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 名词解释题说课讲解

高电压技术 名词解释题说课讲解
高电压技术 名词解释题说课讲解

绝缘配合:综合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保护装置特性及设备的绝缘特性,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及其使用,从而使设备绝缘故障率或停电事故率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可以接受的水平。

吸收比: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自恢复绝缘:发生击穿后,一旦去掉外加电压,能恢复其绝缘性能的绝缘。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谐振过电压: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某一回路自振频率与电源频率相等时,将发生谐振现象,导致系统中某些部分(或设备)上出现的过电压。

电气距离:避雷器与各个电气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沿连接线分开一定的距离。绝缘配合:就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合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达到在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的目的。

自持放电:不需要靠外界电力因数的作用,由放电过程本身就可以不断地供给引起后继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雷电日和雷电小时:雷电日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天数。雷电小时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击杆率.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之比。

50%冲击放电电压U50%:放电概率为50%时的冲击放电电压

避雷线的保护角指避雷线和外侧导线的连线与避雷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程度。保护角愈小,避雷线就愈可靠地保护导线免遭雷击。

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对地电位u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i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束缚电荷的弹性位移和偶极子的转向位移现象。

电子位移极化:当外加电场后,电场力将使荷正电的原子核向电场方向位移,荷负电的电子云中心向电场反方向位移,但原子核对电子云的引力又使两者倾向于重合,当这两种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感应电矩也达稳定,这个过程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离子位移极化:在由离子结合成的介质内,外电场的作用除了促使各个离子内部产生电子位移极化外,还产生正、负离子相对位移而形成的极化。

转向极化:当有外电场时,每个分子的固有偶极矩就有转向电场方向的趋势,顺电场方向作定向排列。但是由于受分子热运动的干扰,这种转向定向的排列,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不能完全。随场强和温度的不同,这种转向排列在不同的程度上达到平衡,对外呈现出宏观电矩,这就是极性分子的转向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点质点在电介质中移动时,可能被晶体捕捉,或在两层介质的界面上堆积,造成电荷在介质空间中新的分布,从而产生电矩。

电子崩:外界电离因子在阴极附近产生一个初始电子如果空间的电场强度足够大,该电子在向阳极运动时就会引起碰撞电离,产生出一个新电子,初始电子和新电子继续向阳极运动,又会引起新的碰撞电离,产生出更多的电子。依次类推,电子数将按几何级数不断增多,像雪崩似的发展,这种急剧增大的空间电流被称为电子崩。

巴申定律:在均匀的电场中,击穿电压Ub与气体的相对密度δ、极间距离S的积有函数关系,只要δ与S的乘积不变,Ub也就不变。

介质的损耗: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由于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有损极化(如偶极子极化、夹层极化等)引起的损耗。介质损耗角δ:为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其正切tgδ又可称为介质损耗因数,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介质损耗因数(tgδ):是表征绝缘在交变电压作用下比损耗大小的特征参数,它与绝缘体的形状和尺寸无关,它是绝缘性能的基本指标之一。

吸收曲线: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流过绝缘的总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称为吸收曲线。

辉光放电:放电光辉充满整个电极空间,电流密度在1-5A/cm2之间,整个间隙呈绝缘状态。

电晕放电:高场强电极附近出现发光的薄层,伴随着咝咝的声音和臭氧的气味,整个间隙呈绝缘状态。

刷状放电: 由电晕电极伸出的明亮而细的断续的放电通道,电流增大,间隙仍未被击穿。

火花放电:贯通两电极的明亮而细的断续的放电通道,火花放电间歇地击穿间隙。

电弧放电: 持续贯通放电通道,间隙被完全击穿。

气隙沿面放电:沿着气体与固体(或液体)介质的分界面上发展的放电现象。

闪络:沿面放电发展到贯穿两极,使整个气隙沿面击穿。

气隙击穿时间:静态击穿电压U0——长时间作用在间隙上能使间隙击穿的最低电压。

击穿时间tb——从开始加压的瞬时起到气隙完全击穿为止总的时间称为击穿时间。

50%冲击击穿电压(U50% )——指某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冲击系数β——U50% 与静态击穿电压Us 之比称为冲击系数β。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下冲击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冲击系数β≈1。极不均匀电场中由于放电时延较长,冲击系数β均大于1。

小桥理论(热击穿):液体中所含的杂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电力线排列形成杂质“小桥”。由于组成此“小桥”的纤维及水分等的电导较大,使泄漏电流增大,发热增加,最终造成液体的击穿。

