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武丨林徽因与京派文学

文学武丨林徽因与京派文学
文学武丨林徽因与京派文学

文学武丨林徽因与京派文学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文坛上,活跃着一个美丽女性的倩影。她或者组织文化沙龙,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公共空间,聚集起一群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群体;或者参与编辑文学刊物,阐释文学理想,提携文学新人;或者用妙笔生花的文笔编织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学世界……这就是人们都

很熟悉的林徽因。应该关注的是,作为京派文学的成员,林徽因在京派文学形成、发展的历史中也曾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萧乾称她是京派的灵魂一点也不夸张。离开了林徽因,京派文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异彩、浪漫的光芒。

一19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由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

平因而失去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北平文化的繁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刺激了文化的发展。北平所拥有的著名大学、自由的学术空气、林立的书局和报章杂志、浓厚的人文气息对无数知识分子来说无疑充满着强烈的诱惑性。有学者曾说:“北京集中了全国第一流的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是现代中国知识生产和学术生产网络的枢纽,具有适合温和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长的、以国家稳定的知识体制为背景的文化空间。” [i]在这种背景中,许多气质相投或相近的知识分子在都市空间的网络交往中逐渐在北平聚

集,形成了若干带有文化沙龙性质的公共空间。哈贝马斯在谈到西方现代社会发生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时曾经说:“‘城市’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中心;在与‘宫廷’的文化政治对立之中,城市里最突出的是一种文学公共领域,其机制体现为咖啡馆、沙龙以及宴会等。在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遇过程中,那种充满人文色彩的贵族社交遗产通过很快就会发展成为公开批评的愉快交谈而成为没落的宫廷公共领域

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过度的桥梁。”[ii]当时北平出现的以知识分子为中心聚集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具有了

哈贝马斯所称公共领域的特征,这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沙龙当数林徽因家所在的东城北总布胡同。这个公共空间不仅成为当时众多文人聚集之地,更是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交流的神圣场所,不少京派作家的文学梦想也在这里得以实现。林徽因1930年从沈阳回到北平,她当时居住在东城北总布胡同。由于林徽因独具魅力的精神气质、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及广泛的知识阶层人脉关系,她的这个住所迅速成为当时北平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文化空间,而她本人理所当然地成为沙龙中的灵魂人物。“以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为中枢,聚集着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交往网络……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建筑空间,也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认同和交往空间,更是一个表征着文化权利和象征资本的文化空间。”[iii]很多人的回

忆和描述都显示出林徽因这位女性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而这也正是西方沙龙的一个显著特点。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当时和林徽因交往密切,是“太太的客厅”里的常客,费慰梅深为林徽因的风度所倾倒,她后来用文字生动地记录下来:“其他老朋友会记得她是怎样滔滔不绝地垄断了整个谈话……她的谈话同她的著作一样充满了创造性。话题从诙谐的轶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从发狂的热情到深刻的蔑视,几乎无所不包。她总是聚会的中心和领袖人物,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句而倾倒。”[iv]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也提到类似的情景:“每到周末,许多伯伯和阿姨们来我家聚会,这些伯伯们大都是清华和北大的教授,曾留学欧美……在他们的朋友中也有文艺界人士,如作家沈从文伯伯等……由于各自处于不同的文化领域,涉及的面和层次比较广、深,思想的融会交流有利于共同的视野开阔,真诚的友谊更带来了精神的力量。”[v]这种活跃的气氛和英国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非常相似。在剑桥自由学术空气的熏陶下,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人们无所顾忌,无话不谈,“这的的确确是真的,你可以说任何你喜欢的艺术、性或者宗教之类的话题……日子过得令人兴奋,充满惊奇和快乐。我们必须探寻生活,欣慰的是,我们可以自由地做这一

切。”[vi]“生活的和谐与节奏在布鲁姆斯伯里处处流淌,而这

就是它的精髓所在……而对于像布鲁姆斯伯里这样的文化

群体而言,友谊重于爱情,审美创造重于爱情的结晶;它的和谐性不仅在于相似,更在于相互间的互补性和创造性。”[v ii]正是这样的交流产生了思想的火花,萌生出无数艺术的灵感,在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它没有产生我们嘴皮子上迸来迸去的被称为才智的昏暗的电光,而是产生了更加深层的、微妙的、隐秘的光芒,也就是理性交流的炽热的黄色火焰。”[viii]而林徽因在“太太的客厅”中的角色正与布鲁姆斯伯

里文化沙龙中的弗吉尼亚﹒伍尔芙相似,她们都才华横溢,富有亲和力,当仁不让成为各自文化圈中的精神领袖。在林徽因所悉心营造的这个公共文化空间中,有不少人是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员,如沈从文、萧乾、李健吾、卞之琳、林庚、梁宗岱、叶公超等。他们不少人的成长都得到了林徽因的帮助,也借助于“太太的客厅”的交往平台结识了更多文学圈的名人,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基础。如萧乾当时只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因为在《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蚕》而引起了林徽因的关注,他被沈从文带入了“太太的客厅”。这对于一个尚未成名的学生来讲当然是巨大的鼓舞:“两小时后,我就羞怯怯地随着沈先生从达子营跨进了总布胡同那间有名的‘太太的客厅’。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林徽因。如今回忆起自己那份窘促而又激动的心境和拘谨的神态,仍觉得十分可笑。然而那次茶会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上,亲切

地抽了那么一鞭。”[ix]日后的萧乾没有让林徽因失望,不仅接编了《大公报》文艺副刊这个京派文学的重要刊物,更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李健吾的情形和萧乾很相似。当李健吾的论文《包法利夫人》发表后,林徽因主动给李健吾写了一封信,邀他到“太太的客厅”面谈。李健吾对此非常感激,因为跨入到“太太的客厅”,就意味着其文学成就得到了主流文化圈的认同。事实也的确如此,李健吾后来和林徽因等一起参与戏剧《委曲求全》的演出;因为在林徽因家认识了叶公超等,他又在京派的刊物《学文》、《水星》等发表多篇文章,成为20世纪30年代非常活跃的作家和评论家。李健吾多年后还写了回忆林徽因的文章,充满着感激:“足足有一个春天,我逢人就打听林徽因女士的消息。人家说她害肺病,死在重庆一家小旅馆,境况似乎很坏。我甚至于问到陌生人。人家笑我糊涂。最后,天仿佛有意安慰我这个远人,朋友忽然来信,说到她的近况,原来她生病是真的,去世却是误传了。一颗沉重的爱心算落下了一半……她对于任何问题感到兴趣,特别是文学和艺术,具有本能的直接的感悟。”[x]沈从文、卞之琳等也都在文学追寻的道路上得到林徽因的提携。“太太的客厅”所构成的公共空间很大程度上是文学自由、尊严、宽容等理想的象征,因而它成为京派文人记忆的共同体乃至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就毫不奇怪了。不仅如此,林徽因还是北平另外两个公共文化空间的活跃人物,她积极参与

