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聚丙烯管与传统管材的区别及应用

论增强聚丙烯管与传统管材的区别及应用
论增强聚丙烯管与传统管材的区别及应用

论增强聚丙烯管与传统管材的区别及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增强聚丙烯管材的特性的介绍,与混凝土管材优缺点的比较,结合在天津市东纵快速路疏导线新姿路排水工程的施工中的应用实例经验,总结出增强聚丙烯管材具有易提高施工水平及质量、方便养护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管材,可较好地应用于市政排水工程。

[关键词]增强聚丙烯管市政排水工程管材应用

中图分类号:tq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493-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市政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得到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管材的要求更是日益提高。

以往传统的混凝土管在管道埋设中,弊病日益显露。从而由于管道接口漏水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从而使管道大面积破坏。在盐碱地区,混凝土管的腐蚀破裂现象更为严重。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推广应用化学建材,限制使用、淘汰落后产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增强聚丙烯(frpp)管具有耐腐蚀、强度高、抗渗漏、内阻小、抗拉、抗弯、造价低、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该管能在120℃以下输送各种腐蚀性介质。工程级聚丙烯管材是由工程级聚丙烯粒料经挤出成型。该管材无毒、无味、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卫生、建筑给排水、市政工程等领域等。具有以下特性:

2012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双壁加筋管企业标准(最新)

上海市企业标准 Q/TNRW 2—2012 代替Q/TNRW 2—2009 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 双壁加筋管

前言 本标准编写时遵循了GB/T 1.1-2009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代替Q/TNRW 2-2009,与Q/TNRW 2-2009相比,出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符号; ——增加了材料要求; ——修改了分类,命名修改为标记; ——增加了连接方式; ——增加了颜色要求; ——修改了规格尺寸要求; ——修改了物理力学性能; ——增加了系统适应性; ——增加、删除、修改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修改了组批; ——修改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删除了取样; ——修改了判定规则; ——删除了仲裁检验; ——修改了标志; ——删除了包装; ——修改了贮存。 本标准2009年5月首次发布,2012年6月第一次修订。

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双壁加筋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双壁加筋管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材料、分类与标记、管材结构与连接方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增强材料,改性助剂和补充辅料,用独特的成型工艺装置连续挤出成型、内壁光滑、外壁设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以下简称“FRPP双壁加筋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6111-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 8806-2008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19278-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 18042-2000 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 QB/T 4011-2010 埋地用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材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GB/T 19278-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内径 在管材任一处垂直轴向横断面上从管内壁任一点到管内壁另外一点的最大距离,单位为毫米(mm)。 3.1.2 平均内径 在管材的同一横断面处,每转动45°测量一次内径,取四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向上圆整到0.1mm,单位为毫米(mm)。 3.1.3 外径

聚丙烯(PP-R)管道施工工艺

聚丙烯(PP-R)管道施工工艺 4.3.4 聚丙烯(PP-R)管道施工工艺 1.材料(PP-R管材、管件)、工具 (1)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材和管件,应有省级(含)以上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明,并应有有关部门的产品推广许可证。 (2) 管材上应标明规格、型号、管系列、生产厂名或商标、生产日期;管材上应有明显的商标和规格代号;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地址、电话、管材及管件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管系列、检验代号和注意事项;内包装应有质量合格证。 (3) 管道热熔连接时,应采用专用配套的熔接管件和工具。熔接工具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4) 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的法兰连接件。 (5) 管材和管件宜选用同一原料生产的产品。 2.管材和管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和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汽泡、裂口、裂纹、砂孔、脱皮、凹陷、毛刺和明显的痕纹;管壁颜色一致,无色泽不均、严重缩形和分解变色线。 (2) 管材和管件不应含有可见杂质。 (3) 管材的端面应切割平整,并垂直于管材的轴线。 (4) 管件应完整、无缺陷、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 (5) 管材宜采用白色或灰色。 3.管材的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3.4.3的规定。

注:管材长度一般为4m,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协商决定。管材长度的允许偏差为+0.4%。 4.管材管系列S值的选择应符合表4.3.4.4A和表4.3.4.4B的规定。 表4.3.4.4B 热水管管系列S的选择

