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_包开亮

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_包开亮
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_包开亮

1272心理科学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35(5):1272-1278

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

包开亮霍涌泉**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从认知神经科学面临的三个挑战———(1)神经科学是“还原”的,不能完全解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2)认知神经科学无法真正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3)认知神经科学只能揭示出神经事件与认知活动或行为活动的相关性———入手来讨论其心理学理论价值,阐明认知神经科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主流趋势。同时指出,认知神经科学只是心理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种,它能解决的问题也只限于特定的范围,对它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定位。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还原相关性

1引言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由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交叉作用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任务是: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换言之,认知神经科学拟回答的命题是,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个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和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Gazzaniga,1998)。

实际上,最早关于心理活动的脑功能基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颅相学”。早在1819年,Gall和他的学生Spurzheim提出的“颅相学”(phrenology)可算是朝此目标努力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能够采用独特的实验方法控制和分析人的心理过程;(2)有可用于研究人类脑功能的无损伤性研究技术和设备。由于两个条件在当时还不具备,因此“颅相学”也就不可避免的沦为“伪科学”。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计算机隐喻为主的认知科学(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快速发展起来,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观———也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神经科学最近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和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两个学科门类的发展都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脑的十年”,关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呈井喷式的发展,Aue等人(2009)对1988———2007年之间用fMRI和EEG两种脑成像技术研究心理现象并收录在Medine、ISI和Psyclnfo三种数据库中的论文数量做了统计,其结果显示,关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运用fMRI技术的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认知神经科学已成为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且其研究范围也非常普及,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随着这门学科的兴起,围绕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讨论也就多了起来。赞同与反对之声都有,其观点各不相同,意见分歧也很大。乐观的心理学家相信,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及技术,可以“读出”人类的心理活动,揭开大脑“黑箱”的秘密。国内有学者乐观地预言:认知神经科学将会引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未来。而另一些反对者却不这么乐观,他们以理论心理学家和哲学心理学家为主,他们认为:

(1)认知神经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因为它是还原的;(2)文化、历史情境等因素是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而认知神经科学与这些因素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它无法真正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3)认知神经科学只能揭示出神经事件与认知活动或行为活动的相关性,无法再进行更多方面的研究(Machamer&Sytsma,2007)。

针对这种状况,系统的讨论一下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就很有必要了。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10YJAXLX007)的资助。通讯作者:霍涌泉。E-mail:hyq@snnu.edu.cn

包开亮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1273

2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层次

认知神经科学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检测器与功能柱理论、群编码理论、多功能系统理论和基于环境的脑认知功能理论,但这些都分别与认知科学的物理符号论、联结理论、模块理论和生态现实理论相对应,承袭着认知科学的理论。与传统的心理学科相比,其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手段———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和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脑成像技术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磁图(MEG)等等。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如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与这两种技术相对应的有两个研究层次:(1)在大体和组织水平上的研究;(2)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汪凯,王长青,王琥,2002)。

大体和组织水平上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临床研究;(2)对正常人进行脑功能成像研究。神经心理学临床研究属于传统的神经心理学的领域,在技术条件不够,无法对正常人脑神经机能活动进行实时观察的条件下,这方面的研究是了解认知行为脑机能原理的主要途径(张卫东,李其维,2007)。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神经心理学临床研究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作为脑功能成像研究的辅助手段。

在基因分子水平上,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不同机能进化水平的动物进行分子、细胞、神经环路等多层次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在学习记忆等领域已取得比较显著的研究成就。如,研究表明,记忆与一些蛋白以及蛋白的基因调控有关,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也可以导致动物的学习记忆的障碍(汪凯,王长青,王琥,2002)。

本文关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的讨论主要围绕着这两个研究层次和三种技术手段展开,看看认知神经科学是怎样克服哲学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的批评,以及克服这些批评之后,认知神经科学又给心理学理论带来了什么,这样一来其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3认知神经科学中的还原论

诚然,有许多神经科学家对还原论深信不疑,但有趣的是,很少有人去试图说清楚他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于是,这一解释权在大多数时候就交给哲学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还原论有本体还原论、解释还原论、方法论还原论三种不同的形式,而当今许多认知神经科学家坚信的还原论与哲学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所批评的还原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同一回事。

