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

一.2017申论热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激活农业市场活力》“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对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重农固本一直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农业市场活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结构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化解过剩产能重要举措。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油菜生产大县,注重发挥本地优势,不断理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种植业方面,稳定种粮面积,优化粮食品种,在发展优质大米的同时,适当削减粮食生产面积;充分利用山林资源,着力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在养殖业

方面,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黑山羊、黄牛等特色畜禽和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桃江县在产品结构上做优做细,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激活了农业市场活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业增效。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摒弃传统经营理念,着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方式。衢州市衢江区是我国茭白的主产区,衢江着力构建主体“绿色”循环,摒弃高污染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以茭白为核心的闭合循环链条的家庭农场、示范园区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生产方式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着力发展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力求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升值。新产业、新业态是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江西赣州龙南以产茶著名,依靠茶叶资源,做长产业链,依托茶产业,做出文旅新业态。以“茶+旅游”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激活了农业市场的活力。因此,推动农业发展,激活市场活力,关键在于调顺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正是我国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性改革,既要考虑量的平衡,也要实现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既要调整结构、调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既要突出发展生产力,又要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是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申论热点汇总《引“良法”之水,育善治之“花”》,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

正所谓万物皆有法,世间万物皆有其发展规律,需要按照一定的脉络去行进、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沐浴和清泉的滋润,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慈母的谆谆教诲和严父声声督促。对于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来说,强国之脉络便是良法,唯有用良法构建起来的筋骨才经得起历史风浪的敲打,方能开启善治之盛世。

以民意、事实制定的良法是实施善治的基石。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一旦颁布实施之后必然对一些群体产生影响,公共场所是每个人都会去的地方,吸烟则是公民的自由行为,两者看似没有矛盾,但如果同时发生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未成年人会去效仿、不吸烟的人群身体不适、造成消防隐患。同时,在另一方面我国烟民是个庞大的群体,烟草企业在当地多事纳税大户,并且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所以一禁了之必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要控烟而不是禁烟。深圳市人大的开门立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在立法之初开言纳谏,遵循国情、社情、民情而定。

人性的、严格的“善治”是良法长久落实的保障。新的良法在实行之初,必然有一个在公众当中推广的一个过程,良法在执行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遇到阻碍,而这个时候则最是考验执法者“善治”能力与法制信仰的时候。在法律的强硬外衣下,可以通过执法者的柔性、人性执法来使其推广普及,例如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中,执法者都

是采取先劝阻后执法的方式,不仅便于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条例的目的。与之相反的在宋朝,王安石发动的变法,其法规的核心思想完全符合当时国家的情况,如果贯彻落实到位,对当时的宋朝必然是一剂强心剂,但他忽略了善治的作用,在推行新发的时候一味的强制并且用人不善,导致满盘皆输,故而良法还须善治佐。

故此良法与善治互为依托,在良法的背景下去积极的实施善治,在善治的落实中慢慢的推广良法,形成掎角之势,在实施良法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善治的执行效率,而不是仅仅当成墙上的标语和口号,并且要敢于说不,使善治与良法形成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公正、法治凸显到位,满足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正所谓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有充分认识到良法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法之必行。善治是良法之保障,只有在执法的时候施以柔性才能确保法律的刚性,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三.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利民惠民是好政策的试金石》

“家是最小国,国是一个家”。家国情怀一直是我国特有文化情结与政治概念。特别是当政府转型进入加速期之后,如何通过惠民利民政策来实现最大公约数,如何让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如何让政策的普惠性照进每一个角度,既是政策出台的起点,也是政策出台的落脚点。

每年在“两会”召开之前,各类民生话题都聚焦着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教育公平到扩大就业,从完善医保到养老改革,事事都牵引着大众的关心,也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利益。

政策的出台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要及时回应各类社会问题,更是要充分反映民意诉求。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唯一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这种压力并非单纯的家庭压力,更是政府压力与社会压力。一方面,流动性在加剧且“421”结构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都决定的传统的居家养老已不再适应当下的现实情况,而传统的养儿防老理念和老人们不愿选择社会机构去养老的意愿,使养老政策的制定中就要在现实与情感之间达到平衡。因此,社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多元化社会治理的捷径。

