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乐国安

【内容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中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而产生它的内在原因则是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不满。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基本观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还远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心理学【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postmodernism social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思潮。1988年,在澳大利亚首都悉尼举行的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J.Gergen应邀作了题为“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的专题报告[1](pp.1~42),指出传统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正面临着来自于各方面的挑战,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他还进一步从社会心理学专业出发,提出了构建“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具体设想。1989年,美国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I.Paker出版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一书,回应了Gergen的观点[2]。1991年, Gergen出版了《饱和的自我:当代生活中的身份困境》一书,考察并分析了自我(self)概念在后现代文化中的境遇,试图借助这项具体的研究来展示和描述后现代心理学的具体内容[3]。至此,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明确地进入了心理学家们的视野。但是,什么是现代(modern)的社会心理学呢?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基本观点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呢?本文试图就这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一、什么是现代社会心理学

所谓现代的社会心理学是指秉承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的信念和方法,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最终能够揭示有关人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普遍真理”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不仅确立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奠定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科学

的社会心理学也就是现代的社会心理学,一直坚持着经验主义取向。经验主义取向就是把社会中的个人视为一个“精神实体”,把社会视为一个“物质实体”,而经验是精神实体借以反映、描述和认识物质实体的中介,因此,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握两种实体的真实知识。从科学心理学的经验主义取向上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心理学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实证主义倾向,所谓社会心理学的现代性也就是它的实证性[4]。

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主要有下面四条:1.方法上的机械主义。现代社会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一样热衷于效仿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依然对整个世界做主观与客观的简单二元划分,把决定论移植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来,坚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选题大多过于琐碎也不重要,尤其是实验室的局限使之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现实,从某些拟兽论研究到理解校园枪击案或国际间的仇恨还有很大距离。2.研究手段上的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相信经验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起源于由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而得来的经验,最后还要受其检验。在现代心理学中,无论是以意识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法,还是以意识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自我经验描述法都以经验主义为取向,都把意识作为一个“经验实体”加以研究。现代的社会心理学基本上继承了这种经验主义取向,在研究手段方面强调经验观察和现场实验的重要性,希望借此获得中立的研究数据以建立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的社会心理模型。3.研究取向上的个人主义。从弗洛依德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性本能到马斯洛和罗杰斯所主张的个人尊严、个人潜能和个人的价值,现代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直坚持以个人为中心的取向,研究者或者从个体的内部因素,或者从个人所处的具体情境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极少从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探讨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忽视了个人是社会的成员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因此难于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现实之中。4.研究理念上的普遍主义。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注重价值中立原则,期望借此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超越文化和历史的普遍真理。多数研究者相信依据经验观察所得到的数据可以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可以超越时间、超越历史、超越文化,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人类群体和社会。

Gergen在《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专题报告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总结出现代

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这四个基本原则可以视为社会心理学“现代性”的同义词,即:1.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虽然不同流派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定义,但是,现代主义取向的学者们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存在研究可能的基本研究领域。2.现代主义取向的学者们都相信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领域中可以找到普遍性的特征,能够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框架,并且可以借此预测人类的社会行为。3.现代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要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领域内找出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必须借助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那些可以对研究变量加以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4.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坚信价值中立的原则,认为通过价值无涉的实证方法可以逐渐地加深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认识,最终完全可以形成一套在价值上保持中立的、可靠的真理[1]。

如上对现代社会心理学特征和基本原则的分析,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实质,即它的实证性。

1

可以认为所谓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现代性”就是指,坚信通过使用实证的方法,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可以获得客观存在的普遍真理的研究倾向。

二、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产生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更为重要的

是它代表着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文化取向。“后现代主义”本来是指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孕育于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成为兴盛于西方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作为一种与现代主义相区别的文化取向和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在心理科学领域也产生了范围

广泛并且日益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领域内逐渐地形成了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社会心理学思潮[5]。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它的产生与后现代

主义哲学以及后现代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它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时代精神产物;其次,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学科背景。

(一)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的建筑学中出现,此后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那么“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涵义呢?

