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试卷

语文月考试卷
语文月考试卷

霍林郭勒市五中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出题人:李春风 审核人:冯静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 尊君在不 不亦乐乎?

B 、属 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女 女有归 往之女家

D 、冠 丈夫之冠 既加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曾益其所不能 B 、但手熟尔 C 、乘奔御风 D 、窥谷忘反

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苦其心志 B 一狼洞其中 C 任意东西 D 可以调素琴

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 或王命急宣 或遇其叱咄 B 、意 目似瞑,意暇甚 意与日去 C 、闻 一老河兵闻之 闻之于宋君 D 、师 可以为师矣 齐师伐我

5、下列句子中“之”不属于代词用法的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求之地中 C 、已而之细柳军 D 、以我酌油知之

6、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于家圃 B 、何陋之有

C 、马之千里者

D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7、下列句子中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

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编写的。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D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8、下列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C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河中石兽》给我们一个启示: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矣。

9、下列句子中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尧咨:善射、恃才傲物、盛气凌人。

B 、老河兵:实事求是,有生活经验,目中无人。

C 、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侵犯。

D 、愚公:胸怀大志、见识高远、敢于斗争。

10下列句子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中运用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自己的情趣。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排比,气势铺排,据此事实得出结论,令人信服。

C 、《愚公移山》生动的细节描写,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周亚夫军细柳》一文运用正面描写,通过文帝和群臣的反应正面塑造周亚夫的形象。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11、

(1)学而不思则罔,。

(2),我言秋日胜春朝。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6)《望岳》中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三、文言文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疾:快C.迳黄牛山迳:经过 D.犹望见此物

13.下列句中指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A.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绝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

C.虽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

D.故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15.【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的;【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写水的。这在写法上都属于描写。分)

16.【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17--20

12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相许。其妻献疑曰:

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霍林郭勒市五中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标注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惩:( ) (2)以残年余力 以:( ) (3)甚矣,汝之不惠 惠: ( )(4)虎亦卒去 卒:( ) 18、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1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2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 、【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 、【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 、【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 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 创 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 断 有无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末:粉末。愈:痊愈,愈合。旋:不久 21:给下列字注音。(2分)

啮( ) 戕( )

22:解释文中的词语。(3分)

转转不已 已 : 但 知其一 但 :

其创果不出血创:

23:下列几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之至石之半定非我所见之理

B.其如其言一盗拽其妻起

C.得果得于数里外不得其所以然

D.而而又戕其耳人不知而不愠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2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用甲文原文填空)。

四、作文(50分):

慧眼识“疫”

材料一:疫情下的中国速度

只用10天时间,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容纳16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疫情之下再一次充分展现。

……

材料二:疫情中的人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

人性的恶。而最深的“人性之善恶”

……

材料三:疫情中的你我

师生们都说,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

获了成长。

……

……

面对疫情,

中“看”到的最深刻的东西写下来。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2、题目自拟。字数600左右。

3、不能引用材料内容,卷面整洁,禁用涂改用品。

4、写出自己的心声。

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磁县一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2016年12月 第一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3分, 共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

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

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17年下学期武冈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周香英 一、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结盟 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沛公安在?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是寡人之过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大得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 ..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跟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 B.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一种族号,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 C.社稷中的“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河,最初的本义是指黄河,后来扩大为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都能称河,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B.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 C.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并且还一起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 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检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检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wú xiá pān dēng tún bù qīng luó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 ( ) ( ) zhǎn xīn kǔan dài féi wò qiān xùn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10分) 僵()财()尊()货()浙() 疆()材()遵()袋()渐() 三、填空(6分) ()的大海()的泰山()的彩虹 ( )的鲜花()的画卷 ( )的翡翠 四、填空,完成下列词语(14分)

