定杂种或杂种后代的___________。

提示:被测种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叫测交,被测种往往是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目的是检测被测种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3.常见的性别决定类型中,果蝇是_____型,鸡是_____型,蝗虫是____型,蜜蜂是_____型。

提示:常见的性别决定类型有XY型、ZW型、XO型、ZO型和染色体倍性决定型。染色体倍性决定型又叫“单倍二倍(haplodiploidy)”型或单双套类型。

4.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片冠,让F2中的玫瑰冠与单片冠鸡交配,则后代中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提示:单片冠为aabb;F2中的玫瑰冠属于aaB_型,其中包含1份aaBB和2份aaBb。

5.在细胞质遗传中,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是由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酵母菌的小菌落是受___________所决定的;紫茉莉的花斑遗传是受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草履虫的放毒型是受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

提示:长期以来玉米杂交种利用雄性不育是细胞质雄不育,近些年来也出现了核质互作不育型材料;

酵母菌的小菌落是线粒体基因突变之故;紫茉莉的花斑遗传是典型的核质互作;草履虫的放毒型首先要有显性核基因K,然后还必须有卡巴粒。

6.在果蝇中,×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A)之比,称为________。判断下述果蝇个体的性别: (a) AAX_________ (b) AAXXY_________(c) AAAXX__________ (d) AAXXX____________。

提示:?的性指数(0.6667)介于0.5与1之间,但与0.5和1的中点(0.75)相比更偏向0.5一侧,可定为偏雄;小于0.5为超雄;大于1.0为超雌。

7.由于倒位环内的交换产生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配子的死亡。

提示:臂间倒位的倒位环内发生交换将产生重复加缺失的双缺陷染色单体;臂内倒位的倒位环内发生交换将产生带缺失变异的染色单体和一大段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断。

8. 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尤其在期,可见染色体交叉缠结,这是同源染色体对应片段发生过的结果。

提示:染色体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的偶线期,交叉现象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成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牵连状态。染色体联会结束后随着不断的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间的距离会变大,从而导致交叉点逐渐端化(即交叉端化现象),所以一个交叉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不会始终在当初发生交换的地方。只有中学的教学才会把问题过分简单化和僵硬化。

9.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上,其性状遗传特征表现为;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上,它的遗传特征是。

提示:伴性遗传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传递和遗传分离等模式与性别有关联;一些基因由于受到内环境(体内激素构成和水平)的影响,使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因杂合子的性别不同而异。

10. 人的双层眼睑(双眼皮,T)对单层眼睑(单眼皮,t)为显性。现有4对夫妇都是双眼皮,每对夫妇的双方都是双亲中有一人是单眼皮。由此可以估计,将来的4个独生子女有_______的可能是3 个双眼皮1个单眼皮,有_______的可能是全为双眼皮。(答案可用分数表示)

提示:参见“二、选择题”中第23题的提示。

12. 玉米中的Ac/Ds转座子是自主型的,转座模式是。不经过任何DNA切断和连接反应就能实现重组的一种重组方式叫。

提示:玉米籽粒因转座子插入而导致的浅色斑块又可因转座子的转移而变小甚至消失;非复制型转座就是一个位点上的转座子发生转座后这个位点上就没有转座子了,保守性转座就是一个位点上的转座子发生转座后这个位点完全恢复原状,两个特点同时具有的转座叫非复制型保守性转座;病毒利用其逆转录酶的模板转换功能,可以在一个病毒RNA分子上转录一段后转换到靠近的另一个病毒RNA分子上继续完成转录,从而合成一个重组型的完整DNA单链分子,这种方式叫拷贝选择。14. 在一个8400株的玉米群体中发现了21株白化苗(rr),该群体中等位基因R与r的基因频率依次分别是和,携带有白化基因的杂合植株应该有株。

