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会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过程和方法:使学生通过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介绍算盘的历史,认识算盘。

1.谈话: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名发明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2.介绍算盘的由来。

师:算盘是怎么来的呢?

相机介绍: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记数的需要。他们常用石子、结绳和刻痕记数。后来人们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数字。(出示用算筹表示的数字)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筹算进行了改革研制出巧妙的算盘。

3.认识算盘。

课件出示算盘图,引导学生观察算盘。

追问:你知道算盘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大算盘,指名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

4.认识和区分上、下珠。

师:这些珠有的在梁上面,有的在梁下面,为了区分,我们给这些算珠起个名吧。

提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上珠)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下珠)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二、用算盘表示数。

1.认识记数方法

算盘上也要按数位记数,找到个位档,从右往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颗下珠表示1,一颗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3.比较用算盘表示数和用计数器表示数。

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哪个表示数更方便?

明确:数位顺序一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计数器上一个珠表示1,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历久不衰。

三、感悟珠算的价值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珠算为什么能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呢?

交流讨论,形成认识。

珠算历史久、流传广、作用大、发展新。

珠算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板书:历史久)珠算流传很远,影响很广。珠算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们用算盘解决了天文和音乐中的难题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家们就是借助算盘算出了大量数据,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再次震惊世界!这也说明珠算作用巨大!

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已经逐步减弱。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珠算的算理算法基础上产生的珠心算是珠算文化的发展。珠心算也被世人称作“开发人类大脑潜能的新科学”。珠算文化获得新的生命!现在国外有很多学校都在学珠心算。(板书:发展新)

师:珠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板书:优秀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珠算文化感到自豪!这样优秀的文化要代代相传!(板书:代代相传)。

四、活动拓展

1.播放位于南通的中国珠算博物馆的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我们南通有一所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的珠算文物史料,还有各式算盘!

2.了解七珠算盘。

师:我国传统的算盘是七珠算盘,我们用的是五珠算盘。

师:七珠算盘和五珠算盘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呢?

生:七珠算盘也是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和五珠算盘比,每档上面多了1颗珠子,下面多了1个珠子。

师:别小看这2颗珠子,差别可大了!如果我们要表示5,可以怎么表示?表示10呢?

师:这样拨珠比较麻烦!

师:七珠算盘上每档最多可以表示多少呢?

生:上面2颗珠是十,下面5颗珠是5,每档最多可以表示15.

师:七珠算盘满16可以向前一位进1,是因为过去有很多计量单位都是16进制,而现在我们都采用10进制,所以七珠算盘也就改进成五珠算盘了。

师:这样珠算更方便!

大家可以利用假期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感受中国珠算文化的博大精深!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说对这节课的感受。

(完整版)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会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过程和方法:使学生通过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介绍算盘的历史,认识算盘。 1.谈话: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名发明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2.介绍算盘的由来。 师:算盘是怎么来的呢? 相机介绍: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记数的需要。他们常用石子、结绳和刻痕记数。后来人们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数字。(出示用算筹表示的数字)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筹算进行了改革研制出巧妙的算盘。 3.认识算盘。 课件出示算盘图,引导学生观察算盘。 追问:你知道算盘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大算盘,指名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 4.认识和区分上、下珠。

师:这些珠有的在梁上面,有的在梁下面,为了区分,我们给这些算珠起个名吧。 提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上珠)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下珠)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二、用算盘表示数。 1.认识记数方法 算盘上也要按数位记数,找到个位档,从右往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颗下珠表示1,一颗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3.比较用算盘表示数和用计数器表示数。 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哪个表示数更方便? 明确:数位顺序一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计数器上一个珠表示1,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历久不衰。 三、感悟珠算的价值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珠算为什么能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呢? 交流讨论,形成认识。 珠算历史久、流传广、作用大、发展新。 珠算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板书:历史久)珠算流传很远,影响很广。珠算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4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冀教版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30~31页的例题、“练一练”的第1,2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和算盘的结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计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课件出示) 316 2021 2、引入课题 小朋友,我国是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这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你们想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来记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古人是用什么来计数的。 教师出示古人用石头,绳子打结等,到后来发明了算筹,这些是算筹表示的数字。出示1、2、3、4、5。) 你有什么发现?(有几根小棒就表示几。)