本体还原论坚持某种实体实际上是由其他一些实体构成,在不同实体的运动形式间,将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在同一实体的运动形式内,将这一实体的高级层次归结为低级层次。“你,你的快乐和忧伤,你的记忆和抱负,你的人格统一感和自由意志,实际上都只不过是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大量聚集的活动”(Bennett&Hacker,2003,2008)。解释还原论指我们的脑活动可以用神经细胞和与之有关联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从某种程度上说,解释还原论只是一种妥协的本体还原论。

本体还原论和解释还原论均属于“经典还原论”的范畴,“经典还原论”的理想状态就是将心理学还原成生理学,生理学还原成化学,化学还原成物理学。现在看来,这在心理学中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点将在后面作出进一步说明)。另外还有一种形式的还原论———方法还原论,这也是认知神经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还原论形式。

方法还原论指的是一种科学认识与研究的原则。它以较低级的物质层次、较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去分析、认识较高级的物质层次和较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包含了一种通过认识事物的各个部分而达到认识事物整体的方法;二是它包含了一种由里及表、由本质到现象的认识方法(周维刚,2005)。Laland和Brawn (2003)将其表述为:

相信复杂数据或现象可以用一系列较简单的事物加以解释。这种解释世界的方法贯穿于所有科学研究的领域,这是一种美德而非罪恶。

也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数个较简单的子问题,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待这些子问题都解决之后,整个问题也就明了了。

早期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可能还会坚持“经典还原论”的理想,但这种狂热的念头很快就被理智的思考所取代,现在几乎没有人敢再像克里克那样自信的宣称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一组神经细胞的复杂活动。因此,对于“认知神经科学是否是还原主义的”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如果“还原”指的是经典还原

1274心理科学

论,那么它不是;如果指的是方法论原论,那么它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方法还原论并不是要取消心理活动过程而代之以大脑功能区域及其分子细胞水平的活动,只是运用方法还原论的方法,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认知活动发生时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发生了什么。正如Kandel在他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所说的:

我一生的兴趣都集中在学习的生物性上,我很想知道:当我们学习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改变?并且,当某物被学习之后,这些信息是怎样保留在记忆中的?我尝试着发展出一条还原论途径来回答这些问题,它可以使我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学习和记忆的基本构成形式的生物机制(Machamer&Syts-ma,2007)。

故而关于还原论的批评无伤大雅,认知神经科学并没有用“经典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因此关于“经典还原论”的批评和诟病与认知神经科学并无多大关系。

4认知神经科学与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

将人的心理和行为放进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背景下可以被很好的解读,但是这并没有排除用神经机制来解释心理事件和行为的途径,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很好的说明了二者的关系。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文化是一种生物现象,我们关于知识获得、保存和使用的神经机制向文化施加压力,促使其发展;同时,文化也反过来向我们的神经机制施加压力,促使其发展和进化(Richerson&Boyd,2005)。文化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产物,大脑是通过学习和处理文化的自然选择而逐步形成的,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在此理论基础上,又引发出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正如Henrich和McElreath(1997)所说:

文化可定义为存储在人类大脑中的社会学习的信息,这一定义开启了一系列新的进化问题,如,人类的社会学习是怎样提高其适应性并使我们成功地在环境中占据这么高的位置?如果社会学习机制如此具有适应性,为什么这种机制这么稀少?引导人们进行社会学习的是哪个认知过程?如果文化变异不像基因一样可以复制,文化能进化吗?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是如何影响人类心理和人类社会历史的?

近年来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上述理论提供了证据。当我们看到别人运动时,我们脑中运动区的神经元会兴奋,使我们自觉地去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动,这些区域的神经元即是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最早发现于恒河猴脑中F5区,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颞上、顶下小叶以及额下回等。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模仿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意图理解、情感交流、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等等开辟了新的通道,也为解释社会认知、共情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神经科学通过在基因分子水平上对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的研究,不但深化了社会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将基因和文化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完全孤立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便是在此基础上的产物。认知神经科学与文化、历史情境等因素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些关系也在慢慢显现出来,它们之间更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而非互不相干的陌路人。

