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填写规范、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汇总表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填写规范、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汇总表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填写规范、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汇总表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填写规范、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汇总表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单位填写)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监测机构填写)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规范

一、纸质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一)需用钢笔、签字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形式和花体式签名。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二)每一个病例填写一张报告表。

(三)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要求的项目。

(四)对于报告表中的描述性内容,如果提供的空间不够,可另附A4纸说明。

二、各项目填写要求

(一)报告基本信息

1、报告表编号:每家医院的报告表编号从001开始,如第一份报告即为001,第二份报告即为002。

2、报告类型:

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大面积或较深度的严重损伤。主要有以下5类:

(1)导致一过性或永久性功能丧失影响正常人体和社会功能的,如残疾、毁容、失明等;

(2)全身性损害,如败血症、肾衰竭等;

(3)先天异常;

(4)生命风险,如危及生命、死亡等;

(5)其他严重的需要予以住院治疗的。

一般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除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以外的由化妆品引发的不良反应。

(二)报告人报告单位信息

1、报告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化妆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完整全称。如:不可简写为“一医院”,应填写“XX市第一人民医院”。

2、报告单位类型:填表人根据自己单位属性选择报告单位类型。

1)医疗卫生机构:指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活动的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

2)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指分别从事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单位,美容院、理发室等属于经营企业。

3)个人:指消费者本人。

4)其他:不属于以上四种者。

(三)患者(消费者)信息

1、患者(消费者)基本情况:填写患者(消费者)真实全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性别、年龄、民族、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注意体重以千克(公斤)为单位,如果不知道准确体重,请做一个最佳的估计。

2、有无化妆品过敏史: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有,应具体说明,如使用xx化妆品。如果需要详细叙述,请在备注中说明。

3、有无药品过敏史: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有,应具体说明,如使用xx药品过敏。如果需要详细叙述,请在备注中说明。

4、有无食物过敏史: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有,应具体说明。如果需要详细叙述,请在备注中说明。

5、其他接触物: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四)化妆品不良反应信息

1、开始使用日期、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日期、停用日期:正确选择患者(消费者)开始使用可疑化妆品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及停用化妆品日期。

2、潜伏期:是指患者(消费者)从开始使用或停止使用可疑化妆品,到不良反应发生间隔的时间。

3、不良反应过程描述: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准确填写患者(消费者)自觉症状、皮损部位、皮损形态、其他损害,在相对应的选择项画“√”(可多选),如果无符合的选项,则选择其他,并加以补充说明。

4、其他辅助检查:如果有进行除斑贴试验外的其他辅助检查,请填写辅助检查名称及结果。

5、处理情况:填写本次临床上发现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正确填写化妆品停用信息,并根据实际处理情况在局部处理、系统用药的相对应选择项画“√”(可多选),如果无符合的选项,则选择其他,并加以补充说明。

6、初步判定:根据不良反应症状选择初步判定结果。

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2)化妆品痤疮; 3)化妆品毛发损害; 4)化妆品甲损害;5)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6)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7)化妆品唇炎;8)化妆品荨麻疹;9)激素依赖性皮炎;10)其他;如填写其他,需进行说明。

7、补充说明:其他不良反应信息可通过补充说明加以描述,如严重报告中,患者(消费者)的生命体征等。

(五)化妆品信息

1、怀疑化妆品:报告人认为可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化妆品。

2、化妆品名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化妆品命名规定》规定,化妆品名称一般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如“颐莲多重美白防晒露”中,“颐莲”就是商标名,“多重美白防晒”为通用名,“霜”为属性名。

3、类别:

1)特殊化妆品:①育发类②染发类③烫发类④脱毛类⑤美乳类⑥健美类⑦除臭类⑧祛斑类⑨防晒类⑩祛痘类?美白类

2)普通化妆品:

发用类:①洗发②护发③养发④固发⑤美发

护肤类:①膏②霜③乳液④化妆用油⑤膜类(面膜、眼膜等)

