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学问答题整理

病理解剖学问答题整理
病理解剖学问答题整理

病理解剖学问答题整理

任课教师:王桂兰,曹晓蕾

整理学生:临床134班刘江江一、什么是病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答;1、概念: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

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

2、主要研究方法:

(1)、人体病理学:ABC法

尸体剖验(尸检)、活体组织检查(活检)、

细胞学检查:包括脱落细胞检查(细胞涂片)、细针穿刺细胞学(2)、实验病理学:

动物实验、组织及细胞培养

二、简述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

点?

答:1、细胞水肿:

电镜下:细胞膜出现空泡,微绒毛变钝,髓鞘样结构,特别是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胀。

光镜下:(1)细胞肿大,胞浆内含有嗜伊红色的颗粒,称颗粒变性。

(2)重度水肿的细胞胞浆淡染、清亮,称为“空泡样变性”

或“气球样变性”

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外翻,颜色变淡,似沸水烫过。混浊肿胀

2、脂肪变性:

肉眼:器官增大,质软,外观油黄色。

光镜:(1)、 HE染片中,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

(2)、圆、空、光 (因脂肪被制片时的有机溶剂溶解)。

(3)冷冻切片中,可用脂溶性特染。

(4)、苏丹三染料,染成红色。

(5)、饿酸,染成黑色。

电镜:胞浆内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

3、玻璃样变性:

1)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细动脉硬化”

LM:主要成分:血浆蛋白透过损伤的内皮进入小动脉壁

小部分:来自小动脉基底膜的增生。

后果: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加和局部缺血;管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因而继发扩张,破裂出血。

2) 纤维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

镜下: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形成均质、粉色或淡红染的索、片状结构,其中很少纤维细胞和血管。

肉眼:呈灰白色、均质半透明,较硬韧。

3)细胞内的玻璃样变性

镜下: A、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小滴

B、肝细胞内马洛里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C、肺组织巨细胞病毒包含体

D、神经细胞内 Negri小体

三、试述肉芽组织的肉眼和镜下表现和作用?

答:镜下:1、大量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实性细胞索或扩张的毛细血管,垂直于创面,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形成毛细血管

袢。

2、毛细血管的周围有许多新生成纤维细胞。

3、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

肉眼: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因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

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作用: 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组织缺损;

3、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 除有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外,尚有平滑肌的收缩功能。】

四、比较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答:

五、肺栓塞引起猝死的机制?

答:

六、简述肺淤血的原因和病理形态特点?

答:1、原因:

各种引发左心衰竭因素,左房压升高使肺静脉压力升高。

2、病理形态:

(1)、急性肺淤血:

①肺泡壁CAP扩张充满血液;②淤血性水肿和淤血性出血

(2)、慢性肺淤血:

①慢性肺淤血时肺泡隔变厚、纤维化(肺泡壁充血减轻)

②肺泡腔内“心衰细胞”且淤血性水肿和淤血性出血肉眼:肺质地变实变硬,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LM:心衰细胞:是指在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淤血的肺泡腔内出现的含有含铁血黄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

临床:上有明显的气促、缺氧、发绀,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

痰(frothy sputum)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七、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区别?

答:

八、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坏死和坏疽的相

互关系如何?

答:淤血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动脉栓塞可造成局部组织梗死,梗死属于坏死的一种类型,都可以合并坏疽。局部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时可以直接导致梗死,梗死、栓塞和血栓形

外科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简答题 1 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内容包括那些?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 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3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4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5 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40mmol/L;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40 ml/h后,再静脉补钾。 6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7 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降低血钾浓度。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③透析疗法 ?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等。 8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9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注库存血等;③缺钾;④利尿剂的作用。 10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①大量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④凝血异常。 11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发热反应;②过敏反应;③溶血反应;④细菌污染反应;⑤循环超负荷;⑥疾病传播;⑦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⑧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⑨免疫抑制;⑩大量输血的影响,如低体温、碱中毒、高血钾、凝血异常等。 12 输血可传播哪些疾病?答:①肝炎;②艾滋病(AIDS);③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Ⅱ型;④梅毒;⑤疟疾;⑥细菌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 13 何谓自身输血?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又称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