好政策同时离不开精准“落地”,防止好政策被曲解、被念歪。每一次新政的出台必然伴随着相关领域利益格局的微调甚至是洗牌,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更加困难,因此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千方百计阻挠政策的施行。但是,改革阻力越大也就意味着改变的必要性越大,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和诉求。随着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在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土地撂荒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所以土地流转政策既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但是,一些房地产商却借机进行“跑马圈地”,

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好的政策不仅要“看起来好”,还要在执行中做到真的好。

小家背后是国家,大变革牵着小日子。每一个小家的喜乐汇集在一起就是验证政策的最佳试金石,每一个小家的夙愿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为之付出努力的最大动能来源。通过前期充分的科学规划与民意调研,真正使好政策惠及每一人每一家。

四.申论热点深度解析《政策落实》

【基本内涵】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基本现状】

政策引领发展,政策关乎民生。一个好政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制度支持,也可以温暖人心,正确引领人们前行。然而,一些被广泛看好的政策,有的却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以至于频频出现“处长把关”“财政资金睡大觉”“国务院文都已经发了,企业却还被蒙在鼓里”等怪现象。

【意义】

1.落实好政策是弘扬善举的道德“风向标”。

2.落实好政策是正确处事的行为“刻度尺”。

3.落实好政策是完善自我的动力“倍增器”。

【对策】

1.建立多元评估主体

2.确保评估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3.完善政策的的制度保障

4.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

【经典开头】

《礼记.中庸》有言: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政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反观当下,我国虽在极力推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限塑令、禁电令和控烟令等一系列法令却也陷入了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由于部分政策制定并未做到科学合理,以及政策实行过程中遭遇“肠梗阻”,导致好政策无法惠及民生。因此,为了让好政策能够实现引领发展,惠民利民的目的,有令更要有行。

【经典结尾】

老子曾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比喻为政之道,其中的核心智慧就在于治理的有效性和普惠性,而最关键的也恰好体现在令与行的关系上,也就是说,若想保证好政策真正实现好效果,那么既要做到从群众最

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突出地方改起,更要努力打通制约服务群众的“肠梗阻”,如此方能是好政策真正发挥效力,惠民利民

五.申论热点深度解析《城市规划》

【基本内涵】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前提。

【基本现状】

中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正面临者更快更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纵观中国城市建设过程,在肯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城市规划随意性、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追求速度忽视质量、规划缺乏前瞻性、照搬照抄现象盛行。这些问题如果不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加以妥善合理的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以致患上难以解决的“城市病”,造化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

【必要性】

1.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4.改善人居环境

【对策】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3.追求和谐的节本准则

规划实施:

1.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2.城市规划管理要科学。

3.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

4.搞好生态城市建设。

【经典开头】

随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号角的吹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同时,人们也在抱怨,为了拓宽马路,两旁矗立几十年的参天大树说砍就砍,即使身处江南水乡,人们只能看到清一色的“参天大楼”,与之前的“诗意栖居”渐行渐远。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过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因此,要想恢复原有的“诗意栖居”就必须科学规划。

【经典结尾】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人们生活的更好,需要进行城镇化建设,但在建设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规

划,只有拥有法律保障、城市特色、生态良好,人们才能拥有一个“诗意栖居”才能体现出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六。

2020福建省考申论热点

2020福建省考申论热点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和号,并用2B铅笔在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答题中凡出现本人者作违纪处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号、栏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给定材料 材料1: 垃圾可分为生产性垃圾和生活性垃圾,生产性垃圾是各生产主体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性垃圾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据显示,我们县级以上城市有3200多个,城市人口约6.9亿,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约3亿吨。生产垃圾的数量也很惊人,其中,占绝对份额的是建筑垃圾。我国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是焚烧和填埋,目前,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无垃圾填埋场可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