提示:玉米群体是随机交配群体;白化苗(rr)是r配子相互结合的产物;白化苗(rr)的频率Q是群体中r基因频率q的平方;H=2pq。

15. a是突变基因,其突变株与野生型链孢霉杂交的子囊类型与数目为:①48个++aa, ②44个aa++,

③2个a++a, ④3个+a+a, ⑤2个+aa+, ⑥1个a+a+。由此可算出a与着丝粒之间的遗传图距为

______,前2种子囊型之间的差异是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___时期决定的,后4种子囊型之间的差异是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决定的。

提示:a与着丝粒之间的遗传图距=(? · M II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M II型子囊就是在半个子囊范围内含有两个等位基因的子囊;M II型子囊间的顺序差异是减数分裂后期II两个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的取向不同造成的。

16. 一个男人的X染色体来自其祖父一代(①外祖母、②外祖父、③祖母和④祖父四个人)中的________,而Y染色体是来自其祖父一代中________。

提示: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而母亲的这条X染色体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Y染色体只从上一代男性传给下一代男性,即连续传递。

17. 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将形成__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___体和______________体三种后代,其中比例最大的那种后代将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配子。

提示:相互易位杂合体只有在减数分裂后期I行交替式分离才产生可育配子,而且相互易位型和正常型配子各占一半。

18. 如果二倍体生物某性状的两个隐性突变体是发生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的突变,则可利用这两个突变体构建出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双突变杂合体。表现型只有___________这一种可能的双突变杂合体是______双突变杂合体。

提示:顺式双杂合体和来自两个基因的突变构成的反式杂合体都表现为野生型。只有来自同一基因的两个突变所构成的反式杂合体才仍然表现为突变型。

19. 放毒型草履虫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和______________。

提示:编码草履虫毒素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卡巴粒上;只有草履虫的细胞核基因组上有显性等位基因K的支撑,卡巴粒才不会丢失。

20. 嵌合剂引起的突变通常是__________突变。利用物理射线进行诱变处理时,基因突变率与辐射__________呈正相关。

提示:嵌合剂就是能够嵌入一条DNA链上相邻两个碱基之间的色素类扁平分子。

21. 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性状受复等位基因A0、A1、a0、a1、a2控制,它们各决定一种表型,2个A之间及3个a之间都是共显性关系,2个A分别对3个a都是完全显性关系。在一个天然群体内最多可以有________种基因型,在此性状上最多可以出现________种表型。

提示:如有n个等位基因,群体中可组合出n · (n-1) · ? +n 种基因型;共显性的等位基因能够组合出多少种基因型就有多少种表现型。

22. 真核生物的连锁遗传作图中,三点法与两点法相比有_____个方面的优点。

提示:工作效率、试验误差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能否对双交换发生情况及染色单体干涉进行分析。

23. 已经发现的遗传重组的方式共有5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自由组合、连锁互换(即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转座、拷贝选择

24. 某一人类大群体,大约每10000个男子中有4人为红绿色盲。由此估计在女子中,红绿色盲的比例应该为_______,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

提示:伴性遗传中,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就是女性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

25. 位点A-a、B-b、C-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型AaBbCc与aabbcc杂交。如果并发系数为0,则杂交后代中会出现种基因型;如果其中有两对基因为完全连锁,其后代会出现种基因型。

提示:并发系数就是并发率,也叫符合系数;符合系数等于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之比。27. 要研究大肠杆菌多个基因的连锁关系(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最快捷方便的方法进行__

_试验。U形管实验证明了细菌的____需要____。

提示:通过细菌的Hfr和F’供体与F-结合、转导和转化等试验以及中断杂交试验及其重组子分析都能研究大肠杆菌多个基因的连锁关系,但这些方法个有特点。

28. 有一丰产果园种了甲、已两个品种。当这两个品种分别被引种到外地单独建成大果园后却一直不结果,果园管理措施又无问题,则不挂果的遗传原因很可能是__。

提示:从遗传原因上分析只有一种可能;在一起时可以相互授粉,分隔开来后就只能自交。

29. 复等位基因就是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_________个等位基因。产生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原因是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基因突变有导致丧失功能的、增强功能的、改变功能的,一个基因的突变可以发生在基因序列的不同部位,也可以在同一部位以不同的方式发生突变。可通过提炼得到一个高度概括的说法。