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事件和文学话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主张。当时朱光潜所在的慈慧殿三号也是京派文人汇聚之地,朱光潜在英国学习时很羡慕当时在英国举行的诗歌朗诵会,认为对诗歌能起到推动作用,因而回国后在自己的家中也经常请一些诗歌爱好者来朗诵诗。沈从文后来的回忆提供了一份当时来这里参加诗歌朗诵会的名单,不少人都是京派作家,也包括林徽因:“这个集会在北平后门朱光潜先生家中按时举行,参加的人实在不少。计北大梁宗岱、冯至、孙大雨、罗念生、周作人、叶公超、废名、卞之琳、何其芳、徐芳……诸先生,清华有朱自清、俞平伯、王了一、李健吾、林庚、曹葆华诸先生,此外尚有林徽因女士,周煦良先生等等。”[xi]人们在这里围绕诗歌能否诵读以及诗歌的诸多艺术元素进

行探讨,展开热烈的争论。林徽因极为认真地对待艺术问题,毫不隐晦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评论家的姿态出现。“她可不是那种只会抿嘴嫣然一笑的娇小姐,而是位学识渊博、思想敏捷,并且语言锋利的评论家……一次我记得她当面对梁宗岱的一首诗数落了一通,梁诗人并不是那么容易服气的。于是,在‘读诗会’的一角,他们抬起杠来。”[xii]正是得益于这种读诗会上的学术交流乃至交锋,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作家如朱光潜、梁宗岱、卞之琳等都曾经就现代诗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繁盛局面。同样,由《大公报》文艺副刊在“来今雨轩”定期举行的聚会也是当

年北平文化圈交流的一个公共空间,其成员的构成也更加多样,除了知名学者、作家外,不少是尚未成名、急需得到帮助的青年作者。王西彦描绘说:“我们常去的地方,是中山公园(即中央公园)的来今雨轩,还有北海公园的漪澜堂和五龙亭。大概是每隔一两个月就聚会一次……完全是一种漫谈式的聚会,目的似乎只在联络感情、喝喝茶,吃吃点心,看看树木和潮水,呼吸呼吸新鲜空气。”[xiii]而林徽因对于来今雨轩的聚会几乎每次必到,常常发表宏论。在林徽因、沈从文的组织下,许多青年作家的文章得以在京派同人刊物上发表,京派文人的创作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高潮期,文学精品大量呈现。那些缺乏丰富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的文学青年利用这样的空间很好地适应、融入到现代都市生活,寻找到了迈向未来人生的通道。可见,这种公共空间的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使得参与者在都市中建构起一种网络状的人际交往模式,他们在精神气质、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下,自然形成了文化的群体甚至流派。“尽管宴会、沙龙以及咖啡馆在其公众的组成、交往的方式、批判的氛围以及主题的趋向上有着悬殊,但是,它们总是组织私人进行一定的讨论,因此,在机制上,它们拥有一系列共同的范畴,首先要求具备一种社会交往方式……虽说不是有了咖啡馆、沙龙和社交聚会,公众观念就一定会产生;但有了它们,公众观念才能称其为观念,进而成为客观要求。”[xiv]京派文人所组织的具有沙龙性质的聚会

某种程度孕育了这种公众观念的产生,人们纷纷聚集在自由主义理想的旗帜下,更有不少青年作家开始浮出历史的地表,在京派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林徽因成为了缺席上述公共空间的人物,京派文学丰满的精神可能就成了另外的样子。二与中国传统文人相比,林徽因明显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特点。虽然出身于官绅阶层家庭,但她很早就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更多接触的是西方现代文明。她和同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不仅摆脱了传统士大夫对统治集团的权利和道德依附关系,真正具有了自我意识,致力于维护五四以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而且还凭借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形成的文化多元的空间结构,利用社团、媒介、评奖等方式来参与文学乃至文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如卡尔﹒曼海姆所说:“知识分子从‘上流社会’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或多或少与其他阶层相分离的阶层,以及从所有社会阶级中得到补充,导致了自由的智力和文化生活的惊人繁荣。”[xv]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物,她转型为现代知识分子后积极参与了城市精神的建构,顽强捍卫着文化的高贵和尊严。在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看来,现代知识如果要对社会施加一定的影响力,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媒介”,另一个条件是“介入”,又包含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有两种情形:成为事件当事人,或者充当“见证”,通过公共领域和意识形态的争辩,将焦点社会问题

反映出来或梳理清楚。间接介入指在知识界发挥影响,对一个时代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的定位起决定作用,进而成为当时流行的文化氛围的因素。[xvi]显然,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这样的使命,他们缺乏对传媒和公众舆论的控制力,因而文化上的影响力较为有限。而林徽因则完全符合弗朗索瓦﹒西里奈利所说的条件。她既有作家、学者等的多重身份可以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也能够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式施加对社会和文化、文学的影响力,凸显出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岗位意识。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一员,林徽因一方面疏离了国家权利意识形态的束缚,也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介入现实的意识。林徽因首先对京派的同人刊物以及报纸文学副刊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对中国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传播和文学机制的产生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度的提高,进入公共交往的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xvii]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晚清时代已经注意到这种媒介的力量,因而报刊、杂志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直接刺激了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产生。京派作家所凭借的文学阵地包括《华北日报》、《京报》、《世界日报》、《大公报》等报纸

的文艺副刊以及《水星》、《骆驼草》、《学文》、《文学杂志》等杂志上,也有少量作品发表在《文学季刊》、《文艺月刊》上。在这些媒体中,林徽因和《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和《文学杂志》这几个京派的同人刊物关系尤为紧密。《大公报》文艺副刊是20世纪30年代最负盛名的文艺副刊之一,1933年9月23日创刊,由沈从文、杨振声最初担任主编,后来由萧乾担任。这个文艺副刊的创刊是京派文人开始利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文学立场,作为独立的文学流派登上文坛的标志。林徽因虽然没有担任该副刊的主编,但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大公报》酝酿创刊的阶段,林徽因不仅出谋划策,而且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尽力去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大公报》文艺副刊没有发刊词,但其创刊号发表了林徽因的《惟其是脆嫩》一文,表明了其在文学上的宗旨和理想,事实上起到了发刊词的作用。林徽因在文章中要求文学能够自由地表达人类的情感,同时,林徽因也希望该副刊的出现可以打破当时平津地区文坛相对沉寂的局面,进而刺激文学的繁荣:“我们能把许多这种自然触发出来的文字,交出给同时代的大众见面,因而或能激动起更多方面,更复杂的情感,和由这情感而形成更多方式的文字;一直造成了一大片丰富而且有力的创作的田壤,森林,江山……产生结结实实的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表情和文章。”更让人叹服的是,林徽因已经意识到刊物对于文学家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知识舆

