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和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和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和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和军事变革

2013级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8班

梁宝乔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化的影响,浸淫在信息化的生活中,那么什么是信息化呢?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而信息化战争就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换句话说吧,信息化战争其实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战争的几个特点。首先战场多维化是最明显的,在机械化战争中,随着坦克、飞机、军舰的出现,军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除了陆军、海军外,空军也应运而生,作战空间也从平面二维扩张到立体三维。接着是作战的力量一体化、行动实时化、样式多样化、效果精确化,最后是战争过程的短暂化。信息化战争的这些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也顺应了各国军事发展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美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夺取信息优势、控制动机、精确打击成为战争主导。这次战争使得信息战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得到验证的同时,创新了全纵深精确打击作战理论、非对称理论、非接触作战理论等。

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次战争更是通过四个首次实现了信息化和联合作战的高度统一。首次使用了侦查攻击型无人机、全球化信息栅格;首次使用数字单兵通讯系统、掌上电脑、光电侦查设备、地面传感器和GPS等系统;首次使用GBU-28专递炸弹、BLU-118B燃料空气炸弹;首

次实现了GISR系统为主的全球一体化作战模式。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中,美国又通过信息化实现了两个创新:夺取信息化优势、实施全频谱控制、联合对地攻击、精确闪击作战和快速决定性作战等理论的创新;地面作战中接触与非接触相结合、空中遮断以及空中近距支援与地面快速推进相结合的战法实践理论的创新。

暂且不论这三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从这三场战争中不难看出,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了精确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和心理战等基本作战样式,通过间谍活动,蓄意破坏敌方军用和民用设施来取得战争的初步胜利。这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对信息化的不断创新与应。目前,美国陆军信息化装备已占50%,海军、空军信息化装备已占70%。估计2020年前后,美国的主战武器装备都将实现信息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对信息化战争的重视与投入,这也说明战争的信息化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军事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信息化战争将会对非军事目标产生更大的威胁,对各国军队编制构成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为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而使得各国军事竞争越演越烈。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置身事外。

纵观目前中国所处的国内外形势:内有东突势力在边境地区不断进行打砸抢烧等分裂活动,近期的昆明火车站事件更是让人痛心疾首;外有一些东南亚、东亚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更不用说隐藏在这些是势力背后的一些企图阻止中国崛起的其他发达国家的势力。所以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并使之与我国军事改革相结合增强我国的军事国防实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但当前我国的人民解放军处在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度的阶段。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要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军队信息化加速发展。

怎样应对?首先,要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只有确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强化信息制胜意识,用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先进理念指导实践,用创新的观念谋求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发展,才能使国防建设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接着是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国家的信息基础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此要努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同时加快国家大型网络系统建设和大力开发各种软件技术。当然也不能忘记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毕竟人才是强国兴军之本。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突出,必须大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国防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保留,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一支雄厚的信息人才队伍。最后要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这个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树立信息主导的思想;其次要实现以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大力推进数字化部队建设、大力加强数字化战场建设三个目标为重点的军事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其实我国的军事信息化变革一直走在路上。

2006年3月11日,胡锦涛主席向来自全军部队的全国人大代表发出号召: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摒弃落后思维、陈旧观念和习惯做法,确立以信息为主导、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增长点、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等新的观念、新的目标和新的方法;总部迅速颁发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总体方案》等一批纲领性文件;集中300余名专家大攻关,形成并印发了500多万字的重大战略战役理论成果;新型武器装备的大发展,为战斗力转型奠定物质基础。在陆军,一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坦克、战车、火炮装备部队;在空军,国产第三代飞机批量入役,一系列新型导弹进入战位,正在形成完整先进的作战体系;在海军,三代舰艇、作战飞机陆续交付入役,先进信息装备得到深度应用,走向深蓝不再是梦;在二炮,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已经成型,反击作战能力震动世界;全军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实战化训练取得丰硕成果。“跨越——2009”、“使命行动——2010”等大规模演习,以及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院校化的军事训练,不仅锤炼着部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而且培养了大批宝贵的新型军事人才。