30. 一种植物人们研究较少,有人利用花粉培养法获得了单倍体植株,检查其减数分裂母细胞发现有不少比较松散的配对,这种现象叫_____,由此可以推断这种植物属于_______体。花粉培养的单倍体植株经诱导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这样获得的二倍体(2n)植株又叫_____体。

提示:花粉植株加倍而来的个体叫加倍单倍体(DH)。

31. 外祖父法中,考察外祖父性状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母亲携带的两个隐性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提示:外祖父法的关键是判断双杂合子母亲产生的哪些配子是亲本型、哪些配子是重组型;这就需要知道双杂合子母亲是顺式还是反式。

32. 假如所有类型的雌配子可育性相同,用雌果蝇2A+XXX与正常雄果蝇杂交,F1群体的雌雄比例是___ ___,这是因为果蝇的性别是受____决定的。

提示:2A+XXX雌果蝇产生A+X和A+XX两类配子,各占一半。

33. 少数个体从一个天然种群中游离出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繁衍生息,产生一个新群体。由于这些个体的离开,使原来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了一定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_;那个新群体将来的基因频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些游离出来的少数个体所具有的基因频率,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

提示:看看有关迁移、飘变、奠基者效应、瓶颈效应等概念。

34. 假定基因ab是相互连锁,且发生交换的比率是20%。当AB/AB个体与ab/ab个体杂交,F1产生的配子类型与比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Ab/Ab个体与aB/aB个体杂交,F1产生的配子类型与比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发生交换的比率就是交换发生频率,与重组率相关但不相同。

五、分析题:

1.两个平均高度分别为48与72英寸的玉米杂交,F1一代表现一致,平均高60英寸,512株F2中有2株矮到48英寸,2株高72英寸。由高度由几对基因控制,每个有效基因对高度的贡献是多少?

提示:F2中最矮的占1/256,等于(?)4,正好是4对基因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群体中全隐性个体所占比例;F1高60英寸刚好介于双亲之间(与中亲值相等),说明只有加性效应(相当于不完全显性),那么每个等位基因的贡献值就应该是F2中最高个体的高度与中亲值之差除以基因对数。

2、在玉米中,做了Ab

aB ×Ab

aB

这样的杂交(两个性别中都有互换),其数目最少的子代类型为全部子代个体中

的0.25%,计算这两个基因的图距。

提示:该杂交相当于自交;由于双隐性个体只对应一种基因型aabb,而且源于重组配子型ab结合,所以是最少的子代类型,所以重组配子型ab所占比例就是这种类型的个体所占比例开平方。

3、假设某植物种只有两对染色体,甲是易位杂合体,乙也是易位杂合体,如下所示:

甲:ab·cd∥ef·cd 乙:ab·cd∥hg·cd

ef·gh∥ab·gh ef·ba∥ef·gh

图示甲×乙的F1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形式,并写出各种联会形式的比例:

提示:甲和乙都要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可育配子;他们的F1有四种染色体组成,需分别画联会图。

4、用T4噬菌体一个特殊基因区的不同突变株研究互补测验,获得

右表所列资料,试根据这个资料判断,本区应有几个顺反子。

提示:只要两个突变体不能互补,就属于同一互补群,因为只

有来自同一顺反子的突变之间才不能互补。

5、人的牙齿如缺少珐琅质就为棕色,棕色牙齿的男性与正常女子

结婚,其女儿均为棕色牙齿而其儿子都正常。这种家庭的儿子

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都正常。

(1)、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2)、一名女子是棕色牙齿,其父亲正常,她与一棕色牙齿的男子结婚,其后代是正常的概率为多少?

