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_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指南(精)

2011_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指南(精)
2011_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指南(精)

·诊疗规范 ·

收稿日期 :2010-10-08; 修回日期 :2010-11-03基金项目 :《中医儿科诊疗指南》研究 (ZYYS -2009 。

作者简介 :何文兵 (1984- , 男 ,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儿科学肾脏病方向。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指南

何文兵 1, 刘光陵

2

1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

证、治疗建议。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 , 是一组病因不一 ,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 , 多有前驱感染 , 以血尿为主 , 伴不同程度蛋白尿 , 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多有以呼吸道及皮肤为主的

前驱感染 ,

3 12岁小儿多见。本病有多种病因 , 但绝大多数由 A 组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 其他细菌如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等 , 病毒

如柯萨基病毒 B 4型、 ECHO 病毒 9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流

感病毒等 ,

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为西医病名 , 中医无完全对应

的疾病名称 ,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 , 多属“ 水肿” “ 尿血” 等范畴。

3诊断 3.1

临床表现

[1-3]

绝大多数患儿有前驱感染 , 以呼吸道或皮肤感

染为主 , 急性起病 , 可见血尿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多泡沫、尿量减少、水肿 (仅眼睑及颜面部或全身、高血压、蛋白尿、发热 (低热或高热 , 可伴全身不适、乏力、腰痛、头晕、头痛、鼻出血、咳嗽、气急、纳差、恶心、呕吐、腹泻、排尿困难等 , 重症可发生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4-8]

3.2.1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稍低 , 系

因血容量扩大、血液被稀释所致。白细胞计数正常

或增高 , 此与原发感染灶是否存在有关。 3.2.2

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多在 + ++, 少数可达 +++, 红细胞 + ++++不等 , 尿浓缩功能受

损则可见尿比重降低。 3.2.3血沉血沉增快 , 常提示肾炎病变活动 , 可在 2 3月内恢复正常。

3.2.4血清学检查咽炎后可见抗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 (ADPNase 抗体、

抗链球菌溶血素“ O ” (ASO 升高 , 后者通常于链球菌感染后 10 14d 出现 ,

3 5周达高峰 , 3 6月恢复正常。脓皮病后可见抗脱氧核糖核酸酶 (ADNase-B 抗体、抗透明质酸酶 (AHase 抗体升高。血清补体 C 3早期可下降 ,

6 8周时多恢复正常。 3.2.5

尿沉渣检查尿红细胞计数>1万 /mL或

>5个 /高倍镜视野 (HPF , 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

≥ 60%扭曲变形 , 还可见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 3.2.6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一般<3g /d, 一

般持续 3 4周 , 恢复先于血尿的消失。

3.2.7B 超

肾脏 B 超急性期可见肾皮质回声增强。 3.2.8肾活检

必要时可行肾活检。

3.2.9

血生化及肾功能的检查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多在正常范围 , 可见血尿素氮 (BUN 、肌酐 (Cr 一过性升高 , 血磷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 (GFR 减退。还可见血钾升高、总二氧化

碳结合率降低。

3.3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鉴别的病种 3.3.1

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鉴别的病种主要有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炎型肾病综合征、

IgA 肾病、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

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 3.3.2

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鉴别的病种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小

1—第 7卷第 2期 2011年 3月中医儿科杂志 J. PEDIATRICS OF TCM Vol. 7No. 2Mar. 2011

儿颅内高压。

4辨证 [9-10]

4.1急性期

4.1.1常证 (1 风水相搏证。水肿自眼睑和面部开始迅速波及全身 , 以头面部肿势为著 , 皮色光亮 , 按之凹陷 , 随手而起 , 尿少色赤 , 微恶风寒或发热汗出 , 乳蛾红肿疼痛 , 口渴或不渴 , 骨节酸痛 , 鼻塞 , 咳嗽 , 气短 , 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 , 脉浮紧或浮数。 (2 湿热内侵证。小便短赤 , 甚则尿血 , 发热或不发热 , 水肿或轻或重 , 烦热口渴 , 口苦口黏 , 头身困重 , 倦怠乏力 , 脘闷纳差 , 大便黏滞不爽 , 常有近期疮毒史 , 舌质红、苔黄腻 , 脉滑数。

4.1.2变证 (1 邪陷心肝证。头痛眩晕 , 视物模糊 , 烦躁不安 , 口苦 , 恶心呕吐 , 甚至惊厥 , 抽搐 , 昏迷 , 肢体面部水肿 , 尿短赤 , 高血压 , 舌质红、苔黄糙 , 脉弦数。 (2 水凌心肺证。全身明显水肿 , 频咳气急 , 胸闷心悸 , 烦躁不宁 , 不能平卧 , 面色苍白 , 甚则唇甲青紫 , 舌质暗红、舌苔白腻 , 脉沉细无力。 (3 水毒内闭证。全身水肿 , 尿少或尿闭 , 色如浓茶 , 头晕头痛 , 恶心呕吐 , 畏寒肢冷 , 神疲乏力 , 嗜睡 , 甚则昏迷 , 血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 , 舌质淡胖、苔垢腻 , 脉滑数或沉细数。