口腔材料学考试重点汇总

第三章材料的性能 一物理性能 1尺寸的变化 2线(膨)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当温度有微小变化dT时,其长度也会有微小的改变d L,将长度的相对变化d L/L除以温度的变化dT,称为线(膨)胀系数,符号为a L。 3热导率 热传导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这对口腔修复体非常重要。在牙体修复时,接近牙髓的部分,必须选择热导率的的材料,以免在口腔温度变化时刺激牙髓组织;而义齿寄托材料则以热导率高为理想,这样可使被寄托覆盖的口腔粘膜具有良好的温度感觉。 4流电性 流电性口腔内不同金属修复体之间产生小电流,此种性质即为流电性。因此,相邻或有咬合接触的牙,应避免异种金属修复体,以免产生微电流,引起对牙髓的刺激和导致材料的腐蚀。 5表面张力和润湿现象 表面张力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作用而有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因而在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缩小表面的力,把沿液体表面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润湿现象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6色彩性 机械性能 1应力应力和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从材料内部诱发一种与之抗衡的力,叫做应力,它与外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应力---应变曲线 研究材料机械性能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应力---应变曲线。对材料施加拉力、压力或剪切力及弯曲力均可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 屈服强度:超过某一点就变形,低于或等于尚可回复(回弹) 极限强度: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强度如是拉应力为拉伸强度、切应力为剪切强度、弯曲应力时为桡曲强度 断裂强度: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强度 4硬度 硬度是材料的抗弹性形变、塑性形变或破坏能力,或者的抗其中两种或三种情况同时产生的能力。 5应变与时间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有时难以反应材料的多方面性能,比如加载时间长短即印模材料在口腔内形变问题,所以还要研究应变与时间曲线 7挠曲强度与挠度 挠曲强度或称作弯曲强度,是描述材料承受多点受力的复杂应力下的性能,是牙科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及义齿基托树脂的重要机械性能,对恢复缺失和缺损牙体的咀嚼功能有重要作用。 挠度是物体承受其比例极限内的应力所发生的弯曲形变。 8应力集中、裂缝扩展、温度应力 应力集中指在材料截面突变处,如孔、裂纹、螺纹等处,有应力骤然增大的现象。裂缝扩展当应力集中处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容易产生裂纹而破坏。材料在工作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时发生的脆性断裂,又称为低应力脆裂。它是由材料中裂纹扩展引起的。 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或热应力。 9疲劳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此时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10.蠕变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化学性能

药物分析简答题

1.药物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①.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 ②.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 ④.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药物的杂质方法有几种? ①.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含量 ②.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含量 ③.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④.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⑤.面积归一法 3.杂质有哪些来源和途径? 来源; ①.从药物生长过程中引入 ②.由药物储藏过程中引入 途径:在合成药的生产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反应的中间体和副产物,在精致时未能完全出去,就会成为产品中的杂质。药品在储藏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或因微生物的作用,可能发生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变化,产生有光的杂质。具有酚羟基、巯基、亚硝基、醛基以及长链共轭多烯等结构的药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引起药物变色、失效甚至产生毒性的氧化产物等。 4.铁盐检查法中加入硫酸铵的目的是什么? 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铵,一方面可以氧化供试品中Fe2+成Fe3+,同时可防止光线导致的硫氰酸铁还原货分解褪色。 5.为什么标准铅液、标准铁液、标准砷液都要事先配制成储备液存放,用时稀释?铅离子、铁离子和亚砷酸根离子在低浓度、近中性溶液中易水解,故先配成高浓度的酸性储备液,使其稳定。用时稀释即可。 6.薄层色谱法检查杂质的类型有哪几种? ①.选用实际存在的待检杂质对照品法 ②.选用可能存在的某种物质作为杂质对照品 ③.高低浓度对比法 ④.在检查条件下,不允许有杂质斑点。 7.用对照法检查杂质,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平行? 供试液的处理和对照液的处理在所用试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实验顺序登方面要相同,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8.重金属检查的常用四种方法反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无需有机破坏,在酸性条件下可溶解的,无色的药物的重金属检查。 第二法(炽灼破坏后检查重金属):适用于含芳香环、杂环以及不溶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的重金属检查。 第三法(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第四法(微孔滤膜法):适用于含2~5μg重金属杂质及有色供试液的检查。 9.制定杂质检查项目和限量的原则是什么? 凡是影响疗效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杂质均应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和限量。

