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重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重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重点

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1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1904年,清朝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秦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章程》),“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教育战线的改革,涌现出一批学前教育革新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陈鹤琴,张宗鳞等人,它们开辟了学前教育中国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2阶段: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里面提到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四大目标,其中之一是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3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今,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这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包括自我调控、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三个系统。

反向社会化指年轻一代将新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传递给年长一代。传统的气质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为: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迟缓的孩子。美国托马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发动型。

气质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判):难抚养型气质的儿童的父母更容易发现他们的疾病,易抚养型气质的儿童患病时容易受到父母的忽视和医生的误诊。前者遭受意外损伤和虐待的居多,后者则较容易挨饿,甚至死亡。

难抚养型儿童气质特点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判)。

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大致顺序: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也就是由“主体我”到“客体我”。气质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儿童在解题速度以及灵活性方面明显高于抑郁质和粘液质的儿童,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儿童情绪,情感的感觉性较强,抑制力和控制力就比较弱,所以他们难以从事一些需要细致性和持久性的智力活动;反之,粘液质和抑郁质儿童的情绪,情感的感觉性比较弱,对自我的体验相当深刻,非常善于自我反省,所以它们的控制力和抑制力较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儿童就会强,因此他们也比较适合从事一些需要细致和持久耐力的智力活动。

我国学者刘金花将早期亲子依念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归结:1亲子依念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基础。2依念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3儿童与父母的依念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发展过程中既是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早起依恋类型可变,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重视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影响作用。(判)

自我的内涵的概念: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是对自己的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互动;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社会认知发展水平是决定儿童自我感念发展的条件之一。0-6岁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正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常常把自我、身体和心理混淆起来。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幼儿园物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物理环境包括幼儿园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的方方面面);2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A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2、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3、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4、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B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2、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C教师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教师间的交往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和发生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2、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幼儿园、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的飞跃时期。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1是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后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这就产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2是儿童能把自己的和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3是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即儿童能用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称呼如“宝宝”来称呼自己。这说明儿童产生了概括自己的愿望和关于动作表象的自我感觉;4是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这表明,儿童已经完成自己的表象向抽象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步形成。

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1是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的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2是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化,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的系统; 3是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我客观度逐步提高;4是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1是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在幼儿初期,学前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常常是不假思索的将成人对自己的评价纳入到自我评价体系中,此后,儿童对成人的评价不会轻易的再现。2是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3是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4是从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5是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

自我控制的训练:1转移注意力(训练延迟满足的方法),比如看风景,2自我暗示(内心对自己的提示),比如我不会干什么,3积极鼓励,过后奖励,4对工作难度的选择(对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儿童选择高目标和高成就)。

自我延迟满足:这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所展示出来的自控能力。它在学前儿童自控结构中居于高层次地位,对学前儿童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利用言语自我调节。个体的自言自语以及言语的内容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儿童自言自语进行言语指导有利于分散儿童对诱惑物的注意力。

依恋的成因:1、母亲的抚养质量(一般认为,儿童与母亲短期分离不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却是创伤性的。); 2、婴儿自身的气质特征。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消退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以后,没有像以前一样随即出现他期待的强化物,则他发生相应不良行为的次数会降低。

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以进行合作游戏,18个月的儿童还比较困难,2岁以后的儿童往往能更有效的进行社会性交往,更经常的进行合作性游戏。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按发生的情景分为两类:紧急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和一般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提倡的是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合作性为的教育:1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与合作的机会;2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依恋的类型(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提出的用实验室观察——“陌生情景法”——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方法)——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母亲在与不在身边无所谓,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也不予理会,或者只是短暂接近一下很快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B型:安全型依恋(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够舒心的玩玩具和做游戏,并不总是依恋母亲,在母亲离去时,他们明显的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安静下来继续做游戏);C型焦虑--矛盾型(他们非常在意母亲在与不在身边,当母亲即将离去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甚至发怒,大哭大闹,不再做游戏,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极其矛盾,既希望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但当母亲亲近拥抱他们时,又表现出反抗与拒绝,但是,他们不马上离开母亲,会时不时的朝母亲那里看,似乎期待着母亲再次的拥抱和亲吻他们);D型:紊乱型(他们缺乏对陌生情景的一致策略,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迎向母亲,头却突然转向另外一个方向,表现出寻求亲近,但又回避与反抗的矛盾行为方式,有时还表现出突然的或者怪异的举动,表情迷茫,或者僵持不动,有时则出现冷淡,静止,缓慢的运动和表现,有时会直接对父母表现出莫名其妙的恐惧和异常的行为)。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填、判):婴儿12个月时就已表现出指向动作的分享行为,如他们会把物体放在人们的手上或腿上,然后继续操纵这个物体,这是分享行为的萌芽。儿童通过分享真实物品来保持与他人的积极交往,当他们能够以其他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分享行为就不突出了。所以,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鲍尓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与变通性的发展状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前依恋期(0-2个月)婴儿最初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机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咿呀呢喃等信号行为与依偎、要求拥抱等亲近行为。这一时期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婴儿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和再认,熟悉的人较陌生的人更容易引起婴儿强烈的依恋反应,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这一时期的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对陌生人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悉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以后)2岁以后的婴儿已经能理解父母的需求、愿望和情感,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游戏成为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可以把被拒的斥的儿童分为两种类型:攻击性儿童和退缩性儿童。

