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2020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版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2020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版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2020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版含答案

兰州一中9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60分,每题1.5分)

1.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C.蓝藻细胞的叶绿体呈带状 D.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B.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C.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D.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3.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细胞中可以合成出相同的mRNA B.真核细胞内mRNA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R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 D.可在细胞内运输某种物质或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4.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5.动物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质和内用性蛋白质,与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密切有关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有

A.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 B.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6.酒精发酵时应控制的温度为

A.10 ℃左右

B.10 ℃以下

C.30~35 ℃

D.18~25 ℃

7.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8.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

C.温度30~35℃,隔绝空气

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

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 ℃,并具有一定的湿度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10.在配制卤汤时,酒是不可缺少的,对酒量的要求是

A.30%

B.20%

C.15%

D.12%

11.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

A.脂肪

B.磷脂

C.葡萄糖

D.蛋白质

12.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A.乳酸菌

B.酵母

C.醋酸菌

D.毛霉

1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

杂菌污染

14.下列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样品处理液③制备标准显色液④比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5.膳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的总量达到0.3~0.5 g时,会引起死亡

B.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30 mg/kg

C.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20 mg/kg

D.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2 mg/kg

16.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

全相同的

C.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17.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氮源和维生素

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1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

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1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

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20.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

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

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

D.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1.夏天,煮沸过的肉汤很快就会腐烂变质,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被破坏

B.细菌大量繁殖

C.肉汤中水分过多

D.空气使肉氧化分解

22.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23.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 mL各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 h后产生乳酸最多的是

A.100 mL

B.200 mL

C.300 mL

D.400 mL

24.崇明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C.淀粉→麦芽糖→果糖

D.淀粉→蔗糖→果糖

2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2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 .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27.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的特征

B.细菌的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28.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

氨、氨

29.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越多越好

B.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只需无机氮

C.尿素在培养基中越少越好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应加入尿素做为氮源

30.有关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正确的叙述是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

3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

3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配置各种培养基时先配置各种母液

B.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生物催化剂酶

系活动

C.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等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从外部添加糖类

33.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一系列过程形成试管苗,以

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的产生是通过有丝分裂

B.试管苗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或AAbb或

aaBB

C.培养基中应该有有机养料

D.培养基中应该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4.将一粒花粉培育成幼苗,将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物正常开花结果。与

该植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是

A.根细胞

B.叶细胞

C.茎细胞

D.子房壁细胞

35.下列选项不是影响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高低的因素

A.不同的植物

B.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

C.花期的早晚

D.花粉的数量

36.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37.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

C.脱离母体的,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的筛管的细胞移到去核的卵细胞

38.下表是甲同学为培养植物离体组织、动物细胞和细菌而分别提供的三组培养基(见下表)。

物离体组织,必须添加有关激素;②用b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不要添加琼脂;③用c组培养基检验硬币上是否有细菌,必须添加生长因子。你认为乙同学的哪些修改完全必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9. 下列不属于菊花茎切断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

A.快速无性繁殖技术

B.能筛选具有优良变异的新品种

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

40.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出完整的胡萝卜植株。该过程不

需要

A.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具细胞核的细胞

B.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

C.适合的光照和温度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二.非选择题(40分)

41.(8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特点。

(2)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等。

(3)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

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2.(8分)根据课本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条件。

(2)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

(3)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

____________。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处理后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43. (8分)如右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若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

加入________,用于培养________。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6)上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

(7)若上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

44. (8分)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激素使用情况实验结果

先使用激素a,后使用激素b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激素b,后使用激素a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激素a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激素b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组织培养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3)通过表格可以发现,当a和b同时使用时,两者____________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

方向。

(4)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培养、移栽、栽培。

(5)在培养过程中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____________。

(6)一般来说,容易进行____________的植物,也容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45.(8分)水稻(二倍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2)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有根、茎和叶的植物体。这才能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利用光能制造,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3)题干中培养出试管苗的方法是,培养成的试管苗属于

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的优点是:

(4)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兰州一中9月月考生物答题卡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8分)

(1)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 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 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44. (8分)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 _________

45. (8分)

(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

兰州一中9月月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1.5分,简答题每空1分)

