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专题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专题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专题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专题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张莉萍)2013-02-01 21:35:03| 分类:教研最新成果|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怎样才能既做好低、中年级的识字过渡,又能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我认为中年级的学生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预习的能力。如低年级的识字预习,是学生“读、画、说”等口头或动手作业占多数;到了中年级段,识字预习就可以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动脑思考。写出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找出课文中的词再扩两个词,这是全班同学都必须做到的,而字的解释以及课文中词的解释只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做。

这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有意识有目标的去分析字形,既记住了字词,又可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种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效果是单靠四十分钟来学习所远远不能及的。

2.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一般来说,生字在课文中是分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费时低效。把零散的生字整合在一段话中,学生的识字便成了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而且有了语境的支撑,学生的识字过程成了有意义的识记,更容易在相应的语境中复苏。如:《爬山虎》一课中的“均匀”俩个字,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爬山虎的叶子分布的数量相等,这就是“均匀”的意思,同样方法还理解了“没有重叠”“不留空隙”等语句。还有“漾”字,很难单独理解,但通过动画的展示,学生明白了“漾”的动作就像波浪一样微微动荡。最后把这个字放回句子中再读,感受这种动态美,可以说是牵一带二,相互增益。

总之,识字教学不宜零打碎敲,应注重整合,编写词串也好,编写语段也好,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识字

学生的识字量大了,必然会尽早阅读、独立阅读,而阅读量的扩大又促进识字量的增加,识字与积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中年级可以开展“成语集锦、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等多个积累项目,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实际选择项目,制定积累方案,每周由学生进行汇报。这些语言文化的积淀,必将对学生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4.识字还要和写字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甘泉老师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说课中讲到:新修订的课标特别指出,各个学段都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时间,而且要天天练习,以期提高书写意识,提高书写质量。“凯、牺、牲”是本课书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所以在教学中,她紧扣这两组关键词语,指导学生书写生词,“凯旋”她先让学生读好“凯“字,接着想想”凯旋“的意思,理解后放进句子中感受。同时,想像”雷利想为凯旋而归的爸爸做点什么?教师巧妙地将识字、写字教学、把握主要内容和品析语言融汇为一个有机的过程,“牺牲”二字在指导书写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编了个写字小歌谣来提醒学生,“牛做左旁,略窄偏高;西字稍扁,注意竖弯;生有多横,距离相等。”生字落实有效且高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识字写字效果良好,课标的要求也真正落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拼字音、自解字义、自行书写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同样精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