论的生产和传播,文学的影响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创作的鼓动时常需要靠着刊物把它的成绩布散出去吹风,晒太阳,和时代的读者把晤的……创作的主力固在心底,但逼迫着这只有时间性的情绪语言而留它在空间里的,却常是刊物这一类的鼓励和努力所促成。”[xviii]林徽因还身体力行,以自己

的创作来支持这个文艺副刊。从1933年9月到1937年7月,林徽因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占其一生作品的一半左右。林徽因还透过《大公报》文艺副刊,不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作家,如萧乾、卞之琳等都是因为在上面发表了作品引起林徽因的关注。卞之琳翻译、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西班牙作家阿佐林的作品,多年后林徽因还清楚地记得,并对他大为称道。由于得到林徽因等的全力支持,《大公报》文艺副刊很快就

脱颖而出,成为北方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阵地。应当说,从《大公报》文艺副刊后来所产生的影响看,它完全达到了沈从文当初的设想:“此刊物每星期两次,皆知名人士及大教授执笔,故将来希望殊大,如能支持一年,此刊物或将大影响北方文学空气,亦意中事也。”[xix]《学文》杂志是一份纯文学刊物,前身可以追溯到由叶公超、林徽因、闻一多、沈从文等参与的“学文社”。《学文》杂志1934年在清华大学创刊,由叶公超担任主编。林徽因亲自为该杂志设计了封面,由于林徽因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艺才能,她设计的这个封面

很有创意。卞之琳曾赞叹说:“《学文》创刊,我在1934年亲见过她为刊物所作的封面设计,绘制的装饰图案就富有建筑美,不离她的专业营造学(建筑学)本色。”[xx]林徽因很重要的作品《九十九度中》和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发表在这个刊物上。《文学杂志》1937年创刊,由朱光潜担任主编,编委有杨振声、沈从文、俞平伯、朱自清、林徽因等人。《文学杂志》发刊词说:“我们对于文化思想运动的基本态度,用八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自由生发,自由讨论’。”[xxi]这正是林徽因所怀抱、尊崇的思想、文学观念。林徽因对该刊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为刊物设计封面,封面取“双鱼”的吉祥寓意,采用了“双鱼抱笔”的装饰图案。在编委会上因为稿件的问题她也常常和同仁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林徽因唯一的一部剧作《梅真与他们》也连续发表在《文学杂志》第1卷第1、2、3期上,后来因为《文学杂志》停刊,林徽因的这部剧作成为了未完之作。在京派作家中,林徽因虽然不以评论家的身份见长,没有像李健吾、朱光潜、梁宗岱、沈从文等人那样写作专门的评论文章,但她深知文学评论对于文学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文学批评的独立功能开始显现,越来越趋向于一种职业批评,成为知识分子介入社会、对公众发挥影响的组成部分。哈贝马斯曾清醒地发现文学艺术评论在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艺术和文化批评杂志逐步成为机制化的艺术批评工具。他说:“一方面,哲学

越来越变成一种批判哲学,文学和艺术只有在文艺批评的语境中还有可能存在……另一方面,,通过对哲学、文学和艺

术的批评领悟,公众也达到了自我启蒙的目的,甚至将自身理解为充满活力的启蒙进程。”[xxii] 1936年,《大公报》为

了总结《文艺副刊》的文学实绩,也为了壮大声势,特别邀请林徽因编选了《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萧乾认为林徽

因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她从副刊创办的那一天起,每一期都会逐篇看过。林徽因编选的这本小说选一共收入了30篇

小说,大部分的作者与京派文人集团有关联,如沈从文、杨振声、李健吾、老舍、芦焚、凌叔华、萧乾、杨绛等,也有不少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秀。林徽因还专门写了一篇题记,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文学评论。林徽因一方面赞扬了这些作家的成就,她说:“无疑的,在结构上,在描写上,在叙事与对话的分配上,多数作者已有很成熟自然地运用。生涩幼稚和冗长散漫的作品,在新文艺早期中毫无愧色地散见于各种印刷物中,现在已完全敛迹。通篇的连贯;文字的经济,着重点的安排,颜色图画的鲜明,已成为极寻常的标准。”林徽因在这里完全是从艺术的本体出发,评论的重点始终围绕作品的内在艺术因素展开,而这恰巧是20世纪30年代评论有所欠缺的。而且她的评论还富有历史的线索,清晰勾勒出了新文学的进步。另一方面,林徽因还对文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少观点切中时弊,很有针对性。如她特别提到“诚实”

在文学中的作用:“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诚实的重要还在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完整,文字的流丽之上。”作为一个批评家最重要的除了艺术的感悟力,客观公正的态度一样重要。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林徽因是京派的成员,但她对于这些同人创作中的不足也提出了批评,如她认为作品集中的作品在总体上还比较贫弱,缺乏创造的力量。而自己评论的目的恰是“刺激作家们自己更有个性,更热诚地来刻画这多面错综复杂的人生,不拘泥于任何角度。”[xxiii]虽然没有深奥的理论术语和程序化的套路,但这篇文章却显示了林徽因出色的文学批评和鉴赏的能力,这样的批评正是知识分子介入文学以及社会的一种方式。除了参与这样的文学评论活动,林徽因在《大公报》文艺奖金的事件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彰显着自己对文坛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类似此类的文艺评奖活动显然不应当仅仅视作单纯的文学艺术行为,它所涉及的规则、评委人选、标准等等其实仍然是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一种延伸。虽然和借助国家行政力量强行干预的方式和强度不同,实质上都是借用外部力量来对文坛走向、风格等进行干预,体现的是一种集团的意志。《大公报》文艺奖金事件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1936年,为了纪念复刊后的《大公报》成立十周年,《大公报》决定举行纪念活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组织《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评选。萧乾曾经详细谈到过该奖项的发起缘由、评选办法及评选委员的

组成情况。他说:“‘文艺奖金’的裁判委员请的主要是平沪两地与《文艺》关系密切的几位先辈作家: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和武汉的凌叔华。”[xxiv]林徽因位列评奖委员之一,最后获奖的作品基本上与京派文人圈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表明,尽管林徽因没有像沈从文、萧乾、朱光潜、叶公超那样独立主编刊物;也没有像其他评论家那样从事职业化的批评。但她参与文学和社会的热情丝毫未减,把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和岗位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林徽因和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具有中西汇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阅历,这些都决定了她对文化上的一种开阔视野和宽广胸怀。虽然林徽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好的素养,但不同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是,她对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能够大胆借鉴。她不多的作品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性意识和现代派的表现手段,不失文学的先锋性,丰富了京派文学的表现内容。在中国文学现代性探索的道路上,林徽因的名字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何谓现代性?这大概是一个永远纠缠不清的概念。李欧梵曾说:“在中国,‘现代性’不仅含有一种对于当代的偏爱之情,而且还有一种向西方寻‘新’、寻求‘新奇’这样的前瞻性。”[xxv]换言之,就文学而言,就是应该具有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艺术形式为特征的文学