绝缘电阻——电介质在加压无穷长时间测得的电阻称为绝缘电阻。

吸收比K——绝缘体在加电压60s与15s时分别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称为吸收比。

极化指数P——绝缘体在加电压后10min和1min分别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

雷电流:雷击于接地阻抗为零的物体时流经接地体的电流。国际规定接地体阻抗小于30Ω。

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电流活动的日数。凡是有雷电活动的一天,不管雷电次数多少都记为1。

雷暴小时: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一个小时中有听到雷声就为一个雷暴小时。

地面落雷密度: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千米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以γ表示。

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的幅值,以kA为单位。

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称为“雷击跳闸串”,这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合指标。

电晕:伴随着游离而存在的复合和反激励,发出大量的光辐射,使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在该电极附近空间发出蓝色的晕光。

极性效应:无论是长气隙还是短气隙,击穿的发展过程都随着电压极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存在极性效应。

湿闪电压:洁净的瓷表面被雨水淋湿时的沿面放电,相应的电压称为湿闪电压。

污闪电压:绝缘子表面有湿污层时的闪络电压称为污闪电压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长沙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问答题汇总

1-1、试比较电介质中各种极化的性质和特点。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介质原子中的电子运动轨道将相对于原子核发生弹性位移,此为电子式极化或电子位移极化。离子式结构化合物,出现外电场后,正负离子将发生方向相反的偏移,使平均偶极距不再为零,此为离子位移极化。 极性化合物的每个极性分子都是一个偶极子,在电场作用下,原先排列杂乱的偶极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显示出极性,这称为偶极子极化。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在电介质中移动时,可能被晶格缺陷捕获或在两层介质的界面上堆积,造成电荷在介质空间中新的分布,从而产生电矩,这就是空间电荷极化。 补充:1、说明巴申定律的实验曲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巴申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物理意义在于:在均匀的电场中,击穿电压b U 是气体的相对密度δ、极间距离S 乘积的函数,只要S ?δ的乘积不变,b U 也就不变。 其原因可解释如下:假设S 保持不变,当气体密度δ增大时,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缩短了,相邻两次 碰撞之间,电子积聚到足够动能的几率减小了,故b U 必然增大。反之当δ减小时,电子在碰撞前积聚到足够动能的几率虽然增大了,但气体很稀薄,电子在走完全程中与气体分子相撞的总次数却减到很小,欲使击穿b U 也须增大。故在这两者之间,总有一个δ值对造成撞击游离最有利,此时b U 最小。同样,可假设δ保持不变,S 值增大时欲得一定的场强,电压必须增大。当S 值减到过小时,场强虽大增,但电于在走完全程中所遇到的撞击次数己减到很小,故要求外加电压增大,才能击穿。这两者之间,也总有一个S 的值对造成撞击游离最有利,此时b U 最小。 第一章 1-4、电解质电导与金属电导本质区别为何? 答: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移动;电介质通常不导电,是在特定情况下电离、化学分解或热离解出来的带电质点移动导致。 1-6、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压试验后,其接地放电时间要求长达5--10min ,为什么? 答:由于介质夹层极化,通常电气设备含多层介质,直流充电时由于空间电荷极化作用,电荷在介质夹层界面上堆积,初始状态时电容电荷与最终状态时不一致;接地放电时由于设备电容较大且设备的绝缘电阻也较大则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较大导致不同介质所带电荷量差别大,绝缘电阻大导致流过的电流小,界面上电荷的释放靠电流完成),放电速度较慢故放电时间要长达5~10min 。 第二章 2、什么叫“污闪”?发生污闪的最不利的大气条件是什么?列举提高污闪电压的措施。 答:绝缘子上有污秽且在毛毛雨、雾、露、雪等不利天气下发生的闪络称为污闪。

高电压技术名词解释题

1.吸收比:指的是电流衰减过程中的两个瞬间测得的两个电流值或两个相应的绝缘电阻值 之比。(或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2.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3.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 就是一个雷暴日。 4.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6.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7.自恢复绝缘:发生击穿后,一旦去掉外加电压,能恢复其绝缘性能的绝缘。 8.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9.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 雷线 10.谐振过电压: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某一回路自振频率与电源频率相等 时,将发生谐振现象,导致系统中某些部分(或设备)上出现的过电压。 11.电气距离:避雷器与各个电气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沿连接线分开一定 的距离。 12.绝缘配合:就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合 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达到在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的目的。 13.自持放电:不需要靠外界电力因数的作用,由放电过程本身就可以不断地 供给引起后继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14.雷电日和雷电小时:雷电日是该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天数。雷电小时是该 地区1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15.自恢复绝缘:发生击穿后,一旦去掉外加电压,能恢复其绝缘性能的绝 缘。 16.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17.击杆率.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之比。 18.谐振过电压:当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某一回路自振频率与电源频