美丽中国”,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看来,解决“垃圾难题”意义重大。 材料2: 2013年9月,随着一声爆破巨响,市老工人文化宫倒塌成一片废墟。这座建成于1985年、高70米的市第一栋带电梯的建筑,其寿命没能熬过30年。其实它只不过是“短命建筑”上新添的一个。耗资8亿元的绿岛体育中心,耗资3000多万的“千年塔”,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五里河体育场,西湖边上最高楼--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这些驰名一时的地标性建筑,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时寿命都不长。“短命建筑”一方面是使用时间短,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压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三年前曾表示,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最大的国家,但建筑平均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而在英、法、美,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 某环保建材公司的厂房位于半地下,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也听不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可推开大门,浩大的声浪顿时席卷而来,靠近大门,一台机器正呼噜噜地往嘴里填大块的混凝土,一番轰隆隆的“咀嚼”后,吐出较小的混凝土渣块,通过传送带,送到另一台设备进行磁选……经过粗分选、粗筛、破碎、磁选、水洗等一道道工序后,建筑垃圾变成了再生粗、细骨料、粉尘等等。总经理吴先生介绍说,再生粗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制品。利用再生粗、细骨料,还可以加工成再生普遍砖和再生古建砖。该企业一年能消纳100万吨建筑垃圾,这样的企业在没有几个,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多少。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导读:本文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多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推动社会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积极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交通、治安等民生问题,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4、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

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5、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最容易失调、社会最容易失序、人们心理最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6、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如今,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申论热点汇总:精准扶贫等十几个热点话题

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中公教育2014-10-29 09:28:54 背景链接 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查看详细】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习近平[综合分析]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同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贫困人口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穷人的梦想构筑。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小

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些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坚持扶贫到村入户,积极创新扶贫机制,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贫困人口仍然占到很大一个比例,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扶贫方式粗放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怎么扶也扶不起来,甚至越扶越穷。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托,强调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方向——精准扶贫。 [扶贫面临的问题] 精准扶贫的背面就是粗放扶贫。一些地方低质、低效扶贫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扶贫人口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干部“毛估估”,扶贫资金轻洒“杨柳水”,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二是舍不得脱“贫困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金; 三是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群众观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四是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对策措施] 一,精准扶贫要制定好发展规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村而言,不仅需要村民们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抓生产、出效益,还需要有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布局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帮助当地村干部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帮困难群众选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针对各贫困村的不同情况,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在政策、产业、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帮困扶贫。 二,精准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 明确工作对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扶贫工作也是如此。首先就要自上而下从“贫困区域—贫困村—贫困户”逐步细化扶贫对象,划分层次、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做好“极贫户”的扶贫工作,并建立贫困对象档案管理制度,为后续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精准扶贫要规范扶贫资金。

公务员申论热点,热点+对策+开头+分论点+结尾,全总结!

经济领域 热点一:新型城镇化 【重要性】 1.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公平的方舟。 2.新型城镇化是促进消费的引擎。 3.新型城镇化是三农问题的利剑。 【对策】 1.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人文之路。 2.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绿色之路。 3.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民生之路。 【经典开头】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片面地将农民从农村赶到城市,也不是野蛮地切断农民后路。“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农民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写好大大的“人”字。 热点二:创新驱动 【重要性】

1.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 2.创新发展是国家兴衰的经验所得。 3.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对策】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创新“动起来”。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化渠道“通起来”。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政府之手“活起来”。 【经典开头】 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转变发展一系列衍生问题,给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造成了若干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在创 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经典分论点】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际地位的有效路径。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科技实力的战略选择。 热点三:供给侧改革 【重要性】

1.供给侧改革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2.供给侧改革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动选择。 3.供给侧改革是显著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 【对策】 1.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3.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经典开头】 供给侧改革即从生产、供给端发力,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经济供需不匹配。一方面是国人海外扫货风行,从奶粉到马桶盖,从电饭煲到化妆品,高品质的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很多产业低端产能过剩,营业经营艰难。如何破解供需不均衡难题?唯有扎实推进 供给侧改革,才能让发展再次扬帆起航! 【经典分论点】 1.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有所教。 2.深化供给侧改革,缓解医疗供给不足,实现病有所医。 3.深化供给侧改革,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养。 【经典结尾】 “道虽迩,不行不至”。发展力供给侧、打赢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们将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激发经济新动能,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热点四:共享经济 【重要性】