01-05: CBBBD 06-10:DDDDD 11-15:CBBCA 16-20:BCDAD 21-25:BAABD 26-30:BDDDA 31-35:CDBAB 36-40: CCABB

41.(1) 流动性(2)磷脂分子和蛋白质

(3)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4)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42:(1)温度酸碱度渗透压(2)比例合适(3)鉴定(或分类)

(4)未接种是否有菌落产生(5)灭菌

43:(1)自养型 (2)含碳有机物金黄色葡萄球菌 (3)固氮微生物

(4)3 (5)调整pH (6)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7)琼脂(或凝固剂)

44:(1)细胞分化(2)未开花(3)用量的比例

(4)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5)消毒(6)无性生殖45:(1)水矿质元素(无机盐)(2)叶绿体有机物

(3)花药离体培养单倍大大缩短育种年限(4)醋酸洋红法

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3)

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卷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2.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 C.杂合子Aa中某条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D.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3.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病的“二宝”。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白化病产妇后代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 B.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 C.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4.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产生变异原因可能为基因突变,且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B.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自由组合进而增强生物变异的多样性D.丁图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B 或 aB 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doc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才能产生酶 B.酶可被水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定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反应速率2.图甲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消耗速度加快 ②若B大量堆积,则很可能是b和c催化的反应 被抑制所致 ③当图乙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 性上升 ④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 破坏更严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用“货币”,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同一物质 B.为保证能量的供应,细胞内储存有足量的ATP C.合成ATP所需能量可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释放出来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D.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中2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 4.对如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则AB段限 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 B.若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的关 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C.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 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D.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 5.H2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号试管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比较1、3号试管的现象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与2号试管相比,3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D.3、4号试管的现象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会使ATP消耗量增加 C.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为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活细胞内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 B.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C.在炎热夏季中,细胞呼吸将显著减弱以减少产热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5月调考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8届高三5月调考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①②③④四个框的每个框内包括2~4种生物,下列有关其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B.框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 C.框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④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是Ⅰ<Ⅱ<Ⅲ<Ⅳ D.如果滤液细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分离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3.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人不幸长时间被困在缺少食物和水的恶劣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丘脑对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B.内环境中缺水,引起相应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产生渴觉 C.为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促进肾上腺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D.此状态下,人体与环境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換 4.人被犬咬伤后,为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的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5.某种二倍体动物的血型是由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K A、K B、K E、k基因的不同组合来决定的;K A、K B、K E为共显性基因,且对k均为完全显性。推测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数依次是 A.4种和7种 B.6种和10种 C.7种和10种 D.8种和9种 6.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酶2基因发生突变,其植株的生长高度较正常植株矮 B.对酶1基因突变的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的高度 C.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后,该植株生长较正常植株高 D.对去顶芽的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可恢复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 二、非选择题 29.(10分)某同学为了体验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株带有5个叶片、株高相近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4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以4种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前先测定C02浓度并使各组容器内的C02浓度保持相同,12小时后,再测定C02浓度。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结果见如下表格。

上海市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历史测试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2.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角度研究,两者都能体现当时人的 ①价值观念②政治制度 ③建筑技术④社会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 A.城郊的男性农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 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 4.安东尼王朝(96年—192年)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主要得益于 A.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渊源 B.定基督教为国教,帝国价值观统一 C.版图囊括地中海,帝国国力臻于极盛 D.万民法代替公民法,罗马法实现一统 5.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 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 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 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 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7.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 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 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II)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核酸、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核糖体rRNA的合成与其核仁有关 B.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羟基 C.吞噬细胞摄取流感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并将其水解,可产生4种核苷酸 D.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2.下列以洋葱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A.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细胞质呈绿色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还可以看到线粒体和细胞核 D.将洋葱放在4℃的冰箱中培养3天后,任何部位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3.(改编)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和DNA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B.人体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合成ATP C.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 D.长跑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4.(改编)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MA=MB=Ma>Mb,则M1>M2 C.若Ma=Mb>MA>MB,则h1<h2,M1<M2 D.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中A→a与a→A的水分子扩散速率相等 5.下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A-D 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理过程①的进行需要物质B和C的共同参与