最新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呕心沥血大全)

精品文档简述题1.简述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 2.简述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 3.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它是这样产生的: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 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4)信用货币制度是 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类型。(1)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 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2)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3)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有:国际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等 6.简述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主要有:(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 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7.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商业信用在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也存在三个局限性:(1)严格的方向性限制(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 8.简述银行信用成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的原因。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9.简述信用的经济功能。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10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金融市场由四大要素构成,即交易主体(金融市场参与者)、交易对象(货币币资金)、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 11.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1)资本积累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调节经济的功能;(4)反映经济的功能。 12 .货币市场是由哪些子市场构成的?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包括短期借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 券市场、回购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市场。 13 .股票价格波动受哪些因素影响?股票价格波动受众多因素影响,主要是:政治因素、经济周期、利率、汇率、货币 供给量、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市场竞争与兼并、股票供给与需求、市场操纵、市盈率、公众心理等。 14 .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利率、市场供求关系、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财政收支状况、货币政策、国际间利差和汇率的影响等。 15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净资产、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发行数量、 行业特点、股市状态等。 16. 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单独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 通过总分行制,集中行使金融管理权,多数国家采取这种制度。(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建立中央和 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如美国、德国。(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几个国家共同组成 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设立中央银行,如1998 年 6 月欧盟在法兰克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4)准中央银行制度。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设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 精品文档 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如新加坡、香港。 17. 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1)专门性。专业银行的业务具有专门性,服务对象通常是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 或专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2)政策性。专业银行的设置往往体现了政府支持和鼓励某一地区、部门或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

外科学总论简答题

外科学总论简答题 第三章体液和酸碱平衡 1.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 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2.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②大创面慢性渗液; 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3.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 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 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4.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40mmol/L; 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40ml/h后,再静脉补钾。 5.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 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 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6.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2)降低血钾浓度。 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③透析疗法 ④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等。 7.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 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8.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药物化学--问答题

三、问答题: 1、何谓前药原理?前药原理能改善药物的哪些性质?举例说明 答:前药 (pro drug)原理系指用化学方法将有活性的原药转变成无活性衍生物 ,在体内经酶促或非酶促反应释放出原药而发挥疗效。 改善药物吸收,增加稳定性,增加水脂溶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选择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清除不良味觉,配伍增效等。 普罗加比(Pargabide)作为前药的意义。普罗加比在体内转化成氨 基丁酰胺,成GABA(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对癫痫、痉挛状态和运动失调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氨基丁酰胺的极性太大,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因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即不能达到作用部位,起到药物的作用。为此作成希夫碱前药,使极性减小,可以进入血脑屏障。 2、吩噻嗪类药物的构象关系。 (1)吩噻嗪环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使作用增强。 (2)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例如氯丙嗪2位有氯原子取代,使分子有不对称性,10位侧链向含氯原子的苯环方向倾斜是这类抗精神 药的重要结构特征。 (3)吩酚噻嗪母核上10位氮原子与侧链碱性氨基之间相隔3个碳原子时,抗精神病作用强,间隔2个碳原子,例如异丙嗪缺乏抗精神病活性。 (4)侧链末端的碱性基团,可为脂肪叔氨基,也可为哌啶基或哌嗪基。以哌嗪侧链作用最强。 3、举例说明如何对青霉素的结构进行改造,得到耐酸.耐酶和抗菌谱广的半合成抗生素,并说明设计思路。 第一类是耐酸青霉素,研究中发现PenicillinV的6位侧链的酰胺基上是苯氧甲基(C6H5OCH2-),苯氧甲基是吸电子基团,可降低羰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阻止了羰基电子向b-内酰胺环的转移,所以对酸稳定。根据此原理在6位侧链酰胺基α-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设计合成了耐酸青霉素,如:非奈西林。(结构见下表) 第二类是耐酶青霉素。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是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使青霉素发生分解而失效。发现三苯甲基青霉素具较大的空间位阻,可以阻止药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作用,从而保护了分子中的b -内酰胺环。根据这种空间位阻的设想,合成侧链上有较大的取代基的青霉素衍生物,如甲氧西林对青霉素酶稳定。另外在6a-位引入甲氧基或甲酰胺基,对b-内酰胺酶的进攻形成位阻可增加b-内酰胺环的稳定性而得到耐酶抗生素,如替莫西林。