5脑成像技术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三点批评,概括起来说,它对认知神经科学的批评有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1)认知神经科学只能进行脑功能定位;(2)只能揭示心理活动与大脑区域的相关关系,无法揭示其因果关系。稍后我们会提到,严格意义上,心理活动与大脑区域的关系就是一种相关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第二层意思对认知神经科学构不成威胁,我们主要看看关于脑功能定位的说法。

大脑区域的功能定位主要是靠脑成像技术完成的,然而我们要意识到,脑成像技术的作用不单单局限在功能定位之中,否则就是狭隘的理解这门技术对心理学研究所起的作用。心理学中,每一门学科类别都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及技术为突出特征,因此,怎样利用好其技术手段为学科研究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认知心理学中,如果孤立的看待反应时和准确率,它们自身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然而认知科学家将其作为因变量对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过程进行分离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拓宽并开辟了认知心理学的领域,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Gonzalez&Berman,2010)。一门新技术在诞生之际,其显现出来的作用和影响范围

包开亮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1275

可能只限于它自身所带来的东西,但是怎样更好的利用并发展这门技术,这就是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了。我们对待脑成像技术也是一样。

目前脑成像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5.1脑功能定位

脑功能定位是指揭示出神经事件与认知活动或行为活动的相关性,阐明在认知过程中或认知行为发生时神经系统相应产生怎样的规律性活动。这是脑成像技术最基本的贡献,主要应用于早期的认知神经科学。如,对记忆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内侧颞叶负责对初级、次级皮层逐级加工信息的编码,然后投射到新皮层,长时贮存信息,形成长时记忆;海马不但参与记忆信息的初始编码,还参与以后不断发生的记忆回放过程;额叶参与着记忆的编码的各个过程,例如记忆编码提取的监控,以及与记忆对象有关的背景信息的记忆。

5.2对比不同的理论假设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时一个心理过程或心理现象会有不同的理论假设,每个理论都有其相应的行为实验证据,通过认知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很难达成一致。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识别记忆中有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单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在识别记忆实验中,有两个实验条件,一个是“记住”———被试记住呈现的刺激;另一个是“知道”———被试只是熟悉呈现的刺激。单加工理论认为“知道”和“记住”在识别记忆中没有质的区别,只是记忆强度不同;双加工理论认为“知道”和“记住”分别依赖于两个不同的记忆加工过程,有质的区别。若判定“知道”和“记住”有质的区别,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两个实验条件之间以及相应的激活区域之间的交互作用要显著;(2)虽然两个实验条件下激活的不同区域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交互作用显著,但是如果一个区域的激活而导致另一区域的抑制,那么同样表明两个实验条件下的认知加工过程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不同,因此必须同时满足另一条件:至少在一个实验条件下,两个大脑区域相对于基线条件应该同时被显著的激活或抑制。用脑成像技术对这两个实验条件下的研究表明,两个实验条件和激活的区域之间存在着重叠的交互作用,后扣带皮层在“记住”条件下的激活程度远高于“知道”条件下的激活程度,右外侧额叶皮质在“知道”条件下的激活程度高于“记住”条件下的激活程度,且相对于基线条件来说,两个区域都被显著的激活,因此可以判断双加工理论的观点更符合再认记忆的模式(Henson,2006)。

5.3在脑神经机制的基础上建构新理论

这是一种新的研究,也是众多认知神经科学家的“野心”所在,即根据在某一行为事件中大脑区域的激活区域来推测参与进来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以此建构理论,也被称之为“反向推理”。这种方法在还不太清楚行为事件发生时参与了哪些心理活动的学科,如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这些新兴学科的应用比较普遍。如,研究表明,海马(外显记忆功能区),杏仁核(情绪唤醒区),前额皮层(工作记忆区)这三个脑区的激活表明个体在恐惧;脑岛,基底神经节,纹状体的激活表示厌恶。目前,“反向推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如Iacoboni等人甚至在2007年美国总统选举前,通过向被试呈现总统候选人的图片和视频信息,用FMRI观察大脑区域在这个过程中的活动,进而推测公众对总统候选人的态度。他们的报告指出,不喜欢希拉里·克林顿的公众在观看其图片和视频信息时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活动相对于其他人明显增强。研究者认为这个区域是与“冲突监测”和“冲突反应”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认为选民的杏仁核和脑岛的不同活动分别代表选民对政党的焦虑和厌恶(Poldrack,2006)。