2016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汇总(6.9)

2016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汇总(6.9) 文章来源: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背景链接】 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标准表述】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境遇的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由于投入不足、经济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长期存在,教育水平和质量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师资极度缺乏,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待遇低、条件差、上升通道狭窄,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优秀教师流不进来,学校成为“孤岛”,教育不发展,贫困观念就难根本改变。 贫困犹如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短板”,它不仅对贫困者个人、贫困家庭造成负面影响,从长远看,还将影响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因此,当前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大意义。 【具体措施】 一、严厉整改扶贫工作,加强补救性扶贫计划。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困难的家庭紧急救助,避免陷入因贫导致的恶性循环。 二、政府应有计划地帮助贫困家庭缓解因教育而带来的经济紧张问题,减少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注重对落后地区成年人的教育培训,提供多种培训项目,提升他们的识字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申论热点三问新安江生态补偿

日前,浙江省淳安县和安徽省黄山市联合开展了新安江跨界断面水体监测。此举意味着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有8个省份出台流域生态补偿相关规定,但进展缓慢。浙江、安徽两省经过多年酝酿,反复磋商,形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跨省联合保护及治理水环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一新政能否为新安江的一江清水提供切实保障,能否协调好浙皖两省的利益?一系列问题等待回答。 一问:补偿资金够不够 几亿元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但对保护与治理有激励作用 根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规定,中央财政划拨安徽3亿元,用于新安江治理。安徽省配套资金1亿元用于省内新安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在监测年度内,以两省交界处水质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补偿1亿元;水质劣于基本标准,安徽对浙江补偿1亿元。 新安江总长359公里,干流的2/3在安徽境内,发源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山间,注入千岛湖。近年来,国内多数大江大河、淡水湖泊拉响水质警报,但时至今日,千岛湖依然是全国水质最棒的湖泊之一。千岛湖水质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安徽,因为68%的千岛湖水来自安徽。 常年监测结果显示,黄山市新安江地表水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保持稳定,水质总体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出境的街口断面水质常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河流地表水水质标准。 几亿元能否满足生态补偿的需要?能否改善上游百姓生活,能否促进当地主动承担“保护与发展协调”的责任? 长期以来,为保护新安江良好的生态环境,黄山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放弃诸多的发展机会。“十一五”期间,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关停并转企业100多户,此后没有新上一个“两高”项目;全市共否定外来投资项目140多个,投资规模达130亿元。而在浙江,为了保护新安江千岛湖的水质,淳安县、建德市关闭了库内区域所有的造纸、农药、化肥、印染、制革、医药化工等重污染企业。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 论写作万能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导读:本文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多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推动社会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积极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交通、治安等民生问题,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4、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5、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最容易失调、社会最容易失序、人们心理最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6、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如今,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7、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产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完美打印版)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考生在申论复习训练过程中,须结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定要求和申论考试通常所涉及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有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来开展复习,作理论的积累以及重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不能覆盖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的全部,考生应有选择地展开阅读,阅读积累中要讲究策略,重点关注某一个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影响,原因,对策思路以及理论评述性的文字内容,像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及各省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很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社会热点主题,比如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抗震救灾中的民族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等,并未出现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当中,考生在利用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开展复习申论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申论主题热点范围的扩展,同时要根据申论持点和要求有策略地加以利用本书。 那么,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这体通俗读物来应对申论考试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金波老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并结合两个理论热点问题举例说明利用本书复习备考申论的策略方法。 