4.2恢复期

(1 阴虚邪恋证。神倦乏力 , 头晕 , 手足心热 , 腰酸盗汗 , 或有反复乳蛾红肿 , 镜下血尿持续不消 , 舌红苔少 , 脉细数。 (2 气虚邪恋证。身倦乏力 , 面色萎黄 , 纳少便溏 , 自汗 , 易于感冒 , 舌淡红、苔白 , 脉缓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本病以利水止血为主法 , 应区分急性期与恢复期 , 紧扣急性期以祛邪为主 , 宜宣肺利水、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 恢复期以扶正祛邪为要 , 并根据正虚与余邪孰多孰少 , 确定补虚与祛邪的轻重。如恢复期之早期 , 以湿热未尽为主 , 治宜清除湿热余邪 , 佐以扶正如益气养阴等 ; 后期湿热已渐尽 , 当以扶正为主 , 佐以清热化湿或凉血活血。若纯属正气未复 , 则宜以补益为法。但应注意 , 治疗本病 , 不宜过早补益 , 以免留邪而致迁延不愈 ; 同时应活血而不伤血、凉血而不滞血 , 以免破血妄行而加重血尿或失血。总体应把握补益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对于变证 , 应根据证候分别采用平肝息风、清心利水 , 或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 或通腑泄浊、解毒利尿为主 , 并积极配合西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5.2分证论治 [11-13]

5.2.1急性期 (1 常证①风水相搏证。治法 :疏风宣肺 , 利水消肿。主方 :风寒偏甚证用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 风热偏甚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越婢汤加

减。常用药 :麻黄、桂枝、连翘、杏仁、赤小豆、茯苓、猪苓、泽泻、

车前子 (包煎、桑白皮、大腹皮、陈皮、生姜皮、甘草。加减 :咳嗽气喘加葶苈子、紫苏子、射干 , 骨节酸痛加羌活、防己 , 发热、汗出、口干渴、苔薄黄加金银花、黄芩 , 血压升高去麻黄 , 加浮萍、钩藤 (后下、牛膝、夏枯草 , 血尿加小蓟、大蓟、茜草、仙鹤草。②湿热内侵证。治法 :清热利湿 , 凉血止血。主方 :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常用药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生地黄、小蓟、滑石、淡竹叶、通草、蒲黄(包煎、当归、甘草。加减 :小便赤涩加白花蛇舌草、石韦、金钱草 , 口苦口黏加苍术、黄柏、黄连、吴茱萸 , 皮肤湿疹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 便秘加生大黄。 (2 变证①邪陷心肝证。治法 :平肝泻火 , 清心利水。主方 :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药 :夏枯草、栀子、黄芩、通草、泽泻、车前子 (包煎、柴胡、当归、生地黄、羚羊角 (研粉吞服、钩藤 (后下、菊花、桑叶、白芍、甘草。加减 :便秘加生大黄、玄明粉 , 头痛眩晕加生牡蛎 (先煎、石决明 , 恶心呕吐加半夏、胆南星 , 昏迷抽搐加服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②水凌心肺证。治法 :泻肺逐水 , 温阳扶正。主方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常用药 :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人参、附子。加减 :轻证加用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 ,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加用人参、附子、龙骨 (先煎、牡蛎 (先煎。③水毒内闭证。治法 :通腑泄浊 , 解毒利尿。主方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常用药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

苓、附子、大黄、黄芩、黄连、生姜、甘草。加减 :呕吐频繁加玉枢丹(吞服。

5.2.2恢复期 (1 阴虚邪恋证。治法 :滋阴补肾 , 兼清余热。主方 :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常用药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

泻、牡丹皮、茯苓、旱莲草、女贞子。加减 :血尿加仙鹤草、茜草 , 舌质暗红加参三七 (研粉吞服、琥珀 (研粉吞服 , 反复咽红或乳蛾肿大加玄参、山豆根、板蓝根。 (2 气虚邪恋证。治法 :健脾益气 , 兼化湿浊。主方 :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常用药 :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黄连、

山药、砂仁 (后下、桔梗、黄芪、防己。加减 :血尿持续不消加参三七(研粉吞服、当归 , 舌质淡暗或有瘀点加丹参、桃

第 7卷第 2期 2011年 3月

中医儿科杂志

J. PEDIATRICS OF TCM

Vol. 7No. 2 Mar. 2011

仁、红花、泽兰。 5.3常用中成药

(1 银黄口服液 [金银花提取物 (以绿原酸计 12g 、黄芩提取物 (以黄芩苷计

24g ]:口服 , 1次 5 10mL , 1日 3次。用于急性期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 (2 蓝芩口服液 (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 , 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聚山梨酯 80 :