美容修饰类:①胭脂香粉②唇膏(护唇膏、唇彩、口红)③洁肤类(沐浴液、洗手液)④眼部用彩妆(眉笔、眼线笔、睫毛膏)⑤指(趾)甲用化妆品

香水类:①香水类②化妆水类

根据化妆品所属类别选择正确选项,如果可疑化妆品的类别难以界定,则选择“其他”,并加以说明。

4、生产厂家:填写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全称,不可用简称。

5、有效期至和生产批号:

根据化妆品实际情况填写有效期至;生产批号如实填写。

6、批准文号(备案号):特殊化妆品填写批准文号,普通用途化妆品填写备案号。如卫妆特字(2004)第****号,国妆特字G2008****等。

7、经营企业:填写购买化妆品的经营企业名称。

8、斑贴试验:

1)原物斑贴实验、光斑贴试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结果,如果结果为阳性,则按斑贴试验结果填写:-、±、+、++、+++。

皮肤无反应-

皮肤呈淡红斑、无浸润±

皮肤呈红斑、浸润、丘疹+

皮肤呈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

皮肤呈红斑、水肿上出现大水疱+++

2)欧标、澳标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如实填写。

(六)关联性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肯定:化妆品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止使用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后反应出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其他疾病等混杂因素的干扰。

2、很可能:无重复使用化妆品史,余同“肯定”,或基本可排除其他接触物及疾病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3、可能:化妆品使用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佐证;但引发不良反应的化妆品不止一种,或其他接触物及疾病进展因素不能排除。

4、可能无关:不良反应与化妆品使用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皮肤损害表现不相吻合,其他影响先因素不能除外。

5、待评价:报表内容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

6、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七)报告人信息

1、报告人:根据真实情况填写报告人姓名及电话。

2、报告日期:指不良反应报告填写时间。

3、报告人职业:按照实际情况选择。

(八)备注:如果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请在备注中填写。

(九)附件:如果有其他资料如照片等,可作为附件提交。

.

化妆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填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示例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应填写真实事件,报表所列患者信息及怀疑药品信息项目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字迹要清晰,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 新的□严重□一般□ (1)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事件损害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事件可能是新的严重的,也可能是新的一般的。(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3)一般:指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4. 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单位的完整全称,如日照市人民医院。 5. 部门:应填写科室的标准全称,如:消化内科、普外三科等。 6. 电话:填写报告部门(即科室)的电话。 7. 报告日期:指上交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时间。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8.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真实全名。 9.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如果不知道准确体重,请做一个最佳的估计。 10. 联系方式:最好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也可填写患者的通信地址。 11.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及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请选择正确选项。如果选择“有”,则在报告的空白处清晰叙述。 12.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 13.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确切时间。 14. 病历(门诊)号:请如实填写,便于查找病例,具体分析不良反应/事件。 15.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应具体、规范,须体现出“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①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②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③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①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②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写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一)填写注意事项: 1.《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是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手工报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需用钢笔、签字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形式和花体式签名。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每一个病人填写一张报告表。 4.个人报告建议由专业人员填写,可以是诊治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专(兼)职人员及专业监测机构人员。 5.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要求的项目。有些内容无法获得时,填写“不详。 6.对于报告表中的描述性内容,如果报告表提供的空间不够,可另附A4纸说明。在纸的顶部注明“附件”,所有的附件应按顺序标明页码,附件中必须指出描述项目的名称。

7.补充报告:如需作补充报告时,请注意与原报表编号保持一致,并在报告左上方注明“补充报告”,与原报表重复的部分可不必再填写。补充报告也可不填写报告表,只需附纸说明补充内容即可,但须注明原报表编号、单位名称、补充报告时间、报告人。 (二)填写详细要求 1.新的、严重、一般: 新的ADR: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ADR。 严重ADR: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⑴引起死亡; ⑵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⑶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⑷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⑸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一般的ADR:是指除新的、严重的ADR以外的所有ADR。 2.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完整全称。如:“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可填“一院”。 3.部门:填写报告单位的具体报告部门, 应填写标准全称或简称,如:“普通外科二病房”或“普外二”,如连锁药店应填具体的门店,零售药店可填写药店名称。