而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指出,五年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

在信息化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军事信息化的变革,就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科技实力作为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信息化产业也不断地蓬勃发

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我国的信息化军事变革将会为我国的国防实力增强添砖加瓦!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与特点_图文_(精)

需求工程 Emall:gfkj@https://www.360docs.net/doc/e34298158.html,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 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 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指挥控制战 当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正逐步成为维持社会一切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作用的提升。信息、信息技术,同样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军事革命” , 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的领域。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 的:“人类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已经跨进了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是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一定的社会领域所形成的结果,它既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静态指标,又是与社会的发展互为促进的动态概念。信息化作用于军事, 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信息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部队和装备为主体,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必将对人类的军事 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将 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必 将围绕着控制信息权这个当代军事 制高点展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 事需求的根本就在于建立军事优势 和战场优势,在于建立军事信息优

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在于能以比 敌人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对战 争空间所发生的一切更全面地了 解、更快地掌握、更快地决策在于有效而又恰当地管理所获得的一切军 事信息,在于将有效而又适当的信 息以适合于每个使用者所需要的形 式实时或近实时地分发给适当的使 用者。而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 主要依靠各类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来 完成, 因此, 有必要对各类典型军事 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晰其 对信息化战争的军事需求。 本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文章将 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军事系 统的军事需求展开探讨, 在此之前, 我们觉得有必要首先将作为前提和 基础的信息化战争的相关概念、特 点和主要作战样式等问题进行必要

上海海事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

题目: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会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由于它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不能一味的继承传统的军事理念,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对军队的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做准备!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信息化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国防动员 一、要创新国防理论,适应信息化战争 (一)现代战争的新形式和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先后爆发了几场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军事高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战争中,这其实是信息化战争的雏形。由此之后,世界掀起了一场新军事变革,其变革的最终结果是要演变到信息化战争。我们要想在未来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重视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二)面对信息化战争,我军国防理论的现状 要想打赢信息化战争,首先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军事国防理论。我军虽然从最近几年的几场战争中得到了不少有关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在世界的战场上来看,尤其是与美国这样的军事大国做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创新力度还很匮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冲破传统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束缚,没有完全建立信息化战争的观念,或只是被动地接受国外的理论,奉美国的理论为上帝,不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完全照搬到我国国防理论建设中,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何谈打赢信息化战争? (三)改进我军国防理论,先从军队一体化建设做起 在新的国防理论建成的过程中,要先谈军队的一体化建设。信息化战争是各种作战力量的一体化作战,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把各种作战力量都调动起来,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指挥,统一作战。要注意的是军队一体化建设要与我国实际的军情相适应,因为我国现有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所以一体化建设并不是能够马上实现,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要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 (一)我军信息化装备的现状 要实现新军事的变革,首先要发展强大的物质技术做为基础,物质技术最重要 的一处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现在很多大国都在加速这一装备的建设,信息化 指挥系统、作战平台、武器弹药、新概念武器,很过国家已经成为了这方面的 先导。我国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断地加快了建设步伐,部分装备也已接近甚 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总体上仍不太满意,还停留在机械化半机械化阶 段,与世界先进水平扔有较大差距。 (二)努力发展我军信息化装备的办法 因此,我们要想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必须努力建设信息化武器装备,抓住 一切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机遇,利用好各种信息资源,实行自主开发和外来引进 的举措,做到“两条腿走路”;合理的改造旧装备和发展新装备,努力营造两种 装备的战斗力同时提升的局面;并且要注重在科学技术上军民的互通,扩大研 发力量和研发范围,让军民两处共同促进新技术的出现,但是发展信息化武器 装备要与我国的信息化战争理论紧密结合,协调好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真正的推进我国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及要求 摘要:信息化战争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我在这里将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 关键词:主导武器信息化军队资源信息化信息战主导地位正文: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

