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谚语

中医的谚语
中医的谚语

中医的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医的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3、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6、好人难得六月泻。

7、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8、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9、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10、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11、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1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13、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14、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15、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16、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17、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18、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9、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2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1、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2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3、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24、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25、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26、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27、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28、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31、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32、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33、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34、鱼吃新鲜米吃熟。

35、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36、深栽洋芋浅栽姜。

37、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38、饿不洗澡,饱不剃头。

39、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40、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41、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42、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43、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44、伤筋断骨一百天。

45、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46、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47、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48、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49、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50、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51、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52、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53、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54、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55、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56、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57、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58、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59、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60、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61、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62、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63、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64、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65、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66、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67、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68、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69、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70、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71、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72、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73、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74、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75、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76、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7、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78、冬令进补,三春打虎。

7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80、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81、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8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83、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84、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85、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86、肝之液是泣,肺之液是涕。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1、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5、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6、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7、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8、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9、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10、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11、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13、家有半边莲,可以和蛇眠。 14、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5、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疮疡若遇着,好似手拿来。 16、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17、亢则害,承乃制。 1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1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20、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1、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22、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23、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24、诸药为各病之药。 25、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26、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27、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31、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2、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33、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3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36、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3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8、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39、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40、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41、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42、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5、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6、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7、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8、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9、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10、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11、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13、家有半边莲,可以和蛇眠。 14、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5、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疮疡若遇着,好似手拿来。 16、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17、亢则害,承乃制。 1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1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20、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1、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22、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23、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24、诸药为各病之药。 25、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26、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27、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31、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2、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33、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3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36、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3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8、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39、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40、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常用的名言和谚语

常用的名言和谚语 Virtue and a trade are the best portion for children. 德行和一门技能是孩子最好的遗产。Better early than late.宁早勿迟。 A man can do no more than he can.量力而行。 Honesty and diligence should be your eternal mates.诚实和勤奋应成为你永远的伴侣。Early birds catch worms.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有利有弊。 Every man has his hobby-horse.人各有所好。 Every man has his taste. 人各有所好。 Every one is born equal. 人人生而平等。 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每朵玫瑰都有刺。 Good things stay indoors while bad things will go far away.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Gossip is a fearing thing. 人言可畏。 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学习永远不嫌晚。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健康胜于财富。 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 知足长乐。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Every advantage has its disadvantages. 有利必有弊。 Every little makes a nickel. 积少成多。 Self-trust is the first secret of success.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言传不如身教。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water. 把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百人有百好。 If the old dog barks, he gives counsel.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Parents are the first teachers of the children.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 各有所好。 An old man is treasure of a family. 家有老人便是宝。 You live with a lame, you will learn a limp.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It is good to learn at another man's cost. 前车之鉴。 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 人老监视广。 All bread is not baked in one oven.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不能强求一致。 There is a good side and bad side to everything.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Forgetting history means betrayal.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Strictness helps, indulgence spoils. 严是爱;松是害。 Father is one hundred headmasters. 一个父亲胜过百个老师。 All work without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干活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中医关于吃的名言

中医关于吃的名言(谚语) 1. 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2.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3. 若要长寿,经常吃素。4.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5.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6. 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7. 一日一枣,长生不老8.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9.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10. 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11. 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12. 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13. 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14. 煮菜不用学,只要勤洗锅。15. 上床萝卜下床姜。16.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17. 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18.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19. 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20.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21.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22.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23.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24.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25.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26.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27.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28.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29.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30.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31. 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32. 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33. 深栽洋芋浅栽姜。 34.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35.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36.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37.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38. 撑痢疾,饿伤寒。39.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40.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41. 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42.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43.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44. 鱼吃新鲜米吃熟。45. 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46.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47. 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48. 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49. 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50. 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51.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52.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53.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54. 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55.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56.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57.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58.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59.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60.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61. 汤泡饭,嚼不烂。62.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63.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64.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65.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66.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67.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68.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69.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70.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71.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72.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73. 药补不如食补。74.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75.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76.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77.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78.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79.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80.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81.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82.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83.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84.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85.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86. 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87.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88.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89.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90.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91.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92.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93.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94.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95.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96. 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97.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98. 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99.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100.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药名食疗歌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欲得水肿消,

中医精髓资料大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890569.html,/zhongyi/

湘东区中医药学会宣 一、中医养生口决 一贯知足,二目远眺,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六欲不张,七分忍让,八方交往,酒薄烟断,十分坦荡。 二、中医名家养生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