提示:男性的棕色牙特性只传递给女儿而不传递给儿子,说明该性状为显性伴性遗传;其父亲正常的一名棕色牙女子必然是X+X-;棕色牙男子必然是X+Y。

答:(1)、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而且必然要传递给女儿,不会传递给儿子。只有决定棕色牙齿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棕色牙齿这个性状受显性等位基因控制,才会出现题中所述“棕色牙齿的男性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均为棕色牙齿而其儿子都正常”的情况。所以棕色牙齿这个性状属于显性伴性遗传。

(2)、令:B决定棕色,b决定正常。按照伴性遗传推论,其父亲正常、自身为棕色牙齿的女子,基因型是X B X b。棕色牙齿的男性的基因型是X B Y,他们的后代是正常表型的概率为1/4,而且只有儿子才有可能正常。

6

提示:弯曲×弯曲的子代可以出现性状分离(如第6组),说明弯曲对正常是显性;正常雌性×弯曲雄性的子代中雄性全部正常而雌性全部是弯曲(如第1组),说明是伴性遗传。

答:根据杂交4正常×正常的子代没有弯曲,和杂交6弯曲×弯曲的子代有近1/3的正常,可以断定尾巴弯曲为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根据杂交1正常雌亲×弯曲雄亲的子代,雌性全部弯曲、雄性全部正常,以及杂交6弯曲的雌雄亲本产生的正常子代全部为雄性,可以得知该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基因。

令+ 决定弯曲、f决定正常,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推出六组杂交的亲本基因型如下:

……

7、Duroc Tersey猪中,己知有两对互作的基因R和S。

(a). 红色×红色有时得到的F1代中的表型比为9红色﹕6淡茶色﹕1白色,这三种表型的基因型是什

么? (b). 指出下列每一种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P F1F2

1) 红×红全部红色全部红色

2) 红×红3红:1淡茶无结果(未作进一步杂交试验)

3) 红×白全部红色9红:6淡茶:1白

4) 淡茶×淡茶全部红色9红:6淡茶:1白

5) 淡茶×淡茶1红:2淡茶:1白无结果(未作进一步杂交试验)

提示: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互作类型中,有一种的F2比例就是9﹕6﹕1。

化合物。已知细胞内还有5种化合物(A、B、C、D和E)与

G处于同一生物合成途径中。现测试了这几种化合物对每种突

变体(1~5)的生长支持情况,结果如右表所示:

+表示突变体能生长,-表示突变体不能生长

试问:

(a)A、B、C、E、D、E、G六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的哪一点发生阻断?

提示:加入突变点之前的物质不能恢复表型,只有加入突变点及其以后的物质才能恢复表型。

9、在番茄中,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对这3个基因是杂合的F1用三隐性个体进行测交,

1).

3). 画出连锁遗传图;4). 并发系数是多少?

提示:与课堂上讲的三点测验的结果分析完全一样。

10、分离到果蝇20个白眼(w)突变体,每一个果蝇都单独研究检查其回复突变率,并根据其结果分组:

有12个归入组Ⅰ,自发回复突变率在10-3~10-5之间;有6个归入组Ⅱ,没有发现自发的回复突变,但用烷化剂诱变处理后可得到10-6~10-7的回复突变率;最后2个归入组Ⅲ,无论如何处理都不能得到回复突变。

请分别为这3组突变体的突变方式提出合理解释,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提示: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恢复频率比通常的基因突变率高很多;基因突变率通常很低,回复突变率就更低了;烷化剂诱变处理通常造成碱基替换而使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可以发生频率极低的回复突变,单用烷化剂处理后可大大提高频率;由于碱基的缺失或插入而引起的突变通常是不能回复的。

11、四种不同的白化红色面包霉分别与野生型杂交,均产生一半野生型,一半白化型。然后1号菌株又与其他三种菌株杂交,结果如下:

1×2 →975白化型, 25野生型;1×3 →1000白化型;1×4 →750白化型, 250野生型。

则哪些突变体代表不同的基因,哪些基因是连锁的,为什么?