金融学 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金融学) 1、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包括哪五个方面的货币收支体系? 2、货币形态的发展,并举例。 3、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5.简述汇率的决定: 6.简述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7.简述汇率决定说有哪些? 8、论述各汇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9、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0.简述现代信用的形式 11.利息的实质 12.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3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14、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 15.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16金融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 17、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18、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19、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20、请列举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21论述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及其相互关系。 22、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是什么? 23、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4、中央银行的类型 25、试分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26、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27. 论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28.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29.金融资产的特征有哪些? 30.简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并列出主要的金融工具。 31.简述目前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及其特征。 32.设计一张金融市场资金融通的流程图,并对金融市场这个大系统进行分类介绍。 33.就证券市场进行分类,并介绍各市场的功能、主要特征。 34、简述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 35、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 36.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37.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异同点。 38.证券交易所内证券交易的程序。 39.简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40.简答实际利率理论的内容 41.简答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外科学第七版问答题重点整理(带答案)

外科学第七版问答题重点整理(带答案)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及情绪体验,常与真实的或潜伏的组织伤害有关。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共同特征,并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急性缺氧,代谢紊乱,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全身病理过程;为一危急的临床综合征。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外营养:是指从静脉途径供给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器官移植:是通过手术将一个有活力的器官移植到自身某一部位或另一体内,这类手术被称做移植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对机体的打击可以产生严重的生理损伤,导致多器官或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序贯渐进的临床过程被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指病人在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烧伤、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严重感染或失血性休克等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发生的急性浅表溃疡性病变。 肠梗阻: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发生障碍统称肠梗阻。 急腹症:凡是能够引起急性腹痛的腹腔内急性病变,需要立即做出判断者。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又称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及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伴有或不伴有下腔静脉高压,属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 急性胆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道系统急性炎症,大多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发生。 脑疝:又称脑疝综合症,是颅内压持续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部分脑组织因受挤压而发生移位,嵌入颅腔裂隙或孔道,造成该处脑组织、脑神经、血管受压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障碍而产生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瞳孔不对称、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连续性中断。 脑震荡:是指由暴力引起的一时性脑功能障碍,无气质性改变,是原发性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 血胸:利器或肋骨断端刺破胸壁血管、肺、心脏和大血管,引起胸膜强积血。 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病理性骨折:是指骨本身存在的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骨质疏松症等)使骨的强度减弱,遭受轻微外力或肌肉拉力时,即发生骨折。 挤压综合征:通常是指肢体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外部重物长时间的挤压损伤,造成大量肌肉组织的缺血坏死,出现以肢体严重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骨折及肌肉损伤出血或肢体外固定过紧等因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压力上升,阻断了肌肉几神经的血供,造成肌肉缺血坏死、挛缩及神经麻痹。 骨折延迟愈合:指骨折愈合过程受到干扰,使愈合过程延长。