大脑激活区域与认知活动过程的关系有以下几种:(1)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引起几个脑区的激活;(2)几种认知活动过程引起几个脑区的激活;(3)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引起一个脑区的激活;(4)几种认知活动过程引起一个脑区的激活(Poldrack,2006)。当且仅当认知活动过程与激活脑区一一对应时,才可做出确凿的“反向推理”,而符合这一情况的少之又少,因此心理学家运用贝叶斯推理中的概率论进行部分的“反向推理”,其公式为:

P(X/Z)=

P(Z/X)P(X)

P(Z)

或P(X/Z)= P(Z/X)P(X)

P(Z/X)P(X)+P(Z/ X)P( X)

事件X:认知过程事件Z:脑区激活

P(X)表示认知活动发生的先验概率

P(Z)表示脑区激活的先验概率

P(X/Z)表示认知活动发生时相应脑区激活的条件概率

表示某脑区激活时产生某种认知活动的条件概

1276心理科学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看出,要想提高“反向推理”的准确性,必须要准确计算认知活动发生时相应脑区激活的条件概率和认知活动发生的先验概率,前者有赖于大脑功能定位的进一步发展,能更精确的定位,并且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脑功能图像数据库;后者有赖于对所参与的认知活动过程的准确分析和把握(Brase,2008)。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反向推理”的用武之地必然越来越大,它对认知神经科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理论的建构)的影响也必将更加深远。

目前,“反向推理”也遭到了许多批评,这与其滥用“反向推理”,草率得出结论有很大关系。推断必须谨小慎微,结合多方面的证据推导结论,如脑损伤病人的研究证据、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等等。

6总结与反思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非常科学,其结果也相当精确,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必将引领主流心理学的潮流。认知神经科学对人脑的语言、记忆、思维、学习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研究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它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纯粹的认知与行为扩展到大脑的活动模式及其认知过程的关系,将行为、认知和大脑机制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从微观水平(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和宏观水平(脑功能定位、大脑区域连结、全脑系统工作模式等)两个方面阐述人和动物的感知、表象、语言、记忆、推理决策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加工及其神经机制。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刻的影响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微观方面,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提出以及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把心理学带入新的研究领域,第一次将最外在的、宏观复杂的行为模式与最内在的、微观精细的基因分子的活动完美结合在一起,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社会学习等概念的认识,同时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宏观方面,脑功能定位将行为、认知过程、大脑活动模式结合在一起,为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心理活动模式提供了可能,例如,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或一些精神病人在进行某些认知任务的时候,具有反常的脑活动模式;另一方面,“反向推理”为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兴的心理学科研究和理论建构找到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但认知神经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来,它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也逐渐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流;Poldrack(2006)写到:“今天,当我们打开报纸时,很难不读到最近用脑成像技术得到的最新发现”。最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含有脑成像技术的心理学文章可大大提高读者对文章的信任度,甚至当文章中的脑成像证据与所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关系时也是如此,其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于此同时,认知神经科学本身也有一些需要注意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存在与物质实体相对应的精神或心理实体。笛卡尔主义二元论的流毒甚远,至今仍没有完全清除。现在我们还经常拿“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相比较,仿佛有两个世界一样。对于研究认知活动和大脑神经机制的一系列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来说,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况经常是偏向于二元论倾向的。

对比一下“大脑中的心理活动”与“盒子中的硬币”这两句话所表示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所谓的身心关系二元论的谬误。盒子和硬币是两个独立的实体,是真正的二元,硬币可以从盒子里拿出来,硬币和盒子不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离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仍可独立存在;然而,心理活动能像硬币一样从大脑中拿出来吗?心理活动能独立于大脑而存在吗?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心理是“生物体的形式”,身心关系是一种质料与形式的关系,而大脑只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心理活动的承载者。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的大脑于心理活动之间只存在一种归纳的相关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诚然,没有这个承载者是无法产生任何心理活动的,然而大脑只是心理活动产生的必要条件,就好比氧气对于燃烧过程一样。打开人的大脑,除了神经元的电信号和突触连接,找不到任何东西,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并不像硬币储存在盒子中一样储存在大脑里。心理只是生物体的形式,而并非是与身体或物质实体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既然并不存在与物质实体相对应的精神或心理实体,那么将人的心理活动还原大脑区域的神经元及其突出连接之间的活动就是不可能的,非实体的心理不存在还原不还原的问题,这种说法是没有意