(完整word版)高电压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

1绝缘强度:电解质保证绝缘性能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场强度。 2自由行程:电子发生相邻两次碰撞经过的路程。 3汤逊电子崩理论:尤其是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碰撞电离,使电荷迅速增加的现象。4自持放电:去掉外界电离因素,仅有电场自身即可维持的放电现象。 5非自持放电:去掉外界电离因素放电马上停止的放电现象。 6汤逊第一电离系数:一个电子逆着电场方向行进1cm平均发生的电离次数。 7汤逊第三电离系数:一个正离子碰撞阴极表面产生的有效电子数。 8电晕放电:不均匀电场中曲率大的电极周围发生的一种局部放电现象。 9伏秒特性:作用在气隙上的击穿电压最大值与击穿时间的关系。 10U%50击穿电压:冲击电压作用下使气隙击穿的概率为50%的击穿电压。 11爬电比距:电气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工作线电压有效值之比。 12检查性试验:检查绝缘介质某一方面特性,据此间接判断绝缘状况。 13耐压试验:模拟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收到的各种电压,以此判定耐压能力。 14吸收比:加压后60s与15s测量的电阻之比。 15容升效应(电容效应)回路为容性,电容电压在变压器漏抗上的压降使电容电压高于电源电压的现象。 16耦合系数:互波阻与正波阻之比。 17地面落雷密度;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上受雷击的次数。 18落雷次数:每一百公里线路每年落雷次数。 19工频续流:过电压消失后,工作电压作用下避雷器间隙继续流过的工频电流。 20残压:雷电流过阀片电阻时在其上产生的最大压降。 21灭弧电压:灭弧前提下润徐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 22保护比:残压与灭弧电压之比。 23耐雷水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24雷击跳闸率:每一百公里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25击杆率:雷击杆塔的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的比。(山区大) 26绕击率:雷绕击导线的次数与雷击导线总次数的比。 27保护角:避雷线与边相导线的夹角。 28工频过电压:系统运行方式由于操作或故障发生改变时,产生的频率为工频的过电压。29高电压研究内容:绝缘材料抗电性能,耐压性能,限制过电压。 30采用高电压的原因:增加输送容量和距离,降低线路造价比,降低线路比损耗,减小线路走廊用地。 31电气参数:绝缘电阻率,电介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绝缘强度。 32气隙击穿时间:生涯时间(0—U0),统计时延(U0到产生第一个有效电子)放点发展时间(产生第一个有效电子到击穿)。 33缺陷分类:整体性,局部性。 34吸收比的测量:流比计型兆欧表,可发现整体受潮,贯通性缺陷,表面污垢;不可发现局部缺陷,绝缘老化。 35泄漏电流测量:特点,精度高,灵敏度高;微安表。 36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量:正接线实验室;反接线现场。 37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不均匀:原因,存在对地电容;改善措施采用均压环。 38直流耐压试验:特点,试验设备容量小;设备损耗小;易发现电机端部绝缘缺陷;直流耐压值可作为测量泄露电流用。 39冲击高压获得:电容并联充电,串联放电。

(完整版)高电压复习题(完整版)

《高电压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占40分) 1、汤逊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短气隙、低气压的气体放电。 2、“棒—板”电极放电时电离总是从棒开始的。 3、正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低,原因是崩头电子被正极性棒吸收, 有利于电子崩的发展。 4、电力系统中电压类型包括工频电压、直流电压、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等4种类型。 5、在r/R等于 0.33 时同轴圆筒的绝缘水平最高。 6、沿面放电包括沿面滑闪和沿面闪络两种类型。 7、电介质的电导包括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种类型,当出现电子电导时电介质已经被击穿。 8、弱极性液体介质包括变压器油和蓖麻油等,强极性液体介质包括水和乙醇(至少写出两种)。 9、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有__电压形式的影响__、_温度__、_含水量__、_含气量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油量的影响(至少写出四种)。 10、三次冲击法冲击高电压实验是指分别施加三次正极性和三次负极性冲击电压的实验。 11、变压器油的作用包括绝缘和冷却。 12、绝缘预防性实验包括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和冲击高电压试验等。 13、雷电波冲击电压的三个参数分别是波前时间、半波时间和波幅值。 14、设备维修的三种方式分别为故障维修、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 15、介质截至损耗角正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基波法和过零相位比较法两种。 16、影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性能劣化的主要是阻性泄漏电流。 17、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的作用是降低入侵波陡度和降低入侵波幅值。 18、小波分析同时具有在时域范围和频域范围内对信号进行局部分析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局部放电的检测中。 19、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功用可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三类。 20、线路末端短路时电压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压相同,电流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流相反。 21、反向行波电压和反向行波电流的关系是 u=-Zi 。