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一些哲学家从哲学发展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界定: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也可以说是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哲学思潮、艺术观点、建筑风格、社会心态的汇集。

1.从哲学方面看,实证主义根基的动摇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什么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根基又是什么呢?实证主义是近代知识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背景的特定产物。就知识文化背景而言,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实证论,起始于笛卡尔哲学的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的交互作用之下;就社会历史背景而言,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事实上就象M.韦伯所描述的那样,是作为

现代化过程本质内涵的理性化在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中的体现和落实,其坚信“只有在合理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支配之下,才会产生经过推理证明的、数学的和理性实验的实证自然科学”[6](p.91)。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理性化过程,贯穿于现代化方案始终的基础原则是理性化原则。而理性原则作用并影响普通人的思维和认识的时候,不仅可以排除神灵以及巫术对人们思想的迷惑,还可以减少情感和信仰

对人们思想的限制,理性主义使人们相信任何先定的原则都可以在事实面前改变。因此,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必然会促进实证主义的兴起。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个世界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基本二分;经验与知识代表着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人类的理性可以彻底地摆脱偏见、成见和传统的信念;我们可以依靠我们反思的力量超越历史的前后联系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科学研究存在一种通用的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因为实证方法可以确保知识的稳固基础,进而为我们建立起普遍的科学大厦[7](p.45)。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实证主义的根基是源于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即坚信在客观世界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我们借助于数学的方法和理性实验的方法才能认识到客观真理。

实证主义的精神和原则在总体上支配并主导着近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乎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含义相混同。但是,从实证主义哲学产生伊始,对它的批评就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例如E.Husserl和A.Schutz 的现象学、

M.Scheler和K.Mannherm的知识社会学等。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一些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思想,例如

H.G.Gadamer,M.Kuhn,P.K.Feyerabend,J.Derrida,R.Rorty等,更是从根本上动摇

了实证论对科学研究的统治基础。

由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首创并在社会学领域为舒茨(A.Schutz)所继承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在后

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之前,就对实证主义科学方法提出质疑,直接开启了后现代

知识论的思路。他们主要针对实证主义所谓的科学方法的“惟一性”和“客观性”,认为客观事物有许多种不同的构成方式,因此,以物理学方法为代表的、研究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只能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

在后现代思想家中,伽达默尔(H.G.Gadamer)的阐释学(Hermeneutics)最为直

接地接受了胡塞尔思想的影响。他更为明确地宣布“一切理解都包含着某种成

见”。伽达默尔认为我们的全部经验能力具有“最初直接性”,我们所遭遇的东西才称作对我们相关的东西,我们所谓的世界只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7](p.158)。

库恩(M.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向实证主义所信奉的有关科学的真理性提出了挑战[8]。他指出,科学知识并不是从自然中简单地“读取”出来的,而是以历史上特定的、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范式作为中介,理论或范式会污染观察和实验。库恩所谓的范式(Paradigm)指的是科学研究者原先所持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可以视为伽达默尔所谓的“成见”。库恩的范式论认为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式下成立,范式决定着什么是科学知识,什么不是科学知识。K.Feyerabend对库恩的思想作了积极的反应[7]。在

《反对方法》一书中,他猛烈地抨击了那种认为“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固定不变的研究程序获得知识”的观点[9]。他和库恩都认为:所谓的科学“真理”只不过是对事实的一种看法,只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或数种新产品而已。也就是说,以往被认为是科学界所独能产生的一些普遍知识,实际上不过是“科学家”这一文化共同体内部社会交往过程的特定结果而已。在这种观点看来,所谓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所谓“客观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真理”就成了值得人们怀疑的问题。

共同动摇实证主义根基的理论还包括解构理论、https://www.360docs.net/doc/e318380665.html,udan的新工具主义科学观、R.Rorty的反本质主义真理观等。面对这样的一种潮流,社会心理学领域内也开始了如前所述的对实证论的颠覆活动。

2.来自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有人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发展现代科技,使得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但是,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最终形成了“科技霸权”和“电脑霸权”,所以把人当作机器或动物来研究的科学主义思想日益泛滥起来,从而造成西方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深深地感到人生意义的失

落和精神价值的丧失。美国社会学家Daniel Bell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由于外部世界迅速变化导致人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出现错乱;另外宗教信仰的泯灭、天堂希望的失落以及关于人生有限、死后万事空的新意识共同铸成了自我意识的危机。因此,人们就走到了一个缺乏生命意义的空白边缘地带[10]。

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线型二分化认识论的置疑,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它认为现代主义把世界划分为主客二元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建立在主客二元论基础之上的内源论与外源论之争也是站不住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划分”看成是社会建构和语言建构的结果,因此,知识和所谓的真理也就成了社会互动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从产业型向消费型的过渡,这种过渡表现为如下的特征:(1)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反差。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无情地破坏了一切神圣的东西,冷酷地把一切都变成商品。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这种商品化过程更为彻底,人们越来越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商品化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杂志、网络所构成的信息海洋之中。在物质文明飞速进步的同时,后现代社会的失业、犯罪、吸毒、精神病和道德堕落等现象却十分严重,这说明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是非常落后的,人们普遍有被商品化、程序化和异化的社会心态。(2)全方位的艺术商品化。在古典哲学看来,人的审美经验是拒绝商品化的,康德认为艺术的最大长处是不会变成商品。但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开始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商品化的过程不仅使艺术成为商品,就连理论也变成了商品。(3)现代人对“乌托邦理想主义”的蔑视。后现代主义社会的变革也造成了人的变化,导致了新型“现代人”的出现,他们的最大特点是蔑视乌托邦理想主义,很多人失去了自我奋斗的精神而沉迷于享乐之中,想方设法地寻找刺激来安抚烦躁的心灵。(4)高度的竞争使人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后现代社会之前,人们所面临的竞争主要是“人与自然的竞争”和“人与技术环境的竞争”,但是,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人们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变成“人与人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沟通日益减少,而高强度竞争所造成的压力却日益增大。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人们对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基本观点如下:

(1)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内在关系。强调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现代主义把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甚至企图证明不受道德约束追求自我利益的行为和制度也是合理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地批评了现代主义对个人主义中心地位的强调,认为个人主义的绝对化会使它走向自己的反面。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迅速变化的信息化和商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2)倡导创造性。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其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3)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体现了对历史和事物发展中各种差异和偶然、变化与不测的高度敏感。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11]。

(二)社会心理学内部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既有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也

有来自于学科内部的原因。从

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室以来,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实证主义,因此,采用“科学主义”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是,科学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承受了来自于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

首先,在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倾向。学者们对方法的重视超过了他们对社会现实本身的重视,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某个社会心理问题之前,总是会下意识地考虑到这问题能不能用同行所承认的、以实验研究为代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这使得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为没有合适的研究方法而被刻意地忽视了。

其次,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实证论的影响下希望能够对研究课题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这样,一方面就使那些不适合作定量分析的研究课题无法获得解释,另一方面令已有的研究缺乏能够得到深入理解的定性分析,因此难以获得深入的解释。

正是由于上述的哲学基础、社会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等多方面

原因的出现,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开始提上了日程。I.Parker在1989年发表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一书,深刻地指出实证的社会心理学与西方现代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在新的哲学基础上使社会心理学与现代主义脱钩,进而创建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即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2]。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观点

(一)Gergen对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设计

在1988年的《走向后现代心理学》的专题报告中,Gergen曾经总结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特征,同时,他还相应地为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者作了以下的设计[1]:

1.在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应该意识到,我们对周围世界所作的论述,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或者是遵照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所获得’的产物;如果我们还坚持认为科学都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存在,无形中就会把那些本身还带有一定偏见的论述客观化、普遍化。

2.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找到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任何一种叙事方式都只适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必须要考虑到自己开展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对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强烈反省意识。

3.后现代时期的学者也不再把“方法”视为一种神圣的追求,相反,人们认为方法往往是一种误导他人去认可自己、进而把自己的想法“合理化”的工具。

4.基于前面三项设计可以推知,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对真理的看法已经完全不同于从前,他们开始对“实证研究是获得真理的必然途径”的信念产生怀疑;甚至有人认为,所谓的“科学进步”根本就是由于科学的文字及叙事特点所制造出来的产物。

(二)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研究思想

虽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但从其先行者的研究成果上看,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研究思想[5][12](pp.50~54):

1.反对机械论和实证论,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所谓机械论(mechanical determinism)是一种以力学为基础来解释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因果关系的机械图式。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使用机械论和实证论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心理学,必然使这门学科背上沉重的包袱,因为世界的秩序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因果规律的基础上;他们对大量微观的、控制条件下所得到的实验数据感到厌烦,认为把客观性、可验证性等实证原理运用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上本身就是荒谬的。有些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家甚至认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划分是一种简单的二分法,他们反对普遍主义,倡导相对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只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适用。

2.蔑视低级心理的研究,重视高级心理学的研究,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

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和社会学接轨。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形成以来,人们对低级心理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从动物身上也可以观察到的反射、感觉等说明不了人与人之间本质性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应该重视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等高级心理研究,并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和社会学研究接轨,使之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能够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3.反对还原论、简约论和拟兽论,提倡从整体论和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所谓还原论(reductionism)是把意识和人格等心理现象都分解为物理或化学要素,从而把心理学还原为物理学的一种倾向。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一些来自于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示怀疑,认为把这种简约论和拟兽论的研究结果用于推测人的心理带有很大的冒险性。有的后现代学者认为,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实证、归纳和推理等方法来探讨社会心理的普遍规律是徒劳的,甚至还会割裂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了使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他们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当我们浏览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时,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家把他们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人的社会性。现代主义聚集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取向则把注意力的中心从个体转向社会,从个人理性转向文化关系和社会互动,开始重新发掘在后现代社会中被商品化了的人性概念,他们非常关注生活在完全商品化和信息化社会中人的时空观、价值观和历史深度感将会如何产生变化。