包开亮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价值1277

义的。之前会有人为“大脑是如何创造出精神的”“怎样逾越大脑和心灵之间的鸿沟”而苦苦思索,现在看来,这种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更遑论其结果的对错了。故而哲学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加之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本体还原论和解释还原论的批评是不合理的,真正的认知神经科学不存在本体还原论和解释还原论的问题。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视觉皮层是如何看的”、“听觉皮层是如何听的”、“海马是如何记忆的”等等这样的言语充斥着各种各样认知神经科学的教科书和论文中。事实上,除非在比喻的意义上这样说,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情况我们在这样使用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这是一种很科学的表述方法,这就造成了混淆。我们都知道,只有人才能看、听、记忆、思考,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问题。而将人的心理活动等同于大脑某一特定区域的活动,这无疑也是一种本体还原论或解释还原论的做法。这种做法看似无伤大雅,实际上往往会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引入歧途,“绑定问题”的产生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过单细胞记录技术的观察,发现在视知觉中,物体的颜色、形状与运动等不同属性会引起大脑区域的不同部位的同时激活,因此假定物体的颜色、形状与运动是沿不同的通道加工的,颜色与形状等客体特征是在从枕叶到颖叶的腹侧视觉通路上的层级联结区域得到表征的,而运动等空间特征是在从枕叶到顶叶的背侧通路上得到表征的。按照还原论的思想,由于大脑在表征物体时将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属性分别进行表征,因此更高一级的大脑皮层怎样把这些散布于不同皮层区的分散信息合理地组织在一起以形成物体的表象和对物体产生整体的知觉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绑定问题”(binding problem)。“绑定问题”一开始就将人的视知觉活动等同于各个大脑分区对物体不同属性的激活,因此推断出怎样将不同区域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完全是由于对概念的混淆而臆造的一个非常荒谬的问题(Ca-vanagh,Hunt,Afraz,&Rolfs,2010)。

认知神经科学给心理学增加了新的研究范式,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物质本体内涵,它已经并将继续在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然而,揭示了大脑机制不等于搞清楚心理的本质,认知神经科学只是众多心理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种,它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只限于特定的范围,因此不能苛求用它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如人们批评和希望的那样,如若认知神经科学一统心理学主流研究的天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这门科学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贝内特,M.-R.,哈克,P.-M.-S.(2003).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张立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加扎尼加,M.-S.(1998).认知神经科学(沈政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昌.(2003).认知神经科学:其特点及对心理科学的影响.心理科学,26(6),1106-1107.

汪凯,王长青,王琥.(2002).认知神经科学10年与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3(6),3467-3468.

张卫东,李其维.(2007).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5(1),46-55.

周维刚.论还原方法与还原论.(2005).系统辩证学学报,13(1),48-51,59.

Aue,T.,Lavelle,L.A.,&Cacioppo,J.T.(2009).Great expecta-tions:What can fMRI research tell us about psychological phenome-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 physiology,73,10-16.Brase,G.L.(2008).Frequency interpretation of ambiguous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acilitates Bayesian reasoning.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15,284-289.

Cavanagh,P.,Hunt,A.R.,Afraz,A.,&Rolfs,M.(2010).Visual stability based on remapping of attention pointer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4(4),147-153.

Gonzalez,R.,&Berman,M.G.(2010).The value of brain imaging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2(1),111-119.

Henrich,J.,&McElreath.(1997).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evolution.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12,123-135.

Laland,K.N.,&Brown,G.R.(2003).Sense and nonsen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hamer,P.,&Sytsma,J.(2007).Nueroscience and Theoretical Psychology.THEORY﹠PSYCHOLOGY,17(2),199-216.Henson,R.(2006).Forward inference using functional neuroimaging:dissociations versus association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0,64-69.

Richerson,P.J.,&Boyd,R.(2005).Not by genes alone.Chicago,IL:Univeisity of Chicago press.

Poldrack,R.A.(2006).Can cognitive processes be inferred from neu-roimaging data?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0,59-63.

