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 下列各事件对x 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 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 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

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对x 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

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工人的工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

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

升,均衡数量减少。

(3) y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

了,消费者用y 商品替代x 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

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 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增

加了,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

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

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

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各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 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 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 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 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 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价格水平下,户都会大棉花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4)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移动。当棉花价格上升,在特定价格下,农户对棉花的供给数量增加了,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向右上移动,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

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1)根据均衡价格模型,可得

答:

Q d=50-5P

Qs=-10+5P

Q d=Q s 解之得:P e=6,Q e=20 如图2-1

(2) Q d=60-5P

Q s=-10+5P

Q d=Q s解之得:P e=7,Q e=25如图2-1

图2—1

(3) Q d=50-5P

Q s=-5+5P

Q d=Q s 解之得:P e=5.5,Q e=22.5如图2-2

图2—2

(4)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而言: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4. 假定某社区的音乐会门票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其需求与供给情况如表

2-5 所示。

2 5 需求与供给表

100 200 800

(1) 画出相应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你发现供给曲线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2) 音乐会门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各是多少?

(3) 该社区明年将增加一批新居民,这批新居民对社区音乐会门票的需求

情况如表2-6 所示。

2 6新增居民的需求表

绘制将新老居民合在一起计算出的社区音乐会门票需求表。新的均衡价格和

100 200 800均衡数量各是多少?

(4)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老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决定扩建音乐厅,由此将音乐会门票的供给增加到1280张。届时,音乐会门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将各是多少? 解答:(1)根据初中知识,可以求得表中需求量在需求曲线Q=1700-15P 上,供给量在供给曲线Q=800上。由表2-5绘制的需求曲线和供使给曲线

如图所示从图1 中可以看到,需求出线斜率为负,反映需求曲线的一般特征,表示随着音乐会票价的提高、居民欣赏音乐会的需求下降。而供给曲线却是一条垂直线,其呈现出供给曲线的一种特殊形状。其原因主要是音乐厅的座位是固定的800 个,也就足说,无论票价是多少,音乐厅可以提供的座位总是800 个。

O 200 500 800 1100 1400 1700 Q

图2-5:音乐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2)无论是从以上的需求和供给表(即表2-5)还是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图(即图2-3)都可以清楚看到,音乐会票的均衡价格为每张60 元,均衡数量为800 张。

(3)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表由表2-6 给出

表2-6 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与供给表

根据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与供给表(1)的数据发现,由于新居民加入使得音乐会票的求增加了但音乐厅的座位供给井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在需求曾加而供给不变的情兄下,最终导致音乐会票的均衡价格上升为长80 元,而均衡数量仍然保持原来的800张。(4)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老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決定扩建音乐厅,将音乐厅的座位增加到1280 个,由此,可以得到新老居民合

计的需求与供给表( 2-4)所示。音乐建后,随着音乐会票供给的増 加加,届时音乐会票的均衡价格会下降,回复到原来每张 60 元,而 均後数量上升到 1280 张。

5. 假定表2 —7 是需求函数 Qd

=500-100 P 在一定价格范围 内的需

求表。

表2 —7 某商品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 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答:

(1)根据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定义,可得 :

Q P 1 P 2 100 300 2 4 200 6 3 e d =- ·

P Q 1 Q 2 4 2 300 100 2 400 2

2)由需求的点弹性定义, 可得 :

E d 点=-dQ ?P

dP Q

22

( 100)? 。

300 3

显然,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2)

中根据定义公式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图2—7

6. 假定表2-8 是供给函数Qs=-2+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表2-8 某商品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解答:(1)由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定义,得 e s = Q P ·Q p11 Q p22= 42

8

= 4 12 3

2)由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得 e s = d d Q P ?Q P =2

图 2-8

系为 M =100Q 2

。求:当收入

M =6 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7.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Q 与收入 M 之间的函数关

解:由 M =100Q 2

,得 Q =

1

,这样, d d M Q =110 21M 2

33 42

M

= 1 M 100 10

1

dQ M 1 1 21M 1

于是,e M M 21=

M dM Q 10 2 1 1

2 2

M2

10

即:实际上不论收入是多少,该消费者需求函数的收入点弹性恒为21。

8.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

N(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

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 =MP-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9. 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 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

1

1

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 个消费者购买该市

解答:由已知条件Q=MP-N,可得

e d=-d d Q P ? Q P P

M ?( N)?P N 1?MP P N N

e M=dQ ?M dM

Q P N? M N 1

MP

N

由此可见,一般地,

场32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

求:按 100 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解:假设整个市场价格为 P ,100 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总量为 Q

假设 100 人总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0.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 2%对需求数

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

3 Q 6 2

Q

P 3 P 3

P

1 4 5 Q

根据已知: E di d d Q P i Q P i 3,

d d Q P i 3 Q P i ,其中 i 1,2,3 60

60

Qi

Edj d d Q P j Qj 6

40

2 j 1 Qj 3Q

d d Q P j 6 Q P j ,其中 j 1,2,3 40,

d

60 Qi

40

Qj

dQ P

i1

j1

Ed

dP

Q

dP

60

3Qi 40

6Qj

P 3 60

Qi

i 1 p

j1

p

Q

P i1

P 60

dQi

40

40

dQj

P

Q

i1

dP

j1

dP

Q

6 40

P

Qj

P j 1 Q

i1

3Q

数量的影响。

解:(1)e d =-Q/Q=1.3,故VQ

e d VP=1.3 2%=2.6% 需P

P/P Q

求量增加

2.6%。

(2)E m=Q/Q,故Q E Y Y=2.25%=11% ,需求

Y/Y Q Y

数量增加11%。

11. 假定在某市场上A、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

A 厂商的需

求曲线为P A=200-Q 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300-0.5Q 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

分别为Q A=50,Q B=100。

(1)目前A、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A 和e dB 各是多少?