2.注重语言的研究。语言在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主义取向眼里语言是心灵的孩子,是描述和表征内在心理状态的忠实的工作。但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则认为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是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框架和思想范畴,他们把对语言的研究重点放在语言的建构性上,而不是其反映性。

3.注重心理投射的研究,尤其是建筑风格和艺术观念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投射和影响。以建筑为例,古典的建筑渗透着透视艺术和情景深度,也是一种“中心化”、“轴心化”思想的表露,而后现代建筑追求的只是大众化和使用者的舒适。

4.提倡超个体主义研究。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风行一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潜能,由于迎合了现代人追求个性的需要,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后现代社会里要真正地保持人的尊严,发挥自身的潜能是极为不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为了减轻后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主张让个人回归到大众与平凡之中,或以宗教性的怡然来消除自我奋斗的焦虑与恐惧,这即是所谓的超个人主义,它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主张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中心”的否定之否定”[13]。

四、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简要评价

目前只有少数人把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视为一个学派,多数学者都持一种有默契的共识,即把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视为一种思潮。应该说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还处于刚起步的不成熟阶段,尚未形成一种严谨的体系,只是某些社会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相似观点的汇集。但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出现却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后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反

差,人被物役化、商品化和程序化的社会心态,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来调整和规划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而不应该对新时代出现的现实问题采取视而不见的回避态度。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强调研究鲜活的、从社会实际生活中涌现出来的

心理学问题,并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都是可取的,对处于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社会心理学以批判为先导,对科学主义社会心理学把社会心理研究局限在实验室、限制在“科学”方法之下的现象作了无情的批判,它促进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实践的重要转变,重新发掘了语言的意义与作用,把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从个体转移到社会关系模型上来,进一步向人们揭示了客观世界作为主观建构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并使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始由实证分析向话语分析和历史文化研究方法转移。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以人为本的强调,远远地超越现代社会所主张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人性中的社会性的超个人主义,主张使人性回归于平凡和大众,借此减轻后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心理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来自于不同的层次,例如个人

层次、人际交往层次、群体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等,所以,只借助于科学主义的实证论难于解释全部的社会心理现象。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引进了话语分析、历史文化研究方法和相对主义的观念,符合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需要。但它对心理学主流研究方法的全盘否定是不可取的,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经过长期演变,已经由强调实验室研究发展到今天更强调准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档案资料分析等方法的使用,并且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例如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现在,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方法特点并且找到了适用的领域,这一点是不应该也是不能否定的。在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应该进一步地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实验研究和社会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而不能有所偏颇。

总之,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还远没有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是,应当可以成为建构社会心理学大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Gergen,K.J.,"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In

S.Kvale(ed.),Psychology and Postmodernism,SAGE Publications Ltd,1992.

[2] Parker,I.,The Crisis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and How to End It,Routledge,1989.

[3] Gergen,K.J.,The Saturated Self:Dilemma of Identity in Comtemporary Life,New York:Basic Books,1991.

[4]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社会心理研

究,1996,(4).

[5] 方俊明.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6]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 R.J.伯恩斯.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M].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社,1992.

[8] Kuhn,T.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2nd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Feyerabend,K.,Against Method,London,NLB,1979.

[10] 车文博.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J].心理行为科学,2003,(2).

[11] 王永玲,等.后现代主义思潮:解读与评价[J].东岳论丛,2001,(9).

[12] 高峰强,车文博.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J].心理科学,2001,(1).

[13] 乐国安,郝琦.社会治疗理论与方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述评[J].南开学报,1999,(6).

(《南开学报:哲社版》(津)2004年05期第108~115页)

6

1、绪论案例分析 一、在学习社会心理学中,微贱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随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并且,它也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是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西维则不这样认为。 问: 1、实验室实验法是什么? 2、微贱的观点正确吗?试分析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研究方法? 答案: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正因为这样,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可以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2、正确。【答案要点】 (1)四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具体形式:a.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c.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2)a.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现实性(主要是与实验法比较而言)。 b.观察法的主要缺点(只要是与实验法和档案法比较而言) (3)a.实验法的优点: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b.缺点:外在效度低而且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等。 (4)a.调查法的优点:与实验法相比,具有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等特点 b.缺点:与实验法相比,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