梦()以()疲()不()迷()不() ()街()巷()()不乐狼()虎() 骨()如() 五、课文内容填空 (一)正确的序号填到横线上里(8分) ①相看两不厌②潭面无风镜未磨③众鸟高飞尽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1.,孤云独去闲。,只有敬亭山。 2.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山水翠,。 (二)填空(15分) 1.,长河落日圆。 2.几行红叶树,。 3.言必信,。 4.,言而有信。 5.精诚所加,。 六、阅读(27分) (一)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sūn xùn)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nàn n án)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吃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需要您做。”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iàqǔyān mòfúchén zhūhóu jìng zhēng qiúráo wéi dúgān hà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饱________ 悠________ 班________ 泡________ 攸________ 斑________ 蟒________ 柿________ 掺________ 莽________ 沛________ 渗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_____)山(_____)海(_____)天(_____)地(____)头(____)节(_____)钉(_____)铁玲珑(____)(____)举世(____)(____)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 请你再写两个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不但……还…… 虽然……但是……只要……就…… ①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②今天,我们中国的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世界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③()作者对壶口瀑布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那宏伟气势。 ④()来到黑龙江宁安县境内的镜泊湖,()可以看到著名的吊水楼瀑布。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了老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鲸鱼用肺呼吸,难道它属于鱼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鲸》这一课,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石峰山日落 为了看日落时的景象,我爬上了石峰山,登上了株洲市最高的云峰阁顶层。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敛.(jiǎn liǎn)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

2019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2019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1分)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 力,□□□□□.(《长歌行》)(1分)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2分) (4)□□□□□□□,芳草萋萋鹦鹉 洲.□□□□□□□,烟波江上使人愁.(崔浩《黄鹤楼》)(2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2)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船却走不动. (3)发高烧和打hán jìn( )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4)人,是jìn wàn g( )的.不记仇,很对.但不能忘记.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五一假期 ,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州的众多美食. 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 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 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上海市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阅读(60分) 一、默写(8分)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白露为霜。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雄关漫道真如铁,。 (5)红军不怕远征难,。 (6),屈指行程二万。 (7)待到山花烂漫时,。 (8),风景这边独好。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4题。(6分)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①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2.(1分)从字数看,这是一首()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长短句 3.(2分)下列对作品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上阕第一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花”,顿出新意。 B.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喧嚣热闹。 C.“飞云当面化龙蛇”形象地写出了飞云在空中飘舞、变幻的景象。 D.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 4.(3分)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花动一山春色”中的“动”字作鉴赏。 三、课内文言文检测(16分) 5.(2分)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字.而幼孩() (2)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 6.(2分)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1分) A. 坚守 B.犯罪 C.因为 D.对质 (2)不抑耗其实 ..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7.(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中的“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勤知其有清.世志 B.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C.名.我固当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8.(2分)下列各句中与“赵以数困于秦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我若也 B.匈奴以为神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读拼音,写词语。(15分) 、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曰( ______ )饭( _________ )弱( 日( _______ )返( _________ )溺( _______ ) 衔( ________ ) 帝( _______ ) 街( ________ ) 旁( 三、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 分) 眉 目 亭亭 眉 目 膀 腰 明 皓 堂堂 彬彬 焕发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 ___________ 的,请再写两个这样的词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 1. 蔡桓侯( _______ 不听扁鹊的劝告,( _________ 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2. ( ____ 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___________ 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 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鹊告诉蔡桓侯,( _________ 蔡桓侯的病不治,( )会愈来愈重。 4. ( ____ 纪昌勤学苦练,( ________ 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y nch m g ( ________ ) yu dn g u( _________ ) zh m j 1 ch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已入蔡桓侯骨髓,(________ )扁鹊不逃往秦国,(治不了他的病。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老人知道村子的历史,因为他在这儿生活了八十年。(调整语序,意思不 变) 2、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改为陈述句)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为反问句) 4、满头大汗的小男孩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放起风筝。(缩句) 5、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 胡雪漫 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 绿。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怀着()之 情,从天池 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眼前的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cāo chǎng nèn jīng jūn yún kūwěi shūfu chóng diékòng xìláo gù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瑕(_____)梢(_____)幕(_____)奖(_____)免(_____) 暇(_____)捎(_____)暮(____)桨(_____)兔(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攻无(____)(____)理(____)(____)壮完璧(____)(____)(____)(____)不提同心(____)(____)战无(____)(____)(1)只要大家(________),勇往直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只要你没作亏心事,自然就能(________)。 (3)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也……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既然……就…… (1)我()考试不及格,()抄袭别人的。 (2)船夫驾驶着小艇,()操纵自如,()行驶平稳。 (3)()工作再难做,他()不会退缩。 (4)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要自觉遵守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 充足的氧气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发现了规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洪水已经涨到路面上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2020 年 3 月份月考六年级 语文试题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3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nuóy ízh ēng r óng k ūwěi du àn liàn () () ()() y ōu y ǎ f ùhèyǔ zhòng xīn cháng ()( )( ) 二、快乐二选一。(用“√”给句中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6 分) 1.在这五年间(ji ān ji àn),我 . 们两家的来往从未间( ji ān jiàn) . 断过。 2.这家店铺(pū p ù)的老板很 . 注重环保节约,反对铺(pūpù) . 张浪费。 3.老师要求他以更(ɡènɡ ɡēnɡ) . 快的速度更(ɡènɡ ɡēnɡ)正错题。 . 三、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8 分) ()七八碎()堂大笑美不()收 ()天盖地蜂()而至()然起敬 1.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 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 过来。”这句话可以用“ ”这个词来概括。 四、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 下列句中的括号里。(4 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2 、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3、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4、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五、按要求写句子。(10 分) 1、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心里总是激动万分。(改为反问句)