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四、信息战是战争的基本内容 在人类历史上的冷兵器或热兵器战争中,早已存在许多信息战的经典案例。在机械化战争中,更是不乏以信息战手段击败敌人夺取战争胜利的精彩故事。但那个时期的信息战仅仅表现为零碎的、局部的、短时间的,规模比较小,常常是战术、战役层次上的,或服从于火力战,其后果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战上升到了战略的位置,战争的全过程、全空间、全方位都充满了信息战。 信息战已成为战争的主要的甚至全部的内容。战略信息战、战役信息战、战术信息战、相互交叉;太空信息战、海洋信息战、陆地信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滚滚浪潮,信息化战争正加速登上人类的战争舞台。与以往的战争特别是机械化战争相比,这一笼罩着信息光环的战争形态将显现出许多新的、独有的特征。信息化战争就其大概学术上比较一致的意见具有如下6个特征: 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知识化) 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武器平台),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网络整合的部队.但这还不是信息化部队.其中还有一个知识化.就是作战和保障人员具有新的科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种信息装备和系统. 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 他们将奋战在以信息主导的战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种力量的竞赛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的较量上,但最终表现在战场能量释放的较量上。正如人们已知的,机械化战争中,战场释放的能量主要是机械能,即机械运动产生的动能和势能。这些能量增加了机械化兵器的机动速度、杀伤能力和防护水平,使战争呈现出高度机械化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这种新的战场能量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上的全部作战活动,具有战争制胜的巨大作用。 2.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将是以信息支撑为主要作战兵器 所谓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弹药主要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它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卫星;空战场上各类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海战场上的各种高技术战舰以及地面战场上各种先进的坦克、装甲战车等。从近几场带有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兵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力军”,在战场上发挥着机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 武器装备作为军事科学技术的物化成果和主要标志,反映着一种战争形态的基本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坦克、飞机、大炮之类的机械化兵器,可以代表机械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为机械化战争中的主导兵器。而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则是信息化兵器

信息化战争下的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下的我国国防 信息战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信息技术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并非尽善尽美,也毫不例外地存在弱点和使用上的局限性,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它的反面—反信息战。在你发展信息战技术的同时,你的对手也容易发展同样的武器系统并用来对付你,而且反信息站不需要巨额资金,少数拥有计算机工作站和调节器的人,就可以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危害并引起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美国空军学院的教官查德?萨斯费斯基上校说:“当人们谈论信息战的巨大潜力时,他们需吃一口现实的‘三明治’。”信息战方面的军备竞赛可能是美国将会失败的一种竞赛,因为美国很容易受到这样的攻击。美国常规部队所依赖的计算机技术或许就是美国盔甲的裂缝。一旦进入第一台计算机,将近90﹪的和第一台计算机练级的其他计算机都把入侵者视为合法用户,计算机的这种渗透性非常强大,同时也是它们的弱点所在。它们有许多脆弱的高技术设备和设施。黑客往往就是抓住这一点对用户进行攻击的。当其关节点被摧毁时,这类系统就会失灵,并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战的巨大潜力,也要看但他软弱的另一面。 未来学家托夫勒曾今说过:“这是很平等的,你不必是大国和富国才能在信息战中运用这种柔道术,这就是为什么穷国追求信息战将比技术上先进的富国快得多的原因。”现代社会高度的依托和高度的计算机化,应经并将是战争形态发生重大的变化,各国都在都在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对国家安全和现代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说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既然信息战在未来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应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我们有理由相信,武器装备处于相对劣势的我军,在未来的信息战争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抓住信息化的本质,把握其作战的特点,善于从高技术武器作战系统中找出薄弱环节,通过积极的作战行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打击,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缩小“技术差”,真正把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战争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而面对信息化所带来的这场社会变革,我们应当看到这既是挑战,更是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竭尽全力,加速伊武器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军队信息化战争建设改革并完善我国的国防建设体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防强国,以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实现伟大祖国的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没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到和对手的距离。因此,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应立足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经济﹑国防强国,使人民“安其居乐其业”。

