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规范性文件

中医药规范性文件
中医药规范性文件

附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性文件目录(93件)

(截至2015年6月30日)

一、综合(3件)

二、新闻宣传(4件)

三、人事教育(12件)

四、医政管理(55件)

五、科研管理(11件)

六、外事管理(1件)

七、法制标准化建设与监督(7件)

儿科 性早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性早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性早熟的门诊患儿。 一、性早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性早熟。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ICD-10编码:E30.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性早熟临床常见证候: 痰热内结证 阴虚火旺证 肝郁化火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性早熟。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2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枢性性早熟。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伴有其他疾病暂不进入本路径。 4.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配合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3)骨龄(左手包括腕关节X线摄片)。 (4)B超检查:女童子宫、卵巢、乳腺;男童睾丸、阴囊。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密度、核磁共振成像(MRI)、CT 扫描、颅骨及四肢X线摄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热内结证:化痰清热。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3)肝郁化火证:疏肝泻火。 2.特色疗法 (1)耳针; (2)体针; (3)耳穴贴压。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睾丸、乳房明显缩小,阴道分泌物及阴道出血消失,阴毛生长缓慢。 2.骨龄与身高龄相近。 3.女童B超卵巢容积减少,男童睾丸容积减少,FSH≤5IU/L,LH≤2.5IU/L。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它不良事件时,采取停药、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等相应措施。 2.治疗期间,患儿加用其他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或其监护人的意愿影响治疗依从性,退出本路径。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 导语: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源性激素的广泛存在,性早熟患儿逐渐增多。 性早熟从病因上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及假性性早熟,完全性性早熟和部分性性早熟,还有同性性早熟和异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生作用,属中枢性性早熟。完全性性早熟一般查无特殊原因,无病理变化,属于特发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是因性激素刺激性征发育,多属假性性早熟或部分(不完全性)性早熟。临床上,性早熟女孩比男孩多4—5倍。 性早熟一般表现为,女孩乳房发育,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来潮。男孩睾丸增大,且有面部痤疮以及声音变粗。男孩、女孩都可出现腋毛。男孩血浆睾酮和女孩的雌二醇浓度随性早熟的发展而增高。X线摄片手腕骨正位片显示骨龄成熟超过实际年龄,与性成熟一致。 中医学认为,性早熟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肾的阴阳不平衡,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也可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专家临床据此辨证分型论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肝郁化火证见女孩乳房及内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男孩睾丸增大,声音变低沉,面部痤疮。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宜疏肝解郁,清心泻火,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丹皮、栀子、白芍、柴胡、龙胆草、夏枯草、枳壳等。乳房胀痛者

辩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一)

辩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一) 【关键词】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目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国内外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但存在药价昂贵等诸多缺点,而中医药因其具有不良反应相对少、价格相对便宜,较多的患儿愿意采用中药治疗。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作者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8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考《小儿内分泌学》〔1〕的有关标准:(1)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以前月经来潮;(2)乳房与阴毛发育属TannerII~IV期;(3)实验室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升高;(4)骨龄>实际年龄1岁以上;(5)B超见子宫和(或)卵巢增大,或有卵泡发育,且直径≥4mm;具备上述2个或2个以上实验室检查指标。排除标准:颅内器质性病变、肾上腺或卵巢肿瘤伴性早熟综合征、服用雌激素药物或食物等。 1.2一般资料 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门诊的86例女性患儿。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初诊年龄5~10岁,起病年龄4~8岁(其中4~6岁16例,6~8岁46例,8~10岁24例);病程7d~2年,乳房大小(按Tanner分期〔2〕):Ⅱ期56例,Ⅲ期28例,Ⅳ期2例;阴道有分泌物排出54例。所有患儿FSH、LH、E2均高于正常同龄儿童;左手腕骨X线摄片提示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年62例,超过2年24例;B超检查子宫容积>2ml54例,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者81例〔3〕。 1.3治疗方法 (1)中医药辨证分型:①阴虚火旺证: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用滋阴降火。选用炙龟板、夏枯草、生地、丹皮各8~9g,知母、地黄、甘草、玄参各5~6g;②肝郁化火证: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宜疏肝解郁、清心泻火化痰。用白芍、龙胆草、夏枯草、旱莲草、茜草各10g,丹皮、薄荷各6g,栀子、柴胡各5g;③痰湿蕴脾证:多嗜食甘腻,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伴形体偏胖、少动懒言、苔腻、脉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散结。姜半夏、青皮、陈皮、黄柏、全瓜蒌、荔枝核、茯苓、益智仁各10g,海藻、昆布各15g;方药加减:带下者加椿根皮10g,清利湿热;乳房胀痛明显加生麦芽15~20g,软坚散结止痛;大便干结加大黄3g,通腑泻热;口渴明显加芦根15g、天花粉10g,清热生津。并按年龄酌情增减药量,1剂/d,煎汤早晚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随访6个月全面评估疗效。(2)观察指标和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乳房Tanner分期及乳核直径、阴道分泌物情况;于用药前后测血清FSH,LH,E2值;B超检测子宫和卵巢长、宽、厚径,按公式计(长×宽×厚/2)算卵巢容积;治疗前后摄左手腕正位X线片,按TW2测算骨龄,由专人测评;按初诊BA/初诊CA计算治疗前的ΔBA/ΔCA,按治疗前后BA差值/治疗前后CA差值计算治疗后的ΔBA/ΔCA。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性早熟临床路径