1278心理科学

The Theoretical Value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Bao Kailiang,Huo Yongquan

(School of Psychology,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more and more research being conducted 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and its growing popularity,people have come to 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it.Currently,cognitive neuroscience holds significance in the area of psychology.Since its in-ception as a discipline,discussions about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ave been heated with both praises and criticisms.Optimistic psycholo-gists believe that people can"read"human mental activity and reveal the secrets of the mind's"black box"via the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Som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have predicted that optimistically in many years,cognitive neuroscience will lea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even the future of psychology.At the same time,opponents,mainly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psychologists,voice different opinions.Thus,we find it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is articl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riticism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Accord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psychologists,cognitive neuroscience is faced with three challenges.(1)Neuroscience is"reductive",and it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process of a person's mental activity;(2)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are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in under-standing huma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but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se factors.As a result,it cannot truly ex-plain the human mind and behavior;(3)The research does not reveal the function in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but reveal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ral events and cognitive activities.

Beginn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and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level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this article probes how to collapse these criticisms,and what will be brought to psychological theory afterwards.Then,the valu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 psychological theory will be presented and its importance in psychology research clarified.Further-more,we have three points:(1)Reductionism can be divided into ontology reductionism,interpretation reductionism and method re-ductionism.The criticisms of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psychologists focus on ontology reductionism and interpretation reduc-tionism,but cognitive neuroscience belongs to method reductionism which means that it poses no threat to cognitive neuroscience.(2)Cognitive neurosci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ny other areas,such as those in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Thus,re-search 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will promote a mutual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3)Besides reveal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ral events and cognitive activities,functional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tinguishing competing cognitive theo-ries,helping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 infer something about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a particular part in the brain and helping estab-lish a new theory.We conclude that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s one of the disciplines in psychology.It studies only several specific types of problems within a limited area.Therefore,it should be viewed from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cognitive neuroscience,reductionism,correlation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作出类似的反应。。。特质流派的特征(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4) 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根源特质表(PF)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⑴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⑵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3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可以从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四个方面加以解释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力比多。性本能)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自我要伺候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三个苛刻的主人)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一部分,限制自我,指导自我已达到理想的自我 。自我防卫机制: (1) 压抑(2) 拒绝(3) (4)理智化(5) 升华(6) 投射(7)合理化(8)反向生成(9)抵消(10)倒退 意识;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1、一般态度类型 2、机能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人格,重视社会环境在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作用 神经症人格类型;依从性,反抗型,退避型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1)个体现象学,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2)人的责任,人对自己最终要发生的是负责,人可以做出选择。(3)此时此地,做好现在做的事,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4)人的成长,人有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和心理治疗实践领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所作为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行为主义,重视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格,他们使用强化,条件作用等概念来解释包括迷信行为在内的各种人格现象 斯金纳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唉一种刺激情景中,人或动物的某种反应所带来的后果使得该反应出现频率的增加的过程。 罗特的内控与外控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都工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认知流派------凯利--人人都是科学家 个人构念—被个体习惯化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构念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章 认知发展

【第二章认知发展】 一、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 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三、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 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 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即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 四、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 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五、领域一般性:持有领域一般性观点的认知理论认为只存在一条认知发展路线,即认知发展几乎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领域一般性的观点; 六、领域特殊性: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就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是彼此独立的。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为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 2、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 理;(此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这种儿童思维的可逆性的进步给儿童带来的两个变化之一是:理解了守恒法则。 八、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是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寻求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它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它们重视知识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九、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 十、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注意品质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保持时间的延长和专心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1?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 学生接受知识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就是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构造出一 个内在的结构或图式,用以吸收、接纳和解释新信息,来思考和完成具体的任务。在合作的 社会性背景下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对所运用的心理策略进行明确或不明确的模仿、证明和辩论。因此,情绪、动机、个性等心理要素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任何学习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或实际的有意义的背景相联系的,它包括学习者原有经验、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及生活环境、课堂中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等,这些因素特别是社会 性作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会受到不同途径影响。 教学是一个依赖于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而不断累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受他们在特定 情境下所激活的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使教学在开始时能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然后帮助他们建构和联结新信息。 3?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 挑战性认知任务是指那些稍微超出学生能力,但在专家的帮助下可以完成的任务,即处在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不匹配状态。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不仅应该 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儿童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主张教师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最佳期限”,不应盲目拔高和迟滞,以免错过“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向学生 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支架来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意义上的理解,从而确保教学获得最大效益。这条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者地位,要求教师在进行教 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认为教学内容或任务应该给学生 造成积极的认知冲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 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4?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适当水平的教学和有一定指导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 作用的社会性关系是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和智能发展提 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支持。这种支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架,学生可以借助支架建构出一个稳 定的理解,最终独立地完成任务。 维果斯基用预期法,来解释相互作用情境下学习的机制。在沟通中,成人预期儿童会了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 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 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 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 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 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 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 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 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 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P15)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 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 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 准备。(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 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 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 -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 -15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 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 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 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 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 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 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 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 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 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 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 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 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P18)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 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 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 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 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 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 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 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 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 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 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