2、五根手指团结一致。五根手指 成为一个拳头,根根有力量。 (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3、那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之中了。(缩句)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 5、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 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用修改 符号修改病句) 六、日积月累。( 7 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1 分) 2 、“一岁除,入屠苏。”选自宋朝写的《元日》,写的是时的情景。( 2 分) 3、《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填文中原句) ,第二个小孩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是(填文中原句) 。( 4 分)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7 分)(一)课文精彩回顾。(11 分)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 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 种干果熬成的。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 分) 2.画线句是一句(俗语歇后语)(二选一,用“√”标出),这句话 的意思是(2 分) 3.选段的最后一句话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 分) 4.理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 这句话的含义。( 3 分) (二)我会认真读短文,并完成文 后练习。( 16 分)另起一行

东山一中高中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东山一中高中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辞不受,寻.以疾卒寻:不久。 B.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去。 C.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免去,免除。 D.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悉:全部,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A. 然身死才.數月耳,宗庙来绝矣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ū shì jià shǐ qiān zhe qī pàn ()()()() jù shuō céng jīng kǎo hé hū huàn ()()()() 二、查字典填空。(4.5分) 1.“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跃”可以组词为、、。 2.“缘”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的名称是。“缘”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缘故;②沿着,顺着;③边;④因为。在“无缘无故”中“缘”应选第种解释。 三、照样子,写一写。(4.5分) 浩浩荡荡(AABB式) 若隐若现(ABAB式) 横七竖八(含有数字的)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8分) ( )的白线 ( )的月光 ( )的风雨 ( ) 的雨幕( )的花瓣 ( )地微笑 ( )的夜空 ( )的鱼儿 五、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探:①伸手去摸;②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状况):③看望;④打听,侦察⑤向前伸出(头或上体)。 1.你先去探.路,我们随后行动。 ( ) 2.学校大门外有一个人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 ) 3.妈妈回老家时,顺便探.望了几个老朋友。 ( ) 4.行车时身子不要探.出窗外。 ( )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用上带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2.溪水流着香味。(把句子写具体) 3.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4.那时没有 ..电灯,没有 ..电视,没有 ..收音机,也没有 ...汽车。(用加点词语造句) 七、口语交际。(5分) 观山、看海、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心旷神怡。可是,你只要稍稍留心,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请你想一个广告词,呼吁大家保护环