5.管材和管件表示方法如下: (1) 管材: 1)管系列—用S表示。 2)公称外径—用De表示。 3)管壁厚—用e表示。 例:S5De32×2.9 (2) 管件: 1)干管端口公称内径—用ds表示。 2)支管端口公称内径—用ds表示。 3)管系列—用S表示。 例:等径管件:ds20S5 异径管件:ds32×20S5 螺纹管件:ds20×1/2″S5 6.热熔连接管件承口尺寸应符合图4.3.4.6和表4.3.4.6的规定。 7.电熔连接管件的承口尺寸应符合图4.3.4.7和表4.3.4.7的规定。 4.3.5 PP-R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1.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摘要: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玻璃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应用于一些受力领域。关键词: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ABS 1.引言 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塑料之一。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抗蠕变性差、熔点较低、尺寸稳定性不好、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如表1所示[1]。如果想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范围,就应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 3]。 表1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1] Tab. 1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性能数据 拉伸强度/Mpa 29 断裂伸长率/% 200~700 弯曲强度/Mpa 50~58.8 压缩强度/Mpa 45 缺口冲击强度/(KJ/m2)5~10 洛氏硬度80~110 弹性模量/Mpa 980~9800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RPP)是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以长玻璃纤维为增强骨架的材料[4],其性能与ABS 接近,但价格低于ABS 塑料。目前,国内外已对GF 增强PP 做了大量研究[5, 6]。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稀己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胶管用增强聚丙烯芯棒生产工艺研究

胶管用增强聚丙烯芯棒生产工艺研究 胶管用增强聚丙烯芯棒生产工艺研究 摘要:具有抗拉抗弯的材料增强骨架的pp软芯棒,通过对设备工装改进,工艺合理,外观性能良好,试用效果稳定。工艺增加再回收利用改进,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聚丙烯,胶管,增强 前言 芯棒在高压胶管生产过程中是作为重复利用的模具来使用的,属于控制胶管内径的精细工艺器具,其外径精度直接影响到胶管内径精度,其使用寿命影响胶管的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高压胶管生产流程上使用的pp软芯中间都有一个直径1-2mm大小的中心孔,其外径公差一般在±0.2mm。这种带中心孔的芯棒在经过高压胶管的高温硫化工序(150℃*90min)后容易出现弯曲变形、轴向收缩、径向膨胀等问题而导致报废,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由于其外径精度不高,导致芯棒吹出工序的液压系统负荷大、设备磨损严重的问题,而且脱芯难的问题也限制了胶管的单根长度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pp软芯棒是具有抗拉抗弯的金属材料增强骨架的pp软芯棒,可以按需随时生产所需长度和外径尺寸的软芯,又可以将弯曲或变形或断裂的短芯子粉碎回收,重新加工成新软芯降低成本损耗 实验部分 1主要原材料 1.1PP材料改性 PP材料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承受包塑瞬间和整型器产生的高温以及降低pp材料的脆性 为有助于PP材料热性能稳定,能承受包塑瞬间和整形器产生的高温,需要在塑料配方中加入热稳定剂可适当抑制PP材料因外界高温所引起的破坏作用。选择防氧能力强的抗氧剂,兼用相对高分子质量和挥发度低的酚类和硫撑二丙烯酸酯类,两者浓度约为0.01~

0.05%,通过实验找出最佳浓度配比 为降低塑料的软化温度范围,提高其加工性、柔韧性,可加入相应低挥发性或挥发性可忽略的增塑剂。采用邻本二甲酸二辛脂(DOP),对PP的相容性好、增塑效率高、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高、对光热稳定性好,且无色、无臭、无毒、不燃、吸水量低等优点,其相容性好,能符合大多数制品要求,光热稳定性好、挥发性小、耐低温 1.2 骨架材料选择 考虑到骨架材料成本以及拉伸强度、回收利用等因素,将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试验对比:(1)采用钢丝帘线作为芯棒增强层,在原始缠绕钢丝股外再增加一股钢丝绕线,从而提高骨架材料的强度以及耐抽出性能。(2)采用PP绳作为芯棒增强层。经过试验对比,两个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PP绳材料与PP软芯同为PP材料,收缩率相同,经过若干次使用后不易变形,且在后期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可省去抽出环节,直接粉碎回收;(2)PP绳价格低廉,可大大降低PP软芯生产成本;(3)钢丝帘线强度大,与PP材料包覆良好,适合小规格pp芯棒。兼用以上两种方案,∮8及以下规格使用钢丝帘线,∮10 及以上规格使用PP绳 2主要设备和工装 2.1 骨架材料进机头前增加预热装置 PP材料遇高温熔融、低温固化,钢丝帘线若以常温进机头接触熔融态PP,会引起少量PP塑料遇冷固化,直接影响塑料与骨架材料的粘着力。在挤出工序上增加预热装置,调整预热装置与机头在同一水平线,通过电加温,使骨架材料在通过预热装置时提高其表面温度,避免挤出塑料接触到常温骨架材料后瞬间固化,影响粘着力 2.2 改造挤出半成品冷却设备冷水槽,增加了挤出材料对骨架材料的包覆力。 在芯棒进入冷却水槽的地方增设辅助工装,防止芯棒弯曲变形。工装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浸没在冷却水中,使用前先选择与芯棒适应的口型安装,一般口径大于芯棒外径约5~8mm,芯棒挤出后进入冷却水槽,通过该工装可保持平行移动冷却,避免向下倾斜、弯曲 2.3 PP芯棒表面干燥工装的研究

