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 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巩固了以血缘为

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

政治的需要 C.消除

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

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25.贞观三年(629 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说明

A.皇帝在政务上拥有最终决策权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C.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

26.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 人只有7人是进士,肃宗时宰相16 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人,代宗时期宰相12 名,也只有4 人是进士。北宋有宰相72 人,进士出身的有63 人,南宋有宰相63 人,进士出身的有48 人。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

A.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D.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

27.明代江南太湖流域是蚕桑丝织地区,出产的蚕丝非常畅销,号称“湖丝遍天下”,当地农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便是养蚕、缫丝和丝织业,甚至大大超过了纯农业收入。该现象说明当时

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海禁抑商政策有所松弛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江南地区农业日渐衰落

28.1895 年甲午战败后,清廷的割台讨论与各省官绅的反割台奏请几乎同时展开,台湾京官叶题雁等人的呈文中写道:“议者必谓统筹大局,则京畿为重,海疆为轻故耳。不知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这表明

A.甲午战败已使清廷人心尽失、统治瓦解B.清朝的官绅们都已具有强烈的主权意识

C.时人的皇权认同高于国家认同D.清朝部分官绅受到公车上书的影响29.19 世纪中叶,机纱开始进入华北农村,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华北以机纱为原料的手织业逐渐兴旺,

1929 年,河北省手织业使用机纱6348.32 万斤,1933 年,山东省手织业使用机纱达8214.84 万斤,这些机纱中很大一部分是国产机纱。这反映了当时

A.华北地区传统手工业对机纱的抵制

B.华北手工业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原

C.华北农村尚未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D.华北农村手工业对当地工业的发展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

30.1942 年四川农民上缴政府的粮食占每亩收获量的59.8%。在湖南滨湖10 县每亩的上缴量达到了收获量的52.79%,云南也达到了49%,是1937 年负担的5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人口和军事、政治重心的西迁B.日军对沦陷区大肆搜刮掠夺

C.中国共产党鼓励农民交租交息D.国民党对中共进行经济封锁

31.《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

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C.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32.16 世纪法国学者盖伊·柯克维尔认为:“罗马法不是我们的普通法,在法国不具有强制力,但它应被看成是理性。当宪法、我国国王的法令或法兰西的不成文法以及习惯法不能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向罗马人制定的法律求助。”这反映了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国家宪法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提供法律援助

C.理性思想影响西欧法制现代化D.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3.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孔多塞,即使被通缉,躲藏在阁楼中,仍旧要把他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写下来。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科学研究将大规模、有组织地进行……法制同理性法则相一致,人人按理性行动,自尊和友爱的情感充分发展。这表明

A.法国大革命即将获得胜利B.孔多塞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C.孔多塞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经艰难34.1966 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

体制”

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B.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35.下表是1947—1988 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B.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发展C.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D.“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 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永佃权的产生是佃农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万历以来土地交易中的地租买卖

现象日益普遍化和佃农转佃土地的合法化,到了清代,永佃制下佃农的各项权利义务关

系已经非常完备了……他们可以随 意转让、馈赠和出卖所佃得的土地,而业主无权过问。这种新型的租佃关系无疑对佃农的生活和命运有着 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耕种权的佃农无力耕种,而又“不敢懒惰、抛荒及私相授受”;另一方面,一些有 能力耕种的人却又无田可耕,只有两相望“田”兴叹。永佃权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它使更多的直接 生产者加人到租佃关系中来,使更多的人借此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摘

《永佃权

与清

代农

民,《史学月刊》2002 年第 4 期。 材料二 中共中央 1982 年 1 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社会主义 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

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 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 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 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 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 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 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摘编自顾

晓静

:《家庭联产承包

任制

农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 年第 6 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佃权发展的原因及意义。(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永佃权与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并分析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13)

42.(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演变的部分历程统计表

从中选取一角度进

行阐释。(要求:观点

明确,

史论结

,言之)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选修 1 材料 清末新政是

1901-1911 年期间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总称。 它的出现,与当时清政府所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密不可分。 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振兴实业,奖励工商。1903 年 清政府设立商部推行了一系列保护工商、振兴实业的措施。二是整顿军队,编练新军。1901 年清政府通令 各省设立武备学堂,随后又命令各省“将原有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 习新式枪炮”。三是改变教育体制,推行新式教