想想6怎么表示?(出示6、7、8、9。) 小结:是呀,这样表示就可以用较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这可是我国古人记数的重大发明呢!人类计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数学的不断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经过大家的不断创新,咱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记数工具——算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板书课题: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 (1)、算盘有它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出示课件上的名 认识框、档、梁以及上珠和下珠。 跟着老师在算自己的盘上摸一摸框、档、梁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下珠”,摸“档”,摸“梁”“上珠”“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4)、学生回答后师板书完整课题:“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2.拨法介绍。师:我们在计数时,首先要清盘,该怎样清盘呢? 清盘方法:用算盘拨数之前,先要把所有的珠子靠框,叫清盘。 拨法: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食指。老师示范——学生练习两次。 还可以两个珠用拇指中指一起拨,再一起拨去。练习两次。 (1)老师读数学生拨数 2 5 8 9 师巡视,5 你是怎样拨的呢? (2)展示学拨数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拨9的 3用算盘数数,记数 (1)确定数位。 小朋友拨得真熟练,想想4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一生演示拨,其他学生在座

认识算盘,二年级下册,第41课时

1 第41课时 认识算盘 学习内容 课本第76~78页例4,你知道吗,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15题。 学习目标 认识算盘,会在算盘上表示出千以内的数。 课文讲解 例4,认识算盘。用直观图了解算盘的结构及各部 分名称。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一是拨珠靠梁表示数, 即空档表示0,下珠表示1~4,上珠表示5,上珠、下 珠共用表示6~9;二是确定数位,可用任意档表示个位。 在算盘上表示出1000以内的数,实现用算盘表示数与 读、写数的转换。 “做一做”,巩固练习。进一步学会在算盘上表示数。 “你知道吗”,介绍中国记数发展史。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本课学习的基础。算盘的结 构,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在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是本课学习的新知。 辅导精要 例2,让孩子整体浏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结构。读课文,拿出算盘,指出其结构:框、梁、 档、上珠、下珠。 表示数。拨珠靠梁表示数,即空档表示0,下珠表示1~4,上珠表示5,上珠、下珠共用表示6~9。 拨珠方法。拨上:是指用拇指将下珠拨靠梁。拨下:是指用中指将上珠拨靠梁。拨去:是指用食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确定数位。用任意档表示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第四档是千位。让孩子自己确定算盘上的数位。 拨数。在算盘上拨出563,再读出来。 “做一做”,读题。让孩子在算盘上拨数,读出来, 再拨去珠子。 “你知道吗”,让孩子按顺序读出中国记数的发展 史,再读出卡片上的数:563。想一想:哪种记数方法最 为简便? 习题解析 第10题,巩固练习。读题,“读出”、“在算盘上表 示出来”下划线。让孩子口头读数,再拨珠。 第11题,变式练习。读题,“相同的数”下划线。 让孩子读出算盘上的数,再卡片或计数器连线。 第12题,变式练习。整体读题。 让孩子读出各数。想一想:5的读法一样吗?在512 中读五百,在305中读五,在850中读五十。读法不同, 说明数的大小也不同。 读出小正方体结构图所表示的数:5,50,500。

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 王欢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p78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各部分名称,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算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flash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谜语揭题 1.复习回顾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说说它们是怎么组成的?(课件出示图片,如下:) 学生:这个数是580,五百八十是由5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624,六百二十四是由6个百、2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1000,一千是由10个百组成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它想让你们来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算盘。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盘。(板书:认识算盘)对于算盘,你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由方块、小棒和计数器表示的1000以内数的组成,建立新旧知识链接,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谜语、各种算盘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算盘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这就是算盘。算盘是由框、横着的木条、串珠子的小棒组成的。算盘最外面的这一圈我们把它叫作“框”,中间横着的木条叫作