口服 ,

1次 10mL , 1日 3次。用于急性期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 (3 六味地黄口服液 [熟地黄、山

茱萸 (制、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 辅料为蜂蜜 ]:口服 ,

1次 10mL , 1日 2次。用于恢复期阴虚邪恋证。 (4 清开灵注射液 [胆酸、珍珠母 (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 (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

辅料为依地酸二钠、硫代硫酸钠、甘油 ]

:1次 10 20mL , 溶入 10%葡萄糖注射液 200mL 或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中静脉滴注 , 1日 1次 , 连用 2 3d 。用于急性期邪陷心肝证。 5.4

针刺疗法

(1 体针。取肺俞、列缺、合谷、阴陵泉、水分、

气海、肾俞、三焦俞、复溜、合谷、偏历。初起主要选

用三焦俞、

肾俞、水分、气海、复溜、肺俞、列缺、偏历、合谷 , 针刺平补平

泻。咽痛配少商 , 面部肿甚配水

沟 , 血压高配曲池、太冲。恢复期加用脾俞、足三里、阴陵泉 , 针刺用补法。 1次选用 3 7穴 , 隔日 1次 , 10次为 1个疗程 , 休息 7d , 再重复治疗。 (2 耳针。耳穴取肺、肾、脾、膀胱、交感、肾上腺、内分泌、屏间、脑、腹。每次选 2 3穴 , 轻刺激 , 刺后可埋针 24h , 1日 1次或隔日 1次 , 两耳轮换使用 , 10次为 1个疗程。 5.5

灌肠疗法取大黄 10g 、黄柏 10g 、芒硝 10g 、柴胡 10g 、车

前草 10g 、益母草 10g 、黄芪 10g 、龙骨 10g 、牡蛎 10g , 每日 2剂 , 浓

缩成 100 150mL , 保留灌肠 ,

1日 2次 , 7d 为 1个疗程 [14]。用于水毒内闭证。

5.6饮食疗法

白茅根粥 :白茅根 60g (或鲜品 120g , 水煎 1h 后取白茅根水煮大米粥 , 分次口

服 , 用于急性期水肿、血尿者。

参考文献 :

[1]龙凤艳 , 庞家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48例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7, 16(27 :4003.[2]李艳 , 周莉.中西医

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

观察 [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7, 22(8 :576.[3]朱青芝 , 关生柏.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的体会 [

J ].河北中医 , 2008, 30(10 :1056-1057.[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肾小球疾病临床分

类、诊断及治疗 [J ].中华儿科杂志 , 2001, 39(12 :746-749.

[5]周新 , 府伟灵.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 [

J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

2008, 2l (1 :206.[6]薛辛东.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儿科学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339-343.[7]胡亚美 ,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M ].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1633-1638.[8]易著文.实用小儿肾脏病手册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302-313.[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4:80-81.[10]汪受传.中医儿科学 [M ]

.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937-951.[11]江育仁 , 朱锦善.现代中医儿科学 [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5:594-600.[12]沈庆法.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诊治 [

J ].中国临床医生 ,

2008, 36(8 :68-71.[13]罗笑容 , 许尤佳.儿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

M ].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295-344.[14]胡清顺 , 田向明.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

J ].山西中医 , 2007, 10(23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27-28.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稿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毃

毃毃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

毃毃

3—第 7卷第 2期 2011年 3月中医儿科杂志 J. PEDIATRICS OF TCM Vol. 7No. 2Mar. 2011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并非细菌直接感染的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病前1~4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 1.2身体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了解尿液的颜色及尿量、体重及水肿程度。 1.3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态及对本病的认识程度。 1.4辅助检查:了解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活动无耐力 2.3潜在并发症 2.4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保证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平稳,方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若活动后血尿重现,血压增高,仍需绝对卧床休息,待尿常规正常方可上学。 3.2饮食护理:严格执行饮食医嘱,急性期应给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并发肾衰者严格限制蛋白质饮食,浮肿明显,血压偏高,尿量少应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尿少或尿闭时应限制钾盐摄入。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若病儿突然出现尿少或无尿,提示有发生肾衰的可能。病儿突然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脾增大,考虑有心衰的可能,给吸氧,按医嘱用药。如病儿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失明、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昏迷、血压突升,可能是高血压脑病的征象,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降压药。如病儿出现尿少、无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可能发生尿毒症,应严格控制液体及钠盐摄入。 3.4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应用降压药时监测血压,观察降压效果和有无副作用,应用降压药的患儿避免突然起立,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应 用利尿剂,尤其静脉注射呋塞米后,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等。 3.5预防交叉感染,居住非感染房间,减少陪床及探视人员,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受凉。 4.健康指导 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强调休息的重要性,让病儿注意休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病预防的关键。 5.护理评价 5.1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肉眼血尿是否消失,血压是否恢复正常。 5.2是否有效的防止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活动耐力是否增加。 5.3是否掌握预防本病的知识。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2020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我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发病率为30.13~70.41/10万人。肾脏是SLE最常累及的器官,40%~60%的SLE患者起病初即有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在我国,近半数SLE患者并发LN,高于白种人[1,2,3],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性肾小球疾病[4,5,6]。LN主要由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肾脏损伤所致,少部分SLE通过非免疫复合物途径(如狼疮间质性肾炎),或肾血管病变损伤肾脏。遗传因素在SLE 和L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治疗反应和远期预后[7]。同时,我国LN的发生存在地域差异,LN在SLE肾脏损伤中的比例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8],表明环境因素在LN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LN的10年肾存活率81%~98%[3],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常见病因之一[9,10],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1,12]。近十多年来,我国LN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加个体化,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尤其多靶点疗法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LN治疗缓解率[13,14]。 近年来,多个国际组织,包括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15]、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6]、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肾脏病学会-透析移植学会(EULAR/ERA-EDTA)[17]、拉丁美洲狼疮研究小组/泛美风湿病联盟(GLADEL/PANLAR)[18]及亚洲LN协作组[19]等陆续推出了SLE 及LN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引用的证据基本都来自欧美国家在白人和黑