性早熟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性早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E30.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华儿科杂志,2015,53(06):412-418。 临床表现: 1、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1年以上; 4、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l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性早熟诊断标准。 2、8岁以后出现第二性征,但是骨龄进展过快,生长潜能受损。 (四)标准住院日。 1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LH(0’,30’,60’,90’,120’), FSH(0’,30’,60’,90’,120’)。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酌情选择) 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孕酮、OGTT、生化全项、皮质醇、ACTH、甲状腺功能、骨龄,盆腔B超,垂体MRI+增强。(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注射用水5ml+戈那瑞林100ug/ m2或曲普瑞林针2.5ug/kg 普瑞林针(0.1g/支,最大量100ug)静脉推注或皮下注射s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

(八)手术日。 无 (九)术后恢复。 无 (十)出院标准。 完善LHRH激发试验后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发热等感染情况,可能影响化验结果,需待体温正常以后才能进行上述检查。 二、性早熟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10:E30.100); 患者姓名: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门诊号:_______住院号:_______ 住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2__天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诊疗规范及机理研究 性早熟是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之一,其中,特发性早熟占女童真性性早熟的80%~90%,由于青春期提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导致性征过早出现,月经提前来潮,同时体格发育提前,骨骼生长加速,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患儿的骨龄较实际年龄显著提前,骨骺过早闭合,致使患儿预期身高及最终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约1/3患儿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cm。此外,由于过早进入性发育期,而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易导致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目前,国外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大多数报道认为该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性征消退,同时对于骨龄的提前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而且对患儿的性发育无不良的后副作用。但此药价格较为昂贵,每年治疗需3万元左右,尚不能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而国内报道多采用孕酮类药物及达那唑等治疗,虽能控制患儿性征的发育,但对于骨骼成熟加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无明显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有肝肾毒性或雄性化等副作用,也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报道,但多为临床报道,辨证分型不一,缺乏随机对照。性早熟在中医古籍中本无记载,亦无现成的治疗方法可循。七十年代末,我院中医科老主任顾文华教授,通过对性早熟患儿的辨证,观察总结出性早熟儿童易出现怕热、面部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等8项阴虚火旺征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阴虚可致相火旺,认为性早熟的病机为“肾阴虚、相火旺”,并制订了“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性早熟,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一系列治疗性早熟的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童,在患儿阴虚火旺症候改善同时,第二性征消退,身高增长趋势明显延缓,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的趋势得到遏制,使患儿亢进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得到抑制。本课题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在1993年和2001年相关临床经验总结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在循证医学研究中药的疗效、小方剂的有效性研究及补肾中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作用机理等三方面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结如下: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系列研究(2001-2004) 1.早熟Ⅱ号治疗女童性早熟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上海市科委014319402)课题从循证医学的方法出发,由专业统计学专家参与临床设计和总结的全过程。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的方法,比较滋阴泻火中药早熟Ⅱ号与疏肝理气中药逍遥丸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疗效。对于性早熟中医和西医相关临床诊断和疗效相关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进行研究,以便于临床总结。患儿分为治疗组(滋阴泻火方早熟Ⅱ号)、对照组(疏肝理气方逍遥丸);双盲、双模拟给药,随访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儿乳核指数、乳房Tanner分期、中医症候积分、B超检查(子宫、卵巢容积、最大卵泡大小)、骨龄的变化。132例病儿完成所有随访。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后比较,治疗组患儿对乳核指数、乳房Tanner分期、中医症候积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B超检查子宫、卵巢容积、卵泡大小,治疗组控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骨龄改变比较,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女童性早熟,滋阴泻火中药早熟Ⅱ号疗效优于疏肝理气中药逍遥丸。 2.早熟Ⅲ号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委011019064)早熟Ⅱ号是目前我院临床应用最广,疗效经过临床验证得到肯定的院内制剂,其方中生地、龟板、玄参等滋阴益肾,知母、黄柏、丹皮泻相火,生麦芽散结回乳。全方配伍得当,共凑滋肾阴、泻相火之功。但是本处方仍然药味较多,进行进一步的药效学、药理学研究等有一定的困难,质量控制较困难,且组成较复杂,不符合现代中医药小处方的趋势。早熟3号是时毓民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早熟2号合剂临床应用基础上研究成功的验方,保留了早熟2号合剂的精髓,同时又进行了精简,在临床上以汤剂形式应用于病人,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对照研究和总结,早熟3号系从早熟2号基础上筛选出其中生地、龟板、知母等主要6味药组成的方剂,药味减少一半。本课题设计通过随机对照,进行药物的等效性研究,便于今后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早熟Ⅲ号是我科在早熟Ⅱ号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精选其中主要药味6味研制成的新协定处方。为进一步明确新处方的疗效,我科进行协定方早熟Ⅲ号与早熟Ⅱ号合剂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名性早熟患儿,随机分入治疗组(早熟3号,n=50)、对照组(早熟2号,n=50),初诊进行体格检查,(乳房Tanner分期、乳核直径);初诊摄骨龄片,B超(子宫、卵巢容积及卵泡大小)检查,并进行中医