新北京版二下数学:《认识算盘》教案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会确定数位,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并会用三指拨珠的方法在算盘上拨珠表示万以内的数。 2.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3.了解算盘的广泛应用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难点:读写带有上珠的数。 教学准备:教师用大算盘一把,学生用小算盘每人一把。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记数的发展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有关数的知识。在古代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这些数的呢,你们知道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古代的记数方法。 (1)实物记数。 古人用石头和物品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记数。 (2)结绳记数。 有一个物品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3)算筹记数。 用纵横交错的小棒来记数。

(4)中国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发明创造,其结构简单,算法简便。算盘能与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媲美,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明代是算盘的成熟时期,当时的商人程大位撰写的《算法统宗》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珠算巨著。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数学课不仅仅是学数学知识,更承担了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记数是生产生活的需要,算盘是记数工具之一,从中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数学发展历史,渗透数学文化,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认识算盘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算盘呢? 1.认识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教师:说一说算盘是什么样子的。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介绍算盘:算盘是长方形的,周围是木框,里面有一根一根的小棒将珠子穿起来,称为“档”(板书: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有两个珠子,称“上珠”(板书:上珠),也有的算盘只有一个上珠,梁下有五个珠子,称“下珠”(板书:下珠),有的算盘只有四个下珠。 教师:拿出我们的算盘看一看,说一说。 【设计意图】算盘是生活中常见的记数工具,有的孩子可能见过。在教师介绍算盘之前,先让学生说说对算盘的认识,提取学生的原有认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2.介绍算盘的拨珠方法。 (1)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T,协同工作。(教师示范,如右图)拇指:把下珠向上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用算盘表示数 冀教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用算盘表示数、能读出、写出算盘上的数。 3、了解算盘的发展史,体会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算盘上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理解一个上珠表示5。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算盘;学生准备小算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展示谜面。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请一名同 学读出谜面,然后大家猜谜底。揭晓谜底:(算盘)。出示教具算盘,引出课题。让学生看看自己带来的是七珠算盘还是五珠算盘,介绍区别。原来每档七个珠,后来出现了每档五个珠的算盘,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2、介绍算盘的历史。

师:算盘是我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并且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听了老师的介绍,请同学们说说感想。(生:祖先很伟大,很了不起!)让我们好好来学习算盘,把这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二、授新知。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一把小小的算盘竟然蕴含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来认识它吧。 (1)出示算盘,仔细观察,提问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动态展示算盘各部分名称,框、梁、档、上珠、下珠。介绍完毕请同学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刚学到的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齐读算盘记忆儿歌: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2)通过游戏巩固 出示教具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3)讨论:一个下珠表示几,一个上珠表示几?一个下珠像我们一根手指表示1,板书:一个下珠表示1。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再攥成一个小拳头,说说有几根手指?一个上珠就像一个小拳头一样表示5,板书:一个上珠表示5。 2、用算盘表示数 (1)师: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 (2)算盘的个位在哪啊? 和学生一起探讨定位方法,问: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3、拨珠练习 (1)在算盘上拨出一位数1—9。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算盘的认识 (3)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看完了算盘,老师问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算盘吗?你对算盘了解多少? 3.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算盘的小伙伴(出示图片) 4.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它,认识它。(板书:认识算盘)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 (一)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它还有一位重量级的成员,它是?(算珠) (2)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发现?(上2下5)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3)现在谁来说一说,你认识了什么?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来帮助同学们记住它们。(出示课件)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了算盘,那怎么在算盘上拨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1)这是老师的算盘,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意见吗?(师出示打乱的算盘)需要整理,下珠靠下面,上珠靠上面,离梁靠框时,不计数,空挡表示0 (2)了解如何定位。哪里是个位呢?(先定位,在拨数) (3)拨数的时候要看清什么呢?(数位) (4)1~4的表示。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 (5)5~9的表示。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6要怎么拨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再动手拨一拨(6)10怎么拨?谁能说一说?(满十进一,在十位上拨一颗下珠) (7)介绍拨珠指法。(教师演示)同学们一起来拨一拨1-10。 (8)11,13,15,17怎么拨呢?谁来说一说,并拨出来。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拨珠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真不错,两下就把数拨出来了,敢不敢再接受挑战? (2)拨出309。以空挡表示0 (3)拨出600。 (4)拨出180。 4.用算盘数数。 同学们都会拨珠了吗?那接下来,我们要挑战更难的啦,用算盘数数。 (1)先拨出99,然后边数边拨到101。让学生感受“拐弯数”在算盘上的表示。(教师演示)