聚丙烯成核剂的分类与应用

聚丙烯新型成核剂的开发及应用 目录 摘要 (1) 1、聚丙烯结晶 (1) 1.1、聚丙烯的立构规整性......................................................................................... .. (1) 1.2、聚丙烯晶型 (2) 1.3、聚丙烯结晶过程 (2) 2、聚丙烯成核剂 (2) 2.1成核剂种类 (2) 2.1.1、标准型成核剂 (2) 2.1.2、透明性 (2) 2.1.3、增强型(有机磷酸盐) (3) 2.2、成核剂作用 (4) 2.2.1、改进PP 机械性能 (4) 2.2.2、缩短PP 成型周期 (5) 2.2.3、增加PP的透明性 (5) 2.2.4、对热性能的影响 (5) 总结 (5) 摘要 本论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聚丙烯结晶中的聚丙烯立构规整性,将聚丙烯分成了等规、间规和无规三种;聚丙烯晶型的不同晶型的性能及聚丙烯结晶过程。主要叙述了聚丙烯成核剂的三种分类及它们的应用。主要考察了几种类型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的机械性能、成型周期和制品的透明性的影响。 关键词:聚丙烯,结晶,成核剂, 前言 聚丙烯作为结晶聚合物树脂,它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以及球晶尺寸都将直接影响制品的最终性能。成核剂具有改变树脂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和球晶尺寸,进而达到提高制品的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之功效。而目前PP异相成核理论还不成熟,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何种结构因素引起成核作用,成核剂对PP结晶、以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等研究也不十分透彻,因此,国内外对PP成核剂的开发和成核PP的研究与应用都十分的活跃[1]。 1、聚丙烯结晶 1.1、聚丙烯的立构规整性 聚丙烯(pp)是以丙烯为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结构式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成型工艺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成型工艺 发布时间:2011-01-13 ;浏览次数:127 返回列表 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作为当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塑料改性生产厂商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长玻纤增强pp材料,由于其很高的性价比优势,更被业界所广泛看好。目前这些厂商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该类型材料的生产研发和市场开拓的工作。 长玻纤增强pp产品定义 长玻纤增强pp产品是一种长玻纤增强pp的改性塑料材料。该材料一般为长度12毫米或25毫米,直径3毫米左右的柱状粒子。在这种粒子中,玻璃纤维有着和粒子同样的长度,玻璃纤维的含量可以从20%到70%不等,粒子颜色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配色。该粒子一般可以用于注射及模压工艺,可以生产结构件或半结构件,应用的领域包括汽车、建筑、家电、电动工具等等。 长玻纤增强pp性能优势 lft粒料在进入注射机料斗时,内部的纤维长度和粒子长度相等,为0.5-3公分左右。随着注射机螺杆的输送、注射口的流体冲击以及在材料模腔内的流动等工艺条件的介入,玻璃纤维最后在制品中的平均长度为4毫米左右。相对于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这种粒子在制品中的纤维长度在200μ左右),lftp材料在制品中保留了极长的玻纤长度,因此赋予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使得增强后通用pp材料的性能能够达到或接近增强工程塑料如pa或ppo的性能。 长玻纤增强pp性价比优势 由于lft材料类似于增强工程塑料的卓越性能以及pp基材相对于工程塑料基材极其低廉的价格成本,因此赋予了该材料极佳的性价比:相对于短纤增强pa材料而言,使用lft材料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40~50%左右;相对于短纤增强ppo材料而言,使用lft材料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100%

