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在汽轮机轴系监测中的应用

1 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原理及系统组成

当线圈有高频电流通过时,线圈附近的金属体就会产生涡流,涡流的磁场反作用在线圈上,可改变其电感。若线圈外形尺寸及激励电流固定,则电感只与距离有关。电涡流传感器、前置器和监测卡组成一个完整的测量回路,监测卡向前置器提供24V 供电电源,并接收前置器输出的检测电压(-2~-20V )。在监测卡中,可设置报警和保护定值,还可输出标准电流信号,送至DCS 系统进行显示。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中大量应用BENTLY公司3500 系统和EPRO 公司MMS6000 系统,其检测原理相同,传感器特性相近,只是在软件功能上有所差异。电涡流传感器线圈直径8~25mm 不等,传感器线圈直径越大,灵敏度越低,测量范围也越大。

2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注意事项

涡流传感器具有非接触、线性度好、精确度高等特点,在电厂主要用来测量汽轮机轴系位移和振动相关参数,包括轴向位移、差胀、轴相对振动、零转速和键相等。电涡流传感器在出厂前均已进行校验但在安装前,应重新校验,以确保传感器功能正常。在初次安装或机组大修后重新安装时,需对其进行校验,并注意一些安装细节。

2.1 传感器安装间隙

电涡流传感器线性度好,万用表测量的安装间隙电压即可准确反映间隙大小,无需塞规测量物理间隙。轴相对振动的测量利用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频率响应和幅值响应特性,通过输出电压中交流电压分量的幅值来检测相对振动。因此,对传感器和被测面的安装间隙无严格要求,只要求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一般使用8 mm 电涡流传感器,其线性区间在-2~-18V 左右,安装间隙电压在-10~-11V 。在测量键相和零转速时,当键相凹槽或测速齿经过传感器检测面,传感器输出电压仅变化一次,输出电压的频率与转速成正比。因此,安装时也只需保证传感器在线性区工作即可。以8 mm 电涡流传感器为例,一般安装间隙定在 1.5 mm 左右。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轴向位移利用了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过输出电压的变化检测实际位移量,输出电压与位移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零位”,算出安装间隙,再进行安装。

2.2 延伸电缆的使用

延伸电缆连接电涡流传感器和前置器,传递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在电厂新建机组调试时,曾发现安装单位因不了解热缩套管的作用,安装电涡流传感器后,未使用热缩套管保护延伸电缆的镀金接头,以致测量信号一直存在毛刺。经检查,为镀金接头与外保护套管的金属内壳接触。由于镀金接头本身和前置器的COM 端相通,造成镀金接头接地,对测量信号造成干扰。因此,在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盒安装定位后,应使用热缩套管保护延伸电缆的镀金接头,避免镀金接头接地。如果传感器安装在有轴封蒸汽等轴承附近,还应注意延伸电缆应尽量远离高温或者有高温蒸汽的地方,以免损坏。

涡流传感器非接触测量数据处理测距系统

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涡流效应的新型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采用的是感应电涡流原理,当带有高频电流的线圈靠近被测金属时,线圈上的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便在金属表面上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景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

电涡流传感器能通过电路可将被测金属相对于传感器探头之阔距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变化。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旋转机械和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信号、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

集其数据。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性、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频带响应宽等优点,特别是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测量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涡流测距系统由电涡流传感器、信号放火电路,信号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电路、光电隔离电路、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部分组成。1涡流测距系统的电路设计涡流测距的电控系统由电涡流传感器、信号放大,信号滤波,模数转换,数据采集,数据输出等电路组成。再通过单片机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及显示系统可完成测距。

电涡流传感器

1、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 OD9000/9000XL系列电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 第一节 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 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汇总

档案编号: 毕业设说明书题目: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共18 页) 年月日

摘要: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涡流效应的新型传感器。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非接触、响应速度快、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着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这给传感器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对实验室所用的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的电路进行研究和优化,进而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测量结果的更加准确。其次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的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的改善提出设想即: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用于位移检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了线圈截面形状及参数变化对涡流传感器线性测量范围和灵敏度的影响;再从电路设计方面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从而为位移测量扩展量程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对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测量范围的扩展方法和改善电涡流传感器非线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涡流传感器; 位移测量; 非线性; 测量范围 Abstract: the eddy current sensor is a new type of sensor based on eddy current effect. Because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high accuracy, non-contact, fast response, not polluted advantages such media influence, and been widely used. But the current electricity eddy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the sensor to a sensor applications has caused some influence. This paper firstly eddy current sensor used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mplate circuit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circuit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eddy current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of sensor to improve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eddy current is: first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ensors for displacement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research analyzed the coil cross-section