意识。在林徽因的作品中,她的小说《九十九度中》就是一

部非常奇特、充满强烈现代性意识的作品,被李健吾认为是他所见到最具现代性气质的,可惜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尚未完全被人们意识到。《九十九度中》消解了传统小说以人物

和情节为中心的模式,作品以全知者的视角,描写了发生在北方都市的芸芸众生相。在一个异常炎热的夏日,有钱人为庆祝寿辰兴师动众,挥金如土;官家小姐和少爷打情骂俏,追逐无聊的爱情游戏;官太太们互相攀比,极尽豪奢,而穷人却为生计而奔波,甚至倒毙在路上……作品对都市形态的文明在无形中给予了讽刺。李健吾评论说:“在这样溽暑的一个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们面前,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这是人云亦云的通常的人生,一本原来的面目,在它全幅的活动之中,呈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这纷繁的头绪里,作者隐隐埋伏下一个比照,而这比照,不替作者宣传,却表示她人类的同情。”[xxvi]众所周知,京派作家大都推崇远离

尘嚣的乡村原始风情,对于都市文明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厌恶。在他们的眼中,城市文明无疑是作为一种异化的文明形态存在的,它充满了卑劣、肮脏、虚伪和贪欲。它在无情斩断人和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同时,逐步瓦解着传统的伦理和道德,这一切都在强烈地刺激着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

非现实存在的东西。而且一定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xxvii]城市文明在发展、创造繁荣的同时也在滋生着贫穷和罪恶,人与人的关系日渐疏离和冷淡,现实世界的人们被强行分成了若干等级。而林徽因的这篇小说在不动声色的冷静中揭开了现代都市人生虚假的帷幕,它从现代性的命题出发,对城市和人、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揭示,其深刻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同时代新感觉派作家对魔都上

海的描写。《九十九度中》不仅在观念上具有现代性意识,其艺术手法也带有很强的先锋性。它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结构,采用了横断式的方式进行组合,人物走马灯似的纷纷登场,很像电影中蒙太奇的技法,从而获得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正因为它艺术上太前卫,以至于这篇小说发表后许多学者都无法接受和理解,抱怨根本看不懂它。显然,对于《九十九度中》这样的作品只能在现代性的维度上才能准确解读,也只有最具有现代感知能力的批评家才能发现它的价值。李健吾就是这样的一位批评家,他为林徽因进行了辩护:“一件作品的现代性,不仅仅在材料(我们最好避免形式、内容的字样),而大半在观察,选择和技巧。”“奇怪的是,在我们好些男子不能控制自己热情奔放的时代,却有这样一位女作家,用最快利的明净的镜头(理智),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篇幅)上。我所要问的仅是,她承受了多少现代英国小说的影响。”[xxviii]李健吾确

实别具慧眼,林徽因的这篇小说比较明显地受到英国现代小说尤其是伍尔芙的影响。作为一个探索者,伍尔芙对欧洲文学中讲故事、刻画人物性格的传统手法进行了颠覆和批评,取而代之去关注自我内心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作品大胆、新奇的实验在当时文坛引起强烈的震动,冲击了所谓经典的文学定义,特别是她在意识流的运用上更为人们所瞩目。林徽因在英国其间曾经和不少英国作家有接触,如E·M·福斯特、H·G·威尔斯、K·曼斯菲尔德等,对伍尔芙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当然不会陌生,对伍尔芙的借鉴无形中拓展了林徽因的艺术视野。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可以被视作中国小说先锋性实验的文本,虽然它未能在文学长河中激起更大的浪花,但至少证明了林徽因在吸取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世界前沿文化

包括最先锋的文学作品也保持着开放的姿态。现代主义文

学产生于都市之中。正是巴黎的繁华孕育了像波特莱尔这样天才的现代主义诗人。本雅明感叹:“资本主义文化的梦幻在1876年的世界博览会上显示了其最灿烂的光彩。法兰西第

二帝国正处于权利的鼎盛时期。巴黎被举世公认为最豪华最时髦的大都市。奥芬巴赫在露天浴池确定了法国巴黎生活的节奏。小歌剧是资本永恒统治的乌托邦。”[xxix]同样,也正

是魔幻般的都市让上海诞生了新感觉派。虽然20世纪20、30年代的北平不像巴黎和上海那样繁华,但它毕竟也具有了现代都市的要素,因而在这里同样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一

个高峰,诸如卞之琳、林庚、何其芳、曹葆华、孙大雨、废名、孙毓堂等人的诗作。诗歌在林徽因的作品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虽然林徽因相当一部分的诗歌带有浪漫派的特点,和“新月社”所倡导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主张相吻合。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果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审视,她的相当一部分诗作其实是应该划入现代诗的范畴,比如诗意的朦胧、意象的繁复、对韵律的反叛等等。林徽因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带有必然性,这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如李健吾所说:“我们的生命依然跃进一个繁复的现代;我们需要一个繁复的情思同表现。真正的诗已然离开传统的酬唱,用它新的形式,去感觉体味糅合它所需要的和人生一致的真淳。”[xxx]如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这首诗所吟唱的并不是秋天的华美、灿烂和果实累累,而是凄清、孤寂和无奈,正是现代人飘忽不定的情绪:“一阵潇潇的风,/起自西窗的外沿,/摇着梧桐树哭。”“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在这样的深秋里,/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是不是现实,荒诞的,/果属不可信的虚妄?/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再别要怜悯流血的哀惶。”整首诗飘荡的是一种无法把握命运的惶恐心理。林徽因有的诗歌还有意识地借用典型意象来展示现代人的复杂心绪,唤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以有限追求无限,避免了诗歌的直白和浅显。如她的《题赐空菩提叶》:“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

在人间?/消沉,慈静——/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地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地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地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凊荫则是去年!”这首诗带有很强的玄思、哲理意味,表现了多重意蕴。诗歌的情绪哀婉低沉,充满了对美和人生转瞬即逝的凭吊,出现的如“骸骨”、“消沉”等词汇也恰是现代主义诗人笔下常有的。其他如《无题》、《过杨柳》、《冥思》、《空想》、《时间》、《前后》等诗作也都一反作者前期理想、浪漫、纯净的诗风,很大程度上流露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紧张、困惑和迷茫,具有很深的象征色彩。在中国现代诗歌面临十字街头徘徊的关口,林徽因自觉汇入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的河流。林徽因的学识和智慧都是超群的,具有韦伯笔下“卡里斯玛”型的精神气度和文化禀赋。“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印痕。”[xxxi]林徽因磁石般的人格魅力、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对社会和文化介入的岗位意识、对文学先锋性的敏感和创造力,这一切都使其在京派文人集团里面占据显赫的位置,甚至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璀璨、繁荣的象征。(注释略)