1-病例报告表填写SOP

病例报告表填写SOP ?范围:适用于本专业内所有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的填写。 三.规程: 1筛选合格者填写正式病例报告表。 2. 用黑色圆珠笔用力填写,为防止无碳复写印到下一页,请用垫板垫于将要填写的病例报告表页下。 3. 如果填写出现错误,请用一道线划去错误,重新填入正确数据以及更正人姓名缩写和更正日期。不要掩盖填入的原始数据,不要用橡皮擦、用改正液遮盖或划许多道线。 4. 病例报告表的每一页都须完成,所有项目均应填写。在“□”处填入X”

表示选择此项。如果此项“未做”则填入“ ND ;“不知道”则填入“ UK ;“不能提供”或“不适用”则填入“ NA”。 5.所有表格上的日期都以“年/月/日”的形式表示,包括患者的出生日期。如果不知道具体日期,请用“ UK表示,以“年/月/ UK'的形式填入日期,请尽可能填入完整的日期。 6?病例报告表中需填入数值的部位均预留了空格,如“□□□”,填写时请将个位数字填入最右方的空格,如左侧留有空位,请填入“0”,如:患者血压为120 / 80mmH,q 则填入“血压:120/080mmH”g 。 7.务必完成每页病例报告表最上部分的内容,包括: ①患者姓名拼音缩写四格需填满,两字姓名填写两字拼音前两个字母;三字姓名填写三字首字母及第三字第二字母;四字姓名填写每一个字首字母。 举例:郑民ZHMI刘玉玲LYLI 欧阳志国OYZG ②试验中心编号/药物编号。 ③筛选编号(由各研究中心按第一次访视的时间顺序编号)。 ④访视日期。 8.试验期间应如实填写不良事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采取的措施和转归。如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按照机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SOP处理。 9.临床试验应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方案要求进行。试验不同时期需完成的检查和需记录的项目,对照临床研究流程图执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 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 严重□ 一般□ 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个人□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不良反应/ 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 未好转□ 不详□ 有后遗症□ 表现: 死亡□ 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 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 否□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事件?是□ 否□ 不明□ 未再使用□

电子邮箱: 签名:×××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 事 件 报 告 表示例 不良反应 / 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一般格式为:患者因×××疾病于×××月×××日(必要时应详细到×××时分)以×××途径给予×××药品,×××剂量,用药×× ×时间出现×××反应(反应描述须明确、具体) ,×××时间后给予是否停药及×××处理(包括以×××途径给予×××药品及×××剂 和其他处理措施) ,处理后×××时间患者转归情况。 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不明显□ 病程延长□ 病情加重□ 导致后遗症□ 导致死亡□ 报告人评价: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 无法评价□ 签名:××× 报告单位评价: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 无法评价□ 签名:××× 报告人信息 患者姓名:××× 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或年龄: ×× 民族:×× 体重( kg ):×× 联系方式:×××××× 原患疾病:指患者此次入 诊的主要疾病(如果有多 疾病可以补充在相关重要 是备注里面),不能写字 院或就 种慢性 信息或 母缩写。 医院名称:三亚市中医院 病历号 / 门诊号:××××(务必 填写)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有□需提供药品通用名称及具体反应 无□ 不详□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有□需提供药品通用名称及具体反应 无□ 不详□ 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 其他□ 相关重要信息: 吸烟史□ 饮酒史□ 妊娠期□ 肝病史□ 肾病史□ 过敏史□此处是提供有否食物等过敏史 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 报告类型:新的□ 严重□ 一般□ 编码: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个人□ 其他□ 药 品 批准文号 商品 名称 通用名称 (含剂型) 生产厂 家 生产批号 用法用量 (次剂量、 途径、 日次数) 用药起止时 间 用药原因 怀 疑 药 品 国药准字 此处填写药品的 通用名 称。注射剂 包含注射液和粉 针剂,请认真选择 正确剂型 本次使用药 物的生产批 号 包括每次用药剂 量、 给药途径、 每日给药 次数, 例如,5mg , 口服, 每日 2 次。 指使用药品 的同 一剂量 的开始时 间 和停止时间 填写使用该药品的原因,应详 细填 写。例如:患者高血压病 史,此次因肺部感染而注射氨 苄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用药 原因栏应填写肺部 感染 并 用 药 品 同上 量, 不良反应 / 事件的结果:痊愈□ 死亡□ 好转□ 直接死因: 未好转□ 不详□ 有后遗症□ 表现: 死亡时间:× 年 × 月 × 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 / 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 事件? 是□ 否□ 是□ 否□ 不明□ 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 未再使用□ 关联性评价 联系电话:务必正确填写 职业:医生□ 药师□ 护士□ 其他□ 不良反应 / 事件名称: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 不良反应 / 事件发生时间:× 年 × 月× 日(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 / 事件 的确切时间)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版)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书写模版)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得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就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得其她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得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得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得症状与体征得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就是监测得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