(完整)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年级习作水平总体不错。下面就本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缩句、拟人句、比喻句、反问句的,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课外资源,缺少实践运用的过程。修改病句,学生对病句类型掌握不全(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

序颠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题目、画中心句、加标点符号、解释词语这几道题答的还算可以。而对句子的理解虽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贴切;有的学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本次检测,发现学生在习作方面做的比较好。大部分同学围绕童年的趣事,傻事,展开具体生动的描写。语言极其自然,朴实当中流露中童年的天真幼稚。在对童年的回忆中怀恋那些美好的时光,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D(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含褒义。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窥视:窥探。窥,暗中察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崭露头角:指刚刚显露优异的才能。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2.A ①“令爱”或“令千金”都对; ②“忝列”改为“名列”(“忝列”是一个谦词,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与语境不 合); ③“承让”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词,意思是自己胜得 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 ④“忽悠”改为“欺骗”(“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司法文书要使用正规的书面语) 3. B(比喻“一带清流”,排比,注意两个分号) 4.D(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C中选;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C) 5.B(这则故事主要的大意是苦思不得的情况下,由于偶然的事情而找到了答案。 A 重在说对事情的执着,与故事内容理趣不符)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D(失,同“佚”) 7. C.(恰逢) 8. B(被动句) 9. B(作者认为身受“腐刑”是奇耻大辱) 10.(1)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虽”“戮”句意各1分)(3分)(2)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西”“逾”“宴”“栖于厅”各1分)(4分) 三、古诗词鉴赏(12分) 11.(1)①“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是深秋时节②表现了萧瑟的气氛③表达了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微霜”“鸿雁”“深秋(秋季)”“萧瑟”“悲愁”各1分) (2)“渡”和“催”都使用了拟人手法(2分),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2分)。 (3)直抒胸臆,(2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表达出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2分,解释诗句意思1分,“劝勉”1分)。 四、12.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3)晓来谁染霜林醉 (4)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5)通古今之变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长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45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支撑.(chēn) 箕.(jī)踞悄.(qiǎo)无声息 B.青荇. (xìng) 颓.(tuí)圮骨髓. (suǐ) 檐.头(yán) C.长篙.(hāo)菲.(fěi)薄溯.(sù)流风雪载.(zài)途 D.寂寥. (liáo) 青苔.(tái) 倾.泻(qǐng) 睚眦.(zì)必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意气 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 C.河畔星辉班斓笙箫天伦之乐 D.青苔披荆斩棘扭怩窗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国家财产。 ③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侵蚀由于 B.变幻侵吞鉴于 C.变换侵吞由于 D.变换侵蚀鉴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 ....,他都能谈得来。 B.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 ....,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09年秋学期开学,我校在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二、(9分,每小题3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班级: 姓名:满分:分 考试时间:分钟 题序-一一-二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读拼音,写词语。(15分)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费(___________ )章(____________ )输(____________ )降(_____________ )拂()障()愉( )阵() 三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 分) ( )()而安不可()()欢天() ( ___) ( )()心机浩如()()晕不() (____ ) (1)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____________ ) (2)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_______________ ) (3)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_______________ ) hu dn g y n g li rfi pen g l u w在 ju血ku血ch d n g g cs k u zi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 分) 如果……就……即使……也…… 不仅……还…… 不是.... 而是..... 因为....... 所以..... (1) ( )那只陶罐有条裂缝,( )每天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半罐水 (2) 荷兰( )有成群的骏马,( )有成群的绵羊。 (3) ( )你冬天来到吉林,( )能看到神奇的雾凇景观了。 (4) 这种“网”( )一般的网,( )指国际互联网。 (5) ( )对方远在天涯,( )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 分) (1)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缩句) (2) 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 (3) 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4) 喂,世纪广场怎么走?(改成礼貌用语) (5) 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 分) 成功往往只差一步 两只蚂蚁误入了玻璃杯中,一只蚂蚁坚持不懈爬了出去,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地方,另一只蚂蚁在快爬到杯口时失败了,就没有再往外爬。看到爬出去的 同伴,它心里多羡慕呀!这时,杯子的主人过来了,他想喝水,看到杯子里有一只蚂蚁,便抬起大拇指轻轻一按,这只蚂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有时,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而命运的好坏往往就在于这一步。 塞翁失马