林徽因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个性和创造力的作家

林徽因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个性和创造力的作家。早在1931年,林徽因初涉诗坛时,陈梦家就在《新月诗选》的序言中说:“渴望更奇丽的诗篇的出现,对于林徽因初作的几首诗表示我们酷爱的欢心。”1915年,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也高度赞扬这位女诗人的诗作,认为她和陈梦家、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等“算得是几个特有成就的作者”。后来,林衡在《中国现代诗选》的书评中又指出:“林徽因等后起之秀,似乎很该给留下几页地位。”可以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文坛的很多人都给林徽因以热切的关注,不约而同地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表示赞扬。 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林徽因几乎完全被现代文学史遗忘。她去世后,丈夫梁思成曾选辑她生前的诗作拟出版以志纪念,但工笔誊抄的诗集与大量未发表的诗作均焚毁于“文革”;六七十年代的林徽因研究陷入空前的沉寂。新时期以来,随着文艺思想的解放和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林徽因的美丽面容再次展现给历史和读者。八十年代后,林徽因研究逐渐活跃并走向成熟,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其生平史料及作品的发掘、考证和整理出版,二是对其诗歌、小说等作品做具体的分析,探讨其创作特色和文学价值。这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在林徽因的生平史料的考证和作品出版方面,陈钟英、陈宇二位学者成绩卓著。众所周知,林徽因的作品在她生前从未结集出版,诗歌、小说、散文等皆散见于《晨报副刊》、《新月》、《诗刊》、《北斗》、天津《大公报·文艺》等刊物上。1982年,福建师大的陈钟英、陈宇注意到久已湮没的林徽因,开始了对其著作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5年首次出版了《林徽因诗集》,这是林徽因作品第一次以集子的形式与读者见面。198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周良沛编选的《中国新诗库·林徽因卷》。不少报刊也相继刊载介绍、研究林徽因的资料、文章。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在《读书》上发表《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一文,介绍母亲生平;年轻时由林徽因扶持走上文坛的萧乾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一代才女林徽因》,亲切地回忆了与林徽因交往的点点滴滴。陈钟英、陈宇的《她使人想起了“彗星”:记林徽因的生平和创作》、《建筑家、诗人林徽因》、《林徽因年表》,高秀琴的《一位被遗忘的女诗人:林徽因》,以及陈学勇的《林徽因笔名和探佚》、《对于〈民国人物小传·林徽因〉的补正》等文章,为林徽因研究提供了不少翔实可靠的生平史料。陈宇的《林徽因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一文,对“林徽因的生卒时间”、“林徽因是否进过建筑系学习”、“女作家林徽因不同于男作家林微音”、“不应该把林徽因封死在唯美主义新月派的象牙塔里”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为人们更全面地考察研究林徽因其人其作并给以客观评价奠定了基础。 初期研究者多着力于发掘林徽因生平史料,对她在中国古建筑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文学创作上特有的禀赋与才气给予肯定。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林徽因的作品本身,评述其创作风格和价值,林徽因研究进入新阶段。陈钟英、陈宇的《林徽因诗歌创作散论》,李菀的《林徽因和她的诗》等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林徽因青少年时代就受到西方教育,曾随父亲到伦敦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来又去美国,受英美文学影响很深。一些研究者认为,林徽因诗作不仅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浓郁气息即主观抒情性(收在《林徽因诗集》中的55首诗全是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占一半以上),而且由于她大半生在病榻上度过,几度濒于死亡,遂使她的作品带有感伤情调,如《情愿》、《莲灯》等,显然受到了波德莱尔式的象征主义影响。尽管如此,她的笔触还是走出个人狭小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14环境1班王明荣 读了《林徽因传》,林徽因是温和的,她不曾有过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曾有过太多的支离破碎。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三毛的放逐,没有陆小曼的决绝。她活的乐观而执着,坚定而又清脆。她不需要浓烈相守,只需要淡淡的陪伴。 无论经受过多少起落浮沉,尝过多少人情世故,她永远都是一杯淡雅清茶,她那样柔婉坚忍,诗意又坚忍。 提起林徽因,总在人间四月天,有一种轻灵的美丽。有人说,林徽因杯封存在了人间四月天。纯净的她比任何人都懂得调配烟火,所以她不会轻易的被往事所伤。 我时常在想,假如林徽因一直守在江南,守着老旧的宅院,做着一个凡妇,与一个凡人共有黄昏,度过炊烟四季,慢慢老去,深深庭院,还有爬满青苔的老墙,几只杏桃,一种简约的美丽。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她用柔情给爱人的衣裳缝制纽扣,偶尔也教清风识字,日子如流水而过,而那个男子的温和目光,则一直追随,不离不弃。 林徽因的出现,无疑给这座高贵沧桑的城市增添了诗意与柔情。尽管那个时候她还不到风华绝代的年龄,但她的钟灵毓秀,用她的明净的眼眸,秀丽的面容,优雅的姿态,斐然的才情,迷醉了许多的校友。那时候的林徽因绝对是许多人心中的美丽女神。有些人的美丽是与生俱来

的,有些人则需要经历蜕变的过程,林徽因属于前者,仿佛任何时候她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的清新如一。 我相信在林徽因的童年中,也有许多的令她难忘的旧事。小小的她,有一颗比同龄人更加多愁善感的心,而她所邂逅的,亦是不同于常人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岁月,都被封存在书卷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能翻读。又或许,许多人宁愿将那些美好封存,有如搁置在木抽屉的老照片,若非年华老去,都不会轻易的去碰它。 一切都只是幻想,这世间本就没有假如,大家闺秀的林徽因,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注定做不了一个平凡的女子。纵然她喜欢柴米油盐的香味,可是风花雪月的柔情却一直对她纠缠不休,所以她被放逐,远离江南,接受更加绝美的绽放。 我不得不承认,林徽因是一个可以令春风失色,令百花欢颜的女子,仿佛只有她可以在滔滔红尘里淡然自若,可以令徐志摩写下最美丽的诗意,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的无辜的甘为她守护一生。都说文如其人,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都没有疼痛之感,永远那么清新美好。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优雅。 再后来,林徽因去了英国,她以绝代的容颜和才情令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倾慕,追求。她独恋上徐志摩,只是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场烟花,璀璨之后只留下一地的残雪。之后,林徽因再没有旁骛之心,只钟情于她的归属梁思成。

论林徽因的爱情

论林徽因的爱情 ——听《南渡北归》讲座有感姓名:郑婷婷学号:114171456 班级:11会计4班 摘要: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偶像,男生心目中的完美女人。三个优秀的男人,诗人徐志摩、建筑师梁思成、学者金岳霖都爱上了这个完美的女人,而她最终情归何处?通过了解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爱情故事来解读林徽因的爱情。 关键词: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一、林徽因与徐志摩 林徽因与徐志摩是在伦敦相遇的。他们一个才华横溢,浪漫多情,一个年芳二八,情窦初开,很快便相爱了。徐志摩向林徽因求婚并表示会与自己的妻子离婚,但林徽因还是拒绝了他,因为她认为徐志摩可以和现任妻子离婚,那以后也可能会与自己离婚。事实证明林徽因是正确的,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不久,徐志摩便爱上了交际花陆小曼,很快就结婚了。 但我想林徽因还是爱徐志摩的,毕竟是初恋,不能说忘就忘。后来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林徽因便拿了一片飞机碎片挂在床头用来怀念徐志摩。 二、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而梁思成的宽容善良和他对林徽因的爱更是让这段婚姻持久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细节,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同时爱上两个人的时候,梁思成虽然震惊,但最终还是对她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会祝福你们。”就算是现代也没几个男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而梁思成说了,他是真的爱林徽因的,只要她愿意,他愿意成全他们。 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身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额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