算盘每颗珠子代表数字几

算盘每颗珠子代表数字几 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横梁上方两个珠子,每个代表5,两个共代表10。横梁下方五个珠子,每个代表1,五个共代表5。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扩展资料: 珠算之名最早见于汉朝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现在说珠算有1800多年的历史,应该就是根据这个时间点计算出来的。不过,那个时候的算盘运算法与今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放着一把算盘。现代珠算起于元明之间。元朝朱世

杰的《算学启蒙》载有的36句口诀,即与今天的大致相同。明朝时逐步传入日本、朝鲜、泰国等地.。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有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 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的书是明洪武四年(1371)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闽建(福建建瓯县)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则是明朝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

用算盘表示数课件

用算盘表示数课件 用算盘表示数课件 用算盘表示数课件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4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在算盘上拨出千以内的数。 2.经历拨珠数数的过程,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发展数敢。 3.了解算盘的起源,知道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掌握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谈话:小朋友们,想猜个谜语吗?出示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算盘 你见过算盘吗?在哪里见过的。 (师出示算盘)说明:老师的算盘,珠子是不能自由动的,所以可以竖着放,小朋友的算盘是不能竖着放。 二、认识算盘,初步感知 1、根据谜面,逐句组织学生交流,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跟着老师在算盘上摸一摸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摸

“梁”“档”“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什么时候有的吗? 介绍算盘(教材第35页的`“你知道吗?”)。 第一种算盘叫什么?你桌上的算盘叫什么?老师的呢? 4、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知识和什么有关了吗?板书完整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三、读写算盘,探究新知 出示计数器;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前,我们要先定好数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那算盘上的数位怎么来确定呢? 1.确定“个位档”。 谈话:可以从算盘的右边任意选定一档定为个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右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你们的算盘上都定好位了吗? 在算盘上拨珠前,我们先要把它的上珠和下珠都靠框,这也叫做“清盘”这样我们拨出来的数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在我们小朋友的算盘框上有一个按钮,这是清盘的按钮,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更快的进行清盘。要让你的上珠和下珠很快的靠框,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 2.认识上、下珠表示的数值。 (1)(出示计数器)谈话: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个珠子(师在计数器上拨)表示多少?那在算盘上怎么拨珠表示1呢?(师演示)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 请学生在算盘上拨1。 (指导:拨珠的时候用大拇指轻轻地向上拨,让珠靠梁,就表示一个数了。)老师给你个提醒: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 在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是几?在个位上拨三个下珠是几?再添1个下珠是几?5怎么拨?下珠够吗?怎么办?拨一个上珠。(说明:要把4个的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拨) (现在拨上珠用大拇指拨不方便了,可以用中指或食指拨。把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 说明:一个上珠表示5.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三)(用算盘记数)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三)(用算盘记数)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三)(用算盘记数)教学内容:P7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名称。 2、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学会用算盘拨数,会识数、读书、写数。 难点:理解算盘上上珠和下珠的区别及作用,会选择数位。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后:(出示古代计算工具的发展图片)即使现在计算机在生活当中的用处很大,但是算盘方便、准确的优点,仍旧在很多工作当中发挥它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算盘。 二、探索新知。 1、介绍算盘结构。 课件出示:你们看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名称吗? 在学生的汇报中介绍:框、梁、档、上珠、下珠。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计数法。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计算器表示数吗? 生:在计算器每个数上拨数,有几个数就拨几个珠。 师:算盘和计数器有点相似,都是通过拨珠的方法来表示数,但是计数阿德方法不一样。 师讲解: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比如9,在计算器 上要拨9个珠子。在算盘上拨1个上珠表示5,再拨4个下珠。 (2)教师示范在算盘中拨出1-9. 师强调:珠子要往梁上靠。“5”

