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课程标准

《文字设计》课程标准
《文字设计》课程标准

《文字设计》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文字设计》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是招贴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课程的提供文字设计能力支撑的课程。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等高职教学特点,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文字设计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学生文字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两个能力的提高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文字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创新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为目的。

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字的表现能力,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描绘,加强对肌理、空间、体积、结构等造型要素的认识了和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造型技法,以及运用光影、透视、虚实等造型手段进行艺术表现,提高造型表现水平。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四)地位和作用

在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文字设计》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课程构成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铁三角”课程体系,做到了三位一体,互为关联的系列基础课程,这种结构的构建不仅使《文字设计》这门课程在整个艺术专业课程组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这一系列课程所构筑的强大设计基础课体系也为培养学生的全面艺术素质和强调工学结合的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字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更新慢、变化小的特点,而作为一门技能课,又具有理论少,实训多的特点。文字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性很高的艺术,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设计精美、艺术欣赏价值高的文字能使所承载的诉求信息得到很好的传达。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字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字设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能在随处可见的广告、杂志、商标、商店招牌、食品包装、影视等媒体中看到许多被设计师精心设计后的文字。优秀的文字设计能让人过目不忘,既能起着传递信息的功效,又能达到视觉审美的目的。因此,文字设计是一种能提高和美化视觉效果的构成艺术。

(五)基本理念

1.《文字设计》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强调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制作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本课程设计的以“学以致用”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岗位群的需求,从而确立以

“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不断地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对本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校外实训环境的构建、课内课外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使学生熟练掌握文字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在各种设计形式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能够对《文字设计》课程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从而为后续的《招贴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内容的选取上,理论强调“必需、够用”为度,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突出文字设计的技术和创意思维,强调技术的实用性,思维创造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和独立创作的创新性。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文字设计》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为基础,通过学生对《文字设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文字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充分考虑实现“三个基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完整的“文字设计思维”体系。学生在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指导下完成文字的各种设计表现,提高学生在设计中文字运用的修养和创意水平,具备在各种艺术专业形式中的实作能力,为学生进入实际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本课程设计了四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5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二)内容标准

在项目教学中,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和要素的全面性。各项目的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见下列表1-1、表1-2、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教学始终贯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五个项目采用的共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项目练习法、指导实践法;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应的实训场地与设备进行实训练习。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作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形式,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每次教学都围绕一个单元模块及任务目标进行各教学环节的组织,以任务目标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对模块和目标任务的合理编排,使教学内容更加条理化、目标更加清晰。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也是素描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用于理论课的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眼高手低”是文字设计的一种特殊要求,只有提高眼界,才能带动文字设计水平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欣赏的过程中,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3.现场教学法

文字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求教师不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同时还必须有高超的文字设计技能。文字设计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除了要模仿形体的样子以

外,还要模仿如何进行表现。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认识并理解了形体结构,却不知该怎样表现的尴尬场面,也就是缺乏娴熟的技巧。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大训练强度以外,老师必须加强示范和辅导,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要和学生一起画,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表现技法,通过模仿慢慢学会并吸收,在遇到同样的表现问题的时候,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4.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观摩、欣赏、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创造意识。

5.作品讲评法

即讲评学生的素描作业,分为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两种方式。在班级内举办小型“展览”,师生共同浏览学生作品,由学生选出“获奖”等级,并陈述获奖理由,然后由老师进行综合评价。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分析作品的过程,目的是通过分析作品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知道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这些方法的利弊,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考核内容、方式突出高职教育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目标,按照课程项目,针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课程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改革和实践,强调考核方式多样,考核过程控制,考核目标具体。

(1).过程评价: 作为技能训练,过程很重要,在成绩评价体系中引入过程考核,对工作工程中表现出来的方法、步骤及工作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2).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出勤、学习态度等道德素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性、协作精神等专业素质进行考评。

(3).考核评价团队:改变以往由任课教师独立考核的局面,成立课程评价小组,做到更加公正准确地对课程进行评价。

(三)建议使用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培养预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课程教学。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见表1-10。

表1-10 教材及参考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