2、社会影响与相符行为案例分析 一、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 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 1、这个例子的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上的哪个内容并分析其特征? 2、试用这个内容分析这个例子。 答:1、上述例子其实就是群体歇斯底里症的例子,它指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群体心因性疾病”,这种传染病一开始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开始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就是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症状。随着遭受痛苦的人数量的增加,生理的症状和他们臆断的理由变得越发可信,从而更广为传播。 2、在田纳西这个案例中,与没有得病的学生相比,那些得病的学生更多地报告曾在课间亲眼看到得病的人或者得知同学病了。很明显,这里将那些模糊的症状(甚至是没有症状)定义为是令人恐惧的、由楼房引起的疾病的“信息”通过直接接触得以传播。另外,媒体对该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使得更多臆断的“信息”得以传播。 二、女性通过信息性社会影响了解到特定时刻文化认同的魅力身材的类型。通过家人、朋友和媒体,女性了解到何为魅力身材,自己与之比较又如何。而各

《社会心理学》平时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从事一些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时,例如解数学题、背单词等,有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相比,前者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社会心理学将这种作用称为() A. 社会影响 B. 社会促进 C. 观众效应 D. 社会抑制 2.以下对影响相符的个体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正常人中,智力高的人与智力低的人相比较,前者较少表现相符 B. 实验证明,老年被试比年轻被试较多表现相符 C. 实验证明,在中性刺激物面前,男女被试的相符程度没有显著差别 D. 实验证明,高自尊的被试比低自尊的被试较少表现相符 3.以下对个体的性别与相符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证明,女性较男性更容易表现出相符 B. 实验中,如果刺激材料是男性所熟悉的事物时,男性被试将较多的表现出相符 C. 实验中,男女被试在相符程度上没有任何差异 D. 实验中,如果刺激材料是女性所不熟悉的事物时,女性被试将较多的表现出相符 4.群体的一致性特点与相符存在关联,以下对这二者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假设韩某不赞同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并且感受到巨大压力,如果此时群体中的刘某也对这种一致性意见提出异议,那么这很可能会降低群体相符的程度。 B. 不论A答案中的刘某是一名权威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他的支持力量都可能起到作用 C. 无论先前韩某对刘某是否抱有好感,韩某都可能受到刘某的鼓舞 D. 如果刘某的意见不仅与群体的一致性意见不同,而且与韩某的意见也不同,那么对群体的相符程度不会构成明显影响 5.以下心理学家中,用本能说对“模仿”做出解释的人是() A. 米勒(https://www.360docs.net/doc/e318380665.html,ler) B. 班杜拉(A.Bandura) C. 鲍德温(W.Baldwin) D. 多拉德(J.Dollard) 6.以下对“暗示”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暗示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前提,一般不付诸压力成分 B.暗示可以是语言的、行动的、表情的,也可以是某种符号的 C.暗示的发出都是有意的 D.暗示同命令和指示、劝导和教育有明显的区别 7.自我暗示是暗示的类型之一。以下成语中,最能体现自我暗示的是()A. 水中望月 B. 欲擒故纵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8.“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类型的暗示是() A.直接暗示 B.反暗示 C.间接暗示 D.自我暗示

时尚元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这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的大舞台中。作为青少年是国际化影响最深的群体,他们和他们的上一代有着很大的观念差异,他们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的新气象更敏感,更新奇,更容易接受,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选择的方式是多样的,而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势必对造就了成长中的孩子的个性多样化。在那些十四、五岁的稚气未脱的面孔后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呢?他们喜欢的是什么? 针对此问题我们研究小组展开了调查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中学生时尚想法大调查 针对中学生对时尚生活的需求与看法,我们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取被访者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我校各年级学生。以下为调查结果。 活泼幽默的老师最具人气值。 活泼幽默的老师更能和学生接近,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年龄和身份上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与之接触。在教学上这类老师能充分使用他们的活泼幽默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而不觉枯燥。这类教师往往在工作上比较成功。因此,教学风格活泼,性格幽默的老师历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和蔼型慈祥长者的形象同样被学生的所称道。和蔼可亲的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轻松自如。和一些以威严著称的老师相比,和蔼型的老师在他们眼里是那样可爱,学生也乐意与这样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势必也就更愿意向这样的老师敞开心扉。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严肃的老师是最不受到学生欢迎的类型,这也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学生性格普遍外向活泼,对于严肃古板,高高在上的老师,在课堂上天性受到压抑,在课堂外则敬而远之。 娱乐明星的“群众基础”在中学生中最为广泛 中学生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古今对照,娱乐圈的这些明星真可谓身价百倍,地位不能同日而语,所到之处,灯光、闪光灯、狂热fans的目光无不聚焦在他们身上,他们日进斗金赚钱之能事更是非常人所能想象。他们今