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

中医名言

中医名言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名言与谚语

名言与谚语 ●Happiness is a station between too much and too little.~Pollock, British jurist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一站。~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Thomas Fuller, British churchman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英国教士富勒. T. ●Mistak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education.~ Bertrand Russell, British philosopher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罗素. B. ●Age(年纪) is a matter (问题) of feeling, not of years.~George William Curtis, American writer 年纪只是个感觉问题,而不是岁月问题。~美国作家柯蒂斯●Money is a good servant(仆人) and a bad master(主人).~Francis Bacon, British philosopher 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英国哲学家培根 ●Activity(行动 )is the only road to knowledge. ~ George Bernard Shaw, British dramatist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英国剧作家肖伯纳. G. ●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 and memory (is) the mother.~Charles Bernard, French philosopher 经验是智慧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法国哲学家贝尔纳. C. ●All the splendor(荣华富贵) in the world is not worth a good friend .~Voltaire, French thinker 人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不如一个好朋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All happy families are lik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Leo Tolstoy, Russian writer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L. ●The golden age is before us, not behind us.~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黄金时代在我们前面而不在我们背后。~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

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表壮不如里壮。 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11、有钱难买老来瘦。 12、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13、感冒是百病之母。 14、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15、英雄只怕病来磨。 16、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17、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18、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19、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2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2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2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2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能忍者长寿。(常山) 2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2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3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3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3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3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4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4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4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谚语格言歇后语积累

谚语积累、格言积累、歇后语积累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一生之季在于勤。 4、、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9、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1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1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多思)。 12、鼻子上着火(迫在眉睫)。 13、冰窖里打哈哈(冷笑)。 14、六点钟的分时针(顶天立地)。 15、顽猴的丢了锣(耍不起来)。 16、山上的松柏(饱经风霜)。 17、木匠的折尺(能屈能伸)。 18、瓜子敬客(一点心)。 19、曹操诸葛亮(性情不一样)。 20、海边的大雁(见过风浪)。 21、显微镜下看细菌(一清二楚)。 21、莫等闲百了少年头,空悲切。 2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24、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5、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6、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0、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2、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3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35、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朴鼻香。 3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7、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38、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39、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4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2、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43、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4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45、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6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4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8、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49、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50、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5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2、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53、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54、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5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56、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7、天生我才必有用。 5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寸寸山河寸寸金,位卑未敢忘忧国。 61、天下兴亡,匹夫有。 6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64、朝虹雨,夕虹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要。 65、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谚语大全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1、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5、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6、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7、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8、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9、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10、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11、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13、家有半边莲,可以和蛇眠。 14、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5、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疮疡若遇着,好似手拿来。 16、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17、亢则害,承乃制。

1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1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20、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1、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22、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23、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24、诸药为各病之药。 25、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26、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27、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31、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2、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33、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3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36、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3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8、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39、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中医药谚语

中医药谚语 导读:1、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2、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3、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4、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5、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6、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7、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8、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9、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10、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11、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12、诸药为各病之药。 13、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5、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16、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17、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18、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19、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20、上床萝卜下床姜,不找大夫开处方。

21、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2、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25、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26、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 27、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30、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31、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32、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33、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34、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35、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36、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37、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38、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进家。 3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40、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41、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格言和警句的区别

格言和警句的区别 定义 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名言:著名的话。如至理名言。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警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相同点:四者都是有一定涵义的话,四者都是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并相对固定下来的话。 不同点:四者不同点在于,各有表达上的侧重点和特点。 谚语主要强调它的出处来自民间,出自百姓之口,经过广泛流传而固定的语句 警句着重表达含义深刻生动,使人特别注意而告诫的句子,强调“警”就是使人特别注意 名言是着重从言论的知晓度来说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说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仅言论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这句著名的话是谁说的 格言是含有教育意义的话,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连起来合称“格言警句”。

一个具体问题 关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谚语”吗? 严格说来,这句是名言不是谚语,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先由三国时董迂所说(见《三国志魏志》)。 虽然这句话引用很广泛,但是非常奇怪,人们引用说明道理往往忽视了它的出处,所以许多人以为它来自民间,故许多人常在引用此语时灌之以“古语曰”、“有俗语曰”、“人们常说”之类的说法,连宋代大学者朱熹也没有提及此语之出处,只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子读书法》)看来,董迁之名不“著”,已经为后人所忘记,于是才把它当做了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拾柴火焰高。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心正不怕影斜。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子正,脚根硬。男儿两膝有黄金天下乌鸦一般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举例: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拿来主义》) 谚语的主要特征是: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具体通俗,