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念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肾小球疾病。 二、临床特点 本病特点是病程长,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呈缓慢进行性病程,基本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三、医疗目标 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争取解除可逆性损害肾脏的因素。 四、护理目标 (一)病人水肿减轻或消失。 (二)活动耐力增强。 (三)食欲增强,食量增加,营养状况逐步改善。 (四)能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增多,低蛋白血症有关。 (二)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蛋白丢失、代谢紊乱等有关。 (四)焦虑与病情迁延、预后不良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六、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 2、体重和营养状况:有无贫血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神志和精神状况 5、水肿情况:部位及程度 6、心衰症状:有无胸闷、喘憋、端坐体位等心力衰竭症状。 7、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 8、家族史和过敏史。 9、家庭用药情况。 (二)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尤其高血压的变化。 2、进食及睡眠情况。 3、心理状态:有无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状况。 4、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5、自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6、病情及主要症状 6.1、水肿消退情况 6.2、尿量、尿色的变化 6.3、高血压相关症状:头疼、头晕 7、是否并发其它疾病: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4 岁多见,校于2岁少见,男女之比为2:1。 【诊断及鉴别诊断】 往往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急性起病,具备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特点,急性期血清ASO滴度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 诊断多不困难,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只在考虑有急进性肾炎或临床、化验不典型或病情迁延者才进行。急性肾炎必须注意和以下疾病鉴别。 1.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原体可引起急性肾炎,可从原发感染灶及各自临床特点相区别。 2.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血尿,多无水肿、高血压、血清C3正常。确诊靠肾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病理诊断。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既往肾炎史不详,无明显前期

感染,除有肾炎症状外,常有贫血,肾功能异常,低比重尿或固定低比重尿,尿改变以蛋白增多为主。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需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若患儿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的证据,血清C3降低,肾活体组织检查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者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 5.其他还应与急进性肾炎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炎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相鉴别。 【治疗】 本病无特异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作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食盐及水。食盐以60mg/(kg·d)为宜。水分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有氮质血症者应限蛋白,可给优质动物蛋白0.5 g/(kg·d)。 3.抗感染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 4.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水肿、少尿者可用氢氯噻嗪1~2 mg/(kg·d),分2~3次口服。无效时需用呋噻米,口服剂量2~5 mg/(kg·d),注射剂量1~2 mg/(kg·次),每日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规范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规范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因】 尽管本病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一般在0%~20%。1982 年全国105 所医院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病人调查,急性肾炎患儿抗“O”升高者占61.2%。我国各地区均以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最常见,占51%,脓皮病或皮肤感染次之占25.8%。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其他细菌如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基病毒B4 型、ECHO 病毒9 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炎。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急性肾炎主要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有关,所有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包括菌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endostretocin)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ephritis strain associated protein,NSAP)。主要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学说。此外,某些链球菌株可通过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或其产物如某些菌株产生的唾液酸酶,与机体的免疫球蛋白(1gG)结合,改变其免疫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致病。另有人认为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间具有交叉抗原性,可使少数病例呈现抗肾抗体型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病机制见图14-1。