中医性早熟的辨证施治

中医性早熟的辨证施治 【概述】 正常情况下月经的初潮年龄为14岁左右,如果10岁以前即有月经来潮,称为性早熟。近代文献报道女性早熟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病因病理】 1.阴虚火旺素体阴虚,平时多服辛热助阳药食,导致肾阴更虚,虚火上亢,热熏冲任,迫血妄行,月经初潮提前而至。 2.肝火旺盛平时过食油炸煎食,或辛热药食,热助肝旺,冲任郁热而致经血提前初潮。 【诊断要点】 1.根据初潮年龄在10岁以前进行诊断。 2.检查第二性征(乳房、臀部脂肪、阴毛)是否发育。 3.作血内分泌检查。 【辩证分型】 1.阴虚火旺月经10岁之前初潮,经行量多,周期短,或经期长,淋漓不止,口干咽燥,午后两颧潮红,目赤,便秘。舌红,脉细数。 2.肝火旺盛月经10岁之前初潮,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量少,色红,小腹或胀,经前乳胀,口苦口干大便于结。苔黄,舌红,脉弦而数。

【分型治疗】 1.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2克黄柏9克生地30克元参15克夏枯草9克丹皮10克山茱萸9克炙龟版12克(先煎)龙胆草6克生麦芽30克生甘草5克2.肝火旺盛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柴胡5克黄芩6克山栀6克白芍9克夏枯草9克六一散10克(包煎)郁金6克知柏地黄丸9克(分3次吞服)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阴虚火旺者。 2.龙胆泻肝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胆火旺者。 3.大补阴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阴液不足者。 4.左归九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阴不足者。 【简便方】 1.生麦芽30克,水煎服。用于乳房发育早者。 2.菊花3克、枸杞子3克,开水泡,代茶。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 干预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诊疗规范及机理研究 性早熟是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之一,其中,特发性早熟占女童真性性早熟的80%~90%,由于青春期提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导致性征过早出现,月经提前来潮,同时体格发育提前,骨骼生长加速,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患儿的骨龄较实际年龄显着提前,骨骺过早闭合,致使患儿预期身高及最终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约1/3患儿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cm。此外,由于过早进入性发育期,而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易导致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目前,国外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大多数报道认为该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性征消退,同时对于骨龄的提前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而且对患儿的性发育无不良的后副作用。但此药价格较为昂贵,每年治疗需3万元左右,尚不能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而国内报道多采用孕酮类药物及达那唑等治疗,虽能控制患儿性征的发育,但对于骨骼成熟加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无明显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有肝肾毒性或雄性化等副作用,也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报道,但多为临床报道,辨证分型不一,缺乏随机对照。性早熟在中医古籍中本无记载,亦无现成的治疗方法可循。七十年代末,我院中医科老主任顾文华教授,通过对性早熟患儿的辨证,观察总结出性早熟儿童易出现怕热、面部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等8项阴虚火旺征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阴虚可致相火旺,认为性早熟的病机为“肾阴虚、相火旺”,并制订了“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性早熟,