黑龙江省北安一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北安一中高三年级9月月考生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20小题各1分21—40小题各2分) 1.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A.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D.糖类、蛋白质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4.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性D.流动性 5.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6.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A. B. H2N—CH2—CH2—COOH C. D. 7.马拉松赛跑进入最后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 8.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 9.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10.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的化学本质不同的是() A.核糖B.纤维素C.糖原D.性激素 1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12.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 13.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A.3种B.4种C.5种D.6种 14.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15.人的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等。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 A.X>Y>Z B.Y>X>Z C.Z>Y>X D.Z>X>Y 16.小鼠肝细胞中具有的糖类物质是() H2N—CH—CH3 COOH H2N—(CH2)4—CH—COOH NH2 H2N—CH—COOH CH2CH2COOH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选考科目浙江省9月联考生物试题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选考科目省9月联考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東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草剂和电厂的废热均可能造成水体污染 B.水质调查的测量项目包括温度、细菌含量、溶解氧等 C.CO2分子吸收地球的反射热,增加热逸散,使地球温度升高 D.温室效应会加速热带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必定是DNA B.生物个体大小与细胞大小无关 C.生物界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 D.核孔复合体对RNA进出细胞核有选择性 3.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下列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外层脂类膜的基本骨架是脂双层 B.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 C.HIV侵人人体细胞后,可通过RNA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D.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MHC,进入细胞 4.下列与生物膜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系统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质网膜可以互相转化 C.叶肉细胞中O2在生物膜上产生也在生物膜上利用 D.细菌合成和分泌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天,湖泊斜温层的水温变化比较大 B.研究群落的存活曲线有助于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C.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量不如演替中的群落高 D.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类型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6.下列事例与蛋白质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对应的疾病,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 B.人们在锻炼过程中会服用蛋白粉,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奥赛)

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和附加题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5小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 1.如图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表面积增加,⑤结构是合成细胞膜中脂 质的场所 B.如果用3H-尿嘧啶处理细胞一小段时间,随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检 测标记细胞结构,③结构具有最强的标记 C.⑦结构的部分成分在细胞核中合成 D.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②和⑥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生物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以及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所有蛋白质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获得葡萄糖的 3.细胞代谢的顺利进行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B.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作用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 D.人胃蛋白酶保存和催化的最适温度都是37度 4.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DNA聚合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6.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后,易被蛋白酶水解 B.氨基酸种类、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功能相同 C.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都含有n个氨基和n个羧基 D.淀粉和淀粉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7.下列有关活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器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能进行细胞分裂但不一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C.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不一定有线粒体的参与 D.都含蛋白质但其合成不一定受细胞核基因编码 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和丙图分别表示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有所不同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经初步水解,得到的化合物一定有6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9.植物叶片中所含RuBP羧化酶大约占总叶绿体蛋白的一半,其功能是催化C5+CO2→2C3,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B.RuBP羧化酶能为上述反应提供能量 C.上述反应所需CO2部分来自空气 D.RuBP羧化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10.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细胞产生的CO2都是在第二阶段形成的 B.水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C.ATP和NADH在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中都有产生 D.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说明细胞一定进行了无氧呼吸

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

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3.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5.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7.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8.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协助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0.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11.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1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 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13.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C.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14.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15.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4题,每小题1分,25?30题,每小题2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 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且都能有性生殖 2.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在缺乏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该细菌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 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3.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到表芽浆,对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跟试剂,济液会呈紫色 4.下列有关蛋白类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而非数量 B.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抗体蛋白只能在细胞内液中发挥作用 C.生长激素出细胞需要载体的参与,体规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蛋白类激素可以起到信息分子的作用,破坏高尔基体可使浆细胞参与的免疫能力下降

2017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张掖二中2016—2017学年度月考试卷(9月)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 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A.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5.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 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7、“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 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D.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8.《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 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 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