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 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 (3)那么,10应该怎么拨呢?100呢? 师强调: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表示,而用十 位上一个上珠表示。 师:你能说或100怎样拨吗?(让学生试着拨一拨) 3、用算盘练习拨数。 师:如何在算盘上拨出563这样大的数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白:(1)在使用计数器的时候,因为计数器标明了位数,所以只需在相应的位数上拨数就可以了。 (2)在算盘上没有固定的位数,我们在拨数的时候,首先要确 定位数。选定之后,从它向左各档次依次表示十位、百位、千位……然后再相应的数位上拨数。 (3)我们要拨563,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我们看看着两个小朋 友是怎么拨的。师:说说他们拨的563有什么不一样? (4)请同学们在算盘上也拨出563. 4、结合算盘的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教师拨出563,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读法、写法。 教师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5,就表示5个百,就在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5;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6;个位是3,表示3个一,对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3. 思考: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那这位上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4、试一试:课本78页“做一做”。 指名上讲台上演示,其余同学分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0题。 (1)分组合作,一个人读书,另一位在算盘上把数表示出来。 (2)指名同学上台演示,集体订正。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4单元-3 认识算盘

3认识算盘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认识算盘。(教材第34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各部分名称,知道算盘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能准确认读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记数,熟练地使用算盘。 3.使学生认识到算盘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培养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会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算盘、课件PPT。 学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数学王国的新朋友——算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算盘。 请同学自己阅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 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算盘记数和计算。 我国传统的算盘,每档2个上珠,5个下珠,也称为“七珠算盘”。后来又出现了“五珠算盘”,每档1个上珠、4个下珠。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认识算盘。(教学例4)。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出示算盘并讲解) 七珠算盘

五珠算盘 (2)动手操作:你能在算盘上拨出531吗? 教师指出: ①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时要先确定哪一档作为个位,然后从左往右依次是十位、百位…… ②算珠靠梁才表示算盘上有数,所有的算珠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数,即“清盘”。 ③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学生尝试拨一拨,教师指名汇报演示。 (3)思考:怎样用算盘记数?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归纳:用算盘记数之前要拨珠靠梁,然后确定哪一档作为个位,接着确定十位、百位……最后进行拨珠,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提问: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图)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第一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只有个位上的4个下珠,因为1个下珠表示1,所以第一个算盘上表示的数是4。 ②第二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个位上是1个上珠表示5、2个下珠表示2,这样个位上是7;十位上有3个下珠表示3个十,所以第二个算盘上表示的数是37。 ③第三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在十位上,1个上珠表示5,1个下珠表示1,这样合起来十位上就是6,表示的数就是60。 ④第四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百位上是8,个位上是2,8个百和2个一合起来表示的数就是802。 ⑤第五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百位上是9,表示9个百,所以就是900。 教师对于学生合理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思考:如何读、写出算盘上的数?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归纳:同读、写计数器上的数一样,都要从高位读起、写起。读数时,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末尾的0不用读;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相应的数位上写0占位。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

算盘计数表示方法(一)

算盘计数表示方法(一) 算盘计数表示方法 什么是算盘计数表示方法 算盘计数表示方法,也称为算盘记数法,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 的计数方法。它使用算盘中的珠子来表示数字,并通过移动珠子的位 置来进行计数。算盘计数表示方法在古代的商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算盘计数表示方法的起源 算盘最早起源于中国,约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期的算盘使 用木质的框架和珠子来进行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算 盘逐渐演变成了由贝壳、石头、竹子等材料制成的更复杂的计数工具。简单的算盘计数表示方法 十珠算盘 •十珠算盘是最简单的算盘形式,使用10颗珠子表示数字。 •数字0表示为10颗珠子均在最下面的位置。 •数字1表示为将最右边的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 •数字2表示为将右数第二颗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