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中医对小儿性早熟的研究概况,包括性早熟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预防调护,总结归纳出肾阴亏损、肝郁化火、痰湿蕴脾为本病的3个临床常见类型,滋阴降火、疏肝解郁泻火、健脾化痰散结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也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性早熟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综述 儿童性早熟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性早熟对儿童健康成长危害很大,骨骺提前闭合,造成患儿最终身材矮小;此外容易引起患儿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作一概述 1 病因病机 我国古代文献中尚无性早熟的完整记载,但对性发育过程却有深刻的认识,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女子七岁,肾气

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之说。这些理论成为后世认识、研究本病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关于性早熟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病因,但有临床报道可能与疾病或误服某些药物或长期服用滋补品等有关。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中医可归为“乳疬”、“月经先期”等范畴。本病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肾阴亏损,相火偏旺中医认为人体生殖、生长、发育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在机体正常状态下,阴阳平衡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协调和稳定。当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就会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从而破坏正常的生理状态而发病[1]。小儿乃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病理上多出现肾阴亏损,相火偏旺,阴阳平衡失调,表现为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2]。蔡德培等[3]发现75例性早熟女童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证象,如怕热、口渴、面红升火、烦躁易怒、盗汗、便秘、舌质红绛或舌边尖红等,认为本病系属肾对生殖机能调节障碍的一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 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 干预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诊疗规范及机理研究 性早熟是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之一,其中,特发性早熟占女童真性性早熟的80%~90%,由于青春期提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导致性征过早出现,月经提前来潮,同时体格发育提前,骨骼生长加速,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患儿的骨龄较实际年龄显着提前,骨骺过早闭合,致使患儿预期身高及最终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约1/3患儿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cm。此外,由于过早进入性发育期,而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易导致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目前,国外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大多数报道认为该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性征消退,同时对于骨龄的提前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而且对患儿的性发育无不良的后副作用。但此药价格较为昂贵,每年治疗需3万元左右,尚不能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而国内报道多采用孕酮类药物及达那唑等治疗,虽能控制患儿性征的发育,但对于骨骼成熟加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无明显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有肝肾毒性或雄性化等副作用,也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报道,但多为临床报道,辨证分型不一,缺乏随机对照。性早熟在中医古籍中本无记载,亦无现成的治疗方法可循。七十年代末,我院中医科老主任顾文华教授,通过对性早熟患儿的辨证,观察总结出性早熟儿童易出现怕热、面部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等8项阴虚火旺征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阴虚可致相火旺,认为性早熟的病机为“肾阴虚、相火旺”,并制订了“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性早熟,

儿科 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性早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并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女童: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乳房开始发育2年后初潮呈现;男童: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睾丸开始增大后2年出现变声和遗精。 2.有性腺发育依据,女童单侧卵巢容积≥1~3ml,并可见多个直径≥4 mm 的卵泡,可认为卵巢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子宫长度>3.4~4cm可认为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可见子宫内膜影提示雌激素呈有意义的升高。男童睾丸容积≧4ml。 3.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增长突增。 4.促性腺激素检测 (1)基础性激素测定。基础促黄体生成激素(LH)有筛查意义,如LH<0.1 IU/L提示未有中枢性青春发动,LH>3.0-5.0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发动。凭基础值不能确诊时需进行激发试验。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以GnRH 2.5-3.0μg/kg (最大剂量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于注射的0、30、60和90min测定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发峰值LH>3.3-5.0 IU/L 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同时LH/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 认为以激发后30~60min单次的激发值,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如激发峰值以FSH升高为主,LH/FSH比值低下,结合临床可能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或中枢性性早熟的早期,后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重复检查。 5.可有骨龄提前,但无诊断特异性。 (二)证候诊断 1.痰热内结证:女童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阴道分泌物增多,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男童阴茎和睾丸增大,阴茎勃起,腋毛、痤疮出现,声音低沉,甚至可有夜间泄精。形体偏胖,脾气急躁,烦热,胸闷喜叹息,大便干结。舌红苔腻,脉滑数。 2、阴虚火旺证:女童乳房及内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提前来潮;男童生殖器增大,声音变低,有阴茎勃起。颧红潮热,盗汗,头晕,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