【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

【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电子书必备】《林徽因诗全集》(收藏版)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林徽因故事5则

林徽因故事5则 寄语: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今天为读者收录的是林徽因故事5则,希望大家喜欢。 林徽因的故事一:“太太客厅”逸事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 作家萧乾就是在“太太客厅”里认识林徽因的。那是在1930年,萧乾正与美国的安澜一同编辑期刊《中国简报》,经他的老师杨振声的介绍,萧乾访问了沈从文。在这次见面后,他即以《当今中国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中国简报》上。1933年秋天,萧乾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蚕》寄给沈从文,请他指教。当时沈从文正在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他在萧乾的稿子上作一些修改后发表了,这使萧乾得益匪浅。萧乾的这篇手稿现陈列于中国现代文学馆。那天,还是燕京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萧乾穿了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与沈从文一起来到“太太客厅”。萧乾早就听说林徽因的肺病很厉害,想象中她应是一脸病容;谁知当他看到林徽因时,不禁呆了。只见她穿了一套骑马装,显得美丽动人,像个运动员。原来她时常和朋友到外国人办的俱乐部去骑马。林徽因对萧乾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这话给了萧乾很大的鼓励。沈从文是常常到林徽因家去的,他从小在湘西长大,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底子。林徽因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因为那里有着很离奇的情节,很特别的人物,都是她闻所未闻的。沈从文碰到一些事,也会跑到林徽因家去寻求安慰。有一天,沈从文差不多是哭着赶到林徽因家,说他的妻子张兆和到苏州娘家去了,他每天都给妻子写信,但得不到理解。林徽因觉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应有喜怒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阅读答案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阅读答案 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多年的动乱总算得以平息。一场漫长的战争让整个中国都被灼伤,而那些被烟熏火燎过的人都需要好好地疗伤、多少人用生命换取了如今的盛世太平,可只有那些活着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等风流时序。人之出生的年代,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也因为有了如许多的磨砺,我们才会重新审视生命。 也正是在这一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梁思成,林徽因将不久于人世。梁思成听后不胜悲戚,又不忍将实情告之林徽因。他深知徽因是个好强的女子,不肯向命运低头。若她得知自己来日无多,则会更加提前预支时光,消耗生命,整整四年的卧病生涯,让曾经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已不复旧时容颜,但病弱的林徵因却一直怀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哪怕病到形销骨瘦,也依然不肯丢下她挚爱的事业与文字。 或许是上苍眷顾,在医生诊断之后,还让这位才女在世间存活了十年。十年,这段虽说短暂却也漫长的光阴,让林徽因的人生得以更加充实。事业上,她做出了许多成就;文学上,她多出了很多优秀作品。想来定是事业与文字消减了她的病痛,延续了她的生命。多少次,她让自己坚定地活下去,不是因为贪恋尘世繁华,而是割舍不了心中的梦想。 林徽因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就如同她喜欢人间四月,喜欢碧绿无暇,喜欢月圆花开。所以以她的性情,不会轻易辜负任何一个春天,亦不会轻易错过任何一个路人。在她的眼中,每一种生物都赋予了情感,每一处山水都深藏了内蕴,每一个过客都该有一段美丽交集,所以她喜欢烟火人间,甘愿为这红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许多人爱上林徽因,爱的不仅是她的才情,不只是她的成就,爱的是她优雅的气韵,是她骨子里的坚定,是那种在任何境况下都可以让生命苍翠葱茏的美好。她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错过,更不允许自己提前凋零。所以林徽因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她便开始奔走,匆匆赶赴那一场春光。 一九四六年,四十二岁的林徽因在费慰梅陪同下,乘机去昆明拜会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她住在唐继尧后山祖居一座花园别墅,与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等旧友重聚。七月,同西南联大教工由重庆乘机返回北平,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 一九五二年,梁思成和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身边的许多亲友都劝她歇息一段时日,找个清净之处养病,可固执的林徽因依旧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同年五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而后的日子更是不能悠闲自在,林徽因应了《新观察》杂志之约,在极短的时间里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如此成果,让人叹服到无言,或许这世上也只有林徽因可以做到。在她身上,仿佛有无限充沛的力量,所有的人愿意为她折腰。 细数流年,过往的千灾万难到如今都成了回忆,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 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你,田野、山林,蜂峦。∥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现在我死了,/你,/我把你再交给他人负担! 被病痛纠缠多年的林徽因,她的诗并没有显露消极之意。在她的心里,人生是一支曲子,而她却是那个歌唱者。这是个永远歌唱的女子,哪怕有一天她真的离开人世,她的灵魂

林徽因经典情感语录100句

林徽因经典情感语录100句 本文是关于经典语录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林徽因经典情感语录100句 林徽因是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同时,林徽因的爱情世界里也出现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个男人,因而她的爱情语录也格外的经典。以下是林徽因的百句经典爱情语录。 1、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时代华语期待您的加入与支持 2、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3、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4、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5、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6、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7、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8、他跟我讲,在见我之前,都已经决定请假回家接他父母来大

连,但是见到我之后,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说他不能回去接他们了,让他们自己买票过来,他说不管怎样,妈妈肯定都还是他妈妈,但他担心就因为这样把我给丢了,他害怕 9、人的一生只有在结束的时候,才找得到真正的归宿,在这世上的其余时间里,充当的永远都是过客。 10、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救赎他。 11、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12、见第一面的时候,请保留此标记他还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个他的朋友工作在沈阳,女朋友在天津,女朋友很漂亮,但是当时正在唐山读研,两个人没办法在一起,他这个朋友也担心,问他应该怎么办,他就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那时梁思成和林徽因马上要结婚准备去英国,徐志摩却对林徽因展开了激烈的追求攻势,他的老师梁启超就给徐志摩去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就是埋怨徐志摩已经有了妻室,就不应该对别人的未婚妻还穷追不舍,徐志摩给梁启超回了一封信,其中一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朋友听了这个故事,毅然决然的辞掉了沈阳的工作,去天津从头开始,后来和他女朋友结婚了。 13、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 1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