。语文月考试卷

。语文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涔.涔cén 包庇. bì苌.弘化碧 cháng 前合后偃. yǎn B.埋.怨 máī罪愆. qiān 羽扇纶.巾 lún 未雨绸缪. miù C.遗.赵王yí列观.gu..àn 杳.无音信yǎo 毋.wù庸置疑 D.勾.当 gòu 雪茄.ji..ā左右皆靡.mí一蓑.s.uō.烟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金榜提名凤帘翠幕盗跖避匿 B.良晨好景完壁归赵和谐宁谧 C.良莠不齐吻颈之交淋漓努钝 D.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伺候弥补 3.给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记得。一切()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你()生萍儿,受了病,()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保留着,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 A.都总由于因为总是全 B.总全都甚至于曾经由于都会 C.都全由于因为都至今 D.总都甚至于因为总都 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是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和残酷,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沁园春”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曹禺,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另创作有《日出》《原野》《蜕变》等剧本,创作有小说《北京人》。 D.《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它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又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 5.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十年来,这座城市的“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一) 周朴圆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圆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圆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圆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圆(苦痛)哦! 鲁侍萍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 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圆(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圆(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周朴圆(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圆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 周朴圆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2018下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洪江一中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新的传播策略 焦雨虹 ①“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它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是运用文化力量推动发展的一种策略。 ②关注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中国人此时此地的心声,展示社会、民族、地区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状态是文化当代性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出发点。在过去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当代文化的忽视,重点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张扬之中,舞狮子、打太极依然是不少对外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导致国外一些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个长袍马褂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国”形象中长期欠缺鲜活的、丰富的、多元的当代科技、文化、经济元素。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当代”和“传统”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同时,必须立足当代、立足本土,展现既积极、平和、快乐又存在矛盾的真实中国,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③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意义和理念的载体。文化符号不仅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密不可分。正如迪斯尼、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等符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次的中外民调以及对外传播的现实基本可以证实,目前被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依然是以传统文化为主,故宫、孔子、功夫、兵马俑、瓷器、京剧、美食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符号依然是主流,在海外甚至有“孔夫子+中餐馆=中国文化”这一有失偏颇的戏谑之说。因此,寻找和建构更加多元、更加现代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在文化符号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提升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尤其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符号建构急需加强。只有多元、现代的文化符号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④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文化输入其核心都是强调文化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熏陶和感染的力量。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既要有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也要有民间的、个体的交流与沟通,两者必须相互兼容相互补充。国家、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资金大、场面大、时间长、话题多、关注度高,对提升国家间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改变人民的国家观念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大型活动毕竟是短期的,时间和作用都具有短期性、即时性的特点。如果仅仅依赖大型活动,文化的传播效果还是有限的。而民间的、个体的交流沟通具有日常性、长期性,弥补了大型活动的缺陷,其渗透的效果更加潜移默化,长期效果更为显著。 ⑤中国文化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和而不同”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主张,和谐、宽容、共享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终极文化目标,在认同差异、接受差异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对话,最终达到共处、共享的世界文化大格局。 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多元、创新的原则,坚持传统与当代的结合,创新与积淀的整合。一方面,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内容、新的观念,才能保持中国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只有不断创造,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