育与人才选拔办法。兴办新式学堂,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广派留学。四是改革官制、预备

立宪、推行地方自治。1905 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

1908 年正式颁定《钦定宪法大纲》,推行设立咨议局、资政院、调查户口、编纂法典、司

法独立,办理地方自治等。

清末新政关注的焦点和切入点是政治改革,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一些新变化,但由于清政府自身权威的弱化、财政的匮乏以及政府无法精确把握现代化潮流,新政最终还是以宣告失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实际上向世人说明了清政府统治的穷途末路。

——摘编自章征科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的影响。(7 分)

46.【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15 分)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1917 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 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 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

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

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

影响。(7 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

说】(15 分)

材料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但他的事迹在不同时期被给予了不同的对待。南宋封授忠臣烈士及其祠庙。元代没有因为岳飞非我族类就漠视、诋毁,前贤之后反而优待,对于岳飞后人也是如此。朱元璋本人就非常敬重岳飞,为他的事迹而落泪,曾亲自书写匾额“纯而不曲”,并下诏书曰:“岳飞仍称武穆。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1905 年同盟会建立,因为岳飞反抗的金女真被满族人视为祖先,反清先驱即以岳飞等反抗异族的英雄为榜样,革命党人借机号召起义反清,皆以岳飞为精神领袖。民国时期,留洋归来的胡适开始为秦桧感到冤枉;“一.二八”事变时,汪精卫曾与蒋介石争论秦桧是否为好人;抗战后,岳飞在再度成为热点人物,激励着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飞的历史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扬岳虽是主流,批岳思潮出现且有发展态势。1951 年,署名石英的《岳飞,他是对人民有罪的》一文中,说岳飞是封建奴才。1966 年,在这个非常历史时期,岳飞难逃厄运,杭州岳王庙变成了“搜租院”,岳飞墓甚至被捣毁。1979 年岳飞庙被重修,并镶嵌有岳飞手书“心昭天日”横匾。

——摘编自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历程。(7 分)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岳飞历史地位变迁的因素。

高三月考文综

参考答案

24. B25. D26. C27.A28. C29.D30. A31. D32.C33.C34.A 35.B

41.(1)发展原因:明万历以来土地兼并和地租买卖的频繁,使土地的取得、使用都变得容易;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封建王朝对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货币地租的出现,为永佃制的盛行创造了条件;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土地和人口的分离,促

使土地的利用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8 分)意义:较好地保障佃农的利益;有利于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拓宽了人们的经营思路。(4 分)

(2)异:永佃权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产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下

的产物;永佃权下农民可以转让、馈赠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享有土地使用

权而无自由处置权(4 分)

同:都是土地所有者将使用权让渡给土地使用者;都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

条件。(4 分)影响:改变了我国农村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积极性;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保证了农村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

发展;分散性经营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管理成本上升,农业缺乏创新发

展,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5 分)

42.示例一: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引入带有殖民色彩。19 世纪70 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的需要;20 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因此,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殖民色彩。

示例二:中国近代标准时间引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 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 世纪初标准时间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标准时间的引入使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示例三: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 世纪

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西方侵略者为满足在中国侵略方便的需要,先后有来华传教

士提出在租界内使用,后有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

可见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标准时间的引入使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促进

作用。

示例四: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 世纪70 年代是传教士,20 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逐渐被认可、使用。45.特点:措施涉及的方面广;改革具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改革的焦点和切入点是政治改革;自上而下;侧重制度改革;向西方学习;(每点2 分,答对其中4点得8分)影响: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民主化的推进;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以上三点,每

(2 分)

46.(1)原因:战备运动的促进;军事宣传的影响;武装干涉墨西哥的成功;保护美国金融业和工业的经济利益;德国潜艇战给美国带来了损失;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争夺胜利果实的需要。

(2)影响:增加了协约国军事实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提高了美

国的国际地位。

47.(1)历程:从宋以后整个封建时代以褒扬为主;民国时期岳飞地位出现反复;新中国成立后岳飞以被批判为主;20 世纪80 年代后又恢复褒扬。(7 分)

(2)因素:救亡图存的需要;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官方政治的需要;民间信仰的推动;阶级斗争的需要;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8 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