第十一章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第一节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他人在场促进了活动的完成,并且提高了活动效率。(蚂蚁搬土实验) 社会抑制是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他人在场不是促进活动,而是干扰了活动的完成,而且抑制了活动效率。两个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不管是结伴效应还是观众效应,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的效应。(思考:影响因素是什么?)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查荣克) 由于他人在场,我们每个个体会提高自己的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就会增强,越熟练的工作完成得越好(促进),反之,越不熟练的完成得越差(抑制)。 三.社会惰化 指群体一起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个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他自己单独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付出的努力更少一些。 解释:(1)在群体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完成活动的时候,对于活动中的每一个人,他的责任意识会下降;

(2)心理学觉得,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在群体中所做事情的成果被淹没在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成果当中了。 例子:和尚挑水吃,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四.去个性化 指一个人在群体当中,去做某种活动的时候,因为他对这个群体的认同,就淹没了对自己个人身份的感知,即失去了个性感,认为所做事不是他自己的责任而是群体的责任。积极的方面:防暴警察维护社会秩序 消极的方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1895年出版《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研究集群行为,集群行为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人们在集群的时候去个性化了。 例子:1985中国足球5.19事件;网络的虚拟化也实现了心理上的去个性化 第二节从众、服从和顺从 一.从众(带非理性的色彩) 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倾向。(即随大流现象) 分类:真从众——口服心服 权宜从众——口服心不服 不从众 经典实验:(1)谢里夫的经典实验—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是要以别人的观点行为作为我们做出行为的依据的。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社会 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 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 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 *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1)家庭。家庭式个体早起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起点,家庭环境之下的社会化的质量和效果将为个体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内部的教育和父母的思想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特征都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社会交往特点产生影响。学前期儿童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器以后的社会化进程。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的社会角色。总之,大部分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力量。在学校里个体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价值和行为规范。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对个体的知识储量、技术水平、价值观和人格规范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学校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角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中的集体类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利于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在年龄、兴趣爱好、地位、价值观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非正式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同辈群体的特征一是有明显非主流性;二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精品文档 .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从三点来考虑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 态度改变——“广告的威力” 人们总觉得广告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是无效的。“分离电视市场测试法”的实验研究显示广告确实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而言。大约60%新产品的广告有助于销量的增加,相比之下,对于已确立的品牌有46%因为广告而增加销量。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告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影响的,而这影响的根源就是我们态度的改变。某些广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从而使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明显的倾向性。这都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揭示我们个体态度的改变的。 归因——“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是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事实上,一项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如何解释其队伍的成败分析发现,八成的获胜归因都被认为是与内在因素有关,而失败大多归结于外部原因。作自利归因的原因一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自尊,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二是“找借口”,在别人面前不能失去自己的“面子”;三是和我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了解这样的归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成功、失败的时候客观的反省自己,了解其中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 从众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许多情境中,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思考或者如何反应,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有用的只是资源——其他人的行为。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对情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随即像他人一样行动时,我们就是在从众,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没有勇气,不能依靠自己。相反,是其他人的影响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这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美国,几百所大学的行政人员利用信息性从众并产生私下接纳的力量,来防止在学生群体中饮酒过度的现象。 3.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 偏见——制度化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做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正火灾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或者更明确地制度化种族歧视和制度化性别歧视。例如,例如在你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弱势群体和女性从事专门职业的很少,而且这些团体大多数成员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么,仅仅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能怎家你对他们先天能力持有特定(负面)态度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人积极地教导你弱势群体和女性是劣等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的或政令禁止弱势群体和女性进入大学、企业,这情形依旧会发生。实际上,社会性障碍已经使得这些团体缺乏机会,并使得他们的成功变得极度渺茫。 其实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和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但这 种影响却并没有被大众所了解知道而已。常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所谓的心理学家却都是一些伪心理学,向大众传播一些错误的心理学思想,而真正的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内容,应用于社会的时候,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将正确的客观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导致人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从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影响。忽略了他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从三点来考虑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 态度改变——“广告的威力” 人们总觉得广告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是无效的。“分离电视市场测试法”的实验研究显示广告确实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而言。大约60%新产品的广告有助于销量的增加,相比之下,对于已确立的品牌有46%因为广告而增加销量。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告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影响的,而这影响的根源就是我们态度的改变。某些广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从而使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明显的倾向性。这都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揭示我们个体态度的改变的。 归因——“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是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事实上,一项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如何解释其队伍的成败分析发现,八成的获胜归因都被认为是与内在因素有关,而失败大多归结于外部原因。作自利归因的原因一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自尊,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二是“找借口”,在别人面前不能失去自己的“面子”;三是和我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了解这样的归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成功、失败的时候客观的反省自己,了解其中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 从众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许多情境中,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思考或者如何反应,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有用的只是资源——其他人的行为。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对情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随即像他人一样行动时,我们就是在从众,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没有勇气,不能依靠自己。相反,是其他人的影响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这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美国,几百所大学的行政人员利用信息性从众并产生私下接纳的力量,来防止在学生群体中饮酒过度的现象。 3.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 偏见——制度化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做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正火灾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或者更明确地制度化种族歧视和制度化性别歧视。例如,例如在你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弱势群体和女性从事专门职业的很少,而且这些团体大多数成员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么,仅仅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能怎家你对他们先天能力持有特定(负面)态度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人积极地教导你弱势群体和女性是劣等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的或政令禁止弱势群体和女性进入大学、企业,这情形依旧会发生。实际上,社会性障碍已经使得这些团体缺乏机会,并使得他们的成功变得极度渺茫。 其实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和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没有被大众所了解知道而已。常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所谓的心理学家却都是一些伪心理学,向大众传播一些错误的心理学思想,而真正的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内容,应用于社会的时候,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将正确的客观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导致人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从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影响。忽略了他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市场营销专业 我是大二上学期才开始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尽管大一下学期也学过消费心理学,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消费心理学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对于企业如何更好的销售产品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社会心理学则是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学在这当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火若干有组织的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发展的科学。 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一到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来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是来睡觉的,上课聊天的。我从来没有觉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只要是开的课程就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不然学校也不会花精力来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社会