“增强聚丙稀管道”施工方案

“增强聚丙烯管道”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和依据 纯碱厂盐水工序设计的非金属管道,现没有具体材质,暂定为增强聚丙烯管,增强聚丙烯是将玻纤直接加入到树脂中共混挤出成型的FRPP玻纤增强聚丙烯管。增强聚丙烯管的管材、弯头、法兰,由甲方订货,十一化建公司安装施工。 本方案是根据我公司同类碱厂的增强聚丙烯管道施工经验编制的。 增强聚丙烯具有耐腐蚀、强度高、抗渗漏、寿命长、内表光滑、抗拉抗弯、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产品规格多,使用工作温度-40℃~ 100℃和-20℃~ 130℃,工作压力0.4Mpa~ 0.8Mpa。 表1 增强聚丙烯管的技术性能 表2 增强聚丙烯管的规格

2、增强聚丙烯管工程概况 3、增强聚丙烯管焊接 3.1焊接方法及焊接参数的选择 增强聚丙烯管焊接一般采用热风焊。热风焊是借助于空压机产生的热风将焊条及焊件的焊接部位同时加热至熔融状态,再施以一定压力,使两焊件互相粘合起来。 热风焊焊接技术参数如下: 焊接温度:240 ~ 270℃ 焊接速度:0.1 ~ 0.12 m/min 3.2焊接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 热风焊的设备为DSH—系列塑料焊枪:分喷嘴、枪壳、枪芯、风叶、微型电机、手柄等几部分,枪芯用电热丝绕于耐火瓷料上,并用导线引出,使用时接上电源,按上开关,焊枪上微型电机即起动送风,枪芯上的电热丝通电后,把冷风加热成热气流从喷嘴喷出,使焊件与焊条加热呈熔融状态而粘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 焊接温度一般为240℃左右,离焊枪喷嘴处约5 ~ 10mm的温度为260 ~ 200℃,焊接时须注意喷嘴与焊点间的距离,以获得理想的焊接温度。 为了保证焊接时焊条能全部填满坡口端部的空隙,避免焊不透,焊缝根部的第一根焊条必须采用Ф2 ~Ф3的单焊条施焊。 管子对焊时,开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60 ~ 90°,焊接前管端应先坡口,可用砂轮机、木锉、刮刀等工具进行,坡口打好之后,将塑料碎屑清理干净,以保证焊接质量。 正确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条件,当焊接温度过低或焊接速度过快时,焊条和焊件就不能充分熔融,粘接不牢,相反,当焊接温度过高,速度过慢时,则焊条与焊件受热过度,聚丙烯虽然不会烧焦,但会因溶浆过多而造成焊件表面产生熔融流浆,影响其外观,焊缝强度下降。 施焊时,焊条与焊缝成90 ~ 100°角,但不应大于100°,因为角度过大,容易造成焊条受拉而伸长,以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收缩应力,影响焊缝质量,为了防止塑料过热烧焦,必须不断的上下摆动焊枪喷嘴,使焊条和焊件均匀加热,但摆动的宽度不能过大。焊枪喷嘴与焊件之间的夹角一般在30 ~ 45°之间。 4、注意事项 焊条与焊件必须均匀受热,充分熔融,尤其第一根打底焊条,不得有烧焦分解现象。焊条排列必须紧密,不得有空隙,焊缝内焊条接头必须错开以确保焊缝强度。 第一根焊条用完,还没有焊到头时,接用的焊条应当以45°斜边搭接。 焊后必须缓慢冷却,以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5、焊接质量标准 焊缝表面要饱满、平整,不能有裂纹、凹陷现象,焊缝高度应高出焊件2.5mm左右,如有超高,可把超高部分铲除。