药分重点问答题

一、问答题 20、新药的研制,含量测定(哪三种,为什么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53、药品------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哪三个及内容 答: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 6.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药典的内容分哪几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几版药典?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日本药局方:J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2)药典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九版药典。(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6、鉴别的手段、作用 答:1、方法手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它是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在鉴别无误的情况下,进行药物的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分析才有意义。 7、药物杂质的来源(如何鉴别杂质限量) 答:(1)杂质的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储存过程中产生。(2)杂质的限量检查: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表示。(3)鉴别杂质限量:对照法(取限度量的待检杂质的对照品配成对照液,与一定量供试品配成的供试品溶液,相同条件下处理,比较结果)、灵敏度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含量测定法(取供试品一定量,以一指定的方法测定杂质中与相关的物理量,与规定的限量相比较)。8、药物杂质的分类(概念解释,举例说明) 答:一般杂质及特殊杂质。(1)一般杂质:多数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有色金属等。(2)特殊杂质:是指在该药物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引入的特殊杂质。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肾上腺素中的酮体等。 12、重金属检查(铅检查法几种,汞等)药物重金属检查法中,重金属以什么代表?有哪几种显色剂?检查的方法共有哪几种?简述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的原理和方法? 答:(1)在药品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铅在体内易积蓄中毒,检查时以铅为代表。(2)有H2S、硫代乙酰胺、硫化钠(3)中国药典(2005版)重金属检查法一共载有四法。第一法硫代乙酰胺 法。第二法将样品炽灼破坏后检查 的方法。第三法难溶于酸而能溶于碱 性水溶液的药物,用Na2S作为显色剂。 第四法微孔滤膜法。(1)原理硫代 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pH3.5醋酸盐 缓冲液)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 金属生成黄色到棕色的硫化物混悬液。 CH3CSNH2 + H2O →CH3CONH2 + H2S,H2S + Pb2+→(PH3.5)PbS↓ + 2H+ (2)方法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 品,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 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 2ml,放置,与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同法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 属是否超过限量。 13、砷盐检查(反应发生点,古 蔡法的原理,放醋酸棉花的作 用) 答:1、砷盐检查方法:古蔡法、二乙 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白田道夫法。 古蔡氏检砷法的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 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 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 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 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判断 药物中砷盐的含量。2、醋酸铅棉花作 用:锌粒能与供试品中可能有少量硫化 物,在酸性中可产生硫化氢气体,与溴 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色斑,干扰实验结 果,故加醋酸铅棉花吸收硫化氢。 17、药物的含量测定(目前的方法有哪 些,最常用的是HPLC、为什么?) 答:(1)目前的方法:容量分析法(直 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光谱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 析法)、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2)由于HPLC色谱柱 内径及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 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 量、检测器的灵敏度可适当改变,样品 用量少、简便快速、高效能(具有分离 的效能)高速度,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与 高专属性,还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准确 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一般采用了内 标法和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 18、HPLC提高分离效能的因 素。简述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答:(1)HPLC是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 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 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分 离效能的因素: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 分、检测器类型等不得改变,色谱柱内 径及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 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 检测器的灵敏度可适当改变。 (2)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塔 板数 n=5.54*(t R/W1/2)2 ,分离度 R=[2(t R1-t R2)]/(W1+W2) ;R >1.5。重 复性对照液,连续进样5次,RSD≤ 2.0%;拖尾因子 T=W0.05h /2d1,d1为 极大峰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T应在 0.95~1.05之间。 23、什么是双相滴定法,加入乙醚的 目的,适用哪些药。简述用双相测定法 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答:1、双相滴定法是指在滴定液中加 入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乙醚,在滴定 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物质(杂质)在一相 (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在另一相(有机 溶剂)的溶解度大,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加入乙醚是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形成 两相而分离药物。适用于杂质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的药物,如苯甲酸钠中 苯甲酸。2、(1)原理:因苯甲酸钠易溶 于水,而苯甲酸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 剂,利用此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 相混溶的有机溶剂置分液漏斗中进行 滴定。(2)方法:取本品精密称定,置 分液漏斗中,加水、乙醚及甲基橙指示 液,用盐酸滴定液滴定,随滴随振摇, 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乙醚层用 水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继续用HCl 滴定液滴定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即 达终点。 24、阿司匹林(特殊杂质的检查及方法) 检查此杂质的原理是什么? 答:(1)阿司匹林中的特殊杂质为水杨 酸,方法是三价铁比色法。(2)检查的 原理是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 不能与Fe3+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Fe3+ 作用成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 生成的色泽比较,控制游离水杨酸的含 量。 25、对乙酰氨基酚(杂质检查,含量测 定)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检查的原 理是什么?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殊杂质 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鉴别? 答: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 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 对乙酰氨基无此反应。 (1)特殊杂质是对氨基酚。(2)利用对氨 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酸铁氢化 钠生成兰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 酚无此反应的特点与对照品比较,进行 限量检查。 24、红外定位的优点及缺点 答:(1)优点:简便易行、灵敏度较高、 准确度也较高。(2)缺点:仪器较贵, 维护费用高,样品用量较多,干扰较多, 专属性较差,没有高效的分离效能。 32、巴比妥类(鉴别试验反应有哪些, 举例说明五种)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性 质,哪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答:(1)鉴别试验反应:丙二酰脲反应