•以此类推,数字3表示为将右数第三颗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以此类推,直至9。 二十珠算盘 •二十珠算盘使用20颗珠子表示数字,相比十珠算盘包含了更多的珠子。 •数字0表示为20颗珠子均在最下面的位置。 •数字1表示为将最右边的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 •数字2表示为将右数第二颗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 •以此类推,数字19表示为将右数第19颗珠子移到上面的位置。复杂的算盘计数表示方法 竖珠算盘 •竖珠算盘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算盘形式,常用于商业计算和科学计算。 •竖珠算盘使用珠子在不同栏位上的位置表示数字。 •每个栏位可以表示不同的位数,例如个位、十位、百位等。•可以通过移动珠子的位置来进行计算和表示任意数字。 琵琶珠算盘 •琵琶珠算盘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算盘形式,由琵琶形的框架和珠子组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用算盘表示数-冀教版

第4课时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学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计数、读数都是借助于计数器。我们现在计算时所使用的工具最为常见的就是计算器。那么,古时候的人们有计算工具吗?(有)是什么?(算盘) 2.师: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早在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又传到了国外,对世界有很大的贡献。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算

盘、了解算盘、应用算盘。 二、探究新知 1.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1~9。 2.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入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入、拨去上珠。(学生试拨) 3.学生练习拨珠动作,在小算盘上拨入拨去1~9各数。 4.练习拨数。 师: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写好)问:10应该怎么拨?100呢? 学生试拨:从9拨到20,从80拨到100。 特别提醒:遇到满5、满10时,应怎么拨珠? 5.教师拨出二百六十三,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写法。 教师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2,表示2个百,对着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2;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

苏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3用算盘表示数》教案_1

用算盘表示数 教课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课目的: 1.学生理解算盘和算盘的构造,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认识用算盘 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之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学生经过用算盘表示数,感觉计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领会计数工具和 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感觉我国劳感人民的聪慧才华,初步领会中华文化的悠长与深沉, 逐渐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踊跃感情。 教课要点: 用算盘表示数。 教课难点: 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课件。 教课过程: 一、创建算盘 导入:小朋友,想知道先人是如何记数的吗?我们一同来听故事。(以后发了然算筹,这些是算筹表示的数字。出示1、2、3、4、5。)你有什么发现? (有几根小棒就表示几。) 想想6怎么表示?(出示6、7、8、9。) 小结:是呀,这样表示就可以用较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这可是我国先人 记数的一个重要发明呢! 假如用珠子表示数。(出示一串9个珠子。)这表示几? 用9个珠子表示9,感觉(有点麻烦)。对啊,珠子多了还简单数错,你能模仿先人用简单调点的方法表示9吗? 生:可以把一个珠子竖起来表示;可以用形状(放大)来和其余珠子划分;

还可以用颜色(涂色)来和其余珠子划分。 小朋友想得都有道理,用不同颜色或大小的珠子可以划分表示不同数的珠子。 若是都用同样的珠子,怎么划分呢? 师:不错的想法,为了防止混杂,可以在中间用一根小棒分开。上边的珠子表示5,下边的珠子表示1。要表示两位数就用两串珠子,三位数就用三串,以此类推。为了固定这个串串的珠子,还可以在外面添个框。 经过大家的创新,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计数工具——算盘。 二、理解算盘 1.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 (1)儿歌介绍。 (2)学生指自己算盘各部分名称。师指板贴,生集体答。 2.拨法介绍。 清盘:用算盘拨数时,先要把全部的珠子靠框,叫清盘。 拨法: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边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上用拇指,拨去用食指。老师示范——学生练习两次。 一个上珠表示5,拨上拨去都用食指。学生练习两次。 还可以两个珠用拇指食指一同拨,再一同拨去。练习两次。 三、用算盘记数 1.确立数位。 (1)小朋友拨得真娴熟,想想3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一世演示拨。 (2)课件出示不同地点上拨3的图。问:他是把右侧起第几档定为个位? (3)比较:拨数时我们第一要确立个位,他们分别把哪一档定位个位? (4)小结:他们拨的都对,我们可以把随意一档定为个位,为了方便沟通,一般把最右侧的一档定为个位,往左挨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2.说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 (1)方才我们用算盘表示了3,这里也有些小朋友在算盘上记了一些数,是 多少呢?你能说出来吗?