高电压技术第7章习题答案教学文稿

高电压技术第7章习 题答案

第七章 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7-1为什么需要用波动过程研究电力系统中过电压? 7-2试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之不同点? 7-3试分析直流电势E 合闸于有限长导线(长度为l ,波阻为Z)的情况,末端对地接有电阻R(习题7-3图)。假设直流电源内阻为零。 (1)当R=Z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l 的电压波形; (2)∞=R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3)当R=0时,分析末端的电流波形和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习题7-3图 7-4母线上接有波阻抗分别为1Z 、2Z 、3Z 的三条出线,从Z1线路上传来幅值为E 的无穷长直角电压波。求出在线路Z3出现的折射波和在线路Z1上的反射波。 7-5有一直角电压波E 沿被阻抗为Z =500Ω的线路传播,线路末端接有对地电容C =O.0l F μ。 (1)画出计算末端电压的彼德逊等值电路,并计算线路末端电压波形; (2)选择适当的参数,把电容C 等值为线段,用网格独计算线路末端的电压波形; (3)画出以上求得的电压波形,并进行比较。

7-6波在传播中的衰减与畸变的主要原因?说明冲击电晕对雷电波波形影响的原因? 7-7当冲击电压作用于变压器绕组时,在变压器绕组内将出现振荡过程,试分析出现振荡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分析冲击电压波形对振荡的影响。 7-8说明为什么需要限制旋转电机的侵入波陡度。

7-1为什么需要用波动过程研究电力系统中过电压? 答:实际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或双极直流输电,属于多导线线路,而且沿线路的电场、磁场和损耗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所谓均匀无损单导线线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为了揭示线路波过程的物理本质和基本规律,可暂时忽略线路的电阻和电导损耗,假定沿线线路参数处处相同,故首先研究均匀无损单导线中的波过程。 7-2 试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之不同点? 答:分布参数线路的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路的电阻虽然有相同的量纲,但物理意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1)波阻抗表示向同一方向传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间比值的大小;电磁被通过波阻抗为Z 的无损线路时,其能量以电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周围介质中.而不像通过电阻那样被消耗掉。 (2)为了区别不同方向的行波,Z 的前面应有正负号。 (3)如果导线上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即 Z u u u u Z i i u u i u b f b f b f b f ≠-+=++= (4)波阻抗的数值Z 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L 0和电容C 0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7-3试分析直流电势E 合闸于有限长导线(长度为l ,波阻为Z)的情况,末端对地接有电阻R(如图7-24所示)。假设直流电源内阻为零。 (1)当R=Z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 2 l 的电压波形; (2)R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3)当R=0时,分析末端的电流波形和线路中间2l 的电压波形。

电气技术问答题

电气技术问答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技术问答500题 第一篇基础知识部分 1. 500kV系统电压偏高,要通过有载调压来处理,请问如何调压 答:调节分接头,将其调低几档,使其电压符合要求。 注:如当时潮流方向是500kV流向220kV,则调分接头对500kV系统电压影响不大。 如当时潮流方向是220kV流向500kV,则调分接头对500kV系统电压影响较大。 2. 雷雨天气为什么不能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答:雷雨天气,雷击较多。当雷击到避雷器或避雷针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通入大地,由于接地装置存在接地电阻,它通过雷电流时电位将升得很高,对附近设备或人员可能造成反击或跨步电压,威胁人身安全。故雷雨天气不能靠近避雷器或避雷针。 3. 什么叫做内部过电压什么叫大气过电压对设备有什么危害 答:内部过电压是由于操作、事故或电网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电力系统的状态发生突然变化时,引起的对系统有危害的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也叫外部过电压,是由于对设备直击雷击造成直击雷过电压或雷击于设备附近的,在设备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都较高,可能引起绝缘薄弱点的闪络,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甚至烧毁。 4.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应是多少 答:大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R≤2000 / I Ω,当I>4000A时可取R≤Ω。 小电流接地系统当用于1000V以下设备时,接地电阻应符合R≤125 / I Ω,当用于1000V以上设备时,接地电阻R≤250 / IΩ电阻,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10欧。 5. 避雷针接地电阻应是多少 答: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安装在架物上的避雷针,其集中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 6. 隔离开关的作用 答;1.明显的断开点 2.切断小电流 3.改变运行方式 7. 工作票许可人的职责 答: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4.对工作票中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8.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是什么 答: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9. 哪些工作需要填写第一种工作