谚语养生集锦大全

谚语养生集锦大全 本文是关于谚语养生集锦大全,感谢您的阅读! 谚语养生集锦大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流传着一些养生保健的谚语、俗语,言简意赅,幽默风趣,说起来朗朗上口。追求健康,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些民谚反映的就是老百姓的这种心态。我们黄山地区自古文风昌盛,民俗浓郁,也流传着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保健的谚语,其中的一些颇具哲理性和科学性。 “今年笋子明年竹,少年体壮老年福”。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旺盛期,营养得当,身体强壮,则为一生的健康打下了基础。一杯牛奶壮大一个民族就是这个道理。常见同龄的中老年人有的健康活泼,有的多病多灾,特别是骨质疏松,稍微磕碰就会骨折。躺在床上自己受苦受累还拖累了家人,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生活质量? “半饥半饱桃花色,死吃猛涨菊花黄”;“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令”。人不食不行,但人的消化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暴饮则增加肠胃的负担,进出不平衡当然就不会安宁了。现在有不少人由于交际的需要,或是连年过节,总喜欢狂饮暴食,弄得终日腹胀胃满。由于进食过量的荤腥食物,促使胆汁、胰液大量分泌,就有发生胆道疾患和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也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暴食暴饮还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因此,人们在全面摄取营养的同时,更应注意饮食有度有节。1700年前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

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现代研究认为,节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良性刺激,增强人体的调节功能,提高抗病力,延缓衰老过程。故民间还有:“七分饱,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之民谣。但一些小姑娘为了追求苗条而盲目节食是有害健康的。 “感冒不用药,喝茶加洗脚”。风寒引起的感冒不管用药否,一般要一个星期才能好。喝茶,特别是绿茶,茶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都具有杀菌消炎作用。此外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E、B可减缓感冒症状。中医认为“感冒是四肢烦,百节不舒,就是被风侵入了。喝茶方能轻汗发而肌骨清”。洗脚,脚板的汗腺较为发达,热水泡脚,会使脚部毛孔扩张,热量通过血管传至全身驱赶风寒。 “补药一堆不如豆浆一杯”、“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损身”。补品是要因人而宜的,补之不当则适得其反。而豆浆是大众化饮品,价廉,所含植物蛋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豆浆之中还含有钙、磷、铁等人体所需之元素,男女老少皆宜饮用。经常饮用当然就不需要补药了。 “春天多吃蒜,神爽体质健。”春天气温回升,细菌也在苏醒繁殖,而大蒜对肠胃中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我国古代中医学就认为大蒜有“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淤积”之功效。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还把大蒜作为运动员的保健食品。可见大蒜的保健作用是历史悠久的。 “萝卜进城,药铺关门”。这一说法带有普遍性,萝卜古称莱菔,是我国传统的大众化蔬菜,也是防病保健之佳品。《奉草纲目》中记

好的谚语和格言

好的谚语和格言 谚语大全 好的谚语和格言 1、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2、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3、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4、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5、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6、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7、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8、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9、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10、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1、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12、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13、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5、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16、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17、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20、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21、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2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3、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24、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25、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2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7、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28、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29、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30、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31、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32、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3、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34、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35、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36、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37、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38、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39、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40、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41、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4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43、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44、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45、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46、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47、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48、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49、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50、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51、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5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4、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55、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56、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57、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58、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59、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60、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61、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中医药谚语

中医药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医药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2、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3、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4、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5、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6、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7、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8、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9、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10、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11、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12、诸药为各病之药。 13、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5、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16、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17、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18、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19、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20、上床萝卜下床姜,不找大夫开处方。 21、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2、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25、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26、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 27、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30、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31、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32、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33、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34、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35、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36、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37、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38、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进家。 3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40、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如何区别

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如何区别? 定义不同1、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名言:著名的话。如至理名言。 3、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警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相同点:四者都是有一定涵义的话…… 有关劝学求知的名言警句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读书千遍,其意自见。◆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笨鸟先飞…… 中考名言佳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有关立志与人生价值的名人名言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民无信不立。——孔子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中医关于吃的名言(谚语)

中医关于吃的名言(谚语) 1.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3.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4.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5.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6.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7.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8.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9.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10.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11.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2.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3.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14.煮菜不用学,只要勤洗锅。 15.上床萝卜下床姜。 16.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17.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18.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19.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0.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21.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22.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23.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24.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5.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6.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27.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28.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29.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30.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31.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32.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33.深栽洋芋浅栽姜。 34.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35.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36.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37.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38.撑痢疾,饿伤寒。 39.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40.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41.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42.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43.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44.鱼吃新鲜米吃熟。 45.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46.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47.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48.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49.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50.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51.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5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53.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54.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55.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56.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57.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 58.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59.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60.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61.汤泡饭,嚼不烂。 62.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 63.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64.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 65.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66.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67.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68.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69.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70.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71.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7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73.药补不如食补。 74.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 75.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76.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77.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78.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79.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80.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81.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82.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8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84.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85.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医养生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万全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张湛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