关于林徽因的优美段落

关于林徽因的优美段落 林徽因的魅力,被称之为民国的女神。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林徽因的优美段落,希望大家喜欢。 1) 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或许,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 2) 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只不过岁月乱云飞渡,那时候或许已经换过另一种方式,另一份心境。而信步寻梦的人,在拥挤的尘路上相遇,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也许相依,也许背离。 3) 不是所有的过往都是美好,还有许多我们想要擦去却擦不去的残痕。有人说,疼痛的往事可以选择忘记,可纵算忘记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不存在。既是省略不去的过程,就只好默默忍受,只当是年少不经世事所犯下的无知错误。 4) 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

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 5) 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6)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7)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8) 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9) 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10)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林徽因优美句子大全

透过林徽因的小说看她的女性观

第30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0第3期Journal of Hube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3,2010 透过林徽因的小说看她的女性观 白晓丽 (河南检察官学院,河南郑州 450004) 〔摘 要〕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又是坚定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关注妇女,对男权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她以学者作家敏锐的眼光,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以独到的视角写下动人的篇章,在其小说中体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以及她的女性观。 〔关键词〕 林徽因;美丽女性;同情女性;超越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10)0320035203 作为京派小说家的林徽因,她留给读者的小说作品,只有6个短篇。它们是《窘》、《九十九度中》和总题为《模影零篇》中的4篇作品:《钟绿》、《吉公》、《文珍》和《绣绣》。林徽因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期,也是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期,她和一批现代女作家一样迎着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曙光,把“人的发现”这一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核心具体化为“女性的发现”和“女性的复活”,宣告女性该成为和男人一样的大写的真正的人,应该享与男性同等的价值、权利与尊严。她们用文学品塑造了一批冲出男权传统樊篱的新女性形象,描写歌颂了她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大胆追求,揭露控诉了历史牢笼对女性的摧残压迫,留下了一份份属于自己的女性体验与女性话语。作为她们中的一员,不仅具有成熟深刻的女性意识,并且她还把自己的丰富的意识世界渲染于纸上。本文试图从精神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展开来分析林徽因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的特征,以求发掘每一个特征的意义和作用。 一、美丽女性 作为女性,林徽因抱定一个信念:属于女性的一切都应该是好的,美的,善的。而作为女人,林徽因本人也是美丽的。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时人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梅竹的一副三友图。”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从此崭露头角,成为北京上层文化圈的亮丽一景。在老一辈的回忆中都不约而同地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1]的美在神韵,她不但天生丽质,并且才智过人。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因此林徽因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也是非常美丽的,以她的亲身经历、体会为底色,用她女性的细腻,更以作家的正义和勇气,“真诚地、深人地,大胆地看取人生。”[2]在20年代和30年代剧烈动荡的时局中,在渐渐商品化和半殖民地化的北京都市生活中,她独立观察、体验了这个世界,独立观察体验了异性、同性和自己,渐渐磨练出一双现代女性锐利的眼光,在小说《窘》中对少女“芝”这样描绘:“笑的时候她的确比不笑的时候大人气一点,这也许是她那排小牙很有点少女的丰满的缘故,她的眼睛还是完全的孩子气,闪亮,闪亮的,说不出还是灵敏,还是秀媚。”维杉呆呆地想一个女孩子在成人的边沿真像一个绯红的刚成熟的桃子……微红的肉色和葱绿的衣裳叫他想起他心爱的一张新派作家的画…因为你的本身便是美术,你此刻便是一张画。“[3]作者以不无雕琢的字句描绘了笑的波浪起伏,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富有青春气息的美丽少女。再如《模影零篇》中的《钟绿》也表现出作者的这种追求。主人公钟绿是叙述者“我”“一生中没有疑问地,真正地,见到的一个美人”,钟绿是一个有希腊血统的留美女学生,她高贵典雅,天然纯朴,神秘浪漫,作为混血儿,她的美几乎荟萃了中西方艺术的一切精华。她这样描写“钟绿”的美:“试想一个静好如花的脸;一个长长窈窕的身材;艺,身的编素;借着人家伤痛的丧礼来哭她自己的身世,怎不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美到令人不敢相信的中世纪小尼姑,眼微微地垂下,手中高高擎起一只点亮的长烛。简单静穆,真像一张宗教画!”[3] [收稿日期] 2009—12—15 [作者简介] 白晓丽,女,河南检察官学院教师。 ? 5 3 ?

林徽因的爱情文章集

林徽因的爱情文章集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林徽因的爱情文章篇1 林徽因的爱情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1955年4月1日去世,公认的美女,在建筑和文学上有成就。但让我感兴趣的是她和生命中三个重要的男人的故事,即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们的故事是探讨爱情、揭示爱情真谛最好的材料。 这三个男人中,最出名的当属诗人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人人皆知。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在英国定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来到伦敦。诗人在和林长民交往过程中认识了林徽因,很快被吸引并爱上了林徽因。“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激情洋溢,写下一首首这样的情诗。 当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为了林徽因,他甚至逼着妻子打胎,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就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因此成为中国离婚第一人。可是当他兴冲冲的去向林徽因表白时,却被拒绝了。当时,徐志摩24岁,英俊潇洒,浪漫多情,前途无量。我想,很少有女孩不为之所动吧。可见林徽因这个女子不简单。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林徽

因非常伤心,据说将徐失事飞机的一块残骸挂卧室内悼念徐志摩。有人因此认为她其实是爱徐志摩的。 第二个男人梁思成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林梁两家是世交,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人的父亲交情也极好。林徽因热爱文学,却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主业,说明她的天性中有冷静理性的一面。拒绝了浪漫的诗人,她嫁给了梁思成,1928年在加拿大结婚。婚后,由于梁思成也主修建筑,两人成了事业上的伴侣。金岳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也很有情趣,闲暇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处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疑似李清照、赵明诚重返人间。林徽因、梁思成的婚姻虽然美满幸福,可是在他们结婚三年后,却出现了危机,因为第三个男人:金岳霖。 金岳霖没有什么名气,一般人都不太清楚他,据说他是搞哲学和逻辑的,除了专业人士以外,没人知道他有什么建树。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养。当时梁思成还在东北大学执教,徐志摩经常去探望林徽因,为了避嫌,就叫上国外留学时的好友金岳霖等人,这样金岳霖和林徽因相识了。由于金岳霖是单身汉,在徐志摩去世后,就住在梁家的后院。当时林徽因正怀着身孕,梁思成经常外出考察,陪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有哪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有哪些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有哪些 梁思成、林徽因早年设计的建筑作品-----沙滩老北大地质馆此楼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少数设计的作品 之一,于1934年设计,1935年8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楼西南角下方墙体上嵌有一奠基石,上面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奠基。1990年2月13日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保护奈良古建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遵照周恩来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吴晗受命建设革命公墓。在吴晗的领导下,北京市迅速成立了公墓筹备组,吴晗亲自率人勘察,最终选址在八宝山的护国寺兴建公墓。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走在公墓里,吊唁那些于民族于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犹如在和历史对话,感叹沧海桑田,体会人间正道。 林徽因的感情经历 与徐志摩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徐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已嫁做人妇的陆小曼很快两人就相恋了,陆小曼为了徐也跟丈夫王赓离婚了。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与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