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社会互动特征、性格特征、外貌特征、社会认知能力,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出生的顺序、性别、年龄和幼儿教师对儿童在交往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等等。

认知训练法的步骤:1讲解,即结合幻灯,录像,图片等讲述人际问题情景;2游戏,即组织儿童进行合作,冲突,帮助等各种角色游戏,使他们对各种人际交往情景和技能有比较感性和具体的认识。

儿童的性别恒常性一般6岁左右出现。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景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变化,一般在3-4岁的年龄出现。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教师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案):师幼交往是一种最基本、最经常发生并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关系系统。教师在与儿童交往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自己对两性角色的观点和态度,并通过师幼交往传递给儿童一些对性别的刻板信息,从而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首先,幼儿园的女性化心理氛围影响儿童性别化。其次,幼儿园女性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儿童的性别化(1是女教师对待男女儿童的态度不同,2是女教师与男女儿童交往的频率不同,3是女教师对男女儿童玩具的分配不同,4是女教师对男女儿童扮演角色的指导不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案):1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给儿童提供“双性化人格教育”。(在日常教育中,父母和教师要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应了解和认同先进的社会性别的理念,了解男女儿童差异的表现和影响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2对儿童即要“因性施教”,又要注意性别之间的取长补短。 3发挥社会教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交互作用。

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学前阶段儿童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在小学中期逐渐达到最高峰,到青少年早期则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又有所增加。敌意性攻击是指攻击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专门打击和伤害他人(可以是身体的、口头的或者是破坏他人的工作和财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1自我意识2人际交往3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4多元文化

工具性攻击是指攻击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件事情而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攻击者造成身心的伤害,攻击被看作是一种手段,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其他目的。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和表现方式: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存在明显差异;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明显多于敌意性攻击;大班正好与小班相反(敌意性攻击多);中班儿童两类攻击之间的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

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有不同的发展趋向:1是起因由争夺空间和物品向具有社会意义事件引起的攻击行为变化; 2是类型由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变化; 3是表现方式由身体攻击向言语攻击变化; 4是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1以学前儿童的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2以一定的社会培养目标为依据;3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

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1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2社会现实为依据;(理由:a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b以有的知识体系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c学前儿童社会内容需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3以幼儿的发展为依(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自我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社会认知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情景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提供或创设的一种或多种社会情景中,启发和组织幼儿对情景中所出现的社会性问题与现象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和同伴交互交换观点和认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全体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路易斯。拉思斯在与他人合著的《价值和教学》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尽管价值是个人的、相对的,是不能被他人灌输的,但是有理智的人类应该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进行价值澄清,从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经典方法:1澄清应答法 2价值表决法 3价值排队法(序列法) 4展示自我法

角色扮演法(案):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景,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使儿童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在角色扮演中能够亲自体验社会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扮演法的运用:社会技巧训练,价值澄清法,社会冲突问题解决的训练,释放与排解情绪的训练,同情心的培养训练。运用时应注意:1应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社会角色活动情景,尽量让儿童扮演他们喜爱,了解的社会角色;2教师千万不能分配角色和导演角色,要给儿童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创造角色的权利和机会; 3尽量以扮演正面角色为主,角色扮演不应“脸谱化”; 4教师要个别指导儿童的角色扮演,特别需要给予那些个性内向,不善于或羞于扮演的儿童充分的启发和鼓励; 5角色扮演法有相当大的团体互动作用。