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生物

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生物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指定空格处。 1.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给低血糖晚期的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B. 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D. 利用DNA探针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2.正常情况下,由尿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当给人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的排出量可超过由肾小球滤过的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A.肾脏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能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促进 3.下列与体液免疫有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细胞核⑥核糖体 A.①②⑤ B.②⑤⑥⑦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4.临床上应用白喉抗毒素封闭白喉毒素的活性部位,防止毒素作用于敏感细胞以治疗白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白喉抗毒素是在受到白喉毒素的刺激后才产生的 B.白喉抗毒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C.白喉毒素成为抗原物质,引起人体免疫应答反应 D.白喉毒素一旦与敏感细胞结合,白喉抗毒素只能通过破坏敏感细胞来对白喉毒素起作用,这是细胞免疫工程 5.“中耕松土”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其原因不包括() A.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可利用氮的含量 B.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损失 C.促进根细胞对矿质离子吸收 D.有利于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固氮能力6.辅酶Ⅱ形成还原型辅酶Ⅱ的反应方程式为() A.NADP++2e-+HNADPH+B.NADP++2e-+H+NADPH C.NADP + e-+ H+NADPH D.NADP + e-+ HNADPH- 7.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8.下列有关生物膜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膜结构中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B、具膜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 C、一种膜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膜结构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生物膜的功能特征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 9.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10.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11.下列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的共同点()A.都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B.都有可能发生突变 C.基因通常都是成对存在的D.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1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②若想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紫草素,须由愈伤组织分化为植物体 ③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可进行基因诊断 ④限制酶基因只存在于微生物体内,通常用鸟枪法来获得 ⑤质粒的复制既能在自身细胞中完成,也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2020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9月月考试题 生物

蚌埠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生物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1.下列有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与菠菜的根本区别是光合作用是否有叶绿体参与 B细菌、颤藻、放线菌及某些成熟动、植物细胞没有细胞核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D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2.植物在受伤时会释放系统素(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阻止害虫取食及病原菌繁殖。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是一种内含20个肽键的信号分子 B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产生蓝色反应 C系统素与受体结合,能促进蛋白酶抑制基因表达 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抑制蛋白酶活性 3.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增殖需要核糖体、中心体的参与 B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 C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参与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核糖体合成的 4.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与细胞膜上蛋白质对Na+、K+的运输有关,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B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导致胞外K+浓度减小 C图中蛋白质既是运输N a+和K+的载体,又是一种ATP酶

2021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2021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型的RNA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B.病毒可侵染肺部细胞并进行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层次 C.冠状病毒相对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D.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消灭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B.线粒体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体系 C.骨骼肌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D.线粒体内、外膜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 3.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C、H、O、N,这几种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多少是:O>C>H>N 1

B.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而核酸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细胞核 D.某些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其催化特性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 4.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 B.植物细胞不一定有中央大液泡和叶绿体 C.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成分中都含有核酸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5.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不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B.无机盐不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 存在,如骨骼中的CaCO 3 C.细胞合成ATP、核酸、核糖等物质时均需要磷酸盐 D.贫血症患者的病因就是由于体内缺少Fe2+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也能发生渗透作用 B.动物细胞都有呼吸酶,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发生能量的转换 D.细胞骨架是指由蛋白质纤维形成的网架支撑结构 7.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吉林吉林二中2017届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吉林吉林二中2017届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7届吉林吉林二中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A.1:200 B.1:20 000 C.1:200 000 D. 2.图示信息反映了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08年10月22日印度第一颗探月器“月球飞船一号”在印度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于当地(东六区)时间11月14日20时31分成功撞月。回答下面问题。 3.印度在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该地降水时间集中,其余大部分时间天气晴朗,适合卫星发射 ②该岛人口较少,适合卫星发射实验③该地科学技术发达④

发射场位于岛屿,海运方便运输大型火箭及其零部件⑤该地附近工业发达,距离航天器材产地近⑥该地纬度低,易于卫星发射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4.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季节相同 C.角速度相同 D.线速度相同如图所示,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4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l3小时l0分钟,于当地时间01:10降落在夏威夷,刷新了最长生日的世界纪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哈格迈尔先生从奥克兰乘飞机出发时,当地时间最接近 A.07:30 B.10:00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1.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 A.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无细胞壁 B.前者无核糖体,后者有核糖体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 2.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染色体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B.有O2时,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C.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球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叶绿体 D.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B.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C.在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但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D.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4.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A.C、H、O B.C、H、O、N C.O、H D.H、P 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在任何活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C.同一种植物中萌发的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多

D.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6.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是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7.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一定没有细胞结构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含量可能都不相同 C.细胞衰老时,核质比不变或减少 D.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用于合成ATP 8.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B.叶绿体、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 C.糖原、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D.储存于肌肉细胞中的乳糖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腺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刺激 B.T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和运输 C.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D.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都与兴奋的传递有关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