第一、根据申论考试的持点,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和领会 在众多的理论热点中有些理论热点,肯定不会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比如第9章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第10章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适价值”。其中也有些理论点,不太可能出现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比如第2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8章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其中这样一些理论热点,是值得考生重点关注和领会的,比如第1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为今年是持殊的一年,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两大主题交织的一年,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申论考题的主题,考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那么2010年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会不会出现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相关的主题呢,如果出现,也最容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切入。第5章和第6章可以结合起来当作一个主题来切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所体现的宏观思路就是科学发展。最值得考关注的是第7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7章、第19章以及第21章的内容,其中第13章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第19章“三鹿事件”的警示(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第12章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第21章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起广泛共鸣,无疑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并开展精细化阅读和领会。 第二、根据申论命题的持点和规律,有策略地开展重点阅读、提炼和积累,为应对申论作答的基本问题展开训练 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不论怎样变,都逃不出基本原始题型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考生每面对其中一个重大申论考试热点问题时,都应抓住问题本身,状况+影响,紧迫性和原因,对策思路和中心论点论据等关键线索开展积累训练和复习,因为申论主题不论怎样变化,材料信息都始终如一地紧密围绕上述关键线索展开,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也翻不出什么新招式来,理由就在于申论测试考生的四大基本能力类型,几乎是固定而流于规范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重点测考察考生四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对四种基本能力的测试,就决定了作答要求的具体题型,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难逃申论题型的三大家族题型的限制和范围,纵观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其申论题型概莫能外,都遵循着三大家族题型的支配和主宰。 第三、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针对一个重大申论热点问题展开复习时,应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细心收集和提炼出针对申论考试热点的中心论点论据,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意识地作些文字表达方面的合成、归纳、写作的训练。书中材料所提出的极为重要、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和观点,要重点收集和整理,避免临场发挥时挤牙膏或提炼不出规范贴切、经典权威的结论和论点来。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先做有心人,用申论的眼光和要求去审视本书中的重点材料和表述,用申论的规范语言归纳原因,提炼对策思路以及针对该问题展开论述和写作的思维角度,是复习阅读时要把握住的着力点。多作写作思路的设计和训练,是申论写作成功的致胜法宝。只要写作思路开阔,论点论据信手拈来,不愁写不出好的申论文章。要仔细研读经典段落,看别人是从哪些角度切入并展开的,论点的分层和确立正是以切入点为根据的,因此要细心留意别人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提出、设置论点论据的。申论复习一旦得法,找到突破口,申论成绩可在短期内提高10—15分都是完全可能的,这正是考生在应对申论这种主观试题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 第四、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由于近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转向当前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背后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的测试,要求考生在领会中央精神、基本国策、大政方针基础上来应对现实社会问题,展示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因此,考生在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尤其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最新提法,往往隐藏着重要的宏观思路和视角,需要考生细心体味和理解,比如该书中第59页所提出的“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关于三者关系的辩证论述,十分重要而精彩,也传达出中央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大思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切调控思路,都要服从这一宏观思路,值得考生细细琢磨和品味。2010年中央机关公务员申论命题思路,一定会从某一个角度或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到中央决策的主轴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思路上来,这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中之重、热中之热。具体哪些问题与保增长有关、哪些问题与保民生有关、哪些问题与保稳定有关,尤其值得考生细心体会领会的。

申论热点问题

申论热点问题 申论热点问题是中观问题(既不宏观,也不微观) 申论问题的种类: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社会类、三农 一、经济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解决对策(发展方式:又快又好又好又快) 1 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 抓紧出台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建立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 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a实行污染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 b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c全面推进矿业权有偿取得,建立矿山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机制 d研究建立碳交易制度 研究运用市场手段或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 制定和实施新能源的战略问题 A、重点发展电技术 B、积极稳妥发展生物制液体燃料和生物机工作制品替代石油 C、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燃气技术 二、政治类 1、反腐败问题解决对策 A、颁布法律法规,通过颁布《反贪污法》预防和反对腐败等法律法规,使腐败工作正式法制化 B、健全规章制度: 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的实施,保证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