(提示:红色面包霉染色体数n=7,菌丝和分生孢子染色体倍性为n)

答案提示:由于菌丝和分生孢子染色体倍性为n,所以实验数据就相当于减数分裂子细胞的类型和数目,即高等生物的配子类型和数目;所以,1×2 →975白化型, 25野生型,相当于有25/1000的野生型重组配子,只能是两个连锁基因的突变,而且相距仅5.0个厘摩,因为还有同样多的双隐性重组型也表现为白化,与亲本型混在一起了;1×4 →750白化型, 250野生型,说明在杂合子的减数分裂产物中,野生型占250/1000,即1/4,那么必然还有同样多的双隐性重组型,也就说明减数分裂子细胞有4种基因型,每种占1/4,这种结果当然是两对基因只有组合的结果;1×3 →1000白化型,也即白化×白化的子代全部是白化,不能产生重组类型,说明1和3来自同一基因的突变。即使确实是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那也是完全连锁。但是按“两个完全连锁基因”作答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分别决定不同性状的两个完全连锁基因之所以能够知道是两个基因,是因为可以通过他们各自决定的不同性状加以识别。如果有两个决定同一性状的完全连锁基因存在,其遗传表现与一个基因完全一样,没有表型上的任何识别标志可以判断出有两个基因存在,所以通常也就作为一个基因看待。

12、应用下面的两点重组数据定位相关基因,给出各基因之间顺序及最小间距。

基因位点重组率基因位点重组率

a,b 50 b,d13

a,c 15 b,e 50

a,d 38 c,d 50

a,e 8 c,e 7

b,c 50 d,e 45

提示:先任意确定一个基因甲为起点,找到与之重组率最少的基因乙,再找出与乙的重组率最低的基因丙,并根据丙与甲的重组率确定其位置;重组率50除了显示“相距太远”外对解题没多大帮助。

13、分离到果蝇20个白眼(w)突变题,每一个果蝇都单独研究检查其回复突变率,并根据其结果分组:

有12个归入组Ⅰ,自发回复突变率在10-3~10-5之间;有6个归入组Ⅱ,没有发现自发的回复突变,但用烷化剂诱变处理后可得到10-6~10-7的回复突变率;最后2个归入组Ⅲ,无论如何处理都不能得到回复突变。请分别为这3组突变体的突变方式提出合理解释,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14、在花园里栽这某种植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取两株开白花的进行杂交,无论正反交,在F1代中总是约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1植株的自交后代(F2)全开白花;而开红花的F1植株的自交后代(F2)中则既有开红花,也有开白花的,在调查的3212个植株中,1809株开红花,1404株开白花,试写出最初两个开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并用你假设的基因型来说明上述试验结果。

提示:红花F1自交产生9红(即1809株)﹕7白(1404株),可以假定是两对基因的互补作用;在这种假定下,白花AAbb×白花aaBb→1红AaBb﹕1白Aabb,所以F1中白花Aabb的子代必然全白,F1中红花AaBb的子代必然为9红(A_B_)﹕7白(3 A_bb + 3 aaB_ + 1 aabb)。

15、一位喜欢钓鱼的学生,一次从湖中钓到一条无鳞的草鱼,她想通过实验了解出现这种特殊表型的原因,但不知道从何着手。于是同学们给她出了很多点子,如:①培养大量的野生型鱼;②确定野生型鱼有鳞表型能够真实遗传;③培养大量无鳞鱼并研究其表型特征;④用无鳞鱼和有鳞鱼杂交。你认为这些点子怎样?为什么?