长沙理工大学高电压试题

长沙理工大学试题 一、填空(10分) 1、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崩的主要来源是空间光电离。 2、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夹层式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 3、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机理主要可用电击穿理论、小桥理论加以解释。 4、某110KV电气设备从平原地区移至高原地区,其工频耐压水平将下降。 5、绝缘耐压试验的项目主要有: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雷电冲击耐压试验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6、雷暴小时是指一年中有雷暴的小时数。 7、电压直角波经过串联电容后,波形将发生变化,变成指数波。 二、选择(10分) 1.电子撞击阴极,使阴极发射新的电子的过程称为(C)。 A.α过程B.β过程 C.γ过程D.先导放电 2.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C)。 A.电化学击穿B.热击穿 C.电击穿D.各类击穿都有 3.下列因素中,对电介质的tanδ影响不明显的是(D)。 A.湿度B.电源频率 C.表面污秽D.大气压强 4.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C)。 A.成正比B.成反比 C.无关D.不确定 5.下列不同类型的过电压中,不属于内过电压的是(D)。 A.工频过电压B.操作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D.大气过电压 三、名词解释(15分) 1、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答:必须借助外力因素才能维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不需其他任何加外电离因素而仅由电场的作用就能自行维持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2、50%冲击放电电压 答:工程上采用50%冲击击穿电压(U50%)来描述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即在多次施加同一电压时,用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电压值来反映间隙的耐受冲击电压的特性。 3、吸收现象和绝缘电阻 答:在一个固体电介质上加直流电压U,观察流过电介质电流的变化。当开关K合上后,

国网考试必做题高电压含答案

《高电压技术》(1) 1.B 2.A 3.C 4A 5.D 6.D 7.C 8.B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a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 杂质 5.电晕放电是一种()。 A.滑闪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自持放电 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A. 电阻率成反比 B.悬挂高度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 电阻率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1.表面、体积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空间电荷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2.空间电荷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3.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4.击穿、闪络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5.光电离、热电离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60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7.集中性、分散性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9.耐压水平、雷击跳闸率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 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 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 3.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般要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与温度没有关系。() 4.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 5.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吸收比: 2.雷击跳闸率: 3.雷暴日: 4.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一、填空题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17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绝缘( B )。 A、介质内含气泡 B、介质已经受潮 C、介质分布不均匀 D、介质局部磨损