规定干部公务员的财产登记制度 改革工资制度,提高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反对特权、特例 实行干部轮换制度 D、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民监督、新闻媒体监 督,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对党和政府及公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全 方位监督。 E、开辟网上反腐直通车,使网民可以直接举报贪污腐败情况 2、公车改革问题解决对策 A、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行公车管理基础,制定车改方案和推进措施 B、科学确定车改范围和车改对象 C、合理制定交通费补贴标准 D、严格强化,对确定保留的公车进行监管。对于保留的公车贴上特殊标志,便于社会舆论对其进行监督 E、同一地区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车改方案应同时设计同时实施 F、规范旧车报废和公车购置审批制度 G、建立健全与公务员考核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H、鼓励私车公用,允许经常性私车公用人员,报销一部分费用或给予补贴 3、治理行政浪费,规范公务消费的对策建议 A、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制度建设:清晰定义行政事业经费的支出范围,严格规范相关的标准及额度,建立合理而规范的支出程序,强化支出的审批和监督机制,并对违规者采取零容忍原则,通过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空间和概率。 B、完善公共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将公务员公开项目的信息纳入公开项目和事项中 C、加强公共财政的预算管理与审计监督 三、文化类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A、做好网站备案管理工作,为网络监管共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B、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行动,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把网络监管工作推向深入,净化互联网网络环境。 C、提高网络监管技术。 D、积极完善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建立广泛的事后监督机制。发动和鼓励广大民众提供舆情信息,进行网络监督。 E、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大力推动网络诚信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热点话题一: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在为农民工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并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以方便农民工就医。 (2)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农民工医疗开支。 (3)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国内有关的医院对农民工医疗费用实行自愿减免。 (4)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办法和政策,确保农民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 (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民工中存在的重大健康与疾病问题,以满足农民工基本健康需求为重点,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热点话题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上,要把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同等对待,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 (2)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要重视中小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要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3)国家金融部门要指导下属的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信誉好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完善信贷激励机制。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要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 (5)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 (6)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7)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财政可以尝试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空间。 (8)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平台。 热点话题三:煤矿安全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运用国外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以及系统工程、控制论和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提高煤矿安全科技、安全管理水平。 (2)制定煤矿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煤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3)加强煤矿行业管理,修订及完善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4)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积极鼓励、支持商业保险进入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推动矿山行业加入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或其它财产险。 (5)加快立法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除了对现行法律、法规及时补充修订外,还要鼓励、支持部门和地方立法,作为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补充。严格安全执法,对抗拒执法的予以严厉惩处。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

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2014年国庆连休长假第一天,也是国家实行重大节假日期间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第一天,免费高速成了许多人节日出行的首选。同时,北京、天津、河北等16个省(市)的24条高速路局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加之车流量普遍增大,使得局部路段发生交通拥堵。 10月1日上午,合翼芜高速拥堵。在长江大桥口,密密麻麻全是汽车,一些大型货车行驶较慢,而小汽车基本上占据了所有车车道而无法超车。驶过大桥,需要将近1个小时。在桥上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国庆长假出游市民的私家车。记者和身边许多客车主交流,他们普遍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国庆长假难得能有机会出游,选择节日出行与“高速免费”关系不大,即使高速不免费,也肯定会出来的。

合翼芜高速有两个隧道口,在隧道口前,大批车主仍驶到了应急车道,使得隧道口形成三股车流抢进一个车道的情况,堵车问题因此更加害出,交管部门表示,抢占应急车道,一旦发生交通堵塞甚至事故,还会影响警车疏导、救护车和救援车的抢救等,是具备很大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 材料2 2014年“十一”黄金周高速拥堵,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次高速公路大堵车,有专家表示,价格是社会协调机制,高速免费等于动员大家一起上路堵车。所以节假日高速不仅不应免费通行,而且还应涨价。该专家指出,在我国有车族不是最低收入人群,如果宣布长假期间高速涨价50%,并将所有增加的收费分给贫困县中学,既可减少高速拥堵,对助益民生,何乐而不为。 对于专家的观点,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确确的政策应该不是“不该免费”而恰恰应该是“更多的免费”。其理由是:如果平时高速公路,就有更多的免费,而不仅仅是节假日这几天,就不会发生赶集拨的扎堆儿;如果更多的公路能免费,而不是仅仅这几条。自然就会产生分流效果。 还有人对两人的观点综合、得出结论是:高速平时应该免费,而节假日反倒全免费。 材料3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收费公路拥堵状况,北京市提前制定了应对预案。当市域内收费公路主路出现严重拥堵时,收费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将配合