提示:培养大量野生型鱼用不着,可以买到;不用证实野生型鱼有鳞表型能够真实遗传,自然界一直在证实着;培养大量无鳞鱼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条无鳞的草鱼,而草鱼是雌雄异体生物。

16、一位喜欢钓鱼的学生,一次从湖中钓到一条无鳞的草鱼,她想了解出现这种特殊表型的原因,于是做了一系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⑴. 当她将无鳞鱼和纯合体野生型鱼杂交,Fl代有两种表型,野生型(即密鳞)的鱼占50%,另50%

的鱼在两侧各有一列鳞片。决定鳞片这一性状的基因只有一个还是不只一个?有鳞片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⑵. 这位学生将Fl代具有野生型表型的鱼进行互交,后代中野生型与散鳞鱼的比例为3﹕1。那么决

定这种相对性状的基因有几个?

⑶. 又将单列鳞片的鱼进行互交,后代出现4种表型:单列鳞、野生型密鳞、无鳞和散鳞(鳞片不规

则覆盖于一部分表皮上),比例是6﹕3﹕2﹕1。请分析和说明这一杂交结果的遗传原因。

提示:根据鱼鳞性状可有四种表型的事实

的分离最多只能产生3种表型;根据单列

鳞×单列鳞→6单列鳞﹕3野生型密鳞﹕

2无鳞﹕1﹕散鳞鱼的结果,可以按两对

基因杂合体的自由组合列出下列可能的

基因型比列: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B决定鳞少,而且是

纯合致死,b决定鳞多;A决定鳞列生,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1.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variation):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代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2.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答: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 答:有丝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4n 2n DNA分子数:2n-4n 4n 4n 4n 2n 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 减数分裂: *母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细胞 染色体数目:2n 2n n(2n) n DNA分子数:2n-4n 4n 2n n 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2(0) 0 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类专业2004级本科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 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资料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或重排造成的。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docx

·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决定,用表示(高 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由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决定,用 1、豌豆的特点表示(矮茎用 d 表示)。 (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 2 )体细胞中因子( 2)有的性状。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因子为,纯种矮茎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3 )在形成时,成 P 表示,♂表对因子发生彼 示,♀表示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表示产生下一代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F1 表示 F2 表示(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Word 资料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测交: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 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五、分离定律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示。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个体类 六、相关概念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1、交配类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测交:让 F1与。(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纯合属于杂交)子(如 aa 的个体)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甲♂×乙♀为。(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性状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表现型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 A 1859 B 1865 C 1900 D 1910 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A、6条 B、12条 C、 24条 D、 48条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C): A J·Lamarck B T·H·Morgan C G·J·Mendel D C·R·Darwin 4、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B)。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5、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6、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D )条。 A、3 B、6 C、 12 D、18 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个雌配子。 A、1 B、2 C、3 D、4 8、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小孢子,最后形成( A )个雄配子. A、8 B、6 C、4 D、2 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C ) A、0.8 B、0.64 C、0.32 D、0.16 10、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C )。 A、 Aa AA aa Bb BB bb B、 A a B b C 、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 1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B )。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D ) A、9/16 B、7/8 C、5/8 D、3/8 13、豌豆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高杆(T)对矮杆(t)是完全显性,Rr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B ) A.1/8高杆,开粉红色花 B.1/8矮杆,开粉红花 C.3/16矮杆,开白花 D.3/16矮杆,开红花 14、有一豌豆杂交: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黄子叶:1绿子叶。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即纯合体)的黄子叶的比率是( D )。 A、3/4 B、2/3 C、1/3 D、1/4 15、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C ): A、1/8 B、25% C、37/64 D、27/256 16、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C ): A、25% B、1/8 C、1/16 D、9/64 17、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 称之( C )。 A、一因多效 B、一因一效 C、多因一效 D、累加效应 18、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C )。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2.转换: 3.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4.性反转:是指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特征转变为另一种性别特征的性别转变现象。 5.连锁遗传: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6.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型与母体基因型相同的现象。 7.相引相: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另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这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 8.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9.中断杂交技术:是指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 10.两点测交:两点测交是测定基因间距离的基本方法。它是以两个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的试验结果来计算两个基因间的重组值,从而对基因进行定位的方法。 11.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将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菌(供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受体)的过程。 12.同源染色体:是指一对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和来源都相同的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13.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叫复等位现象。 14.三点测交:三点测交是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它只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就可以同时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位置。 15.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核外遗传或非孟德尔遗传。 16.转化:细菌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不同基因型细胞的DNA,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组中,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变化的现象。 17.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18.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一般特指X或Z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19.倒位:是指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扭转180°重新连接起来而使该片段上基因的线性排列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20.广义遗传率(力):是指遗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21.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越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所涉及的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 22.XY型性别决定:是指雄性个体含有两条异形的性染色体XY的性别决定方式。 23.不完全连锁:是指杂种个体的连锁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遗传现象。 24.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出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没有得到表现的现象。 25.真实遗传:子代性状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26.接合:是指通过供体细菌细胞与受体细菌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单向遗传物质转移的过程。