恢复得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得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就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得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得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得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得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得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得转归。有得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得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就是不规范得。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得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得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病例报告表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病例报告表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为加强对药物研究的监督管理,保证药物临床病历报告表 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档案法》以及药物申报和审批中的有关要求,制订本规程。 2.凡在我机构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其病例报告表记录均应遵循本 操作规程。 3.药物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是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 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每位受试者在试验中的有关资料均应记录于病例报告表中。 4.病例报告表记录的基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为确保达到以上要求,记录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4.1 病例报告表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试验中 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于病历和正确地填写至病例报告表中,不得随意更改,确因填写错误,作任何更正时应保持原始记录清晰可辨,由更正者签署姓名和时间; 4.2 临床试验中各种实验室数据均应记录或将原始报告复印件粘贴 在病例报告表上,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也应具体记录。对显著偏离或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外的数据须加以核实。检测项目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计量单位; 4.3 病例报告表必须使用本研究机构统一专用的带有页码编号的病 例报告表。病例报告表的幅面,根据需要设定。 4.4 病例报告表中记录的内容要有必要的依据。计算机、自动记录 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临床研究中的检验报告书、体检表、知情同意书、试验图片、照片等应按顺序粘贴在病例报告表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试验日期和时间;底片装在统一制作的底片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试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病例报告表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 4.5 病例报告表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页、漏页, 应详细说明原因。 4.6 病例报告表的记录不得使用容易擦改的记录工具如铅笔等,宜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板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的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的其他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的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监测的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恢复的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的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的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转归。有的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的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是不规范的。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的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备注:提供一个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模板(见附表),供大家参考。

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2)

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X日用药) 受试者姓名缩写□□□□ 药物编号:□□□ 试验中心编号:□ 试验开始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请用签字笔填写,字迹应清晰,易于辨认。 2.受试者姓名按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靠左对齐填写。 3.在所有选择项目中,请在相应的方框中划“×”;疼痛强度(PI)和疼痛缓解度等数字表示项目请在选择的相应数字上画圈“○”。 4.每项填写内容务必准确,不得随便涂改,如发现填写内容有误,应在原记录上划单横线,在旁边写明正确内容,并注名修改者及日期。不要用任何方式(橡皮、涂改液等)涂抹原记录。 5.不要改变病例报告表的格式,如发现表中没有位置填写记录者希望记录的资料时,请将有关信息记录于后面的空白附页中,并保留以上记录副本。 6.知情同意书一般为患者签名。如患者有特殊情况,可由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名。 试验观察流程图