聚丙烯改性

专业:08高分子1班学号:08206020135 姓名:金从伟 聚丙烯改性 引言:聚丙烯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化学性能而获得广泛应 用。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型热塑性塑料。聚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学向拉丝制品,膜片制品及包装容器制品。但近年来将普通聚丙烯经过填充、增强、共混改性再作为原料制作汽车,电器.仪表等工业配套零部件也已成为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 1.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由于工艺过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所制得材料性能优良。近年来已成为高分子材料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常用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等。 1.1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将聚丙烯与橡胶或其它热塑性树脂的弹性体共混制备共混物。最古老和最简单的方法是机械掺合法。共混改性可明显改进低温脆性、冲击强度和耐寒性等。如聚丙烯与乙丙橡胶顺丁橡胶、聚异丁烯等共混,可提高冲击强度3~7倍,提高耐寒性8~ l0倍。聚丙烯除了二元共混体外,还采用了三元共混体系。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和橡胶共混,不但改善了冲击韧性和耐寒性,同时刚性和抗蟠变性能也得到保证,其制品的力学性能可与ABs相媲美。 1.2填充改性 为了开拓聚丙烯在工程塑料应用领域中的用途,需要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耐热性,可以添加填充材料,如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云母、石膏、石棉、术粉、炭黑、硅藻粉和高岭土等。填充性主要是提高聚丙烯的刚性、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并可降低成本 1.3增强改性 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其最大特点是基体树脂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强,可提高抗张、抗弯曲和冲击强度,降低成型收缩率。经增强后的聚丙烯,其性能与尼龙、聚甲醛、聚碳酸脂等工程塑料相当。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既保持了聚丙烯成本低的特点,且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中,其比重最小,困而在重量和秽_格上占有优势,且具有流动性大、成型条件幅脚宽、耐水性和耐化学侵蚀性好的特点。所以,聚丙烯中添加玻璃纤维后,其耐热刚性、尺寸稳定性、耐蠕变性和机械强度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作为工程塑料而广泛应用。同时,其要食品卫生方面无害,尤其是电性质良好 1.4添加助剂改性 为使聚丙烯性能适合各方面的需要,添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可提高聚丙烯的耐气展性}添加阻燃剂可降低聚丙烯的易燃性;添加成核剂可增强聚丙烯的透明性和光泽性。并可缔短成型周期等}添加其它助剂如抗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发泡剂、着色剂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耐老化性、加工稳定性,抗静电性能等。 2. 化学改性

SMTC 5 310 041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20140116)

SMTC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requirements 发 布Issue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SAIC MOTOR Technical Center

前言 为规范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上汽集团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当中英文产生疑义时,以中文为准。 本标准由材料分标委提出。 本标准由SMT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标准化审核及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家战、蒋中、胡仁其。 本标准于2014年1月16日首次批准发布,2014年1月17日实施。 Foreword This standard describes the requirements for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requirements. This standard 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f in doubt, the Chinese version is the Master. This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material sub-committee. This standard was approved by the SMTC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ing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approval and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is standard. The draft department of this standard: Quality assurance department. The main drafters of this standard: Deng Jiazhan, Jiang Zhong, Hu Renqi. This standard was second approved and issued on Jan, 16. 2014 and it will be implemented on Jan, 17. 2014.

国标:GBT 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

GB/T 18742.2-2002 前言 本系列标准在紧密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38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管件和阀门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的《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聚丙烯》系列标准动态基础上,结合我国聚丙烯管材、管件生产使用实际制定的。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与ISO/DIS 15874.2:1999《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PP——第2部分:管材》中技术指标一致。 主要差异为: ——增加了管系列S4; ——增加了ISO/DIS 15874:1999的第5部分和第7部分的相关内容; ——对于同一管系列S,不同使用条件下所对应的不同试验条件只取最高的试验条件; ——由于ISO/DIS 15874.2:1999的附录与本标准无关,故未采用; ——增加了管材的管系列S与公称压力的关系。 本系列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GB/T 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 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GB/T 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附录B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材、管件和阀门分技术委员会(TC48/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建筑材料厂)、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河北宇光工贸有限公司、上海康斯佳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红越、谢建玲、朱利平、倪治龙、邱强。