遗传学(第二版) 刘庆昌 重点整理2

第九章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营养体增殖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生长快。★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结合产生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和由此繁殖较多的种苗。大多数动植物都是进行有性生殖的。 ★近交(Inbreeding) 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近亲交配。近交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homozygosity),从而提高遗传稳定性,但往往伴随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inbreeding depression)。 ★杂交(crossing or hybridization) 指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可以使原本是自交或近交的生物增加杂合性(heterozygosity),产生杂种优势。 一、近交的种类 ★自交(Selfing) 指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彼此融合的交配方式,它是近交的极端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植物中(自花授粉植物),又称自花受粉或自体受精(self-fertilization)。 ★回交(Back-crossing) 杂交子代和其任一亲本的杂交,包括亲子交配(parent-offspring mating)。 ★全同胞交配(Full-sib mating) 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又叫姊妹交。 ★半同胞交配(Half-sib mating) 仅有一个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低(1-4%):如水稻、小麦、大豆、烟草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常较高(5-20%):如棉花、高粱等;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高(>20-50%)如玉米、黑麦等,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传粉。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近交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效应就是近交衰退,表现为近交后代的生活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或者出现一些畸形性状。 ★回交(Backcross)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未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1)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 ~ 1940 )——遗传学的诞生和细胞遗传学时期 标志: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 成就: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创立连锁定律(Morgan,1910),提出“基因”概念 (2)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 1960) 标志:“一基因一酶”学说(Beadle&Totum) 成就:“一基因一酶”学说(1941,Beadle&Totum) ,遗传物质为DNA(1944, A very,Hershey&Chase),双螺旋模型:(1953,Watson&Crick),转座子:(1951,McClintock), 顺反子:(1956, Benzer) (3)分子遗传学时期和基因工程时期(1961~1989) 标志:操纵子模型的建立 成就: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1,Monod&Jacob),深入了解基因(破译遗传密码、重组技术、反转录酶、合成酶、内切酶、核糖酶、转座子、内含子、DNA测序、PCR等)(4)基因组-蛋白质组时期(1990 ~ 至今) 标志: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启动 成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物理图),从基因组角度研究遗传学 2、遗传学形成多个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学 遗传学,生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辐射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1)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①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S期:DNA复制时期; ③G2期: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 ④M期(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①前期:染色体开始逐渐缩短变粗,形成螺旋状。当染色体变得明显可见时,每条染色 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至前期末,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破裂,核质和细胞质融为一体。 ②中期:在此期纺缍体逐渐明显。着丝粒附着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向细胞的赤道板移动。 ③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移向一极。染色体的两臂由着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及答案-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催化甲基基团从S-腺苷甲硫氨酸向胞嘧啶的C-5位点转移的过程。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即“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计划,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后的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组织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其目的是解码基因组的蓝图,鉴定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和还不知功能的多个物种的保守序列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元件。ENCODE计划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试点阶段(a pilot phase)、技术发展阶段(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hase)和生产阶段(a producttion phase)。 gRNA (guide RNA):既指导”RNA(gRNA,guide RNA),能通过正常的碱基配对途径,或通过G—U配对方式与mRNA上的互补序列配对,指导编辑的进行。 GT--AG规律(GT-AG rule):真核生物所有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其RNA前体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较短的保守序列,内含子的左端均为GT,右端均为AG,此规律称GT-AG规律。 miRNA:即小RNA,长度为22nt左右,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其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发夹状结构,在RNaseⅢ酶切后以双链形式存在,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它们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RNA编辑(RNA editing) :是指通过碱基修饰、核苷酸插入或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等方式改变RNA的碱基序列的转录后修饰方式。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siRNA结合后可识别并切断mRNA。 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活性RISC进入核内,指导基因发生DNA的甲基化。 密码子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密码子的第1,2位核苷酸(5’→3’)与反密码子的第2,3核苷酸正常配对;密码子的的第3位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配对并不严谨,当反密码子的第1位为U时可识别密码子第3位的A或G,而G则可识别U或C,I(次黄嘌呤)可识别U或C或A。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一门通过运用数理理论和相应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的长度、数量及特征以及物种进化关系等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是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RNA编辑等修饰导致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使基因决定的表型发生变化,且可遗传少数世代,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沉默子(silencer):一种转录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特点很象增强子,但不增强转录,而是减弱转录,故称负增强子。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端粒(telomere):是由独特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它具有防止末端基因降解、染色体末端间的粘连和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功能。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高中生物44高考总复习 遗传学基本概念-知识讲解_遗传学基本概念