入组筛选表

1.受试者应为: ?年龄:18 -70岁癌症患者(一般情况尚好,可适当放宽) ?性别不限 ?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的住院患者 ?疼痛强度为中到重度,评分≥4 ?并符合一下条件之一(请在符合的项目上画圈) 1)入选前1周内曾使用XX,日剂量为40-60mg,疼痛强度可缓解到≤2; 2)入选前1周内曾使用其它镇痛药,其全日剂量相当于40-60mgXX剂量,疼痛强度可缓解到≤2 ?非放疗期或疼痛部位为非照射部位 ?间歇期的化疗者,应由主管医生确认化疗后无止痛作用 ?该患者是否同意参加本试验,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以上任何一个答案为“否”,此受试者不能参加 2.受试者排除标准: ?本研究开始前4周内曾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 ?正在服用或本试验开始前2周内曾服用MAO抑制剂者(如优降宁、苯乙肼等) ?24小时内用过XX类镇痛药,或5日内用过XXX ?癌痛骨转移患者,近4周内接受同位素内放疗或/和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呼吸抑制、(肺)气道阻塞或组织缺氧 ?胆道疾病 ?心脏疾患(即Ⅱ级和Ⅱ级以上心功能) ?血压高于正常值 ?血液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即指标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 ?脑部疾病,判定能力异常 ?XX药耐受、过敏,或曾在使用时因不良反应停药 ?药物及∕或酒精滥用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如以上任何一个答案为“是”,此受试者不能参加 结论:该患者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同意入组是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医生签名:______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病历简况 检查日期:年月日 .2受试者病历号: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新的□严重□一般□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人□编码□□□□□□□□□□□□□□□□□□□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电话: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PS: 用法用量: 用量:___(毫升、微升、毫克、微克、粒、片、等……) 给药途径:____(静滴、肌注、皮下注射、口服、含服、外用等……) 不良反应/事件需填写具体症状,如: 皮肤反应:皮疹、斑丘疹、皮炎、荨麻疹、风团、水疱、瘙痒、面部水肿、眼睑水肿、皮肤红肿、硬结、局部发热、皮肤发冷、出汗、出血点、皮肤潮红等 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反酸、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增加、胃不适、便秘、便血、口干、口(舌)麻木、口腔金属味、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大小便失禁等 全身系统:胸闷、发热、寒战、颤抖、抖动、乏力、食欲不振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麻木、抽搞、癒痛、感觉异常、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晕厥、牙关紧闭、反应迟钝、嗜睡、兴奋、坐立不安、烦躁、幻觉等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心区不适、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紫绀、血压降低、血压升高、休克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咽喉不适、喉头水肿、咽喉发紧、喉部窒息感、舌水肿、哮喘等 肾功能:肾功能异常、无尿、少尿、排尿困难、肾衰竭等 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功能衰竭等。 其他: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牙龈出血、鼻出血(主要针对抗凝血药和容易导致出血的药面色苍白、月经紊乱、耳鸣、味觉异常、肌肉疼痛、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等减少)、 肌肉痛、胸痛、腰痛等。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渗出性红斑、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胃肠系统损害: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呕血、肠梗阻 ?呼吸系统损害: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抑制、呼吸困难、喉水肿、肺水肿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锥体外系病、张力亢进、语言障碍、舌麻痹、脑水肿、惊厥、昏迷 ?红细胞异常: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 ?心率及心律紊乱:心脏停搏、房颤 ?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紫绀、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低血压 ?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 ?心外血管损害:脑出血、过敏性紫癜 ?肝胆系统损害:肝炎、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 ?神经紊乱:谵妄、意识模糊 ?血小板和出血,凝血障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非特异性出血 ?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排尿困难、尿潴留、急性肾衰竭 ?代谢和营养障碍:痛风、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血糖昏迷、低血糖、低血钾、低钠血症 ?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肌痛、肌病、横纹肌溶解

病例报告表(1)