金融学B 问答题

1、为什么在古希腊,黄金比酒作为货币更适合?各种货币形态演进中有何内在规律?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市场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对人们越便利越好,虽然在古希腊黄金和酒都是很常见和盛产的两种物品,但黄金之所以更可能当做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相较酒来说,黄金形式统一、质地均匀(酒的纯度不容易统一);②、相较酒来说,黄金更加坚固耐用,便于携带;③、黄金更便于化整为零,价值相对更稳定,相同单位的酒和黄酒,黄金所代表的价值更大。基于黄金以上的优点,所以古希腊人们更可能选择黄金当做货币。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作为支付手段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4、某柴油机厂将一批柴油机赊销给某重汽厂,到期重汽厂无法偿还,重汽厂就将一定数量的重型汽车作价还款。请问,这种交易是物物交换吗?为什么? 不是。是货币交易,因为在交换过程中有观念货币的出现 5、将下列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 ①支票存款帐户②房屋③国债 ④洗衣机⑤定期储蓄存款⑥普通股 1>5>6>3>2>4???

第八版外科学问答题(普通外科部分)

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有哪些? 答:1.因气管、食管或喉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者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 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甲亢临床表现: 答:a.甲状腺肿大,性性急燥,容易激动,两手颤动, b.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 c.心悸,脉快有力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其中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最为重要,常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甲亢的手术治疗指征: 答:①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②中、重度原发性甲亢 ③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甲亢 ④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坚持长期用药有困难者 ⑤妊娠早、中期的甲亢病人具有上述指症 甲状腺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答:1.术后呼吸困难 2喉返神经损伤 3.喉上神经损伤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5.甲状腺危象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 答:(1)乳腺癌根治术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4)全乳房切除术 (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乳腺癌TNM分期 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 剖腹探查的指征:(手术探查指征) (1)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 (2)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 (3)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4)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5)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6)胃肠出血者