林徽因诗歌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 在无意中闪;细雪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歌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读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情诗。林和徐的确是有过许多美丽故事的一对。但从经历、传记中看林徽因,其实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在浪漫云游的诗人和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选择了后者。多年以后,林对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其实她对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林徽因传》

你是人间四月天 读《林徽因传》有感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人为之赞叹。 一、林徽因简介 她叫林徽因,是一个旷世美丽、才华绝代的女子,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等,代表作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作为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主持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林徽因之所以能在文学、建筑等领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除了她的天生聪慧,与她青年时丰富的学习经历不无关系。她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官僚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罗马、柏林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学院学习。1921年回国于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在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了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知名建筑。她将满身的书卷清香融合在建筑事业中,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建筑家。 二、爱与恋 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在英国定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来到伦敦。诗人在和林长民交往过程中认识了林徽因,很快被吸引并爱上了林徽因。但当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为了林徽因,他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就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因此成为中国离婚第一人。可是当他兴冲冲的去向林徽因表白时,却被拒绝了。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恋,然而初恋最美好的便是曾经有过。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到中国,继续在培华女中学习。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的友谊,使林徽因结识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两家父辈也有意他们结为连理。尽管两位父亲都赞成这门亲事,但是最后决定还得由他们自己来作。后来在梁启超的敦促下,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思成念建筑,徽因学美术,套句梁启超说的话,他俩“修行”了一段时期,在情感上和身心上都历经磨炼,确实加深了两人的感情。1928年他俩在加拿大完婚,在修完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成为新成立的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最早上任的两位教授。 在林徽因的三段感情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哲学家金岳霖与林徽因的爱情。1932年4月,梁思成从外地考察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

林徽因的一百句经典爱情语录

林徽因的一百句经典爱情语录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同时,林徽因的爱情世界里也出现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个男人,,因而她的爱情语录也格外的经典。以下是林徽因的百句经典爱情语录。 1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3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4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5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6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7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8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9 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10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11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2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13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14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15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16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17 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18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14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19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0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21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22 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23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24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25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6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27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28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19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20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29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林徽因经典作品读后感

林徽因经典作品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林徽因经典作品读后感 读徽因的作品,感觉笔触细腻柔和,往往能让我在生活中联想书中人物和事情。 每当看到气质美女走过身旁,就会想起徽因笔下那美丽动人的钟绿,她是那样的传奇,引得无数男子为其倾心。可是美人薄命,钟绿的未婚夫在婚礼的前一星期骤然死去,而钟绿后来竟死在一条帆船上。每每读到这里,总是引起我淡淡的哀愁,但我不相信美人都薄命,这些不过都是巧合而已。我想只要真心努力地活着,都会有好结果的,不是吗?我不相信命运,我们只相信命运要被自己掌握创造。 每当看见同学埋头钻研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徽因笔下的吉公,那个在自己的小屋里修理机器,搞些小发明的吉公。我羡慕吉公遇到这么多的坎坷还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爱好,最终有所成就。我想做人也就是应该像吉公这样吧,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这样在多年以后不会后悔,对得起自己曾经的付出。再想想自己,有时候容易受别人的想法而动摇,也许是现实情势所迫,但是说到底还是自己坚持的不够。如果真的喜欢就该好好坚持,当我们看到梦想的礼花灿烂的绽放时,我相信我们会露出最美的笑容! 每当自己和朋友们一起玩闹时,我就会想起徽因笔下活泼开朗的四小姐文琪,我喜欢她活泼但也平易近人,没有等级观念。虽然现在

已经没有了奴隶制,但是有些人依然会有一些不平等的看法,尤其是富贵家里的孩子。所以在那个年代里能有如此的思想,就值得我们赞赏学习。 每每读这些作品总能感受到林徽因淡淡笔触下的丝丝情感。喜欢林徽因,不仅仅在于她的才华,也在于她的气质。喜欢她淡淡的淑女气质,喜欢她满腔的爱国热情,喜欢她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我期望着,自己能够渐渐向林徽因靠近,多读书,写好文章,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做一个有内涵的知性女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完整版)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很早就知道林徽因,知道她是一位才女,知道徐志摩对她的爱恋,知道她是梁思成的夫人,知道金岳霖因爱恋她而终身未娶,知道她于五十年代早逝。但她的才,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不了解;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角怎样,我不了解。对于她五十年代早逝,我竟然在心底里为她庆幸:她这样的人,到了“文革”,估计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非人的折磨;早逝,未必是件坏事。周迅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好象是在为林徽因作传,但因不喜欢周迅沙哑的声音,也没有去看。所以,对林徽因,我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水平上。 在图书室偶然看到一本张清平著的《林徽因传》,仔细阅读之后,惊叹世间竟有这样的女人,集美丽、才华、骄傲,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林徽因,这位出身名门,兼具文学家的敏锐与建筑学家的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建筑史上都颇有建树的才女,是一个站在塔尖上的女人,是一个用一生追求自由、双脚一直在行走的女人。林徽因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活了五十一岁。然而她的生命又是灿烂的、夺目的。她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作为女建筑学家,她亲自主持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对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美丽有目共睹,众人称羡;她才思敏捷,分析、评论头头是道,这一点令许多男士自叹弗如。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她的丈夫梁思成

曾说过:“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她又是骄傲的,她不流俗,不惧权贵,有着知识分子的高贵的灵魂。 民国初年,乱世纷争,却有这么一位才女横空出世。我欣赏的林徽因,不做作、不娇情,尽管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她没有丝毫贵族习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和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去走捷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可以过另一种生活。八年抗战她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绕着她,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她的学问。为了考察古建筑,她和梁思成深入荒野山乡,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了。 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后人为之赞叹,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拥有着这样美丽光华的人。 城乡建设学院2011级工程管理一班刘思佳 2012/5/28

灿烂孤寂的一朵清莲——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创作的影响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鄂州职业大学教学点 201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灿烂孤寂的一朵清莲——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创作的影响学号:2011140222 学生:郑晓 指导教师:余晓辉 评阅教师: 2013年9月20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绪论--------------------------------------------------------------2 1.人生概况---------------------------------------------------------2 1.1林徽因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2 1.2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成就-------------------------------------------3 2.灿烂的追逐------------------------------------------------------4 2.1林徽因的美----------------------------------------------------4 2.2林徽因创造美--------------------------------------------------5 2.3林徽因将建筑与文学相结合--------------------------------------6 2.4孤高的林徽因创造出真我的价值----------------------------------6 3孤寂的求索------------------------------------------------------7 3.1孤独的童年在林徽因的性格里埋下了孤独的种子--------------------7 3.2林徽因内心孤独决定了其创作理想与创作内容的孤独感--------------8 结束语-----------------------------------------------------------12 致谢词-----------------------------------------------------------13 参考文献---------------------------------------------------------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