《高电压试验技术》复习与考试题

《高电压试验技术》复习与考试题 1 ?画出工频交流电压试验回路的一般接线图,并解释其中各元件及设备的作用。 2. 工频交流电压试验回路中,调节电压的调压器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3. 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中,可能发生那些异常现象,为什么?如何避免或消除? 4. 测量工频交流电压的方法有那几种?最常用的分压器是那一种,为什么?它的误差特性如何? 5. 如要用球隙测量有效值为750kV的工频交流电压,请问球径至少为多大?为什么? 6. 描述直流电压都用那几个量?请分别给出其定义(数学表达式表达或语言表达)。 7. 对于直流电压测量而言,高压静电电压表测得的是什么电压值?使用该值时对直流电压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8. 试画出倍压整流电路的原理图,并解释其中各元件及设备的作用。为什么这种电路可以输出两倍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峰值的两倍? 9. 直流电压测量通常使用那几种方法?要测那几个量?要求如何? 10. 用高阻串联微安(或毫安)表进行直流电压测量时,高阻阻值应如何选取?为什么 11. 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电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画出其放电时的等值电路图,并指出其中各元件的作用。 12. 试给出雷电冲击电压近似计算法的计算表达式,并解释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13. 现有一冲击电压发生器,其放电等值电路中的各元件参数分别为:Rf=37.4欧,Rt=653 欧, C1=0.1微法,C2=0.011微法,求所产生的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头时间Tf,波长时间Tt为多少? 14. 可以用来测量雷电冲击电压的分压器有那几种?可以用来测量操作冲击电压的分压器有那几种?为什么? 15. 试画出测量冲击电压的分压器测量系统的接线图,并指出其中各元件的作用。 16. 评价冲击电压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有几种?冲击电压测量系统阶跃波响应有那几个主要参数? 17. 工频串级试验变压器的级数一般不超过3级,这主要是因为其容量利用率随级数的增加而减少而漏抗随级数的增加而增加; 18. 高压静电电压表测得的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其突出的优点是输入阻抗极高; 19. 测量直流高电压一般用高欧姆电阻串连微安表;测量交流高电压一般用电容分压器、电阻 分压器配低压仪表或示波器;测量冲击高电压一般用电阻分压器、电容分压器、阻容串连分压器、阻 容并连分压器配合峰值电压表或示波器进行; 台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级数n为3级,已知其左右柱电容器电容量相等,左右柱每级 20. 电容器电容量C均为0.02微法,交流电源的频率f为50赫兹,输出电压平均值U为900千 伏, 输出电流平均值I 为6毫安,问此时该发生器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等于多少?是否满足试验标准的

高电压考试习题_含答案

二 二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电压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2653) 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页至8页,共8页;选择题10分,非选择题9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流注理论未考虑_____________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___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3.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4.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5.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可以消除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 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D.任何频率 6.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B.远小于1C.约等于1D.不易确定 7.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A.C1>>C2、R1>>R2B.C1>>C2、R1<<R2 C.C1<<C2、R1>>R2D.C1<<C2、R1<<R2 8.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以阻抗越大 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9.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A.12kA B.16kA C.80kA D.120kA 10.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随变压器多次截波耐压值与避雷器残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B.随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与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C.随来波陡度增大而增大 D.随来波幅值增大而增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高电压防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导线上方架有避雷线,则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A.降低B.升高 C.不变D.为零 2.谐振是电路中的一种() A.暂态现象B.快速暂态现象C.稳态现象D.临界状态现象3.偶极子极化() A.所需时间短B.属弹性极化C.在频率很高时极化加强D.与温度的关系很大 4.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A.电阻率成正比 B.电阻率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悬挂高度成反比 5.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导线的波速增大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6.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比值,一般()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7.在大气条件下,流注理论认为放电发展的维持是靠() A.碰撞游离的电子B.光游离的光子C.热游离的离子D.表面游离的电子8.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的变电所电压等级为() A.500kV B.220kV C.1l0kV D.35kV 9.开头触头间电弧重燃,可抑制下列过电压中的() A.电弧接地过电压B.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C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D .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 10.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 ) A .球隙 B .电容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 C .静电电压表 D .高阻值电阻串联微安表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 4. C 5. D 6. C 7. B 8. D 9. B 10. B 一、单项选择题 1.避雷针保护范围通常是指雷击概率为( ) A .0%的空间范围 B .0.1%的空间范围 C .1%的空间范围 D .10%的空间范围 2.在电力系统中发生铁磁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电感参数是( ) A .时变 B .线性 C .受控 D .非线性 3.电晕放电是一种( ) A.自持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滑闪放电 4.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绝缘( ) A .介质内含气泡 B .介质已经受潮 C .介质分布不均匀 D .介质局部磨损 5.两个不同波阻抗Z 1和Z 2的长线相连于A 点,当直角电流波从Z 2上入射,传递至A 点时将发生折射与反射,则电压的反射系数为( ) A .)Z Z Z Z ( 2 112+- B .)Z Z Z Z ( 2 121+- C .)Z Z Z 2(2 11+ D .)Z Z Z 2(2 12+ 6.SF 6气体具有非常优良的电气性能,但( ) A .对绝缘材料有腐蚀作用 B .不能在寒冷地区使用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自知则知之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 第1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有那些主要方式? 产生方式[:1、原子的电离2 光电离碰撞电离热电离3、金属电极的表面电离4、负离子的产生]带电粒子的消失方式:[1)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形成的外电路的电流中。2)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3)当气体中异号的带电粒子相遇时,发生电荷的传递与中和,还原为原子或分子的过程称为复合。 2、试解释气体放电过程的α、γ系数。 电子的碰撞电离系数α: 一个电子沿着电场方向行走1cm长度,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γ: 一个正离子碰撞阴极表面平均释放的自由电子数。 3、什么叫自持放电?简述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自持放电是指仅靠自身电场的作用而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来维持的放电。外界游离因素是指在无电场作用下使气体中产生的少量带电质点的各种游离因素,如宇宙射线。讨论气体放电电压、击穿电压时,都指放电已达到自持放电阶段。 汤生放电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用公式表达时为 Y(eαs-1)=1此公式表明:由于气体中正离子在电场作用