腹膜炎临床表现 答:症状:急性腹痛。恶心、呕吐 体温增高、脉搏加快感染中毒症状 视诊: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腹膜刺激征(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尤以原发病灶部位最为明显;板状腹(胃肠或胆囊穿孔所引起的强烈的腹肌紧张) 叩诊:叩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直肠指诊: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胃溃疡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1)分型:Ⅰ型:最常见,50%-60%,低胃酸,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Ⅳ型: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接近贲门处 (2)临床表现: a.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多位于胃窦小侧 b.主要症状是腹痛,但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进餐0.5-1H开始,持续1-2H后消失,进食不能缓解,痛点常在上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抗酸治疗缓解后常复发。 c.年龄较大的患者,呈不规则持续痛 (3)手术指征: 1.内科治疗8-12w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等。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恶变者。 绞窄性肠梗阻特点 答:(1)腹痛急骤,初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 (2)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后不改善; (3)有腹膜炎; (4)腹胀不对称,有局部隆起; (5)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血性; (6)X线检查见孤立扩大的肠袢;(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改善。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要点? 答:病史:①有溃疡病史 好发部位:胃十二指肠壁近幽门处 临床表现:②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迅速发展成全腹疼痛 ③伴休克或恶心呕吐 ④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⑤WBC升高、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有食物残渣。 ⑥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肠梗阻临床表现: 答:(1)局部表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全身表现:体液丧失、感染和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 视诊:可见腹胀,肠型和蠕动波; 触诊:单纯性有轻压痛,绞窄性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型可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机械性梗阻时,肠鸣音亢进,有起过水声或金属声.麻痹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梗阻术中如何判断肠管生机: 答:①坏死肠管肠壁黑色、塌陷; ②失去张力和蠕动能力,对刺激无反应; ③终末小动脉无搏动。 急性阑尾炎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答:(1)诊断:转移性右下腹痛, 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 (2)鉴别诊断: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②右侧输尿管结石 ③妇产科急腹症 ④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⑤其它。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答:(1)腹腔脓肿:治疗不及时所致,腹胀,压痛性肿块,感染全身中毒症状 (2)内、外瘘形成

完整word版,口腔材料学个人整理重点

第一章、总论 一、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性质分: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安用途分:印模材料,模型材料,义齿材料,填充材料,粘结材料,种植材料,齿科预防保健材料 3、按接触方式分:间接与口腔接触材料,直接与口腔接触材料(表面接触材料,外部接入材料,植入材料) 4、按应用部位分:非植入人体材料,植入人体材料 二、口腔材料的标准化组织 fdi 国际牙科联盟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106 dentistry 国际标准化组织牙科技术委员会 tc99 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7,12 三、材料的性能:生物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 (一)生物性能 1、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在特定应用中,材料产生适当的宿主反应的能力。取决于材料与宿主组织间的反应。 要求:材料有生物安全性,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协调。 2、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 safety)材料制品具有临床前安全使用的性质。 要求:对人体无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在人体正常代谢下保持稳定,无生物退变性,代谢/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易被代谢。 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第一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二组:主要检测材料对集体的全身毒性作用及局部植入区组织的反应;第三组:临床应用前试验。 4、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lity):指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性能使其在应用部位行使功能。 (二)化学性能 1、腐蚀:(corrosion)材料由于周围环境的化学侵蚀而产生的破坏/变质。 分为湿腐蚀:(电化学腐蚀);干腐蚀:(高温氧化) 腐蚀的形态:均匀腐蚀,局部腐蚀。 变色:腐蚀发生的初级阶段,表面失去光泽或变色。 2、扩散:物体中原子分子向周围移动。 吸附:固液态表面的分子原子离子与接触相中的分子离子原子借静电力作用范德华力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1)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化学反应所引起,有选择性,更牢固。 2)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引力引起,无选择性。 吸附是表面效应,不影响内部。 吸水值:Wsp=(m2-m3)/V 溶解值:Wsl=(m1-m3)/V 3、老化:材料在加工,储存,使用过程中,物化性能,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主要针对高分子材料。 机理:自由基作用,外界环境使分子链产生自由基,引起分子链降解,交联,引起老化。