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和一些科研单位。对汽轮机、水轮机、鼓风机、压缩机、空分机、齿轮箱、大型冷却泵等大型旋转机械轴的径向振动、轴向位移、键相器、轴转速、胀差、偏心、以及转子动力学研究和零件尺寸检验等进行在线测量和保护。 轴向位移测量 对于许多旋转机械,包括蒸汽轮机、燃汽轮机、水轮机、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离心泵等,轴向位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过大的轴向位移将会引起过大的机构损坏。轴向位移的测量,可以指示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或相对瞬时的位移变化,用以防止机器的破坏。轴向位移是指机器内部转子沿轴心方向,相对于止推轴承二者之间的间隙而言。有些机械故障,也可通过轴向位移的探测,进行判别: ●止推轴承的磨损与失效●平衡活塞的磨损与失效 ●止推法兰的松动●联轴节的锁住等。 轴向位移(轴向间隙)的测量,经常与轴向振动弄混。轴向振动是指传感器探头表面与被测体,沿轴向之间距离的快速变动,这是一种轴的振动,用峰峰值表示。它与平均间隙无关。有些故障可以导致轴向振动。例如压缩机的踹振和不对中即是。 振动测量 测量径向振动,可以由它看到轴承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看到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可以提供对于下列关键或基础机械进行机械状态监测所需要的信息: ·工业透平,蒸汽/燃汽·压缩机,空气/特殊用途气体,径向/轴向 ·膨胀机·动力发电透平,蒸汽/燃汽/水利 ·电动马达·发电机 ·励磁机·齿轮箱 ·泵·风扇 ·鼓风机·往复式机械 振动测量同样可以用于对一般性的小型机械进行连续监测。可为如下各种机械故障的早期判别提供了重要信息。 ·轴的同步振动·油膜失稳 ·转子摩擦·部件松动 ·轴承套筒松动·压缩机踹振 ·滚动部件轴承失效·径向预载,内部/外部包括不对中 ·轴承巴氏合金磨损·轴承间隙过大,径向/轴向 ·平衡(阻气)活塞磨损/失效·联轴器“锁死” ·轴弯曲·轴裂纹 ·电动马达空气间隙不匀·齿轮咬合问题 ·透平叶片通道共振·叶轮通过现象 偏心测量 偏心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对轴弯曲程度的测量,这种弯曲可由下列情况引起: ·原有的机械弯曲·临时温升导致的弯曲·在静止状态下,必然有些向下弯曲,有时也叫重力弯曲。

电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 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其工作过程是:当被测金属与探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探头中线圈的Q值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 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二、实验原理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L 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使铁质金,固定 测微头。 —模損t

图2-2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X (m m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U o ( 0.0 0.2 0.3 0.5 0.6 0.8 0.9 1.1 1.3 1.4 V ) 2 1 7 3 7 3 9 4 0 h 5 X (m m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U O ( 1.6 1.8 1.9 2.1 2.3 2.4 2.6 2.8 3.0 3.2 々 n ffim T >< 匕?[ : wk 一一「 Q Vi 电福流传感器实验樟机 3 ?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入端也 相接 压 20V 档,, 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 电源 ”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 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 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 表2-1。 表2-1 铁质被测体 程切 关选择 压表量号 测犠咲 岸顽『 Vc > p : 喘千粧卸丄 旳分 3