心理学给我很多的知识和见解,使我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更近一步,准确性也多了一些。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平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很大的作用。使我们不至于面对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社会心理学虽然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也比较的乏味,但是真正学习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尽管我上课的时候有时也会去看小说什么的,开小差,但是我不会不来上课,不会去和别人说话从而影响老师的讲课,也不会上课的时候睡觉的。开小差我落下的内容我也会用晚上的自习时间给补回来的,不会一下课什么就不管的。所以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学到很多的知识,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产生以来,有关其学科性质的争议就从未平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要想获得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完整解释,就应该从多角度出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交叉点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这个大的整体出发的,起先就是阐述一下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和认知这个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社会。同时叙述了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认知的内容、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归因、社会认知的过程以及对于社会

()1. 个体的社会化有素质的基础 A性别 B生物遗传 C个性 D能力 ()2. 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的过程 A截然相反 B互不相关 C辩证统一 D互为矛盾 ()3. 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4. 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5. 个体对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 B自己健康状态 C他人对自己评价 D自己社会化状态 ()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 B主我 C超我 D客我 ()7. 社会化的特点包括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 自我意识包括 A本我 B主我 C超我 D客我

()9.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 制止作用 D.发展作用 C.创造作用 B.发动作用A. ()10. 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 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 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 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 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 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 B自己心理特征 C自我感觉 D自我标准()13. 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 B心理特性 C社会特性 D行为特性()14. 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和所属群体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简单说它研究的是一种群居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不停的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并努力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期获得自我的满足——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总是不停的影响着我们,所以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中,分别取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明其对生活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态度改变理论 说到态度改变理论可能骤然间有点陌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强化有利态度,改变不利态度。通过思政课,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热爱祖国,或者说从心底中认为热爱祖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想有些人说着自己不了解马哲,但他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会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奥尔波特说过:“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除此之外,广告也是态度改变理论的重要实例,由此可见,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态度改变理论的实例。 2.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这几名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而与此相对的是关于青少年罪犯的研究,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差别就是由于社会期望的影响。由于周围人都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由此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而对于那些"不良少年"来说则恰恰相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产生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自觉接受喜欢的人的暗示。由此我们得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3.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种族偏见(制度化种族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作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处于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制度化种族歧视。例如,美国统计局有一项调查显示:被警察截车的墨西哥裔、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差不多,分别是8.6% 、 9.1%、8.7%,但被搜车和遭到粗暴待遇的比例却大不一样,后两组数字分别是:10.1%、7.1%、2.9%;2.4%、2.7%、0.8%。

第8章群体影响 纲要:①群体的概念;②社会助长作用;③社会懈怠;④去个体化;⑤群体极化; ⑥群体思维;⑦少数派影响;⑧群体利弊 一、群体的概念。“将他们视为我们”a观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b观点:不同群体可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认同需要) 二、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1.纯粹他人在场。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唤醒: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社会唤醒效应:他人在场→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妨碍复杂行为。 2.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人群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拥挤会增强唤醒状态。 3.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①评价顾忌: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②分心:因他人在场/刺激出现,导致注意力在他人/任务之间的分配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引发唤醒(大脑皮层兴奋、肌肉紧张状态)。③纯粹在场。 三、社会懈怠。 1.人多未必力量大。个体一旦受到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增加,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个体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发生了。策略:使个体成绩可识别化。 2.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较常见,但是表现形式没有个人