KDIGO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实践指南2012中文版

第3章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 3.1 SSNS初始治疗 3.1.1 推荐给予至少12周的激素治疗(强的松或强的松龙)*(1B) 3.1.1.1 推荐每日口服单次剂量强的松治疗(1B),起始剂量为60mg/m2/d或2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d(1D) 3.1.1.2 推荐每日口服单次剂量强的松治疗维持4-6周(1C),继之以单次口服强的松 40mg/m2或1.5mg/kg的剂量隔日给药(最大剂量为40mg隔日口服)(1D),在以后的2-5月内逐渐减量(1B) 3.2 SSNS复发的激素治疗 3.2.1 非频繁复发SSNS的激素治疗 3.2.1.1 建议对于非频繁复发SSNS患儿给予每日单次剂量强的松治疗,起始剂量为 60mg/m2或2mg/kg(最大剂量60mg/d)直至患儿完全缓解至少3天(2D) 3.2.1.2 建议完全缓解后给予隔日单次剂量强的松治疗(40mg/m2或1.5mg/kg,最大剂量为40mg隔日)至少4周(2C) 3.2.2 频繁复发(frequently relapsing,FR)和激素依赖(steroid -dependent,SD)SSNS的激素治疗 3.2.2.1 建议对于FR或SD SSNS的患儿复发时给予每日强的松方案治疗,直至患儿病情缓解至少3天以后再给予隔日强的松方案治疗至少3月(2C) 3.2.2.2 建议隔日强的松方案维持FR或SD SSNS患儿病情缓解时,给予不产生激素主要副作用的最小剂量(2D) 3.2.2.3 当SD SSNS患儿使用隔日强的松方案不能维持缓解时,建议给予每日强的松治疗,以不产生激素主要副作用的最小剂量维持(2D) 3.2.2.4 FR和SD SSNS患儿在给予隔日强的松方案治疗时,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或者其他部位感染,建议增加激素剂量为同剂量每日口服以减少复发风险(2C) *相同的剂量的泼尼松和泼尼松龙是等效的,且都已经在根据原产地设计的RCTs研究中使用。所有此章节之后提及的泼尼松或口服皮质激素指的均是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3.3 FR和SD SSNS患儿的激素替代剂治疗 3.3.1 推荐FR和SD SSNS患儿出现激素相关的副作用时,给予激素替代剂治疗(1B) 3.3.2 推荐烷化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作为激素替代剂治疗FR SSNS患儿(1B),建议烷化剂、环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作为激素替代剂治疗SD SSNS患儿(2C)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尿量、尿色、24小时出入量、体重。 2.有无头疼、恶心、呕吐 3.生命体征,及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4.观察水肿的情况。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滤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 消失后,可下床活动或户外散步;1-2个月内活动宜加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时,限制钠盐摄入,供给高糖饮食;除严重少尿或循环 充血者,一般不必严格限水;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3.利尿、降压:遵医嘱给予利尿剂、降压药。用药前后密切注意观察体重、尿 量、水肿变化并做好记录。应用降压药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和药物副作用。 4.观察尿量、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每周留取尿常规标本2次。 5.观察血压的变化,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 6.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脉搏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 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同时说明本病的预后良好。

2、向患者及家长强调限制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尤以前2周最为关键。 3、宣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旦发生了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抗生素彻底治疗。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一)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一) 【摘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为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急性肾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本病的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着,故又称新月体型肾炎。 【关键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有多种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不明者则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这类疾病是本节描述的重点。 本病的发病机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现不同分为三型:第一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该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二型为免疫复合物型,即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于肾小球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三型为非体液免疫介导型,可能与肾微血管炎有关。 二、诊断 凡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均应疑及此病并及时进行肾活检。若病理证实为新月体肾炎,可以排除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时,诊断即可成立。 三、常见护理问题 (一)水肿

1.相关因素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见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有感染的危险 1.相关因素与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应用、血液净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 (1)定期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属减少探视人员及次数,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加强全身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清洁卫生。对于水肿病人,应注意保护好水肿部位的皮肤,保证皮肤完整,加强翻身。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定时行咽拭子培养,每日用碳酸氢钠漱口数次,预防真菌感染。 (3)对于有颈静脉插管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对颈静脉插管处的护理。保持插管处的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插管处敷料,同时指导患者保护好管道,勿扭曲及污染,当敷料处受潮或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更换。 (4)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应早期发现感染灶,及早治疗。当体温高于38.5℃时,应抽血进行血培养,怀疑有颈静脉插管感染时应从插管处抽血行血培养,必要时拔管行管道培养,再重新置管。 (5)MP冲击治疗的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MP冲击治疗时,多数患者有精神兴奋症状,告知

肾内科诊疗规范

肾内科诊疗规范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史采集】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2.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3.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4.高血压病史。 5.全身表现,如疲乏、厌食、嗜睡、头晕、腰部钝痛等。 6.皮疹,关节痛,尿路刺激症。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心肺体征,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风湿八项,狼疮细胞,内生肌酐清除率。 2.器械检查:心电图,胸片,双肾B超,根据病情需要作心脏彩超。 3.特殊检查:有条件作肾穿刺活检,标本送光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即可诊断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前1~3周有感染史可帮助确定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继发性肾损害,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直到症状消失。 2.低盐饮食,蛋白入量保持1.0克/公斤体重/天。 3.抗感染,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一般二周。 4.对症治疗:降压,利尿,抗心衰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6.必要时透析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急进性肾炎 【病史采集】 1.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2.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3.高血压情况。 4.全身表现,如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发热,皮疹,咯血,关节痛等。 5.肾功能的演变。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贫血,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

