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浅谈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自从我校试行生本教育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我觉得“生本教育”是目前教育教学中比较好的一种教育模式。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无形的爱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用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那么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前置性作业的理解

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

课堂的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提升对新知的认识。但课堂的学习还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教学设计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使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更好的为学服务。前置任务不能过多,多了就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内容应该根据学情进行和课中有选择的进行。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前置性作业不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二、前置性作业的形式

数学学科的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用书面或口头交流,

让学生感受过、思考过就可以、不一定要学会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就可以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感悟,发现规律。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________.

我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了三种形式:

1、立足简单,生动有趣。

前置性作业要力求环节简单,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容易操作。例如:————————。

2、立足学情,面向全体。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难度适中,照顾全体,且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会发现的快乐。例如:在教学“_______”的前置性作业。

1)、找一个______形的实物,你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______怎么计算?

3)、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尽管每个学生的各自能力不同,学生的理解和发现会有多有少,但在合作流的过程中,哪怕有一点点见解被同学和老师认可,他们都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认可。才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发言更大胆、更积极,使课堂合作交流更充分、更深入、更有激情。

3、立足新知,突出重点

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为课堂交流时突破重点、难点作好铺垫。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需要、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简单调查,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问题。

三、前置性作业的作用

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铺垫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了知识的外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前置性作业的所用,才能保持前置性作业能够更好的得以继续,学生才有兴趣去做,对学习才能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前置性作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广泛。而且教师的教,是以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和知识基础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带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也给我们的课堂带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科学的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使得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有备而的学,这也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