行为核查观察法是将要观察的项目和行为预先列出表格,然后核查行为是否出现或出现并予以记录的方法。

情景测验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预先设计好一定的情景诱发学前儿童表现出社会性行为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评价指标:1社会认知(内容:a社会经验的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包括观察,记忆,注意,推理,想象等过程;b经过认知过程获得的社会性知识经验,包括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以及自己与他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认始) 2社会性情感3个性表现(个性是人类的个性与气质的综合表现); 4社会交往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目的是评价的向导,引导和制约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实施);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的是评价者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3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时需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是综合各种信息进行量化统计的过程);5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学前儿童已经达到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判断)。

自然观察法分类: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行为核查观察法。隔离法:1教师应该事先和家长沟通好,隔离期间教师不能心软;2如果幼儿哭闹就加长隔离时间;3幼儿在隔离时弄出声响不要理会;4把握好度;5适用于自我为中心的行为;6适用于2~12岁的幼儿。2~6岁效果最佳。

代币的使用流程:1确定目标行为2选择代币 3确定逆向强化物 4制定代币交换系统 5严格执行 6逐步消除代币系统。问题行为的分类:1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2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这类问题行为是与幼儿的成熟度有关的,也就是说,在学前期某一时间可能发生一些问题行为,但是在后来适当的教育训练下可以得到缓解,好转或消失。因此,这类问题行为一般都是暂时的,主要有吮吸手指,咬手指,依赖性,退缩,乱发脾气等。); 3心理性问题行为; 4品德性问题行为(指由于接受不良教育的原因而造成的问题行为,如撒谎,说脏话,偷窃,不遵守规则,攻击性行为等,这累问题行为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期的教育指导,才能得以改善)。

正强化:指当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行为(外显的、可视的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同样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

负强化:指被强化人改正问题行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行为后,取消使他感到厌恶的刺激。

正负强化的异同:正强化和负强化是一对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干预方法。两者都是为了加强某种所期待的正常行为。但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同,正强化是用愉快刺激的方式,负强化是用厌恶的方式。两种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补充,如,正当强化中刺激物对儿童无效时,可以采用厌恶刺激的方式,这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强化法的使用要点:1明确强化行为;2恰当选择强化刺激物; 3协助儿童明确强化物和强化行为的关系; 4避免强化法误用(一种是有意或无意的正强化问题行为,另一种是期望行为未出现便撤消厌恶刺激)

系统脱敏法: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帮助问题行为者摆脱对特定事物的过度敏感,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对常规事物过分恐惧(害怕老鼠猫等动物或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对特定人物角色的恐惧(医生、小偷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评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案例评析:语言活动:微笑 设计意图: 微笑使人快乐、健康,微笑使人漂亮。由于多种压力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缺乏应有的微笑,有的甚至不善于交往,不会关心他人。为了使幼儿从小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学会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初步学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xx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蜗牛。 3.故事四幅,内容分别为:(1)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2)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3)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4)朋友们高兴地看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一封信)。这封信是谁写的呢(小蜗牛)你怎么知道是小蜗牛写的啊 2.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幼儿猜测) 3、信里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读信)信里说了什么? 4、那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会寄这封信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微笑》。 评析: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不再使用“信”的交流,再加上幼儿平时缺少生活经验,对“信”的概念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请幼儿“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幼儿一下子呆了,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二、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讲完了,你在故事里听到了什么呢?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分别是谁 2.小结: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是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一样动物。 3.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评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微笑”的含义。 三、看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1:

【最新整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完整资料).docx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附后),小话筒一个。 2、会唱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本领很高兴,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绍。 (教师做自我介绍:我叫胡丰亚。认识你们真高兴。) 2、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师: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教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 可是,自我介绍时有些信息可以告诉你们,而有些信息老师不方便告诉你们噢!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师:刚才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 4、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 (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5、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下来(可以画画或做记号),然后对照着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来介绍自己(提供话筒),幼儿集体鼓掌。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自然后果法)。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问题)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5.幼儿的(自我中心)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7.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可扩充性)。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实际成效)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2.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3.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4.前言语阶段的语音发生准备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个过程。 ()5.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6.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7.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词汇,要不断为幼儿提供大量新词,让他们去理解和记忆。 ()8.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9.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0.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1.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12.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13.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14.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5.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16.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17.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18.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19.实地观察评价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 ()20.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3、情感体验;实践尝试。 4、情感目标。 5、统一,可操作。 6、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儿童社会性发展; 7、全面、具体、有操作性;重点、难点。 8、参与度;学习习惯。 9、目的与内容;评价资料。 10、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 11、适应面广; 12、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 A.行为比较阶段 B.行为建构阶段C.心理建构阶段D.心理比较阶段 2.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 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6个月C.1岁 D .2岁 3.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 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 4.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 5.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 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 ○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 A.○1B.○1○2C.○2○3D.○1○2○3 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 A.○1B.○1○2C.○2○3D.○1○2○3 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 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 9.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 10.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 11.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 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 12.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