2021年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 s e 欧阳光明(2021.03.07)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 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 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 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 205 (ml/min) (μmol/l) (mg/dl) 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 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 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

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 0.0113 或 88.5。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 133μmol/l 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显然,CKD 和 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 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的 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 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 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CRF 的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 CRF 各种病因中 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 “缺血性肾病”(ischemic nephropathy),在老年 CRF 的病因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共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 1. 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典型。此外,偶见于其它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霉菌、原虫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相关性肾炎。 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的起病时或病程的某个阶段。 3.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以及部分小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临床上初步确定患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急性肾炎综合征与急性肾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常特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尿(约30%可为肉眼血尿),呈轻度到中度的蛋白尿(部分病人可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有管型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80%的病人有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因水钠潴留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诊断要点】 1. 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2. 鉴别诊断应注意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表1-1 列出了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常见肾小球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尤其要结合鉴别诊断进行相关化验(参见表1-1),如一过性低补体血症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提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血清抗GBM 抗体阳性提示为抗GBM 病;ANCA 阳性支持系统性小血管炎;ANA 阳性应考虑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分类 1、降压药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五大类,其中血管紫张系特化酶抑制剂和血管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已成为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除有确切的降压作用外,还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保护督功能而延缓病程进展。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①机制:抑制循环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②代表药物:卡托普利(captopril)、贝那普利(benazepril)及福辛普利(fosinopril)。③禁忌证:高钾血症、妊娠及双侧肾动脉狭窄。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 ①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充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阻断AT?负反馈引起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可激活AT?,能进一步拮抗AT?的生物学效应。②代表药物:缬沙坦(valsartan)、氯沙坦(losartan)及坎地沙坦(candesartan)。③禁忌证: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但不引起干咳。 (3)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①机制:作用于L 型钙离子通道,干扰钙离子进人心肌、阻力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也可作用于肌浆网上的钙通道,使钙贮存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同时可减少肾组织钙盐沉积。②分类:二氢吡啶类及非二氢吡啶类。③代表药物:硝苯地平(nifedipine)、氯地平(amlodipine)与维拉帕米(verapamil)。禁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它是肾脏的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炎症反应。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表现。本病主要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病情观察】 1.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应用利尿剂时每日测体重。每周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查2次。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提示病情好转。如尿量持续减少,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要警惕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并作透析前心理护理。 2.观察血压变化,若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眼花等,提示高血压脑病,配合医生积极救治。 3.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 【症状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卧床休息,水肿时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水肿严重时,测量体重每天1次,水肿消退后,每周测2次。 (4)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5)避免肌内注射,必需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至无渗液为止。(6)监测生命体征及电解质。 2、高血压的护理 (1)监测血压的变化,每天测血压1次,并做好记录。 (2)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如洗脸、穿衣、进食、大小便等,并减少其紧张情绪。(3)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并观察物疗效。 (4)避免油腻食物,给予色香味美的低盐饮食。 (5)出现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惊厥时,立即报告医师,预防高血压脑病。

【一般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待浮肿消退和肾功能正常后,逐渐下床活动。 2.肾功能正常者给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者限制蛋白摄入,对水肿、高血压者,钠盐限制为1-3gd。 3.观察病情及并发症,如有高血压、心、肾衰竭,注意有无头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纳差、少尿等表现。 4.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尿量。 5.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应早期摘除,以免影响病情。 6.病室定期消毒。 【健康指导】 1.预防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易发季节,更应注意预防。 2.定期门诊随访。 3.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感染。 4.女性患者近期不宜妊娠,以防复发。

【精品】肾小球肾炎指南

慢性肾小球肾炎指南 目前,在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仍然是肾小球肾炎,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是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0)正式发布了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促进执业医师对肾小球賢炎的规范治疗。本指南包括的肾小球疾病有: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童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特发性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紫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寡免疫复合物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抗肾小球基膜肾炎。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基于系统回顾及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据Q循证证据的质量与等级的评估采用分级推荐的评估方法.指南还讨论了上述肾小球肾炎治疗目前循证证据的不足与局限,并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期刊登了该指南的译文,希望借此帮助大家了解KDIG0指南,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它进行观察和验证.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0)临床实践 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 儿音SSNS的初始治疗 1.推荐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治疗至少12周(1B)。 2。推荐单次口服泼尼松(1B),初始剂量60mg/(m2_d)或2mg/(kg*d)(最大剂