电涡流传感器基本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 原理图 1、什么是电涡流效应? 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且呈闭合回路,类似于水涡流形状,故称之为电涡流也叫做电涡流效应,其实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延伸。 注意:电涡流传感器要求被测体必须是导体。 传感器探头里有小型线圈,由控制器控制产生震荡电磁场,当接近被测体时,被测体表面会产生感应电流,而产生反向的电磁场。这时电涡流传感器根据反向电磁场的强度来判断与被测体之间的距离。2、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 传感器线圈由高频信号激励,使它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φi,当被测导体靠近线圈时,在磁场作用范围的导体表层,产生了与此磁场相交链的电涡流ie,而此电涡流又将产生一交变磁场φe阻碍外磁场的变化。从能量角度来看,在被测导体内存在着电涡流损耗(当频率较高时,忽略磁损耗)。能量损耗使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 降低,因此当被测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改变时,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电感L均发生变化,于是把位移量转换成电量。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齿轮转速的应用

4、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的注意事项 对被测体的要求 为了防止电涡流产生的磁场影响仪器的正常输出安装时传感器头部四周必须留有一定范围的非导电介质空间,如果在某一部位要同时安装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就必须考虑是否会产生交叉干扰,两个探头之间一定要保持规定的距离,被测体表面积应为探头直径3倍以上,当无法满足3倍的要求时,可以适当减小,但这是以牺牲灵敏度为代价的,一般是探头直径等于被测体表面积时,灵敏度降低至70%,所以当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适当缩小测量表面积。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 性好、测量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围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

电涡流式传感器

第四章电涡流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电涡流效应和等效阻抗分析。 2.熟悉电涡流探头结构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3.熟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4.掌握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5.掌握接近开关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各种电涡流传感器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电涡流效应(演示) 从金属探测器的探测过程导出电涡流传感器的电涡流效应。从金属探测器的结构来说明图4-1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二、等效阻抗分析 图4-1中的电感线圈称为电涡流线圈。分析它的等效电路: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感L 串联的回路。电涡流线圈受电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表达式(分析其实际价值)Z=R+jωL=f(i1、f、μ、σ、r、x)(4-1)结论:电涡流线圈的阻抗与μ、σ、r、x之间的关系均是非线性关系,解决方法:必须由微机进行线性化纠正。 第二节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 一、电涡流探头结构(实物演示) 电涡流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一只线圈,俗称为电涡流探头。 线圈结构:用多股较细的绞扭漆包线(能提高Q值)绕制而成,置于探头的端部,外部用聚四氟乙烯等高品质因数塑料密封,(图4-2)。CZF-1系列电涡流探头的性能: 表4-1 CZF-1系列传感器的性能 提问:请同学由上表分析得出结论:探头的直径越大,测量范围就越大,但分辨力就越差,灵敏度也降低。 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线圈阻抗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金属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等。 第三节测量转换电路 (简单介绍调幅式和调频式测量转换电路。) 一、调幅式电路 调幅式:以输出高频信号的幅度来反映电涡流探头与被测金属导体之间的关系。图4-3:高频调幅式电路的原理框图。 ?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常用分类 我们常接触到的本特利bently涡流传感器有直径5mm涡流传感器、8mm涡流传感器、11mm涡流传感器、14mm涡流传感器、25mm涡流传感器、50mm差胀传感器、3300耐高温电涡流传感器几种,其中5mm探头和14mm探头不常用。每个传感器系统都由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组成,本特利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具有完全的可互换性,只要部件号一致,各部分可以互换。 二、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以高频电涡流效应为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移、振动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测量、控制盒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态平衡的需要,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许多个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普遍重视。电涡流传感器已成为目前电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中。 关键词:电涡流式传感器传感器技术 引言: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利用检测线圈与被测导体之间的涡流效应进行测量,具有非接触测量、灵敏度高、频响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其基本原理如图l所示。当线圈l通以交流电I1时,其产生的交变磁场H1会在被测导体2中产生电涡流 I2,而I2又产生一交变磁场H2 来阻碍H1的变化,从而使线圈的 等效电感L发生变化。当被测导 体的电阻率、磁导率都确定,只 有x发生变化时,通过分析提取 等效电感与测量位移间的关系, 就可以建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

2019年电涡流传感器原理指什么

2019年电涡流传感器原理指什么 篇一:电涡流传感器基本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 原理图 1、什么是电涡流效应? 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且呈闭合回路,类似于水涡流形状,故称之为电涡流也叫做电涡流效应,其实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延伸。注意:电涡流传感器要求被测体必须是导体。 传感器探头里有小型线圈,由控制器控制产生震荡电磁场,当接近被测体时,被测体表面会产生感应电流,而产生反向的电磁场。这时电涡流传感器根据反向电磁场的强度来判断与被测体之间的距离。 2、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