给水用聚丙烯(PP-R)冷热水管材 Q/NZG002-2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丙烯管材料为原料,经挤出成型的圆形横断面的聚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与GB/T 18742.1《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8742.3《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一起适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体统所用的管材,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和不适用水作为介质的系统所用的管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 1997)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试验方法(idt ISO 1133: 1997) GB/T 6111-19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eqv ISO/DP 1167: 1978) 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eqv ISO 2505: 1994) GB/T 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 ISO 3126: 1974) GB/T 10798-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idt ISO 4065: 1996) GB/T 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8742.1-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 18742.3-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GB/T 18743-2002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eqv ISO 9854-1~9854-2: 1994) 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了GB/T 18742.1给出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意义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意义 关键词:玻纤增强PP,PP改性,PP加纤阻燃 对PP材料的改性一般有增强增韧、耐候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改性、阻燃改性和超韧改性等途径。 PP作为通用塑料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但是PP存在着强度、模量、硬度低,耐低温冲击强度差,成型收缩大,易老化等缺点。因此,对其进行改性,以使其能够适应产品的需求。每一种改性PP 在家用电器领域和车用领域都有着大量应用。 ABS是最先用在家用电器上的塑料材料之一,由于ABS树脂价恪昂贵,逐步开发出的PP改性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性能好等优点;玻纤增强PP可以部分取代ABS、PBT树脂在家用电器产品和汽车领域上的应用。 玻纤增强改性PP 1.一般说来,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之间。如果要想提高PP的强度性能,必须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通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P产品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数倍的提高。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5MPa~90MPa,弯曲强度可以达到70MPa~120MPa,弯曲模量

可以达到3000MPa~4500MPa,这样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与ABS及增强ABS产品相媲美。 2. 玻纤增强PP更耐热。一般ABS和增强ABS的耐热温度在80℃~98℃之间,而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35℃~145℃。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冰箱、空调等制冷机器中的轴流风扇和贯流风扇,其成本要比ABS增强产品低很多。也可以用于制造高转速洗衣机的内桶、波轮、皮带轮以适应其对机械性能的高要求,用于电饭煲底座和提手、电子微波烤炉等对耐温要求较高的场所。 3.玻纤增强改性的PP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受热变形减小,收缩率减小。 4.玻纤增强改性的PP一般硬度得到提高,吸水性能下降。 改性PP发展趋势及展望 改性PP在家电行业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中心,而且拥有一批极有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选择材料;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促使企业应用性价比更合理的材料。从未来家电技术发展情况看,家用电器的人性化将更加突出,产品品种更加齐全,传统家电将向小型化、大型化两极方向发展。玻纤增强PP在汽车用料中的应用也不断拓展,新产品的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应用介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PP+LGF 作为汽车模块载体材料,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的开发成功使之不只被应用在马自达汽车上。最近,新福特Fiesta车型前门模块也相继由Owens Coring汽车公司开发成功,该车门模块集成了多种功能元件,诸如门锁、车门玻璃升降器、扬声器、防盗装置等,采用的载体材料是DSM公司的牌号为StaMax P30YM240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开发该车门模块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对注射成型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该种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即使经受100℃的高温也不会产生明显的蠕变,且比短玻纤增强聚丙烯有着更好的抗蠕变性能。在高温和长时间低负荷条件下,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不会产生变形,可使其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这可从批量生产的新福特Fiesta车型前门模块的尺寸实测结果中得到证实。目前,随着汽车零部件模块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且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无疑将成为一种理想的模块载体材料,为此有人预言,LGFPP材料将成为GMT材料作为汽车模块应用的替代品。以聚丙烯树脂为基材的不同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无论是GMT、SR-PP还是LGFPP,它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与金属材料相比,它们具有密度低、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易成型等特点;与热固性复合材料SMC和手糊玻璃钢相比,它们具有成型周期短、冲击韧性好、可再生利用等特点。尤其是可再生利用的特性使得这些材料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长纤PP的比重比尼龙PA轻20%,比铝合金轻62%。比重轻20%的优势在于是同样体积的长纤PP产品可以比尼龙轻20%,以同样重量的长纤PP原材料可以比尼龙多生产20%的产品。长纤PP替代尼龙加玻纤优势最为明显。 _ 独有的无取向的纤维网络结构使材料高低温度条件下及高低温高频交变的环境中的高力学性能保持性; _ 优异的抗冲击性能,高模量、高强度、低翘曲、与金属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_ 各向同性,低收缩率,低蠕变,高尺寸稳定性; _ 优异的耐磨和耐疲劳性; _ 优异的耐化学性; _ 优异的表面光洁度; _ 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高流动,易脱模,对螺杆伤害低。 汽车工业:前端框架、车身门板模块、仪表盘骨架、冷却风扇及框架、蓄电池托架、保险杠骨架、座椅骨架、发动机罩壳、脚踏板、挡泥板、备用轮胎架等几十多种。 家电行业:洗衣机滚筒、叶轮、洗衣机三角支架、空调导风扇等,用于全面取代短纤增强PA、ABS材料或金属材料。 机电行业:导流管扇叶和电机过滤器罩、风叶/同轴气缸离合器辅助件/高承载力、高扬程潜水电机、水泵/止推轴承、导轴承/机车导轨、真空泵、压缩机转子、线圈轴等。 通讯电子电器行业:通讯、电子行业高精度接插件/点火器零组件、继电器基座/微波炉变压器线圈架、框架/电气联结器、继电器、电磁阀封装件/扫描仪组件等。 石油化工:防腐耐磨部件、平台格栅、过滤机、反应器内件等。 其他:电动工具外壳、自行车骨架、滑雪板、地面机车脚踏板、民用安全鞋头、安全头盔、水泵外壳及叶轮等等。 长玻纤增强PP市场应用