信息化战争试题库完整

一、判断题 1. 信息化战争中,将陆、海、空等相互分离的作战空间当成一个全维一体的作战空间。错,陆、海、空、天、电等。 2.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对 3.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对 4. 信息争夺战包括信息进攻和防御装备。错,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 5.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对 6. 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外交战线和经济战线上。错,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 7.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对 8. 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对 9. 信息化战争主要是军队的事,与地方政府无关,也与大学生无关。错 10. 电磁战场被称作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对 11.C4ISR 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杀伤、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简称。对

12. 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阶段。错,必然阶段。 13. 人才是强国兴军之本,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胜负的是高素质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人才。对 14. 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热兵器。错,机械化武器。 15.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宽,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对 16. 信息对战争影响的关键是准确获得战场信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作战指挥。错,用于决策和控制 17.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资源主导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空间立体化等。错,作战空间多维化。 18. 信息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对 19.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正在由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对 20. 信息化战争是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21. 信息化战争中,C4ISR 系统是军队作战的“神经中 枢”和“大脑” 。对 22. 电磁战场被称作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 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对 23.农业社会决定了其战争形态是热兵器战争。错,冷 兵器战争。

军理《信息化战争》试题

《信息化战争》试题 特别关注:此试题与答案一起上交,无试题者成绩为零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2、美国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并称之为“()”。 3、1995年8月底至9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发动了代号“()”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作战。1998年12月,美英联手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的空袭作战。 4、美国参联会1996年提出《2010年联合构想》,提出了信息化战争、()、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网络中心战、系统集成、横向一体等许多创新的军事理论观点。 5、美军对信息技术的七大军事需求:全球监视与通信,(),空中优势和防御,水面控制与水下优势,(),模拟环境,降低费用技术。 6、信息化战争是正在发展中的战争形态,在社会变革方面顺应了()的发展大潮,在军事领域适应了()的趋势。 7、信息化战争中,()和()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 8、信息化战争必须用信息化理念、网络和软件对所有保障要素加以改造,使之融入作战体系中去,以达到()和()的目的。 9、战争制胜的要素很多,战争胜负历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战争胜负的基础。()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10、战略层次的信息战主要是破坏敌对国家的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及其运转。 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科学技术推动②社会变革催化③军事变革孕育④战争实践验证 2、社会变革对信息化战争的催化作用表现在:() 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②是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 ③带动了国防建设发展④是社会变革与战争形态变异。 3、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大致要经历的主要阶段:() ①20世纪50-80年代是孕育阶段②20世纪40-80年代是孕育阶段 ③20世纪80-90年代是萌芽阶段④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是形成阶段 4、美军在20世纪提出的战略理论包括:() ①“空地一体化”战略②“地区防务战略” ③“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④“营造—反应—准备”战略。 5、美国海军确定的信息技术应具备的能力:() ①指挥、控制与监视②主宰战斗空间,投送力量 ③保持力量和综合能力④获得制信息权 三、概念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战争: 2、信息化战争: 3、战争实力: 4、战争潜力: 5、战争保障: 四、判断正误并改正(共10分,每小题1分) 1、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在信息时代,战争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信息化对信息化的战争,又有信息化对非信息化的战争,还有部分信息化对部分信息化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指挥、电子干扰、精确打击成为描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基本