传感器线圈由高频信号激励,使它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φi,当被测导体靠近线圈时,在磁场作用范围的导体表层,产生了与此磁场相交链的电涡流ie,而此电涡流又将产生一交变磁场φe阻碍外磁场的变化。从能量角度来看,在被测导体内存在着电涡流损耗(当频率较高时,忽略磁损耗)。能量损耗使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降低,因此当被测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改变时,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电感L均发生变化,于是把位移量转换成电量。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3、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齿轮转速的应用 4、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时的注意事项 对被测体的要求 为了防止电涡流产生的磁场影响仪器的正常输出安装时传感器头部四周必须留有一定范围的非导电介质空间,如果在某一部位要同时安装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就必须考虑是否会产生交叉干扰,两个探头之间一定要保持规定的距离,被测体表面积应为探头直径3倍以上,当无法满足3倍的要求时,可以适当减小,但这是以牺牲灵敏度为代价的,一般是探头直径等于被测体表面积时,灵敏度降低至70%,所以当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适当缩小测量表面积。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根据初中学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 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效应,将位移、温度等非电量转换为阻抗的变化或电感的变化从而进行非电量电测的。 目前生产的变间隙位移传感器,器量程范围为300m~800mm。 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通有交变电流的传感器线圈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由于电流的变化,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被测导体置于该磁场范围之内,被测导体内便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将产生一个新磁场,和方向相反,抵消部分原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素发生变化。

一、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 电涡流式传感器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一个安置在探头壳体的扁平圆形线圈构成。 二、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利用电涡流式变换元件进行测量时,为了得到较强的电涡流效应,通常激磁线圈工作在较高频率下,所以信号转换电路主要有调幅电路和调频电路两种。 调幅式(AM)电路

调频式(FM)电路 调频式电路(100kHz~1MHz)结构如图所示: 当电涡流线圈与被测体的距离x改变时,电涡流线圈的电感量L 也随之改变,引起LC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变化,此频率可直接用计算机测量。 如果要用模拟仪表进行显示或记录时,必须使用鉴频器,将△?转换为电压U0。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电涡流式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和可以非接触测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各个领域中。 1、电磁炉

电磁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涡流传感器是其核心器件之一,高频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铁质锅底会产生无数的电涡流,使锅底自行发热,烧开锅内的食物。 2、电涡流探雷器 3、电涡流式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它能在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测有无物体靠近。 当物体接近到设定距离时,就可发出“动作”信号。接近开关的核心部分是“感辨头”,它对正在接近的物体有很高的感辨能力。这种接近开关只能检测金属。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一、创新实践目的 熟悉和掌握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位移测量电路、设计方法和应用。 二、器件与仪器 1、主要器件:电涡流传感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振动台(2000型)、直流稳压电源、 低通滤波模板、螺旋测微头、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铁圆片、导线若干。 2、主要仪器:数显表、频率表、示波器、电压表。 三、基础设计与实践 1、设计内容 (1)设计一种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到不同金属静态位移的系统; (2)设计一种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的方法。 2、研究内容 (1)研究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研究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的关系; (3)研究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及测量原理与方法。 3、设计提示 (1)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参考教材《检测与转换技术》(童敏明、唐守锋编); (2)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如图7所示,其中涡流线圈L和测量电器中的电容C 组成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 f= 图7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 (3)电涡流传感器的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