(2)如果B 厂商降价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

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

的行为选择吗?

解答:(1)P A=200-Q A,所以,Q A=200-P A,当Q A=50时,P A=150

P B =300-0.5Q B ,所以,Q B =600-2P B ,当 Q B =100 时,P B =250

所以,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

eda

dQ A ? P

A

dP A Q A

150 13

50

dQ B P B e dB ?

dP B Q

B

2

250 5

100

(2)当 Q ′B =1600 时, P ′B '

=220,则, 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

价格弹性为:

Q A P B

40 50 250 e

AB

=

AB

P B Q A

220 250 50

10 50 5 30 1 3

(3)因为 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5,大于1,属于需求富 有弹性的商品,所以, 为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降价是一个正确的 选择。

12.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6,现售价格为 P =4。

求: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 10% ?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有

ΔQ Q ΔP=-P 10%

1

Δ

P

%=1.6 4

由上式解得ΔP=-0.25。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售价为P =3.75 时,销售量将会增加10%。

13. 利用图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解答: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TR=P·Q。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改写为TR=P·Qd。由此出发,我们便可分析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进而谈论相应的销售收入的变化。下面利用图2—7给予简要说明。

图2—7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在图2 - 5 (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

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 d > 1 o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 B两点,显然可见,较小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

于是有: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i=PiQi,相当于矩形OPIAQ 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 Q2,相当于矩形OP 2 BQ2的面积,且TR I

相类似地,在图2 - 5 (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

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 d< 1 o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 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销售收入TRI = PI QI (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即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在图2—5(c)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按中点公式计算)。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TR1=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 下列各事件对x 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 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 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 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对x 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 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工人的工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 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 升,均衡数量减少。 (3) y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 了,消费者用y 商品替代x 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 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 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增 加了,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 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 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

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各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 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 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 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 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 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价格水平下,户都会大棉花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微观经济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8.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 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完全竞争市场 7 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呈同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A 水平状态 B 向右下倾斜 C 向右上倾斜 D 呈垂直线 9、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 A 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 向右上倾斜的线 C 垂直于横轴的线 D 与需求曲线重合的线 E A和D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 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是 A 完全信息的假设 B 完全竞争的假设 D 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 一般均衡论 B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D 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价格理论 B 单个厂商 C 单个消费者 D B和C 4. 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 A 面粉和大米 C 羊肉和牛肉 D 馒头和米饭 4. 粮食市场的需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 减少时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5. 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 服装 B 化妆品 D 食盐 6. 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 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C 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 D 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7 食盐市场的需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 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食盐产量下降20% B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低于20% D 食盐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为食盐价格上升等于20% 8 在得出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 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棉花种植面积 C 技术水平 9 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 ,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A 大于1 C 等于1 D 等于0 10 某日,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上升, 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日X商品的需求数量+50-80 A 增加30单位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解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 [解析](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用P 和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d e Q P P Q ?=-?。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替代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另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则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长;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长,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2.需求收入弹性 [解析](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如果用e M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用I 和ΔI 分别表示收入和

收入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需求的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 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 M Q I I Q ? = ?。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值,即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该商品就是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及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蛛网模型 [解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其考察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若用P、Q分别表示和产量,用D和S分别表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用t表示时期,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述为:P t=D(Q t);Q t=S(P t-1)。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陡峭程度,蛛网模型有封闭式、收敛式、发散式三种情况。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命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

高鸿微观经济学业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 下列事件对x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x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生产x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y商品是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 的偏好,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对x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 工人的工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 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了,消费者用y商品替 代x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 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 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 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价格水平下,户都会大棉花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4)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移动。当棉花价格上升,在特定价格下,农户对棉花的供给数量增加了,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向右上移动,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 3.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 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第2章供求均衡和价格决定 一、名词解释 需求:需求(deman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构成有效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即愿意购买;二是购买能力,即能够购买。理解需求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是不同的。 供给:供给(supply)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与需求的概念类似,供给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给的愿望,即愿意供给;二是供给的能力,既能够供给。理解供给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生产者供给的数量不同。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需求函数。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d = f (P)。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影响该供给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供给函数。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s= f (P) 需求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化。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供给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引起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下移动。 需求变动:需求变化一般定义为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即整体需求水平的变动。因此,需求变动也被称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图形上,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供给变动:值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即整体供给水平的变动。因此,供给的变动也被称为供给水平的变动。图形上,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 均衡价格:市场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商品价格即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此时由于供求力量相等,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解: (1)将需求函数Q d= 50-5P 和供给函数Q 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 , 有: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 ,得:Qe=50-5 X 6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得:Qe=-10+5 X 6 所以,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 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 衡条件Q d= Q s 有: 60-5P=-10+5P 解得Pe =7 以均衡价格Pe =7 代入Q d=60-5p ,得Qe=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7 代入Qs =-10+5P,得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7 ,Qe=25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Q d=50-5p, 得Qe=50-5X 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 ,Qe=22.5 图略。 (4)(5)略 2. 解: (1)根据中点公式计算,e d=1.5 (2)由于当P=2 时,Q=500-100*2=300,

100 dP Q (3)作图,在 a 点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 =GB/OG=2/3或者e d =FO/AF=2/3 相同的,都是e d =2/3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 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 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e s =1.5 4. 解: (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 上的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 ,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 d =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 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B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 =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 =Q s,有60-5P=-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 =-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 =-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2.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有e d =2002·2+42,300+100 2 )=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 以,有e d =-d Q d P ·P Q =-(-100)·2300=2 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 弹性为e d =GB OG =200300=2 3 或者 e d =FO AF =2 3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 的,都是e d =2 3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