下向阴极运动,撞击阴极,此时已起码撞出一个自由电子(即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这样,即便去掉外界游离因素,仍有引起碰撞游离所需的起始有效电子,从而使放电达到自持阶段。 .自持放电: 仅能由电场的作用而维持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即eαd-1个正离子到达阴极,从阴极电离出γ(eαd-1)电子,如果:γ(eαd-1)>=1上式为自持放电条件。 1.4、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间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间隙有哪些放电现象?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 答:在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内流注一旦形成,放电达到自持的程度,气隙就被击穿。不均匀电场分稍不均匀和极不均匀,在同样极间距离时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比均匀电场的均匀电场气隙的要低,在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自持放电条件即是电晕起始条件,由发生电晕至击穿的过程还必须升高电压才能完成。 气隙有哪些放电现象? 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气隙完全被击穿以前,电极附近会发生电晕放电,产生暗蓝色的晕光,这种特殊的晕光是电极表面电离区的放电过程造成的。在外电离因素和电场作用下,产生了激发、电离、形成大量的电子崩,在此同时也产生激发和电离的可逆过程-复合,这就是电

高电压基本概念名词解释,问答题

高电压秘籍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按照几何级数不断增多,类似雪崩似地发展,这种急剧增大的空间电子流被称为电子崩。 2.依靠外电离因素来维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3.外施电压达到U0(放电的起始电压)后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4.流注:正、负带电粒子的混合通道。 5.由于高场强电极极性的不同,空间电荷的极性也不同,对放电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极性的高场强电极的电晕起始电压的不同,以及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称为极性效应。 6.U 50% :击穿百分比为50%,用于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的电压。 7.同一波形,不同冲击电压峰值下,间隙上出现的最高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伏-秒特性。8.当固体和气体(或液体)介质构成并联放电路径时,放电总是沿着固体表面进行的,这种现象称为沿面放电。 9.当沿面放电发展到两极击穿时,称为闪络。 10.逆闪络:是指受雷击的避雷针对受其保护设备的放电闪络。

11.污闪:由于污秽导致产生的闪络。 12.极化: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于电场方向产生了弹性位移或偶极子转向,对外显示出极性。 13.累积效应:一系列不完全击穿的积累,可以导致完全的击穿。 14.老化:绝缘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致使其电气、机械和其他性能逐步劣化的现象。 15.热老化的8 ℃规则:对于A级绝缘材料,如果它们的工作温度超过规定值(105℃)8 ℃时,寿命约缩短一半。 16.绝缘电阻是衡量介质绝缘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介质所具有的电阻值。 17.暂时过电压:由电力系统的操作或故障引起,持续的时间较长,具有电源或其谐波的频率,不衰减或弱衰减的过电压。 18.电力系统在操作或发生事故时,因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电感和电容回路的振荡产生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19.60s时的绝缘电阻对15s时的比值称为绝缘的吸收比。