聚丙烯环管法设计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0万吨聚丙烯(环管法)运行方案的设计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教师: 班级:高材 091 学号: 学生姓名: 2012年5月20日

目录 设计内容及要求 (2) 1、聚丙烯合成工艺 (3) 1.1绪论 (3) 1.2多釜串联气液组合生产聚丙烯的仿真实验 (6) 1.3环管法气液组合聚合工艺的介绍 (7) 1.4多釜串联与环管法两种工艺的评价 (8) 2、环管法生产聚丙烯运行方案的设计 (9) 2.1密度控制范围 (9) 2.2原料进料量 (11) 2.3实验装置图 (12) 2.4聚丙烯生产开车方案 (13) 2.5装置正常操作 (15) 2.6装置正常停工过程 (15) 3、参考文献 (15)

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目的 让学生所学的聚丙烯合成工艺理论与聚丙烯的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得到动手操作能力、故障处理能力、工艺协调及工艺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设计任务 1、设计项目:聚丙烯生产运行方案的设计; 2、设计工艺:环管法液相本体聚合工艺; 3、设计产能:年产10万吨; 4、设计范围:生产工艺的正常开车,正常运行,正常停车。 三、设计工艺条件 进料比R200:R201=1:10 预聚釜R200:T=18℃,P=3.5MPa 环管高H=9m,体积V=0.46m3, 物料流速=4m/s,停留时间=4min。 聚合釜R201:T=70℃,P=3.2MPa 环管高H=30m,体积V=45m3, 物料流速=78m/s,停留时间=1.5h, 终点用密度控制射线检测,转化率55%-65%。 四、设计内容 1、聚丙烯的合成工艺 1.1概述; 1.2多釜串联气液组合生产聚丙烯的仿真实验; 1.3环管法气液组合聚合工艺的介绍; 1.4多釜串联与环管法两种工艺的评价。 2、环管法生产聚丙烯运行方案的设计 2.1设计重点密度控制范围; 2.2设计原料的进料量; 2.3设计聚丙烯生产开车、停车方案; 2.4设计聚丙烯生产运行方案。 五、设计要求 1、给出聚合工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史; 2、给出多釜串联与环管法聚合工艺的差异及优缺点; 3、给出环管法聚合工艺流程及终点控制、原料流量等工艺参数; 4、给出完整的开机方案、运行方案及停机方案。 指导教师:年月日

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简介

目录 一聚丙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链的立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晶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聚丙烯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填充改性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填充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碳酸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滑石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岭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增强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碳酸钙与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玻璃微珠改性聚丙烯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云母填充改性P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一、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及LFT塑料托盘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 1.项目简介 传统玻纤增强聚丙烯因其成本低廉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短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相比,由于生产工艺的改变,玻纤在粒子中的长度增加,即玻纤保持与粒子同样的长度,即使注塑成型后,纤维的最终长度也比短纤的高很多,在制品中的平均长度可达2毫米左右。相对于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这种粒子在制品中的纤维长度在200μ左右),LFT-PP材料在制品中保留了极长的玻纤长度,因此赋予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与热学性能,同时LFT-PP还具有比短纤增强PP更好的高温抗蠕变性能,这些优势使得LFT-PP的性能能够达到或接近增强工程塑料如PA或PPO的性能。具体优势为: (1)刚度与质量比高,变形小,这特别有利于LFT在汽车中的应用; (2)韧性高; (3)抗蠕变性能好,尺寸稳定; (4)耐疲劳性能优良; (5)设计自由度比GMT更高,因为LFT可用于注塑和其他成型方法,而GMT只能压塑; (6)模塑成型性能比SFT更好,纤维以更长的形态在成型物件中移动,纤维损伤少。 由于LFT材料类似于增强工程塑料的卓越性能以及PP基材相对于工程塑料基材极其低廉的价格成本,因此赋予了该材料极佳的性价比:相对于短纤增强PA材料而言,使用LFT-PP 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40-50%左右;相对于短纤增强PPO材料而言,使用LFT-PP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100%以上。