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案例一:由一只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事件描述:一天,大班游戏时,明明拿着一只玩具枪在独自玩,玩了一会他把枪放在桌子上跑去上卫生间,一会儿强强发现了桌子上放的玩具枪便拿起来玩。这时,明明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发现自己的玩具枪被强强拿走了,便上前想要回自己的枪。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明明:这是我的枪,您还给我! 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 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枪,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 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 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 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 讨论:相信老师们不止一次的发现过类似的事件,面临这种情况,您认为班上李老师看见了孩子的争执后该怎样反应呢? 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 明明发现很难要回自己的枪了,于是开始妥协,继续和他商量:“这枪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 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 明明见强强如此坚决,只得又到活动区里拿别的玩具开始玩,玩了一会出于不甘心,又拿着玩具来找强强。 明明:您都玩了一会了,该让我玩了吧! 见明明没有换枪的意思,又说:“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换……。”最终,明明两人协商成功,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两个人共使用了12种语言策略。其中有:说明、警告、威肋、、询问、协商……。 讨论:您如何看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那些方面的发展? 案例二:小吃店和小商店 游戏情境一: 在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摩活动中,宝宝站在小吃店的门口不断向周围的客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观摩的李老师被宝宝的热情所感染,走进小吃店坐下来,宝宝很熟练的送上一本制作精美的菜谱(这本菜谱显然是老师精心制作的)并询问:“您想吃点什么?”李老师一边认真看着菜谱一边问:“我想问问您这里有什么呀?”宝宝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应,就向班上的王老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李老师指着菜谱说道:“小吃店有什么菜谱上都有呀!”于是宝宝也指着菜谱又说:“您想吃什么?”李老师说:“我特喜欢吃面条,你们这里有什么面?” 宝宝又无语了,李老师见此马上说:”我想吃海鲜面,你们店里有吗?”宝宝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老师,王老师指着菜谱中一盘螃蟹的照片说:“你看这不是有吗?”…… 宝宝很快就从操作间中端来一盘制作精良的面条,李老师吃完面条准备离开始时,宝宝热情的说:欢迎下次再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案例一:由一只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事件描述:一天,大班游戏时,明明拿着一只玩具枪在独自玩,玩了一会他把枪放在桌子上跑去上卫生间,一会儿强强发现了桌子上放的玩具枪便拿起来玩。这时,明明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发现自己的玩具枪被强强拿走了,便上前想要回自己的枪。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明明:这是我的枪,您还给我! 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 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枪,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 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 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 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 讨论:相信老师们不止一次的发现过类似的事件,面临这种情况,您认为班上李老师看见了孩子的争执后该怎样反应呢? 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 明明发现很难要回自己的枪了,于是开始妥协,继续和他商量:“这枪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 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 明明见强强如此坚决,只得又到活动区里拿别的玩具开始玩,玩了一会出于不甘心,又拿着玩具来找强强。