量60mg/d) (1D)0 3。推荐至少4?6周每日口服泼尼松(1C),续以隔日口服(泼尼松40mg/m2或1。5mg/kg,最大剂量40mg/隔日)(1D),持续治疗2?5个月(1B)后逐渐减量. 复发型SSNS的激素治疗 1.儿童非频繁复发型SSNS的激素治疗:建议 泼尼松60mg/(m2*d)或2mg/(kg*d)(最大剂量60mg/d),完全缓解>3d后开始减量(2D)。 2.获得完全缓解后,建议泼尼松改为隔日顿服(每次40mg/m2或1.5mg/kg,最大剂量40mg)至少4周(2C)。 反复复发和激素依赖SSNS 1.建议反复复发或激素依赖的SSNS儿童,采用每日一次的激素治疗,诱导获得完全缓解>3d后可开始减量,改为隔日泼尼松治疗至少3个月(2C). 2.建议对反复复发和激素依赖的SSNS儿童采用最低剂量的泼尼松隔日口服维持缓解,以避免重大不良反应(2D)。

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09-21T14:30:47.0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1期作者:鞠璐刘春艳李欣 [导读] 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应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应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54/60),其中有30例显效,有24例有效,有6例无效。结论: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如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指导、皮肤护理、透析护理等护理,及时减轻患者的病痛,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治疗和效果,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关键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探讨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of acute nephritis,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Methods: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60 cases of acute nephriti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Results:after nurs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54/60),of which 30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24 cases were effective,and 6 cases were ineffective.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nursing of acute nephritis patients,such as basic nursing,disease observation,medication guidance,skin care,dialysis care,to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and treatment effect,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cute nephritis;nursing measures;study 临床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发病比较急促的疾病,通常在短短几天或是几个月之内就会发生严重的肾功能受损,病况非常危急,应给予及时抢救和治疗[1]。有资料显示,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对收治的60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指导、皮肤护理、透析护理等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接受护理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例信息均符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准则。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3.8±3.2)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由于该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绝对卧床休息,只有患者的临床病症稍有缓解了方可同意其下床活动,即便是无明显临床病症的患者,也不能进行轻度或重度的活动。此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工作。加上患者药物治疗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是进行血浆置换等使其免疫力下降,机体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应做好病房的空气消毒,进病房探视时应佩戴好口罩减少细菌的传播。 1.2.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病情,特别是注意患者的肾功能、消化道有无出血、肺部是否水肿、体内酸碱是否平衡等,监测肾小球的临床各种指标变化情况,如果血肌酐迅速降低而血尿素氮持续上升的则表示出现肾功能衰竭,应立即遵医嘱予以抢救。观察患者每日尿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患者血钾及PH值变化,要避免因血钾浓度高而出现心率失常等现象。 1.2.3 药物指导 患者服药期间应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在患者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服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发展等情况。特别是给予患者类似甲基强地松龙药物治疗前应进行评估,关注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继发性感染、记忆短暂障碍等,应实施防护性隔离,防止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同时也应关注利尿剂或环磷酸胺等类药物治疗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做好预防。告知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不能饮酒。 1.2.4 皮肤护理 针对出现皮肤严重水肿的患者,在穿着上应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另外患者日常全身皮肤的清洁和护理,特别是要保护好水肿部位,在清洗时水温要适宜,避免使用太大力,告诉患者日常床下活动时要注意防止跌倒或撞伤等。若是严重的水肿情况可使用硫酸镁或芒硝粉附在水肿部位,一定要使用无菌辅料进行覆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努力保护皮肤的完整性。 1.2.5 透析护理 在进行透析治疗前,应及时向患者简单讲解透析的重要性和治疗目的,消除其恐惧情绪,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透析前后均应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如体重等,并抽血做生化检查,及时了解透析的治疗效果。透析治疗建议每周3次,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是否处于正常值之内,若是患者出现透析并发症等则应及时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若患者的临床病症完全消失,尿液检查蛋白指标和血细胞指标达到正常范围则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改善且在控制范围之内,尿液检查上述指标基本达标则为有效;若患者上述病症均没有任何变化反而恶化的则为无效。 2 结果 全部60例患者经护理后,其中显效患者有30例,有效患者有24例,无效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为90%(54/60)。研究表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3 讨论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发病早期及时给予抢救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患儿水肿明显减轻或消退。1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应用 利尿剂时每日测体重,动态了解水肿消长情况和治疗效 果。2限制钠、水的摄入:急性期1~2周内,由于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多,出现水肿 少尿,为了减轻水肿,减轻循环充血和肾脏的负荷,每 日食盐量以1~2g为宜。有水肿、尿少时还应限制饮水量。 2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与水肿导致消化道功能下降及限盐饮食有关患儿食欲增强,进食量增加, 摄入量达到患儿的需要量。 1饮食饮食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予以高糖、高维生素、 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2在尿量增加、水肿消 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 育的需要。 3潜在并发症: 相关因素 急性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严重循 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 衰竭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 1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节律、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 循环充血。2观察血压变化,如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复试或一过性失明、抽搐、昏迷 等,提示高血压脑病,配合医生积极抢救3观察有无恶 心、呕吐、乏力、嗜睡、惊厥、昏迷等氮质血症的表现; 注意有无四肢软弱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 呼吸困难、膝腱反射减弱等高血钾表现。 4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水钠潴留,心脏负担过重患儿恢复正常活动能力1起病2周内患儿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 正常、肉眼血尿消失,方可轻微活动; 2病后1-2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 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体育 活动。 3尿内红细胞正常后,恢复正常的生活。 5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与患儿及家长缺乏急性肾炎的护理和预防知识有关。患儿及家长理解休息及饮食 调整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及护 理,对康复有信心。 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强调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性,尤以前2 周最为关键;同时说明本病的预后良好,锻炼身体、增 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时本病预防的关键, 一旦发生了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抗生素彻 底治疗。