受试者ID:|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秀身贴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试验 秀身贴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试验 病例报告表 (Case Report Form) 版本号:V1.1 版本日期:2018年10月17日 研究中心 病例随机号:|__|__|__|__| 受试者姓名缩写:|__|__|__|__| 医生姓名(正楷):______________ 研究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3月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 (在正式填表前,请认真阅读下列填表说明) 1. 此病例报告表必须由专职评价者填写,并尽可能由同一人完成;封面、结束页的医生签名由负责该份病例的研究人员填写。 2. 本CRF中的大量数据是从原始资料(受试者治疗情况表等)中统计、计算、汇总而得到的,请填写者务必认真核对并精确统计、计算,注意避免人工统计误差! 3. 封面右上角的“受试者ID”前3位填写中心编号,位数不足的以0补齐;后4为填写病例随机号。例如:湖北省中医院随机号为1234的受试者,受试者ID:001-123 4. 4. 本表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 5. 筛选合格者正式填写病例报告表,中止治疗者以最后一次数据结转为其最后的数据,并如实记录退出本研究的时间和原因。 6. 表中凡有“□”的选项,请在正确的选项“□”里面打“×”。 7. 请在开放的方格中填写数字,每一格填写一个数字,如果位数不够请在前面或后面的格子加零,例如:体重58kg,填入空格中为:体重:| 0 | 5 | 8 |.| 0 | kg。 8. 所有检查项目均须填写,因故未做/未查/漏查,请填写“ND”;数据不详/未知的,请填写“UK”;选项不适用时请填写“NA”。 9. 受试者姓名填写方法:受试者姓名拼音缩写四格需填满,两字姓名填写各字拼音的前两个字母;三字姓名填写各字拼音的首字母及第三字拼音第二字母;四字姓名填写各自拼音的首字母;四字以上姓名填写前四字拼音的首字母。举例:张芳□Z□H□F□A李正芬□L□Z□F□E上官小云□S□G□X□Y。研究者须填写受试者身份登记表,便于在试验中和试验后识别受试者的身份。 10. 填写务必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擦除或涂改,错误之处纠正时需用横线居中划出,并签署修改者姓名(医师姓名缩写,大写字母)及修改时间,必要时说明理由。不要掩盖填入的原始数据,禁用橡皮擦、修正液或划刮去原填写内容。 举例:填写错误2011/07/13[年、月、日]

06病例报告表的设计与填写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与填写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rom,CRF):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一、病例报告表的设计 病例报告表必须符合使用、检查和稽查工作的需要。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临床试验流程、研究人员的填写、数据录入和分析、监察员的审核。 设计的病例报告表应收集试验方案要求的用于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的数据。GCP中规定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有遗漏、未用或多余的数据要加以说明,病例报告表中不应收集与试验方案和/或研究无关的数据,否则应注明理由。二、病例报告表的填写 临床试验开始前应制定填写病例报告表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对如何填写病例报告表作出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填写病例报告表的步骤; ②填写病例报告表应选择的墨水颜色; ③填写病例报告表要求的所有信息; ④字迹清楚和易于辨认; ⑤保存病例报告表的地方。 临床试验中各种实验室数据均应记录或将原始报告粘贴在病例报告表上,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也应记录。对显著偏离或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以外的数据须加以核实,有研究者作必要的说明。各检测项目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计量单位。 研究人员填写病例报告表中所有应填写的部分,不留任何空白。 所有的注释应填在CRF特定的注释区或注释页,对未执行方案要求的访问和检查也应在病例报告表中注释。 三、病例报告表的更正 申办者应书面规定更正病例报告表的标准操作程序,规定在研究现场CRF 更正的程序和申办者已收回的病例报告表的更正程序,包括:

①指定专人负责更正和修改病例报告表; ②病例报告表不能涂改,只能用附加说明的方式; ③所有的更正和修改均要有更正者的签名和注明日期。所有CRF的更正必须有原始记录的信息证明是正当的。

病例报告表(样板)

(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 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 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在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病例报告表 (Case Report Form,CRF) □01 医院 □02 医院 □03 医院 □04 医院 受试者姓名(拼音缩写):□□□□ 研究者签名: 申办者:浙江医院