2.长玻纤增强PP市场应用及容量 2.1汽车工业:保险杠骨架、座椅骨架、发动机罩壳、车身门板模块、仪表盘骨架、脚踏板、挡泥板、备用轮胎架、冷却风扇及框架、蓄电池托架等,用于替代增强尼龙(PA)或金属材料。 2.2通讯电子电器行业:通讯、电子行业高精度接插件/点火器零组件、继电器基座/微波炉变压器线圈架、框架/电气联结器、继电器、电磁阀封装件/扫描仪组件等,洗衣机滚筒、洗衣机三角支架、空调风扇等,用于替代短纤增强PA、ABS材料或金属材料。 2.3其它:电动工具外壳,水泵外壳及叶轮,自行车骨架、滑雪板、地面机车脚踏板、民用安全鞋头、安全头盔用于替代短纤增强PA、PPO等。 2.4石油化工:防腐耐磨部件、平台格栅、过滤机、反应器内件等。 近几年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为增强塑料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2001年,全球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用量为6.2万吨,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70万吨,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30%。中国目前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需求量大约在10万吨左右,其中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的国内需求量在8万吨左右,年发展速度在60%左右。目前,国内70%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来源于进口。 3.项目投资 项目拟建5条生产线。 单台产能500吨/年 总产能2500吨/年 单台设备投入40万元 5条生产线投入200万元 所需电力30*5=150kVA 所需厂房面积1500平方 车间人员配置5人 产值2*2500=5000万 年毛利0.5*2500=1250万

聚丙烯管(PP-R管)生产工艺

聚丙烯管(PP-R管)生产工艺 摘要:三型聚丙烯管具有节能,耐腐蚀,不结垢、卫生,无毒,耐热、耐压,使用寿命长,质轻高强,流体阻力小等优点,是替代镀锌钢管的新一代产品。介绍PP-R管的特点,原料生产工艺,国内现状、施工方法、项目投资估算及市场前景分析。 1前言 80年代以前,我国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的上水管基本上是镀锌钢管,由于受材质自身的局限,镀锌钢管存在使用寿命短、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等缺点。为了保障人们日常饮用水的质量,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浙江、河北、江苏等省市已先后提出淘汰镀锌钢管,用高质量的塑料管代替。目前,在我国已相继开发了PVC管、PE管、铝塑复合管、玻璃钢管、钢塑复合管和PP-R管等一批塑料管材,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PP-R管是欧洲90年代开发的,以新型无规聚丙烯为原料,经挤出成型制作的塑料管材。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2PP-R管的主要性能 聚丙烯管分为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和无规聚丙烯(PP-R)3种。PP-H、PP-B、PP-R管材的刚度依次递减,而抗冲击强度则依次增加。给水用聚丙烯管是用特殊的PP-R制成。PP-R 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材,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2.1节能 PP-R管的生产能耗仅为钢管的20%,并且其导热系数低[0.2W/(m.K)],也仅为钢管的1/200,应用于热水系统将大大减少热量损失。2.2耐腐蚀、不结垢、卫生、无毒 使用PP-R管可免去使用镀锌钢管所造成的内壁结垢、生锈而引起的水质“二次污染”。由于PP-R组份单纯,基本成份为碳和氢,符合食品卫生规定,无毒,更适合于饮用水输送。 2.3耐热、耐压、使用寿命长 PP-R管的长期使用温度达95℃,短期使用温度可达120℃。在使用温度为70℃,工作压力为1.2MPa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聚丙烯的用途

聚丙烯的用途 聚丙烯的基本性质特点 特点 无嗅、无味、无毒的乳白色粒状产品或粉状产品,相对密度0.90~0.91。熔点164~167℃。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也好,与多数化学药品不发生作用。但耐光性差,易老化,低温下冲击强度较差,染色性差,需采用添加助剂、共混、共聚等方式加以改进。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可在水中煮沸,在130℃下消毒,易加工成型。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生产方法 ①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 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