主义文化背景那么强烈。反社会懈怠的情况:当赋予群体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当群体成员因为成功而获得奖励、当他们有一种把自己的队伍看做“团队”的信念时,社会懈怠程度就会减弱,保持小规模的群体也可以。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1.群体失控:法不责众。社会助长表明群体能引发人们的唤醒状态,社会懈怠表明社会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唤醒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不仅引发唤醒状态,还使成员身份模糊化(“匿名感”),个体评价降低,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把行为归责为情境。匿名性:由群体、昏暗灯光、戴墨镜、互联网等使知觉到的匿名性增强、去个体化,因而使人更愿意欺骗、自私自利、粗暴言行等邪恶的冲动;匿名性使人们自我的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唤起和分心活动:较小的唤起状态或者分散注意力的事件可能会成为更放肆行为的前奏。 2.弱化自我察觉。自我察觉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察觉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小心去个体化” 五、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1.“风险转移”的案例。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其成员最初的意向。 2.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①很多研究验证了群体极化现象;②生活中人们往往和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进而强化原有态度,在学校群体极化、社区群体极化、互联网群体极化、恐怖组织群体极化等例子中体现出来; 3.对极化的解释。①信息影响,基于接受了事实的证据而产生的影响。听到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讨论都会导致态度转变(极化);在中心路径说服中,人们看待

1.社会心理学 2.网恋 3.分析 那么就有必要了解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同事,上级,家人,有人等等的影响. 2.网恋可以说是全球网络化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也是地球村化的必然结果,什么是地球村化呢?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

达大洋彼岸,但是人与人的距离拉大了.空间距离所小了,但是心灵的距离,或者说信任程度少了,那么网络这个快速交友平台无疑给缺乏安全感的人一种受到保护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们随着PC和网络普及把自己变成了套中人.不愿意相信别人,也不会真正去敞开心扉.结果造成了网恋盛行,在聊天室,你可以畅所欲言,你可以说你平时避忌的词汇,没关系.因为没有人叫你负责.或者网络也可以说是现代人们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好意思,说说又远了.我说了这一段想说什么呢?就是想说网恋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影响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影响,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行为. 也就是说,网恋是行为. 那么你的问题就变成了运用社会心理学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 论点、论据40 写作规范性30 论述逻辑性3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学生姓名 专业工商管理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所谓社会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影响社会印象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心理因素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等等。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其他心理因素也对社会印象的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效应影响认知印象 1 首因效应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四十五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产生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在企业管理中主要体现在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是指通过对某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方的外表、穿着、举止、谈吐等产生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印象往往是形成知觉偏见的重要因素。若第一印象良好,就会在好的方面影响到人们今后对他的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即使他后来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容易取得人们的谅解;反之,若第一印象不好,要改变在人们脑中的印象就十分费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待员工时,要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而对今后的认识产生一些不合理的偏见。同时,新上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注意给员工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不仅能够被员工很好的接受,而且也有利于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如果给员工的第一印象不好,虽然可能会在日后得到改善,但这无疑又多出了很多成本。 2 近因效应 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项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大家还记得“斯坦福监狱实验”吗?今年是这个实验做成45周年了,经典是不朽的,至今广受争议也广为称赞,争议的是其伦理道德部分,称赞的是其发现了路西法效应。2016年4月12日,菲利普·津巴多在北京大学演讲,主题是“普通人如何成为英雄”,一票难求。由于津巴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博仁老师今天奉献给大家《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方面的干货,心理学考研的你,好好地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之后的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裨益,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位活着的传奇。 社会心理学思维导图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关系一章的详细内容,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一)人际关系 1.含义 广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均为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情感关系等)。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之间的区别 人际关系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社会职能,不受外在的力量强迫。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而社会角色关系则是一种人的类与类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的,而且它并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的制约

(2)人际关系的交往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3)人际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吸引或排斥 3.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 (1)交互原则: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的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时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回答 (2)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它不仅有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3)增值交互:情感卷入较多,重情谊轻物质,因此回报时倾向于超出别人的期望,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减值交换:重外在物质利益,对交换媒介的价值估计往往低于交往行动的发起者,总觉得自己吃亏,是个恶性循环过程。 (5)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因此应该注重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6)增减原则:人们倾向于对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好的人有好感,而对于态度逐渐变差的人,即便是起初极其赞扬,也会导致关系的淡化。 4.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定向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进行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情感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感情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稳定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5)冲突阶段(衰退阶段) (6)疏离阶段——关系结束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①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