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汇总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等 汇总 作者:中人教育来源:中人教育网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10-10-23 14:55:55.0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领会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领会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果一个学生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我们说他的思维具有( )。 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独创性 2.在思维的( ),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A.言语前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具体形象思维阶段D.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3.“主句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词”,这句话属于(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 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 5.老师在讲惯性时,不仅举出固体的惯性现象,也举出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让学 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防止学生产生“只有固体才有惯性”的错误观念。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了( )的作用。 A.比较B.正例和反例C.言语直观D.变式 9.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像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1O.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11.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理性概括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 B.理性概括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C.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D.通过理性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 二、填空题 1.( )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 2.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 )和( )的过程。 3.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4.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由( )向( )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 )也在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5.( )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或( )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6.( )直观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比较一致,在实际生活中定向作用较好,在将来的职业活动中也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7.一般而言,( )的教学效果优于( )。 8.运用( )、差异律、( )、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 9.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学生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 15.人们运用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 )。 三、简答题

心理学上两种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学上两种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之中。 【2】前运算阶段(2到7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日益频繁的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到12岁),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入了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特点: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性阶段;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恒定不变的;认知结构的发 展是连续建构的过程;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交叉重叠。 长处:确认儿童发展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确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 确认儿童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对教育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局限 个体VS社会维度、宏观规律微观规律、发展先于学习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 【2】两种心理机能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心理机能之所以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是语言符号的掌握;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认知发展和言语发展休戚相关 【4】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教师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那段差距 在教育上的价值 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的辅导学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搭建支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喂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支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 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内容摘要】 认知主义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心理学家所讲的认知结构。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至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扩大或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认知主义人士看来,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章在论述早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传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时,不但强调揭示其内在的发展线索,更注重阐述其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 顿悟、认知地图、潜伏学习、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认知表征、接受学习、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初级学习、高级学习、先行组织者、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思考题】 1.简要谈谈你对顿悟学习和潜伏学习的看法。 2.请举例谈谈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在教育上的应用。 3.请运用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思想谈谈你对讲授法的认识。 4.请谈谈如何根据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有效地组织教学。 5.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看法。 6.当你预知到学生有可能会将你所授内容建构成四不像的“鱼牛图”时,你一般会运用什么有效办法来尽量避免此种事情的发生? 7.简要述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8.请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思想谈谈你对“高分低能”的看法。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认知学习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0.“什么是仁?”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不同,并未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明显缺陷,也有人说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具体体现,请谈谈您对此问题的看法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依据。 11.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哪些人更看重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其核心观点是干什么?有哪些人更看重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其核心观点是什么?您对此有何评价? 12.什么是先行组织者?什么是抛锚式教学模式?二者之间有何同与异? 行为主义者将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到的主要是可以观察、测量到的外显反应,而该反应之所以成为习惯是由于后效强化所致;学到的个别反应经组合之后而成整体行为,这样,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或外铄的,是被动的,是积少成多的,也是渐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这一基本看法虽然能有效地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却不能很好地用来解释知识的学习与健康人格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学习与健康人格的养成毫无疑问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太重视探讨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也受到后来的心理学家的批评。这样,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还颇流行的时候,一些有见地的心理学家就开始尝试用新的路径来研究学习现象,并提出了不同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新的学习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有二:一是认知主义的,一是人本主义的。本章先讲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认知主义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 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