明明:您都玩了一会了,该让我玩了吧! 见明明没有换枪的意思,又说:“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换……。” 最终,明明两人协商成功,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两个人共使用了12种语言策略。其中有:说明、警告、威肋、、询问、协商……。 讨论:您如何看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那些方面的发展? 案例二:小吃店和小商店 游戏情境一: 在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摩活动中,宝宝站在小吃店的门口不断向周围的客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观摩的李老师被宝宝的热情所感染,走进小吃店坐下来,宝宝很熟练的送上一本制作精美的菜谱(这本菜谱显然是老师精心制作的)并询问:“您想吃点什么?”李老师一边认真看着菜谱一边问:“我想问问您这里有什么呀?”宝宝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应,就向班上的王老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李老师指着菜谱说道:“小吃店有什么菜谱上都有呀!”于是宝宝也指着菜谱又说:“您想吃什么?”李老师说:“我特喜欢吃面条,你们这里有什么面?” 宝宝又无语了,李老师见此马上说:”我想吃海鲜面,你们店里有吗?”宝宝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老师,王老师指着菜谱中一盘螃蟹的照片说:“你看这不是有吗?”……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 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共120题,每题1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B A综合型人才 B全面发展的人 C高素质的人 D德智体兼备的人 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D 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3.幼儿社会性是在__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A A生物特征 B气质特征 C人与人交往 D心理特征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A整体——系统性 B社会制约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C 5.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作为母系统,包括__个子系统。B A7 B6 C5 D4 6.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 A亲子之情 B安全感 C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D积极情感 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D A调节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B自我控制的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 D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8.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认识 D自我控制 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的方法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_C_ A阿姆斯特丹 B丽西娜 C普莱尔 D米德 10.根据刘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_B_个月之后。 A20 B21 C22 D23 11.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__岁组儿童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B A3 B4 C5 D9 12.下列哪一项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 A教师评价 B同伴评价 C主观选择 D客观标准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A A自主活动 B榜样示范 C讲明行为规则 D评价外部行为 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D A个别方面的评价 B多方面的评价 C内心品质的评价 D外部行为的评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能力课 学分:2 参考学时:总学时:32 理论学时: 20 课内实践学时:12 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必修课,是专门研究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拥有较为系统的语言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语言教学实践指导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大纲要求在教学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既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又有利于技能训练的操作性。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先修课程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评价》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增加教育实践,走向开放的课程教学,着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力图超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时、文本和课堂的局限。该课程更新了课程内容,走向鲜活的课程教学,着重实践内容的充实,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该课程突显互教互学,走向互动的课程教学,着重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积极地形成师生的“学习共同体”该课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一个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二、课程目标 1、丰富学生有关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语言获得的基本观点,获得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理解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理论,帮助儿童奠定良好的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的理论基础。 2、锻炼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与组织幼儿的谈话、讲述、游戏、文学以及早期阅读等语言教育活动,具备较强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际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1.我国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A.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父母B.幼儿园C.邻居D.电视 4.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理论建构不包括() A.儿童发展观B.父母认知观 C.儿童教育观D.父母期望观 5.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粘液质 6.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合作D.家庭的专门教育

7.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观察法C.问卷法D.社会测量法 8是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A.班杜拉B.布郎芬布伦纳C.皮亚杰D.柯尔伯格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自我调控系统B.自我认知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个性倾向系统 10.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榜样示范B.表扬鼓励 C.家园一致性原则D.全选 1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约翰·鲍尔比B.弗洛伊德C.帕顿D.皮亚杰12.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觉醒理论B.元交际理论 C.行为适应说D.剩余精力说 13.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A.西方社会B.未开化的社会 C.单亲家庭D.阶级社会 1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A.针对性B.过程性C.全面性D游戏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半开卷共4页 20 14 年(春)学前教育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共 2 页,满分100分, 90 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成绩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 和的过程。 2、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 3、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 为、和。 4、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 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提高。 6、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 三种。 7、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和。 8、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的现象。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 “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 ) 3. 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 4. 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 5.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 ) 6. 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 7.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 ) 8. 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 ) 9. 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 ) 10. 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 11.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 12.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第二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发展及道德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以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 3、了解《纲要》提出的幼儿社会教育的目的。 4、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行为、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5、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包括目标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强化原则。 核心概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特征。

社会性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友好相处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现与理解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等。社会性内容的实质即如何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并适应环境的能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交往、道德的发展五方面。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 (一)0-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在婴儿前期,婴儿还是物我不分,啃自己脚还以为是其他的玩具。婴儿末期开始才能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此时的儿童能把自己和“别人”明显地区分开来,能够在镜中识别自我。能够准确的使用代名词“我”,但最初儿童提到自己时,还往往像谈论别人那样,如说“宝宝要抱”、“贝贝吃糖”等。他们开始出现自尊心,若儿童遭遇不公正待遇时,会出现哭闹、反抗等行为。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学前儿童文学总学时数:32 学分:2 适合专业:学前教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了解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在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意义的学习,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态度。在能力方面,能针对幼儿特点,组织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和特征。 掌握: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的措施。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

(五)大纲内容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良好态度。 3.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3.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利用案例,使学生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学会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0-6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2.形成发展0-6岁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意识。 3.能根据0-6岁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进行恰当的教育。 教学重点: 1.0-6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指导措施。 教学难点: 1.利用视频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