图8 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 (4)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检测电路如图9所示。 图9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检测电路 (5)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如图10(a)所示,振动测量安装如图10(b)所示; (a)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图;(b)振动测量安装如图 图10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四、基础实践注意事项 (1)被测体与电涡流传感器测试试头平面必须平行并将测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2)传感器在测铁材料初始时可能会出现一段死区; (3)振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撞击机壳,损坏仪器。 五、创新设计与实践 题目一、根据所掌握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个金属零件计数分装系统。 1、设计要求: (1)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了类型,将传感器探头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2)金属零件陆续从落料管中落到正下方的零件盒中时,能够有效地检测下落零件的个数; (3)当零件盒中的数量达到设定值N时停止落料,传送机构动作,将下一个空盒传送到落料管的正下方。 2、设计提示: 如下图所示为金属零件自动装箱检测控制系统示意图。 金属零件分装、计数系统 根据要求不能采用电涡流接近开关,而只能采用输出模拟电压的电涡流传感器及配套的测量转换电路(应考虑下落物体位置的随机性)。 3、创新实践要求: (1)依据设计思路画出传感器安装简图,测量转换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进行硬件电路连接测试,实现设计功能要求。 4、设计报告要求: (1)画出传感器安装图、测量转换电路图; (2)传感器原理说明和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3)各元器件的选择与计算; (4)实践结果。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8003)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答案(期末考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热电偶中热电势的大小仅与金属的性质、接触点温度有关,而与热电极尺寸、形状及温度分布无关。 2.按热电偶本身结构划分,有普通热电偶、铠装热电偶、微型热电偶。3.热电偶冷端电桥补偿电路中,当冷端温度变化时,由不平衡电桥提供一个电位差随冷端温度变化的附加电势,使热电偶回路的输出不随冷端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达到自动补偿的目的。 4.硒光电池的光谱峰值与人类相近,它的入射光波长与人类正常视觉的也相近,因而应用较广。 5.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光照度与其短路电流呈线性关系。 6.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 7.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是由无数细微的电畴组成。电畴具有自己极化方向。经过极化过的压电陶瓷才具有压电效应。 8.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比石英晶体大得多。但石英晶体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其它压电材料无法比的。 9.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能测量频率小的被测量。特别不能测量静态量。 10.霍尔效应是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磁场中受洛伦茨力作用发生位移的结果。 11.霍尔元件是N型半导体制成扁平长方体,扁平边缘的两对侧面各引出一对电极。一对叫激励电极用于引入激励电流;另一对叫霍尔电极,用于引出霍尔电势。 12.减小霍尔元件温度误差的措施有:(1)利用输入回路的串联电阻减小由输入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2)激励电极采用恒流源,减小由于灵敏度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13.霍尔式传感器基本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弹性元件,将感受的非电量转换成磁物理量的变化;另一部分是霍尔元件和测量电路。 14.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将磁参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信号输出。 15.变磁通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将齿轮的齿(槽)作为磁路的一部分。当齿轮转动时,引起磁路中,线圈感应电动势输出。 16.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热敏感元件。 17.热敏电阻与金属热电阻的差别在于,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阻值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 18.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称为热敏电阻的。它是热敏电阻测温的基础。 19.热敏电阻的基本类型有:负温度系数缓变型、正温度系数剧变型、临界温度型。 20.正温度系数剧变型和临界温度型热敏电阻不能用于温度范围的温度控制,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控制中却是十分优良的。 21.正温度系数剧变型和临界温度型热敏电阻属于型,适用于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

CWY-D0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说明书

CWY-D0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是CWY系列产品的全新升级,采用更新工艺技术及零件组件,在继承CWY-D0系列稳定可靠的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全面提升产品外观及内部品质,可完全替代美国本特利(BN)公司3300、3300XL系列产品。 一、系统组成 如下图所示,系统主要包括前置器、延伸电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探头和附件。 二、升级亮点 1.电缆采用蓝色氟塑料绝缘的射频同轴电缆,可选用不锈钢软管铠装,以保护电缆不易被损坏。 2.探头、延伸电缆和前置器都带有防腐蚀的符合美国军用规范MIL-C-39012的镀金铜接头。这些接头只需用手指紧固(接头会自动“锁住”),特殊的机械锁紧装置能防止连接松动。接头在安装或拆卸时不需要特殊的工具。

3.探头整体各部件通过机械变形联接,在恶劣环境中可以保证探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前置器提供两种安装方式:

底板安装,51mm×51mm,采用四个M4×12GB29-76螺栓安装(产品附件); 导轨安装,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标准35mm导轨上。 5.前置器采用三端SpringLoc端子镶嵌固定,直接与内部电路连接,确保连接可靠性。 三、技术指标 1.线性量程、线性范围、线性中点、非线性误差、最小被测面 ※非线性误差指实际输出值与理论值(按标准特性方程计算)最大误值。 2.平均灵敏度(线性范围内输出变化除线性范围)