高电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气体中带电粒子消失的方式有: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和三 种方式。 2、带电质点的电离方式有、、和。 3、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有、和。 4、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有、、和等四种。 5、大型电气绝缘高电压试验通常包括,和。 6、分布参数导线波过程中,导线上的电压为和的叠加。 7、变压器绕组中发生波过程,当末端接地时,最高电位出现在,末端不接地时,最高电位出现在。 8、气体中带电粒子消失的方式有: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和三种方式。 9、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有、和。 10、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和___________。 11、无损极化包括和___________极化。 12、固体介质的击穿形式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13、分布参数导线波过程中,导线上的电压为和的叠加。 14、有避雷线的线路遭受直击雷一般三种情况: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和 。 15、变压器绕组遭受过电压作用的瞬间,绕组各点的电位按绕组的_____分布,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_____。 16、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和电容分别为L0和C0,则波速大小为____________,波阻抗为。 17、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___________。 18、国家标准中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参数为______ 19、进线段保护是指在临近变电所________km的一段线路上加强防雷保护措施。 20、变电所中限制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安装___________。 21、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值下,击穿电压存在________值。 22、当导线受到雷击出现冲击电晕以后,它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将________。 23、用西林电桥测量tanδ时,常用的接线方式中__________接线适用于被试品接地的情况。 24、普通阀式避雷器有火花间隙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5、变压器入口电容是绕组对地电容C与匝间电容K的___________。 26、解释均匀电场中低气压、短间隙的放电现象用__________理论。 27、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是从曲率半径较__________的电极开始的。 28、保护旋转电机用避雷器应选用的型号是__________型。 29、冲击电压波的波形由_____时间和波尾时间决定。 30、雷击塔顶时,导线上的耦合电压与雷电流极性相______。 二、选择题 1、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2、沿面放电电压与同样距离下的纯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相比总是(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习题和解答_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绝缘的高压试验 一、选择题 1)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A 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 B 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 C 的规定 C 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 D 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 2)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A 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 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C 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D 无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3)关于以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交流电压的测量,有效值的总不确定度应在±3%范围内 B 对直流电压的测量,一般要求测量系统测量试验电压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总不确定度应 不超过±4% C 测量直流电压的纹波幅值时,要求其总不确定度不超过±8%的纹波幅值 D 测量直流电压的纹波幅值时,要求其总不确定度不超过±2%的直流电压平均值。 4)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 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______。 A .C1>>C2、R1>>R2 B .C1>>C2、R1<<R2 C .C1<<C2、R1>>R2 D .C1<<C2、R1<<R2 5)用球隙测量交直流电压时,关于串接保护电阻的说法,下面哪些是对的? A 球隙必须串有很大阻值的保护电阻 B 串接电阻越大越好 C 一般规定串联的电阻不超过500Ω D 冲击放电时间很短,不需要保护球面。 6)电容分压器的低压臂的合理结构是______。 A 低压臂电容的内电感必须很小 B 应该用同轴插头,插入低压臂的屏蔽箱 C 电缆输入端应尽可能靠近电容C 2的两极。 D abc 环路线应该比较长 7)标准规定的认可的冲击电压测量系统的要求是: A 测量冲击全波峰值的总不确定度为±5%范围内 B 当截断时间s T s c μμ25.0<≤时,测量冲击截波的总不确定度在±5%范围内 C 当截断时间s T c μ2≥时,测量冲击电压截波的总不确定度在±4%范围内 D 测量冲击波形时间参数的总不确定度在±15%范围内 8)光电测量系统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A 幅度-光强度调制(AM -IM ) B 调频-光强度调制(FM -IM ) C 数字脉冲调制 D 利用光电效应 二、填空题

电气技术问答题

技术问答500题 第一篇基础知识部分 1. 500kV系统电压偏高,要通过有载调压来处理,请问如何调压? 答:调节分接头,将其调低几档,使其电压符合要求。 注:如当时潮流方向是500kV流向220kV,则调分接头对500kV系统电压影响不大。 如当时潮流方向是220kV流向500kV,则调分接头对500kV系统电压影响较大。 2. 雷雨天气为什么不能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答:雷雨天气,雷击较多。当雷击到避雷器或避雷针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通入大地,由于接地装置存在接地电阻,它通过雷电流时电位将升得很高,对附近设备或人员可能造成反击或跨步电压,威胁人身安全。故雷雨天气不能靠近避雷器或避雷针。 3. 什么叫做内部过电压?什么叫大气过电压?对设备有什么危害? 答:内部过电压是由于操作、事故或电网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电力系统的状态发生突然变化时,引起的对系统有危害的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也叫外部过电压,是由于对设备直击雷击造成直击雷过电压或雷击于设备附近的,在设备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都较高,可能引起绝缘薄弱点的闪络,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甚至烧毁。 4.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应是多少? 答:大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R≤2000 / IΩ,当I>4000A时可取R≤0.5Ω。 小电流接地系统当用于1000V以下设备时,接地电阻应符合R≤125 / IΩ,当用于1000V以上设备时,接地电阻R≤250 / IΩ电阻,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10欧。 5. 避雷针接地电阻应是多少? 答: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安装在架物上的避雷针,其集中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 6. 隔离开关的作用? 答;1.明显的断开点 2.切断小电流 3.改变运行方式 7. 工作票许可人的职责? 答: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4.对工作票中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8.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是什么? 答: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9. 哪些工作需要填写第一种工作? 答:1.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