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第一篇: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算盘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赵光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验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聪明才智。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的拨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的拨的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计数器,并会在计数器上表示数,但是对算盘还是比较陌生,由于他们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对于本课的学习应该会有强烈的兴趣。 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演示,直观形象的介绍算盘的发展历史,以及算盘带给人民的影响,做到以情导入。 2、在不断地动手试一试过程,摸一摸,拨一拨,数一数。把算盘的各组成部分初步了解。 3、怎样在算盘上拨出相应的数字。怎样读出和写出算盘表示的数,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突破5和10的表示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拨珠时从高位拨起,注意空挡表示0。 4、拨珠练习时,手指的动作和身体的坐姿这些习惯问题也是要示范讲解的,正确的方法是学习的关键。 教学准备:小算盘每个学生人手一个。教学用大算盘。教学过程: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每天的计算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请同学们完成今天的专项训练: 24÷8= 64÷8= 45÷9= 56÷7=

42÷7= 32÷4= 36÷6= 27÷3= 每个小组的2号同学汇报计算结果。为你们严谨细心的表现鼓掌! 一、激趣明标 出示图片(计算工具的发展演变)从摆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记事,从算筹再到算盘的发明是人类的一个伟大进步。早在1400多年以前,我们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就发明创造了计算工具——算盘,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的计算工具都非常先进,有计算器,还有计算机,在还有每秒计算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许多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出现,使得算盘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认识这个新朋友-------算盘。学会用算盘表示数,并学会读写算盘表示的数。 二.个人自学 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七珠算盘和五珠算盘。(出示两种算盘的图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七珠算盘,出示算盘各部分组成名称图,指2名同学读出各部分的名称。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小算盘,完成自学内容: 1、找出算盘的框。 2、找出算盘的梁。 3、在算盘上找到档。 4、找出算盘的上珠和下珠。 5、找出算盘的顶珠和底珠。 出示没有标出各部分组成名称的算盘,请同学上讲台指出并读出名称。读儿歌: 算盘歌 一把算盘四边框,中间长长就是梁。 串串算珠档上藏,楼上一珠表示5,楼下一珠表示1。 三、合作探究 (一)观看动画,了解算盘表示数时的4个知识点: 1、当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 2、计数时,要拨珠靠梁。

珠算基础知识

第一章珠算基础知识 一、认识算盘 (一)算盘的结构 算盘呈长方形,由边(框),梁、档、珠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改进后的算盘 又增加了清盘器、计位点和垫脚等装置。 (二)算盘的种类 二、记数与看数 (一)记数 算盘以算珠表示数码,靠梁算珠表示数字,离梁算珠表示零。上珠一颗当五, 下珠一颗当一。以档表示数位,计算中各档表示的数位不同,高位在左,低位在右,每隔 一档相差 10 位,选定个位档以后,向左分别为十位档、百位档、千位 档,, 向右分别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每差一档扩大或缩小10 倍。某 档下珠满五,需换用上珠表示,称为“五升” ;某档算珠满十,需换用左档一颗算珠表示,称 为“十进” 。这种上下珠记数和进位方法称为“五升十进制” 。作加减运算时,选定档位不得变化。乘除运算由于运算结果会使原档位发生变化,另有定位规定,将结合乘除运算加以说明。 算盘中全部算珠离梁靠边称为空盘,将数码拨入空盘,使算珠离边靠梁叫“置数”。(二)看数 将数码置数于空盘,或将盘上的数字记录下来,都需要看数。要练习一眼能看几位数字,一般开始时分节看数,从左到右三位一节,熟练之后要能边看边打。不要看一个数码拨一次 算珠,或看完一个数后再拨算珠。看数与拨珠要防止口中读出声音,应练成看反映快、记数 牢而准的基本功。三、握笔运算与清盘方法 (一)握笔方法 珠算运算需要用手拨珠,又要用手持笔书写计算结果,所以要求握笔方法正确:一是用 无名指和小指握住笔头部分,笔身横在拇指和食指间,使拇指、食指 和中指能够灵活拨珠;二是将笔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笔头在小指方向,笔身横在拇指和 食指间;三是菱珠小型算盘握笔法,将笔身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