平均灵敏度误差:≤±5% 3.动态特性 频响:0~10kHz 幅频特性:0~1kHz衰减小于1%,10kHz衰减小于5% 相频特性:0~1kHz相位差小于-10°,10kHz相位差小于-100° 4.互换性误差≤5% 5.工作温度 探头:工作温度-20℃~+150℃温漂≤0.05%/°C 前置器:工作温度0℃~+100℃温漂≤0.05%/°C 6.工作介质:空气、油、水。 7.探头最大工作压力:12Mpa 四、型号选型 探头选型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设计内容摘要: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说明-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 第一节 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 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

电涡流传感器word版

KH1100轴位移/KH1100Z胀差监测仪 综述轴向位移对于许多旋转机械(如汽轮机、水轮机、透平压缩机、风机、离心泵等)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可以反映出机器内部轴(转子)与轴向相对止推轴承的间隙,间隙的变化不仅能表明机器的运行特性和状况,而且能指示止推轴承的磨损情况以及转动件和静止件之间可能发生相碰的危险。KH1100轴位移/KH1100Z胀差监测仪对轴向位移的长期连续监测可以提出早期的警告,防止机器在不良状况下工作而造成损坏,进而带来经济损失。 临界位置: 1/5…停机位置 2/4…紧急报警位置 3…正常运转位置 A…测量相对轴位移 的电涡流传感器。 KH1100轴位移/KH1100Z胀差监测仪是一台高可靠的单通道轴向位移监测仪表,它可以长期连续可靠地监测旋转机械的轴向位移。仪表的轴向位移输入信号来自VB-Z98系列涡流传感器或其他公司的符合API670标准的涡流传感器,并用数字显示出位移值。传感器的探头沿着轴向安装,正对的被测面是轴上止推法兰或者轴上其他的平面。这是一种非接触的测量方式,API670标准被认可作为该测量的准则。 我们在设计和制造这台仪表时,采用了最新的可靠的数字电子技术和元器件,内部大部分是贴片元件,金属机箱则满足了现场对电磁屏蔽的要求。因为采用了单片机技术,使仪表的测量功能变得更优秀,组态更加灵活和方便。系统调试时,不需要打开仪表机箱所有测量参数的设置和功能组态都可在面板按键上瞬间完成,使用非常方便。而仪表的高可靠性是按PLC的设计要求来保证实施的。内置的高档微处理器,可以对传感器、仪表线路、软件进行连续地自诊断. 1.主要功能:

●量程:可选,用户可在仪表选型时订制,由厂方预先设定。 ●位移方向: 可选择被侧面远离探头作为正方向,或被测面趋近探头为正方向,用户在仪表选型时订制,由厂方预先设定。 ●显示功能: 轴向位移测量值、报警值、功能代码分别在面板的数码显示窗上显示。面板上不同颜色的指示灯配合仪表的工作状态发出指示。 ●报警功能: 用户可自己设定位移的“警戒”值和“危险”值,面板的指示灯随“警戒”报警和“危险”报警而指示警戒和危险,后面板端子提供报警继电器输出。 ●报警延时功能: 仪表的这一功能增加了报警的可靠性,用户可在仪表选型时选择警戒和危险继电器触发的延迟时间,此功能由厂方预先设定。 ●报警复位功能: 当发生报警后,报警复位分为自锁和自动复位两种方式;自锁时,报警功能始终保持,在监测情况正常后,需按“复位”键复位;自动复位时,在监测情况正常后报警功能自动解除。用户可在仪表选型时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此功能由厂方预先设定。 ●自诊断功能: 任何输入系统的故障,如探头破裂,线路故障等都可被仪表自动检测出来:“OK” 灯不亮,同时切除“警戒”和“危险”报警回路。 ●传感器电源限流保护: 使用过程中不慎发生传感器电源短路时,限流≤30mA,不会产生火花,满足监测现场的安全要求。 ●记录输出: 在后面板端子输出与轴向位移量程成比例的模拟量信号,同时提供4~20mA输出端,且有短路保护功能。 ●传感器信号缓冲放大输出: 经缓冲放大的传感器原始信号从后面板端子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