《信息化战争》章节

《信息化战争》章节 一、单选题 1.拉开信息化战争序幕的时代是。D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在信息化战争中,战争消耗巨大的特征表明,一个国家要赢得未来战争主要依靠。A A、国家的综合国力 B、国家的国际地位 C、国家的国土面积 D、国家的武器装备水平 3.信息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D A、物质 B、精神 C、技术 D、信息 4.当前处于信息化战争的。A A、初始阶段 B、成熟阶段 C、辉煌阶段 D、后期阶段 5. 的需要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催产剂”。B A、能源斗争 B、军事斗争 C、宗教斗争 D、政治斗争 6. 战争与20世纪80年代“空地—体战”理论所描述的未来战争的形体和方式如出一辙。D A、伊拉克 B、阿富汗 C、科索沃 D、海湾

7.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为控制战争提供了相对有效的工具。D A、作战技术 B、军事理论 C、军人素质 D、精确制导武器 8.在信息化战争中,可避免战火的外延和战争的升级。A A、高技术武器装备 B、信息的有效畅通 C、先进的军事理论 D、后勤保障的完善 9.下面不属于自然战(地球物理战)的作战形式是。A A、在战场上,利用次声波,使敌方部队丧失战斗能力 B、冬天作战,用人工降雪给敌军作战行动和后勤保障增加困难 C、抗登陆作战中,采用人工制造海啸、大浪、台风等阻止破坏敌军登陆 D、防空作战中,用人工降暴雨的方式使敌方飞机不能起降 10.地面部队和作战行动方式的非线性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全面形成的主要标志。A A、数字化 B、集团化 C、装备现代化 D、小型化 11.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引发战争最根本的诱因。B A、经济 B、政治 C、科技 D、军事 12.下列不属于完善国防动员体制中的机制。D A、平战转换机制 B、军地协调机制 C、激励补偿机制 D、全民动员机制 13. 是构成国防的两大基本要素。B A、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思想 B、常备军和后备力量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信息化战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发生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为世界各国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之间的共性,总结出几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为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新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1991年1月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军信息化武器仅占8%左右,主战武器依然是机械化武器;1999年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多种武器装备,包括军用卫星、作战飞机、预警飞机、电子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及航空母舰,是以信息战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的战争;2001年对阿富汗的战争,美军使用了过半数的信息化武器,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投入了90%的信息化武器,美军的主体己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美国发动的这4次战争,将信息化战争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形势及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一.信息在战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信息是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特殊物质,在军事上的应用历史久远,从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直到信息化兵器时代,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各历史时期战争的胜负。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作战方式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拼人力、拼体力。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工业时代的战争是以装甲机械化为主的军队之间的作战,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战争,进行阵地战、消耗战,拼钢铁、拼能源。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对抗表现为非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信息起主导作用,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战场胜负不再仅仅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寡、火力与机动力的强弱,信息力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成了整个军队的心脏,成为一种武器。信息化战争的最大特点是围绕信息展开,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战争,作战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近乎实时性信息指导下进行的。在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核心是夺取制信息权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握有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其实质就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增强己方或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因此,信息优势是确立国家军事优势与战场优势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人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功能的全面拓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运用表现为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类感官功能的技术,此技术主要解决信息获得问题,运用到军事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如侦察卫星、雷达、电子侦察、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航天侦察、红外遥感、热成像、导弹预警、雷达探测、夜视器材等,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通讯技

信息化战争及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第一节确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思想 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反映国防活动的规律,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具有时代的特点。能否根据战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方向和成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根据美争霸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确定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期以后,同志在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上来。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根据冷战结束、东欧巨变等国际局势和海湾战争的情况,提出了要立足于打赢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反侵略的局部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后,同志又明确指出未来人类的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指出:要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并确定了我国于20世纪中叶实现军队信息化、并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国防建设发展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主要着眼于应付信息化战争,而不是机械化战争或其他形态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区别;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国对进行信息化战争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据此,只有将国防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应付信息化战争上来,不失时机的作好信息化战争的准备,才能在敌人将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奋起反击,抵御侵略,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把信息资源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完善信息化战争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二)着眼于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而不是迫在眉睫的世界大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不会发生,我全的主要威胁是局部战争。因此,应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而且,也只有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转到准备打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上来,才可能抓住历史机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国防力量。(三)既着眼于打赢战争,又着眼于遏制战争 国防建设的目的是国家的安全,这既可以通过打赢反侵略战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遏制战争的爆发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得和平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而且,只要战略得当,信息化战争的准备充分,遏制战争、争得和平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既要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又要着眼于遏制战争的爆发。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用在各种兵器中的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经费也在兵器总价值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在坦克中占%,飞机中占%,导弹中占%,卫星中占%,指挥系统中约占%。曾有人把信息化战争中的兵器比喻成“装载电子信息设备的容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信息化战争》试题库完整.docx