药物分析问答题总结

一、药品检验工作得基本程序 药品检验工作得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留样、报告。 (一)取样 :要考虑取样得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 1、 基本原则:均匀、合理 2、 特殊装置:如固体原料药用取样探子取样。 3、 取样量:设样品总件数为x 当x ≤3时,每件取样 当3<x ≤300时,随机取样按1 +x 当x ﹥300时, 12随机取样按+x 取样时,应先检查品名、批号、数量、包装等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可取样。应全批、分部位、等量取样,混合后作为样品进行检验。一次取得得样品至少可供3次检验用。 (二)检验:判断一个药物得质量就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三者得检验结果。 1、 性状 记述药品得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外观性状就是对药品得色泽与外表感官得规定; (2)溶解度; (3)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与酸值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得纯度,就是评价药品质量得主要指标之一。构成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 2. 鉴别 用规定得试验方法来证明已知药物得真伪。 采用一组(二个或几个)试验项目全面评价一个药物。 3. 检查 包括反映药品得安全性与有效性得试验方法与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 (1)安全性 用生物学方法检测药品中存在得某些痕量杂质,如热原检查、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试验、升压或降压物质检查等内容。 (2)有效性 检查与药物得疗效有关得,但在鉴别、纯度检查与含量测定中不能有效控制得项目。 (3)均一性 检查制剂得均匀程度,主要指制剂含量得均匀性,溶出度或释放度得均一性,装量差异及生物利用度得。 (4)纯度要求 药物得杂质检查,亦称限度检查、纯度检查。 4. 含量测定 用规定得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得含量。 常用得含量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酶化学方法。 用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测定药物含量得方法,测定结果一般用含量百分率(%)表示。 效价测定 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药物得含量,测定结果一般用效价(国际单位IU)来表示。 原料药,用“含量测定”得药品,其含量限度均用有效物质得重量百分数表示。

金融学问答题整理

金融学问答题整理 第三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1.如何把握汇率的种类? (1)各种汇率都是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或划分角度来进行分类的,不同的汇率内涵不一,表明不同种类汇率的特性。 (2)汇率的各种分类之间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可以交叉的,同一种汇率可以同时具备几种汇率的特性。 (3)各类汇率之间有相应的联系,彼此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结构。 2.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哪些? (1)早期汇率的决定理论——以金属货币流通为背景 A.国际借贷说(英国学者Goschen于1861年提出) 认为国际借贷决定外汇供求,进而决定汇率 B.购买力平价说(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提出) 提出绝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 C.汇兑心理说(1927年法国学者Aftalion提出) D.利率平价说(Keynes于1923年首次阐述) 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动态利率平价理论 (2)现代汇率决定理论——以信用货币流通为背景 A.货币分析法 B.资产组合分析法:也称资产平衡理论,货币看做可持有的一系列金融资产中的一类 C.换汇成本说(出口换汇成本;进口换汇成本)是购买力平价在中国的现实运用,但二 者有显著不同 3.如何理解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1)汇率的决定是极其复杂的问题.中外学者有多种学说来解释,至今争论不休 (2)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也不同 A.在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B.在信用货币制度下, 汇率的决定基础应以其代表的价值为依据,汇率的变化主要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 (3)各国汇率制度安排不同, 汇率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也不同

4.如何认识汇率的作用? (1)汇率对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 A.可以影响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本币贬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有利于增强 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 涨而有利于抑制进口,增强国内进口替代品的需求。货 币升值的影响与此相反。 B.可以影响资本流动 C.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D.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2)影响汇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A.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B.各国的经济体制 C.政府干预的程度 D.市场条件和市场运行机制 E.对外开放程度等 5.如何认识汇率风险? (1)汇率的变动给交易人带来损失或盈利,被称为汇率风险或外汇风险 (2)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资产)风险;外债风险等 (3)为避免或减轻汇率风险损失,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6.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经历哪几个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 A.汇率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实际汇率则围绕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所确定的金 平价在黄金输送点之间上下波动。 B.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固定汇率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A.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B.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 A.汇率制度呈现出多样性。 B.主要有三大类: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有限的浮动汇率安排以及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安排。 7.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1)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A.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Regime):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 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央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政府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允许汇 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率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C.介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汇率制度安排 ◎管理浮动汇率:央行可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活动,进行外汇买卖,或通过调整国内利率水平间接调节的方式对汇率加以适度调节 ◎盯住汇率制(Pegged Exchange Rate Regime):把本国货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而对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则随该货币锚浮动而浮动;货币当局需要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