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 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 注意事项 1.本试验主要研究者必须经过GCP培训,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试验方案及有关资料,严格按方案执行,病例筛选合格者按数字随机表分组,不得随意更改分配。 2.筛选合格者填写正式病例报告表,病例报告表填写务必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涂改,错误之处纠正时需用双横线居中划出,并签署修改者姓名缩写及修改时间。 3.每页页眉均应填写,其中中心代码填1,2,3,4等;入组顺序号由各医院按受试者就诊时间顺序填写(入组顺序号的次序应与就诊先后时间及住院号顺序相符合);随机对应号请按试验设计要求填写;受试者姓名拼音缩写四格应填满,两字姓名按每个字前两个字母填写;三字姓名按每个字的首个字母和第三个字的第二个字母填写;四字姓名按每个字的首个字母填写。举例:张红ZHHO 李书名LSMI 欧阳小惠OYXH 4.血糖因故未查或漏查,应填写ND。 5.填写数字时应将□都填满,位数不够的靠右侧填写,左侧空出填“0”。如□0□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版)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书写模版)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的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的其他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的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

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监测的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恢复的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的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的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转归。有的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的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是不规范的。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的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 一、报告的基本信息 首次报告口跟踪报告口 如果报告的是跟踪报告,搜索到原始报告后在原始报告上进行修改,补充资料后保存。 二、编码 是报告单位内部编码,电子上报后自动形成的编码,报告单位要记录在纸制报告上 三、报告类型 新的口严重口一般口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 危及生命; 3.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 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 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 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一般: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 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四、原患疾病:患者所患的所有疾病。疾病诊断应填写标准全称,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能写ALL。 填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原患疾病:即病历中的诊断,首先审核原患疾病的名称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缩写、英文符号;若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尽量完整填写所有疾病。

常见的不规范疾病名称 五、病历号/门诊号(企业填写医院名称): ①认真填写患者的病历号(门诊号),以便于对病历详细资料的查找。 ②企业填写须填写病例发生的医院名称。 六、怀疑药品:报告人认为可能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有关的药品。 批准文号:这是一个新增栏目,增加的目的是减少电子报表录入的工作量。因为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生产企业的每种药品的每一规格有一个批准文号。也就是说每个批准文号是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名称、规格对应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 + 1位字母+ 8位数字。化学药品使用字母“ H”,中药使用字母“ Z”,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 J”。在产品的说明书和外标签上都可以找到批准文 七、批号:填写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批号,请勿填写产品批准文号。 八、用法用量:填写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例如: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 ,口服,每日2 次。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国家)

制表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新的□严重□一般□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人□编码□□□□□□□□□□□□□□□□□□□ 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1.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有□无□ 2.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是□否□不明□ 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5.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是□否□不明□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①引起死亡□ ②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 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编码规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区)县(区)单位年代流水号 □□□□□□□□□□□□□□□□□□□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单位编码第一位如下填写:医疗机构1、军队医院2、计生机构3、生产企业4、经营企业5。 个人报告单位编码一栏填写6000 ◇注:通用名称一栏,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的进口品种用*注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信地址: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11号楼二层通信地址: 邮编:100061 邮编: 电话:(010)67164979 电话: 传真:(010)67184951 传真: E – mail :re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e310275383.html, E – mail:

病例报告表填写的标准操作规程1

病例报告表填写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码:GCP-SOP-机构-工作-011·01保密级别:秘密级 姓名签名职务技术职称日期 制订人主治医师 审核人副主任医师 批准人主任医师 颁发日期:2011年3月1日生效日期:2011年3月1日 Ⅰ. 目的:建立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将观测结果和发现准确、完整地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上,以保证临床试验质量。 Ⅱ. 范围: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试验的病例报告表 Ⅲ. 规程: 1.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s,CRFs)指根据试验方案需要而 设计的一种规范的数据记录、报告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规定观察的临床数据及不良事件;是研究者向申办者报告每位受试者情况的所有试验资料的书面形式。 2. 试验前,研究项目组组长应和监查员一起组织培训研究者及其试 验相关人员熟悉病例报告表,掌握正确的填写方法。 2.1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黑色圆珠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病例报告 表,要求字迹工整、用字规范。 2.2填写时可使用复写纸或无碳复写,以便可得到多份的数据记 录。CRF副本试验结束后保存5年。 2.3 采用事先一致同意的填写标准,如:毫升采用ml表示;时间 按24h计算;日期按“日日/月月/年年”次序填写;数字从右方格子填起,左侧空格填“0”补齐。