精品文档 一、单选题 1.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被人们称作“信息战争”的战例是C。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海湾战争 D、阿富汗战争 2.未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最终的的决定性因素是C。 A、武器 B、参战国的国际地位 C、人 D、作战的理论与方法 3.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广阔的特征表现在D。 A、陆地和海洋 B、海洋和空中 C、陆地、海洋、空中的三维空间 D、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 4.A是冷战结束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 A、海湾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5.英阿马岛战争发生于B。 A、 20 世纪 70 年代 B、20 世纪 80 年代 C、 20 世纪 60 年代 D、20 世纪 50 年代 6.海湾战争发生于C。 A、 20 世纪 70 年代 B、20 世纪 80 年代 C、 20 世纪 90 年代 D、 21 世纪初 7.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查于一体的A系统是信息化战场上军队行动的“大脑和中枢神经” 。 A、指挥控制 B、后勤保障 C、参谋策划 D、协调联系 8.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B力量。 A、精神 B、物质 C、技术 D、信息 9.随着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于战场,产生了许多新的作战形式,下面不属于新的作战形式的是 C。 A、自然战 B、软杀战 C、运动战 D、电子战 10. 在信息化战争中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是D。 A、制陆权 B、制空权 C、制天权 D、制信息权 11.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指挥控制结构为A状的网络结构。