巧用《理论热点面对面》确定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令狐文艳创作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负责组织理论专家学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共同撰写的一本权威性通俗理论读物,本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它立足国庆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两条线索为主轴,从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怎么看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起步,展开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是报考我国政府公务员的考生所必备的理论法宝,其中很多重大理点热点问题,诸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为何定位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为何越是思想多元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为什么要努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团结,如何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看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如何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等问题,对

考生应对申论考试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令狐文艳 但是,《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非应对申论考试的专业理论指导书籍,考生在申论复习训练过程中,须结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定要求和申论考试通常所涉及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有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来开展复习,作理论的积累以及重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不能覆盖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的全部,考生应有选择地展开阅读,阅读积累中要讲究策略,重点关注某一个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影响,原因,对策思路以及理论评述性的文字内容,像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及各省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很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社会热点主题,比如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抗震救灾中的民族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等,并未出现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当中,考生在利用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开展复习申论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申论主题热点范围的扩展,同时要根据申论持点和要求有策略地加以利用本书。 那么,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过程中,到底应

申论热点养老问题

申论热点:养老问题 【背景链接】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期盼。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养老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和估算,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养老的模式却双线遭遇“狙击”: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因为“4—2—1”家庭倍增,渐渐成了年轻人的“不能承受之重”;机构养老也因经费问题而形成了“公立的住不上,私立的住不起”的格局。 而修订“老人法”,设立“老年节”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尊重与保障,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于养老问题的焦虑。近几年来,“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内心,而诸如“延迟领取养老金”、“以房养老”等话题又一次次触动社会敏感神经。种种现状拷问我们:明天,我们该如何养老?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当前,养老难只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的生存压力。客观来讲,现在以85后和90后为主的年轻人,面临着比他们父兄辈更大的生活压力,在大中城市房价高高在上的大背景下,城市青年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问题就需要二十年的。更何况,他们还要结婚、生子、维持相对体面的日常消费。仅仅以经济状况来说,他们在35岁以前回馈父母的能力有限。而农村青年如果守在家乡务农,自然不必面对大山一样的住房问题,但在农村的工作机会少,收入水平低,在满足小家庭的生活所需之后,能用于养老的钱也不可能太宽裕。事实上,35岁之内的农村青年很少有人固守土地,他们多已进城谋生,不得不和城里人一样面临“大不易”的居住问题。生计问题限制了年轻人的经济实

2020申论热点范文(20)

2020申论热点范文(20)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我们为大家提供国家公务员考 试申论热点及申论范文供大家参考,祝大家考试顺利。 抵制三俗,弘扬主流文化 三俗,主要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三俗并没有因发展而消退,反而因发展更加盛行。三俗的盛行阻碍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主流” 的引导和影响作用,甚至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变幻、交织、杂响中, 声音不够响亮,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无法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因此,抵制三俗,弘扬主流文化势在必行。 三俗的产生根源一方面和官员以身作则大有关系。官员按理是全民公仆,不但要重商,也要重农,更要重工人。另一方面文化消费 主义的侵蚀,是“三俗”之风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 要抵制三俗,应该从抵制拜物主义和规范文化产品抓起。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把人民的根本利 益放在首位,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不能为了提高政绩而带头做出有利于三俗之风盛行的腐败行为和 允许三俗在人民生活中的放纵。 其次,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充分发挥长效机制 的作用,激发文化生产者积极创造的热情,激活创新潜能,在消费 文化的大潮中凸显主流文化的地位,以主流文化引领时代文化的健 康发展,形成多元并存、丰富多彩、主旋律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化。 然后,通过包括生产文化产品在内的各种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