2.4 尽量避免使用外文缩写,应写出全称,减少可能引起的混淆。 3. 研究者应保证CRF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试 验中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填写到CRF中,不得随意更改,同时签名并注明日期。 4. 如CRF中的数据与原始资料不符或矛盾,填写者须做出书面解释。如因填写错误,做任何更正时应保证原记录清晰可辨,不能用涂改液,也不能将原文字或数据全部涂黑,可在不正确的记录上画线,更正后须由更正人签署姓名并注明更改日期,必要时还需说明理由。 5. 只有研究者、合作研究者和其它在研究者名单上的人员才可以填写病例报告表。 6. 临床试验中各种试验数据均应记录在规定页上,各检查项目的数据须注明采用的单位。 7. 对于收集的实验室数据,研究者还应解释病例报告表上异常结果 (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的临床意义,对显著偏离临床可接受范围的数据还需加以核实并作必要说明。 8. CRF中所有项目均应填写,不得漏填。对于确实无法填写的项目 (如受试者脱落、检查遗漏或结果异常但原因不明等),应在空白处填写“不知道”、“不确定”、“遗漏”或“试验未做”等意义清晰的词语,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如“不可得”。 9. 为保密起见,受试者全名不得出现在CRF上,而是使用代码,但 研究者应保存受试者的代码记录,此记录应保密。 Ⅳ.参考依据:现行GCP第八章“记录与报告”。 Ⅴ.附件:无。

病例报告表(CRF)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病例报告表(CRF)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为加强对药物研究的监督管理,保证药物临床病历报告表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档案法》以及药物申报和审批中的有关要求,制订本规程。 2.凡在我机构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其病例报告表记录均应遵循本操作规程。 3.药物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是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每位受试者在试验中的有关资料均应记录于病例报告表中。 4.病例报告表记录的基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为确保达到以上要求,记录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4.1病例报告表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试验中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于病历和正确地填写至病例报告表中,不得随意更改,确因填写错误,作任何更正时应保持原始记录清晰可辨,由更正者签署姓名和时间; 4.2临床试验中各种实验室数据均应记录或将原始报告复印件粘贴在病例报告表上,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也应具体记录。对显著偏离或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外的数据须加以核实。检测项目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计量单位; 4.3病例报告表必须使用本研究机构统一专用的带有页码编号的病例报告表。病例报告表的幅面,根据需要设定。 4.4病例报告表中记录的内容要有必要的依据。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临床研究中的检验报告书、体检表、知情同意书、试验图片、照片等应按顺序粘贴在病例报告表的相应位臵上,并在相应处注明试验日期和时间;底片装在统一制作的底片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试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病例报告表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 4.5病例报告表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页、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4.6病例报告表的记录不得使用容易擦改的记录工具如铅笔等,宜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先用铅笔填写,最后根据需要再擦去后用钢笔填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原始资料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 4.7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试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须用中文加以注释。病例报告表中属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名称。 4.8病例报告表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试验要求。 4.9临床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应详细描述和评价。 4.10入选的未按研究方案完成疗程的病例作为脱落病例处理,需说明脱落原因并记录在案,用于分析研究的质量。脱落病例的数目一般不宜超过10%~15%,比例高时表明随机性很差,意味着试验不够成功。 5.为保护受试者隐私,病例报告表上不应出现受试者姓名。研究者应按受试者的代码确认其身份并记录。 6.监查员可在试验的前、中、后期查访试验点和研究者,确认病例报告表中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首次报告□跟踪报告□报告来源: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其他□ 除非得到允许,报告表中的个人信息将予以保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事件: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6)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如,尽管事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和/或需住院,但为了预防出现任一上述所列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治疗,通常也被认为是严重的。 关联性评价说明: 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ADE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排除。 可能无关:ADR/ADE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的ADR/ADE不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佐证。 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其他说明 合并用药: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得其他用药情况,其中也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会考虑风险是否普遍或严重,然后决定我们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例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如,限制使用剂量或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限制使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会把产品撤市,只有当我们认为产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