A、扁平 B、椭圆 C、矩形 D、菱形 12.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战争所依赖的A基础,促使武器装备发生质的变化。 A、物质 B、信息 C、技术 D、保障 13.不断更新的A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先导。 A、作战理论 B、武器装备 B、人员质量D、信息技术 14.第三次中东战争中,A以电子——火力交战方式显示军事优势。 A、以色列 B、伊拉克 C、巴勒斯坦 D、伊朗 15.全面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是C战争。 A、阿富汗 B、伊拉克 C、海湾 D、科索沃 16.“沙漠风暴”行动发生在B战争中。 A、阿富汗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 D、科索沃 17.在信息化战争中,对战争的控制除政治因素外,关键在于B的高技术化。 A、人员配备 B、武器装备 C、作战理论 D、军事技术 18.高技术武器能够通过对A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 A、纵深 B、横向 C、扁平 D、阵地前沿 19.在历史上的战争中,战争的时间都比较长。英法百年战争长达D年。 A、 100 B、 102 C、 101 D、 103 20.信息化战争的可控性强,通常以天、小时甚至以分秒来计算,“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中,多国部队仅仅用了C小时就达到了作战目的。 A、1 个月 B、10 天 C、 100 小时 D、12 小时 21.美国在 1986 年 4 月 5 日对利比亚采取D式的空袭作战方式,使美军在极短时间达到作战目的。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要求 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要求 战争,使信息网络成为军事打击和心理战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作战工具。信息战已衍生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传统战争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现代战争的信息网络行为已贯穿战争的全过程。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信息网络已成为一把高悬在战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的理解,信息化战争特点主要是指挥通信数字化,情报准确等特点,依靠天基的侦察卫星、地面雷达、空中侦察等众多手段获得准确的作战情报,通过各种电子战设备对敌方通信指挥实施压制,切断对方通信,已达到打乱敌方指挥调度顺序的目的,为己方行动获得各种便利。 信息网络战的主要特点:一是作战力量广泛。由于信息技术有很强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性,使得凡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着一定网络攻击手段的人都可以介入网络战;二是作战对象平等。计算机网络战中,只要拥有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网络战就可以得到有效实施,而与国力大小、兵力多少无关;三是作战空间广阔。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网络能够到达的地方,网络战都可以实施;四是作战时间连续。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不受天候因素制约,可在任何时段进行。五是破坏信息系统和影响人的心理,破坏信息系统的效果是敌方无法利用信息系统的设施获得所需要的正确信息,既可以从物理上摧毁地方的硬件设施,也可以是破坏系统软件,使系统崩溃或提供不正确的信息。通过提供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可以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控制人的行为,影响士气,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信息网络战主要有三种形式:心理战、电子战和计算机战。心理战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削弱战斗力。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内容之一,将其归为信息战武器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各种电子设备,无论是探测器(雷达,光电设备,监听设备),还是信息处理平台、通讯设施(无线通讯,有线通讯),核心都是电子设备。通过电子干扰可以削弱雷达等探测器的能力,使得敌方无法及时收集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信息或者传递错误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平台,在信息系统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计算机战是指利用计算机开展的以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特性、电磁特性对敌实施网络窃密和电磁窃密;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计算机芯片攻击、网络“黑客” 攻击、电磁干扰等手段实施网络进攻;采取加强“防火墙”技术、断开核心系统与外界的链接等措施进行网络防护;进行系统备份,为网络恢复做好充分准备等。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现国防现代话是我国国防对的总要求,国防现代化又要以军队现代化为中心。 1.及时获得可靠的目标信息 先进的卫星系统、侦察飞机、地面站和地面侦察人员等,组成了一个天、地(海)、空一体化的情报、侦察和监视(ISR)系统。它为部队提供作战空间的情况,包括各部队的部署、兵力兵器、作战意图等方面的情况和提供毁伤效果评估。 2.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质量和安全性。 保障军用信息传输系统的畅通,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加强信息管理能力,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保障。卫星通信以其广域覆盖和全球覆盖,独特的

河科大军事理论题库信息化战争作业

信息化战争作业学号:121518010427 姓名:吴硕已用时: 0分39秒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30分) 1、( A)是冷战结束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 A)海湾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请选择-> A B C D 2、信息战的主要目的是( B)。 A)获取大量情报 B)夺取信息优势,掌握制信息权 C)打击敌人信息技术装备 D)威慑敌人心理 请选择-> A B C D 3、在保护自己指挥控制能力的同时,削弱或破坏敌人的指挥控制能力,这种战争形式称之为(A ) A)指挥控制战 B)信息控制战 C)电子战 D)网络战 请选择-> A B C D 4、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体现多维化特点,其中信息、电磁、心理被称之为( D )空间A)有形空间 B)信息空间 C)信息传输空间 D)无形空间 请选择-> A B C D 5、“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怖主义”之名发动的第一场战争是(b )战争。 A)海湾 B)阿富汗 C)伊拉克 D)科索沃 请选择-> A B C D 6、下列不属于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的是(B )。