遗传学基本概念 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 1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重点掌握性状显隐性的类别及基因型的确定 【考点梳理】 考点一、知识络 考点二、几种交配类型 【高清课堂:01-遗传学基本概念】 考点三、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一)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二)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三)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五)性状分离比 1、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隐=3︰1; 2、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1︰1。 考点四、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一)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 (二)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四)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考点五、基因型和表现型 (一)概念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 (一)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二)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三)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请设计实验,判断该高茎豌豆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普通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同源染色体 2. 不完全显性 3. 干扰(干涉) 4. 伴性遗传 5. 狭义遗传率 6. 复等位基因 7. 转座因子 8. 部分二倍体 9. 母性影响 10. 隔裂基因 11. 联会 12.等位基因 13.位置效应 14.数量性状15.回交 16.同源染色体 17.转化 18.雄性不育 19.基因频率 20. 双三体 二、填空题 1. 以豌豆为材料进而提出分离与组合定律的是,利用果蝇研究提出提 出基因论是,比德尔利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2.基因型AABbDdEeFfGG的个体可产生种配子,自交可产生种基因 型类型,其中纯合基因类型种。 3. 人白化症由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a)控制遗传,某白化症患者的正常双亲 基因型为和。 4. 家蚕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型和型,而蝴蝶的性染 色体为型。 5.遗传学中重组率也称为__ _。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重组率为___ _, 当两对基因为完全连锁时,重组率为__ __。 6. A与B连锁,则AABB和aabb杂交称为,aaBB和AAbb杂交称 为。 7. 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和杂合体性母细胞在减 数分裂的前期I都可以形成凸隆起来的瘤状物或环状形象。 8. 马铃薯单倍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2个二价体,因此马铃薯属于倍 体。 9. PCR反应的基本步骤是、、。 10.死细菌与活细菌混合在一起后基因实现了重组,这叫。两种细菌以 噬菌体为媒介实现了基因重组是。 1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__ __期配对,在___ ___期分开,染色单体在___ ___期分离。 12.大麦现有纯合密穗染病(AAbb)材料和稀穗抗病(aaBB)材料,两基因自由组合。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育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类型第___ 代就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