肾病综合征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肾病综合征分级诊疗流程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是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或)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此部分特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分为普通型及难治型,难治型肾病综合征是频繁复发型、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总称。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是指经治疗缓解后半年内复发2次或2次以上,或一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者。 诊断 1.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是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2.NS诊断应包括三个方面 (1)确诊NS。 (2)确认病因:首先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原发性NS;最好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3)判断有无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常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2.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的损伤,可明确诊断。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NS,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诊断依据: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找到HBV抗原。 4.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NS。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5.肾淀粉样变性病 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NS。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患者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疗规范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疗规范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以急性起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可发生于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后,但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一、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 (2)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7-21天,皮肤感染者潜伏期较呼吸道感染者长。 (3)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部分病人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 (4)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常表现为镜下血尿及血C3的规律性变化,重者出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少数病人可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或高血压性脑病。 (5)本病多为自限性,绝大多数病人于2-4周内出现利尿消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少数病人轻度镜下血尿和微量白蛋白迁延6-12个月。 (二)实验室检查

(1)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多为畸形红细胞。并可在尿沉渣中查到少量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大多数病人出现蛋白尿(24小时尿TP>150mg)。 (2)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常与水、钠潴留及血液稀释相关。白细胞可正常或升高。 (3)血沉在急性期常加快。 (4)肾功能检查可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常出现一过性尿素氮升高。由于血液稀释血肌酐很少高于正常。肾小管功能多不受影响,尿浓缩功能正常。 (5)有关链球菌感染的细菌检查常用咽拭子或皮肤感染灶细菌培养,结果多提示为A组链球菌感染。 (6)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多逐渐上升。 (7)免疫学检查应动态观察血补体C3、CH50变化。本病的早期C3、CH50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而血浆中可溶性补体终末产物C5b-9在急性期上升,随疾病恢复逐渐恢复正常。 (8)其它检查如:粪常规、肝功能(10项)、电解质、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及尿β2-MG、尿红细胞形态、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抗脱氧核酸酶B及抗透明质酸酶、血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风湿性因子(RF)、肾活检(必要时)。 (三)诊断要点

IGA肾病治疗指南

精心整理KDIGO指南解读:IgA肾病的治疗 IgA肾病是青壮年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在亚裔人群中,IgA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的30%~45%,其临床和病理表现、进展速度及预后迥异,20%的IgA肾病患者在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30%的患者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IgA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问题,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但由于缺乏大样本RCT研究,故大部分指南的证据仅为B、C级。2011年3月肾脏病预后组织 (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发布了IgA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公众审阅稿),近期将发布正式版本。 KDIGO将指南推荐等级分为1级、2级或未分级,循征依据等级分为A、B、C、?D(见表一、表二)。KDIGOIgA 肾病指南共有19条。推荐等级,1级1个(占5.3%),2级12个(占63.2%),未分级6个(占31.6%)。证据 . 1/3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蛋白尿(>1g/d)或GFR下降。因此,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平衡治疗风险是必不可少的。KDIGO指南指出:评估包括对所有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患者进行继发病因评估(未分级);在诊断时和随访期间观察蛋白尿、血压和eGFR以评估肾脏疾病进展的风险(未分级);对肾脏疾病进展风险的评估,建议用肾脏病理特征评估预后(未分级)。 多个大型的观察性研究证实,蛋白尿是IgA肾病预后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呈“剂量依赖”效应,尿蛋白定量越高预后越差。尿蛋白定量为1g/d是预后的一个分水岭,但尿蛋白定量介于0.5~1g/d和<0.5g预后是否有差异仍不清楚。 对于儿童,仅有专家建议将尿蛋白定量0.5g/d/1.73m2作为部分缓解、0.16 g/d/1.73m2作为完全缓解的指标。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尿蛋白增加,并促进疾病进展。虽然近来两个观察性研究发现并非初始GFR水平越低,其肾功能下降速度越快,但目前仍认为GFR水平与发生ESRD的风险相关。因此建议在诊断时和随访期间观察蛋白尿、血压和eGFR。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病理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2009年提出的IgA肾病的牛津分型,其预测肾脏病预后的独立病理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