A)武器装备高技术化 B)作战方式近战化 C)作战形式更加多样化 D)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 请选择-> A B C D 7、当前人类的战争处于信息化战争的( A)。 A)初始阶段 B)成熟阶段 C)辉煌阶段 D)后期阶段 请选择-> A B C D 8、( B)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电磁领域的斗争,它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基本内容。 A)电脑战 B)电子战 C)信息战 D)火力战 请选择-> A B C D 9、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空间不断扩大,对于空间延伸叙述错误的是( D )。 A)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 B)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 C)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D)从军事战场向经济战场延伸 请选择-> A B C D 10、计算机病毒属于( A )信息武器。 A)软杀伤型 B)电子型 C)硬杀伤型 D)网路型 请选择-> A B C D 二、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未来的战争除了在物质领域进行摧残与反摧残外,还在信息领域进行激励对抗。 请判断-> √ 2、所谓信息化武器系统,是指在信息构成上大量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的武器系统。 请判断-> × 3、“非致命战”、“计算机病毒战”是可行的全新作战方式。 请判断-> √ 4、信息化战争是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意味着信息化战争就是核战争。 请判断-> × 5、阿富汗战争告诉我们,建立在卫星监控技术之上的远程导弹精确打击和准确拦截技术,已成为未来战争成败的关键。 请判断-> √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资料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姓名:袁向铎 四队107中队1064区队 学号:1010107056 2011年6月16日

试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作者:袁向铎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体制编制的变革,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正在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新的战争形态,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促进国防建设影响战争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信息技术成为这场新军事革命的核心,信息化战争对国家的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着眼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制定国防建设正确的战略指导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综合国力,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军队的差距。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时不用。对信息的利用越广泛,对信息的研究越深入,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越多样化,越深刻。不同的学科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学、

心理学、新闻学和哲学的定义不同于图书情报学科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使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可分为四个方面的技术,分别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核心手段。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代。大规模信息网、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 二、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信息化战争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的战争形态。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指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三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剥夺对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建立机房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的意志;四是信息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上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以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五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信息控制下的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对抗。 三、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战争形态的产生与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战争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游牧赎回的徒手战争、农业社会的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的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上所发生的局部战争尤其是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由于大量高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战争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软件学院54091018王家峥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战争为基础的战争。信息化战争通常指军事领域内的信息斗争,它是敌对双方为争夺信息的获取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的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近年来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一、作战空间: 在现代化战争中,作战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日益拓展的趋向。人类战争历史上由于飞机的问世和航空技术的发展,作战空间发生了第一次的革命性变化,由陆海平面战场发展为海陆空三维的立体战场。而信息化战争中,虽然活动的依托仍然离不开物理空间,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信息空间。主要包括网络空间、电磁空间和心理空间。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明显拓展,呈现出陆、海、空、天、电等多维一体化趋势。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这种多维性和复杂性,打破了传统的作战空间概念。首先,物理空间超大无限;其次,信息空间多维广阔。电磁空间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网络攻击被称为“不流血的强制行为”,即软杀伤能力。 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不流血的暴力打击效果往往胜过单纯的流血的暴力行为。 心理空间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 二、武器装备: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是引起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的根本原因。工业时代的战争,以机械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而信息时代的战争,则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为物质基础。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KISR系统。 信息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武器。软杀伤型信息武器,是指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代表的网络攻击型信息武器和以电子战武器为代表的电子攻击型信息武器。硬杀伤型信息武器,主要是指精确制导武器和各种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作战平台,装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传感设备,并与 C4KISR系统联网。它们集侦查、干扰、欺骗和打击功能于一体,既可实施战场探测,为精确打击和各种战场行动提供目标信息,还可实施信息攻防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 单兵数字化装备,是指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个人装备,也称信息士兵系统(它由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分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5个部分组成),是21世纪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人机一体化”的多功能装备。数字化单兵系统其目的就是使这些未来士兵更具机动力、协同力、耐久力和生存力,当然也更具杀伤力。C4KISR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件事和侦察系统的简称,它把作战指挥控制的各个要素、个工作战单元粘合在一起,是军队发挥整体效能的“神经和大脑”。在信息化战争中,C4KISR系统是敌对双方的主要作战目标,围绕着C4KISR系统展开的攻击和防护成为战争的重要作战行动。 三、对抗战术: 1、节奏快速化。 信息化战争是有目的有限、时间短促的战争,必须实时行动才能速战速决。战争的发动者无论具有多大战斗实力,都把战争目标定在谋取有限的和特定的国家利益范围之内。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周期缩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